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21课《南方经济的发展》教案 北师大版
第21课 南方经济的发展教学设计(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

第21课南方经济的发展》教学设计(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课型:新授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知道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和表现过程与方法分析史实,知道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是南方经济发展时期。
阅读课文并组织活动,了解南方经济发展的具体表现。
培养自主学习和互助合作的能力。
探究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了解人口南迁是一个艰辛困苦的过程。
认识到和平安定是人民的共同追求,是经济发展的客观条件。
了解劳动人民在开发江南经济中的作用,认识到社会进步是人民群众推动的。
教学重点南方经济的发展教学难点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教具资料准备教师准备:图片及音像资料学生准备:查阅相关资料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自备补充集备补充温故知新:列举中国古代史上两次以少胜多的战役启发思考回答情景导入:展示古诗《江南春》。
学生朗诵。
杜牧眼中的江南,温婉柔美。
只是不知道杜老先生可曾想到:在历史上,他笔下的这片繁华盛地却曾是那样的荒凉与落后。
它迈开大步向前发展是在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这一时期,政权分立,民族汇聚,南方经济大发展。
启发积极参与引起学生兴趣也可由可前提是导入三维目标大屏幕展示总体把握,为新课做铺垫1、展示地图,让学生指出南方和北方的分界线——秦岭-淮河一线、区分南方和江南的地理范围、找出南北方的两条大河:北方—黄河、南方—长江。
2、南方经济的发展表现在哪三个方面?(农业、手工业和商品经济的发展),具体表现3、南方地区的自然条件一直都很优越,但为什么到了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经济才快速向前发展呢?学生思考、讨论,教师将学生的回答逐条写在黑板上。
大致如下:——北方战乱频繁,南方比较安定,大量人口南迁,和南方人民一起开发南方,统治者为了巩固统治,采取了一些有利于经济发展的措施。
4、大批北方人民南下,给南方经济带来什么影响?——补充了大量的劳动力;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生产工具;南北方人民共同努力,开发南方。
5、总结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出示课件)①自然条件优越②战乱较少,社会较安定。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21课 南方经济的发展教案 北师大版

第21课南方经济的发展教材分析:本课是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政权分立与民族汇聚中的一课。
东晋南北朝时期,由于北方的战乱,大量北方人口南迁,不仅促进了民族融合,也使南方经济有了很大的发展,同时为我国的重新统一和繁荣昌盛以及后来的经济重心的那已奠定了基础。
学情分析:初一年级的学生,由于受年龄特征的影响,大多数学生喜欢听、讲故事,学习历史的兴趣较浓,也有一定的思维能力,但他们的认知水平较低,不能分析事件之间的内在联系。
教学目标:课程标准:说出人口南迁和民族交往促进了江南开发的事实。
知识与能力目标:1.能够说出东晋南朝江南经济发展的原因;2.能够了解江南经济在哪些方面得到发展。
过程与方法目标:1.收集有关历史典故或历史成语的出处,了解人口南迁;2.通过收集资料、讨论,了解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及表现,并加以制表总结。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通过学习人口南迁,了解人口南迁是一个艰苦的过程;2.通过学习祖逖北伐,应学习他少年立志,奋发图强,一往无前的精神;3.通过学习劳动人民开发江南经济,了解历史是人民群众创造的,并体会团结协作精神的重要。
重点是江南地区开发的史实和原因;难点是内容多、头绪多,教学重点内容不突出。
教学理念:就本课整体来看,说明性语言较多,趣味性不强。
