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体学第二章翻译总结
文体学章节总结

文体学1~7章总结第一章关于文体学本章先阐释了现代文体学的概念,即:文体学是用语言学方法研究文体风格的一门学问。
它包括普通文体学和文学文体学。
我们学习的是普通文体学,学的是多种主要语言形式的文体特点。
为了更好地理解文体学,首先,得知道语言是什么?现代语言学的开端是索素尔,他认为语言就是一个符号系统。
而布卢姆菲尔德把语言看做是一个统一的结构,是使用语言习惯的集合。
还有人说语言是社会符号。
从哲学角度看,语言是产生于社会的语言活动。
接着说了言语事件的特点,即具有实物性,形式性和情境性。
根据言语事件的特点可知语言具有多样性,如古英语,现代英语,英式英语,美式英语,口头英语,书面英语等。
接着来了解一下语言的功能。
语言具有表达人们看法的概念功能,建立和保持人际关系的人际功能,根据上下文和当前情境选词义。
这三种功能表明语言必须适应人的交流需要。
讲了文,再来了解体,即风格。
风格就是个人或群体在一定情境下的语言习惯。
再来了解文体学的研究。
这得提到索素尔,他改变了自古以来历时研究文体学的风潮,他强调共时研究。
我们学习文体学重点在于学习语言多样性的三个特点,多样性的分类标准,语言描述的特点和主要的多样性功能。
第二章学习文体学的必要性1.学习文体学有助于养成得体的言语意识。
不同情境都符合他的不同语言风格,只有学好文体学,才能更好地交流。
2.学习文体学有助于提高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鉴赏水平,作者在进行文学创作时,得考虑选择合适的词句和构建文章的结构,学习文体学,我们才知道作者为何做出这样的选择,才能更好地理解作品。
说到这,得提一下由对文学作品的不同理解而产生的文学评论。
文学评论有三个步骤,即描述、理解,评论。
文学评论也是有价值的文学创作。
3.学习文体学有助于达到得体的翻译。
我们知道,语言具有多样性,所以在翻译是有时很难翻出原始意义,译者应该了解目标语言和被翻译语言的习惯用法,这样才能翻出既尊重原文意思又能让读者身临其境的好文章。
文体学与翻译

文体学与翻译
文体学是一门研究文学作品风格和形式的学科,对于翻译也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文体学在翻译领域的应用主要体现在对译文的语言风格和形式的研究和分析中。
文体学对翻译的意义在于帮助翻译人员准确理解原文的风格和形式,从而更好地选择合适的译文风格和形式。
文体学不仅可以帮助翻译人员分析原文的语言特点,还可以帮助翻译人员在译文中恰当地表达原文的风格和形式。
某个文学作品可能使用了比较生动的修辞手法,那么在翻译过程中,翻译人员需要在译文中运用相应的修辞手法来传达原文的风格。
文体学对于翻译人员研究和选择合适的翻译策略也起到了指导作用。
文体学可以帮助翻译人员在面对不同的文体时,选择适合的翻译策略。
不同的文体可能需要采取不同的翻译方法和技巧。
对于一些抒情性的文学作品,翻译人员可以采用诗意化的翻译方式,以保持原文的抒情特点。
文体学对于翻译评价和翻译修订也有指导意义。
通过对原文和译文的文体特点的研究和比较,可以评价译文的准确度和信达性。
如果译文与原文在文体上相似,那么可以认为译文的质量较高。
如果译文在文体上与原文有较大差异,那么可能需要对译文进行修订,以更好地表达原文的风格和形式。
《英语文体学》前七章总结

