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战战术编队(参考)

合集下载

战争中的空战战术

战争中的空战战术

战争中的空战战术在战争中的空战战术在现代战争中,空战战术的重要性愈加彰显。

空战战术是指在战争中空军对地面目标进行攻击或控制空中制空权的战术手段。

它的作用不仅仅是对敌方的军事力量构成威胁,更是维护国家领土安全和国际地位的重要手段之一。

本文将探讨在战争中的空战战术,并分析其重要性和如何有效应用。

第一部分:空战战术概述空战战术是空军在战争中的核心战斗方式之一。

它主要通过利用空中作战平台,如战斗机、轰炸机和侦察机等,对敌方的军事目标进行精确打击,以达到削弱敌方军事能力和控制战场的效果。

空战战术的基本原理是依托高空、高速和灵活机动的特点,有效地利用空中力量消灭敌方目标,确保我方的控制优势。

第二部分:空战战术的重要性空战战术在现代战争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首先,空战战术可以有效地削弱敌方的军事能力。

通过精确打击敌方军事目标,如战略基地、军事设施和武器装备等,可以削弱敌人的战斗力和作战效能,从而提高我方作战的胜算。

其次,空战战术可以控制战场。

在战争中,制空权的争夺至关重要。

通过有效应用空战战术,我方可以夺取制空权,有效控制战场空域并限制敌方的活动范围,从而为地面部队提供有利的战斗环境。

最后,空战战术可以对敌方心理施加压力。

空中的威胁和打击往往让敌人感到无处可逃,从而导致其丧失斗志和战斗力,为我方争取更大的作战优势。

第三部分:空战战术的应用为了有效应用空战战术,必须结合战斗的实际情况和现代科技手段进行综合运用。

首先,优秀的战斗飞行员是应用空战战术的核心。

战斗飞行员必须经过严格的训练和选拔,具备良好的飞行技术和作战素养。

其次,依靠现代化的军事装备和武器系统,如雷达、导弹和干扰系统等,提供对敌方的战斗侦察、指挥调控和精确打击能力。

再次,建立完善的情报信息系统,及时获取敌方的动态和战略意图,为我方的空战行动提供准确的情报和指导。

此外,合理的编组和队形选择,有效的指挥和协同行动,也是空战战术应用的重要因素。

结语:在现代战争中,空战战术的重要性不可忽视。

超视距空战战术编队图解大全.

超视距空战战术编队图解大全.

