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醇制烯烃毕业设计
甲醇制烯烃技术报告(非常好)

1 甲醇制烯烃1.1 工艺技术方案的选择1.1.1 甲醇制烯烃工艺技术1.1.1.1 原料路线确定的原则和依据甲醇制乙烯、丙烯等低碳烯烃(Methanol-to-Olefin,简称MTO)是最有希望替代石脑油为原料制烯烃的工艺路线,目前工艺技术开发已趋于成熟。
该技术的工业化,开辟了由煤炭或天然气经气化生产基础有机化工原料的新工艺路线,有利于改变传统煤化工的产品格局,是实现煤化工向石油化工延伸发展的有效途径。
甲醇制烯烃的反应比较复杂,在高选择性催化剂上,MTO主要发生如下放热反应:2CH3OH CH3OCH3+H2O12CH3OH C2H4+ 2C3H6+ C4H8+12H2O6CH3OCH3C2H4+ 2C3H6+ C4H8+6H2O本项目采用煤炭气化制甲醇,甲醇制烯烃的生产路线。
1.1.1.2 国内、外工艺技术概况(1) 国外工艺技术概况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美国美孚(Mobil)公司在研究采用沸石催化剂利用甲醇制汽油(MTG)工艺的过程中发现并发展甲醇制烯烃(MTO)工艺。
Mobil对反应机理进行了细致的研究,优化催化剂,合成了针对MTO和MTG反应的新型沸石催化剂ZSM-5。
Mobil基于流化床的工艺示范装置自1982年底运行至1985年末,成功地证明了流化床反应系统可以应用于MTG和MTO过程。
Mobil甲醇制汽油技术的成功开发推动了甲醇制烯烃(MTO)、甲醇制丙烯(MTP)等工艺的开发。
目前,国外的工艺技术中,由※※※※/※※※※公司共同开发的MTO 工艺、由Lurgi公司开发的MTP工艺最具有产业化前景。
1986年UCC发现采用SAPO-34(磷酸硅铝分子筛)可以有效地将甲醇转化为低碳烯烃,而后UCC将相关技术转让给了※※※※公司。
1992年※※※※和Norsk※※※※合作开发了以多孔性MTO-100(主要活性组分为SAPO-34)为催化剂的※※※※/※※※※工艺,MTO-100催化剂具有更好稳定性和耐磨性。
甲醇化工厂毕业设计1部分

甲醇化工厂毕业设计1部分1. 简介本文档是甲醇化工厂毕业设计的第一部分,旨在介绍甲醇化工厂的工艺流程及设备配置。
甲醇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在化工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因此本设计旨在搭建一个高效、可持续的甲醇化工厂。
2. 工艺流程甲醇化工厂的工艺流程包括甲醇生产、提纯和储存三个主要步骤。
2.1 甲醇生产甲醇生产的主要步骤是甲烷转化成合成气,然后合成气通过甲醇合成反应转化成甲醇。
具体的流程如下:1.原料准备:甲烷作为甲醇的原料,需要经过脱水、聚合等预处理步骤,以提高甲烷的纯度和反应效率。
2.合成气生产:甲烷经过蒸汽重整后生成合成气,合成气主要由一氧化碳和氢气组成。
3.甲醇合成反应:合成气经过甲醇合成反应,通常使用铜催化剂,在高温高压的条件下将一氧化碳和氢气转化成甲醇。
4.分离和提纯:甲醇合成反应产生的混合物需要进行分离和提纯,通常采用蒸馏和萃取等方法。
2.2 提纯甲醇合成后的产物需要进行进一步的提纯,以满足工业使用要求。
主要的提纯过程包括:1.蒸馏:将甲醇原液进行蒸馏,去除其中的杂质和水分。
2.萃取:采用一系列溶剂的萃取操作,进一步提高甲醇纯度。
3.结晶:对纯度较高的甲醇进行结晶分离,得到最纯净的甲醇产品。
2.3 储存甲醇提纯之后需要进行储存和包装,以便运输和销售。
常见的储存方式包括储罐和压力容器,储存温度通常保持在零下20摄氏度以防止甲醇的挥发。
3. 设备配置甲醇化工厂的设备配置主要包括反应器、分离设备、储存设备等。
3.1 反应器反应器是甲醇生产的核心设备,其主要功能是提供合适的反应条件并促进反应的进行。
在甲醇合成反应中,常采用固定床反应器和流化床反应器。
3.2 分离设备分离设备主要用于分离甲醇和其他物质,以提高甲醇的纯度。
常见的分离设备有蒸馏塔、萃取塔、结晶器等。
3.3 储存设备储存设备主要用于储存甲醇产品,常见的储存设备包括储罐和压力容器。
储存设备需要具备密封性和耐腐蚀性,以确保甲醇的质量和安全性。
甲醇制烯烃

摘要本设计为50万吨/年甲醇制烯烃反应再生工段的初步设计。
首先,本文论述了烯烃的性质、特点以及生产方法,分析了从甲醇经过二甲醚再到烯烃的工艺及优势,以此确定本设计所选择的DMTO工艺。
另外,本设计包括工艺设计与计算、设备选型、车间设备平立面布置设计、自动控制、三废处理、公用工程设计以及经济核算等。
依据化工厂车间布置原则和设备布置原则,完成了对设备的车间平立面布置和关键设备尺寸的确定,并对自动化控制、三废的处理、公用工程的消耗作了说明。
最后,根据所设计的工艺路线和选择的设备利用AutoCAD 绘制带控制点的工艺流程图、车间平立面布置图和主体设备装配图,同时完成了 2 万字的说明书。
