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实验:大肠杆菌的分离与培养
实验一大肠杆菌的培养和分离

答:皿盖与皿底之间的培养基易滋生杂菌,因 此不宜用此皿继续培养。
连续划线法
2.为什么要研究微生物?
90%以上对人类有利的,少数能引起传染病。 1.利用微生物生产食品、药品,如酒类、抗生素等; 2.微生物治理环境污染; 3.利用微生物生产新能源。 4.用于基因工程
一、实验目的(教学要求)
1.进行大肠杆菌的扩增,利用液体培养基进行细菌 培养的操作; 2.进行大肠杆菌的分离,用固体培养基进行细菌的 划线培养。 3.说明大肠杆菌培养的条件和实验原理。
稀释→涂布→培养
玻璃 三角 刮刀
划线分离法:简单。涂布分离法:单菌落更易 分开,但操作复杂些。
4.扩大培养过程和分离过程
(1)制备50ml的LB(液体和固体)培养基
①配制:: 蛋白胨:0.5g 酵母提取物:0.25g 氯化钠:0.5g 溶于热水并加水至50ml,并调pH(7.6)
固体培养基: 上述物质中再加1g琼脂。
答:利用标记基因所对应的性状(如抗青霉素) 保留转基因大肠杆菌,杀死普通大肠杆菌。
6.本实验的目的是什么?
答:尝试培养微生物的基本技术;学习培养、 分离提纯大肠杆菌的方法。
7.本实验的实验原理是什么?
答:微生物能够利用培养基中的各种营养物质 进行生长和繁殖。划线或涂布可以使单个细菌 繁殖成单个菌落,从而分离。
②灭菌: 将50ml培养基用玻棒转移至三角锥瓶中,
塞上棉花塞,包上牛皮纸,再放入高压蒸气灭
菌锅,在压力为1kg/cm2、温度为121℃,灭菌
15min。 ③倒平板:
待培养基冷却到60 ℃左右时,在酒精灯附 近倒平板。(倒平板操作见课本)(试管斜面的 制作方法类似)
大肠培养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大肠杆菌的生长特性。
2. 掌握大肠杆菌的分离、纯化和鉴定方法。
3. 学习使用显微镜观察大肠杆菌的形态。
4. 熟悉大肠杆菌的生理生化特性。
二、实验原理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是一种革兰氏阴性、无芽孢、兼性厌氧的细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和人体肠道中。
大肠杆菌的培养和鉴定是微生物学实验中的重要内容。
本实验通过分离、纯化和鉴定大肠杆菌,了解其生长特性,为后续研究提供基础。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材料:普通琼脂、营养肉汤、乳糖、胆盐、伊红、美蓝、无菌水、无菌棉签、酒精灯、培养皿、显微镜等。
2. 仪器:恒温培养箱、高压蒸汽灭菌器、电子天平、无菌操作台、移液器、试管等。
四、实验步骤1. 分离大肠杆菌(1)取少量疑似大肠杆菌的样品,用无菌棉签涂抹于营养肉汤中。
(2)将营养肉汤置于恒温培养箱中培养24小时。
(3)取培养后的肉汤,用无菌移液器吸取少量,涂布于普通琼脂平板上。
(4)将平板置于恒温培养箱中培养24小时,观察菌落生长情况。
2. 纯化大肠杆菌(1)挑取单菌落,接种于新的营养肉汤中。
(2)将培养后的肉汤置于恒温培养箱中培养24小时。
(3)取培养后的肉汤,用无菌移液器吸取少量,涂布于新的普通琼脂平板上。
(4)重复上述步骤,直至获得纯化的大肠杆菌。
3. 鉴定大肠杆菌(1)革兰氏染色:取纯化的大肠杆菌,制作革兰氏染色片,观察细菌形态。
(2)生化试验:进行乳糖发酵试验、硫化氢试验、吲哚试验等,鉴定大肠杆菌的生理生化特性。
4. 观察大肠杆菌形态(1)将纯化的大肠杆菌接种于营养肉汤中。
(2)将培养后的肉汤置于恒温培养箱中培养24小时。
(3)取培养后的肉汤,制作涂片,置于显微镜下观察细菌形态。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分离大肠杆菌在涂布有疑似大肠杆菌样品的琼脂平板上,观察到典型的圆形、湿润、边缘整齐的菌落。
2. 纯化大肠杆菌经过多次纯化,获得纯化的大肠杆菌。
3. 鉴定大肠杆菌革兰氏染色结果显示,大肠杆菌为革兰氏阴性菌。
分离大肠杆菌的方法

