植物保护技术教案设计

合集下载

植物保护技术(选拔考试)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课件资料

植物保护技术(选拔考试)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课件资料

植物保护技术(选拔考试)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课件资料第一章:植物保护技术概述1.1 植物保护技术的定义与重要性介绍植物保护技术的概念强调植物保护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重要性1.2 植物保护技术的分类介绍物理保护技术、化学保护技术和生物保护技术解释每种技术的具体内容和应用第二章:物理保护技术2.1 隔离保护讲解隔离保护的原理和方法举例说明隔离保护在实际农业生产中的应用2.2 屏障保护介绍屏障保护的原理和方法展示屏障保护的实际应用案例第三章:化学保护技术3.1 农药的选择与应用讲解农药的选择原则介绍农药的正确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3.2 农药的安全使用与环境保护强调农药安全使用的重要性讲解农药使用对环境的影响及如何减少负面影响第四章:生物保护技术4.1 生物防治介绍生物防治的概念和方法举例说明生物防治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4.2 转基因技术在植物保护中的应用讲解转基因技术的基本原理探讨转基因技术在植物保护中的利弊及未来发展第五章:植物保护技术的未来发展5.1 可持续发展与植物保护技术强调可持续发展在植物保护技术中的重要性讲解如何实现植物保护技术的可持续发展5.2 创新技术与植物保护介绍新兴技术如物联网、大数据等在植物保护领域的应用前景第六章:植物病害识别与监测6.1 常见植物病害的识别介绍真菌、细菌、病毒等导致的植物病害特征强调田间观察和实验室检测的重要性6.2 植物病害的监测方法讲解病害监测的技术和方法展示监测工具和设备的实际应用第七章:害虫防治策略7.1 害虫的生命周期与防治时机分析害虫的生命周期强调在不同生育期进行害虫防治的重要性7.2 常用害虫防治方法介绍化学防治、生物防治和物理防治等方法探讨各种方法的优缺点及适用场景第八章:作物抗性育种与栽培管理8.1 作物抗性育种技术讲解作物抗性育种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展示抗性育种的成功案例8.2 作物栽培管理的重要性强调合理施肥、灌溉和田间管理等对植物保护的影响介绍作物栽培管理中的新技术应用第九章:植物保护技术的政策与法规9.1 植物保护技术相关法律法规讲解我国植物保护技术的法律法规体系强调遵守法律法规在植物保护中的重要性9.2 植物保护技术的政策支持与国际合作介绍我国植物保护技术的政策支持措施探讨国际合作在植物保护技术发展中的作用第十章:植物保护技术的实践案例分析10.1 成功案例分享分析成功案例中的植物保护技术应用总结成功案例的经验教训10.2 失败案例分析分析失败案例中的问题及其原因提出避免类似问题的建议和措施第十一章:植物保护技术的经济评估11.1 植物保护技术成本效益分析介绍植物保护技术成本效益分析的方法和指标分析不同植物保护技术的经济效益11.2 植物保护技术的风险评估讲解植物保护技术应用过程中的风险因素强调风险评估和管理在植物保护中的重要性第十二章:植物保护技术的推广与应用12.1 植物保护技术推广策略介绍植物保护技术推广的方法和技巧强调针对不同农户和农业生产环境的特点进行个性化推广12.2 植物保护技术的应用案例分析成功应用植物保护技术的案例总结案例中的成功经验和启示第十三章:植物保护技术的社会与伦理问题13.1 植物保护技术对人类健康的影响探讨植物保护技术对人类健康可能产生的影响强调植物保护技术应用中的安全性问题13.2 植物保护技术与生态环境的关系讲解植物保护技术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强调植物保护技术应用中的生态环境保护问题第十四章:植物保护技术的教育与培训14.1 植物保护技术教育的重要性强调植物保护技术教育对农业生产的重要性介绍植物保护技术教育的主要内容和目标14.2 植物保护技术培训方法与实践介绍植物保护技术培训的方法和技巧强调结合实际操作进行植物保护技术培训的重要性第十五章:植物保护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15.1 植物保护技术研究的新进展介绍植物保护技术领域最新的研究成果展望未来植物保护技术的发展方向15.2 植物保护技术在农业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强调植物保护技术在农业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性探讨如何更好地发挥植物保护技术在农业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重点和难点解析本文教案主要涵盖了植物保护技术的概述、分类、物理保护技术、化学保护技术、生物保护技术、未来发展趋势等多个方面。

