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保护技术教案农药的基本概念

合集下载

植物保护技术教案

植物保护技术教案

植物保护技术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植物保护技术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

2. 使学生掌握常见的植物病虫害识别和防治方法。

3.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关注植物保护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植物保护技术的基本概念2. 植物病虫害的识别与防治3. 农药的使用与安全4. 生物防治技术5. 植物保护技术的实践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植物保护技术的基本概念、植物病虫害的识别与防治、农药的使用与安全。

2. 难点:生物防治技术的原理和应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讨论法、实践教学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

2. 利用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料,增强学生对植物保护技术的认识。

3. 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五、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教材、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2. 准备实践教学所需的工具和材料,如农药、生物防治剂等。

3. 安排实地考察地点,联系相关部门或单位。

【教学环节】1. 导入:通过展示植物病虫害的图片,引起学生对植物保护技术的好奇心,进而引入本节课的主题。

2. 讲解:介绍植物保护技术的基本概念、植物病虫害的识别与防治、农药的使用与安全等内容。

3. 讨论:组织学生就生物防治技术的原理和应用进行讨论,分享各自的看法和经验。

4. 实践:安排学生进行实地考察,亲身体验植物保护技术的实践应用。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方式,使学生了解了植物保护技术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掌握了常见的植物病虫害识别和防治方法。

在实践环节,学生亲自参与了植物保护操作,提高了实践操作能力。

但部分学生对生物防治技术的理解仍有一定难度,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引导和讲解。

六、教学内容6. 植物保护技术的未来发展7. 我国植物保护技术的政策法规8. 植物保护技术在国际合作中的作用9. 生态环境与植物保护技术的关系10. 植物保护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案例七、教学重点与难点6. 重点:植物保护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我国植物保护技术的政策法规。

植保知识(农药基础)

植保知识(农药基础)

苏云金杆菌(bt)
h
16
(二)、按作用对象分类
杀虫剂 (如 有机磷类、有机氮类等)
杀螨剂(如 炔螨特、螺螨酯、噻螨酮等)
杀线虫剂 (如 克百威、威百亩、苯线磷等)

杀软体动物剂 (如 甲萘威、四聚乙醛等

杀菌剂(有机硫类、无机类……)
除草剂(如 百草枯、草甘膦、苄嘧磺隆等)
生长调节剂(如 赤霉素、如多效唑等)
烟碱(尼古丁):啶虫咪、噻虫胺、 呋虫胺、 吡虫啉、 烯啶虫胺、噻虫 啉、噻虫嗪 作用方式:作用于烟碱乙酰胆碱, 干扰神经传递。 优点:没有残留,主要用于刺吸式 口器害虫。 (有可能成为治疗老年 痴呆症、帕金森症、抑郁症的有效 药物。 缺点:对人畜有毒
h
14
沙蚕
沙蚕
1、在沙蚕中分离出沙蚕毒素。开发出杀螟丹、 杀虫磺、杀虫双、杀虫单等多种沙蚕毒素类似 物杀虫剂。
有机硫类 如代森锌、代森锰锌、福美双、乙蒜素等

有机磷类 如:稻瘟净、三乙膦酸铝、甲基立枯磷等。

取代苯类 如:百菌清、甲基硫菌灵等

杂环类 如:多菌灵、三锉酮、三唑环、甲菌灵等
抗生素类 如:井冈霉素、农用链霉素、武夷菌素等
其他类 如:溴菌腈、霜脲氰等
h
30
杀菌剂
杀菌剂
1、无机杀菌剂 常见的的药剂:硫酸铜、硫磺、石硫合剂、碱式硫酸铜等。 例:石硫合剂(生石灰:硫磺:水=1:2:10熬制而成) 毒性:对人畜低毒(对皮肤有强烈腐蚀,且刺激眼鼻) 防治对象:杀菌、杀虫、杀螨,如葡萄白粉病等 注意事项: A、忌与铜制剂、机械乳油剂、松脂合剂混用。 B、桃、李、梅、梨、蔷薇科、豆科等植物不宜使用。 C、长期使用易产生药害,与其他农药交替使用。 D、使用时注意安全,解毒药可拉明、山梗菜碱。