超视距空战战术编队图解大全编队进攻性空战基本原则(1)在兵力上要处于数量优势,同时编成利于攻击的队形。

(2)空战中尽量攻击敌长机,并分割敌僚机,使之丧失战斗力。

(3)长机要主动攻击敌机,僚机要时刻观察敌长、僚机行动,掩护长机行动。

如条件具备,应主动攻击敌机,并及时报告长机。

(4)长机出现弹药耗尽、负伤、机械设备故障等情况时,僚机应主动承担空中指挥任务。

(5)退出战斗时,编队应向战区的己方一侧、有地面防空火力掩护地区退出。

剩余油料较多、位置有利的飞机,应积极掩护其它飞机先行退出战斗。

编队防御性空战基本原则(1)当双机编队被敌机追踪时,应根据敌机的位置和距离,采取向外上下分开的机动动作,迫使敌顾此失彼。

(2)编队其中一架被跟踪时,其它飞机应全力实施火力掩护,努力使敌机放弃攻击。

(3)尽量用一架(双)飞机引诱敌机,其余飞机对敌攻击;防御的双(单)机向敌机转弯,诱使敌机跟随,另一对己机寻找机会攻敌。

(4)当敌机数量明显多于自己编队,或编队失去战斗力的飞机较多时,应主动退出战斗。

单机进攻性空战基本原则(1)进入作战空域和判明敌机已开始实施攻击时要投掉副油箱。

要不间断地观察敌情。

要尽量减少无线电通话。

在作战地域要以更大的速度飞行。

(2)在战术上要高度重视敌人。

要把对方的飞机当成最好的飞机。

在攻击前要实施目的明确的机动。

(3)要尽可能从敌机尾后或下方进行攻击。

如果己机机动性不及对手,应以高度优势攻击。

当有速度较快的飞机掩护时,可减速飞行。

(4)未确认敌机时不要攻击。

攻击机动动作和射击、发射动作要协调一致。

(5)遵守战斗纪律,要有全局意识和牺牲精神。

单机防御性空战基本原则(1)发现己机处于被动时,要迅速采取果断动作,摆脱敌机追踪和导弹攻击。

当有更快速或更高位置的飞机掩护时,可减速飞行,以获得同伴支援。

(2)要注意来自太阳方向的敌人。

不要让敌人尾随。

敌机位于己机尾后时,要向敌机方向做“S ”减速机动。

(3)任何防御的目的是摆脱敌人转入进攻。

空战战术编队(参考)

空战战术编队(参考)

超视距空战战术编队图解大全------可参考基中的编队原则,可减小基中的编队距离为电风扇编队作战编队进攻性空战基本原则(1)在兵力上要处于数量优势,同时编成利于攻击的队形。

