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蚕丝筒子纱染色

桑蚕丝筒子纱染色
桑蚕丝筒子纱染色

说明书摘要

本发明属于纺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桑蚕丝做筒子纱的染色方法,包括松式络筒、脱胶、漂白、染色、后处理、脱水、整形、烘干。其特征在于:在漂白与染色之间增加了松式二次络筒,使整个流程为松式络筒、脱胶、漂白、脱水、整形、烘干、松式二次络筒、染色、后处理、脱水、整形、烘干。在两次松式络筒过程中,桑蚕丝始终用全棉氨纶混纺弹力针织袜筒包覆。有益效果:在漂白与染色之间增加了松式二次络筒;络筒时弹力袜筒包覆筒子,可将废纱率降至零点;染色后筒子不变形,筒子内外颜色一致,颜色一次成功率高,后续反倒、织布效率高,避免了传统方法染色带来的问题。

摘要附图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桑蚕丝做筒子纱的染色方法,包括流程为松式络筒、脱胶、漂白、脱水、整形、烘干、松式二次络筒、染色、后处理、脱水、整形、烘干等工序。其特征在:两次松式络筒过程中,桑蚕丝始终用全棉氨纶混纺弹力针织袜筒包覆,具体工艺步骤如下:

一.松式络筒:采用SSM络筒机,型号是DP-1、是TW-1或PS-6中的一种;络筒前,待用纱管包覆为其长度3倍的全棉氨纶混纺弹力针织袜筒,包覆纱管需其轴向中心位臵与袜筒轴向中心位臵一致;络筒车速300-750r/min,背压力35%-55%,卷绕角12-17°。成品筒子密度0.25-0.38g/cm3,成品筒子定重0.3-0.8kg ;络筒完毕,将露在筒子两端的袜筒沿筒子轴向对向翻转,将桑蚕丝包覆;

二.脱胶:其工艺按浴比1:12至1:40染缸注水后,依次加入

0.5-3.0g/L纯碱或蛋白酶、0.5g/L渗透剂,染浴按2.5℃/min升至50℃-90℃保温30-60min,溢流水洗3-10min,处理后排空;

三.漂白:其工艺按浴比1:12至1:40染缸注水后,依次加入1-3g/L 碱剂、8-30g/L浓度为27.5%的双氧水,染浴按2.5℃/min升至85-90℃保温40-60min,处理后排空;工艺按浴比1:12至1:40染缸注水后,染浴按2.5℃/min升至80℃,加入1-3g/L分散剂,处理后排空;工艺按浴比1:12至1:40染缸注水后,染浴按2.5℃/min升至80℃,加入1-3g/L 分散剂,处理后排空;工艺按浴比1:12至1:40染缸注水后,加入0.3-1.0g/L醋酸,升温至50℃酸洗5分钟,再加入0.01-0.2g/L去双氧水酶,升温至40-60℃,运行15-20min,处理后排空,去双氧水酶处理液PH值为6-8.5。

四.脱水:采用联合牌筒子专用脱水机,脱水转速800-1100r/min,脱水5-10min;

五.整形与烘干:对脱水完的筒子,按照筒子轴向手工整形成圆柱形;采用射频烘干机烘干,运行80-120分钟;

六.松式二次络筒:按照烘干筒子一个反倒一个待染色筒子的原则,采用SSM络筒机,型号是DP-1、是TW-1或PS-6中的一种;络筒车速300-550r/min,背压力40%-60%,卷绕角12-17°;成品筒子密度

0.30-0.40g/cm3 ;

七.染色:根据颜色需要选用活性染料染色,工艺按浴比1:12至1:40染缸注水后,加入2g/L匀染剂,视色调深浅加入10-80g/L助染剂硫酸钠,升温至60℃,运行10分钟后加入活性染料,再运行15分钟;加入0-15g/L碳酸钠或碳酸氢钠20-45分钟,处理后排空;

八.后处理:其工艺按浴比1:12至1:40染缸注水后,加入0.3-0.6g/L 醋酸处理10min,处理后排空;工艺按浴比1:12至1:40染缸注水后,加入1.5g/L皂洗剂,全速升温至95-100℃皂洗10-15min,处理后排空;工艺按浴比1:12至1:40染缸注水后,处理5min,处理后排空;工艺按浴比1:12至1:40染缸注水后,依次加入0-4g/L固色剂、3-6g/L抗静电剂,在50℃保温20分钟,处理后排空;