植物保护技术教案

植物保护技术教案

植物保护技术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植物保护技术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

2. 使学生掌握常见的植物病虫害识别和防治方法。

3.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关注植物保护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植物保护技术的基本概念2. 植物病虫害的识别与防治3. 农药的使用与安全4. 生物防治技术5. 植物保护技术的实践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植物保护技术的基本概念、植物病虫害的识别与防治、农药的使用与安全。

2. 难点:生物防治技术的原理和应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讨论法、实践教学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

2. 利用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料,增强学生对植物保护技术的认识。

3. 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五、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教材、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2. 准备实践教学所需的工具和材料,如农药、生物防治剂等。

3. 安排实地考察地点,联系相关部门或单位。

【教学环节】1. 导入:通过展示植物病虫害的图片,引起学生对植物保护技术的好奇心,进而引入本节课的主题。

2. 讲解:介绍植物保护技术的基本概念、植物病虫害的识别与防治、农药的使用与安全等内容。

3. 讨论:组织学生就生物防治技术的原理和应用进行讨论,分享各自的看法和经验。

4. 实践:安排学生进行实地考察,亲身体验植物保护技术的实践应用。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方式,使学生了解了植物保护技术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掌握了常见的植物病虫害识别和防治方法。

在实践环节,学生亲自参与了植物保护操作,提高了实践操作能力。

但部分学生对生物防治技术的理解仍有一定难度,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引导和讲解。

六、教学内容6. 植物保护技术的未来发展7. 我国植物保护技术的政策法规8. 植物保护技术在国际合作中的作用9. 生态环境与植物保护技术的关系10. 植物保护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案例七、教学重点与难点6. 重点:植物保护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我国植物保护技术的政策法规。

植物保护技术教案

植物保护技术教案

植物保护技术教案教案:植物保护技术课程名称:植物保护技术课程学时:2学时适用对象:中学生(高中)教学目标:1.了解植物保护的概念和重要性。

2.掌握植物保护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3.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教学内容与活动:活动1:课堂讨论(30分钟)教师向学生介绍植物保护的概念和重要性,并与学生一起进行讨论。

问题:1.什么是植物保护?为什么植物保护重要?2.你们了解哪些植物保护的方法?3.如果你们发现植物有害虫或病害,你们会采取什么措施?活动2:知识讲解与案例分析(30分钟)教师通过讲解植物保护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并结合具体案例进行分析。

知识点:1.植物保护的基本原理: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有计划、科学施药。

2.植物保护的方法: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化学防治、综合防治。

案例分析:教师通过展示几个具体的植物保护案例,包括植物病害防治、害虫防治等,引导学生分析原因和解决方法。

活动3:小组讨论与报告(40分钟)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并撰写一份关于植物保护的综合报告。

要求:1.小组成员共同讨论并整理自己的观点。

2.报告要包含植物保护的重要性、现状、解决方案等内容。

3.报告要能够引起听众的共鸣,并提出相关建议。

活动4:展示与总结(20分钟)每个小组派出一名学生代表进行报告展示,并由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