植物保护技术第四章第一节农药基础知识课件

植物保护技术第四章第一节农药基础知识课件

③物理性毒剂。如矿物油剂可堵塞害虫气门,惰性粉
可磨破害虫表皮,使害虫致死。④特异性杀虫剂。引起害
虫生理上的反常反应,如使害虫离作物远去的驱避剂,以
性诱或饵诱诱集害虫的诱致剂,使害虫味觉受抑制不再取
食以致饥饿而死的拒食剂,作用于成虫生殖机能使雌雄之
一不育或两性皆不育的不育剂,影响害虫生长、变态、生
殖的昆虫生长调节剂等
二、杀菌剂
对植物病原菌具有毒杀或抑制生长作用的农 药。专用于杀灭细菌的称杀细菌剂;只对病 原菌的生长起抑制作用的有时特称抑菌剂; 防止农产品、食品变腐和轻工业品发霉的分 别称为防腐剂和防霉剂。
1、按化学成分分类
无机杀虫剂 利用天然矿物或无机物制成的 杀菌剂,如硫磺粉、石硫合剂、硫酸铜、波 尔多液
E 有机氯类
F 有机氟
植物性杀虫剂 微生物杀虫剂 昆虫生长调节剂 昆虫行为调节剂
2、按杀虫剂的作用方式分类
• ①胃毒剂。经虫口进入其消化系统起毒杀作用,如敌百虫等。

②触杀剂。与表皮或附器接触后渗入虫体,或腐蚀虫体蜡质
层,或堵塞气门而杀死害虫,如拟除虫菊酯、矿油乳剂等。

③熏蒸剂。利用有毒的气体、液体或固体的挥发而发生蒸气
▪ 根据原料来源可分为有机农药、无机 农药、植物性农药、微生物农药。此外, 还有昆虫激素。
根据加工剂型可分为粉剂、可湿性粉剂、 可溶性粉剂、乳剂、乳油、浓乳剂、乳膏、 糊剂、胶体剂、熏烟剂、熏蒸剂、烟雾剂、 油剂、颗粒剂、微粒剂等。
大多数是液体或固体,少数是气体。
(一)杀虫剂
用来防治农、林、卫生、储粮及畜牧等方 面害虫的农药
"。"抗虫剂、"环境和谐农药"等。尽管有不同的表达,但今

农药基础知识及概念

农药基础知识及概念

农药基础知识及概念一、农药的定义和分类农药是指用于防治农作物、森林、园林和其他作物病虫害以及一些草本植物的杀虫、杀菌、除草和抗生素化学或生物制剂的总称。

根据其用途和作用对象的不同,农药主要分为杀虫剂、杀菌剂、除草剂、植物生长调节剂和杀线虫剂等几大类。

1.杀虫剂:主要用于防治或控制农作物、林木等的各种昆虫害虫。

2.杀菌剂:用于防治植物真菌、细菌和病毒引起的病害。

3.除草剂:用于防除或控制田间作物连带非作物的杂草。

4.植物生长调节剂:用于促进或控制植物生长的农药。

5.杀线虫剂:用于防治和控制土壤中的线虫害。

二、农药的作用原理农药通过不同的作用机制对害虫、病菌或杂草进行控制,以达到防治和减轻害虫、病菌和杂草危害的目的。

不同类型的农药有不同的作用原理,如下所示:•接触作用类农药:主要通过害虫或病菌的体表接触杀死它们。

•胃毒作用类农药:主要通过害虫或病菌摄入后产生毒害作用,导致其死亡。

•内吸作用类农药:主要通过植物的根、茎、叶等部位吸收,进入植物内部,防治内寄生、内食性害虫或病菌。

•调节作用类农药:通过改变植物的生长发育、生理代谢过程,从而降低病菌或害虫发病、危害程度。

•复合作用类农药:具有多种作用机制的农药,综合利用多种作用方式对害虫或病菌进行全面控制。

三、农药的使用注意事项在农药使用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选择合适的农药:根据作物的品种、病虫害的类型和发病程度选择合适的农药。