九、脱水:采用联合牌筒子专用脱水机,脱水转速800-1100r/min,脱水5-10min;

十、烘干:采用射频烘干机烘干,运行80-120分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桑蚕丝做筒子纱的染色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桑蚕丝始终用全棉氨纶混纺弹力针织袜筒包覆,以袜筒轴向截面方向,将袜套拉伸最至大值,此值是袜筒自然收缩状态下轴向截面周长的3-4倍,依次为袜筒弹性标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桑蚕丝做筒子纱的染色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渗透剂为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或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与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复配物。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桑蚕丝做筒子纱的染色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活性染料是采用活性基为乙烯砜、氟氯嘧啶、二氯均三嗪或是铜酞菁结构的活性染料中的一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桑蚕丝做筒子纱的染色方法,其特征是:所述固色剂为聚氨酯类,抗静电剂为阳离子型表面活性剂。

说明书

桑蚕丝做筒子纱的染色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纺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桑蚕丝做筒子纱的染色方法。

背景技术

桑蚕丝是人类最早利用的动物纤维之一,由于桑蚕丝从栽桑养蚕至缫丝织绸,在此生产过程中未受到污染,因此是世界推崇的绿色产品。又因其为蛋白质纤维,属多孔性物质,透气性好,吸湿性极佳,而被世人誉为“纤维皇后”。桑蚕丝作为纺织原材料,织成的面料不仅柔软贴身、保暖透气,还因其绿色健康的特性,对人体具有多种保健作用。所以桑蚕丝是制成高档服装面料的优秀纤维之一。

桑蚕丝坯布染色、印花不能满足个性化、潮流化的需求;桑蚕丝绞纱染色废丝量极大,染色极易色花,加工成本昂贵,无法满足高档面料要求。按照常规的筒子纱染色方法加工桑蚕丝,容易染花,内外色差大,加工过程反倒困难。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旨在克服桑蚕丝传统加工方法不足,而提供一种桑蚕丝做筒子纱的染色方法。

本发明为实现上述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桑蚕丝做筒子纱的染色方法,其特征是:其工艺流程步骤如下:

一.松式络筒:采用SSM络筒机,型号是DP-1、是TW-1或PS-6中的一种;桑蚕丝始终用全棉氨纶混纺弹力针织袜筒包覆,以袜筒轴向截面方向,将袜套拉伸最至大值,此值是袜筒自然收缩状态下轴向截面周长的3-4倍,依次为袜筒弹性标准。络筒前,待用纱管包覆为其长度3倍的全棉氨纶混纺弹力针织袜筒,包覆纱管需其轴向中心位臵与袜筒轴向中心位臵一致;络筒车速300-750r/min,背压力35%-55%,卷绕角12-17°。成品筒子密度0.25-0.38g/cm3,成品筒子定重0.3-0.8kg ;络筒完毕,将露在

筒子两端的袜筒沿筒子轴向对向翻转,将桑蚕丝包覆;

二.脱胶:其工艺按浴比1:12至1:40染缸注水后,依次加入

0.5-3.0g/L纯碱或蛋白酶、0.5g/L渗透剂,染浴按2.5℃/min升至50℃-90℃保温30-60min,溢流水洗3-10min,处理后排空;

三.漂白:其工艺按浴比1:12至1:40染缸注水后,依次加入1-3g/L 碱剂、8-30g/L浓度为27.5%的双氧水,染浴按2.5℃/min升至85-90℃保温40-60min,处理后排空;工艺按浴比1:12至1:40染缸注水后,染浴按2.5℃/min升至80℃,加入1-3g/L分散剂,处理后排空;工艺按浴比1:12至1:40染缸注水后,染浴按2.5℃/min升至80℃,加入1-3g/L 分散剂,处理后排空;工艺按浴比1:12至1:40染缸注水后,加入0.3-1.0g/L醋酸,升温至50℃酸洗5分钟,再加入0.01-0.2g/L去双氧水酶,升温至40-60℃,运行15-20min,处理后排空,去双氧水酶处理液PH值为6-8.5。

