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体废物的燃烧
比较热解和焚烧的工艺特点

比较热解和焚烧的工艺特点
热解和焚烧是两种常见的固体废物处理工艺,它们具有以下不同的特点:
1. 热解:热解是一种通过高温和无氧环境下将固体废物转化为可燃气体和固体残渣的过程。
其特点包括:
- 高温无氧:热解过程在高温下进行,通常在600-1000之间,同时排除氧气以避免燃烧反应。
- 产物利用:热解的产物主要包括可燃气体(如合成气、甲烷)和固体残渣。
这些产物可以进一步被利用,例如用作能源或化学原料。
- 热效率高:热解过程能够高效利用能量,因为产生的燃烧气体可以用来产生热能。
2. 焚烧:焚烧是一种通过高温和氧气完全氧化固体废物,将其转化为灰渣、烟气和热能的过程。
其特点包括:
- 完全氧化:焚烧过程需要充足的氧气供给,以确保固体废物完全燃烧。
因此,焚烧是在高温和氧气环境下进行的。
- 热能回收:通过焚烧可以产生高温烟气,可以用于产生蒸汽或直接转化为电能,从而回收能量。
- 烟气处理:焚烧产生的烟气中会含有一些有害气体和颗粒物,需要进行处理和净化,以满足排放标准。
综上所述,热解和焚烧的主要差别在于热解是在无氧环境下进行,产物主要是可
燃气体和固体残渣,而焚烧是在氧气环境下进行,产物包括灰渣、烟气和热能。
两种工艺都具有能源回收的特点,但是焚烧需要更多的氧气供给,并且需要进行烟气处理。
选取哪种工艺主要取决于废物的性质和处理要求。
固体废物的处理方法

固体废物的处理方法
1. 埋填。
将固体废物埋在地下,利用大地自然的微生物、化学分解作用处理,可以缩小体积、减少占地面积。
但是,埋填会引起地下水和大气等环境问题,因此需要选择合适的地点,并建立严格的管理和监测机制。
2. 焚烧。
通过高温将固体废物燃烧,可以减少体积和重量,同时可以收集热能产生电力。
但是,焚烧会产生二氧化碳、二噁英等对环境有害的气体和灰渣,需要进行特殊处理,否则会造成环境污染。
3. 压缩。
通过机械设备将固体废物压缩,可以减小体积和重量,方便运输、储存和处理。
压缩后的固体废物还可以进行分类和回收,实现资源再利用。
4. 分类回收。
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将可回收的废物分类,如纸张、塑料、玻璃、金属等,在处理之前进行简单的清洗和分类。
回收还可以减少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5. 堆肥。
将有机废物进行发酵和分解,可以得到高质量的有机肥料。
堆肥可以减少固体废物的体积,同时提供土壤养分,对于推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和减少化肥使用具有积极意义。
6.2固体废物的燃烧

⑺焚烧温度
焚烧过程到达的实际温度称为焚烧温度,指固体废物在 燃烧室内着火、分解、燃烧的温度水平,它比固体废物 的着火温度高得多。燃烧室及燃烧流程上温度水平不同。 提高焚烧温度有利于废物中有机有毒物质的分解和破坏。 通常,大多数有机固体废物的焚烧温度在800~1100℃之 间。
⑻停留时间
固体废物在焚烧炉中的燃烧停留时间为进入燃烧室加热干 燥至起燃的加热时间与固体废物燃尽的燃烧反应时间之和。 该时间受固体废物的粒径与密度的制约,粒径越大,停留 时间越长,而对于同种物料,密度决定于粒径大小。为使 焚烧停留时间缩短,投料前应预先经破碎处理。
物料所含水分越大,干燥时间越长,吸收的热量越多, 很容易降低炉膛内的温度,从而使着火难度增大。因 此干燥阶段需要很好的控制温度,如投入辅助燃料燃 烧,提高炉温,改善着火条件。
⒉ 燃烧阶段 当物料完成干燥后,如果炉膛内的温度足够高,且又有 足够的氧化剂,物料就会很快地进入燃烧阶段。燃烧阶 段包括了三个同时发生的化学反应模式:强氧化反应、热 解、原子基团碰撞。
yz yz Cx H y Clz x O xCO zHCl H 2O 2 2 4 2
式中 x、 y、z 分别为 C、 H、Cl 的原子数。 以上几个典型的氧化反应都是表示完全氧化反应的最终结果,其中还有若干中间反应。
⑵热解