《英语文体学》前七章总结第一章:关于文体学。
文体学是一门研究语言风格的学科,我们所讲的是现代文体学,其又分为一般文体学和文学文体学。
前者主要是各种文体的一般特征,后者是各种文学作品的特别特征,两者研究有重叠。
语言是人们进行社交的工具,包括:言语行为,言语事件和文本。
言语事件包括三要素:实体,形式和情境。
语言具有多样性,不同的场合使用不一样的语言,承担着不同的功能,如语言的指示功能,表达功能和文本功能。
风格,是个人或群体的语言使用习惯。
学习文体学使我们对不同的语言特色或风格有个系统的知识,熟悉不同文学题材的不同特点,深化我们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力和欣赏力。
此外,文体学给翻译和语言教学也提供了有效地方法。
文体学作为一门学科并不是独立存在的,它与多个学科如修辞学,文学评论等有着密切的关系。
第二章:文体学学习的必要性。
文体学作为一门研究语言风格的学科,分析不同的语言特色。
系统学习文体学,有助于培养表达的准确感。
在不同的场合使用不同的语言。
这对学外语的学生尤为重要;文体学有助于提高我们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力和欣赏力。
通过对文本的研究。
涉及到描写,理解文章体裁特点和艺术表现力,这一过程就是提高我们理解和欣赏的过程;文体学有助于翻译保有原作的原滋原味。
通过分析通篇的风格,包括词,句子的特征,修辞,陈述方式以及文章的主题译者可以更好的把握原文的特色,使得译文在思想上,风格上更贴近原文,有其韵味。
第三章:语言变体文体学把语言变体主要分为方言变体和语域变体。
前者是由于不同的地域风俗习惯形成的,而后者是由于场合的不同而形成的。
方言变体和语域变体是相互依存的。
方言变体又分为:个人习语,即个人用语习惯;短暂性方言,每个时代的有其特别的语言特点,语言是时代的烙印;地域方言,不同地域的不同方言,每个地方读有其不同的说话习惯;社会方言即社会不同阶层如富人和穷人,使用不同的语言;和标准方言,方言也有标准和不标准之分。
语域变体在文体学中,又包括语场,语式(说和写)和语旨。
文体学与翻译

文体学与翻译
文体学是一门研究文本风格及其内在规律的学科,旨在分析不同文学创作风格与语言表现形式,揭示其中的内在逻辑和格局。
充分理解原始文本的文化包容性和文理分析也是该学科的研究重点。
翻译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任务,需要译者掌握两种语言和文化体系的差异。
翻译的目的是将一种语言的表达转换成另一种语言的表达,但译者面临的挑战是如何保留文本的意义和风格。
因此,文体学和翻译的关系密切。
对译者来说,掌握文体学的知识有助于他们更好地理解原始文本的特点。
通过分析文本的结构、语言表现方式和修辞策略,译者可以更准确地传达原始文本的含义。
例如,一篇专业论文的风格通常比较正式,而一篇诗歌则更加抒情。
当译者翻译这些文本时,他们需要根据原始文本的性质和特点采用不同的策略,并尽可能地保留原始文本的风格和意义。
此外,研究文体学还可以增强译者对文化差异的理解。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译者需要面对越来越多的跨文化交流。
对文化和文体差异的了解可以帮助译者更好地理解原始文本的内涵,并尽可能地将其翻译成目标语言。
例如,在不同语言和文化环境中,同一句话可能具有不同的含义。
如果译者不了解这种文化差异,可能会误解原始文本的含义,从而导致翻译质量下降。
综上所述,文体学与翻译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
译者需要深入研究不同文体的特点,理解文本风格和语言表达的内在规律,并将这些知识运用到翻译实践中,以保留原始文本的风格和意义。
同时,译者还需要尊重不同文化和文体之间的差异,以确保翻译工作的准确性和质量。
文体学与翻译

文体学与翻译
文体学是一门研究文学作品的基本形式、结构、风格和艺术特色的学科。
它的研究范围非常广泛,包括了文学的形式、文学的结构、文学的风格、文学的表达技术等方面。
翻译是将一种语言的文字或口头表达转化为另一种语言的过程。
翻译需要翻译者具备深厚的语言功底、文化素养和翻译技巧。
翻译过程中,文体学往往起到重要的作用。
文学作品的翻译是翻译工作中比较复杂的一种。
不同文学作品的文体各不相同,翻译者必须在翻译过程中注意对各种文体的综合把握,同时对词汇、语法等方面进行不断的比较和分析,最终得出符合原作文体的翻译。
例如古典文学作品往往使用一些古体词汇、成语等,这就需要翻译者特别注意文化背景和词义的准确把握,以便恰当地再现原作的文学特色。
在翻译中恰当地应用文体学理论,有助于翻译工作的深入和精准。
翻译者首先需要在翻译前认真阅读原文,对原作的文体特点进行分析和概括。
在翻译时,翻译者应注意选择合适的词汇、语法结构和表达方式,充分体现原作的文体特点。
翻译的最终结果应该是符合原作文体的翻译,不失原意、流畅自然。
总之,文体学对翻译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翻译工作需要翻译者有深厚的语言功底和文化素养,才能更好地把握原作的文学特色和艺术风格。
翻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应注意文体的综合把握和恰当运用,最终达到原作和译文的文体相似,意思相通的效果。
文体学与翻译