(2)空战中尽量攻击敌长机,并分割敌僚机,使之丧失战斗力。

(3)长机要主动攻击敌机,僚机要时刻观察敌长、僚机行动,掩护长机行动。

如条件具备,应主动攻击敌机,并及时报告长机。

(4)长机出现弹药耗尽、负伤、机械设备故障等情况时,僚机应主动承担空中指挥任务。

(5)退出战斗时,编队应向战区的己方一侧、有地面防空火力掩护地区退出。

剩余油料较多、位置有利的飞机,应积极掩护其它飞机先行退出战斗。

编队防御性空战基本原则(1)当双机编队被敌机追踪时,应根据敌机的位置和距离,采取向外上下分开的机动动作,迫使敌顾此失彼。

(2)编队其中一架被跟踪时,其它飞机应全力实施火力掩护,努力使敌机放弃攻击。

(3)尽量用一架(双)飞机引诱敌机,其余飞机对敌攻击;防御的双(单)机向敌机转弯,诱使敌机跟随,另一对己机寻找机会攻敌。

(4)当敌机数量明显多于自己编队,或编队失去战斗力的飞机较多时,应主动退出战斗。

单机进攻性空战基本原则(1)进入作战空域和判明敌机已开始实施攻击时要投掉副油箱。

要不间断地观察敌情。

要尽量减少无线电通话。

在作战地域要以更大的速度飞行。

(2)在战术上要高度重视敌人。

要把对方的飞机当成最好的飞机。

在攻击前要实施目的明确的机动。

(3)要尽可能从敌机尾后或下方进行攻击。

如果己机机动性不及对手,应以高度优势攻击。

当有速度较快的飞机掩护时,可减速飞行。

(4)未确认敌机时不要攻击。

攻击机动动作和射击、发射动作要协调一致。

(5)遵守战斗纪律,要有全局意识和牺牲精神。

单机防御性空战基本原则(1)发现己机处于被动时,要迅速采取果断动作,摆脱敌机追踪和导弹攻击。

当有更快速或更高位置的飞机掩护时,可减速飞行,以获得同伴支援。

(2)要注意来自太阳方向的敌人。

不要让敌人尾随。

空战战术

空战战术

5、筋 斗:
极具杀伤力的防御性机动
适用情况:迎头攻击后再次捕捉目标时,反击在处于后方的敌人时,任何你觉得该用的时候
战术运用:做一个筋斗非常简单:拉
杆到底使机身与与地面的角度达到90度,加大推力使飞机不致失速。然后继续拉杆直至使机身再次与地面平行(你这时是在倒飞)最后把飞机改回平飞。这个动作能使你突然改变飞行方向攻击处于身后的敌机,但你完成筋斗后由于高度增加了许多,你的机动性就会大打折扣。所以在做完筋斗后尽可能边俯冲边捕捉目标,这样可以补回你失去的动能。此机动最好在低空进行,否则飞机很容易进入失速状态
新型空空导弹对空战的影响
机载空空导弹技术的发展将是对空战影响最大的未来战斗机新技术。它关系到未来空战的纵深。据美国兰德公司一位分析家称:"未来战争谁能打到最远,谁就能控制交战过程。"
在目前技术水平下,视距内空战和超视距空战范围是相互分开的。BAE系统公司1966年发表的一篇论文指出,根据目前空空导弹的水平,目标机如果在40千米以外则可以自由地机动,而不必担心受到导弹的攻击,因为基本上还没有导弹可在其最大射程外对飞机进行超机动。大多数中距空空导弹的攻击范围在15千米与40千米之间。而较老的一些短距空空导弹因缺乏总能量和速度,大多数杀伤范围在8千米以内,因此目标机在8千米和15千米之间有一个"投入战斗"区,如果条件不利,它也可以避开进入短距格斗。
7、眼镜蛇机动:
现在存在争议较多的机动动作
适用情况:当敌机离你很近并准备攻击时
战术运用:眼镜蛇机动主要用于摆脱与你处于相同高度近距离尾部的敌机(相当于突然制动使敌机错过你)。它就好像是一个没有做完的筋斗,与筋斗不同的是要在拉杆到40度左右的时候将油门置于0位置,继续拉杆利使飞机与地面的夹角达到120度保持。当所有的动能全部转转为势能时飞机即将会在空中静止2-3秒,然后飞机将会进入失速状态机头猛地下坠,这时打开加力恢复动力重新捕捉目标,机动结束。