四.脱水:采用联合牌筒子专用脱水机,脱水转速800-1100r/min,脱水5-10min;

五.整形与烘干:对脱水完的筒子,按照筒子轴向手工整形成圆柱形;采用射频烘干机烘干,运行80-120分钟;

六.松式二次络筒:按照烘干筒子一个反倒一个待染色筒子的原则,采用SSM络筒机,型号是DP-1、是TW-1或PS-6中的一种;络筒车速300-550r/min,背压力40%-60%,卷绕角12-17°;成品筒子密度

0.30-0.40g/cm3 ;

七.染色:根据颜色需要选用活性染料染色,工艺按浴比1:12至1:40染缸注水后,加入2g/L匀染剂,视色调深浅加入10-80g/L助染剂硫酸钠,升温至60℃,运行10分钟后加入活性染料,再运行15分钟;加入0-15g/L碳酸钠或碳酸氢钠20-45分钟,处理后排空;

八.后处理:其工艺按浴比1:12至1:40染缸注水后,加入0.3-0.6g/L 醋酸处理10min,处理后排空;工艺按浴比1:12至1:40染缸注水后,加入1.5g/L皂洗剂,全速升温至95-100℃皂洗10-15min,处理后排空;工艺按浴比1:12至1:40染缸注水后,处理5min,处理后排空;工艺按

浴比1:12至1:40染缸注水后,依次加入0-4g/L固色剂、3-6g/L抗静电剂,在50℃保温20分钟,处理后排空;

九、脱水:采用联合牌筒子专用脱水机,脱水转速800-1100r/min,脱水5-10min;

十、烘干:采用射频烘干机烘干,运行80-120分钟。

所述碱剂是碳酸钠、碳酸氢钠、雅运欧诺兰CO中的一种。

所述渗透剂为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或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与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复配物。

所述活性染料是采用活性基为乙烯砜、氟氯嘧啶、二氯均三嗪或是铜酞菁结构的活性染料中的一种。

所述固色剂为聚氨酯类,抗静电剂阳离子型表面活性剂。

有益效果:在漂白与染色之间增加了松式二次络筒;络筒时弹力袜筒包覆筒子,可将废纱率降至零点;染色后筒子不变形,筒子内外颜色一致,颜色一次成功率高,后续反倒、织布效率高,避免了传统方法染色带来的问题。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较佳实施例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桑蚕丝做筒子纱的染色方法,按以下步骤进行:

选用100Kg 66D桑蚕丝进行筒子纱染色,其工艺流程为:

1.松式络筒:采用SSM TW-1络筒机,;络筒前,待用纱管包覆为其长度3倍的全棉氨纶混纺弹力针织袜筒,包覆纱管需其轴向中心位臵与袜筒轴向中心位臵一致;络筒车速750r/min,背压力32%,卷绕角12°。成品筒子密度0.35-0.38g/cm3,成品筒子定重0.6-0.8kg ;络筒完毕,将露在筒子两端的袜筒沿筒子轴向对向翻转,将桑蚕丝包覆;

2.脱胶:其工艺按浴比1:40染缸注水后,依次加入

3.0g/L纯碱、0.5g/L渗透剂,染浴按2.5℃/min升至80℃保温60min,溢流水洗3min,处理后排空;

3.漂白:其工艺按浴比1:40染缸注水后,依次加入2g/L碳酸钠、8g/L浓度为27.5%的双氧水,染浴按2.5℃/min升至85℃保温40min,处

理后排空;工艺按浴比1:40染缸注水后,染浴按2.5℃/min升至80℃,加入3g/L分散剂,处理后排空;工艺按浴比1:40染缸注水后,染浴按2.5℃/min升至80℃,加入1g/L分散剂,处理后排空;工艺按浴比1:40染缸注水后,加入0.3g/L醋酸,升温至50℃酸洗5分钟,再加入0.2g/L 去双氧水酶,升温至60℃,运行15min,处理后排空。

4.脱水:采用联合牌筒子专用脱水机,脱水转速800-1100r/min,脱水5-10min;