而针对学生的心理特点设计多媒体课件,特别是其中的动画,可以达到创设历史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在此基础上将小组讨论式学习引入课堂,把学习的自主权还给学生,使学生从“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变为“主动学习的探索者”,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团结协作精神,教师变教为导,克服包办代替。
教学活动过程:教学准备阶段:(1)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查阅相关资料(2)课堂打破传统座次方法,便于学生讨论。
(二)教学过程:1、引入新课:屏幕上显示出《中国政区图》,学生进行思考:目前我国北方与南方哪里经济发展状况突出一些?学生回答后老师提出:在我国历史上的东晋南北朝时期,北方与南方的情况是怎样的呢?(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的课前提示,让学生了解本课的主要内容和知识结构)老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进行小结(略),由此引出:南方经济的发展。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21课 南方经济的发展》教案 北师大版

第21课南方经济的发展教学目的一、知识目标知道北方人口的南迁和民族交往促进江南经济开发的史实。
二、能力目标1、分析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和作用。
2、制作“南方经济发展”的图表。
三、情感目标明确南方经济的发展,是北方南迁人民和南方人民共同开发的结果。
通过此学习,认识到不同地区之间的交流对于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进一步增强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江南经济的开发是本课的重点。
由于北方的长期战乱,造成人口的大规模南迁,不仅使南方增加大量的劳动力,而且带来先进的生产技术,促进了江南地区经济的开发和发展。
这是继春秋、秦汉之后,江南地区又一次大规模的开发和发展,并对我们南北经济发展逐步走上平衡,以及在经济重心由北向南转移的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
教学难点:江南地区经济开发的原因。
教学过程设计一、人口大量南迁一是指出“口大量南迁”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北方长期战乱而南方相对稳定造成的,同时,“人口大量南迁”是我国古代史上时间最长、规模最大的一次人口流动高峰。
二是运用“北方人口南迁图”,使学生知道三条南迁路线的大致情况。
三是分析北方人口大量南迁的作用:一是改变南方人少地广的局面,有利于垦辟荒地;二是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生产经验,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资料]中国历史上人口的大规模流动往往与战争有关。
从东汉末军阀混战开始,虽中间有三国的局部缓和、西晋短暂统一的间歇,但“八王之乱”后接着更是出现空前的大混乱、大破坏,内乱不已,战火遍野,北方人口大量逃移形成的人口流动,其人数之多、规模之大、时间之长,史所罕见。
西晋后期,经过东晋,直到南朝,北方战乱频仍,流民避乱到江南的十居六七。
大体自永嘉元年(307年),晋元帝时为琅邪王,移镇建业时的前后,就有大批北民南迁。
如祖逖迁居淮泅,后再南渡。
及洛阳失守,石勒南至葛陂(河南新蔡北),又一次大量人民南渡。
桓温北伐关中和败退前后,也有许多人民南迁。
桓温即曾迁关中、洛阳数千家到南方。
及至荷坚南下,淝水之战时,也有许多北方流民渡江。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21课 南方经济的发展学案 北师大版

七年级历史师生共用教学案第21课南方经济的发展一、学习目标:1.了解北方人口大量南迁的原因及分布范围。
2.淝水之战的经过及影响。
3.江南经济发展的原因及影响。
二、预习导学:(一)人口南迁秦汉时期,我国的经济重心在。
,为了躲避战乱,北方人口开始南迁。
,大批北方民众纷纷渡江南下,形成了南迁浪潮。
北方移民南下后,主要分布在,部分移民到达一带。
(二)淝水之战1、西晋灭亡后,皇族于317年在称帝,史称。
这一朝代的建立,阻止了少数民族南进的步伐,为营造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
2、383年,之战,东晋大败前秦苻坚的军队,再次阻止了游牧民族南下,使南方经济发展的进程没有被打断。
(三)江南经济的发展东晋南朝时,江南的技术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用具。
南方的得到初步发展,同时促进了的繁荣。
城人口达到百万,是当时经济最活跃的一个城市。