热解是在缺氧或无氧条件下,利用热能破坏含碳高分子 化合物元素间的化学键,使含碳化合物破坏或者进行化 学重组的过程。 焚烧炉热解发生原因:由于物料组分的复杂性和其它因 素的影响,即使炉膛内具有过剩的空气量,在燃烧过程 中仍会有不少物料没有机会与氧充分接触,从而形成无 氧或缺氧条件。这部分物料在高温条件下就会发生热解。
6.2.6 影响固体废物燃烧的因素
焚烧技术的概念

焚烧技术的概念焚烧技术是指将固体废弃物经过高温氧化处理,通过燃烧使其转化为无害的化合物、烟气和灰渣的处理手段。
它是废弃物处理领域中重要的环境保护技术之一。
焚烧技术主要包括了热分解、部分氧化和多相反应三个步骤。
首先,固体废物被引入焚烧炉中,通过加热到高温使其达到热分解的条件,废物内部的有机化合物会发生热解,分解为低分子化合物和气体。
其次,在高温的作用下,一部分废物内的化合物将发生部分氧化反应,转化为CO、CO2和H2O等气体。
最后,在高温还原气氛下,废物最终被还原为无机化合物和灰渣。
焚烧技术具有以下几个优点。
首先,焚烧过程中产生的高温能可以回收利用,提供给发电厂等能源领域,实现资源的再利用。
其次,焚烧技术可以减少土地资源的占用,有效解决城市废物积存的问题。
此外,焚烧技术可以有效地处理含有有毒物质的废物,消除其对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危害。
与此同时,焚烧技术也存在一些挑战和争议。
首先,焚烧废气中可能含有有毒物质,例如重金属和二噁英等,使得焚烧设备需要高效的排放控制装置,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其次,焚烧底渣中可能含有一些不能完全转化的有害物质,需要进行妥善处理和处置,以避免对土壤和地下水的污染。
在实践中,为了进一步提高焚烧技术的效率和环保水平,不断有新的创新被引入。
例如,在焚烧炉中加入氮气和脱硫剂可以有效地减少有害物质的排放。
同时,通过改善废气净化设备的设计和运行,减少二噁英等有毒物质产生的可能性。
此外,还可以通过循环利用废气中的热能,进一步提高焚烧技术的能源利用效率。
总之,焚烧技术作为一种常见的固体废弃物处理方法,具有较高的处理效率和环保性,可以有效地减少废物的体积和危害。
然而,在实践中仍然需要关注焚烧过程中产生的有害物质的排放和处置问题,以进一步提高焚烧技术的可持续发展性。
固体废物处理与资源化第五章 固体废物焚烧技术

5.8 烟气中污染物来源、产生原因及存在形态
烟气中HCl来源于含氯的塑料, SOx来源于纸张和厨房垃圾, NOx来源于厨房垃圾。 烟气中的HCl与粉尘中的碱性成分易发生反应, SOx易与粉尘中的碱性成分和氯化物发生反应。 烟气中汞(Hg)的化学形态在炉内基本上是汞蒸气,经 燃烧室、静电除尘器后基本转变为氯化汞(HgCl2)。 重金属、盐分在高温炉内部分气化,但在烟气冷却过程 中凝聚,成为粉尘。
焚烧过程污染物来源、产生原因及存在形态
污染物 来源 PVC、其它氯代碳氢化合物 HCl HF SO2 HBr NOx 氟代碳氢化合物 橡胶及其它含硫组分 火焰延缓剂 丙烯腈、胺 CO 有机 污染物 各种碳氢化合物 二噁英、呋喃 — 溶剂 多种来源 粉末、沙 Hg Cd Pb 重金属 Zn Cr Ni 其它 温度计、电子元件、电池 涂料、电池、稳定剂/软化剂 多种来源 镀锌原料 不锈钢 不锈钢Ni-Cd电池 — 产生原因 — — — — 热NOx 不完全燃烧 不完全燃烧 化合物的离解及重新合成 挥发性物质的凝结 — — — — — — — 存在形态 气态 气态 气态 气态 气态 气态 气、固态 气、固态 固态 气态 气、固态 气、固态 固态 固态 固态 气、固态
除尘器飞灰浓度 的1/2~1/100
分类收集或燃烧 不充分时,Pb、 Cr6+ 可能会溶出, 成为COD、BOD
除 尘 器 飞 灰
除尘器飞灰以 Na 盐、 K 盐、 湿垃圾质量的 磷酸盐、重金属为多 0.5%~1%
Pb、Zn:0.3%~ 3%;Cd:20~ 40mg/kg;Cr: 200~500mg/kg; Hg:110mg/kg 浓度介于炉渣与 除尘器飞灰之间
5.4 焚烧的产物
固体废物的处理方法