分离大肠杆菌的方法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是一种常见的肠道细菌,也是微生物学研究中的重要模式生物。
分离大肠杆菌是许多实验室中常见的操作,这里将介绍几种常用的分离方法。
1.无菌技术准备在进行分离大肠杆菌之前,必须保证实验环境的无菌。
操作前要用75%乙醇对操作台面进行消毒,使用无菌培养皿和试管,并佩戴无菌手套。
2.样品采集从目标样品中采集含有大肠杆菌的样品。
常见的样品类型包括食品、水样、粪便等。
采集样品时要注意避免污染,使用无菌容器收集样品。
3.预处理样品将采集到的样品进行预处理,以提高大肠杆菌的分离效率。
常用的预处理方法包括:(1) 粪便样品:将粪便样品稀释于无菌生理盐水中,通过离心操作去除大部分固体颗粒。
(2) 食品样品:将食品样品加入适量的无菌生理盐水中,进行均匀搅拌。
(3) 水样:直接使用无菌容器收集水样,避免污染。
4.选择培养基根据实验需要选择适合分离大肠杆菌的培养基。
常用的培养基包括营养琼脂糖平板(Nutrient Agar Plate)、MacConkey琼脂糖平板(MacConkey Agar Plate)等。
这些培养基含有适合大肠杆菌生长的营养物质,并可以通过某些特殊成分选择性地抑制其他细菌的生长。
5.涂布法涂布法是最常用的分离大肠杆菌的方法之一。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1) 取一支无菌的鉴别环,将其蘸取预处理后的样品。
(2) 将鉴别环均匀地涂布在培养基平板的表面上。
(3) 使用无菌铁环或无菌玻璃杆均匀涂布,以保证样品的均匀分布。
(4) 将涂布好的培养基平板放置在恒温培养箱中,以适当的温度(通常为37摄氏度)进行培养。
6.滤膜法滤膜法是一种通过滤膜来分离大肠杆菌的方法。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1) 准备无菌滤膜和滤膜培养基。
(2) 将预处理后的样品滤过滤膜,将滤膜放置在滤膜培养基平板上。
(3) 将滤膜培养基平板放置在恒温培养箱中进行培养。
7.生物化学试验分离大肠杆菌后,需要进行进一步的鉴别和确认。
实验一大肠杆菌的分离和培养

细菌
2.微生物涉及五类 放线菌
真菌
原生动物
(二)培养基
• 1.分类(按物理形态分) • (1)液体培养基 • (2)固体培养基
①常用旳固体培养基: 琼脂固体培养基.
②微生物在固体培养基 表面生长,能够形成 肉眼可见旳菌落.
2.培养基内所含旳基本物质
• (1)水 • (2)碳源 • (3)氮源 • (4)无机盐
a.灼烧灭菌
注意合用范围
微生物旳接种工具 (接 种环、接种针)或其 他金属用具直接在火 焰旳充分燃烧层灼烧
b. 干热灭菌 160-170℃ ;1-2h
能耐高温旳需要保持干 燥旳物品( 玻璃器皿)
c.高压蒸汽灭菌 100kPa 121℃ 15-30min
一般用于培养基旳灭菌
二、试验操作 • (一)制备牛肉膏蛋白胨固体培养基
• 计算-称量-溶化-灭菌-倒平板
• (二)分离纯化大肠杆菌
• 接种措施有:
• 划种未接 种旳培养基放入37℃恒温箱中培养12h 和24h后,观察并统计
三、课题延伸:菌种旳保藏
• 1、斜面保藏 • (临时保存) • 2、甘油保藏
(长久保 存)
试验1:大肠杆菌旳培养和分离
角烧瓶旳液体培养基中,三角烧瓶在37℃摇床振荡培养 12h。 • (4) 划线分离:将摇床上培养12h旳菌液在固体培养基旳 平板上连续划线,然后将盖好旳培养皿倒置,放在37℃ 恒温培养箱中进行培养。 • (5)单菌落接种培养:在无菌操作下将单菌落用接种环取 出,再用划线法接种在空白斜面上,在37℃下培养24h, 4℃冰箱保存。
设备及用具:
灭菌锅或高压锅、250ml旳三角瓶、封口膜和橡皮圈、 直径90mm旳培养皿、接种环和玻璃三角刮刀、恒温培 养箱、摇床、酒精灯和超净台、一次性塑料手套、装有 酒精棉球旳广口瓶、镊子、有棉塞旳试管 (15mm×120mm)5支
高中生物选修一 第一部分 实验1 大肠杆菌的培养和分离

业曾一度遭受毁灭性的打击。在生产过程中, 出现了葡萄酒变酸、变味的怪事。经过一番研 究,法国科学家巴斯德发现,导致生产失败的 根源在于发酵物中混入了杂菌。由此人们认识 到保持培养物纯净的重要性。
如何保持培养物纯净呢?