三、合作学习与探究:(一)知识重点归纳:(二)知识难点突破:1、东晋南朝时期,南方的政局动荡不安,但经济却在迅速发展,这是为什么?2、南方经济的发展表现在哪几个方面?四、达标训练:(一)知识过关:1.出现北方人口南迁现象的原因,不包括()A.北方社会动荡不安B.南方比较安定C.为了躲避战乱D.经济重心在南方,生活水平较高2.苻坚:“……今略计吾士卒,可得九十七万……以吾之众,投鞭于江,足断其流……吾强兵百万,资仗如山,以吾击晋,较其强弱之势,犹疾风扫落叶。
”这段材料反映了()A.前秦人数少,处于劣势B.秦军许多士兵不愿给苻坚卖命,他不得人心C.东晋得人心,指挥得当D.苻坚骄傲自满,指挥不当3.从淝水之战可以看出,影响战争结局的主要因素是()A.兵力多少B.战术运用C.人心向背D.粮草供应4.人口南迁给江南带来了()①大量的劳动力②先进的生产工具③先进的生产经验④优越的自然环境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5.下列叙述中,哪些可以表明南方经济的发展()①开辟大量湖田,南北种植技术、经验相结合,兴修水利工程②织锦技术的迅速提高③灌钢法的发明④青瓷技术提高,青瓷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用具⑤商品经济发展,城市繁荣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⑤C.③④⑤D.①②③④⑤6.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少数民族大量南迁与大批中原人口南迁所起的相同历史作用( )A.加快汉文化的传播B.促进民族融合C.加速封建化的进程D.巩固封建统治(二)能力提升:阅读不同时期的历史地图,可以获取很多有效信息,有助于探究重要的历史现象,请识读以下两幅历史地图,然后回答问题:图一:图二:请回答:⑴图一反映了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什么样的社会现象?这种现象有何积极意义?⑵《宋书》中有这样的记载:“江南之为国盛矣。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21课 南方经济的发展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北师大版初中七年级上册历史教案

第21课 南方经济的发展学习目标(心中有目标,你就会走向成功!)1、说出东晋南朝时期江南经济发展的原因及表现。
2、了解我国古代人口南迁的原因、概况及影响。
学习重点:通过学习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和表现,训练学生分析归纳历史知识的能力。
学习难点:概括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
学法指导:1、 讨论法。
自己思考解决疑难,如有不能解决的问题,小组内讨论共同解决,要敢于发表不同见解。
2、学生在课前搜集资料,如一些有趣历史小故事或历史成语,从而了解人口南迁和江南经济发展的有关知识。
学习时间:一课时。
学习过程:一、预习 导学(读书百遍,其义自见)1、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本“人口南迁”一目的内容,回答下列问题:2、请同学们认真看课本“淝水之战”一目的内容,回答:3、请同学们阅读课本中“江南经济的发展”一目的内容,回答下列问题:人口南迁 背景: 末年,北方社会动荡不安, 比较安定。
目的:为了 。
开始:_______末年,北方人口开始南迁。
高潮: 后期,形成了南迁浪潮。
分布:主要分布在 地区,部分移民到达 一带。
时间: 交战双方: 结果: 。
作用: 。
淝水之战 农业:开辟大量 ;实行 兼作;五岭以南种植 ; 新建 设施。
商业: 是当时经济最活跃的一个城市。
原因 ①北方人口南下为南方补充了大量 ,带来了中原 先进的 和 。
② 优越。
③_____ __之战东晋的胜利,阻止了游牧民族南下,南方相对安定。
表现 纺织业:三国时 非常有名。
冶铸业:发明 ,是冶炼技术的一大进步。
制瓷业: 烧制技术高,使用广。
手工业 江南经济的发展看谁做得最快最好,你可不要落后哟!二、学习研讨:(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
)(一)导入:(二)检查交流“预习导学”(三)研读课文,小组合作探究:1、下图是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民族流动趋向的地图,图中的两组箭头画出了当时两种类型的人口迁移情况。
想一想,这两组箭头分别表示的是当时哪两种类型的人口迁移?各有什么影响?答:2、据史书记载,苻坚在决定攻打东晋之前,曾声称:“四方基本平定,只剩下南方的东晋还在抗拒王命。
北师大初中历史七上《南方经济的发展》教案_1

《第21课南方经济的发展》教案北师大版课题课时本学期第日期月日本单元第 2课型新授主备人复备人审核人感知目标学习目标知识目标说出东晋南朝时江南经济发展的原因了解南方经济在哪些方面得到了发展。
能力目标从有关历史典故或历史成语中了解人口南迁的情况。
制表总结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及表现。