关键词:烯烃;甲醇;二甲醚;DMTO工艺AbstractThis design is a preliminary design for the regeneration section of methanol-to-olefin reaction in 500,000 tons/year. Firstly, the properties, characteristics and production methods of olefins are discussed, and the process and advantages from methanol through dimethyl ether to olefins are analyzed to determine the DMTO process selected in this design. Inaddition, the design includes process design and calculation, equipment selection, workshop equipment layout design, automatic control, three wastes treatment, public engineering design and economic accounting. According to the principles of workshop layout and equipment layout in chemical plants, the layout of workshop facade and the size of key equipment are determined, and the automatic control, the treatment of three wastes and the consumption of public works are explained. Finally, according to the designed process route and the selected equipment, the process flow chart with control points, the layout of workshop facade and the assembly drawing of main equipment are drawn by AutoCAD. At the same time, the 20,000-word instructions are completed.Key words: olefin; methanol; dimethyl ether; DMTO process目录摘要 (1)Abstract (1)第1章总论 (3)1.1 概述 (3)1.1.1 选题的意义及作用 (3)1.1.2 国内外的现状及发展前景 (4)1.1.3 产品的性质与特点 (4)1.2 设计依据 (4)1.3 厂址选择 (5)1.3.1 选择依据 (5)1.3.2 厂址概况 (5)1.4 设计规模与生产制度 (6)1.4.1 设计规模 (6)1.4.2 生产制度 (6)1.5 原料与产品规格 (7)第2章工艺设计与计算 (7)2.1 工艺原理 (7)2.2 生产方案对比及工艺路线的选择 (8)2.3工艺流程简述 (8)2.4 工艺参数 (9)2.5物料衡算 (10)2.5.1 反应器物料衡算: (10)2.5.2 再生器物料衡算 (11)2.6 热量衡算 (11)2.6.1 反应器热量衡算 (12)2.6.2 再生器热量衡算 (12)第3章设备的工艺计算及选型 (13)3.1 选型原则 (13)3.2 关键设备选择 (13)3.2.1 最小流化速度 (13)3.2.2 颗粒的带出速度 (14)3.2.3 流化床操作气速 (14)3.2.4 反应器的计算 (14)3.2.5 再生器的计算 (15)3.3其他设备的选择 (17)3.3.1 旋风分离器的选择 (17)3.3.2 换热器的选择 (17)3.3.3 压缩机的选择 (18)第4章设备一览表 (18)4.1 主设备一览表 (18)4.2 其它设备一览表 (19)第5章车间设备布置设计 (19)5.1车间布置设计的原则 (19)5.2 车间设备布置 (19)5.2.1 车间设备平面布置 (20)5.2.2 车间设备立面布置 (20)第6章自动控制 (20)6.1 流量控制 (20)6.2 温度控制 (21)6.3 压力控制 (21)第7章安全和环境保护 (21)7.1 三废产生情况 (21)7.2 三废处理情况 (21)第8章公用工程 (22)8.1 供水及排水 (22)8.2 供电 (22)第9章过程经济核算及经济分析 (22)9.1 过程经济核算 (22)9.1.1 原材料费 (22)9.1.2 公用工程费 (23)9.1.3设备费 (23)9.1.4 人工费用 (23)9.2 经济核算 (23)结束语 (23)参考文献 (24)附录............................................................................................................. 错误!未定义书签。
毕业设计 --年产60万吨甲醇制乙烯装置的设计

