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语中的社会语言学分析
社会语言学视角下的广告语言分析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目前, 许多企业利 用热 点时事 , 时创作 出优秀的广 告。 适 20 0 6年 ,当人们都在关注世界杯 时,海尔公 司抓住时机打 出 “ 0 6德 国世界杯 ,海尔与您共赏 ”的广告 ;同时五谷 20 道场 公司也热切关注 ,打 出 “ 我爱世界杯 ,我爱非油炸 ”的
广 告。
例 7 :恒源祥 ,北京 2 0 0 8年奥运会赞助商 ,羊,羊,
第3 0卷 第 1 2期 21 00年 1 2月
湖 北 广 播 电视 大 学 学 报
J u n o Be V i e t o r M fHu i T Un v  ̄i y
V 1 0 No 1 o . , .2 3 De e e . 0 0 0 ~ 0 2 c mb r 2 1 . 91 9
一
、
引言
广告与人们的 日常生活联系紧密 , 是社会生活中不可缺 少 的一部分 , 它帮助商家谋利的同时,也给人们 带来 了信 息 与便利 。 作为社会经济生活发展的产物,广告不可避 免地 受 到 社 会 变 化 、地 域 、性 别 、年 龄 等诸 多 社会 因素 的影 响 ,从 而 凸显 了其社会性特 征。 社会语言学角度分 析广 告语言具有 重要意义 ,即推进广告效果 ,并丰富社会语言学研 究,实现 广告人与社会 语言学研 究者 的双赢 。 衡量合格、 成功的广告的标准之一 是看某一广告是否符 合 美 国的 E S L w s 提 出 的 “ DA 原则 ” t nin( . . e i所 AI :A t t e o 引 起 注 意 ) It et ( 生 兴趣 ) De ̄ 产 生 欲望 ) Ac o , ne s 发 r , s e( , tn i ( 付诸行动 ) 。根据 A DI I 原则,一 则成功 的广告首先必须引 起受众的注 意,引起他们对产 品的兴趣 ,因而产生购买产 品 的欲 望 ,最 后 付 诸 行 动 ,把 欲 望 变 成 行 动 ( 国文 ,2 0 ) 黄 02 。 本文将从社会语言学角度 出发 , 以若干新颖生动的经典中文 广告为例 , 结合 A DI I 原则 , 将广告语言与社会 因素相 结合 , 分析广告语言 的四大特征及其作用。 二 、广告语言 的社会现实特征 则成功 的广告能够顺应社会历史发展的趋势 , 是反映 社会现实 的一面镜子。分别 以上世纪 8 0年代 、9 0年代 以及 目前广为流传的几则广告为例: 例 1 :威 力 牌 洗 衣 机 ,省 优 ,部 优 , 国优 !( 力 洗 衣 威 机) 例2 :新时代 的东芝 !( 东芝电器 ) 例3 :容声,容 声,质量 的保证 !( 容声冰箱 ) 2 0世纪 8 O年代 ,对广告人而言 ,这 时期 强调商 品的质 量是非常重要的 ( 朱英 ,20 ) 0 0 。因为收入微薄 ,商 品的质 量无疑成为当时中国消费者关注 的主要对象 。 因此, 新 ” 像“ 、 “ 现代 ” 质量 ” 流行 ”等诃语频频 出现在广告 中,清晰 、“ 、“ 地展现 出当时的社会现实 。例 1 、例 2和例 3便是 当时广为 人知的经 典广 告, 其产 品也给一代人 留下 了深刻的印象。再 看 下例 : 例4 :海 尔 ,中 国造 !( 尔 空 调 ) 海 例5 :江 山多娇 ,国酒名品,茅 台集 团 !( 茅台酒) 例6 :长城永不倒 ,国货当 自强 !( 奥妮皂角洗发浸膏 ) 2 纪9 O世 0年代 ,为 了使国货有立足 之地 ,国 内商 品也 做 出了很大努力 , 同程度上激起 了人们的 民族主义精 神和 不 爱 国热情 。 类似于例 4到例 6的一些广 告出现在报纸 、 杂志 及 电视的商业广告中。 这些广告一方面向消费者展示 了产 品 的特 点 ,另 一 方 面 也 引起 了 消 费 者在 爱 国热 情 上 的 的共 鸣 。
从社会语言学视角分析广告语

从社会语言学视角分析广告语作者:杨静来源:《北方文学》2019年第06期摘要:如今,广告已成为生活中十分重要的部分。
广告的目的是吸引消费者,为了取得一定的成效,必须考虑社会因素,使其更加贴近生活。