固体废物的处理方法固体废物是指人类在生产、生活和其他活动中产生的,已经丧失原有价值或虽未丧失原有价值但被抛弃或需要作为固体废物进行处理的物质。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固体废物的产生量逐年增加,如何有效地处理这些废物,防止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不良影响,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固体废物处理方法:1.填埋法填埋法是一种常见的固体废物处理方法,是将固体废物倒入专门的填埋场中,进行自然分解和降解。
填埋场一般由黏土或混凝土构成,设有防渗漏、排水和覆盖等设施,能够有效地防止废物对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影响。
但是,填埋法也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填埋场占地较大,且容易产生二次污染。
2.焚烧法焚烧法是一种高温处理方法,是将固体废物在高温下进行燃烧,将其中的有机物质转化为二氧化碳和水蒸气。
焚烧法的优点是能够迅速处理大量废物,且占地面积小,但缺点是会产生有毒有害气体和灰烬,对环境和人类健康有一定影响。
3.热解法热解法是一种将固体废物在高温下进行热分解的方法,能够将有机物质转化为燃料气体和焦炭。
热解法的优点是能够产生有价值的燃料气体和焦炭,且不会产生二次污染。
但是,热解法需要高温条件,能耗较高,操作难度较大。
4.生物处理法生物处理法是一种利用微生物降解有机物质的方法,能够将有机物质转化为二氧化碳、水蒸气和微生物细胞。
生物处理法包括好氧堆肥、厌氧发酵和生物滤器等。
生物处理法的优点是能够减少废物量,且不会产生二次污染。
但是,生物处理法的处理速度较慢,且需要合适的条件才能保证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
5.物理分离法物理分离法是一种利用不同物质之间的物理性质差异进行分离的方法,能够将固体废物中的不同成分进行分离和分类。
物理分离法包括重力分选、磁力分选、电力分选和光学分选等。
物理分离法的优点是能够将不同性质的物质进行分离和分类,且操作简单。
但是,物理分离法的处理速度较慢,且需要耗费大量的能源和人力。
综上所述,固体废物的处理方法有多种,每种方法都有其优缺点和适用范围。
第四章可燃固体废物的焚烧

1.1 焚烧目的
A
尽可能焚毁废物、达到无害化
回收利用废热 C
B
最大限度地减容尽 量避免新的污染物 质产生
1.2 可焚烧处理废物类型
液体废物 气体废物 固体废物 焚烧可处理的废物 城市垃圾
一般工业废物
危险废物
医院带菌性固体废物、石油化工厂和塑料厂的含毒性 副产品和焦状废渣、多氯联苯一类的高稳定性物质只 有用焚烧法才能奏效。
废物成分
不完全燃烧形成
两种或多种有机氯化 合物(如氯酚)存在下, 由于二聚作用,在适当的 温度和氧气条件下结合形 成PCDDs/ PCDFs;由 于氯及氯化物的存在,破 坏芳香族碳氢化合物的基 本结构而与木质素结合, 促使生成PCDDs/ PCDFs化合物。
多氯化二酚、多氯联 苯等一类化合物的不完全 燃烧,可生成PCDDs/ PCDFs(破坏分解温度 750~800℃)。如氧气不 足、混合度不够、炉温低、 停留时间太短而未及时分 解为CO2和H2O,均可造 成废物和废气中的氯化物 结合成PCDDs/ PCDFs。
(2) 热灼减量
热灼减量指焚烧残渣在600±25℃经3h灼热后减 少的质量占原焚烧残渣质量的百分数,其计算方式:
Q R
ma
m d
ma
100%
Q ~ 热灼减量,%; R
ma ~ 为焚烧残渣在室温时的质量,kg; m ~ 为焚烧残渣在(600±25℃)经3h灼热后冷
d 却至室温的质量,kg。
(3) 焚烧效率
一氧化碳
酸性气体
由于CO燃烧所需的活化能很高,它是燃烧不完全 过程中的主要代表性产物。
焚烧产生的酸性气体主要包括SO2、HCI与HF,这 些污染物都是直接由废物中的S、CI、F等元素经过焚 烧反应而形成的。能举例说明哪些废物含S、CI、F?
