闺怨诗

合集下载

闺怨古诗词10篇

闺怨古诗词10篇

闺怨古诗词10篇宫怨诗是闺怨诗中一种特殊的分类,它一般是描写古代帝王王宫中宫女以及失宠的妃子所生成的怨情。

下面就是本店铺给大家带来的闺怨古诗词,希望能帮助到大家!水仙子·灯花占信又无功朝代:元朝|作者:杨朝英灯花占信又无功,鹊报佳音耳过风。

绣衾温暖和谁共?隔云山千万重,因此上惨绿愁红。

不付能博得个团圆梦,觉来时又扑个空。

杜鹃声啼过墙东。

菩萨蛮·秋闺词牌名:菩萨蛮|朝代:清朝|作者:徐灿西风几弄冰肌彻,玲珑晶枕愁双设。

时节是重阳,菊花牵恨长。

鱼书经岁绝,烛泪流残月。

梦也不分明,远山云乱横。

菩萨蛮·春闺词牌名:菩萨蛮|朝代:清朝|作者:徐灿困花压蕊丝丝雨,不堪只共愁人语。

斗帐抱春寒,梦中何处山。

卷帘风意恶,泪与残红落。

羡煞是杨花,输它先到家。

凤归云·闺怨词牌名:凤归云|朝代:唐朝征夫数载,萍寄他邦。

去便无消息,累换星霜。

月下愁听砧杵起,寒雁南行。

孤眠鸾帐里,枉劳魂梦,夜夜飞扬。

想君薄行,更不思量。

谁为传书与?表妾衷肠。

倚牅无言垂血泪,暗祝三光。

万般无奈处,一炉香尽,又更添香。

谒金门·双喜鹊词牌名:谒金门|朝代:元朝|作者:王庭筠双喜鹊。

几报归期浑错。

尽做旧愁都忘却。

新愁何处著。

瘦雪一痕墙角。

青子已妆残萼。

不道枝头无可落。

东风犹作恶。

临江仙·一番荷芰生池沼词牌名:临江仙|朝代:唐朝|作者:尹鹗一番荷芰生池沼,槛前风送馨香。

昔年于此伴萧娘。

相偎伫立,牵惹叙衷肠。

时逞笑容无限态,还如菡萏争芳。

别来虚遣思悠飏。

慵窥往事,金锁小兰房。

深秋寒夜银河静,月明深院中庭。

西窗幽梦等闲成。

逡巡觉后,特地恨难平。

红烛半条残焰短,依稀暗背银屏。

枕前何事最伤情?梧桐叶上,点点露珠零。

闺怨朝代:宋朝|作者:姜特立别恨迢迢千里余,天涯何处觅音书。

花间羞见双双蝶,水上愁寻六六鱼。

闺怨·人世悲欢不朝代:唐朝|作者:高骈人世悲欢不可知,夫君初破黑山归。

如今又献征南策,早晚催缝带号衣。

唐诗300首中的闺怨诗

唐诗300首中的闺怨诗

《闺怨》全文及译文和诗意赏析
《闺怨》是唐朝王昌龄的诗作。

全文如下:
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译文:闺中少妇未曾有过相思之愁,在春光明媚的日子里,精心妆扮登上翠楼。

忽然看到路边的杨柳春色,惆怅之情涌上心头,后悔当初让丈夫离家去觅取封侯之位。

诗意赏析:这首诗描写了上流贵妇赏春时的心理变化。

诗的首句写她“不知愁”:天真浪漫,富有幻想;二句写她登楼赏春:带有幼稚无知,成熟稍晚的憨态;三句急转,写忽见柳色而勾起情思:柳树又绿,夫君未归,时光流逝,春情易失;四句写她的省悟:悔恨当初怂恿“夫婿觅封侯”的过错。

诗无刻意写怨愁,但怨之深,愁之重,已裸露无余。

诗经中的闺怨诗

诗经中的闺怨诗

诗经中的闺怨诗古诗词中的闺怨诗主要是写少妇、少女在闺阁中的忧愁和怨恨。

这种诗,少数是女性自己写的,但由于古代能够接受教育的女性为数不多,所以多数闺怨诗是男性模拟女子的口吻叙写,以下是小编整理的闺怨诗,希望你喜欢!1.《谷风》习习谷风,以阴以雨。