美国空军联队编制及作战序列

美国空军联队编制及作战序列

美国空军联队(2010-07-25 14:06:05)美国空军大部分联队长无论平时还是战时都是上校。

只有少数规模较大或者地位较高的联队指挥官才是准将。

联队(wing)也不是基本战术单位,西方式空军,基本战术单位始终是中队(squadron)。

联队很多情况下是基地行政单位,并没有飞行任务。

拥有飞机的联队称为飞行联队(flight wing), 大多数飞行联队都有自己的空军基地(AFB), 这些联队同时也是基地的行政管理单位, 故又是主持联队(host wing).没有飞机的联队如果拥有作战使命, 与飞行联队, 例如空间联队, 信息战联队, 等.另外还有部分联队没有作战使命, 是纯粹的行政管理单位, 这些联队称为空军基地联队(AFB wing), 所有空军基地联队都属于主持联队性质.空军基地与联队直接挂钩. 基地指挥官就是主持联队队长, 这是因为绝大多数空军基地只驻扎1个联队. 但也存在少数基地驻扎多个联队情况. 这种情况下, 其中有一个联队担负主持联队角色. 例如, Minot空军基地驻第5轰炸联队和第91空间联队, 第5轰炸联队是该基地主持联队.美空军目前飞行联队编制统一化. 一个完整建制飞行联队辖4个大队(group): 作战大队, 维修大队, 使命支援大队(即地勤大队), 医务大队. 由此看来, 大队是按照职能设立的. 大队长也是上校, 与联队长军衔相当, 但大队长接受联队长直接指挥, 实际地位低于联队长.一个飞行联队所有的飞机都集中在作战大队, 作战大队是联队的核心所在. 作战大队辖1个至若干个中队(squadron). 一般情况下飞行联队不会超过4个作战中队, 以3x作战中队模式最为普遍.中队是空军基本战术单位, 相当于陆军营级, 中队长为中校. 中队规模没有统一规定, 以飞机种类和飞机数量决定. B-52H轰炸机的作战中队配置11架战备飞机库存, B-2A轰炸机作战中队配置8架战备飞机库存, 后者人数要少于前者.战术飞机中队, 诸如F-15C/D, F-16C/D, F-22A, 这些中队目前配置18架战备飞机库存, 虽然数量多于轰炸机中队, 但由于战斗机保障要比轰炸机简单, 战机中队人数反而少于轰炸机中队.飞机中队约有250~300人建制, 包括中队总部人员在内. 比较起来支援中队规模要大很多. 一个红马中队(空军工兵)最多可以达到700人.飞行中队除了战备飞机库存之外, 还有预备库存, 可作为作战损失的补充. 比如, F-22A战机中队实际上拥有20架飞机, 其中2架是预备库存.中队之下的小队(flight)并非建制单位, 它们用英文字母番号, 而非数字番号. 所以小队番号是无法保留的, 不能作为历史传统继承. 以数字为番号的小队则是建制单位, 这种情况极为少见, 但存在, 数字番号小队适用于那些达不到中队规模的建制部队, 一般不超过100人. 小队长为少校, 与小队其他飞行员同级军衔.大队没有自己的番号, 而是沿用上级联队番号. 比如, 第4战机联队的作战大队即为第4作战大队. 中队则有自己番号, 与所在联队和中队无关. 以第31战机联队为例, 其作战大队(第3作战大队)辖第510战机中队和第555战机中队. 从这个角度而言, 大队番号制类似陆军旅, 以上级单位为准. 中队番号类似陆军营, 保持独立性, 与所在上级单位没有任何关系.独立大队(indepdent group)没有上级联队. 独立中队(indepedent squadron)没有上级大队, 这两种建制并不多见, 但比数字番号小队普遍.混合联队(composite wing)是指同时拥有2种或以上飞机类型的飞行联队. 现在的混合联队直接称为联队, 不再带有"混合"字样, 例如第55联队.在远征海外作战期间, 联队/大队/中队可采用远征部队番号: 诸如"xxx远征联队", "xxx远征大队", "xxx远征中队". 返回国内后恢复原有番号.美国空军海外出征时候, 也不是出动平时的联队, 而是以空天远征队(AEF)形式临时抽掉部队, 灵活性强, 就是模块化编组.美空军机制改革的一大特点是组建合作单位(associated unit). 所谓合作单位, 就是促成现役空军与空军预备队和空军国民警卫队共同训练共享资源共同保障, 成为合作单位后, 相应的空军预备队和空军国民警卫队不再保留自己的飞机. 这样一来对飞机数量需求降低, 又可以保证预备役人员素质达到现役人员水平. 例如, 第1战机联队的合作单位是弗吉尼亚州空军国民警卫队第192战机联队, 该部队自2006年后迁到Langley空军基地, 与第1战机联队共同驻扎. 第192战机联队所属第149战机中队放弃原有F-16, 而与第1战机联队的第27战机中队, 第94战机中队共同飞行第1战机联队的F-22. 美空军目标是近一步缩减飞机库存量, 同时增加飞行员及保障人员数量. 这是因为新一代飞机诸如F-22和F-35不再需要执行任务之间的长时间保障维护, 同样数量飞机使用架次要多于现役飞机, 战时这些新飞机可不间断执行任务, 装满油和弹药后可立即起飞, 但飞行员和地勤却要休息. 合作单位模式可以提供更多人员以提高效率. 一架F-22A, 可以配置2名飞行员, 以充分利用平台优势中美空军在编制和运用上的差异非常大。

