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的分型、分级、分期(修订版)

合集下载

肿瘤的分型分级及分期

肿瘤的分型分级及分期

肿瘤的分型分级及分期
肿瘤的分型分级及分期是肿瘤诊断和治疗的重要依据。

这个过程涉及到对肿瘤的详细分析和分类,目的是提供更准确的疾病描述,引导更为个性化和精准的治疗方案。

现在,我们将详述肿瘤的分型、分级和分期的过程和意义。

一、肿瘤的分型
肿瘤的分型是根据肿瘤的组织学特征来进行的。

主要分为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

良性肿瘤通常生长缓慢,病变范围有限,不会侵犯或转移到其他部位;而恶性肿瘤则生长迅速,侵犯周围组织,且有可能转移到其他部位。

在进一步的分类中,我们还可以根据肿瘤的起源组织来进行分型,如鳞状细胞癌、腺癌、肉瘤等。

二、肿瘤的分级
肿瘤的分级是根据肿瘤细胞的化学、形态和生物学特性,判定其恶性程度和预后。

通常,肿瘤的分级分为四级,即低级别(I、II)和高级别(III、IV)。

低级别肿瘤的细胞分化良好,生长缓慢,预后相对更好;高级别肿瘤的细胞分化差,生长迅速,预后比较差。

三、肿瘤的分期
肿瘤的分期是对肿瘤病性程度和扩散范围的评估,这对于制定治疗方案和判断预后至关重要。

肿瘤的分期通常包含三个方面:肿瘤的大小(T),淋巴结是否受到侵犯(N),是否有远处转移(M)。

根据
这三个因素的不同组合,我们可以将肿瘤分为四期,从I期至IV期,肿瘤的严重程度逐步增加。

综合肿瘤的分型、分级和分期,我们可以对肿瘤的性质有一个全面而深入的理解,这对于制定合适的治疗策略,改善患者预后,提高生存质量和生存期是十分重要的。

只有准确的评估肿瘤的类型、级别和阶段,我们才能有效地采取相应的治疗策略,实现精准医学的理念,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肿瘤等级划分标准

肿瘤等级划分标准

肿瘤等级划分标准
肿瘤的等级划分标准通常是根据组织学特征和肿瘤细胞分化程度
来确定的。

目前常用的肿瘤等级划分标准包括以下几种:
1. G分级系统(Histological Grade System):该系统主要根
据肿瘤细胞的分化程度来划分肿瘤等级,分为G1、G2、G3和G4级别。

G1级别表示肿瘤细胞较为良好分化,类似于正常组织;G2级别表示肿
瘤细胞分化程度中等;G3级别表示肿瘤细胞分化程度较差;而G4级别表示肿瘤细胞分化极差,类似于原始组织。

2. TNM分期系统(TNM Staging System):该系统主要根据肿瘤的大小(T)、淋巴结受累情况(N)和远处转移(M)来划分肿瘤等级。

根据不同器官和组织的特点,具体的分期标准会有所不同。

3. WHO组织学分级系统(WHO Histological Classification System):该系统根据肿瘤组织的形态结构和细胞学特征来划分肿瘤
等级,可以细分为多个亚类别,从低到高分为I、II、III和IV级别。

4. Ki-67抗原标记指数:Ki-67是一个与细胞增殖活性相关的核
抗原,通过计算肿瘤组织中Ki-67阳性细胞的百分比来评估肿瘤的等级。

Ki-67抗原标记指数越高,表示肿瘤细胞增殖活性越强,肿瘤等级越高。

这些肿瘤等级划分标准结合临床表现和其他影像学检查结果可以
帮助医生评估肿瘤的病情和预后,并指导后续的治疗方案制定。

肿瘤分期tnm分期标准

肿瘤分期tnm分期标准

肿瘤分期tnm分期标准肿瘤分期TNM分期标准。

肿瘤分期是指根据肿瘤的大小、深度、侵袭范围以及淋巴结和远处转移情况来确定肿瘤的严重程度和预后,是临床上对肿瘤进行评估和治疗的重要依据。

而TNM分期系统是目前临床上最常用的肿瘤分期系统,它通过对肿瘤的大小(T)、淋巴结转移情况(N)以及远处转移情况(M)进行评估,将肿瘤分为不同的分期,从而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TNM分期系统中的T分期。