情感目标了解人口南迁是一个艰辛苦难的过程。
学习祖逖少年立志,奋发图强的精神。
了解劳动人民在开发江南经济中的作用,认识到社会进步是人民群众推动的。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江南经济的开发是本课的重点。
由于北方的长期战乱,造成人口的大规模南迁,不仅使南方增加大量的劳动力,而且带来先进的生产技术,促进了江南地区经济的开发和发展。
这是继春秋、秦汉之后,江南地区又一次大规模的开发和发展,并对我们南北经济发展逐步走上平衡,以及在经济重心由北向南转移的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
教学难点:江南地区经济开发的原因。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复备标注启动课堂预习反馈听写检查1、听写2、检查“自主学习”完成情况。
听写检测,学生互相批改并改错复习巩固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学生回答后老师提出:在我国历史上的东晋南北朝时期,北方与南方的情况是怎样的呢?(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的课前提示,让学生了解本课的主要内容和知识结构)老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进行小结(略),由此引出:南方经济的发展。
结合《中国政区图》,学生进行讨论:我国的哪些省属于北方,哪些省属于南方?我国的北方与南方是怎样划分的?(学生课前准备,查找一些相关的地理资料)引出本课主体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复备标注基础过关结结合自主学习的知识结构进行快速记忆,基础过关小组互相检查过关人数计入小组考核巩固基础知识合作学习共同探究1.东汉末年南北方局势发生了哪些变化?2、北方人口为什么南迁?3、人口南迁是怎样迁移的,分布在哪些地区?4、人口南迁的过程中出现了哪些感人的故事5.运用“北方人口南迁图”,使学生知道三条南迁路线的大致情况。
北师大初中历史七上《第21课 南方经济的发展》word教案 (11)

第21课南方经济的发展[目标导航]1、学习目标:了解我国古代人口南迁的原因、概况及影响;说出东晋南朝江南经济发展的原因及表现。
2、学习重点:帮助学生进行归纳能力的训练。
3、学习难点:江南经济发展的原因。
【课前预习】请认真阅读课本“人口南迁”一目的内容,阅读课本“江南经济的发展”一目的内容。
【课堂探究】1、现在,有没有人口流动现象?这些人口流动对经济发展有什么作用?2、学习完本课,认为经济的发展关键有哪些因素?3、你的疑点、难点:【课后练兵】A、必做题一、单项选择题1.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得以开发的原因有()①北方战事多,南方战事较少,相对安定②北方人口南迁,充实了江南劳动力③北方人民带去了先进的农业、手工业技术和经验④江南自然条件优越A.①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③④D.②③④2.“三川北虏乱如麻,四海南渡似永嘉”这两句诗描写了北方人民南迁的情况。
从材料可以看出,人民南迁主要是因为()A.北方自然条件恶劣B.北方战乱频繁C.北方统治者残暴D.南方经济发达3. 西晋末年出现的大规模的移民潮,其迁徙的主要方向是()A.向东B.向南C.向西D.向北4.考古新闻:江苏某地区发掘出一批青瓷,专家认为它的烧制技术达到相当高的水平,是当时人们日常生活用具。
请你判断它大概是什么时期的()A.秦汉时期B.两晋南北朝时期C.夏商时期D.两晋南北朝及以后5.下面古今地名对照错误的是()A.京口——镇江B.会稽——绍兴C.建业——南京D.建康——杭州二、非选择题材料一:“楚越之地,地广人希,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果隋蠃蛤,不待贾而足,地势饶食,无饥谨之患,……无积聚而多贫。
是故江淮以南,无冻饿之人,亦无千金之家。
”——《史记货殖列传》材料二:“江南之为国盛矣,……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数稔,则数郡忘饥。
会上举海傍湖,良畴亦数十万顷,膏腴土地,亩直一金,鄂、杜之间,不能比也。
荆域跨南楚之富,扬郡有全吴之沃,鱼盐杞梓之利,充仞八方,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
历史初一上北师大版第21课南方经济的发展学案

历史初一上北师大版第21课南方经济的发展学案班级姓名授课时间授课人【学习目标】1、理解北方人口的大量南迁的主要影响,培养自己的分析问题能力。
2、知道淝水之战的历史事件。