无菌技术:
1.消毒与杀菌 ①消毒:消除表面或内部的部分微生物 ②杀菌:杀死内外所有微生物,包括芽孢和孢子
配制培养基的过程:
计算 → 称量 → 溶化(溶解) →灭菌 →倒平板
注意:
1.培养基冷却至50℃左右倒平板 2.倒平板时应在酒精灯附近操作
培养基的分类:
1.物理性质 ①液体培养基:菌种培养或工业生产 ②半固体培养基:观察微生物运动 ③固体培养基:微生物的分离、鉴定、计数
2.组成成分 ①合成培养基:分离、鉴定微生物 ②天然培养基:生产
3.用途:★ ★ ★ ①选择培养基:缺某种物质或多加某种物质 ②鉴别培养基:加指示剂或化学药品
月桂基硫酸盐 胰蛋白胨肉汤
(LST)
配
倒平板:
接种:
接种针灼烧灭菌
平板划线
大肠杆菌的纯化方法:
稀释涂布平板法
平板划线法
大肠杆菌的分离纯化
——结晶紫中性红胆盐琼脂
2.常用方法 巴氏消毒法:牛奶 化学药剂:双手、水源 灼烧灭菌:接种环等(金属) 干热灭菌:160-170℃ 1-2h (玻璃器皿、金属) 高压蒸汽灭菌:121℃ 100KPa 15-30min(培养基) 紫外线消毒法:30min(空气中的微生物) 酒精灯火焰附近操作;超净工作台上操作。
回忆有关细胞的元素组成、分子 组成的知识,想一想微生物应该生活 在什么环境中呢?
1.平板划线法或稀释涂布平板法纯化大肠杆菌 要求:
实验一大肠杆菌的培养和分离

操作时右手无名指和小指 夹住封口膜,另外三指持 三角瓶,左手拿培养皿并 打开上盖的一边,在酒精 灯火焰旁操作。
.
19
(三)大肠杆菌的接种
将斜面上培养的大肠杆菌菌种用接种环接种到灭菌后的LB液 体培养基中,将三角瓶的封口膜和斜面的棉塞复原。
注意事项: 1.在火焰旁从斜面上用接种环取菌; 2.取菌前接种环要用酒精灯灼烧 灭菌,冷却后方能取菌; 3.接种时右手拿着接种环,右手 无名指和小指夹住斜面的棉塞和 三角瓶封口膜; 4.取菌后封口膜和棉塞复原.
LB(Luria-Bertani)液体培养基:蛋白胨10g/L,酵母提取液5g/L,
氯化钠10g/L。
(可用于大肠杆菌的扩大培养)
配制50mL的LB培养基:蛋白胨0.5g,酵母提取物0.25g,氯化钠 0.5g,加50mL水溶解。
LB(Luria-Bertani)固体培养基:50ml LB(Luria-Bertani)液 体培养基中再加入1g琼脂制得。(可用于大肠杆菌的划线分离) 固体培养基可根据需求制成平面或斜面。
培养基:一般 121℃灭菌15min 有葡萄糖:500g/cm2(90℃以上)灭菌30min 有尿素等不能加热的物质:G6玻璃砂漏斗(玻璃砂漏斗用
后需用1mol/L的HCl浸泡,抽滤去酸)
进行操作时,注意瓶口、壁上等不能沾有培养基,否则易发生污染。
.
11
大肠杆菌的培养和分离实验操作步骤
.
12
• 实验器材
.
20
(四)大肠杆菌的扩大培养
三角瓶在37℃,每分钟200转的摇床上振荡培养12h。
.