T分期是指肿瘤的原发部位和大小,它通常分为T0、T1、T2、T3和T4五个阶段。

T0表示没有发现原发肿瘤,T1表示肿瘤直径小于2厘米,T2表示肿瘤直径在2-5厘米之间,T3表示肿瘤直径大于5厘米,T4表示肿瘤侵犯了周围组织或器官。

通过T分期的评估,可以初步了解肿瘤的原发情况和大小,为治疗提供参考。

其次,我们再来看一下TNM分期系统中的N分期。

N分期是指肿瘤的淋巴结转移情况,它通常分为N0、N1、N2和N3四个阶段。

N0表示没有淋巴结转移,N1表示局部淋巴结转移,N2表示区域性淋巴结转移,N3表示远处淋巴结转移。

通过N分期的评估,可以了解肿瘤是否存在淋巴结转移,从而进一步评估肿瘤的严重程度和治疗方案。

最后,我们来看一下TNM分期系统中的M分期。

M分期是指肿瘤的远处转移情况,它通常分为M0和M1两个阶段。

M0表示没有远处转移,M1表示有远处转移。

通过M分期的评估,可以确定肿瘤是否存在远处转移,从而进一步评估肿瘤的预后和治疗方案。

综合来看,TNM分期系统通过对肿瘤的大小、淋巴结转移和远处转移情况进行评估,将肿瘤分为不同的分期,从而为临床治疗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在临床实践中,医生们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结合TNM分期系统对肿瘤进行评估,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提高治疗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总之,肿瘤分期TNM分期标准是临床上对肿瘤进行评估和治疗的重要依据,它通过对肿瘤的大小、淋巴结转移和远处转移情况进行评估,为临床治疗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肿瘤的分级与分期ppt课件

肿瘤的分级与分期ppt课件

ppt课件完整
96
3、纤维肉瘤(fibrosarcoma)
①组织来源: ②好发部位: ③病理变化: 镜下:
ppt课件完整
97
ppt课件完整
98
ppt课件完整
99
4、平滑肌肉瘤 (leiomyosarcoma)
①组织来源: ②好发部位: ③病理变化:
ppt课件完整
100
肉眼:
ppt课件完整
1、纤维肉瘤 2、平滑肌肉瘤
3、骨肉瘤
ppt课件完整
68
(一)间叶组织良性肿瘤
共同特征: 肉眼:有包膜,界限清楚 镜下:分化良好的瘤细胞 常见类型: 1、纤维瘤
2、脂肪瘤 3、脉管瘤
ppt课件完整
69
1、纤维瘤(fibroma)
①组织来源: ②好发部位: ③病理变化:
ppt课件完整
ppt课件完整
120
ppt课件完整
121
(二)肾胚胎瘤 (肾母细胞瘤 、 wilms瘤)
起源于肾内残留的后肾胚基组织 为儿童肾脏最常见的恶性肿瘤。 部分病人伴有不同的先天畸形
ppt课件完整
122
(三)癌肉瘤(carcinosarcoma)
同一肿瘤中既有癌又有肉瘤成分 者称为癌肉瘤。
ppt课件完整
ppt课件完整
131
例:子宫颈上皮内瘤变 (CIN)
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 分级:CIN I
(1)管状腺癌 (2)实性癌 (3)粘液癌
ppt课件完整
51
( 1)管状腺癌:
癌细胞形成腺样结构,有腔 多见于胃肠道、肺、乳腺
ppt课件完整
52
胃腺癌

肿瘤的分型分级和分期

肿瘤的分型分级和分期

肿瘤的分型分级和分期肿瘤的分型、分级和分期肿瘤是一种异常细胞的过度增生,形成肿块或肿瘤。

了解肿瘤的分型、分级和分期对于患者的治疗和预后评估非常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肿瘤的分型、分级和分期,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对肿瘤相关问题。

