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太阳辐射强度日变化

合集下载

2020届高考地理人教版(选考)一轮复习强化训练:地球的宇宙环境、地球的圈层结构(含解析)

2020届高考地理人教版(选考)一轮复习强化训练:地球的宇宙环境、地球的圈层结构(含解析)

2021 届高考地理人教版〔选考〕一轮复习强化训练地球的宇宙环境、地球的圈层结构一、选择题最新研究说明,类似地球最简单、最远古的微生物,可幸存于火星极端稀薄的大气层中。

当前火星外表枯燥寒冷,但是大量证据显示,数十亿年前河流、湖泊和海洋覆盖在火星外表,由于地球液态水存在的区域就有生命,科学家猜想当火星处于潮湿气候状态下,生命体可以进化形成。

据此答复1~2 题。

1.通常情况下火星很难有生命的孕育主要是因为()A.常年低大气压环境B.缺乏足够的液态水C.日温度两极化现象D.距日距离较远2.火星生命体可以形成的条件必须要有()①微生物的存在②水资源充足③光照、温度适宜④适宜的大气环境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②③D.①②③1.解析第1题,当前火星外表枯燥寒冷,而数十亿年前潮湿的环境下可能有生命体进化,说明气温低、枯燥,使其很难孕育生命,而这是火星距离太阳较远造成的,故D正确。

第 2 题,可以借鉴地球生命现象存在的条件,与②③④三项关系最密切。

凌日和冲日是两种天文现象。

太阳系中的行星在绕日运行过程中有时会处在太阳与地球之间。

这时,地球上的观测者可看到一小黑圆点在日面缓慢移动,这就是凌日现象。

所谓的冲日,通常是指在地球上观察的行星和太阳的位置相差180 度,即该行星和太阳分别处在地球的两侧,行星、地球、太阳排成一条直线。

读图完成3~4 题。

某行星冲日图某行星凌日图3.太阳系中地球两侧相邻的行星是()A.木星与土星B.金星与火星C.金星与木星D.火星与土星4.以下关于凌日和冲日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水星和金星可发生凌日现象B.位于地球公转轨道外侧的行星,可发生凌日现象C.位于地球公转轨道内侧的行星,可发生冲日现象D.在地球上既可看到火星凌日,也可看到火星冲日3.解析第3题,根据太阳系八大行星距日远近的排列顺序可知,地球两侧相邻的行星是金星与火星。

第 4 题,根据题意可知,能够发生凌日现象的行星应该位于太阳和地球轨道之间,即水星和金星可发生凌日现象。

2022-2023学年云南省曲靖市师宗县第三中学高三地理上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

2022-2023学年云南省曲靖市师宗县第三中学高三地理上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

2022-2023学年云南省曲靖市师宗县第三中学高三地理上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2分)1. 《中国21世纪议程》是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框架,任重而道远。

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3. 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是我国的必然选择,是因为①庞大的人口压力②资源短缺令人担忧③经济发展速度较慢,底子薄④深刻的环境危机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②③④D. ①②③4. 环境问题的实质是A. 发展问题B. 贫困问题C. 生态问题D. 人口问题参考答案:3. B4. A3. 中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性——中国面临的严峻现实:①庞大的人口压力;②资源短缺令人担忧:人均少、资源利用率低、生产活动和消费方式不合理,用量增长过快;③深刻的环境危机:环境污染仍在发展,并迅速由城市向农村蔓延;生态破坏范围在扩大、程度在加剧。

所以实施可持续发展的原因是人口、资源和环境问题严重。

故选B项。

4. 环境问题的实质是发展问题,在发展过程中产生的,必须在发展的过程中解决。

故选A。

2. 下图为“我国东南沿海局部图”,读图,完成与东北平原相比,该区发展农业生产的优势条件是A.土壤肥沃 B.地势平坦C.人少地多 D.热量丰富参考答案:D3. 图6为我国南方某地区等高线示意图。