21
(五)大肠杆菌的划线分离
1、操作步骤 (1)灼烧接种环; (2)接种环冷却后,从在摇床上培养了12h的菌液中蘸取菌液; (3)在近火焰处,用带菌液接种环在固体培养基上划线。
实验一大肠杆菌的培养与分离(最新)

恒温培养箱
实验设备和用品: 1、灭菌锅或高压锅 2、250ml的三角瓶、封口膜和橡皮圈P22 P26 3、直径90mm的培养皿 4、接种环和玻璃三角刮刀 5、恒温培养箱 6、摇床
摇床
实验设备和用品: 1、灭菌锅或高压锅 2、250ml的三角瓶、封口膜和橡皮圈 3、直径90mm的培养皿 4、接种环和玻璃三角刮刀 5、恒温培养箱 6、摇床 7、酒精灯和超净台
1-1什么是生物技术
• 生物技术=生物工程
应用自然科学及工程学原理,以微生 物体、动物体、植物体或其组成部分作为 生物反应器将物料进行加工,以提供产品 来为社会服务的技术。
1-2 传统生物技术
• 传统生物技术指主要通过微生物 的发酵来生产商品.如:酱、醋、 酒、面包、奶酪、酸奶等
1-3 现代生物技术
②保护细胞免受外力的损伤; ③阻拦大分子物质进人细胞; ④使细胞具有致病性及对 噬菌体的敏感性。
伤 寒 杆 菌 细 胞 壁 中 含 毒 素
有些细菌在一定的条件下,细胞里面形成一个椭圆形的休眠 体,叫做芽孢。芽孢的壁很厚,对干旱、低温、高温等恶劣的环 境有很强的抵抗力。例如,有的细菌的芽孢,煮沸3小时以后才 死亡。芽孢又小又轻,可以随风飘散。当环境适宜(如温度、水 分适宜)的时候,芽孢又可以萌发,形成一个细菌.
特点:结构简单,形体微小,通常要用光学显微镜或 电子显微镜才能看到,有的甚至没有细胞结构。 用途:90%以上的微生物是对人类有利的。如抗生素 多数来源放线菌和霉菌;酒由酵母菌发酵产生,腐乳 由红曲霉和毛霉发酵制成;微生物也能消除环境污染, 在新能源领域将发挥巨大作用。
1)放线菌
1、结构: 单细胞原核 分支状的菌丝(基内菌丝、气生菌丝)
分离后,一个菌体 便会形成一个菌 落,这是消除污染 杂菌的通用方法, 也是用于筛选高 表达量菌株的最 简便方法之一
实验1 大肠杆菌的培养和分离

(2)具有耐高糖和耐酸特性的酵母菌是理想的酒精发酵菌种,对野生酵母菌进行 诱变后通过筛选可以得到具有这些特性的突变菌,诱变及筛选过程如下:
步骤1:野生菌液体培养一段时间后接受紫外线照射诱变处理。 步骤2:制备选择培养基。在基本培养基的基础上,注意_和 _,加琼脂后灭菌,制成
本图来自十一学校
二、实验流程 配制培养基
包器材
灭菌
倒平板(或斜面)
接种扩大培养 分离
单菌落培养
接种保存
细菌的分离方法
1.种类: 划线分离法和涂布分离法。 划线分离法:通过接种环在琼脂固体培养基表面连续画线的操 作,将聚集的菌种逐步稀释分散到培养基的表面. 划线时不能划破培养基
2.作用: 是消除污染杂菌的通用方法,也是用于筛选高表 达量菌株的最简便方法之一。
实验一
大肠杆菌的培养和分离
微生物
定义:结构简单、形体微小的单细胞、多细胞或没有 细胞结构的低等生物,包括病毒、原核生物、原生 生物和某些真菌。
曲霉
酵
母
菌
草履虫
细菌:是单细胞的原核生物。 结构组成:细胞壁(肽聚糖)、细胞膜、细胞质,拟核 分裂方式:二分裂
菌落:由单个细菌(或其他微生物)在适宜固体培养 基表面或内部生长繁殖到一定程度;形成肉眼可见有 一定形态结构等特征的子细胞的群落。
为什么要倒置培养?