航母编队的战术编队与战斗指挥

航母编队的战术编队与战斗指挥

航母编队的战术编队与战斗指挥航母编队是现代海战中最具威慑力和实力的作战力量之一。

它由航空母舰、护卫舰、巡洋舰等多个战舰组成,能够在海上实施远程打击、防空拦截、侦察监视等多种任务。

在航母编队的实战中,战术编队和战斗指挥发挥着关键作用。

本文将探讨航母编队的战术编队与战斗指挥的重要性以及其运作原理。

一、战术编队的作用航母编队战术编队是指将编队中各种不同类型的战舰有机组织起来,形成相互配合、有序协作的作战体系。

通过战术编队,航母编队能够有效地利用各种作战平台的优势,提高编队的整体作战能力,实现更高效的作战效果。

首先,战术编队可以提供更强大的防空能力。

航母编队中的护卫舰和巡洋舰携带有强大的防空武器系统,能够有效拦截敌方飞机、导弹等空中威胁。

通过合理的编队配置和战术配合,航母编队能够形成层层防御,保护航母及其他编队舰艇的安全。

其次,战术编队可以实现舰载机的有效运用。

舰载机作为航母编队的主要作战力量,需要在战斗中充分发挥其机动性和打击能力。

通过战术编队的组织,可以实现舰载机的有效出击、协同作战和有效回收。

不同类型的舰艇之间的编队配合,能够为舰载机提供必要的支援,保障其作战效果的最大化。

最后,战术编队能够提供更强大的反潜能力。

对于现代海战而言,潜艇威胁一直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

通过精心组织的战术编队,航母编队可以利用护卫舰和巡洋舰等舰艇的反潜装备和技能,形成强大的反潜作战能力,有效探测和击败敌方潜艇。

二、战斗指挥的重要性战斗指挥是航母编队战斗中的核心要素。

良好的战斗指挥能够保证编队作战的有效性和灵活性,最大限度地发挥各战舰的作战能力,确保编队的安全与胜利。

首先,战斗指挥可以统一指挥调度各舰艇的行动。

航母编队中的每一艘战舰都有自己的作战任务和能力,如何协调它们的行动成为一个重要问题。

优秀的战斗指挥能够有效统一指挥、调度和协调各种舰艇的动作,确保它们能够在作战中形成有力的整体。

其次,战斗指挥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做出及时的决策。

飞机编队队形基本知识点

飞机编队队形基本知识点

飞机编队队形的基本知识点包括:
1.队形选择:根据任务性质和目标情况,选择合适的编队队形,以充分发挥飞机性能
和武器系统作战效能。

2.队形变换:根据任务和作战需要,灵活变换编队队形,提高作战效果。

3.队形间距:编队飞机之间的间距应适当,以保证飞机之间的协同作战和相互掩护。

4.队形高度:编队飞机的高度差应保持一致,以提高编队的整体作战能力。

5.队形稳定性:编队飞机应保持相对位置稳定,以保证作战任务的顺利完成。

6.队形机动:编队飞机应具备快速机动的特点,以便应对突发情况。

7.队形训练:编队队形的训练是提高飞行员协同作战能力的关键,需注重实战化训
练,提高飞行员对编队队形的掌握程度。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需了解更多信息,建议查阅相关文献或咨询专业人士。

空战基本战术

空战基本战术

空战基本战术
1、双机双向夹击
攻击方的双机编队迎头发现目标后即在适当距离左右分开。

僚机从目标左侧进入,在目视发现前即实施超视距攻击。

而长机则从目标右侧进入,高度略高,到目视发现距离发射格斗导弹攻击。

当然两者的攻击方法也可以互换。

如在尾后发现目标,双机也??以转头攻击对方,反之亦然,成互相掩护态势。

2、徉动夹击
这是一种诱饵战术,适于双机或四机编队。

当该编队在远距离发现目标后,在适当距离长机或长机组向目标机容易发现的正前方徉动。

而僚机或僚机组稍迟一些向目标侧后转过去。

当长机快速通过目标前方(以正侧方对着目标,即航向差90度,对方导弹在正侧方攻击快速目标一般较难),僚机组已稍稍对着目标的腹部(如它在转弯攻击长机)或尾后,并立即用导弹攻击。

长机通过目标前方后,立即转过头来夹击目标。

3、磨盘式攻击
对于有多目标攻击能力的飞机可以使用这种战术,在远距离迎头自左到右或自右到左同时向多目标连续发射中距导弹,然后立即急盘旋下降以防止或甩掉对方在差不多同一时间发射的导弹,并相机再次上升攻击。

另附:在现代空战中,迎头攻击的概率高达45%左右,尾后攻击约45%,侧方攻击约10%。

另外用计算机模拟空战表明,在正前方偏10度左右攻击(用红外制导格斗导弹,离轴40度)命中概率高达71%,若偏20度,为52。

2%,而正侧方攻击命中概率19。

3%,尾后左右45度攻击,命中概率只有12。

5%。

由此可见,最有利的进攻方向是目标正前方偏+/-20度左右。

因此今后的空战不一定从目标后方进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超视距空战战术编队图解大全------可参考基中的编队原则,可减小基中的编队距离为电风扇编队作战编队进攻性空战基本原则(1)在兵力上要处于数量优势,同时编成利于攻击的队形。