5.整形与烘干:对脱水完的筒子,按照筒子轴向手工整形成圆柱形;采用射频烘干机烘干,运行80-120分钟;

6.松式二次络筒:按照烘干筒子一个反倒一个待染色筒子的原则,采用SSM TW-1络筒机,络筒车速500-550r/min,背压力60%,卷绕角17°;成品筒子密度0.30-0.35g/cm3 ;

7.染色:根据颜色需要选用活性染料染色,工艺按浴比1:40染缸注水后,加入2g/L匀染剂,视色调深浅加入10-80g/L助染剂硫酸钠,升温至60℃,运行10分钟后加入活性染料,再运行15分钟;加入0-15g/L 碳酸钠或碳酸氢钠20-45分钟,处理后排空;

8.后处理:其工艺按浴比1:40染缸注水后,加入0.3g/L醋酸处理10min,处理后排空;工艺按浴比1:40染缸注水后,加入1.5g/L皂洗剂,全速升温至100℃皂洗10min,处理后排空;工艺按浴比1:40染缸注水后,处理5min,处理后排空;工艺按浴比1:40染缸注水后,依次加入0-4g/L固色剂、3-6g/L抗静电剂,在50℃保温20分钟,处理后排空;

9.脱水:采用联合牌筒子专用脱水机,脱水转速800r/min,脱水10min;

10.烘干:采用射频烘干机烘干,运行120分钟。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的结构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说明书附图

涤纶筒子染色常见问题分析

涤纶筒子染色常见问题分析 ----江苏旷达实验室张凤涤纶织物由于强度高,回弹性好,耐磨性优良,尺寸稳定性好,抗皱性好,而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纺织品及服装面料。涤纶筒子纱线染色是采用高温高压染色法在高温高压筒子纱染色机上进行的。由于聚酯纤维结构非常紧密,分散染料在低温条件下几乎是不上染。涤纶筒子纱染色是在一定的温度下,利用染色机主泵的压力作用使染液穿透卷绕在具有多孔不锈钢筒管上的纱线层,使分散染料的分子与纤维不断接触,染料首先是被纤维外层吸附,继而再向纤维内部扩散而达到上染得目的。我公司主要是ATY、DTY,现就这几年我公司常见染色问题阐述以下两点: 一、影响筒子纱匀染性的因素及预防措施 较高的染液循环频率和较低的染料吸收速度是筒子纱匀染的重要条件。染料的吸收速度除了受纤维及染料本身特性的影响外,它还受助剂、染液温度、PH值等因素的影响。在实际生产中影响筒子纱匀染的因素是相当复杂的,这里以筒子纱染色时基本的操作因素为主,来阐述它们对筒子染色过程中匀染情况的影响。这些因素是筒子纱的染液流速或染液循环频率、染色时染液的升温速度、筒子纱卷绕密度等。 1、影响筒子纱匀染性的因素 A、每循环上染率对匀染的影响

由于纤维对染料的吸收作用,染液内染料浓度在染液流向方向上逐渐减少,引起染液流向下方纤维时染料的吸收量下降,即染料的吸尽作用。反映染料吸尽作用最直接的指标是染液每循环一次纤维吸收染料的百分率,即每循环上染率。每循环上染率越大,吸尽作用越强烈,所得的筒子纱匀染性越差。 B、流速对匀染程度的影响 经过筒子纱的染液流速或筒子纱染色时染液的循环频率,是决定筒子纱染色质量的重要参数。同一纤维品种用同样的染化料在相同条件下染色时,染料的最终平衡上染率是不变的,而达到匀染所需要的时间随染液流速的增加而减小。也就是说,在相同的染色时间内,流速越高,筒子纱的匀染程度就越好;流速越低,筒子纱的匀染程度就越差;但流速过大易出现毛羽等疵病,因此,控制好流速也是非常重要的,一般是要控制在25~30 L·(min.kg)。 C、升温速度对匀染程度的影响 筒子染色时的升温速度直接影响到筒子染色时间的长短,还会影响筒子染色机的产量、能耗。为此,确定合理的升温速度是筒子染色工艺中的一个重要内容。从染液吸尽作用的原理出发,避免升温速度过快引起每循环上染率增加过大导致筒子纱不匀染,对确保筒子纱的染色质量是十分重要的。染色过程中升温速度增加时,每循环上染率也随之加大,这将导致筒子纱不匀染程度的增加。根据小样实验,当循环速度在2.85~3.25次/min情况下,即使升温速度为0,筒子纱