读图,回答第9~11题。

9.图中最大高差约为A.78米 B.88米C.98米 D.278米10.图示河流主要补给类型为A.积雪融水 B.冰川融水 C.大气降水 D.湖泊淡水11. 操控漂流一般在水流较急、较深的高山河谷中进行,图中最适宜开发该项目的河段为A.① B.② C.③ D.④参考答案:9.B 0.C 11.A4. 滴灌是现代农业灌溉最节水的灌溉技术之一,目前,滴灌技术在我国推广很难。

下图为我国西北地区某地滴灌技术应用示意图。

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44. 该地区采用滴灌技术的主要目的是A. 降低输水管道坡度B. 营造田园景观C. 提高水资源利用率D. 减轻病虫害45. 滴灌技术最适用的农作物是A. 葡萄B. 玉米C. 小麦D. 高粱参考答案:44. C 45. A试题分析:44. 该地区采用滴灌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高水资源利用率,C对。

2022地理集训3地球的宇宙环境含解析

2022地理集训3地球的宇宙环境含解析

地球的宇宙环境(建议用时:40分钟)一、选择题“月面微型生态圈”将作为“嫦娥四号”的“乘客”之一,于2018年登陆月球表面,进行人类首次月面生物实验.“月面微型生态圈”是一个由特殊铝合金材料制成的圆柱形“罐子”,“罐子”里面将放置马铃薯种子、拟南芥种子、蚕卵、土壤、水、空气以及照相机和信息传输系统等科研设备。

下图是“月面微型生态圈”工作原理图.据此回答1~3题.1.月球所属天体系统的最高级别是()A.地月系B.太阳系C.银河系D.河外星系2.“月面微型生态圈”与地球生命存在的条件相比()A.重力小、辐射强B.重力大、辐射弱C.空气足、水分足D.空气少、水分少3.月球表面不适宜生物存在的原因是()A.缺少光照条件B.缺少大气层C.地月距离较近D.日月距离近1.C 2.A 3.B[第1题,月球处于地月系中,地月系从属于太阳系,太阳系又从属于银河系。

第2题,月球由于体积和质量远小于地球,因此,在月球表面重力小;又由于缺少厚厚的大气层,因此受到的宇宙辐射强。

第3题,月球是地球的卫星,月球表面不适宜生物生存是缺少生物所必需的大气、水和适宜的温度,由于月球自转周期长,因此昼夜交替时间长,加之缺少大气层的保护作用,昼夜温差大.](2020·湖南长沙模拟)金星凌日是一种天文现象,这种现象发生时从地球上可以看到金星就像一个小黑点在太阳表面缓慢移动。

读图,完成4~5题.4.如图,金星凌日现象发生时,金星在太阳表面形成的小黑点的移动方向是()A.从a到b B.从b到aC.从c到d D.从d到c5.与金星凌日现象成因类似的天文现象是()A.日食B.月食C.流星D.黑子爆发4.C5。

A[第4题,金星和地球绕日公转方向都是自西向东且金星公转速度快,故看到金星在太阳表面上形成的小黑点向东移动,即从c到d.第5题,金星凌日的本质是金星、地球、太阳运行到近似一条直线位置,且金星位于地球与太阳之间,金星阻挡住了部分太阳光的现象;与日食现象成因一致。

2020届江西省赣州市赣县第三中学高三9月月考地理试题 (解析版)

2020届江西省赣州市赣县第三中学高三9月月考地理试题 (解析版)

2020届江西省赣州市赣县第三中学高三9月月考地理试题(解析版)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根据刘慈欣同名小说改编的电影《流浪地球》近期在中国内地上映。

电影讲述了在不久的将来,太阳即将毁灭,面对绝境,人类将开启“流浪地球”计划(下称“计划”)。

“计划”中,地球最终泊入比邻星宜居轨道,成为比邻星的行星,开启全新的地球时代。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 比邻星属于A. 行星B. 卫星C. 彗星D. 恒星2. 在《流浪地球》故事设定中,人类居住在地下五千米深度左右的地下城中,下列关于地下城所在地层论述正确的是A. 隶属于岩石圈B. 是岩浆发源地C. 横波无法传播D. 处于莫霍界面【答案】1. D 2. A【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天体系统和地球圈层。

【1题详解】地球最终泊入比邻星宜居轨道,成为比邻星的行星,说明比邻星比地球高一等级,比邻星为离太阳最近的一颗恒星;故选D.【2题详解】地表以下为地球的内部圈层,包括地壳、地幔和地核。