本文试图从社会语言学视角对广告语言进行分析探讨,从社会现实、性别差异以及年龄差异方面探求广告语的特征,分析不同差异在广告语中所起的作用。
关键词:社会语言学;广告语;社会因素社会语言学是语言学的重要分支之一,是研究语言与社会关系的学科。
广告作为社会生活发展的产物,不可避免的受到社会现实、性别以及年龄等诸多社会因素的影响,广告语言风格不同于其他交际语言,它具有准确性、真实性以及导向性等特征。
因此,在广告语设计时要结合社会环境,达到吸引顾客的眼球并促销产品的目的。
一、广告语言的现实特征语言是社会的一面镜子,一则成功的广告往往可以反映出一定的社会现实,迎合消费者的心理。
如最近几年出现了“关注雾霾一分钟,珍惜生命六十秒”的公益广告语。
随着雾霾问题越来越严重,出现了大量抗雾霾的公益广告,呼吁人们保护环境,减轻雾霾。
兰蔻眼霜在双十一登出了“这个双十一,我给你挑选了大眼神器”的广告语,随着双十一的热潮,各商家为了产品的热销,出现了迎合市场的广告。
由此可见,广告语言可以反映同时代的社会特征,广告语言只有与社会现实相结合,才可以达到预期的社会效果,赢得顾客的青睐。
二、广告语言的性别特征社会语言学家发现男性和女性在语言的使用上存在着很大的差别,男性的性格较理智,倾向于使用务实的语言;而女性富有浪漫主义,善于使用丰富的词汇表达情感。
因此,根据性别的不同,广告人也会采取不同的语言策略。
社会语言学家指出,女性使用形容词的频率较高,所以广告中往往形容词堆砌,如一则香皂广告:Johnson's baby Lotion gives a new beauty to your skin and leaves it with a healthy,beautiful,soft,youthful glow.这则广告中,大量形容词的出现迎合了女士的审美要求,唤起了女性顾客的好感,引起购买商品的欲望。
从社会语言学角度看推销语言-社会语言学的语言观

可以定义为"在推销的环境下,推销人员用口头的方式与顾客之间关于产 问推销人员的身份和可信度,询问关于产品的信息,同推销人员商讨价格。
品信息的对话。"推销会话特指推销人员和顾客之间的会话。
而推销人员同时也会主动的列举推销产品的功能、优点和证据,以期劝说
与此相对,"语体"是语言依据交际的环境不同而形成的不同形式。在 顾客购置,一般在推销过程中推销人员遵循"说三分,听七分"的原则,因
族、文化等等,不留意这些因素,有可能会引起交际的失败。比方,一位 语言的货币费用和价值来商量一国语言的经济效用,而且全面地测度语言
男性推销人员在面对不同性别的顾客使用的推销语言会出现很大的差异, 政策的社会本钱和个人本钱以及预期的社会效益、个人效益和文化效益,
在会话策略方面也不尽相同,在面对男性顾客时会比较直接,体态语比较 因此,语言成为促进经济活动的一种手段,也是一种珍贵的社会资源。
关键词:推销语言;话轮转换; 语言变体; 语言经济学 一、引言 "推销"〔promotion〕是一个古老的名词,是人们所熟识的一种社会 现象,它是伴随着商品交换的产生进展而来,是现代企业活动中的一个重 要环节,渗透在日常生活之中。在现代社会,推销的含义不断拓宽,不仅 指推销有形的产品,还包括作为潜在生产力的科技以及个体和社会组织的 社会形象。 推销是一种社会行为,具有特定性、双向性、互利性、敏捷性、劝说
中不行缺少的工具,具有与其他资源一样的经济特性,即价值、效用、费 用和收益,因此,他认定经济学与探求语言方面有紧密关系,对这四个方 面的分析及其互相关系的探讨成为语言经济学的重要内容。
二、推销语言的特征 推销语言的特征具有情感性、激励性、对象性和语境感。推销语言的 情感性,是指通过语言沟通双方的情感。推销语言的激励性是指,语言在 推销过程中具有激励力量,引起信息的互动。推销语言的对象感是指推销 者针对特定的消费对象,要分析不同消费者的需求状况和消费心理。推销 语言的语境感,是在不同的言语环境中说恰当的话,推销的语境不同,推 销语言的特点和说话方式也不同。 三、推销语言与社会语言学的关系 〔一〕推销会话所用的语言变体问题 语言变体与地域有关,有的跟说话人的身份有关〔年龄、性别、社会 地位等〕,有的与使用语言的场合有关。这里的地域变体、社会变体及功
社会语言学视角下公益广告语研究

