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语文识字1神州谣教案2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最新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识字1.神州谣 教案设计

【最新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识字1.神州谣 教案设计
XXX 小学 语文 科第 四 册教案设计
(20XX-20XX 学年度下学期)
课题:1、神州谣
课型: 新授课
任课
XXX
教师
教学
内容
《神州谣》以“三字经”的形式写出了祖国的山川美,激发学生对 伟大祖国产生热爱之情。
简析
学生 学情 分析
通过一年级的学习,大部分学生已经自觉地养成了自觉学习的习 惯,比如,认真书写的习惯、认真完成作业的习惯、自觉的阅读习惯、 一定的积累习惯、大声的朗读习惯,有一定的阅读,写话能力。
指名学生朗读句子,教师适时进行范读指导,
注意指导学生读出句子间的停顿与节奏感。
5.完整出示课文内容,指名学生齐读课文。 学生齐读课文
6.再读课文,想想每一句分别都写了什么内
容。试着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1)学生思考、交流,教师适时引导他们用简 学生思考、交流
洁的话进行表述,同时归纳小结(第一句引出
神州山川美,第二句列举了有代表性的山川河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创境激趣,引入学习 1.播放歌曲《我的祖国》,引导学生认真聆 听歌曲,观看画面,然后说说自己的内心感 受,教师适时引入:孩子们,我们的祖国不 仅历史文化悠久深厚,而且地域辽阔、山川 秀美。接下来,就让我们走进“识字①”去 感受感受吧!
师生互动
1
第 一 课 时 教 学 过 程
字、词,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适时抽取生字卡 过程中容易读错的字、
片“耸、峡、浓、繁”等,提醒读好“耸”的 词
后鼻音,“浓”既是后鼻音,同时声母又是鼻
音“n”,“繁”不要读成了“敏”。
4.指名学生说说这篇课文的叙述形式有什么
特点(都是三个字),教师适时引导学生明确本 学生说说这篇课文的叙

部编语文二年级下册识字1《神州谣》教案

部编语文二年级下册识字1《神州谣》教案

1神州谣课前准备教师准备:1.制作多媒体课件及字卡、词卡。

2.祖国名山大川风景视频。

学生准备:1.预习课文,完成预学案作业。

2.搜集祖国各地的风景图片、少数民族资料。

制作词语卡片。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动画渲染,激趣导入1.导入:瞧,这是什么?它像什么?(播放动画:中国地图)对,我们伟大的祖国就像一只昂首挺胸的“大公鸡”。

请你告诉全世界人民,我们的祖国的全称是——(动画定格,出现:中华人民共和国)学生齐读。

祖国母亲还有很多响亮的名字,你知道哪些?(课件出示:神州、华夏、中华。

)2.揭题: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一首儿歌——《神州谣》。

(相机板书课题:神州谣)学生齐读课题。

3.过渡: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有滋有味地读读这首《神州谣》,了解一下我们祖国的各种风土人情吧!设计意图:用音乐渲染的动画导入,既能激发学生心中的学习激情,又开门见山,直入主题,让学生对“神州”有了初步的认识。

二、初读课文,自主识字1.引导学生交流自主识字、读文的方法。

2.根据学生交流,课件出示“学习小助手”。

引导学生自学:自学提示:(1)自由朗读课文,圈出生字,遇到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2)同桌交流识字方法。

3.同桌互相检查认读本课生字。

4.教师检查字词学习情况。

(1)开火车朗读词语:神州中华珠峰海峡大陆情谊奋发繁荣①相机强调“州”“荣”是翘舌音;“谊”读四声。

②依次单击词语出现对应的图片,学生看图片读词语。

(2)朗读词语中的生字。

州华峰峡陆谊奋繁荣(3)小组赛读生字“涌、耸、隔、与、浓、齐”,相机强调“耸”是平舌音;“与”在本课读三声。

5.引导学生想一想用哪些好的识字方法来记住这些字。

6.学生交流多种识字方法,教师适时补充。

(1)偏旁归类识记。

如,“涌、浓”的偏旁都是三点水,“隔、陆”的偏旁都是双耳旁,“峰、峡”的偏旁都是山字旁。

(2)利用熟字识记。

加一加:“华、耸、峡、浓、奋”(用部件组合)。

换一换:“涌、峰”,如,“通——涌”“锋——峰”。

部编本二年级语文下册识字1神州谣教案2教学设计

部编本二年级语文下册识字1神州谣教案2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1、认识11个生字。