地壳与地幔的分界是莫霍界面,地幔与地核的分界是古登堡界面。

莫霍界面的平均深度大约为33千米,古登堡界面的平均深度为2900千米。

岩浆发源地位于上地幔顶部的软流层。

故人类居住在地下五千米深度左右的地下城中,位于地壳,隶属于岩石圈。

故选A。

【点睛】本题难度较小,主要考查了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熟记相关知识即可。

下图是一款新型太阳能衣服。

衣服用天然纤维制成,内纳有太阳能电池板,可以给很多设备(包括手机、平板电脑和GPS装置)充电。

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3. 我国下列地区中,太阳能衣服使用效率最高的是A. 四川盆地B. 青藏高原C. 东北平原D. 长江中下游平原4. 有关太阳辐射及其对地球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A. 太阳辐射的能量来源于太阳活动B. 太阳辐射与地震、水旱灾害的发生有着密切关系C. 能够维持地表温度,促进地球上的水循环、大气运动及生物循环D. 太阳辐射的电磁波对地球磁场影响明显,产生“磁暴”现象【答案】3. B 4. C【解析】【分析】考察太阳辐射的影响因素。

2019届高三地理复习《太阳辐射及其对地球的影响》巩固练习含答案

2019届高三地理复习《太阳辐射及其对地球的影响》巩固练习含答案

《太阳辐射及其对地球的影响》巩固练习含答案一、太阳辐射及其应用太阳能光热电站(图1)通过数以十万计的反光板聚焦太阳能,给高塔顶端的锅炉加热,产生蒸汽,驱动发电机发电。

据此完成1-2题。

电站远景反光板1.我国下列地区中,资源条件最适宜建太阳能光热电站的是A.柴达木盆地B.黄土高原C.山东半岛D.东南丘陵2.太阳能光热电站可能会:A.提升地表温度B.干扰飞机电子导航C.误伤途经飞鸟D.提高作物产量读天津市年平均等日照时数线分布图(单位:小时),完成3~4题。

3、影响天津市年平均日照时数分布差异的最主要因素是( )A.地势高低B.经度位置C.海陆位置D.纬度位置4、甲地日照时数少的原因是 ( )A.地势低洼,气压低降水多B.热岛效应强,蒸发较旺盛C.建筑物密集,遮挡阳光多D.大气污染重,阴雨天气多解析:第3题,图示年平均日照时数由东南向西北减少,与由沿海向内陆的位置变化一致,据此可判断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是海陆位置,选C项。

天津基本上为平原地形,地势差别较小,故A错误。

第(4题,甲地日照时数低于周边,而平均昼长基本相同,则是天气状况影响所致,可能是位于城区,大气污染较严重,同时雨岛效应强而降水多,故日照时数少于周边地区。

答案:3、C 4、D下图表示一年中大气上界单位面积水平面上每日接收到的太阳辐射随纬度的变化为MJ/m2,图中阴影部分表示没有太阳辐射。

完成5~6题。

5图中M日最接近A.春分日B.夏至日C.秋分日D.冬至日6、a、b两点太阳辐射差异的影响因素主要为A.太阳高度B.白昼长短C.海陆位置D.天气状况【图形解读】【解析】第5题,根据图示可知该点为获得太阳辐射处于高值区,在一年中北半球夏至日为太阳高度最大,其他节气获得的太阳辐射都较小。

第6题,a、b两地中a地明显较大,而根据两地的纬度,a地明显较低,又根据影响地球表面的太阳辐射的因素,知道根本因素是纬度,即太阳高度。

【答案】5、B 6、A读江苏省多年平均太阳辐射总量(兆焦耳/平方米·年)空间分布图,完成7~8题。

安徽省江淮十校2022高三第二次联考(期中)地理试卷 Word版含答案

安徽省江淮十校2022高三第二次联考(期中)地理试卷 Word版含答案

安徽省江淮十校2022高三其次次联考(期中)地理试卷2021. 11命审单位:阜阳一中命审人:李德志本试卷分为第1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44分)一、选择题(本题共22小题,每小题2分,共4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我国西北地区一些河流夏季径流量有增大趋势。