第四篇 固体废物焚烧处理技术

城市生活垃圾 工业固体废物 危险废物 医疗废物
PART THREE
固体废物的收集与 运输
废物的分类与筛选
废物的破碎与磨细
废物的混合与调配
固体废物收集:将可燃废物 进行分类收集,以便后续处 理。
预处理:对收集的固体废物 进行破碎、筛分、干燥等预 处理操作,使其满足焚烧要 求。
焚烧:将预处理后的固体废 物放入焚烧炉中进行高温燃 烧,产生高温烟气和炉渣。
促进资源利用:固体废物中含有大量的可回收资源,通过焚烧处理可促进资源的 有效利用,降低对自然资源的依赖。
汇报人:
PART FIVE
设备故障:焚烧炉等设备可能出现故障,导致燃烧不充分或产生有害气体
爆炸风险:废物中可能含有易燃易爆物质,引发爆炸事故
应对措施:定期维护和检查设备,确保其正常运行;加强废物分类和预处理,降低易燃易爆物 质含量;建立应急预案,及时应对突发事故。
人员安全:操作人员可能面临高温、有害气体等危害,需采取相应防护措施
回转窑焚烧炉:适用于处理危险废 物,技术难度较高,处理规模较大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流化床焚烧炉:适用于小规模处理, 燃烧效率高,环保性能好
热解焚烧炉:适用于处理有机废物, 可回收能源,但技术难度较高
燃烧器:提供燃料和空气的混 合物,维持燃烧室内的燃烧
燃烧室:用于固体废物的燃 烧,产生高温气流
固体废物焚烧处理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烟尘、气体和颗粒物,对大气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二噁英是固体废物焚烧过程中产生的一种剧毒物质,长期暴露于二噁英污染的环境中会增加患 癌症等疾病的风险。
为了减少固体废物焚烧处理对大气环境的负面影响,需要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如安装除尘器、 脱硫脱硝装置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①过剩空气系数 过剩空气系数(m)用于表示实际供给空气量与理论空气量的比值,定义为:
m A A0
式中:A0-理论空气量; A-实际供应空气量。
②过剩空气率
(6-9)
过剩空气率(EA)定义为: EA (m 1) 100%
(6-10)
6.2.4 燃烧方式分类
固体物质的燃烧过程复杂,除发生热分解、熔融、蒸发及化 学反应外还伴随有传热、传质过程。根据可燃物质的性质, 燃烧方式有蒸发燃烧、表面燃烧和分解燃烧。
实际操作过程中,固体废物在炉中的停留时间必须大于理论上 干燥、热分解和燃烧所需的总时间。
⑼过剩空气系数和过剩空气率
按照化学成分和化学反应方程,燃烧固体废物所需氧气量 相当的空气量称为理论空气量。
实际工程中为了保证固体废物燃烧完全,必须向燃烧室鼓 入比理论空气量更多的助燃空气量,即过剩空气量。通常 用过剩空气系数或过剩空气率表示。
⑺焚烧温度
焚烧过程到达的实际温度称为焚烧温度,指固体废物在燃烧 室内着火、分解、燃烧的温度水平,它比固体废物的着火温 度高得多。燃烧室及燃烧流程上温度水平不同。提高焚烧温 度有利于废物中有机有毒物质的分解和破坏。通常,大多数 有机固体废物的焚烧温度在800~1100℃之间。
⑻停留时间
固体废物在焚烧炉中的燃烧停留时间为进入燃烧室加热干燥至 起燃的加热时间与固体废物燃尽的燃烧反应时间之和。该时间 受固体废物的粒径与密度的制约,粒径越大,停留时间越长, 而对于同种物料,密度决定于粒径大小。为使焚烧停留时间缩 短,投料前应预先经破碎处理。
6.2固体废物的燃烧
焚烧产物
可燃的固体废物基本是有机物,由大量的碳、氢、氧及少量 氮、硫、磷和卤素等元素,焚烧过程中与空气中氧反应,生成各 种氧化物或部分元素的氢化物。主要有:
有机碳——CO2 H——H2O,有F或Cl存在时可能有HF、HCl 有机硫和有机磷——SO2、SO3、P2O5 有机氮——N2为主,少量氮氧化物 有机氟化物——HF,氢不足会出现CF4、COF2(需添加助燃 料) 有机氯——氯化氢(氢气不足有游离氯气产生) 有机溴化物、碘化物——HBr、Br2、I2 金属——卤化物、硫酸盐、磷酸盐、碳酸盐、氢氧化物和氧