社会语言学视角下公益广告语研究公益广告旨在激发公众的关注和行动,呼吁人们关注社会问题并采取积极的行动。
在这个领域,语言的使用是至关重要的。
通过语言的选择和结构,公益广告可以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引起人们对社会问题的思考和行动。
社会语言学是一种研究语言与社会关系的学科,它探究了语言如何反映和塑造社会现象、规范和文化。
在公益广告研究中,社会语言学也可以提供一些有用的视角。
首先,社会语言学关注语言使用的社会背景和环境。
一个公益广告是在哪些社会环境中产生的,它的受众是谁,受众如何理解和接受广告语,这些都是社会语言学可以提供的研究方向。
例如,一份涉及环保的广告可能更适合在城市中播出,因为城市地区的人们更容易理解并感受到环保问题的紧迫性。
此外,不同年龄、性别、教育背景等受众有不同的口味和接受能力。
因此广告语中的词汇和语法结构也需要根据不同受众的特点进行调整和优化。
其次,社会语言学关注语言使用的地位和权力关系。
公益广告往往是由领导、组织和社会团体等权威机构发布的,因此广告语的使用也会受到权力关系的影响。
例如,一个由领导发布的关于突发公共事件的广告可能更倾向于使用正式语言、权威语调等手段表达出对威胁的认知和应对。
但是同样的广告如果是由民间团体发布,可能会更倾向于使用亲民、自然、幽默的语言来吸引人们的关注和支持。
最后,社会语言学关注语言使用的文化特征。
公益广告发布的国家、地区、文化背景都不同,因此广告语也要根据当地文化特征进行调整。
例如,一个涉及精神健康的广告在东亚文化中可能更倾向于公开推荐保养方式或技巧,尽管它涉及一些尚未被流传的症状,但在欧美文化中可能更趋向于通过对个案的展开形象化描述诠释症状,这种形式不容易使受众感到陌生与抵触。
总之,公益广告语言研究需要从多个视角进行分析。
其中,社会语言学领域可以提供广告语言使用的社会、地位、文化等方面的视角,为公益广告的制作和传播提供更全面的指导。
社会语言学视角下的广告语言分析

社会语言学视角下的广告语言分析作者:陈富强来源:《青年文学家》2018年第33期摘; 要:广告语反映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本文从社会语言学的角度,选取了多条具有代表性的广告语作为语料,对广告语言从五个方面进行了分析,旨在发现社会因素对广告语言的影响,从而帮助广告制作者制作出更多好作品。
关键词:广告语;社会语言学[中图分类号]:H08;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8)-33--01一、引言国内外语言学界的学者对广告语的研究大多在词法、修辞等领域,未对社会因素给予足够的重视。
本文从社会语言学的角度,分析了社会因素对广告语言的影响。
二、社会时代特征广告语言反映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社会特征,因此不同时代的语言也会显现出不同的特征。
20世纪20年代中国受到外国势力的打击,社会上出现了“实业救国”的浪潮。
“中华新发明,自造爱国货”是一家销售装饰品的商号——全昌的广告,该广告唤醒了很多中国人的爱国精神和民族精神,鼓励更多的中国人购买国货。
20世纪80年代这个时期强调商品的质量。
广告语清晰地展现出当时的社会现实,如“容声,容声,质量的保证”等等。
现在,许多企业利用热点时事,顺应时代潮流,吸引更多的消费者选择他们的商品。
“看奥运,上搜狐”是搜狐视频的广告,这一广告在奥运会期间开始投放,顺应了消费者观看比赛的需求,简洁押韵的表达加深了消费者的印象,为搜狐视频的宣传起到了非常好的促进作用。
三、地域差异特征在我国,随着普通话的普及不断推进,国内的广告多以普通话为主,但也有一小部分广告采用方言。
“便宜有好货呦,小伙伴们还在等啥子哟?”利用了四川方言,方言会创造亲近的气氛,拉近销售者与消费者的心理距离,引起消费者的注意,最终达到促销的目的。
四、性别角色特征男性与女性在生理、心理等诸多方面都存在诸多差异。
男性更富有理性,更看重事物的实用性,而女性更富有感性,对产品的要求更为细致。
社会语言学视角下广告语的研究