【重点、难点】重点:北方人口的大量南迁及淝水之战难点:北方人口大量南迁的影响【学习过程】【一】预习导学阅读课本107-108页“人口南迁”一目的内容,回答以下问题:请看课本109页“淝水之战”一目的内容,回答:【二】课堂研讨1、在社会生产力比较落后的时代,大量因战乱而迁移的人口,会给他们的新迁入地带来哪些影响?2、阅读教材P109找出淝水之战的影响是什么?【三】拓展延伸在当代,我国人口流动的原因及流动趋势是什么?人口迁移对社会是有利还是有弊?【课堂检测】【一】选择题1.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中国历史的发展呈现出的特点有〔〕①封建国家分裂,政权更迭频繁②科学技术成就重大③文化具有承上启下作用④民族融合形成第一次高潮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①③④2.以下朝代中,曾经统一过全国的是〔〕A.曹魏B.蜀汉C.西晋D.东晋3.六朝时期,都城都建在今天的〔〕A.北京B.南京C.洛阳D.杭州4.我国古代历史上时间最长、规模最大的一次人口流动高峰从何时开始〔〕A.东汉末年B.三国时期C.西晋初年D.南北朝5.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北方人口向南移动,东线进入的是〔〕A.巴蜀地区B、两湖地区C、江西地区D、江浙地区【二】非选择题6.阅读不同时期的历史地图,可以获取很多有效信息,有助于探究重要的历史现象,请识读以下两幅历史地图,然后回答以下问Array题:图一:图二:图【一】图二反映了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什么样的社会现象?这种现象有何积极意义?第21课《南方经济的发展》〔二〕班级姓名授课时间授课人【学习目标】1、说出东晋南朝时期江南经济发展的原因及表现。
2、通过开展探究性学习、自主性学习来了解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及表现。
3、通过学习各族人民共同开发了江南经济,了解历史是由人民群众创造的,并体会团结合作的重要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点拓展
组织学生分小组讨论探究:北方人口南迁与南方经济发展的关系?
(大部分学生倾向北方人口南迁促进了南方经济发展,南北方人民在一起互相学习,北方人民的先进技术和生产工具,都对南方经济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6
双基落实
1、进一步明确基础知识;2、学生自己掌握;3、同桌互相提问。
课堂小结
本课我们学习了南方经济的发展,知道了北方人口的大举南迁和淝水之战是促进这一时期南方经济发展的两个最重要的原因。但是,这时的南方经济仍然未能超过北方,这种发展一直延续到南宋时期,南方才全面的超过了北方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中心。
问题预设
一、南方经济发展的具体原因
(1)东汉末年,南北方的局势发生了哪些变化?
(2)三国鼎立期间南北方又有了哪些新的发展?为什么?
(3)教师补充学生讲一讲成语“风声鹤唳”的来历。
讨论:淝水之战中东晋的胜利会给南北方的发展带来哪些影响?
二、具体表现:
通过图片、史料等直观的多方面的展示,让学生感受到此时南方经济的发展。
8
交流学习
交流方式
不断扩大范围的交流方式,以小组交流为主,组内解决不了的问题,进行组际和师生交流 。
知识梳理
疑难解答
处理学生在交流中无法解决的疑难问题
4
难点精讲
课件中将“东晋南迁移民图”分解,在此图中叠加入现在中国政区图,设定动态的闪烁,加深学生的印象并可以更加直观地进行古今地图比较,学会看历史地图;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时间预
计安排
复备标注
启动课堂
复习旧知
预习反馈
20课学习笔记的检查
5
课堂导入
(借助挂图或将地图制作成课件)回顾秦汉以前南北方开发的情况,再对比今天南北方发展的情况,提出疑问:什么时候、是什么改变了这一状况?
2
承上启下,让学生进入教学情境。
自学文本
自学方式
自学解决,解决不了的小组交流解决,也可以进行组际交流。将疑难问题提出
第21课《南方经济的发展》
感知目标
学习
目标
重点
难点
【重点】江南经济开发的主要表现。学生详细了解南方发展的具体情况,以此理解此时期经济发展的重要特点是江南经济发展并缩小了南北经济的差距。
【难点】江南经济开发的主要原因。从社会环境上来说,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封建国家的分裂和频繁的战乱从总体上是不利于经济的发展的,那么,为什么在动荡的时期,江南地区的经济却能够得以发展,学生不容易理解,需要教师加强引导。
4
综合训练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江南)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捻,则数郡忘饥。
材料2:皎白犹霜雪,方正若布棋。
①材料1中所描述的是什么时期的情景?表达的是什么意思?
②材料2中形容的是什么东西?说明了什么?
10
归纳延伸
(附板书)
3
教学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