目录1 概述 (3)1.1甲醇制乙烯的研究和生产概况 (3)1.1.1 MTP工艺 (3)1.1.2 MTO及DMTO工艺 (4)1.2 甲醇制低碳烯烃的原理 (6)1.2.1 主要化学反应和反应动力学 (6)1.2.2 氧内盐机理 (7)1.2.3 碳烯离子机理 (7)1.2.4 串联型机理 (7)1.2.5 平行型机理 (8)1.3设计任务 (8)1.3.1 设计要求 (8)1.3.2 设计内容 (9)1.4过程模拟计算简介 (9)1.4.1 Aspen Plus 模拟软件 (9)1.4.2 Aspen Plus软件的使用 (11)2 工艺流程设计 (13)2.1工艺流程设计概述 (13)2.2 反应器 (14)2.2.1 甲醇转化为烯烃的反应特征 (14)2.2.2 反应器及反应条件的选择 (15)2.2.3物料衡算 (16)2.2.4 反应器及再生器尺寸设计一览表 (17)2.3 换热器 (18)2.3.1 冷、热物流热状况及换热要求 (18)2.3.2换热器模拟计算结果 (19)2.3.3 换热器E0101设计尺寸一览表 (20)2.4 精馏塔 (21)2.4.1 精馏塔设计概述 (21)2.4.2 精馏塔简捷模拟计算 (22)2.4.3 精馏塔严格模拟计算 (25)2.4.4 T0201精馏塔设计参数及尺寸一览表 (30)2.4.5精馏塔模拟计算结果汇总 (30)3 工艺模拟计算结果 (32)3.1物料及能量衡算一览表 (32)3.2 产品产量及纯度 (38)4 环境保护及安全防护 (39)4.1 安全防护措施及意义 (39)4.2 环境保护措施及意义 (39)5 总结 (41)参考文献 (42)致谢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甲醇制烯烃工艺的优化设计

【 关键词 】甲醇制烯烃 ;工艺流程 ;优化设计
引 言
随着 当今 市场 经济 的不断发展,国内众多煤制烯烃企业充分认 识 到 了提 高 项 目运 行 经 济 性 的重 要 性 ,进 而 把 优 化 工 艺流 程 作 为企
业 发 展 中 的 一项 十 分 重要 研 究 课题 。 企 业在 煤 制 烯 烃 项 目生 产 过 程 中 ,通 过 研 究 甲 醇制 烯 烃 装置 和 甲 醇装 置 的 突 出特 性 ,从 而对 装 置
工艺流程进 行优化 ,使企 业进 一步降低 煤制烯 烃项 目的运 行维护 费 用 以及投 资费用 。本文针 对煤 制烯烃中的甲醇合成和 甲醇制烯烃装 置 工 艺 流 程 进 行 了整 合 优 化 , 以 期 进 一 步提 高 煤 制 烯 烃运 行 的 经 济
性。
醇分离器 ,气相和新鲜 的合成气汇合 以后 ,然后再进行循环反应 , 而液相就会进入到低压 闪蒸槽 ,并且低压 闪蒸槽 的压力将粗 甲醇压 入脱轻塔 ,在脱轻塔塔底温度 控制在 9 3 ℃,塔顶温度控制在 8 6 ℃, 其 中脱轻塔主要作用是去除粗 甲醇 中的轻组分 ,接着将塔底 甲醇制 烯烃级 甲醇升压 ,然后 冷却降温至 4 0  ̄ C后送入成 品罐区 ,再利用罐 区泵将 甲醇制烯烃级 甲醇升压 ,最后供给甲醇制烯烃装置 。 就目 前 国内运 行的甲醇 制烯烃装 置,其装置入 料甲醇 预热工艺 流程一般为 :首 先是从 甲醇成 品罐 区开始 ,将其提供 的甲醇制烯烃 级 甲醇压入 甲醇制烯烃装置界区, 接着一般将其 分为两路 : 其 中一路 在经过反应器 内取热 以后 , 然 后再与 另一路汇合 ,紧接着通 过甲醇一 净 化 水 换 热 器 ,换 热使 之 达 到 7 O ℃左 右 吧 ,再经 过 甲醇 一凝 结 水 换 热器换热 ,换热 以后将 其分为 三路输 出:一 路经过 甲醇 一蒸汽换 热 器,一 路经过 甲醇一汽提气换 热器, 一路经 过升压泵升压 ,最 后当 三路汇合 时,其温度将 约为 i 0 0 ℃,再经过 甲醇 一反应气 换热 器达 到2 5 0 ℃ 左 右 ,然 后 再 进 入 反 应 器 进 行 反 应 。 2 . 2优化后的甲醇合成和 甲醇制烯烃装置工艺 对于上述 两种 装置的能力综合利 用以及工艺特 点进 行研 究.然 后对 国内煤制烯 烃运行项 目做如 下的整 体优化 : 两装置 的工艺特 点 和能力 综合利用 的合 理性,针对 国内煤制烯 烃运 行项 目做 如下整合 优化 : 我们 将甲醇制烯烃装置 的甲醇入料预热 部分用甲醇装置 的脱 轻塔替代,并且 去除 甲醇装置 部分 的脱轻塔 ,此 替代方法将取代 甲 醇 制烯 烃 装 置 的 升压 泵 、 甲 醇 一汽 提 气 换 热 器和 甲 醇 ~凝 结水 换 热 器三部分设备。优化 以后的流程就 将变为如下: 由甲醇装置所 产生 的粗甲醇,先经 过粗 甲醇闪蒸罐闪蒸,闪蒸 以后 再利用 闪蒸罐 自身 的压力将粗 甲醇 直接 压入到粗 甲醇 储罐 ,紧接着 利用粗 甲醇泵 将粗 甲醇储 罐 内的甲醇升 压,再送 至甲醇制烯烃 装置 中去,首先经过 甲 醇一 净 化 水 预 热器 和 反应 器 的 内 取 热将 粗 甲醇 预 热至 7 O ℃ ,然 后 再 送 入脱 轻 塔 , 利 用脱 轻 塔 的功 能将 粗 甲醇 中的 轻 组 分 杂 质 彻 底 脱 除 , 将达到 9 3  ̄ C的合格 甲醇制烯烃级 甲醇加压 ,紧接着直接 将其送 入到 甲醇一蒸汽换 热器中 ,最后经过 甲醇一 反应气换热 器将其升温 至约 2 5 0 ℃ ,再 送 入反 应 器 进 行 反 应 。 3优化前后的 比较 ( 1 )优化后 ,将甲醇装置 脱轻塔 部分移至 甲醇制烯烃装置的预 热部分, 替代了 甲醇制烯烃装置原来的部分设备, 并且在 甲醇装 置同 时取消了脱轻塔 , 粗 甲醇在经过闪蒸后直接进 入粗醇罐区储存 , 这样 可 以方便外送,合理的简化了装置 的流程,使设备维护费用降低, 也 将 项 目建 设工 期大 大 缩 减 。 ( 2 )优 化 后 , 取 消 了 甲醇 装 置 的 脱 轻 塔 塔 底 甲醇 制 烯 烃 级 甲醇 水冷器,这样做 不但节 省了投 资,同时也将会节省大量的冷却水 。 ( 3 ) 优化后 , 将 脱轻 塔 下移 不 会 对 甲醇 合 成 装 置 造 成 任 何 影 响 , 并且这种脱轻塔的预热入料方式 已在该行业得到普遍应用 ,而且操 作简单可靠。