1
mr mf
100%
式中:mr-单位质量固体废物焚烧炉渣的灼烧减量,kg; mf-单位质量固体废物中的可燃物质量,kg;
(6-7)
⑷有害物质破坏去除率
在危险固体废物的处理过程中,常常还要求对某些主要有害物 质进行评价,其评价可以用破坏去除率(Destruction and removal efficiency 简写为DRE)来表示,定义为从废物中除去 有害物质的质量百分比,定义式如下:
DRE % min mout 100%
min
(6-8)
式中:min-初始进入焚烧炉进行焚烧处理时的有害物质质量,kg/s; mout-焚烧结束时,排出焚烧炉的有害物质质量,kg/s。
一般的,对每个指定的主要有害物质的 DRE 要求达到 99.99%以上。
⑸烟气有害物质排放浓度
固体废物在燃烧后,排出大量烟气,其中主要成分为CO2、H2O 和N2,同时,由于固体废物成分复杂,其燃烧后气相中含有多 种有害气体。虽然有害气体浓度较小,但其危害性非常大,因 此需要对其进行监测、分析和控制,并在净化系统中进行净化 处理。
⒈ 蒸发燃烧
对于熔点较低的固体燃料,燃料在燃烧前先熔融成液态,再 气化,随后与空气混合燃烧。石蜡等烷烃系高级碳氢化合物 的燃烧就属于此类燃烧。在很多情况下,进行蒸发燃烧的同 固时体也→可液能体进→行蒸热气解与燃空烧气。扩散混合燃烧。如蜡烛的燃烧。
⒉ 表面燃烧
指燃烧反应在燃料表面进行的燃烧。这种燃烧现象常发生在 几乎不含挥发分的燃料中,例如在焦炭和木炭表面的燃烧, 氧和CO2通过扩散到达燃料表面进行反应。如在燃料表面尚不 能完全燃烧,则不完全燃烧产物CO等在离开表面后,可再与O2 进行气相燃烧反应。 表面燃烧:不发生蒸发、分解等过程。如木炭、焦的燃烧。
烟气有害物质排放浓度一般定义为单位体积(或质量)烟气中 某有害气体的量,单位为mg/m3。常见的烟气有害物质有:粉 尘、酸性气体(SOx、HCl、HF、H2S、CO、NOx等)、重金属 (Cd、Pb、Ni、Cr、As等)、有机毒物二噁英、苯酚等。在进 行固体废物焚烧处理后,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排放到大气中去 的有害气体各项指标必须满足国家标准。
⑹理论燃烧温度
燃烧反应是一个复杂的化学过程,它包括氧化反应、还原反 应、气化反应、离解反应等许多单个反应。这些反应中有放 热反应,也有吸热反应。当燃烧系统处于绝热状态时,固体 废物在充分燃烧后所释放的热量全部用来提高系统的温度, 系统最终所达到的温度称为理论燃烧温度,即绝热火焰温度 。该温度与燃烧产物成分有关,也与固体废物初温和压力有 关。
⒊ 分解燃烧
这种情况常发生在热分解温度较低的固体燃料。热分解发生 后,产生的挥发分离开燃料表面与O2进行气相燃烧反应,固定 碳等重组分与空气接触进行表面燃烧。木材、纸张、垃圾和 煤的燃烧就属于此类燃烧。 分解燃烧(裂解燃烧):固体受热分解为轻的挥发分和固定碳 及惰性物,挥发分与空气扩散混合燃烧,固定碳与空气接触 进行表面燃烧。如木材和纸的燃烧。
⑶燃烧效率
燃烧效率有多种表示方法,主要包括一氧化碳法和灼烧减量法 。
一氧化碳法中,燃烧效率是指固体废物在进行焚烧过程中排放
烟气中CO的浓度与CO2浓度之间对比关系的参数,定义式如下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CO2 CO2 CO
100%
(6-6)
式中:[CO]和[CO2]分别表示焚烧处理后排放的烟气中 CO 和 CO2 的体积浓度百分比。 灼烧减量法表示的燃烧效率:
6.2.1燃烧基本概念
⑴处理能力
焚烧炉每天焚烧处理固废的量,称为处理能力。它是表征焚烧炉
容量大小的重要指标。 ⑵灼烧减量
指残渣在(600±25)℃下,经过3 h灼烧后减少的质量占原焚烧
残渣的百分数:
mr
mt mc mt
100%
(6-5)
式中:mr-残渣经灼烧后质量减少的百分数; mt-灼烧前残渣在室温时质量; mc-残渣在(600±25)℃下,经过 3 h 灼烧后,冷却到室温时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