(2)空战中尽量攻击敌长机,并分割敌僚机,使之丧失战斗力。

(3)长机要主动攻击敌机,僚机要时刻观察敌长、僚机行动,掩护长机行动。

如条件具备,应主动攻击敌机,并及时报告长机。

(4)长机出现弹药耗尽、负伤、机械设备故障等情况时,僚机应主动承担空中指挥任务。

(5)退出战斗时,编队应向战区的己方一侧、有地面防空火力掩护地区退出。

剩余油料较多、位置有利的飞机,应积极掩护其它飞机先行退出战斗。

编队防御性空战基本原则(1)当双机编队被敌机追踪时,应根据敌机的位置和距离,采取向外上下分开的机动动作,迫使敌顾此失彼。

(2)编队其中一架被跟踪时,其它飞机应全力实施火力掩护,努力使敌机放弃攻击。

(3)尽量用一架(双)飞机引诱敌机,其余飞机对敌攻击;防御的双(单)机向敌机转弯,诱使敌机跟随,另一对己机寻找机会攻敌。

(4)当敌机数量明显多于自己编队,或编队失去战斗力的飞机较多时,应主动退出战斗。

单机进攻性空战基本原则(1)进入作战空域和判明敌机已开始实施攻击时要投掉副油箱。

要不间断地观察敌情。

要尽量减少无线电通话。

在作战地域要以更大的速度飞行。

(2)在战术上要高度重视敌人。

要把对方的飞机当成最好的飞机。

在攻击前要实施目的明确的机动。

(3)要尽可能从敌机尾后或下方进行攻击。

如果己机机动性不及对手,应以高度优势攻击。

当有速度较快的飞机掩护时,可减速飞行。

(4)未确认敌机时不要攻击。

攻击机动动作和射击、发射动作要协调一致。

(5)遵守战斗纪律,要有全局意识和牺牲精神。

单机防御性空战基本原则(1)发现己机处于被动时,要迅速采取果断动作,摆脱敌机追踪和导弹攻击。

当有更快速或更高位置的飞机掩护时,可减速飞行,以获得同伴支援。

(2)要注意来自太阳方向的敌人。

不要让敌人尾随。

敌机位于己机尾后时,要向敌机方向做“ S ”减速机动。

(3)任何防御的目的是摆脱敌人转入进攻。

要识别并预测敌人的攻击意图,并准备随时转入攻击。

(4)如果投不掉副油箱就应立即离开交战空域;双机编队中若被击落一架,另一架应及时退出战斗。

(5)要注意控制自己的情绪。

若己机低空性能优越,要充分利用之.尽且与敌在低空周旋.并适时退出战斗。

战斗机性能差距是现实,但空战局面不是性能差距的简单推导,否则战争早消亡了。

战术能在相当程度上杭衡技术,战场上也几乎不存在纯教科书式的单机对抗。

下面请专家结合不同机型的情况介绍超视距空战基本战术,以期能对空战实际情形有所感受,并体会到敌人的思路和己之对策。

空战分进攻性空战和防御性空战两种基本类型,有不同的战术原则。

理解这些原则是了解空战战术的基础。

空战队形目前各国第三代战斗机主要采用双机(四机)雷达跟进队形、双机密集队形、双机橄榄形编队、三机防御和支援队形等。

双(四)机雷达跟进队形此队形多用于中距空战和侦察,搜索和警戒范围较大,灵活性强,便于相互策应和掩护。

各机型运用这一队形特征不同。

F-15:距离20千米,高度差600米,观察角0~10°。

F-16:距离15~20千米,高度差0~600米,四机编队时,机组内保持防御队形。

“幻影”2000:距离20~30千米(一般是25千米),高度差6 00~1000米(一般是600米),间隔3~8千米。

这种队形属大间隔、大距离队形,发现目标后可迅速调整变换,迅速转向目标。

双机密集队形此队形是相对于中距战中的雷达编队队形而言,不是传统意义的密集队形。

这是F-16在超视距接敌中使用的主要队形,主要用于二对一、二对二的对抗。

双机横向间隔4千米以内,前后距离保持在1千米以内,高度差0~200米。

双机橄榄形队形这是F-15、“幻影”2000的主要队形。

通过双机相互对向和背向盘旋保持队形和逐步前进,高度差600~2000米,各机的盘旋环形航线相互衔接,基本上构成一个不规则的橄榄形,F-15的半径为9~20千米,“幻影”2000为8~18千米。