甲醇制烯烃工艺流程设计与产率提高

甲醇制烯烃工艺流程设计与产率提高甲醇制烯烃工艺是一种重要的烃化工过程,可以通过催化剂将甲醇转化为乙烯和丙烯等烯烃产品。
本文将介绍甲醇制烯烃的工艺流程设计,并探讨提高产率的方法。
一、甲醇制烯烃工艺流程设计甲醇制烯烃的工艺流程一般包括甲醇脱水制取白炭黑、白炭黑催化裂化以及烯烃分离等步骤。
1. 甲醇脱水制取白炭黑甲醇脱水是制取白炭黑的关键步骤。
常用的方法是在合适的催化剂存在下,将甲醇加热脱水生成甲烯和水。
该反应需要在适当的温度和压力条件下进行,以提高产率和选择性。
同时,对于催化剂的选择和活性的保持也是关键。
2. 白炭黑催化裂化白炭黑催化裂化是将甲醇分解为乙烯和丙烯等烯烃的重要步骤。
在催化剂的作用下,甲醇分子发生裂解并生成烯烃产品。
选择合适的催化剂对产率和选择性都至关重要。
3. 烯烃分离烯烃与其他副产物需要经过分离步骤进行有效的分离。
传统的分离方法包括蒸馏、吸附和结晶等。
针对不同的烯烃和副产物,可以采用不同的分离组合,以提高产率和纯度。
二、提高产率的方法为了提高甲醇制烯烃的产率,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虑和优化。
1. 催化剂选择和改进催化剂的选择和活性对于甲醇制烯烃的产率至关重要。
通过合理选择催化剂并对其进行改进,可以提高反应的速率和选择性,从而提高产率。
此外,催化剂的稳定性和寿命也需要考虑,以保证长期稳定的生产。
2. 工艺条件优化工艺条件的选择和优化对于提高产率非常重要。
例如,适当的反应温度和压力可以提高反应速率和产率。
此外,反应过程中的流量、停留时间、催化剂的用量等参数也需要进行优化,以达到最佳的效果。
3. 副产物的深度利用甲醇制烯烃过程中会产生一些副产物,如甲烷和二甲醚等。
合理利用这些副产物可以提高整体产率。
例如,将甲烷用作燃料供应给反应器,可以提高热能利用率。
而将二甲醚转化为更有价值的烯烃产品,则可以进一步提高产率。
4. 采用新的技术和装置随着科技的进步,新的技术和装置可以帮助提高甲醇制烯烃的产率。
(完整版)年产30万吨甲醇工艺设计毕业设计

本科毕业设计年产30万吨甲醇工艺设计Process Design of 300 kta Methanol SynthesisSection目录摘要 .......................................................................................................................................... Abstract ..................................................................................................................................引言......................................................................................................................................第一章概述...................................................................................................................1.1甲醇的概述..................................................................................................................1.1.1理化性质...................................................................................................................1.1.2制法...........................................................................................................................1.1.3用途...........................................................................................................................1.2由CO和H2合成甲醇 ...............................................................................................1.2.1高压法.......................................................................................................................1.2.2低压法.......................................................................................................................1.2.3中压法.......................................................................................................................1.3甲醇生产技术的发展趋势 .........................................................................................第二章工艺流程设计.....................................................................................................2.1甲醇合成......................................................................................................................2.1.1反应方程式...............................................................................................................2.1.2合成法反应机理 ......................................................................................................2.1.3甲醇合成塔的选择 ..................................................................................................2.1.4催化剂的选用 ..........................................................................................................2.1.5合成工序工艺操作条件的论证与确定 ..................................... 错误!未定义书2.1.6低压Lurgi甲醇合成工艺.......................................................... 错误!未定义书第三章生产工艺计算........................................................................ 错误!未定义书3.1甲醇生产的物料平衡计算 ............................................................ 错误!未定义书3.1.1合成工段物料衡算 ..................................................................... 错误!未定义书3.2甲醇生产的能量平衡计算 ............................................................ 错误!未定义书3.2.1合成工段能量衡算 ..................................................................... 错误!未定义书3.2.2冷凝器能量计算 ......................................................................... 错误!未定义书第四章主要设备计算及选型.......................................................... 错误!未定义书4.1合成系统主要设备的计算及选型 ................................................ 错误!未定义书4.1.1甲醇合成塔的设计 ..................................................................... 