文体学与翻译
文体学对于翻译工作者来说,具有指导作用。
文体学研究的对象是不同文体之间的差异和特点,通过对文体的分析和比较,可以揭示出不同文体之间的语言规律和表达方式,熟悉不同的文体特点,可以帮助翻译工作者更好地理解原文的语言特色和表达方式,然后将其转化为目标语言的表达方式。
文学作品的翻译涉及到文学的语言风格和表现手法,熟悉文学作品的文体特点,可以帮助翻译工作者更好地把握原著的意境和情感,保持原著的风格和气质。
文体学也对于翻译工作者进行文体转换时具有借鉴意义。
在翻译过程中,原文的文体特点可能和目标文体不一致,这就需要翻译工作者进行文体转换,将原文的文体特点重新表达出来。
文体学的研究可以为翻译工作者提供可借鉴的对照文体,有助于翻译工作者更好地进行文体转换,使得译文更加贴切和生动。
文体学的研究也可以为翻译工作者提供对照样本。
通过对比不同文体之间的语言现象和表达方式,可以帮助翻译工作者更好地进行文体转换和译文编写,提高译文的品质。
文体学是研究语言运用和表达方式的学科,对翻译工作者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对文体的研究和分析,可以帮助翻译工作者更好地理解原文的语言特色和表达方式,进行文体转换,提高译文的质量和水平。
翻译工作者应该重视文体学的研究,加强对文体学知识的学习和掌握,不断提高自身的翻译水平和能力。
文体学与翻译

文体学与翻译文体学是研究文本语言运用情况的学科,从而探讨文本语言的构成、特点、规律和效果。
而翻译作为跨文化交流的重要手段,也需要深入了解文体学知识,以更好地理解和传达文本的语言特点和效果。
本文将从文体学与翻译的关系、文体学对翻译的指导作用以及文体学在翻译实践中的应用等方面展开讨论。
文体学是研究文本语言运用情况的学科,而翻译则是将一种语言的文本转化成另一种语言的过程。
文体学与翻译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因为不同的文体具有不同的语言特点和语言规律,而翻译的目的就是将原文的语言特点和效果在译文中得以保留和再现。
翻译者需要在翻译时深入了解原文的文体特点,从而更好地把握译文的语言风格和表现效果。
只有深入了解原文的文体特点,才能更好地进行翻译,使译文更加贴近原文的语言风格和表现效果。
二、文体学对翻译的指导作用文体学对翻译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文体学可以帮助翻译者更好地把握原文的语言特点和表现效果。
不同的文体具有不同的语言风格和表现方式,对于翻译者来说,只有深入了解原文的文体特点,才能更好地把握译文的语言风格和表现效果,从而实现译文的准确传达和再现。
文体学可以帮助翻译者更好地选择合适的翻译策略。
在翻译过程中,翻译者需要根据原文的文体特点和表现效果来选择合适的翻译策略,以保证译文的语言风格和表现效果与原文一致。
文体学的知识可以帮助翻译者更好地理解原文的文体特点,从而更好地选择合适的翻译策略,实现译文的准确传达和再现。
文体学对翻译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三、文体学在翻译实践中的应用文体学与翻译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文体学对翻译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并且在翻译实践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在翻译实践中,翻译者需要深入了解文体学知识,以更好地把握原文的语言特点和表现效果,从而实现译文的准确传达和再现。
希望未来能够有更多的翻译者深入研究文体学知识,并将其运用到实际的翻译实践中,从而提高翻译质量,促进跨文化交流与理解。
《英语文体学》1-7总结