黾勉同心,不宜有怒。

采葑采菲,无以下体?德音莫违,及尔同死。

行道迟迟,中心有违。

不远伊迩,薄送我畿。

谁谓荼苦?其甘如荠。

宴尔新昏,如兄如弟。

泾以渭浊,湜湜其沚宴尔新昏,不我屑矣。

毋逝我梁,毋发我笱。

我躬不阅,遑恤我后!就其深矣,方之舟之。

就其浅矣,泳之游之。

何有何亡,黾勉求之。

凡民有丧,匍匐求之。

不我能慉,反以我为雠,既阻我德,贾用不售。

昔育恐育鞫,及尔颠覆。

既生既育,比予于毒。

我有旨蓄,亦以御冬。

宴尔新昏,以我御穷。

有洸有溃,既诒我肄。

不念昔者,伊余来塈。

2.《伯兮》伯兮朅兮,邦之桀兮。

伯也执殳,为王前驱。

自伯之东,首如飞蓬。

岂无膏沐?谁适为容!其雨其雨,杲杲出日。

愿言思伯,甘心首疾。

焉得谖草?言树之背。

愿言思伯,使我心痗。

3.《日月》日居月诸,照临下土。

乃如之人兮,逝不古处?胡能有定?宁不我顾。

日居月诸,下土是冒。

乃如之人兮,逝不相好。

胡能有定?宁不我报。

日居月诸,出自东方。

乃如之人兮,德音无良。

胡能有定?俾也可忘。

日居月诸,东方自出。

父兮母兮,畜我不卒。

胡能有定?报我不述。

4.《终风》终风且暴,顾我则笑,谑浪笑敖,中心是悼。

终风且霾,惠然肯来,莫往莫来,悠悠我思。

终风且曀,不日有曀,寤言不寐,愿言则嚏。

曀曀其阴,虺虺其雷,寤言不寐,愿言则怀。

唐诗三百中的闺怨诗

唐诗三百中的闺怨诗

唐诗三百中的闺怨诗导语:在唐诗三百首中,有许多闺怨诗佳作,抒发了无数女子内心的幽怨和苦闷。

本文将带您盘点这些经典闺怨诗,领略古代女性的柔情与哀怨。

一、王昌龄《闺怨》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二、白居易《长恨歌》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

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

侍儿扶起娇无力,始是新承恩泽时。

云鬓花颜金步摇,芙蓉帐暖度春宵。

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

承欢侍宴无闲暇,春从春游夜专夜。

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

金屋妆成娇侍夜,玉楼宴罢醉和春。

姊妹弟兄皆列士,可怜光采生门户。

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

骊宫高处入青云,仙乐风飘处处闻。

缓歌慢舞凝丝竹,尽日君王看不足。

三、李白《乌夜啼》黄云城边乌欲栖,归飞哑哑枝上啼。

机中织锦秦川女,碧纱如烟隔窗语。

停梭怅然忆远人,独宿空房不忍闻。

四、刘禹锡《竹枝词》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五、杜牧《秋夕》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六、李商隐《夜雨寄北》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七、李清照《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八、陆游《钗头凤》红酥手,黄縢酒,满城春色宫墙柳。

东风恶,欢情薄。

一怀愁绪,几年离索。

错、错、错。

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

桃花落,闲池阁。

山盟虽在,锦书难托。

莫、莫、莫!。

十首必背闺怨诗

十首必背闺怨诗

十首必背闺怨诗1.《青玉案·元夕》(辛弃疾)中秋节,也叫元宵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

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描述的是女子在中秋遥思家乡、思念身边恋人、度过孤寂的情景。

这首诗用极致的慵懒与空灵来展现出作者内心的怨愤之情,让人感到深刻哀婉。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2.《长恨歌》(白居易)这首《长恨歌》是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首长篇叙事诗,写自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故事。

白居易以自身亲身经历和对历史的关注,巧妙地将本不太寻常、甚至蹊跷的爱情段落在文学上打造成巨大的浪漫传奇。

这首诗是一首充满长情与怨情的诉说,感人至深。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春风不度玉门关,心事青春,领悟壮士悲,谁会凭栏意。