面料染色工艺

面料染色 面料染色工艺流程 一胚布缝边松布翻布 1 缝纫机特征:通过电动机带动缝纫机头,能把布边布头缝合起来。可以缝各种布料。 2 操作:先打开电源开关,把针线跟底线穿好,把布边或布头放到压脚下面、再启动踏脚板。 3 缝边工先检查胚布与流程卡上的数量,胚布是否相符,缝边不能过宽,2公分以内,从布头缝至布尾要平直,齐边。保持布面清洁,按数量分清缸数。 4 对缝纫机要定期保养,如加油,清洁等工作。用完后关掉电源以免烧坏电动机。 5 注意安全、调节机速、小心针头扎手指头。 6 松布,翻布,要检查松布机,翻布筒是否正常,特别要留意勾丝。 二拉缸(绳状缸) 拉缸构造:缸体由不锈缸材料制造,主要配件:电动机,棍筒,加热蒸汽管,加料糟,开关可以正转反转。 特征:能染真丝,棉布,人造丝,锦纶网布等,优点就是产量高,速度快,缺点:不能生产拉架布,高档布料等。 常见故障:会在染色过程中出现打结,绞导布轮。 解决方法:先停机,然后手动开机慢慢倒转。 生产工艺 1 先检查机台是否正常,染缸,用具是否清洁,防止搭色,沾污。 2 胚布进缸要平幅进,用缝纫机接头。 3 染色时水位要放大,浴比1:50左右,低水位不能开机运行,防止拉伤,擦伤。 4 拉缸生产的胚布选择每疋布的长度要基本一致,助剂,染料要加均匀(防止有疋差)。 5 拉缸不能生产高档布料,只能染要求低的产品,目前我们只能用来煮练印花胚布,染印花底

色。 三高温缸 构造:由不锈钢材料组合而成,主要配件:主泵马达,导布轮,升降温进放水阀,还有排汽阀,副缸,抽料泵,搅拌机,主机前装有出布机,四管配有先进电脑运行操作。 特征:能染多种面料,既能低温染色又能高温染色,操作简单易懂,成品质量好,机器运行时出现结会自动报警。 常见故障:机器运行时出现布拉不动,掉布,布打结,布绞导布纶,机器运行时突然停电等。解决方法: 1、当布出现拉不动时,操作工应马上考虑到主泵的冲力是不是调的太大或太小,调小冲力不够,调大冲力过猛,会把缸内的布冲乱,在后面的布运行就会把前面的布压住,导至布拉不动,冲力应该调到适当为止。如果布还是拉不动,在高温情况下,应该降温至85度,缸内压力全部排完,才可以开盖,用人手进行操作,操作工在滚筒正转突然停下,连续几次,用手推布正转。或把布打出一点,再开动主泵,水冲力调大,直到布进去为止。 2、掉布:布在缸内自动打结,过不了喷嘴,降温85度,压力排完,用手工把结解开。 3、布绞导布轮:操作工千万不要茫然地乱正反转,要看清楚布是怎样绕在导布轮上,再找出双头,把布清理好即可,如果缸内高温一定要降温,排压。 7、机器运行时突然停电时,只要来电就把电脑箱上 面的自动与手动开关反复开几次,就OK! 操作工艺 1 胚布进缸前必须检查设备是否正常,染缸,用具是否清洁,防止沾污,沾色。 2 胚布下缸前要看清流程卡上布号,数量是否相同等,拉架布染色必须用缝纫机接头,平幅进缸,防止出现拉痕,染色时水位要放大,严格按工艺流程操作。 3 高温缸染色时,一定要关好,关紧高温缸门,最高温度不能超过130度,降温至85度以下,