盘旋期间,始终保持一架机头朝向敌机、一架背向敌机,不断互相转换,保持攻击和防卫的连续性。

其中对向飞行距离较短,多在10 ~20千米,一般不超过20秒,以保持编队不断前进。

前位机在距目标25~40千米便转弯回头,以便及时回避威胁及诱敌深入。

随着双方距离不断接近,双机轮番进入对向敌机的频率增加。

三机防御和支援队形此队形主要用于战术进攻,是美空军常用的三机战术队形,编队的间隔、距离不大于5千米,最小800米,双机置前配置为防御队形,置后配置为支援队形,各单机间插空布局,具有较大的战术空间。

三点前后相守,左右交联,进攻点多,队形变换灵活。

各阶段战术要点中远距空战过程一般经过目标搜索与识别、接敌、攻击三个阶段,也有搜索完了直接发射远程导弹攻击的。

第一阶段,F-15、F-16除了用机载雷达和电子光学设备对目标进行识别,通常还出动两架飞机对目标进行监视。

其中一架飞机以最大速度从目标附近飞过,进行目视识别,并将目标信息传给另一架飞机,由另一架攻击。

特殊情况下(如无远距雷达监控,双机不宜疏开),双机要么直接攻击未被识别目标,要么接近目标目视观察,然后攻击。

接敌和攻击阶段在中远距空战中是个统一的过程。

飞行员在接敌的同时进行机动,占据有利位置。

锁定目标后,机载雷达转入“自动”状态,并向计算机传递必要数据,计算使用武器的各项指数。

在接敌过程中,飞机通常以大俯仰角进入射击区。

满足必要条件后,发射导弹。

以双机以上编队行动时,F-15、F-16通常分成突击编队和掩护编队,按高度向纵深沿正面疏开。

突击编队位于佯动编队的前面或后面,距离通常为2000~5000米。

“幻影”2000的中距战比较注重通过相互间密切策应和掩护,创造中距攻击条件。

它的中距战术分三种态势。

主动态势下直接攻击“幻影”2000双机保持跟踪队形,前后距离约4千米,从约110千米外与机载雷达性能稍逊的目标机双机正对头或斜对头接敌,速度550~650千米/小时,目标机双机保持密集队形。

“幻影”2000双机加速到0.9马赫,以240千米/小时速度差、600~900米负高度差接敌。

距离目标机37~74千米时,“幻影”2000锁定目标机双机,同时实施中距导弹攻击,然后进入近距实施格斗。

被动态势下伺机攻击“幻影”2000双机保持防御队形与机载雷达性能较优的敌机双机正对头或斜对头接近,敌机在距离70~80千米时首先发现“幻影” 2000并迅速占位,“幻影”2000也获得机载威胁告警系统或地面引导单位及空中预警机的提示后,迅速变换成球状编队接敌,实施“对向”和“背向”监控警戒战术,并逐步加快“对向”与“背向”转换频率,造成敌机连续丢失目标。