杨柳依依烟雨浓,散作春泥更护花。

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

”3.《钗头凤·世情薄》(李清照)这首《钗头凤·世情薄》是南宋女词人李清照所写,是一首典型的闺怨词。

清照以质朴的词语,流畅的句式,表达了女子在婚姻选择上屈从命运,却又在红尘中感性思考的情感,让人无数次地充满了感怀之情。

“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

晓风干,泪痕残,欲笺心事,独语斜阑。

难,难,难!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秋千索。

角声寒,夜阑珊,怕人寻问,咽泪装欢。

”4.《青玉案·与冯同宿》(辛弃疾)这首诗是中国南宋著名文学家辛弃疾写的一首闺怨词,极具笔墨之美和哀思之情。

词中通过描写作者与同宿友人舍不得依依而别的情景,抒发了深深的相思之苦。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

骊山语罢清宵半,泪雨零铃终不怨。

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

”5.《浣溪沙·西风渐起夜茶香》(唐婉)《浣溪沙·西风渐起夜茶香》是唐代女词人唐婉创作的一首闺怨词。

闺怨诗(二)

闺怨诗(二)

闺怨诗(二)1.唐·李白《子夜吴歌·秋歌》诗句:“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2.唐·杜甫《月夜忆舍弟》诗句:“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3.唐·王维《洛阳城东桥晚眺》诗句:“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4.唐·白居易《长恨歌》诗句:“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5.唐·李商隐《无题》诗句:“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6.唐·杜牧《赠别二首》诗句:“多情却似总无情,唯觉樽前笑不成。

”7.唐·刘禹锡《望夫山》诗句:“终日望夫夫不归,化为孤石苦相思。

”8.唐·元稹《遣悲怀三首》诗句:“谢公最小偏怜女,自嫁黔娄百事乖。

”9.唐·张九龄《望月怀远》诗句:“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10.唐·韦应物《秋夜寄邱员外》诗句:“怀君属秋夜,散步咏凉天。

”11.唐·陈陶《陇西行》诗句:“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

”12.唐·王昌龄《闺怨》诗句:“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

”13.唐·李白《夜泊牛渚怀古》诗句:“牛渚西江夜,青天无片云。

”14.唐·杜甫《春望》诗句:“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15.唐·王维《相思》诗句:“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16.唐·李商隐《无题》诗句:“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

”17.唐·杜牧《秋夕》诗句:“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18.唐·刘禹锡《竹枝词》诗句:“山桃红花满上头,蜀江春水拍山流。

”19.唐·白居易《后宫词》诗句:“泪湿罗巾梦不成,夜深前殿按歌声。

”20.唐·李商隐《代赠》诗句:“楼上黄昏欲望休,玉梯横绝月如钩。

”21.唐·王维《送别》诗句:“下马饮君酒,问君何所之。

”22.唐·李白《清平调三首》诗句:“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高考诗歌鉴赏闺怨诗

高考诗歌鉴赏闺怨诗

• ⑵词中三、四两句刻画了一位什么样的 主人公形象?请简要分析。
• ⑶请简要赏析这首词的结句。
• ⑴词中“恨极在天涯”的“恨”是指什么?
• 思念远隔天涯的心上人的怅恨之情。
• ⑵词中三、四两句刻画了一位什么样的主人公形象?请简要 分析。
• 主人公满腹哀怨,对月怀远,月却不解;临水看花,花自飘 零,无人怜惜。刻画了一位孤独寂寞又自哀自怜的主人公形 象。
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 春住。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5、表现宫中女子对自由被禁锢、遭人冷落的 怨恨,表达对自由和幸福生活的向往。
宫词 武衍 梨花风动玉阑香,春色沉沉锁建章。 唯有落红宫不禁,尽教飞舞出宫墙。
(1)你认为这首诗第二句中"诗眼"是哪个字? 为什么?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
阅读下面的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西宫春怨(王昌龄) 西宫夜静百花香,欲卷珠帘春恨长。 斜抱云和初见月,朦胧树色隐昭阳。 注: 云和——云和是出产琴瑟的地方,这里借指瑟。 昭阳——汉宫名,汉成帝宠妃赵飞燕、赵合德姐 妹居处。 问题:请结合全诗,评析诗中的人物形象。
答①案诗示中例写:的是一个因—被孤—幽独—闭寂—深寞—宫—而——宫的女—妃—子——。 ② 作者用一连串的—动—作———反映了她曲折复杂的内心活动,
• 【常见意象】
• 1、月、梦、泪、雁、寒蝉、更漏、笛 声等言愁意象;
• 2、织布、捣衣、缝衣、登高、凭栏等 行为类意象;
• 3、灯、烛、帘、被、团扇、床枕、帷 幕、帏、镜等室内用具类意象;
• 4、高楼、宫殿、玉阶、窗等庭院建筑 类意象。
闺意献张水部
又 名
朱庆馀