2.按照使用说明施用:遵守农药使用说明,正确计量、正确使用农药,严格控制施用剂量。

3.注意防护:使用农药时要注意个人防护,避免皮肤接触、吸入和误食,采取必要的安全防护措施。

4.避免混用:不同类型的农药和不同农药剂型之间不能混用,以免产生毒性反应。

5.避开人畜饮水源:在使用农药时要远离水源,避免农药污染水体,影响人畜用水安全。

6.妥善保存和处理:农药应储存在干燥、通风和儿童无法触及的地方,禁止与食品、饲料一同存放,使用后的包装物应妥善处理。

农药与植保基础知识

农药与植保基础知识

农药与植保基础知识
一、什么是农药
农药是一种化学物质,是指将专门用于控制入侵的病虫害,从而防止
农作物损害的药物。

这是通过毒性,腐蚀性,胁迫性或体外作用的药物,
喷洒到农业作物表面,使其安全保护。

它是人类对除虫,但并不危害农作
物本身的手段。

二、植保的重要性
植保是人类重要的现代农业生产活动,是现代农业生产不可或缺的重
要组成部分。

在植保过程中,除虫,抑制农林物种的繁殖,保护农作物营
养利用,防治败草病病害等。

此外,植保还可以降低农民的经济损失,促
进农业生产增效,保证农作物质量,确保农业生产的安全和持续发展。

三、农药的分类
农药可以根据它们的化学结构和作用机制来分类。

根据其毒性的强弱,农药可分为有毒农药和非有毒农药。

有毒农药的毒性很大,可以控制各种
病虫害,如杀虫剂、杀螨剂、抗真菌剂、除草剂和抗草酸类农药。

非有毒
农药是一种较弱的毒性农药,可以提高植物的抗逆性,胁迫性病虫害,如
抗病毒剂,生物农药,植物激素剂等。

四、农药的使用。

高中生物农药教案

高中生物农药教案

高中生物农药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农药的定义和分类2. 掌握不同类型农药的作用和使用方法3. 理解农药对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影响4. 引导学生正确使用农药,保护生态环境教学重点:1. 农药的分类和作用2. 农药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教学难点:1. 掌握不同类型农药的作用和适用范围教学准备:1. PowerPoint课件2. 农药样本及相关文献资料3. 实验室用品和农药安全操作规程教学过程:第一部分:导入(10分钟)1. 引入课题,介绍农药的定义和作用2. 讨论农药在农业生产中的重要性和作用第二部分:农药的分类和作用(20分钟)1. 介绍农药的分类(杀虫剂、杀菌剂、除草剂等)2. 分别讲解不同类型农药的作用和适用范围3. 展示农药样本并进行实物展示第三部分:农药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20分钟)1. 讲解农药的使用方法(如稀释浓度、施药时间、施药量等)2. 强调农药使用中的安全注意事项(穿戴防护装备、避开风向、注意农药残留等)3. 演示正确的农药使用方法和示范操作第四部分:讨论及思考(10分钟)1. 开展小组讨论,思考农药在农业生产中的利弊及对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影响2. 提出合理的农药使用建议,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第五部分:课堂小结(5分钟)1. 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化学生对农药的认识和理解2. 提出学生自主学习任务和相关阅读材料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应该能够清楚地认识到农药的分类和作用,理解农药的正确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并提高对环境和人类健康的保护意识。

希望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中,做到正确使用农药,保护生态环境。

农药的基本知识

农药的基本知识

农药的基本知识2012年3月14识目标: 1. 熟记农药的定义。

2. 熟练掌农药的类型。

3.了解农药的剂型。

力目标: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让学生能在现实生活中认知农药的种类。

要求学生正确认识并熟练掌握农药的类型。

学生刚开始接触农药概念和类型可能相对难理解,文字型东西听起来很枯燥,尽量通过各种方法讲解,激起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理解并熟念掌握农药定义和类型。

1课时讲授法、举例法、多媒体教学教材、多媒体导入引出新课 教师提问学生思考1、 安全教育:1、 人数清点:2、 安全知识教育:2、 导入: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我们农业也在不断的发展,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也在不断的提高,那么,我们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要提高,它与我们那些因素有关呢?学生思考回答,教师引导总结:1、先进的科学技术(家里用的抛秧生产技术、烤烟的地膜覆盖采用的是现代先进的科学技术)2、化学肥料(以前农作物产量和质量不高是因为只有农家肥,很少或是没有化学肥料)3、农药(1927年,山东省发生了一次特别严重的蝗虫灾害,这次蝗灾持续了三年,蝗虫危害的谷物接近2万吨,折合人民币大约一亿元,这次灾害主要是缺少农药的应用,要防除病虫害,必须合理科学的运用农药)三、授新:第四章:第一节农药的基本知识一、农药的概念:(一)定义:农药主要是用来防治危害农林牧业生产的有害生物和调节植物生长的化学药品以及物理化学助剂。