桑蚕丝筒子纱染色

说明书摘要 本发明属于纺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桑蚕丝做筒子纱的染色方法,包括松式络筒、脱胶、漂白、染色、后处理、脱水、整形、烘干。其特征在于:在漂白与染色之间增加了松式二次络筒,使整个流程为松式络筒、脱胶、漂白、脱水、整形、烘干、松式二次络筒、染色、后处理、脱水、整形、烘干。在两次松式络筒过程中,桑蚕丝始终用全棉氨纶混纺弹力针织袜筒包覆。有益效果:在漂白与染色之间增加了松式二次络筒;络筒时弹力袜筒包覆筒子,可将废纱率降至零点;染色后筒子不变形,筒子内外颜色一致,颜色一次成功率高,后续反倒、织布效率高,避免了传统方法染色带来的问题。

摘要附图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桑蚕丝做筒子纱的染色方法,包括流程为松式络筒、脱胶、漂白、脱水、整形、烘干、松式二次络筒、染色、后处理、脱水、整形、烘干等工序。其特征在:两次松式络筒过程中,桑蚕丝始终用全棉氨纶混纺弹力针织袜筒包覆,具体工艺步骤如下: 一.松式络筒:采用SSM络筒机,型号是DP-1、是TW-1或PS-6中的一种;络筒前,待用纱管包覆为其长度3倍的全棉氨纶混纺弹力针织袜筒,包覆纱管需其轴向中心位臵与袜筒轴向中心位臵一致;络筒车速300-750r/min,背压力35%-55%,卷绕角12-17°。成品筒子密度0.25-0.38g/cm3,成品筒子定重0.3-0.8kg ;络筒完毕,将露在筒子两端的袜筒沿筒子轴向对向翻转,将桑蚕丝包覆; 二.脱胶:其工艺按浴比1:12至1:40染缸注水后,依次加入 0.5-3.0g/L纯碱或蛋白酶、0.5g/L渗透剂,染浴按2.5℃/min升至50℃-90℃保温30-60min,溢流水洗3-10min,处理后排空; 三.漂白:其工艺按浴比1:12至1:40染缸注水后,依次加入1-3g/L 碱剂、8-30g/L浓度为27.5%的双氧水,染浴按2.5℃/min升至85-90℃保温40-60min,处理后排空;工艺按浴比1:12至1:40染缸注水后,染浴按2.5℃/min升至80℃,加入1-3g/L分散剂,处理后排空;工艺按浴比1:12至1:40染缸注水后,染浴按2.5℃/min升至80℃,加入1-3g/L 分散剂,处理后排空;工艺按浴比1:12至1:40染缸注水后,加入0.3-1.0g/L醋酸,升温至50℃酸洗5分钟,再加入0.01-0.2g/L去双氧水酶,升温至40-60℃,运行15-20min,处理后排空,去双氧水酶处理液PH值为6-8.5。 四.脱水:采用联合牌筒子专用脱水机,脱水转速800-1100r/min,脱水5-10min; 五.整形与烘干:对脱水完的筒子,按照筒子轴向手工整形成圆柱形;采用射频烘干机烘干,运行80-120分钟;

分散染料染涤纶染色实用工艺

涤纶筒子纱染色工艺 涤纶织物由于强度高,回弹性好,耐磨性优良,尺寸稳定性好,抗皱性好,而被广泛 应用于各种纺织品及服装面料。涤纶筒子纱线染色是采用高温高压染色法在高温高压筒子纱染色机上进行的。由于聚酯纤维结构紧密,分散染料在低温条件下几乎不上染。只有将温度提高至90 C以上,染料的上染逐渐增加。达到110 C以上时,涤纶纤维中无定型区高分子 链段的运动加剧,增加了微隙,降低了染料分子扩散进入纤维内部的阻力,提高了染料分子 扩散速度,使分散染料的上染速率迅速加大。至130 C才能获得满意的染色效果,染料利用率达到90 %以上,得色丰满,各种染色牢度优良。 1 .涤纶筒子纱染色工艺 1 . 1生产材料及设备 涤纶100D网络丝、染料、冰醋酸、匀染剂、还原清洗剂、抗静电剂、RY-1180V型 高温高压染样机 1 . 2工艺流程及条件及处方: 原纱进厂一松筒一倒角一装笼一进入染缸一前处理(退浆、煮练、漂白合一,在100 C 条件下处理20min,皂洗剂1g/L去油)一水洗一染色缸加入已溶解好的染料和助剂依次侵入染槽一加入纱线染色(1C /1min )升温至70 C匀染10min —(1C /1min )升温至100 C 匀染10min —( 1 C /min )升温至130 C保温45-60min —高温排水一洗水一还原清洗 (100 C处理30min,对于深色而言)一洗水一醋酸中和一洗水(上抗静电剂)一脱水一烘 干。 染色处方(按织物重量):