洞房昨夜停红烛
近 试
待晓堂前拜舅姑

古人写闺怨诗集锦

古人写闺怨诗集锦

古人写闺怨诗集锦古来闺怨诗词非常多,多以弃妇、思妇为主要描写对象,以伤春怀人为主题,剖析女子们在特定社会情态、生活遭遇下或悲悼、或悔恨、或失落、或惆怅的复杂心理状态。

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古人写闺怨诗,希望能帮助到大家!闺怨朝代:唐朝|作者:徐彦伯征客戍金微,愁闺独掩扉。

尘埃生半榻,花絮落残机。

褪暖蚕初卧,巢昏燕欲归。

春风日向尽,衔涕作征衣。

闺怨朝代:唐朝|作者:陆龟蒙白袷行人又远游,日斜空上映花楼。

愁丝堕絮相逢著,绊惹春风卒未休。

幽闺怨朝代:宋朝|作者:曹勋妾年十五从良人,良人待旦驱从军。

至今远戍燕山北,但见春归秋草碧。

年年塞百去还来,深院无人空绿苔。

闺怨朝代:唐朝|作者:韩偓时光潜去暗凄凉,懒对菱花晕晓妆。

初坼秋千人寂寞,后园青草任他长。

闺怨朝代:唐朝|作者:戴叔伦看花无语泪如倾,多少春风怨别情。

不识玉门关外路,梦中昨夜到边城。

闺怨诗·竹叶响南窗朝代:南北朝|作者:何逊竹叶响南窗。

月光照东壁。

谁知夜独觉。

枕前双泪滴。

秋闺怨诗朝代:南北朝|作者:阴铿独眠虽已惯。

秋来只自愁。

火笼恒暖脚。

行障镇床头。

眉含黛俱敛。

啼将粉共流。

谁能无别恨。

唯守一空楼。

闺怨朝代:宋朝|作者:舒岳祥一春心事许谁同,金钥无声柳絮风。

怪得枕中黄鸟唤,不知窗外海棠红。

闺怨朝代:明朝|作者:沈明臣镜中容貌本如花,内里分明敢自夸。

一夜为春憔悴尽,莫令终日废铅华。

春闺怨朝代:宋朝|作者:曹勋著意绣鸳鸯,双双戏小塘。

绣罢无心看,杨花满绣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闺情诗鉴赏学案一、何为闺怨诗?闺怨诗是古典诗歌中一个很独特的门类,主要抒写古代民间弃妇和思妇(包括征妇、商妇、游子妇等)的忧伤,或者少女怀春、思念情人的感情。

(以女性为主体描写女性心理情感)其中又有特别的一类称为宫怨诗,它一般是描写古代帝王王宫中宫女以及失宠的妃子所生成的怨情。

二、类别1.宫妇怨诗宫怨诗—-反映皇宫内妇女生活的怨诗---写皇帝喜新厌旧和封建社会红颜衰老而被遗弃的可悲结局。

表达诗人对宫中广大嫔妃不能自主命运的深切同情。

(唐代抒写宫中女子幽怨的宫妇怨诗可以说是唐代很特殊的一类闺怨诗,它的产生源于后宫制度。

众多女子一入深宫,便失去了人身自由,除非皇帝恩准,否则她们只能老死于寂寞冷清的皇宫而别无选择。

与世隔绝,使她们对家乡亲人极度怀念:“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

一声《何满子》,双泪落君前”(张祜《何满子》),写宫女离乡之遥远和隔绝之久长,失去了人身的自由、家庭的欢乐;纵有锦衣玉食的生活,君王偶尔的顾幸,也难以压抑二十年来日日夜夜在胸中翻腾的思亲情绪和故土情结,其悲惨境地一览无遗。