一、肿瘤的分型肿瘤的分型是根据肿瘤的组织来源、形态特点及分子生物学特征进行分类的过程。

分型可以帮助医生确定肿瘤的类型,因此能够指导合理的治疗方案。

1. 组织来源分型根据肿瘤的组织或细胞来源,肿瘤可以分为上皮肿瘤、间叶肿瘤和神经内分泌肿瘤等。

上皮肿瘤起源于上皮组织,如乳腺癌、肺癌等;间叶肿瘤起源于间质组织,如肉瘤等;神经内分泌肿瘤起源于神经内分泌细胞,如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等。

2. 形态特点分型根据肿瘤的形态特点,肿瘤可以分为腺癌、鳞癌、混合型肿瘤等。

腺癌起源于上皮腺体,如乳腺腺癌;鳞癌起源于上皮表面,如肺鳞癌;混合型肿瘤则具有两种或更多不同的组织成分。

3. 分子生物学分型近年来,分子生物学的研究发现,肿瘤的分子特征与预后关系密切。

例如,乳腺癌根据HER2、ER和PR的表达水平,可以分为不同的亚型,包括HER2阳性、激素受体阳性和三阴性亚型。

二、肿瘤的分级肿瘤的分级是根据其组织结构的异质性、细胞分化程度和细胞增殖指标等特征进行评估的过程。

分级可以帮助医生确定肿瘤的恶性程度,从而制定相应的治疗计划。

肿瘤的分级通常采用三级制度,即G1、G2和G3。

G1表示肿瘤组织结构较为成熟,细胞分化良好,生长缓慢;G2表示肿瘤组织结构相对较为成熟,细胞分化中等,生长速度适中;G3表示肿瘤组织结构较不成熟,细胞分化差,生长速度较快。

分级的结果可以帮助医生预测肿瘤的侵袭性和预后评估。

一般来说,G1级别的肿瘤较为温和,预后相对较好;而G3级别的肿瘤则较为恶性,预后较差。

三、肿瘤的分期肿瘤的分期是根据肿瘤的扩散程度、淋巴结转移和远处转移情况进行分类的过程。

分期是评估肿瘤的临床扩散程度和分级的重要方式。

1. TNM 分期系统TNM分期系统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肿瘤分期系统。

肿瘤的分型分级和分期

肿瘤的分型分级和分期

.肿瘤得分型、分级与分期由于诸多因素得影响,全球恶性肿瘤发病率呈现持续升高态势,据推测到2020年前,全球恶性肿瘤发病率将增加50%,不仅如此,恶性肿瘤得死亡人数也在全球迅猛上升[1],而在我国等发展中国家,这一趋势将更为明显,并具有显著得年轻化趋势、因此,加强恶性肿瘤得防治研究,准确、客观评价肿瘤生物学行为与预后、制定治疗方案显得更为迫切。

肿瘤得分型(classification)、分级(grading)与分期(st aging)就是目前评价肿瘤生物学行为与诊断得最重要得三项指标,其中分级与分期主要用于恶性肿瘤生物学行为与预后得评估、近数十年来,得益于生命科学与医学技术得突破性进展,肿瘤个体化治疗相关靶标得检测及包括靶向治疗在内得个体化治疗药物得临床应用,不仅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早期肿瘤得检出率,也明显改善了许多肿瘤得预后、传统肿瘤分型、分级与分期得临床价值与意义也随之产生不同程度得变化。

本文拟深入分析肿瘤得分型、分级与分期得生物学依据及临床价值,以期为肿瘤得个体化治疗提供更为精确得分子生物学信息、指导个体化治疗方案得制定与疗效监测。

一、恶性肿瘤得病理分类(分型)尽管,关于肿瘤起源得干细胞理论与去分化理论得争论仍在持续,但就是,机体各器官与组织、细胞均可发生肿瘤得事实却不可否认、肿瘤细胞与其来源组织得相似或接近于正常组织得程度就是肿瘤病理学分类(分型)得重要诊断依据,例如,角化型鳞癌出现不成程度得角化、腺癌具有分泌功能、黑色素瘤能够合成黑色素、滑膜肉瘤具有双向分化特征等等。

因此,肿瘤得病理学分型就是最能反映肿瘤来源组织细胞得生物学行为与形态学特征得重要参数。

不同组织类型得肿瘤具有不同得生物学行为与侵袭转移能力,例如,来源于消化道得粘液性癌粘液性癌(印戒细胞癌或粘液癌)较管状腺癌更易于发生淋巴结转移、预后更差,而乳腺粘液癌预后良好、而从肿瘤细胞分化层面讲,低分化肿瘤较高分化肿瘤具有更强得侵袭转移能力、恶性程度更高。