(二)优点:高效、速效、方便、适应性广、经济效益显著。

二、农药的分类:视频播放引出:(1) 杀虫剂:用来防治农、林、卫生、储粮及畜牧等方面的农药。

1. 按其成分和来源分:补充:有机物和无机物的区别:a.通常情况下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叫有机物b.不含碳元素的化合物叫无机物(1) 无机杀虫剂:以天然矿物质为原料的无机化合物,如砒霜(2) 有机杀虫剂:a.天然有机杀虫剂:直接由天然有机物或油脂制作的杀虫剂,如松脂、家里用的苍蝇贴等。

b.人工合成有机杀虫剂:又称化学杀虫剂,是人工合成的有机化合物,如氧化乐果、敌敌畏。

农技班教材讲义之一 农药的科学使用

农技班教材讲义之一   农药的科学使用

②药害产生与作物的品种、生育期的抗药力有关。十字 花科、茄科、禾本科等作物的抗药力较强,而豆科作物的抗 药力则较弱。瓜类叶片多皱纹,叶面气孔较大,角质层薄, 易聚集农药,抗药力最弱。白菜对含铜杀菌剂较敏感,幼嫩 植物、植物幼嫩部分以及开花期植物抗药力弱,易产生药害, 大棚种植的西瓜、草莓最易产生药害。 ③药害的发生与所使用农药的质量有关。使用质量不好 的农药或贮存条件差、贮存时间过长的农药,会因药剂变质 而引发药害。 ④药害的发生与施用时的湿度、温度、土壤等环境条件 有关。高温、强光、高湿等环境条件,会使某些农药对某些 作物产生药害。例如:在干旱高温条件下,西瓜喷撒硫磺粉 防治病害,容易造成严重药害。又如虎威氟磺胺草醚对黄豆 田除草,在干旱条件下,黄豆叶片易产生药害。禾耐斯在高 湿条件下,易产生药害,沙性稻田除草易产生药害。
防治对象
按化学成分分类。农药可分为
①无机农药 ②有机农药 ③植物性农药 ④矿物性农药 ⑤微生物农药 3、按农药的剂型分:粉剂、可湿性粉剂、乳油、颗 粒剂、烟雾剂、悬浮剂、水分散剂。 4、按农药的使用方法:喷雾法、撒施法、浇洒法、 注入法、拌种法、毒饵法、涂抹法等
二、如何合理使用农药 选用农药的基本原则:安全、有效、经济 我国的植保方针是:“预防为主、综合防治”。 在当今的综合防治体系中,化学防治仍然占有重要的 地位,防治的目的是将病虫草鼠的危害损失控制在经 济允许水平之下,既不污染环境,而有益于维护农田 生态系统的平衡,又能增产增收。由于农药种类多, 一种农药可防治多种病虫,一种病虫也有多种农药可 选择,而且一种农药还有不同的剂型,同一剂型还可 采用不同的施药方法施用,因此,如何根据防治对象, 合理选择农药品种,掌握防治适期和使用剂量,以及 如何采用合适的施药方法,是病虫防治工作的一个重 要问题。一般应遵循“安全、高效、经济”的原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程名称:植物保护技术技术课程类型:专业课
教学进程:第3章第1节学时:4
班级:1、19
授课内容:农药的基本概念
教学目的
1. 掌握农药的含义与常规分类方法。

2.掌握农药对农作物的影响,农药对人及高等动物的毒性。

3.重点掌握毒性、毒力、药效的概念,农药毒力的表示方法。

4.了解影响农药毒力和药效的主要因素。

教学重点
1.毒性、毒力、药效的概念及其表示方法,特别是剂量的概念。

2.农药、防治对象和环境三者的关系。

教学难点
1.毒力、药效的联系和区别。

教学用具
教材、参考书、多媒体课件(包括文字、表格、图片等)。

教学方法
教师讲述、演示多媒体幻灯片等直观教学与对学生提问相结合。

教学安排
4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节农药的定义及分类
一、农药的定义
农药系指用于预防、消灭或者控制危害农业、林业的病、虫、草和其他有害生物以及有目的地调节、控制、影响植物和有害生物代谢、生长、发育、繁殖过程的化学合成或者来源于生物、其他天然产物及应用生物技术生产的一种物质或者几种物质的混合物及其制剂。

二、农药的分类
按原料的来源及成分分类:
⒈无机农药
⒉有机农药
按用途分类:
⒈杀虫剂:对昆虫机体有直接毒杀作用,以及通过其他途径可控制其种群形成或可减轻、消除害虫为害程度的药剂。