错误!未定义书4.1.2水冷器的工艺设计 ..................................................................... 错误!未定义书4.1.3甲醇分离器...............................................................................................................4.1.4循环压缩机的选型 ..................................................................................................4.2控制仪表的选择 ............................................................................ 错误!未定义书结论......................................................................................................... 错误!未定义书致谢......................................................................................................... 错误!未定义书参考文献.................................................................................................................................附录......................................................................................................................................年产30万吨甲醇合成工段工艺设计摘要:甲醇是一种极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也是一种燃料,是碳化学的基础产品,在国民经济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甲醇制烯烃工艺的优化设计

运行节能降耗的 目的 , 并降低了项 目运行的复杂性。
关 键词: 甲醇合成 ; 甲醇制烯烃 ; 脱轻塔 经 济
中图分类 号: T Q 6 4 9 . 4 2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 编号 : 1 0 0 8 - 0 2 1 X ( 2 0 1 3 ) 0 6— 0 1 0 8 — 0 3
甲醇制烯烃工艺的优化设计
孙 高攀 , 余建 良, 张朝格 , 赵 玉勇 , 贾瑞 宝
( 中 国神华 煤制 油化 工有 限公 司包 头煤 化工分 公 司 , 内蒙 古 包 头 0 1 4 0 1 0 )
摘 要: 从煤制烯烃厂各装置间的结合点出发 , 对 甲醇合成装置和甲醇制烯烃装置的工艺流程进行整合优化 , 达到 了项 目节 约投 资、
Ab s t r a c t : T h i s a r t i c l e f r o m t h e c o a l t o o l e i f n p l a n t o f he t d e v i c e w i t h he t p o i n t o f v i e w, o n me ha t n o l
装置均为独立的装置 , 而且由不同的设计院来完成 , 由于甲醇制烯烃工艺参照 F C C开发 , 其多 以石油化
工特点为设计基础 , 并在整体设计时对下游装 置考 虑 相对较 多 , 同上游 装置 的紧密性 表 现不 是很 突 出。 为此, 针对煤制烯烃 项 目的甲醇装置和 甲醇制烯烃 装置特点, 寻找装置特点中的交叉点进行工艺整合
Ke y wo r d s : me t h a n o l s y n t h e s i s ;MT O; s t a b i l i s i n g c o l u mn;e c o n o mi c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脱甲烷塔设计3.1 脱甲烷塔简捷设计模块DSTWU图3-1 脱甲烷塔流程3.2 输入数据3.2.1 组分的确认图3-2 输入组分3.2.2 物性--NRTL图3-3 选择物性方法3.2.3 进料值输入图3-4 输入进料条件3.3 Radfrac严格计算模块的计算3.3.1输入模块参数图3-5 输入模块参数3.3.2 输入模块进料参数图3-6 输入模块进料参数3.3,3 输入模块压力参数图3-7 输入模块压力参数3.4 灵敏度分析3.4.1 进料位置图3-8 进料摩尔浓度随塔层数变化关系曲线3.4.2 回流比图3-9 产品摩尔浓度随随塔板层数变化关系曲线3.4.3 采出率图3-10 采出率的关系曲线3.5 设计规定3.5.1模块值输入图3-10 模块值输入图3-11 模块值输入3.5.2 