肿瘤tnm分级标准

肿瘤tnm分级标准

肿瘤TNM分级标准是国际上通用的肿瘤分期系统,主要根据肿瘤的大小(T)、淋巴结情况(N)和远处转移情况(M)进行分级。

具体如下:
1.T(原发肿瘤情况):根据肿瘤的大小和与周围组织的关系来确定。

2.N(淋巴结情况):根据淋巴结是否存在侵犯和侵犯的淋巴结数目来确定。

3.M(远处转移情况):主要指肝、肺、骨等远处转移的情况。

4.肿瘤TNM分期标准将肿瘤分为0-Ⅳ期,其中:
5.0期:肿瘤尚未突破基膜,属于原位癌。

6.Ⅰ期:肿瘤突破基膜,但未侵犯周围组织或器官。

7.Ⅱ期:肿瘤侵犯周围组织或器官,但未侵犯淋巴结。

8.Ⅲ期:肿瘤侵犯淋巴结,但未侵犯远处器官。

9.Ⅳ期:肿瘤侵犯远处器官,如肝、肺、骨等。

对于不同分期,患者治疗手段以及复发转移概率均明显不同,而且不同分期,患者5年生存率、总体治愈率以及复发率等指标也明显不同。

因此临床上对于肿瘤TNM分期,不同患者采取不同治疗措施。

在确定肿瘤分期后,医生可以据此制定出适合患者的治疗方案。

肿瘤分期大全

肿瘤分期大全

肿瘤分期大全肿瘤分期是指根据肿瘤的扩散程度和侵袭范围来评估肿瘤的严重程度和患者的预后情况的方法。

不同的肿瘤有不同的分期系统,下面将介绍常见肿瘤的分期方式。

1. 乳腺癌乳腺癌分期采用TNM系统,即肿瘤大小(T)、淋巴结受累情况(N)和远处转移(M)。

根据肿瘤的大小分为T1-T4,根据淋巴结的受累情况分为N0-N3,根据远处转移情况分为M0和M1。

通过组合T、N和M三项信息,可以得出乳腺癌的分期,如Ⅰ期、Ⅱ期、Ⅲ期等。

2. 肺癌肺癌的分期同样采用TNM系统。

T分期根据肺癌的大小和侵犯范围来确定,N分期根据淋巴结受累情况划分,M分期则根据是否存在远处转移来判断。

根据组合不同的T、N和M分期,肺癌可被分为Ⅰ期、Ⅱ期、Ⅲ期和Ⅳ期。

3. 结直肠癌结直肠癌的分期也采用TNM系统。

T分期根据肿瘤在结肠或直肠内的侵犯范围来判断,N分期根据淋巴结受累情况进行分类,M分期则根据有无远处转移判断。

结合T、N和M三项指标,结直肠癌可被分为Ⅰ期、Ⅱ期、Ⅲ期和Ⅳ期。

4. 胃癌胃癌的分期常常使用TNM分期系统。

T分期根据胃癌的侵犯深度来分类,N分期根据淋巴结转移情况来评估,M分期根据是否存在远处转移来判断。

通过综合T、N和M三项指标,胃癌可被分为Ⅰ期、Ⅱ期、Ⅲ期和Ⅳ期。

5. 前列腺癌前列腺癌的分期通过PSA(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水平、肿瘤在前列腺内的扩展程度和是否存在远处转移等信息进行评估。

前列腺癌的分期通常为Ⅰ期、Ⅱ期、Ⅲ期和Ⅳ期。

6. 肝癌肝癌的分期使用了BCLC(巴塞罗那诊疗改善肝癌)分期系统。

根据肿瘤大小、肿瘤数量、肿瘤侵犯范围和患者的肝功能等因素进行综合评估,将肝癌分为五个分期,即A、B、C、D和E。

7. 鼻咽癌鼻咽癌的分期采用了国际鼻咽癌分期系统。

该系统根据肿瘤的侵犯范围和淋巴结受累情况来判断肿瘤的分期,可分为Ⅰ期、Ⅱ期、Ⅲ期和Ⅳ期。

总结:分期是肿瘤诊断和治疗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不同种类的肿瘤根据其生长和扩散特点采用不同的分期系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肿瘤的分型、分级和分期发表者:杨军7782人已访问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全球恶性肿瘤发病率呈现持续升高态势,据推测到2020年前,全球恶性肿瘤发病率将增加50%,不仅如此,恶性肿瘤的死亡人数也在全球迅猛上升[1],而在我国等发展中国家,这一趋势将更为明显,并具有显著的年轻化趋势。