图1示意某年新疆境内某条河流的各月径流量占全年径流量的百分比和径流变差系数(反映某地月径流量年际变化幅度)。

据此完成1~3题。

1.该河径流量年际变化最大的月份是A.2月 B.5月 C.8月 D.11月2.近年来,河流夏季的径流量增大,主要是由于A.夏季降水变多 B.冬季降雪量增多C.冰川溶化量增大 D.冬季气温上升3.从长期来看,全球气候变暖,将导致我国西北地区一些河流A.径流量增大 B.径流变差系数变小C.径流量削减 D.径流量季节变化变小图2示意河北省秦皇岛南部的海岸沙丘地貌分布。

据此完成4~6题。

4.该地海岸沙丘地貌形成时期受到的主要外力作用是A.风力积累作用 B.河流积累作用 C.海水积累作用 D.风化作用5.与该地区海岸沙丘地貌形戍无关的因素是A.大气运动 B.海水盐度 C.河流径流 D.潮汐现象6.古地质时期形成该地区海岸沙丘地貌的主导风向可能是A.南风一北风 B.东风一西风C.西北风一东南风D.东北风一西南风丹霞地貌:陆相红色砂砾岩构成的具有陡峭坡面的各种地貌形态。

形成的必要条件之一是砂砾岩层巨厚,垂直节理(节理:指岩石在自然条件下形成的裂纹或裂缝)发育。

2010年8月,贵州赤水、福建泰宁、湖南莨山、广东丹霞山、江西龙虎山、浙江江郎山组成的丹霞地貌组合以“中国丹霞”名称共同申请世界自然遗产并获批。

“中国丹霞”拥有包括方山(顶部平齐、四壁陡峭)、奇峰(有直立的、堡垒状的、宝塔状的等)、自然柱、塔、溪谷、峡谷和瀑布在内的一系列地貌组合。

江苏省泰州中学2021届高三地理上学期第一次月度检测试题

江苏省泰州中学2021届高三地理上学期第一次月度检测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共25题,每题2分,共50分)九洞天景区位于贵州省大方县境内,自西向东的伏流(地表河流经过地下的潜伏段)侵蚀出庞大的洞穴系统,其中二洞天伏流大厅就像一条有“顶盖”的岩溶峡谷。

右图为二洞天伏流大厅纵剖面示意图。

读图完成12题。

1.二洞天伏流大厅南壁侵蚀更强烈的原因是A.重力 B.地转偏向力 C.岩性 D.溶蚀崩塌2.二洞天伏流大厅侧蚀最强烈的季节,下列现象可能发生的是A.南极长城站处于极夜时期 B.密西西比河处于枯水期C.北京的白昼比广州长 D.澳大利亚珀斯地区天气干热太阳辐射强度受地形地势、气象气候、纬度高低、大气透明度等多种因素影响。

下图示意我国某地的太阳辐射强度日变化,据此回答3~5题。

3.该地可能位于A.长白山区B.天山山区C.太行山区D.横断山区4.当天的日期和天气状况可能是A.2月1日、晴天 B.7月1日、阴天C.4月1日、多云 D.12月1日、多云5.当地日落时刻的太阳辐射强度,理论与实测数值均大于日出,最有可能的影响因素是 A.纬度 B.气候 C.地形 D.海拔读亚欧大陆局部地区等压线分布图,完成6~7题。

6.若图中m所在的天气系统水平气流呈顺时针方向流动,则等值线m的数值可能为A. 1 005 B. 1 010 C. 1 015 D. 1 0207.近年来,该地区沙尘暴发生频率有增加的趋势,图中最有可能出现沙尘暴天气的区域是 A.L1附近 B.L2附近 C.L3附近 D.L4附近下图示意我国北方夏季某时刻的风向,据图回答第8题。