分散染料(o.w.f. )x 冰醋酸1.2g/L 匀染剂1.2g/L 还原清洗处方 冰醋酸1.5g/L 还原清洗剂1.5g/L 抗静电剂处方1.0g/L 2 .质量问题产生原因分析及解决措施 2 . 1松筒 涤纶筒子纱线染色前需先松筒,松筒首选不锈钢弹簧管,其优点是有效穿透面积特别 大,对获得匀染非常有利。可自由压缩,对不同数量批号的订单有极强的适应能力。筒纱卷 绕密度大小是很重要的,考虑到染色机械的泵的扬程高度,涤纶筒纱的卷绕密度以0.33-0.39g/立方厘米为宜。卷绕太紧,染液难穿透很厚的纱层,局部因接触染料太少而得色偏浅造成色花或色圈等染疵,卷绕太松,筒纱容易变形脱落,造成乱纱,难于上机。如果绕筒的张力、密度不均匀就必然要造成筒轴各部位染液的穿透速度与穿透量不同。张力、密度较小的部位,染液的穿透速度快,染液的穿透量多;张力、密度较大的部位,染液的穿透速度慢,染液的穿透量少。染色结果是,张力、密度小的部位得色深;张力、密度大的部位得色浅。这是因为,染料上染纤维,是分为三步:第一步,染料随着染液的流动进入纤维表面的“扩散边界层”:第二步,染料通过扩散边界层靠近纤维,被纤维表面吸附;第三步, 染料从纤维表面扩散进入纤维内部。染料从染液中进入纤维表面“边界层”的速度和数量是 与染液的流动速度成正比。也就是说,染液流动越快,纤维表面染液的交换更新越快,染料进入纤维“边界层”的速度越快、数量越多。被纤维表面吸附的速度也就越快、

涤纶筒子纱染色工艺

涤纶筒子纱染色工艺 涤纶织物由于强度高, 回弹性好, 耐磨性优良, 尺寸稳定性好, 抗皱性好, 而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纺织品及服装面料。涤纶筒子纱线染色是采用高温高压染色法在高温高压筒子纱染色机上进行的。由于聚酯纤维结构紧密, 分散染料在低温条件下几乎不上染。只有将温度提高至90℃以上, 染料的上染逐渐增加。达到110℃以上时, 涤纶纤维中无定型区高分子链段的运动加剧, 增加了微隙, 降低 了染料分子扩散进入纤维内部的阻力, 提高了染料分子扩散速度, 使分散染料的上染速率迅速加大。至130℃才能获得满意的染色效果, 染料利用率达到90﹪以上, 得色丰满, 各种染色牢度优良。1.涤纶筒子纱染色工艺 1.1生产材料及设备 涤纶100D网络丝、染料、冰醋酸、匀染剂、还原清洗剂、抗静电剂、 RY-1180V型高温高压染样机 1.2工艺流程及条件及处方: 原纱进厂—松筒—倒角—装笼—进入染缸—前处理( 退浆、煮练、漂白合一, 在100℃条件下处理20min,皂洗剂1g/L去油) —水洗—染色缸加入已溶解好的染料和助剂依次侵入染槽—加入纱线染 色( 1℃/1min) 升温至70℃匀染10min—( 1℃/1min) 升温至

100℃匀染10min—( 1℃/min) 升温至130℃保温45-60min—高温排水—洗水—还原清洗( 100℃处理30min,对于深色而言) —洗水—醋酸中和—洗水( 上抗静电剂) —脱水—烘干。 染色处方( 按织物重量) : 分散染料 ( o.w.f.) x 冰醋酸 1.2g/L 匀染剂 1.2g/L 还原清洗处方 冰醋酸 1.5g/L 还原清洗剂 1.5g/L 抗静电剂处方 1.0g/L 2.质量问题产生原因分析及解决措施 2.1松筒 涤纶筒子纱线染色前需先松筒, 松筒首选不锈钢弹簧管, 其优点是有效穿透面积特别大, 对获得匀染非常有利。可自由压缩, 对不同数量批号的订单有极强的适应能力。筒纱卷绕密度大小是很重要的, 考虑到染色机械的泵的扬程高度, 涤纶筒纱的卷绕密度以