因此,加强恶性肿瘤的防治研究,准确、客观评价肿瘤生物学行为和预后、制定治疗方案显得更为迫切。

肿瘤的分型(classification)、分级(grading)和分期(staging)是目前评价肿瘤生物学行为和诊断的最重要的三项指标,其中分级和分期主要用于恶性肿瘤生物学行为和预后的评估。

近数十年来,得益于生命科学和医学技术的突破性进展,肿瘤个体化治疗相关靶标的检测及包括靶向治疗在内的个体化治疗药物的临床应用,不仅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早期肿瘤的检出率,也明显改善了许多肿瘤的预后。

传统肿瘤分型、分级和分期的临床价值和意义也随之产生不同程度的变化。

本文拟深入分析肿瘤的分型、分级和分期的生物学依据及临床价值,以期为肿瘤的个体化治疗提供更为精确的分子生物学信息、指导个体化治疗方案的制定和疗效监测。

一、恶性肿瘤的病理分类(分型)尽管,关于肿瘤起源的干细胞理论和去分化理论的争论仍在持续,但是,机体各器官和组织、细胞均可发生肿瘤的事实却不可否认。

肿瘤细胞与其来源组织的相似或接近于正常组织的程度是肿瘤病理学分类(分型)的重要诊断依据,例如,角化型鳞癌出现不成程度的角化、腺癌具有分泌功能、黑色素瘤能够合成黑色素、滑膜肉瘤具有双向分化特征等等。

因此,肿瘤的病理学分型是最能反映肿瘤来源组织细胞的生物学行为和形态学特征的重要参数。

不同组织类型的肿瘤具有不同的生物学行为和侵袭转移能力,例如,来源于消化道的粘液性癌粘液性癌(印戒细胞癌或粘液癌)较管状腺癌更易于发生淋巴结转移、预后更差,而乳腺粘液癌预后良好。

而从肿瘤细胞分化层面讲,低分化肿瘤较高分化肿瘤具有更强的侵袭转移能力、恶性程度更高。

目前,WHO肿瘤分型标准是公认的肿瘤分型方案,通常按照优势成份分型原则进行恶性肿瘤的分型,即以肿瘤主要组织学类型(>50%的组织结构)进行分型诊断。

然而,异质性(heterogeneity)是恶性肿瘤的重要组织结构特点之一,许多恶性肿瘤(如结直肠癌和胃癌等)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多方向分化或不同组织学类型并存的现象,肿瘤的异质性也决定了恶性肿瘤复杂的临床生物学行为和预后。

显然,按照优势成份分型原则进行的WHO肿瘤分型方法无疑会在某种程度上忽视恶性肿瘤高度异质性的组织学特征,也掩盖了次要组织性类型对肿瘤生物学行为和预后的影响;同时,病理组织学诊断也易受恶性肿瘤千差万别的显微镜下形态学表现以及病理医师主观因素判断的影响,不可避免存在一定的分型不一致性。

此外,即使相同分型、分级和分期的肿瘤,由于其分子表型的差异,显示出完全不同的治疗反应和预后。

可见,按照优势原则进行的恶性肿瘤分型方案在反映肿瘤组织学特征、生物学行为和预后方面均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并不能满足肿瘤个体化治疗中对于肿瘤诊断精细化的要求。

因此,在传统肿瘤病理学分型的基础上,大力推进以肿瘤分子表型检测为核心肿瘤的分子分型诊断迫在眉睫[2-8]。

二、肿瘤的分级分化(cell differentiation)是指从胚胎时的幼稚细胞逐步向成熟的正常细胞发育的过程。

肿瘤细胞分化是指肿瘤细胞逐渐演化成熟的过程。

异型性(atypia)[9]是恶性肿瘤的重要组织学特征,其实质是肿瘤分化程度的形态学表现,反映的是肿瘤组织在组织结构和细胞形态上与其来源的正常组织细胞间不同程度的形态差异。