要求:1.报告展示要简洁清晰,重点突出。

2.教师根据报告内容进行点评,引导学生更深入地思考和加深理解。

3.结合课堂讨论和讲解,进行总结,强调植物保护的重要性和学生的责任。

教学评估:1.课堂讨论:观察学生参与的程度和质量,评估其对植物保护的认识和理解。

2.案例分析:评估学生对植物保护原理和方法的掌握程度。

3.报告展示:评估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综合表达能力。

教学资源:1.投影仪和电脑:用于展示相关的图片和案例分析。

2.黑板和白板笔:用于写下关键概念和学生的回答。

3.相关的案例分析材料和报告范例。

拓展延伸:为了加深学生对植物保护的理解,可安排参观植物保护实验室、植物园或农场等地,了解植物保护技术的应用和实践。

植物保护技术教案

植物保护技术教案

植物保护技术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植物保护技术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

2. 掌握常见的植物病虫害识别和防治方法。

3. 学习农药的分类和使用方法。

4. 探讨生物防治和生态平衡在植物保护中的应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植物保护技术的基本概念、植物病虫害的识别和防治方法、农药的分类和使用方法。

难点:植物病虫害的识别和防治方法、农药的正确使用。

三、教学准备:1. 教室内多媒体设备。

2. 植物病虫害样本或图片。

3. 农药样品或图片。

四、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展示农作物遭受病虫害的图片,引发学生对植物保护技术的好奇心。

2. 讲解:介绍植物保护技术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

3. 互动:学生分组讨论,分享他们对植物保护技术的理解和经验。

4. 讲解:介绍常见的植物病虫害识别和防治方法。

5. 实践:学生分组进行植物病虫害的识别和防治实践操作。

6. 讲解:介绍农药的分类和使用方法。

7. 互动:学生讨论农药使用时应注意的问题。

8. 讲解:探讨生物防治和生态平衡在植物保护中的应用。

9. 总结:回顾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植物保护技术的重要性和正确应用。

10. 作业:布置相关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实践和互动等方式,使学生了解了植物保护技术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掌握了常见的植物病虫害识别和防治方法,以及农药的分类和使用方法。

通过探讨生物防治和生态平衡在植物保护中的应用,使学生认识到植物保护技术对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解答他们的疑问,并注重实践操作的指导,确保学生能够正确掌握植物保护技术的应用。

六、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植物病虫害识别和防治实践操作中的表现,评估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

2. 收集学生的作业,评估他们对植物保护技术知识的掌握程度。

3. 学生问卷调查,了解他们对本节课的学习效果和教学方法的满意度。

七、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参观农药生产厂家,了解农药的生产过程和质量控制。

植物保护技术教学教案第三章.docx

植物保护技术教学教案第三章.docx

教案(课时备课)课程名称:植物保护技术课程类型:专业基础课教学进程:第 9 次课第 3 章第一节学时: 1使用教材:《植物保护技术(第二版)》肖启明欧阳河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教学内容(按节):第 3 章植物病虫害调查统计及综合防治技术第一节植物病虫害的调查统计及预测预报一、植物病虫害调查的内容(一)发生和为害情况调查。

(二)病虫或天敌发生规律的调查。

(三)越冬情况调查。

(四)防治效果调查。

二、植物病虫害调查的取样方法最常用的病虫调查取样方法有:五点式、单对角线式、双对角线式、棋盘式、平行线式和“ Z”字形取样。

不同的取样方法,适用于不同的病虫分布类型。

一般来说,五点式、单对角线式适用于田间分布均匀的病虫,而双对角线式、棋盘式、平行线式适用于田间分布不均匀的病虫,“ Z”字形取样则适于田边分布比较多的病虫。

三、植物病虫害调查的记载方法参看书中“玉米螟产卵及孵化情况调查记载表”四、植物病虫害调查统计1.被害率:反映病虫为害的普遍程度有虫(有病)单位数被害率 = ————————————×100%调查单位总数2.虫口密度:表示单位面积内的虫口数量调查总虫数虫口密度 = —————————调查面积虫口密度也可用百株虫数表示:查得总活虫数百株虫数 = ——————————×10 0调查总株数3.病情指数:取样点的每个样本 , 按病情严重度分级标准 , 调查出各级样本数据 , 代入公式计算出病情指数.∑(各级病株数×各级代表数值)病情指数 = ————————————————×100%调查总样本数×最高级代表数值未受害田平均产量或产值—受害田平均产量或产值4. 损失率 = ————————————————————————×100% 未受害田平均产量或产值五、植物病虫害预测预报病虫害的发生消长都有它的规律,人们有目的地针对某种病虫的发生情况进行调查研究,然后结合掌握的历史资料、天气预报等,对该病虫的发生趋势加以估计匡算,这一工作时开展防治,这一工作叫预报。