)宫女们并非都可以享受荣华富贵,实际上大多数只是后宫的奴婢,即便是凭借美貌或才艺得到皇帝的恩宠,这种恩宠也是非常靠不住的。

因为喜新厌旧,见异思迁,凭借权势,为所欲为是历代帝王的本性,这就注定了那些深宫女子必然被冷落的命运,饱受深宫的寂寞与心灵的煎熬,因而也在“君恩如水向东流,得宠忧移失宠愁”(李商隐《宫词》)、“红颜未老恩先断,斜倚熏笼坐到明”(白居易《后宫词》)的情况下同样度过了痛苦忧伤的一生。

综上可见,宫妇怨诗的特殊之处在于:对象是君主,君恩无常;环境是后宫,与世隔绝;既不敢宣泄对君王的怨恨,也无法改变被幽禁的处境,较之普通怨妇,更为凄惨悲切。

“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白居易《长恨歌》),一人欢笑的背后是千人哀愁,因此她们的生活自然是更加痛苦、更加无望,有更多不敢宣之于口的怨情。

2.商妇怨诗商妇怨---商人重利轻别离,留下妻子独守空房,商人妇因爱而生怨。

唐朝国力强盛、经济繁荣,加之商业发达,所以出现了很多经商之人。

这些商人们南来北往,四处奔波,在久去不归、音讯难通的情况下,商妇们的怨情愁思便不可抑制地爆发出来,甚至呼喊出“莫做商人妇”的怨语,唐代闺怨诗中有不少诗歌便是专门为这些商妇们写作的。

比如刘采春的《罗贡曲》:莫作商人妇,金钗当卜钱。

朝朝江口望,错认几人船。

与《罗贡曲》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还有李益的《江南曲》:嫁得瞿塘贾,朝朝误妾期。

早知潮有信,嫁与弄潮儿。

综上可见,“商妇怨诗”的特殊之处在于:丈夫并未战死沙场,亦未抛弃自己,并且是在为生活操劳,为赚钱奔波,这样的女子很难像弃妇、征妇那样令人同情,但看重利益,轻视感情的丈夫使得她们的实际处境与弃妇、征妇并无多大区别,与弃妇一样独守空闺、与征妇一样担忧丈夫的安危。

“商人重利轻别离”商妇怨诗真实地反映出唐代妇女既不满情感屈居功名之后,同时也不甘情感屈居金钱之后的社会现实,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

3.征妇怨诗征妇怨---妇人独守空闺,对远在边关的良人(丈夫)的思念。

诗歌既有对战争早日结束、良人早归的期盼,也有对战争的厌恶和诅咒。

唐代闺怨诗中描写征妇的闺怨诗占了绝大多数,正如明人唐汝洵所言:“唐人闺怨,大抵皆征妇之辞”。

唐代边疆辽阔,边境不宁,长年累月的战争使大批青年男子服役边疆,或久戊不归,或战死沙场,其时间之长、生活之苦、牺牲之多对广大士卒来说,是一种严峻的考验,对闺中思妇来说,更是一种痛苦的折磨。

她们不仅要饱尝一般怨妇所共有的相思之苦、别离之恨,而且还要时时牵挂边关丈夫的冷暖安危,承受的感情压力格外沉重,是其他类型的闺妇们无法相比的。

比如“三月时将尽,空房妾独居”(张说《三月闺怨》)描写年华的虚度;“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李白《子夜吴歌》)表现热切的期盼;“欲知别后相思意,回看罗衣积泪痕”(戴叔伦《春怨》)是一种无处可诉的委屈;“一行书信千行泪,寒到君边衣到无”(陈玉兰《寄夫》)是一种无法抑制的担忧;征妇们不愿“李陵一战无归日,望断胡天哭塞云”(裴羽仙《哭夫》),更不愿“夫死战场子在腹,妾身虽存如昼烛”(张籍《征妇怨》),她们的相思不是对丈夫的怨恨,而是一种侥幸的期盼与浓重的担忧。