这种肿瘤组织异型性的大小可用肿瘤的分级(grading,G)来表示。

目前,简明三级方案最为常用:Ⅰ级(G1),即分化良好者(称为“高分化”),肿瘤细胞接近相应的正常发源组织,恶性程度低;Ⅲ级(G3),分化较低的细胞(称为“低分化”),肿瘤细胞与相应的正常发源组织区别大、分化差,为高度恶性;Ⅱ级(G2),组织异型性介于Ⅰ级和Ⅲ级之间者,恶性程度居中。

简明三级分级方案经多用于分化性恶性肿瘤,如腺癌、鳞癌等的异型性分级。

此外,还有学者将部分未显示分化倾向的恶性肿瘤称为未分化肿瘤,属于IV级(G4),为高度恶性。

在实际操作中,肿瘤的分级主要是根据显微镜下HE染色切片中肿瘤组织结构和细胞异型性的大小、核分裂像或增殖指数的多少、坏死范围、侵袭状况等[9-12]参数确定的。

并以分化最好的区域来确定肿瘤的组织学来源(分型),而以分化最差的区域来确定肿瘤的级别,可见,恶性肿瘤的分级反映的是肿瘤的内部特征,对于客观评估肿瘤的分化程度和生物学行为、预测预后具有很大参考价值。

一般说来,肿瘤分级越高,预后越差,但并非完全一致[13]。

然而,由于肿瘤组织结构的复杂性和异质性特征,不同类型肿瘤(例如腺癌、鳞癌、肾细胞癌、乳腺癌等等)均有其不同的结构特征和分级标准,且缺乏定量指标,此外,由于受取材充分程度和对诊断标准、异型性判读的主观性差异的影响,均并不同程度地影响到肿瘤分级的客观性、精确性和可重复性。

因此,精简分级参数、减少分级的级别、简化分级标准,增强可量化参数和临床可操作性及可重复性,是肿瘤分级的必然趋势。

在过去的几十年来,得益于不同领域的专家学者的卓越贡献,在此取得显著进展。

例如,在上皮内瘤变分级中将3级简化为高低两个级别的分级理念无疑为肿瘤组织学分级提供了值得借鉴的成功经验。

而核分裂、增殖指数(如Ki-67)等[14]的检测为恶性肿瘤的诊断和分级提供了可靠的可量化参数,其中Ki67作为评价肿瘤细胞增殖活性的可量化参数,在肿瘤分级中的价值也日益被接受并广泛应用。

此外,Gleason等按腺体结构异型性提出的前列腺癌Gleason评分系统[15,16]对于前列腺癌的分级也提供了一种较为合理的可量化分级方案,并被广泛使用。

作者也结合胃癌和结直肠癌WHO分型原则及其分化程度、生物学行为、侵袭转移能力,提出了一种新的胃癌和结直肠癌组织学分级-评分方案[17,18]。

免疫学评分进行的肿瘤分类也为量化分型与分级提供了新的方法[19] 。

三、肿瘤的分期肿瘤的分期(staging)是根据原发肿瘤的大小、浸润的深度、范围以及是否累及邻近器官、有无局部和远处淋巴结的转移、有无血源性或其他远处转移等参数来确定的,其的实质是反映肿瘤的侵袭转移程度,是评价恶性肿瘤侵袭转移范围、病程进展程度、转归和预后的重要指标。

精确的肿瘤分期不仅是准确预测恶性肿瘤生物学行为及预后的可靠指标,也能为临床医师提供准确的患者分层管理依据,还是选择辅助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的基本前提。

在众多肿瘤分期方案1929年的Dukes分期中,由美国癌症联合会(The International American Joint Committee on Cancer (AJCC))提出的TNM分期系统(TNM staging system)是目前被广泛接受和公认的能够反映恶性肿瘤进展、判断预后的最可靠的独立指标。