会写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祖国的伟大。

3、有热爱祖国的感情,对三字经这种语言形式感兴趣。

学习重点:学文中认识本课生字,掌握“夕、与”等字的写法。

教学准备:1、同学课前收集祖国各地风景图片、少数民族资料,做词语卡片。

2、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激情导入。

1、多媒体播放歌曲《大中国》师说:是啊,谁不爱自身的祖国呢?祖国是我们的母亲,我们是祖国的小朋友,我们都爱伟大的祖国。

今天,我们就要学习一篇描写祖国山河的三字歌。

2、板书课题,齐读。

二、初读课文,自同学字。

1、同学自读课文。

遇到不认识的字圈出,对照下面的拼音读一读,还可以问问同桌,注意把字音对准。

2、卡片检查生字的字音,正音。

3、多媒出示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带拼音):神州、山川、长江涌、珠峰耸、台湾岛、隔海峡、与大陆、民族这些生字放在词语中你能把音读准吗?4、合作学习,识记生字。

(出示生字)这些生字里面有没有你已经会认的字?还没学呢,你是怎么认识的?(同学介绍课外识字方法、途径。

)5、词卡去拼音检查。

相机纠:州---川鸟---岛与---写族---旅6、多媒体,读去拼音的词。

7、读通课文。

生先自由练读,在四人合作读并正音。

8、质疑:课文我们读通了,你有什么不懂得问题吗?三、朗读感悟。

1、师说:我们中国在古代又称神州、华夏,我们的祖国山河壮丽,风景如画。

想去看看吗?(多媒体)2、你看到了什么?你到过哪里?3、边看多媒体边介绍有关黄河、长江、长城、珠峰的知识。

指导朗读第一、二句。

4、看多媒体介绍台湾。

在我国东南部有一座宝岛—台湾岛。

它虽然远离大陆,但与我们大陆却是一家的。

它自古以就是我国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但由于历史原因,台湾至今还没回到祖国的怀抱。

指导朗读第三句。

5、多媒体展示全国各族人民奋发向上的精神面貌,指导朗读第四句。

6、师生交叉朗读全文。

四、读韵语,巩固识字。

神州大地,山川壮丽;黄河长江,奔涌不息;宝岛台湾,隔海相望;中华民族,奋发图强。

部编本二年级语文下册《神舟谣》教案【三篇】

部编本二年级语文下册《神舟谣》教案【三篇】

【导语】本课是⼀篇三字经,读起来朗朗上⼝,引导学⽣先将课⽂熟读成诵,然后结合平时搜集的内容和在电视上看到的内容说⼀说祖国的⼭河、民族等内容,联系了学⽣实际,学起来让学⽣有话可说。