⒉杀螨剂:可以防除植食性有害螨类的药剂。

⒊杀菌剂:对病原菌能起到杀死、抑制或中和其有毒代谢物,因而可使植物及其产品免受病菌为害或可消除病症的药剂。

⒋杀线虫剂:用于防治农作物线虫病害的药剂。

⒌除草剂:可以用来防除杂草的药剂。

⒍杀鼠剂:用于毒杀多种场合中各种有害鼠类的药剂。

⒎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植物生长发育有控制、促进或调节作用的药剂。

按作用方式分类(杀虫剂):
⒈胃毒剂;⒉触杀剂;⒊熏蒸剂;⒋内吸剂;⒌拒食剂;⒍驱避剂;⒎引诱剂;
按作用方式分类(杀菌剂):
⒈保护性杀菌剂;⒉治疗性杀菌剂;3. 铲除性杀菌剂
按作用方式分类(除草剂):
⒈输导型除草剂;2、触杀型除草剂;3、选择性除草剂;4、灭生性除草剂
第二节农药的毒力与药效
农药的毒性程度常以毒力或药效作为评价的指标。

毒力是指药剂本身对不同生物发生直接作用的性质和程度,一般是在相对严格控制条件下,用精密测试方法,及采取标准化饲养的试虫或菌种及杂草而给予各种药剂的一个量度,作为评价或比较标准。

毒力测定一般多在室内进行。

药效是药剂本身和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不同的剂型、不同的寄主植物、不同的有害生物防治对象、不同的使用方法以及各种田间环境因素,都与药剂作用效果有密切的、不可分割的关系。

药效多是在田间条件下或接近田间的条件下紧密结合生产实际进行测试的。

一、药剂毒力的测定
农药毒力单位
⒈致死中量(LD50)
⒉致死中浓度(LC50)
⒊抑制中量(ED50)
⒋抑制中浓度(EC50)
二、药效与防效的计算
⒈杀虫剂;⒉杀菌剂;⒊除草剂
第三节农药对农作物的影响
农药施于农作物后,如果使用不当或其他因素,会对农作物产生不良影响,甚至造成药害。

但也有一些药剂,在正确使用的情况下,除起到防治病虫害的效果外,还有刺激作物生长的良好作用。

一、农药是否产生药害的决定因素
⒈农药的性质
⒉植物的种类和生育阶段、生理状态
⒊环境条件
植物药害的症状
1)急性药害
急性药害在喷药后短期内产生,甚至在喷药数小时后即可显现。

症状一般是
叶面产生各种斑点、穿孔,甚至灼焦枯萎、黄化、落叶等。

果实上的药害主要是产生种种斑点或锈斑,影响果品的品质。

2)慢性药害
慢性药害出现较慢,常要经过较长时间或多次施药后才能出现。

症状一般为叶片增厚、硬化发脆,容易穿孔破裂;叶片、果实畸形;植株矮化;根部肥大粗短等等。

药害有时还会表现为使产品有不良气味,品质降低。

二、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刺激作用
烟草制剂对水稻有促进生长的作用;鱼藤制剂可促进菜苗发根;波尔多液可使多种作物叶色浓绿、生长旺盛。

似乎药剂在低剂量使用时,一般都对植物有一定的刺激生长作用。

不过这种刺激生长的良好作用,需要经过严密的比较研究才能确认。

第四节农药的毒性
一、毒性的定义
习惯上将农药对高等动物的毒害作用称为毒性。

测试农药的毒性主要用大白鼠来进行。

农药可以通过呼吸道、皮肤、消化道进入高等动物体内而引致中毒。

二、毒性的分类
⒈急性中毒
一些毒性较大的农药如经误食或皮肤接触及呼吸道进入体内,在短期内可出现不同程度的中毒症状,如头昏、恶心、呕吐、抽搐痉挛、呼吸困难、大小便失禁等。

若不及时抢救,即有生命危险。

中国农药急性毒性暂行分级标准(卫生部)
给药途径I (高毒) II (中毒) III (低毒)
大鼠口服(mg/kg) <50 50~500 >500
大鼠经皮[mg/(kg•d)]<200 200~1000 >1000
大鼠吸入[g/(m3•h)]<2 2~10 >10
⒉亚急性中毒
亚急性中毒者多有长期连续接触一定剂量农药的过程。

中毒症状的表现往往需要一定的时间,但最后表现往往与急性中毒类似,有时也可引起局部病理变化。

⒊慢性中毒
有的农药虽然急性毒性不高,但性质较稳定,使用后不易分解消失,污染了环境及食物。

少量长期被人、畜摄食后,在体内积累,引起内脏机能受损,阻碍正常生理代谢过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