例如:陈陶的《陇西行》: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一二句写守边将士英勇报国,战争场面慷慨悲壮,极其残酷;三四句诗人以“无定河边骨”与“春闺梦里人”两相比照,一边叙现实,一边写梦境,虚实相对,生死相对,凝聚了诗人对征夫思妇的无限同情,造成强烈的艺术效果。

综上可见,“征妇怨诗”的特殊之处在于:它不像一般的闺怨诗那样主要是怨恨远别的丈夫或薄情的丈夫,而是怨恨造成夫妻分离的社会,怨妇连同丈夫都是饱尝分离相思的受害者与牺牲品,他们无力以回天;并且征夫之怨与思妇之怨,如出一辙,互相辉映,更加大了怨情的力度,越是描写夫妻之间的深情,就越能体现出兵役徭役的无情,从而加大了闺怨诗的批判力度,增强了闺怨诗的现实意义。

4.情人怨诗情人怨-----担心自己的命运,或抱怨自己被抛弃,也有的写对爱情的向往。

三、闺怨诗主题总结⒈表现闺中女子的后悔、怨恨;表现闺中人的寂寞、孤独、冷清;⒉表现对游子(丈夫)的苦苦相思、团聚的渴望;表现对丈夫的关切、牵挂;⒊表现宫中女子对自由被禁锢、遭人冷落的怨恨,表达对自由和幸福生活的向往。

⒋表达宫女在幽禁生活中白白消磨青春的哀怨之情;昔日承恩,今日冷落,美人迟暮伤情而生幽怨悲愤。

⒌抒发王朝盛衰之感(通过宫女的变化来反映),抒发宫女寂寞无聊情怀。

⒍诗人每以失意的宫女自况,感叹个人身世。

借此暗指自己不被朝廷重用等。

【常见意象】1、月、梦、泪、雁、寒蝉、更漏、笛声等言愁意象;2、织布、捣衣、缝衣、登高、凭栏等行为类意象;3、灯、烛、帘、被、团扇、床枕、帷幕、镜、画屏等室内用具类意象;4,高楼、宫殿、玉阶、窗,栏杆等庭院建筑类意象。

其他如花红、杨柳、衰草、落叶落花、泉水、宫女、鹦鹉、黄莺、飞蛾等四、风格特色(手法)(一)浓重的感伤色调。

唐代的闺怨诗,从整体而言,都呈现出一种婉约缠绵幽怨感伤之美,这由古代女性在封建宗法制度下的社会地位和心理状态所决定,也为两类诗的主题(即“怨”)所决定,周汉魏晋南北朝以来民歌中的宫怨诗和闺怨诗已然构成一种感伤的传统色调;文人所作,则无论是宫怨诗的悲叹“君恩无常”和“妾身薄命”,还是闺怨诗的抱憾色衰爱弛或夫妻分离,其感伤色调亦极为明显。

(二)细腻的心理描写。

一首诗,既是一幕人生命运的悲剧,也是一曲痛苦心理的哀歌。

除了心理独白还往往通过情态、动作的细节描写来形象地刻画抒情女主人公的心理。

(三)恰切的比兴衬托(乐景衬哀情)。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桑之落矣,其黄而陨”(《诗经•氓》),比喻爱情的兴衰;-1--2-“家寄征河岸,征人几岁游。

不如潮水信,日日到沙头”(张仲素《春江曲二首》其一),与李益《江南曲》一样以潮水有信反衬人归无期;“春来却羡庭花落,得逐晴风出禁墙”(郑谷《长门怨二首》其一),以庭花可出禁墙反衬宫女身遭幽闭。