Vary值的输入i图3-12 Vary值的输入图3-13 Vary值的输入3.5.3 塔径值输入图3-14 塔径结果汇总3.5.4 塔的校核结果图3-15 塔的校核结果3.6 附属设备结果汇总3.6.1 冷凝器图3-16 冷凝器3.6.2 再沸器图3-17 再沸器3.7 流股结果汇总表表3-1 流股结果汇总表FEED LIQUID V APOR Temperature C 0.6 1 -235.5 Pressure bar 26.500 26.500 26.500 Vapor Frac 0.273 0.000 0.000 Mole Flow kmol/hr 6482.634 6077.469 405.165 Mass Flow kg/hr 213919.432 207207.960 6711.472 V olume Flow cum/hr 1866.113 444.878 13.209 Enthalpy31.677 29.841 -1.931 Gcal/hrMole Flow kmol/hrH2 136.922 TRACE 136.922 CO 20.542 TRACE 20.542 CO2 0.674 0.674 TRACE CH4 90.655 TRACE 90.655 C2H2 0.486 0.486 TRACE C2H4 3564.000 3406.955 157.045 C2H6 110.873 110.873 TRACE PROPY-01 2326.158 2326.158 TRACE C3H8 218.765 218.765 TRACE 1-BUT-01 9.720 9.720 TRACE ETHAN-01 3.791 3.791 TRACE H2O 0.048 0.048 TRACE第四章分隔壁塔的设计4.1 分隔壁塔简捷设计模块DSTWU图4-1 分隔壁塔流程4.2 输入数据4.2.1组分的确认图4-2 组分确认4.2.2 物性--NRTL图4-3 选择物性方法4.2.3进料数值设置图4-4 输入进料数值4.3 Radfrac严格计算模块的计算4.3.1 T01输入模块参数图4-4 T01输入模块参数4.3.2 T01输入进料模块参数图4-5 T01输入进料模块参数4.3.3 T02的设计图4-6 T02输入模块参数4.3.4 T02输入模块进料位置图4-7 输入模块进料位置4.3.5 输入模块压力数值图4-8 输入模块压力数值4.4 结果汇总4.4.1 塔附属设备图4-10 再沸器计算结果图4-9 冷凝器计算结果4.5 流股结果汇总表Temperature C 0.6 103.3 103.3 99.0 Pressure bar 26.231 16.300 16.300 16.300 Vapor Frac 0.000 0.000 0.000 0.000 Mole Flow kmol/hr 6327.360 704756.033 71108.339 639975.054 Mass Flow kg/hr 217776.143 4.09629+E7 4.13386E+6 3.70468E+7 Volume Flow cum/hr 463.305 89015.500 8982.595 79345.372 Enthalpy MMKcal/hr 27,845 -22215.459 -2241.748 -20075.342 Mole Flow kmol/hrC2H2 0.162 trace 0.162C2H4 3564.025 trace 3564.025 C2H6 110.874 trace 110.874PROPY-01 2326.175 trace 2326.175 C3H8 218.766 trace 218.7661-BUT-01 9.720 <0.001 <0.001 9.720DIMET-01 3.791 trace 3.791H2O 0.049 trace 0.049 traceN-BUT-01 40.533 704751.852 633741.541 N-PEN-01 53.266 4.180 57.446 trace第五章丙烯精馏塔设计5.1 丙烯精馏塔简捷设计模块DSTWU图5-1 丙烯精馏塔的流程5.2数据输入5.2.1 组分的确认图5-2 组分的确认5.2.2 物性--NRTL图5-3 选择物性方法5.2.3进料值输入图5-4 进料值输入5.2.4 塔设备值的输入图5-5 塔设备值的输入5.3 Radfrac严格计算模块的计算5.3.1 输入模块参数图5-6 输入模块参数5.3.2 输入进料模块参数图5-7 输入进料模块参数5.3.3 输入模块压力图5-8 输入模块压力5.4 灵敏度分析5.4.1进料位置图5-9 5.4.2 回流比图5-10 5.4.3 采出率图5-115.5 设计规定5.5.1 模块值输入图5-12 模块值输入图5-13 模块值输入5.5.2 Vary值的输入图5-14 Vary值的输入图5-15 Vary值的输入5.5.3 塔径值的输入图5-16 塔径设定5.5.4 塔径校核图5-17 塔径的校核5.6 结果汇总5.6.1 塔附属设备图5-18 预热器数值结果5.6.2 再沸器图5-19 再沸器数值结果5.7 流股结果汇总表表5-1 流股结果结果汇总表FEED VAPOR BOT Temperature C 55.6 47.22611 