2010年,第七版TNM staging (AJCC-7) [20]也已出版。

而肉眼及显微镜下对原发肿瘤的大小及浸润范围(T),局部淋巴结(N)受累情况及远隔脏器、组织中肿瘤转移情况(M)的判读是进行肿瘤TNM分期的三项直接可评价参数。

其中,淋巴结检测对于恶性肿瘤分期的精确性具有直接的影响[21-23],获得足够淋巴结是保证分期精确的前提。

所以,在AJCC第七版TNM分期中对于不同肿瘤推荐了进行可靠分期所需的最少淋巴结数量[24],例如,对于结直肠癌推荐至少10-14 淋巴结才能进行可靠的淋巴结分期. 虽然,不同肿瘤TNM分期中T、N、M判读界值不尽相同,但,一般而言,数字越大,病情越晚,预后越差。

众所周知,恶性肿瘤的生物学行为和侵袭转移能力取决于其特定的组织学类型(或免疫表型)和分化程度,也就是说肿瘤的组织学类型(或免疫表型)和分化程度是真正影响TNM 分期的决定性因素。

因此,深入探讨恶性肿瘤的组织学分型(或免疫表型)和分级、全面检测肿瘤侵袭转移范围才是精确进行TNM分期的根本。

与肿瘤组织学分型与分级是肿瘤内在的特征参数不同,肿瘤的分期是描述肿瘤特征的外部参数,不仅取决于肿瘤的组织学类型和分级,还明显受到肿瘤所引发的临床症状出现的早晚、患者的临床耐受性、患者经济状况、医疗保障水平和患者就诊时间等主观和社会因素的影响。

可见,患者就诊时间在相当大程度上也决定了肿瘤的TNM分期。

四、肿瘤分型、分级和分期之间的关系既往认为,TNM分期是反映恶性肿瘤进展、判断预后的独立指标,亦是决定手术切除范围、手术方式和合理辅助治疗方案的主要依据,而肿瘤的组织学类型和分级的临床价值并不明确[13,25]。

然而,实际情况并非如此,恶性肿瘤组织学类型和分级对其侵袭转移能力和肿瘤预后的影响正被逐步认识:如前所述,肿瘤的分型和分级是肿瘤的内在本质特征:肿瘤的分型依赖于肿瘤组织细胞与正常组织细胞的形态相似性,肿瘤的分级取决于肿瘤来源组织的分化程度,均是反映肿瘤来源组织细胞的分化程度、结构特征和生物学行为等内在特征重要参数。

肿瘤的分期以原发肿瘤的大小及浸润范围、局部淋巴结及远隔脏器、组织受累范围为判读依据,是反映肿瘤侵袭转移能力的临床可观察参数。

肿瘤的TNM分期不仅取决于特定的肿瘤组织学类型(或分子表型)和分化程度,同时受到患者就诊时间的显著影响。

简而言之,肿瘤的分型描述的是肿瘤的来源,肿瘤的分级描述的是肿瘤的分化程度,而肿瘤的分型和分级决定了不同类型肿瘤特有的生物学行为和侵袭转移能力,进而决定了肿瘤的TNM分期。

TNM分期反映的是恶性肿瘤的进展程度、预示的患者到达预期生命终点的时间点。

因此,加强恶性肿瘤组织学分型、分级和免疫表型的研究是准确判断肿瘤进展程度、预后、制定临床治疗方案的之关键。

然而,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基因测序、荧光原位杂交、免疫组化、Real-time PCR 等技术的广泛应用和后基因组学时代(post-genenomic era)的来临,对于肿瘤的认识已经深入到分子水平。

基因突变、缺失或过表达以及染色体不稳定性(chromosomal instahility,CIN)、微卫星不稳定(microsatellite instability,MSI)等遗传学机制和CpG 岛甲基化(The CpG Island Methylator phenotype,CIMP)、蛋白磷酸化等表遗传学机制得以阐明[25-33],一系列肿瘤个性化治疗相关分子靶标被先后发现,大量特异性肿瘤靶向治疗药物也陆续上市,不仅为恶性肿瘤的预后预测和指导治疗提供了新的指标、也在一定程度上为恶性肿瘤的治疗提供新的方案[34],还在不同层面上改变着传统肿瘤病理分型、分级、分期的临床意义和患者的预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