《社会语言学视角下广告语的研究》摘要:社会语言学是研究语言与社会相互关系的科学广告是现代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广告语言是广告的核心,社会语言学实验教程[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0.,广告语言修辞策略[M]. 长沙:中南大学出版社, 2003.【摘要】社会语言学是研究语言与社会相互关系的科学广告是现代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广告语言是广告的核心。
广告语言也有看社会语言具有的地域、性别、年龄、阶层等方面的特征。
广告语言要取得成效,就不得不将社会因素纳入考虑范围之内。
将广告和社会生活相结合有助于广告人更好地理解社会更好地确定广告谣言的诉求定位,使广告更加行之有效。
【关键词】社会语言学;广告语言学;广告广告人为了吸引更多的消费者对其产品产生兴趣,激发消费者的购买欲望,往往参照 AIDMA 原则,利用不同的语言表达形式实现其目的。
因此,广告语的创作以及发展会受到一些广告原则的制约。
以下结合 E﹒S﹒Lewis 提出的 AIDMA原则,探讨在体育品牌广告语中 AIDMA 原则对于体育品牌广告语的制约作用。
注意(Attention)、兴趣(Interest)、欲望(Desire)、记忆(Memory)、行动(Action),这是美国著名学者 E﹒S﹒Lewis 提出AIDMA 原则中关于一个标准的广告语所应当具有的宣传和吸引效果。
依据该法则,广告要想取得良好的宣传效果和促销效果,除了要引起公众的注意、激发公众的兴趣、诱发公众的消费欲望之外,还需要使广告易于记忆,才会最终形成消费者的购买行动。
该原则全面概括了消费者从认识商品到产生购买行动这一连串的过程,因此,已经成为商家策划广告所遵循的基本法则。
一、广告语的特点1、广告语言的简约性。
广告文字必须具备通俗易懂的特性,多用大众化的口语词汇,少用或不用晦涩、深奥的词语,使消费者看得明白,说得清楚。
一般来说,英文广告词的句子比较简短,讲求利落有力,大量使用省略句、祈使句及破折句,忌讳用结构复杂的长句,行文口语化强。
中英广告语的社会语言学分析

每个 女 人 , 少 不 了这 盒 胭 脂 。 都 它灵 动着 女 人 百转 千 回 的
一
的调 整 。例 如 , 果在 针对 中老 年消 费 群 的广 告 语 中 出现 “ 如 小
强 ” 新 潮 词 汇 , 但会 让 人 不知 所 云 , 且 可 能 会 起 到 相 反 等 不 而
、
社 会 语 言 学对 广 告 语 的 影响
在 A D A 原 则 的基 础 上 。 对 不 同 性 别 、 同年 龄 和不 IM 针 不 同使 用 领域 消费 群 的 时候 广 告 的语 言本 身 也会 有 不 同 。 ( ) 别 差 异 一 性 因 受传 统 观 念 、 会 文化 、 为模 式 、 会 角 色 . 至 言语 社 行 社 甚 特 征 的影 响 , 在具 体 的 社会 活 动 中 , 女 社会 成 员 都 被赋 予 了 男 彼 此 有别 的社 会 性 别特 征 。 具 体 的 消 费过 程 中 。 性 和女 性 在 男 的消 费心 理 特 点 也不 同 。 一 , 性 希 望 商 品能 够 显 示男 子 汉 第 男 的 阳 刚之 气 ; 二 , 性 , 别 是有 一 定 经 济 实力 的男 性 , 常 第 男 特 经 会 做 出~ 些 炫耀 性的 消 费 ; 三 , 性 对商 品 的 内 在 品质 颇 为 第 男
Ma 2 1  ̄00 V0. . 1 No3 7
第 7卷 第 3期
中英广告语的社会语言学分析
董 睿
( 西 师 范大 学 外 国语 学 院 , 西 桂 林 5 10 ) 广 广 4 0的语 体 形 式 已 经存 在 了上 千年 , 现今 社 会 中 , 已 经 成 为人 们 生 活 中不 可或 缺 的 广 在 它
关于广告传媒与社会语言学

关于广告传媒与社会语言学在当代社会中,广告已经成为人们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广告通过各种形式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如电视、电台、杂志、报纸和互联网等媒介。