57.98959Pressure bar 19.5 19.5 19.5Vapor Frac 1 0 0 Mole Flow kmol/hr 2559.6 2324.885 234.7153 Mass Flow kg/hr 108269.8 97802.42 10467.35 Volume Flow cum/hr 3587.819 210.594 23.55202 Enthalpy Gcal/hr 6.479122 5.012598 -6.22306 Mole Flow kmol/hrC2H6 2.5596 2.5596 3.27E-35PROPY-01 2324.7 2322.063 2.637043C3H8 218.7648 0.262122 218.50271-BUT-01 9.72 3.72E-28 9.72ETHAN-01 3.7908 1.00E-99 3.7908 H2O 0.0648 1.00E-99 0.0648第六章乙烯精馏塔设计6.1 乙烯精馏塔简捷设计模块DSTWU图6-1 乙烯精馏塔流程6.2 数据输入6.2.1 组分的输入图6-2 组分的输入6.2.2 物性--NRTL图6-3 选择物性的方法6.2.3 进料值输入图6-4 进料值输入6.2.4 塔设备参数输入图6-5 塔设备参数输入6.3 Radfrac严格计算模块的计算6.3.1 输入模块参数图6-6 输入模块参数6.3.2输入进料模块参数图6-7 输入进料模块参数6.3.3 输入模块压力图6-8 输入模块压力6.4 灵敏度分析6.4.1 进料位置图6-96.4.2 回流比图6-106.4.3 采出率图6-116.5 设计规定6.5.1模块值输入图6-12 模块值输入图6-13 模块值输入6.5.2 Vary值的输入图6-14 Vary值的输入图6-15 Vary值的输入6.5.3 塔径值输入图6-16 塔径值输入6.5.4 塔径校核图6-17 塔径校核6.6 结果汇总6.6.1 塔附属设备图6-18 冷凝器输出结果图6-19 再沸器6.7 流股结果汇总表表6-1流股结果汇总表BOT FEED VAPOR Temperature C 4.182358 0.5 -18.4082Pressure bar 26.5 26.5 26.5Vapor Frac 0 1 0 Mole Flow kmol/hr 101.0332 3673.933 3572.9Mass Flow kg/hr 3049.821 103282.1 100232.2 Volume Flow cum/hr 7.815754 3154.337 243.0282 Enthalpy Gcal/hr -2.15974 41.98042 36.40971Mole Flow kmol/hrH2 2.62E-75 0.043871 0.043871C2H2 0.000148 0.000148 2.83E-07C2H4 1.99294 3574.8 3572.807C2H6 97.72396 97.77284 0.048882 PROPY-01 1.316117 1.316117 7.13E-18第七章脱丁烷塔设计7.1 脱丁烷塔简捷设计模块DSTWU图7-1 脱丁烷塔7.2 数值输入7.2.1 组分的输入图7-2 组分的输入7.2,2 物性—NRTL图7-3 选择物性的方法7.2.3 进料值输入图7-4 进料值输入7.2.4 塔设备参数输入图7-5 塔设备参数输入7.3 塔设计结果图7-6 塔设计结果7.4 Radfrac严格计算模块的计算7.4.1 输入模块参数图7-7 输入模块参数7.4.2 输入进料模块参数图7-8 输入进料模块参数7.4.3 输入模块压力图7-9 输入模块压力7.5 灵敏度分析7.5.1进料位置图7-107.5.2 回流比图7-117.5.3 采出率图7-127.6 设计规定7.6.1 模块值输入图7-13 模块值输入图7-14 模块值输入7.6.2 Vary值输入图7-15 Vary值输入图7-16 Vary值输入7.6.3 塔径值输入图7-17 塔径值输入7.6.4 塔径校核图7-18 塔径校核7.7 结果汇总7.7.1 塔附属设备图7-18 冷凝器输出结果图7-19 再沸器输出结果7.8 流股结果汇总表表7-1 流股结果汇总表BOT FEED VAPOR Temperature C 80.84837 9 33.93646Pressure bar 3.8 3.8 3.8Vapor Frac 0 0 0 Mole Flow kmol/hr 14.57214 114.381 99.80886Mass Flow kg/hr 1050.218 6676.038 5625.819 Volume Flow cum/hr 1.880631 10.95084 9.797316 Enthalpy Gcal/hr -0.56269 -1.51553 -0.81699 Mole Flow kmol/hrC3H8 8.83E-10 0.134979 0.1349791-BUT-01 0.058148 88.19512 88.13697N-BUT-01 0.016588 11.25723 11.24064N-PEN-01 14.4974 14.79367 0.2962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