当接近至40~50千米时,“幻影”2000双机同时“对向”加速接敌,集中力量攻击威胁较大的一架,然后再攻击另一架目标机。

双机编队攻击战术双机编队在中远距空战中的战术主要有:直接攻击、钳形攻击、釜底攻击、水平疏开、垂直疏开、组合疏开等。

直接攻击在攻击机与目标相向或同航向飞行时,使用导弹攻击。

当目标处于中空或高空时,攻击机在目标探测距离和导弹最大发射距离方面占较大优势,可在空中或地面指挥所指挥下进行攻击。

如条件允许,攻击机可以1000~2000米的负高度差进入目标前半球或后半球,当机载雷达探测并识别目标后发射导弹。

攻击前通常打开电子战设备干扰对方,防止其进行攻击,而后飞机在上仰时以最大允许发射距离发射导弹。

钳形攻击是指利用两个编队从不同方向(侧面)同时攻击目标。

如果对方发现一个编队并向其转弯,另一个编队即可占据有利战术位置对目标进行尾后攻击。

此时,地面或空中指挥所对飞机进行引导,并观察空中情况和协调各型飞机的行动。

其中有两种典型情况。

一是侧冀迁回,占位攻击。

双机保持跟进队形从70千米外接敌,高度大约在4800~9200米,速度800~1000千米/小时,目标机高度3600~9500米。

距离40~60千米发现目标机,距离30~40千米时前位长机向一侧反转诱敌,后位僚机接敌并发射中距导弹,长机再反转进入攻击。

若僚机攻击前被目标机锁定,则僚机实施反转诱敌,由长机转入攻击。

二是双向迂回,左右夹击。

双机保持跟进队形,高度4800~9200米,速度800~1000千米/小时。

距离30~60千米雷达发现目标机,15~40千米锁定,双机同时向两侧分开,并反转迁回,再回头对目标机实施包抄夹击。

釜底攻击是F-15、F-16等型机混合编队进行空战的主要战术,经常与“钳形攻击”组合使用,适用于中队以上编队空战。

在空中预警机发现目标后,F-16双机立即机动至目标侧翼,并进行防御机动,吸引对方,迫使对方中队进行双机水平疏开,其中对方一个双机编队跟踪F-16双机,而后F-15双机投入战斗,对??F-16双机在低空从相反方向投入战斗,与F-15形成“钳形攻击”。

如果隐蔽攻击失败,F-16将吸引对方跟踪,并展开近距空战。

远处的F-15在情况适宜时,有选择地发射中距导弹攻击。

水平疏开在低空空战和条件不允许进行垂直机动时使用。

其要领是数架或双架飞机同时施放有源干扰,并按预定角度沿水平面脱离原航线向两侧做修正转弯。

完成疏开后,继续接近目标,使敌无法发挥导弹发射的距离优势,同时可保障攻击编队顺利进入导弹的有效发射距离,向目标转弯后,先敌实施发射。

战斗开始前,为达成攻击的隐蔽性,战斗机双机须编成密集梯队战斗队形,前后距离200米以内,左右间隔100米以内。

当与目标距离达到60~65千米(约为最大探测距离的70%)时,敌雷达进入自动跟踪状态,编队立即改变队形。

当发现在捕捉到目标的同时也被敌雷达截获时,飞行员立即施放干扰15~20秒,而后以30°~45°的角度脱离原航线,向两侧做修正转弯,并直飞60~70秒。

直飞时间取决于修正转弯的角度,角度越大,直飞时间越短。

直飞过程中为防止目标脱离雷达跟踪区域,飞行员应尽量缩小角度,修正自己的位置。

这些机动动作可最大限度缩短对方导弹发射距离,破坏其雷达自动跟踪,迫使其重新判断形势,重新定位和锁定目标,重新准备导弹发射。

即便对方双机编队长机雷达锁定没有被破坏,从发现己方双机疏开到重新定位也需要50~60秒。

利用此间隙,己方双机可进入导弹的有效发射距离,向对方转弯,并根据情况做如下选择:双机同时对对方实施攻击;长机对对方实施攻击,僚机对长机进行保障,或相反。

假如己方双机完成疏开后,长机仍处于对方雷达锁定之中,长机应在转向目标后,重新施放干扰,掩护僚机对对方实施导弹突击。

假如僚机处于对方雷达锁定之中,僚机进行保障,长机对对方实施导弹突击。

如果疏开后己方双机仍无法脱离对方干扰扇面,机载搜索雷达将受到极大影响,突击飞机应使用光学瞄准具和红外导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