还有一种比兴,是以宫怨、闺怨寄托“士不遇”的情怀。

男性诗人“借女人说话”,表现的却是非女人的主题,有人说:他们的目的是借思妇之日“托志帷房”。

一般说来,“男性作家笔下的闺怨题材与君臣遇合的主题常常是一一对应的:以相思寓渴望抱效;以美人迟暮寓功业不就;以空闺寂寞寓怀才不遇;以冷落薄情寓遭排挤打击等等。

所以这种手法为“不遇”的士人在诗歌创作中所乐于采用。

而这些作品较一般宫怨诗和闺怨诗显然又多一层曲折。

如白居易元和初年在皇帝身边作了几年谏官,由于犯颜直谏,被皇帝逐渐疏远,于是作《太行路)),诗中以“妾颜未改君心改”自比,痛陈“人生莫做妇人身,百年苦乐由他人”。

五、答题技巧第一步:根据诗歌题材,简要分析情感载体。

诗人在表达自己的情感时都会选择一些景物(意象),具有代表性的历史事件及典故,或者塑造典型的人物形象等,利用它们特殊的含意将抽象的情感具体化。

所以考生要掌握常见的意象和典故的含意,在鉴赏时准确分析诗人选用的情感载体。

第二步:点明诗歌的情感内涵和基调。

诗歌情感内涵及基调属于鉴赏方面的专业语言,一般情感内涵包括建功立业、淡泊名利、思乡怀远、针砭时弊、离愁别恨、友谊爱情、坚守节操、壮志难酬忧国忧民等;而感情基调一般包括忧愁、寂寞、伤感、孤独、恬淡、闲适、热爱、赞美、仰慕、激愤等。

要依问作答,要点全面准确。

如果只要求“指出”则只需要直接说出作者的思想感情即可;如果要求“结合诗歌内容”,则要结合具体诗句分析,再指出表达的情感。

注意答案要简洁有序,顺畅完整。

六、实战演练⒈阅读下面的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8分)西宫春怨王昌龄西宫夜静百花香,欲卷珠帘春恨长。

斜抱云和深见月,朦胧树色隐昭阳。

[注]云和,云和是出产琴瑟的地方,这里借指瑟。

昭阳,汉宫名,汉成帝宠妃赵飞燕、赵合德姐妹居处。

⑴诗中第一句“西宫夜静百花香”有什么作用?⑵请结合全诗,评析诗中的人物形象。

2.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宫词武衍梨花风动玉阑香,春色沉沉锁建章。

唯有落红官不禁,尽教飞舞出宫墙。

[注]建章:宫殿名。

⑴你认为这首诗第二句中“诗眼”是哪个字?为什么?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

(4分)⑵这首诗三、四两句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什么作用?3.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秋闺思张仲素秋天一夜静无云,断续鸿声到晓闻。

欲寄征衣问消息,居延城外又移军。

望夫词施肩吾手燃寒灯向影频,回文机上暗尘生。

自家夫婿无消息,却恨桥头卖卜人。

【注】回文机:前秦符坚时秦州刺史窦滔被徙流沙,其妻苏惠善属文,把对丈夫的思念织为回文旋图诗,读法宛转循环,词意凄婉。

(1)两首诗都写到了“消息”,张诗的“问消息”和施诗的“无消息”的具体内容有何不同?两首诗都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2)第二首诗中,思妇为什么要“恨”卖卜人?这样写有什么好处?4.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西宫春怨王昌龄西宫夜静百花香,欲卷珠帘春恨长。

斜抱云和深见月,朦胧树色隐昭阳。

注释:云和:古代琴瑟一类乐器的代称。

昭阳:宫殿名,曾为西汉成帝宠妃赵飞燕居所。

(1)这首诗塑造了怎样的人物形象?(2)请从情和景的角度赏析前两句诗歌。

⒈⑴点明时间和地点,写宁静的春宫夜深,花香袭人,本为乐景,在此以反衬宫中人的怨情。

⑵诗中写的是一位幽闭深宫的少女,作者用一连串的动作反映了她曲折复杂的内心活动,在宫中花香月色无边的春夜,她百无聊赖地卷珠帘斜抱琴瑟,凝望昭阳宫,写出了幽闭深宫的深深怨情。

2⑴“锁”字是诗眼。

“锁”字形象地表明了满庭春色闭锁在高墙之内,无法泄露;而宫女的年华,也锁于重门之内,白白消逝。

⑵运用了反衬手法。

落花能够飞出宫墙,无人禁止,而宫女们却身锁重门,人不如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