8.图中降水量丰富的地点是A.甲 B.乙 C.丙 D.丁下图为世界某区域中纬度近地面天气形势图(实线、虚线分别为等压线、等温线,箭头表示风向)。

读图,完成9~10题。

9.图中甲地所处半球及天气系统分别为A.北半球准静止锋 B.南半球冷锋C.南半球暖锋 D.北半球冷锋10.受图中甲地天气系统移动的影响,乙地未来几天A.气压升高,气温降低 B.气压降低,气温升高C.乌云压顶,阴雨连绵 D.东风狂吹,雪花漫舞下图为某区域年日照时数等值线图,读图回答2020┄2021题。

2021新高考一轮复习-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2021新高考一轮复习-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太阳辐射与热量的关系
日照时数随时间的变化主要从纬度、地势和天气(气候)角度进 行分析。纬度对日照时数的影响体现在太阳直射点所在的半球, 纬度越高,昼长越长,则日照时数越长。阴雨天气多,日照时数 短。地势高,日照时数长,但对于同一地区,地势基本不变,故 不考虑地势对日照时数的影响。
(4)太阳能光热电站通过数以十万计的反光板聚焦太阳能,给高塔顶 端的锅炉加热,产生蒸汽,驱动发电机发电。据此完成下题。
山东半岛
柴达木盆地
位于我国年太阳辐射总量 的高值中心—青藏高原附 近,是四地中太阳辐射能
最丰富的地方
东南丘陵
(5)下列现象的产生可能与太阳活动有关的是 ①③④⑦ 。 ①无线电短波通信出现短暂中断 ②日食现象 ③全球降水分布出现异常 ④两极地区美丽“极光”的产生 ⑤狮子座流星雨 ⑥两极地区极昼、极夜现象的产生 ⑦航海过程中指南针指向异常
解析:极昼、极夜现象的产生是由地球运动(公转)产生的,故⑥ 错误。太阳大气抛出的高能带电粒子扰乱地球磁场引起的“磁暴” 现象导致指南针指向异常,属于太阳活动导致的现象,故⑦正确。 综上所述,①③④⑦正确。
由太阳活动导致的地理现象的特征
耀斑和太阳风均与无线电短波通信中断、磁暴和极光产生 有关,其中无线电短波通信的中断和“磁暴”主要是受耀 斑的影响,极光主要是受太阳风的影响。
解析:太阳辐射总量较少,故B项正确。浙江位于我国东南沿海地区, 省内各地区受季风影响差异不大,故C项错误。城市密度对太阳辐射 总量的影响较小,故D项错误。
判断不同地区年太阳辐射总量出现差异的主要原因的方法
(2)下图示意我国某地的太阳辐射强度日变化。读图,完成下题。
当天的日期和天气状况是( A ) A.3月5日多云 B.6月12日阴天 C.9月15日多云 D.12月20日晴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考前每日练 | 太阳辐射强度日变化
下图示意我国某地的太阳辐射强度日变化,据此完成23-25题。

23.该地点位于
A.黑龙江B.青海 C.海南D.山西
24.当天的日期和天气状况是
A.3月5日晴天
B.6月12日阴天
C.9月15日多云
D.12月20日阴转雨25.当地日落时刻的太阳辐射强度,理论与实测数值均大于日出,最有可能的影响因素是
A.纬度
B.气温
C.海拔
D.地形
1.昼长的计算方法
昼长=(12:00-日出时间)*2=(日落时间-12)*2=日落时间-日出时间=昼弧 /15=24-夜长
两至日20度(昼夜长的为13h13min),40度(14h51min),60度(18h29min)。

随纬度的增加,昼夜长短的变化越来越大,即昼长年较差随纬度的增加而增大。

在赤道上,昼夜终年等长,昼长年较差为0,到南北极圈上发展到了极端,最长昼达24小时,最短
昼仅为0,昼长年较差达24小时。

2.影响太阳辐射的因素
影响太阳辐射的因素主要有:纬度位置、海拔高度、大天气状况、日照时长、大气状况等。

纬度决定着太阳高度角不同,而太阳高度角决定单位面积承受的太阳辐射太阳辐射穿越大气的里程。

纬度越高太阳辐射量越小;
同一纬度,则考虑海拔高度,海拔越高,则大气越稀薄,获得的太阳辐射量越大;而大气状况决定太阳辐射被削弱的多少;
天气阴天云层多,太阳辐射被去层反射或折射的多;
日照长短影响总辐射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