⽆忧考准备了以下内容,供⼤家参考!篇⼀ 教学⽬标: 1、认识15个⽣字。

会写10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感受祖国的伟⼤。

3、有热爱祖国的感情,对三字经这种语⾔形式感兴趣。

重点:学习⽣字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

难点:感知三字经的语⾔形式,感悟丰富的⽂化内涵。

有热爱祖国的感情,对三字经这种语⾔形式感兴趣。

第⼀课时 ⼀、谈话导⼊。

1、神州⼤地,⼭河壮美;中华⽂化,源远流长。

勤劳、勇敢的华夏⼉⼥,为了中华民族的振兴,团结奋⽃,开拓创新。

⼀艘满载着⼤船,正迎着新世纪的⼤潮,扬帆远航。

祖国是我们的母亲,我们是祖国的⼩朋友,我们都爱⾃已的祖国。

今天就让我们⼀起来了解⼀下我们祖国的各种风⼟⼈情吧! 2、板书:识字三,边板书边让同学书空。

⼆、⾃主探究,学习⽣字。

1、利⽤拼⾳,⾃由⼩声读出字词,不会读的找同学帮助。

2、去掉拼⾳读词语。

3、调动同学的⽣活积累识字。

⽐⽅,各地同学可以结合当地地名认识“州(⼴州、兰州、苏州)、川(四川、银川)、岛(海南岛、⾈⼭群岛)、峡(三峡、刘家峡)”。

再如,通过“⼈民路、⼈民公园、⼈民⼩学”等⼈名、路名,公园、学校名,认识“民”字。

4、“台湾岛,隔海峡,与⼤陆,是⼀家”中有五个⽣字,可让同学在读这⼀句时集中认读和识记。

5、让同学通过⽣字与熟字⽐较,识记字形。

如,申—神、勇—涌、鸟—岛、夹—峡、写—与、眠—民、旅—族。

“州、川”的意思可通过对“神州、⼭川”的⼤致了解来理解。

6、根据课⽂内容⾃编韵语,巩固识字。

如: 神州⼤地,⼭川壮丽;黄河长江,奔涌不息;宝岛台湾,隔海相望;中华民族,奋发图强。

7、教师抽查同学⾃学情况: 换偏旁:伸——神勇――涌减⼀减:写――与 眠――民 加⼀加:夹――峡 猜谜语:海中⼀座⼭鸟⼉好家园 三、写字指导。

部编版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神州谣》教案

部编版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神州谣》教案

部编版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神州谣》教案小学二年级语文《神州谣》教案篇一一、教材分析:本篇课文是识字单元的第一课,通过教学要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情感,培养他们对祖国方块字的独特情感。

在课堂教学中要注重引导学生感受三字经的韵律美。

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学习的能力。

神州大地,山河壮美;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勤劳、善良的华夏儿女,为了中华民族的振兴,团结奋斗,开拓创新。

本课文字虽少,内涵却极为丰富。

朗读起来,每一句都气势磅礴、掷地有声。

整篇课文洋溢着中华民族厚重的历史感和浓郁的时代气息,体现了中华儿女盼望两岸统一祖国繁荣昌盛的强烈愿望。

二、学情分析:学生对三字经的形式已不陌生,但对文中的内容理解得不是很清楚,特别是一些地方,学生可能不知道在哪里。

因此教学中教师要对文中的内容予以分析,引导学生感悟。

三、教学目标:1、会认10个生字。

2、会写“州”“奔”“湾”等9个生字。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2、理解课文内容教学难点:1、9个生字的书写2、感受汉字的鲜活生命,准确领悟字义。

五、教学准备:课件(教师)、预习生字(学生)六、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同学们,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段音乐,你们想听听吗?播放《三字经》2、板书课题,引导学生齐读课题,交流以下问题:(1)从课题上看,你知道了什么?(2)你怎么理解课题中的“谣”字?(通过组词,理解“谣”的意思,歌谣)3、齐读课题《神州谣》二、随文识字,初读课文。

1、齐读课题,提问:课题中有一个我们本课的生字朋友,它是谁?(州)2、有哪位同学有什么好主意能记住“州”字?给“州”字组词试着造句。

3、细讲“州”字(注意笔画顺序的讲解),引导学生观察其在田字格中的占位。

4、教师范写,学生描红、临写。

5、教师巡视、指导。

教师:结识了课题中的生字朋友,我们再去课文中找一找还有哪些生字新朋友吧。

6、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借助拼音读课文,读准字音,标画出生字。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神州谣教案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神州谣教案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神州谣教案教学目标1. 认识“州、涌”等15 个生字,会写“州、湾”等9 个字。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祖国的伟大。

3. 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1. 重点:认识“州、涌”等15 个生字,会写“州、湾”等9 个字。

2. 难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祖国的伟大。

教学方法讲授法、朗读法、小组合作法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谈话导入:同学们,我们的祖国叫什么?(中国)对,我们的祖国又叫“中华人民共和国”,简称“中国”。

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有很多美丽的地方,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首描写祖国的儿歌——《神州谣》。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 教师范读课文,学生注意字音和节奏。

2.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圈出生字,标出自然段。

3. 检查学生的朗读情况,纠正字音。

三、学习生字词1. 出示生字词卡片,学生认读。

2. 指导学生书写生字。

3. 引导学生用多种方法猜测“涌、峡”等词语的意思。

四、再读课文,理解内容1. 学生分组朗读课文,思考: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2. 小组讨论,汇报交流。

3. 教师总结:这篇课文主要写了我们祖国的壮丽山河和民族团结。

五、体会情感1. 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2. 引导学生思考:我们应该怎样热爱自己的祖国?3. 学生交流讨论,教师总结。