广告通过发布具有吸引力的信息和吸引人们的关注,使商品销售和品牌宣传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而这些广告信息本身都涉及到语言学及其相关理论。
广告的语言特点以及其分析广告是通过特定的语言、形式、图形和音响效果进行传播的。
因此,广告的语言特点和其它语言不同,并且独具特色。
下面对广告的语言特点进行分析:1. 精确性广告在传递信息时注重精准性,通常使用简洁而明确的语言来传达所需信息。
这是因为广告需要在短时间内吸引人们的注意力,因此需要用有效且易于理解的语言。
此外,广告通常会使用具体而明确的词汇来描述产品或服务的特点,使广告更加醒目。
2. 口号化广告通常会使用威力强大的口号来推销其产品或服务。
这些口号往往是短小精干的语句,易于记住和传播,并在人们的心理中产生共鸣。
广告口号往往贴近人们的情感需求和观念,通过激发人们的情感来达到广告的宣传效果。
3. 感性化广告使用具有感性和情感色彩的语言,通过触及人们的情感通道来吸引消费者。
这种感性化的语言注重情感的表达,通过抚慰或引起人们的共鸣,来引导消费者的选择。
例如,酒类广告通常会在其广告上使用与浪漫、尊贵、追求等意象相关联的语言,以引导消费者在情感上与广告产品产生联系。
4. 双关语和隐喻手法广告通常使用双关语、隐喻等手法,来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力,并将产品与品牌植入到他们的记忆中。
例如,保险公司的广告“让你免受各种风险”,采用了让人耳目一新的手法,来衬托自己的品牌形象。
社会语言学在广告中的应用广告是一种依赖于语言的传播方式,其中的语言及其影响是非常重要的。
社会语言学是语言学的分支学科,研究语言在各种社会语境中的应用和影响。
社会语言学理论可以在广告语言分析领域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1. 语用学语用学是研究语言的使用及其相应意义的学科。
在广告中,语用学理论可以用来分析广告语言所包含的语用特点,如“通过讲故事来建立品牌”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化研究
告语“天地之气、男人品味、精品郎酒、精彩演绎”“天地之气”,体现了男人的气概与胸怀,树立了男人潇洒成功,气度非凡的形象。
这是万千男人心中的理想。
三、广告语言的年龄差异
社会语言学家认为不同年龄阶段的人所使用的语言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各有特点。
而广告语言,特别是针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商品广告所使用的语言也存在差异,抓住每个年龄阶段的心理特征,以及表现在语言上的语言特征,并采取相应的广告策略才能使广告行之有效,为广告主带来更大的利益。
儿童天真纯洁,受他人影响大,别的小朋友有的,自己也想有,对世界充满新奇感,对食物的欲望强,抗拒力弱。
(5)在看我,在看我,还在看我,再看我就把你喝掉!(旺仔牛奶)
(6)今天你喝了没有?我们都喝乐百氏牛奶!(乐百氏牛奶)
(7)妈妈我爱喝。
(娃哈哈牛奶)
(8)旺仔QQ糖,你也要来一颗吗?(旺仔QQ糖)
上面的这些儿童广告都非常的有趣生动,小孩爱看,大人也爱看。
(5)中的小男孩眼巴巴的盯着一罐旺仔牛奶,明明是自己很想喝在目不转睛的看着牛奶却偏要说牛奶上的小人儿在看他,最后终于抗不住美味的诱惑找到了个不是理由的理由把牛奶美美地喝掉了。
(6)中看似普通询问的“今天你喝了没有?”却勾起很多小朋友的馋虫。
(7)中,小孩对妈妈说“妈妈我爱喝”,电视机前的小朋友可能也会对妈妈说:“妈妈,我也爱喝”。
(8)中爱吃QQ糖的小朋友,肯定想要来一颗。
这些广告语言考虑到广告受众为小朋友,用语简单,但却很有煽动性。
青少年正处于成长阶段,好奇心强,比较喜欢追赶潮流、时尚,注重个性突出,语言的灵感度高,变化快,喜欢新词新语。
(9)你out了!(啤儿茶爽)
(10)麦辣鸡腿汉堡,不辣不给力。
(广州麦当劳)
青少年追求时尚,谁也不愿被“out”。
啤儿茶爽抓住年轻人的这一特点推出了这则广告语,事实证明,收效很好。