《植物保护技术》教案1

《植物保护技术》教案1

《植物保护技术》教案1《植物保护技术》教案1教学目标:1.了解植物保护技术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

2.掌握常见的植物病害和虫害的防治方法。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1.掌握植物保护技术的概念和内容。

2.了解植物病害和虫害的常见种类和防治方法。

教学难点:1.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提高植物保护技术的应用能力。

2.学会选择合适的防治方法,提高防治效果。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投影仪、幻灯片等。

2.学生准备笔记本、铅笔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小视频或者图片,介绍一下植物保护技术的重要性,让学生了解植物保护技术对农业生产的重要作用。

二、讲解植物保护技术的概念和内容(15分钟)1.植物保护技术的概念:植物保护技术是指通过对病虫害的防治和植物生长环境的管理,提高植物的产量和品质,保障农作物的生产安全。

2.植物保护技术的内容:2.1病害防治技术:包括疫病、霉病、细菌性病害等的防治方法。

2.2虫害防治技术:包括杀虫剂的使用和生物防治等方法。

2.3环境管理技术:包括土壤改良、灌溉管理和温度控制等。

三、列举几种常见的植物病害和虫害及其防治方法(30分钟)1.病害:1.1黄瓜白粉病:使用硫磺粉进行喷雾,提高通风条件。

1.2番茄疮痂病:使用苦茶素进行喷雾,清除病残体。

1.3小麦赤霉病:采用抗病品种,合理施肥,避免连作。

2.虫害:2.1棉铃虫:使用杀虫剂进行喷雾,加强田间管理。

2.2斜纹夜蛾:使用性信息素诱杀,同时采用综合措施防治。

2.3蚜虫:采用天敌放蚜虫,提高周围生境的整治。

四、展示案例和讨论(30分钟)教师通过幻灯片或者图片,展示一些成功的植物保护技术应用案例,并与学生进行讨论,引导学生分析成功案例的原因和经验。

五、小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学生应牢固掌握植物保护技术的概念和内容,并能够灵活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六、课后作业(5分钟)布置学生作业,要求学生回家观察家中的植物是否存在病虫害,并记录下来。

《植物保护技术》教案

《植物保护技术》教案

《植物保护技术》教案教案名称:植物保护技术课程类别:农业专业必修课课程目标:1.了解植物保护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掌握常见病虫害的识别和防治方法;3.培养学生的农业科学研究和实践能力。

教学内容:第一节:植物保护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原理(60分钟)1.植物保护技术的定义和分类;2.植物保护技术的原理和作用;3.植物保护技术与可持续农业的关系。

第二节:病虫害的识别和防治方法(120分钟)1.病虫害的种类和特点;2.病虫害的识别方法和分类技巧;3.病虫害的防治方法和策略。

第三节:植物保护技术的实践应用(180分钟)1.农田病虫害调查和监测方法;2.病虫害的防治实践技术;3.组织学生进行病虫害调查和防治实践。

教学方法与学时安排:第一节:植物保护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原理(60分钟)教学方法:讲授学时安排:2学时第二节:病虫害的识别和防治方法(120分钟)教学方法:讲授+案例分析学时安排:4学时第三节:植物保护技术的实践应用(180分钟)教学方法:讲授+实践操作学时安排:6学时教学手段及教学资源:1.多媒体投影仪、电脑、PPT等教学设备;2.相关教学材料、教学视频、植物保护技术实践案例等;3.实验室、农田等实践场地。