六、拓展延伸1. 引导学生说一说自己知道的祖国的其他美景。

2. 让学生画一画自己心中的祖国。

七、布置作业1. 抄写生字词。

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 完成课后练习。

八、教学反思通过本次教学,学生对祖国的壮丽山河和民族团结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激发了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

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多给学生一些自主思考和讨论的时间,让他们更好地理解课文的内涵。

神州谣-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神州谣-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神州谣-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古代神话传说的常见人物和故事情节。

2.能够复述并理解《神州谣》中的各种传说故事。

3.能够用简单的语言描述自己对神话故事的理解和感受。

二、教学内容
1.《神州谣》故事集的学习:
–《女娲造人》
–《大禹治水》
–《精卫填海》
–《愚公移山》
–《后羿射日》
2.此外,还将通过图片、视频等多种形式,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故事情节。

三、教学重难点
1.掌握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2.能够不断丰富自己的语言表达技能。

四、教学步骤
第一步:引入
讲师张教师准备好《神州谣》的书籍、图片或视频,并引导学生依次欣赏其中的故事内容,激发学生对神话故事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第二步:复述
学生开始自己复述和讲解神话故事中的情节和人物,并结合图片或视频,展示自己对故事情节的理解和想象,教师通过点拨和引导,帮助学生更好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第三步:分组讨论
将学生分为若干组,每组选择一个神话故事,以小组名义展示自己对故事情节和人物的理解和想象,并邀请全班同学进行评论和互动。

第四步:展示和分享
通过讨论和展示,学生对神话故事和自已的语言表达能力有了更深入的认识,教师借助于组织学生撰写故事散文、朗诵、演讲等活动,让学生在展示和分享的过程中不断提高自己的口才表达和思考能力。

五、教学反思
通过对《神州谣》故事集的学习,让学生在更好理解古代神话的基础上,提高了自己的语言表达和沟通能力,同时也使学生对神话故事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这也为学生后续的文学阅读、文化学习和思想启蒙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1神州谣教案与反思(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1神州谣教案与反思(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1神州谣教案与反思(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1神州谣教案与反思【第1篇】设计意图:本文是一篇韵文,每一句都气势磅礴,掷地有声。

因此,本节课我引导学生通过朗读感受其中的韵律美和祖国的山川美,并以启发学生想象,感受黄河奔腾、长江汹涌、长城蜿蜒、珠峰高耸的壮美。

从而调动学生的情智与文本对话,与作者情感进行交流。

识字、写字是第一学段的教学重点,本板块主题是识字,所以本课设计重点是识字、写字,教学中重点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方法进行识字,同时以课件辅助理解文中的“涌”“州”等新接触的、难以理解的字词,提高识字写字的效率。

教学目标:1.认识“涌、峰、耸、州”等字,会写“州、岛、民、族”四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韵律美。

3.想象画面,抓关键词感受黄河、长江、长城、珠峰的美。

模仿写法编歌谣。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识记“州”字1.师:瞧,这是什么?(出示中国地图)它像什么?(一只大公鸡)是啊,我们伟大的祖国就像一只昂首挺胸的大公鸡,它还有一个响亮的名字,叫“神州”。

“州”是翘舌音,谁来读。

(正音)2.师: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一首歌谣——《神州谣》,请小朋友们看老师写课题。

(齐读课题)3.识记“州”字。

①记字形。

“州”和我们以前学过的哪个字比较像?(川)字理识记“州”。

川指河流,那些点就是一个个小岛,州呀就是水中的一块陆地。

(出示)②联系生活组词。

生活中,你还知道哪些地名中有“州”字吗?(广州、苏州、杭州、扬州等,出示)③书写“州”字。

指导书写:中间稍短,三点朝向不一。

(引导学生发现,三点有什么不一样呢?)二、初读课文,检查正音1.出示自读要求:请小朋友们自由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2.检查朗读。

①请四位小朋友分节朗读,相机正音,难读的句子再读一遍:后鼻音“涌、峰、耸”,前鼻音“奋”,“繁荣”。

②同桌互读。

小朋友把一个个难读的字都读准了,现在请你读给你的同桌听,要读得比第一遍更好哦!三、学习第一节,感知中国美1.认识别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习目标:
1、认识11个生字。