《英语文体学》1-7总结-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第一章文体学相关研究内容文体学分为普通文体学和文学文体学,二者有重叠部分,但在此我们所研究的是普通文体学,文体学研究的是语言风格,对语言,人们的理解有很多种,但不管哪种说法,无可否认,语言都是人类表达思想、互相交流的手段,并且有很多具不同意旨的言语事件;风格是与说话人的语言习惯、时代背景相关的,是人门特有的表达方式,因人而异,对语言起到一定修饰作用并且关系到语言表达的有效性。
因此,文体学研究会涉及各种语言变体及相关特征、功用。
文体学对提高理解力和鉴赏水平有很大帮助。
此外,文体学还与语言学、修辞学及文学评论等相关联。
接下来的章节中将具体阐述相关内容。
第二章文体学研究的必要性学习文体学可以提高我们语言使用的精确性,犹如不能在婚礼上穿牛仔装一样,语言使用要合乎当时、当地的具体环境,这就涉及文体学中的言语事件;学习文体学有利于提高我们对文学作品的理解与鉴赏水平,因为文学创作中,作者不可避免会对作品的语言、风格做选择,在文学评论三部曲(描述、解读、评估)中会涉及相关内容;文体学对满足翻译适应性有很大帮助,翻译很难做到完全对应,但基本原则一致是必须的,如作品基调、作品体裁等一致。
以上文体学内容中都有涉及。
第三章语言变体在不同的社交场合,有不同的约定俗成的语体。
根据特定场合的语言习惯及其中特定说话人的语言使用,语言变体可以分为两种:方言变体和语域变体。
方言变体与不同的语言使用者相关,分为个人方言、时间方言、地域方言、社会方言和标准方言;语域变体与不同社交场合相关,其构成要素是语场、语式和语旨。
两种变体并非独立存在而是有一定的相关性,比如,在同一种族、同一领域或同一社会地位,为了增进了解,说话人可能会选择这一具某种共同特征人群的行内语言。
此外,从语言变体中,我们还可以获知说话人的某些相关信息,如职业、国家和说话意旨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体学第二章翻译总结
一五五零七一二〇八
第二章文体分析的步骤
文体分析通常按照语言描写、文本分析、语境因素分析的顺序进行。
一、语言描写
语言描写是指:对给定文本的语言特征进行的研究和分类。
语言特征通过在文本中出现的相对频度表现出来。
通常来说,当我们说一篇文章有特定的语言特征,就指这些特征在文章中出现的很多,这就意味着,我们应当对一篇文章中特定语言特征的出现频次进行统计。
另外,在一篇文章中,局部特征和主导特征的安排可能暗示着写作人的态度意图。
这就是文体学的关注点。
并不是说出现频次最少的就不值得关注,有可能也是文章的一个特殊之处。
文章风格的塑造者用最常出现或最少出现的语言特征代表一种特定的文风文体。
利奇和肖特在阐述问题分析的方法时,列出了四个语言学和文体学目录,分别是:词汇学种类、语法种类、修辞以及衔接和语境。
在本书中,我们提供一个从五方面进行语言描写分析的目录:音韵学、笔迹学、词汇学、语法学和语义学。
语言描写分析目录:
【音韵】这里的音韵学指一种语言的发音系统,包含以下方面:
1. 2. 3. 4. 5.
音的省略语音象征组音押韵节奏
6. 7. 8. 9.
停顿重音速度语调
10. 头韵 11. 谐音 12. 尾韵 13. 拟声 14. 音高
【笔迹学】这里的笔迹学指书写形式,在文章中表现在以下方面:
1. 2. 3.
标点符号的使用字母大写段落划分
4. 5. 6. 7.
【词汇】词汇的选择包含以下角度:
斜体印刷布局图解标志拼写
一五五零七一二〇八
1. 词汇选择
2.
高级或低级
式
词源是古英
准
6. 正式或非正9. 直白或委婉
10. 讨喜与否
7.
标准或非标
词
8.
动态或静态
12. 常用词还是稀有词
13. 抽象或具体
11. 新词还是旧
语还是拉丁语
3. 生
4. 5.
音节的多少描述或评价本义还是衍
【语法】句中连接和排列词汇的方式。
1. 2. 3. 4. 5.
句子类型句子长度句子的复杂程度名词短语从句类型
6. 7. 8. 9.
短语类型语法结构词语顺序时态
10. 主被动 11. 是否符合语法性
【语义】主要讨论修辞手法,可分为八种类型。
1. 2. 3. 4. 5.
比较的手法
替换的手法重复的手法对比和并置的手法双重含义的手法
一五五零七一二〇八
6. 7. 8.
反义手法相似手法省略手法
除了以上修辞手法,交际修辞也影响着语言描写分析。
二、文本分析 1.文本的布局 2.参考 3.代替
4.省略
5.逻辑连接词
6.搭配
7.句子内部的关系
三、语境因素分析
我们把语境分为两类,一是语言语境。
功能文体学把语境因素分为以下三类:1.语篇的领域,长久流传的、私人的或者是公开的,语篇在哪产生的。
2.语篇的要旨,参与者的社会地位、文化水平、作者和读者的关系等。
3.语篇的形式,传播的媒介,是否可见有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