教学评估方法:1.课堂小测试:通过课堂小测试对学生对植物保护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原理进行检测。

2.案例分析报告:要求学生根据所学的病虫害识别和防治方法,通过实际案例分析,撰写报告。

3.实践操作考核:组织学生进行农田病虫害调查和防治实践操作,评估学生的实践能力。

教学参考书目:1.《植物保护学》高喜平,农业出版社,2024年版2.《植物病虫害防治技术指南》农业部植物保护技术指导中心编,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24年版教学备注:本教案以植物保护技术为核心,通过讲授、案例分析和实践操作等多种教学方法,旨在培养学生对植物病虫害的识别和防治方法的掌握能力,并通过实践操作提升学生的农业科学研究和实践能力。

植物保护技术教案第三章

植物保护技术教案第三章

植物保护技术教案第三章第三章:植物保护技术控制方法一、教学目标1.了解植物保护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分类。

2.了解植物保护技术的控制方法。

3.掌握常见的植物保护技术的操作方法及应用。

二、教学内容1.植物保护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分类(1)植物保护技术的基本原理(2)植物保护技术的分类①物理防治技术:如温度调控、光照控制、工程控制等。

②化学防治技术:如化学农药的喷洒、熏蒸等。

③生物防治技术:如利用天敌、寄生虫、拮抗菌等生物制剂进行防治。

2.植物保护技术的控制方法(1)预防控制方法:主要包括选择抗病虫害品种、合理施肥、合理排水等。

(2)防治控制方法:主要包括化学防治、生物防治和物理防治等方法。

(3)综合控制方法:综合运用各种控制技术,针对不同病虫害,制定综合的防治方案。

3.常见的植物保护技术的操作方法及应用(1)化学防治技术的操作方法及应用:选择合适的化学农药,按照使用说明进行喷洒、熏蒸等操作,应用于农田和温室等场所。

(2)生物防治技术的操作方法及应用:选择适宜的生物防治制剂,按照使用说明进行投入或喷洒,应用于农田和果园等场所。

(3)物理防治技术的操作方法及应用:根据具体情况进行温度调控、光照控制、工程控制等操作,应用于温室、大棚等场所。

三、教学重点1.植物保护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分类。

2.植物保护技术的控制方法。

四、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讲解植物保护技术的基本原理、分类和控制方法。

2.实例分析法:通过实例分析不同病虫害的防治方法,加深学生对植物保护技术的理解。

五、教学辅助资料1.教学PPT:呈现植物保护技术的基本原理、分类和控制方法的内容。

2.实验记录表:记录学生进行实验的过程和结果,帮助学生理解植物保护技术的操作方法。

六、教学过程1.引入:通过一个小故事引入植物保护技术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讲解植物保护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分类。

3.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并分享各种植物保护技术的应用案例,以及各自的体会和思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案2013---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种植)学科
高一年班
任课教师:王云霞
靖宇县那尔轰学校
教师授课表
高一种植学科教学工作计划2013至2014年第二学期
那尔轰学校王云霞
植物保护技术是在研究植物病虫草害发生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对病虫草害进行预测预报,并采取相应对策加以综合治理,本学期的教学工作计划如下:
一、教学目标
1、掌握农业昆虫的基本知识
2、掌握植物病害的基本知识
3、掌握植物病虫害的调查统计及综合防治技术
4、掌握农药应用技术
5、掌握水稻主要病虫害的防治技术
6、掌握麦类主要病虫害的防治技术
7、掌握棉花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
8、掌握油料作物的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
9、掌握杂粮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
10、掌握主要果树病虫害防治技术
11、掌握蔬菜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
12、掌握农田杂草的防除技术
13、掌握农田鼠害的发生于防治
教学重难点
1、重点:
掌握农业昆虫的基本知识
掌握植物病害的基本知识
掌握植物病虫害的调查统计及综合防治技术
掌握农药应用技术
掌握水稻主要病虫害的防治技术
掌握麦类主要病虫害的防治技术
掌握棉花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
2、难点
掌握油料作物的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
掌握杂粮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
掌握主要果树病虫害防治技术
掌握蔬菜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
掌握农田杂草的防除技术
掌握农田鼠害的发生于防治
二、教学资源分析
本书共有十三章容,第一章农业昆虫的基本知识,要求掌握昆虫的外部形态;掌握昆虫的繁殖、发育习性;掌握昆虫与环境条件的关系;掌握农业昆虫的主要目、科识别。