会写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祖国的伟大。

3、有热爱祖国的感情,对三字经这种语言形式感兴趣。

学习重点:学文中认识本课生字,掌握“夕、与”等字的写法。

教学准备:
1、同学课前收集祖国各地风景图片、少数民族资料,做词语卡片。

2、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情导入。

1、多媒体播放歌曲《大中国》
师说:是啊,谁不爱自身的祖国呢?祖国是我们的母亲,我们是祖国的小朋友,我们都爱伟大的祖国。

今天,我们就要学习一篇描写祖国山河的三字歌。

2、板书课题,齐读。

二、初读课文,自同学字。

1、同学自读课文。

遇到不认识的字圈出,对照下面的拼音读一读,还可以问问同桌,注意把字音对准。

2、卡片检查生字的字音,正音。

3、多媒出示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带拼音):神州、山川、长江涌、珠峰耸、台湾岛、隔海峡、与大陆、民族这些生字放在词语中你能把音读准吗?
4、合作学习,识记生字。

(出示生字)这些生字里面有没有你已经会认的字?还没学呢,你是怎么认识的?(同学介绍课外识字方法、途径。

)
5、词卡去拼音检查。

相机纠:州---川鸟---岛与---写族---旅
6、多媒体,读去拼音的词。

7、读通课文。

生先自由练读,在四人合作读并正音。

8、质疑:课文我们读通了,你有什么不懂得问题吗?
三、朗读感悟。

1、师说:我们中国在古代又称神州、华夏,我们的祖国山河壮丽,风景如画。

想去看看吗?(多媒体)
2、你看到了什么?你到过哪里?
3、边看多媒体边介绍有关黄河、长江、长城、珠峰的知识。

指导朗读第一、二句。

4、看多媒体介绍台湾。

在我国东南部有一座宝岛—台湾岛。

它虽然远离大陆,但与我们大陆却是一家的。

它自古以就是我国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但由于历史原因,台湾至今还没回到祖国的怀抱。

指导朗读第三句。

5、多媒体展示全国各族人民奋发向上的精神面貌,指导朗读第四句。

6、师生交叉朗读全文。

四、读韵语,巩固识字。

神州大地,山川壮丽;
黄河长江,奔涌不息;
宝岛台湾,隔海相望;
中华民族,奋发图强。

五、指导书写。

1、多媒体出示:夕、与。

(点名读)
2、观察:这两个字都是我们学过的熟字的一局部,是哪两个?
同学讨论说出“夕、与”的重点笔画。

3、教师范写,同学临写。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抽读生字卡(去拼音个别读,男女生读,分组读,齐读)
师说:上节课,我们认识了生字、学习了课文。

那么,你们和生字都交上朋友了吗?
2、认读词语
师说:同学们可真棒!下面我们做个“读词语登山峰”的游戏。

(出示多媒体)
只有又对又快的把这些词语全部读对,才干胜利的登上珠穆朗玛峰。

同学自由练读、开火车读词
3、有感情齐读课文
师说:是啊,我们伟大的祖国山河壮美,不只有珠峰,还有黄山、黄河、长江等许多秀丽的景色,让我们一起再看看吧!同学们要边看边想课文。

(放多媒体)
我们的祖国美吗?(美)那我们一起美美的把课文读一读吧!
二、课外拓展,课内外识字相结合
1、小组内展示各自收集的祖国山川名胜图片、资料,并当小老师带读自身做的词语卡。

2、评选出“祖国山河锦绣图”投影展示图片和词语,并作介绍。

3、多媒体出示香港、澳门、台湾的图片让同学了解,渗透课外识字。

4、师说:我们的祖国山河锦绣,文化悠久,是谁将我们的祖国变得这样繁荣兴盛?(56个民族人民的一起发明)
5、问:你了解那个民族?说说看
6、多媒体出示有代表性的民族服饰和相关词语。

看看图,认认字,读读词。

三、指导书写
1、多媒体出示:川、州、台、争、民、族
生观察分析,同位间互相读读、记记生字,说说怎样把字写好。

2、指名说,相机组词。

3、师重点指导“民、族”
4、同学练习书写。

四、结束全文
1、问:同学们都是祖国的小朋友,我们能为祖国做些什么呢?
2、全班有感情朗诵全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