在中国麦当劳的消费主体是小孩和年轻人,“给力”是2010年强劲流行的一个词语,麦当劳用这样的词语时尚、前沿,让人耳目一新,迎合了青少年的兴趣点。
人由于生活经验丰富,老年人则更关注亲人的健康及生活的幸福,以家庭为核心,期盼团圆。
有些广告就抓住了消费者的这种心理。
(11)团团圆圆,达利园。
(12)中秋团圆,金六福酒。
(13)常回家看看,椰岛鹿龟酒。
期盼家人健康和全家团圆是老人家最大的心愿,每逢过年过节,这几则广告不知道出多少父母的心声。
从上面举的这些例子可以看出,广告语言能够反映出年龄的差异。
因此,广告人设计广告语言时,需要考虑到处于不同年龄阶段的消费者具有不同的消费心理状态,从而赢得更多消费者的兴趣和信任。
四、广告语言的层级差异
社会语言学认为语言无阶级性,但一个社会阶层所使用的语言会有一定的特点。
针对不同团体、不同阶层的消费者,广告语言也表现出差异性。
在屈哨兵的《广告语言方
略》中把消费者分为“需要驱策者”、“他向消费者”和“我向消费者”。
“我向消费者”生活形态的主要特点是我行我素,大多是年轻人,好表现,比较关心自我的实现。
“需要驱策者”生活形态的主要特点是经济收入都不甚丰厚,他们的购买多出于生活的基本需要。
如果按社会层级来分的话,这一阶层的人包括城镇的退休人员,中、低薪(或无薪)阶层以及中国农村大部分地区的居住人口。
“他向消费者”都有稳定丰厚的经济收入,在社会上较有身份和地位,注重名誉和别人对自己的评价。
这一阶层的人包括沿海和内地的私营企业主、个体户、影星、歌星,还包括高新阶层和有丰厚收入的公民等等(屈哨兵,1997)。
广告语言应该根据不同层级消费者的特征来设置广告语言。
“需要驱策者”这一阶层的成员,他们更注重商品的实用性,求实性广告语言将取得更好的广告效果。
(14)加量不加价,还是三块九哦。
快来买吧。
(佳洁士牙膏)
(15)泻痢停,泻痢停,痢疾拉肚,一吃就停。
(哈尔滨制药六厂)
(16)样板运动鞋,原价95,现价50。
(广州北京路某商店)
(14)用平实得语言标明佳洁士“好用还不贵”。
(15)介绍产品的功能,药道病除。
(16)在价格便宜上做文章。
“仓廪而知礼节”、“温饱思淫欲”。
“他向消费者”不缺少基本生活的必须品,他们强调的是商品的品牌,格调,气质等。
(17)爱她,就请她吃哈根达斯。
(哈根达斯广告)
(18)得意非凡,三星海霸。
(三星海霸豪华车)
(19)“尊贵典雅”比亚迪F6。
(比亚迪汽车)
(20)影音经典,超优越四原色高传真彩视,献给金字塔顶端少数人士的影音极品。
(日本夏普彩电)
上面的这些广告语与求实性广告语不一样,都属于求名性广告语。
(17)中和心爱的人坐在哈根达斯华丽的卡座上,听着优雅的音乐细细品尝冰激凌中的极品哈根达斯,是一种奢侈享受。
(18)、(19)突出品牌,(20)突出广告商品的档次“极品”,并对消费者进行了选择“金字塔顶端的少数人”。
五、结语
语言和社会都不是相互独立的,社会语言和广告语言因为一些共同的特征而紧密相连,从广告语言学的角度来研究社会语言学,为社会语言学带来了新的活力,注入了新鲜的血液,丰富了社会语言学的成果。
从社会语言学的角度来研究广告语言学,社会语言为广告语言学提供了研究方法和已有研究成果。
广告语言要取得成效,就不得不将社会因素纳入考虑的范围之内,将广告和社会生活相结合,有助于广告人更好地理解社会,更好地确定广告语言的诉求定位,使广告语言更加行之有效。
参考文献:
[1]戴庆夏.社会语言学概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2]郭熙.中国社会语言学[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9.
[3]戴庆夏.社会语言学教程[M].北京: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93.
[4]屈哨兵.广告语言方略[M].北京:科学普及出版社,1997.
[5]屈哨兵.广告语言跟踪研究[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9.
(责任编辑/宋伯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