培养基中的水分会以水蒸气的形式蒸发,正放培养 皿会使水蒸气凝结成水滴后,落入培养基的表面并 且扩散,菌落中的细菌也会随水扩散,菌落间相互 影响,很难再分成单菌落,达不到分离的目的。
1.下面两图是采用纯化微生物培养的两种接种方法接 种后培养的效果图解,请分析接种的具体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结果与分析
•加氨苄青霉素 •所加菌液:普通 •分离方法:划线 •现象:有菌,集中 分布,不均匀,相霉素 •所加菌液:混合 •分离方法:涂布 •现象:分布均匀, 数量较多,但有黄色 透明杂菌。
实验结果与分析
实验反思与总结
这次实验过程中,总的来说较上次在分工 方面有了显著的提高,故而实验做的比较有 序。 但美中不足的是实验结果依然与预期有不 同之处:①培养基被标记错误②杂菌较多, 无菌操作不够规范。 可能还是对实验的预习不够明确,所以在 实验时总是忘记要在酒精灯旁操作这一要求, 在下次试验中一定会多加注意。
Thank You
实验步骤及现象
2.大肠杆菌单克隆的分离与培养 ①设置对照组(6号培养皿)和实验 组(5号培养皿)。 ②向实验组培养皿中加入氨苄青霉素
实验步骤及现象
③用接种环划线 i.将接种环放在火焰上灼烧,直到其烧红。 ii.在火焰旁冷却接种环,同时打开离心管。 iii.在火焰旁将已冷却的接种环伸入普通大肠杆菌 菌液中,蘸取一环菌液,盖上试管。 iiii.左手将皿盖打开一条缝隙,右手将沾有菌种的 接种环迅速伸入平板内,划三至五条平行线,盖 上皿盖。 iiiii.灼烧接种环,待其冷却后,从第一区域划线 的末端开始往第二区域内划线,重复这一操作, 在三、四、五区域划线。
4号 混合 涂布
6号 普通 划线
实验步骤及现象
1.筛选分离含有重组DNA的受体细胞 ①设置对照组(2、4号)和实验组(1、3 号); ②向实验组培养皿中加氨苄青霉素 ③向1、2号加含有重组DNA的大肠杆菌 向3、4号加混合大肠杆菌(既有普通的, 也有转基因的)
实验步骤及现象
④用涂布器涂布 i.用酒精灯灼烧涂布棒(靠近涂布端的手柄也 要灼烧)静置冷却(以防温度过杀死微生物)。 ii.用移液枪取50μl的大肠杆菌加至培养基上。 1000μl=1ml iii.用涂布棒将其均匀涂布于平板上。 iiii.静置5min,倒置培养于37°C的培养箱中。 ⑤在培养皿壁上写、姓名、实验名称,一天后 调查统计各个处理菌落数目。
实验结果与分析
•未加氨苄青霉素 •所加菌液:混合 •分离方法:涂布 •现象:分布均匀, 但有杂菌。
实验结果与分析
•未加氨苄青霉素 •所加菌液:普通 •分离方法:划线 •现象:无大肠杆菌, 但有几个黄色杂菌。
实验结果与分析
•加氨苄青霉素 •所加菌液:转基因 •分离方法:涂布 •现象:分布均匀, 相对较多。
实验二 大肠杆菌的分离与培养
实验时间:2011.5.23
1
2 3 4
实验原理 实验器材与药品
实验步骤及现象
实验结果与分析 实验反思与总结
5
实验原理
1.利用液体培养基可以扩大培养大肠 杆菌; 2.利用固体培养基对大肠杆菌进行划 线分离、培养,目的是获得单菌落; 3.利用附加抗生素的培养基筛选含有 重组DNA的受体细胞。
实验步骤及现象
⑤划完线在培养壁上写班级、性名、实验 名称,放在37°C培养箱中倒置培养,一天 后处理菌落数目。
3.配制LB固体培养基 ①1.28g固体培养基,40ml的水(一瓶加氨 苄青霉素,另一瓶不加) ②灭菌 ③倒平板
实验结果与分析
•未加氨苄青霉素 •所加菌液:转基因 •分离方法:涂布 •现象:分布均匀, 数量适中。
实验器材与药品
器材:高压灭菌锅,培养皿,恒温水浴锅, 恒温培养箱,摇床,酒精灯,涂布器,接 种环,移液枪,电子秤,锥形瓶;
药品:LB液体和固体培养基,去离子水, 70%酒精,氨苄青霉素,大肠杆菌,含有 重组DNA的大肠杆菌。
实验步骤及现象
1号 转基因 涂布
3号 混合 涂布
5号 普通 划线
2号 转基因 涂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