第二章植物病害的基本知识,要求掌握植物病害概述;掌握植物病害主要病原物的识别;掌握植物侵染性病害的发生发展。

第三章植物病虫害的调查统计及综合防治技术,要求掌握植物病虫害的调查统计及预测预报;掌握植物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

第四章农药应用技术,要求掌握农药的基本知识,掌握农药的使用方法;掌握农药的合理安排使用技术;掌握农药的田间药效试验技术。

第五章水稻主要病虫害的防治技术,要求掌握水稻害虫;掌握水稻病害。

第六章麦类主要病虫害的防治技术,要求掌握麦类害虫;掌握小麦病害。

第七章棉花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要求掌握棉花害虫;掌握棉花病害。

第八章油料作物的主要病
虫害防治技术,要求掌握大豆主要病虫害;掌握花生主要病虫害。

第九章杂粮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要求掌握玉米病虫害,掌握高粱病虫害。

第十章主要果树病虫害防治技术,要求掌握苹果、梨主要病虫害,掌握柑橘主要病虫害,掌握葡萄主要病虫害;掌握桃、主要病虫害。

第十一章,蔬菜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要求掌握十字花科作物主要病虫害,掌握葫芦科蔬菜病虫害,掌握豆科蔬菜病虫害;掌握茄科蔬菜病虫害。

第十二章农田杂草的防除技术,掌握农田杂草的概念与危害;掌握除草剂的选择性与使用方法;掌握农田化学除草技术。

第十三章农田鼠害的发生于防治,掌握农田鼠害的主要类型及其繁殖特点与生活习性;掌握农田鼠害的综合防治。

三、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该班级学生基础较差,大部分学生学习积极性较差,为了提高他们的积极性,在教学中尽量简单化,理论联系实际,达到问题简单化,全面掌握知识的重点。

四、教学方法设计
在教学过程中,做好掌握重点知识容,理解难点知识,这需要在学习过程中做好学练相结合,还要充分做好理论联系实际,把握好知识的方向性。

五、、教学评价方案
(1)关注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态度、方法和效度,关注各个层面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比例。

(2)学生在学习中有无积极的情感体验,如好学、乐学、会学,敢于表达和质疑等;是否学会倾听,是否善于交流、交谈,能不能独立思考,能不能发现问题,能不能从多角度解决问题,能不能针对问题的不同解释进行评价等。

六、教学进度安排
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高中一年级专业教学进度
那尔轰学校(高一)年级(种植)教案
备课教师:王云霞授课日期: 2 月 17 日周次:第( 1 )周
备课教师:王云霞授课日期: 2月 18日周次:第( 1 )周
备课教师:王云霞授课日期: 2月 19 日周次:第( 1 )周
备课教师:王云霞授课日期: 2月 20日周次:第( 1 )周
备课教师:王云霞授课日期: 2 月 21 日周次:第( 1 )周
备课教师:王云霞授课日期:2 月 24 日周次:第( 2 )周
那尔轰学校(高二)年级(种植)教案
备课教师:王云霞授课日期: 2 月 25 日周次:第( 2)周
备课教师:王云霞授课日期:2 月 26 日周次:第( 2 )周
备课教师:王云霞授课日期: 2 月 27 日周次:第( 2 )周
备课教师:王云霞授课日期: 2 月 28 日周次:第( 2 )周
那尔轰学校(高一)年级(种植)教案
备课教师:王云霞授课日期: 3 月 3 日周次:第( 3 )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