涤纶筒子纱色花病疵原因及解决方法

涤纶筒子纱色花病疵原因及解决方法 2008-12-23 来源: 印染在线点击次数:361 涤纶筒子纱色花病疵原因及解决方法 近年来,由于越来越多的客户认识到筒子纱线染色损耗小、质量高、交货快、效益好,因此,筒子纱线染色订单快速增长。然而涤纶筒子纱线染色工艺复杂,要求很高,且影响因素较多难于控制,稍有疏忽,容易造成色花。 1、染色机理 涤纶筒子纱线染色是采用高温高压染色法在高温高压筒子纱染色机上进行的。由于聚酯纤维结构紧密,分散染料在低温条件下几乎不上染。只有将温度提高至90℃以上,染料的上染才逐渐增加。达到110℃以上时,涤纶纤维中无定型区高分子链段的运动加剧,增加了微隙,降低了染料分子扩散进入纤维内部的阻力,提高了染料分子扩散速度,使分散染料的上染速 率迅速加大。至130℃才能获得满意的染色效果,染料利用率达到90%以上,得色丰满,各种染色牢度优良。 涤纶筒子纱线染色就是在一定的温度下,利用染色机上主泵的压力作用使染液穿透卷绕在具多孔筒管上的纱线层,使染料分子与纤维分子接触,溶解了的染料首先被纤维外层吸附,接着再向纤维内部扩散,从而达到上染目的。 2、容易造成色花的因素及其控制 2.1松筒 涤纶筒子纱线染色前需先松筒。松简首选不锈钢弹簧管,其优点是有效穿透面积特别大,对获得匀染非常有利。可自由压缩,对不同数量批号的订单有极强的适应能力。筒纱的卷绕密度大小是很重要的,考虑到染色机械的泵的扬程高度,涤纶筒纱的卷绕密度以 0.33-0.39g/立方厘米为宜。卷绕太紧,染液难以穿透很厚的纱层,局部因接触染料太少而得色偏浅造成色花或色圈等染疵,卷绕太松,筒纱容易变形脱落,造成乱纱,难于上机。 2.2前处理 前处理的目的是去除涤纶纱线在纺纱和松筒等人缸染色前工序中沾污在纱线上的油剂,通常采用德美净338 1g/L,加碳酸纳2g/L于80℃条件下处理20min。 必须注意的是前处理后一定要清洗干净,否则容易造成染花疵病。

染色工艺(筒子纱与布)

筒子纱染色工艺 络筒→预溶胀→染色→清洗→干燥→溶剂回收 络筒:将20s精梳棉纱线络成600g松式筒子(不锈钢螺旋弹簧筒,0.37g/cm3)。 溶胀:在染色主缸内用纯二甲基亚砜(DMSO)对纱线进行溶胀(浴比:10:1,90℃,1h)。 染色:将二甘醇二甲醚(DG)/二甲基亚砜=9:1的混合溶剂(浴比,10:1), C.I.活性红24(3% owf),无水碳酸钾(3g/L),2℃/min从室温升温到95℃, 染液循环2h;排液。 清洗:先用纯DMSO在90℃下清洗4次,每次15min/次,再用DG在室温清洗10 min一次,浴比都为10:1。 干燥:用110℃的氮气流吹2小时。 溶剂回收:采用精馏的方法,1000-2000帕,在95℃收集DG;500-1000帕,100℃下收集DMSO。 烧杯里染布工艺 棉织物被剪为3g大小的试样,并在二甲基亚砜(DMSO)中25℃溶胀1小时。溶胀后的棉织物经过简单沥干直接转移到45mL染色溶液中,染液含9mL DMSO,36mL 碳酸二甲酯(DMC)(DMSO/DMC 1/4;浴比为1:15),染料(0.09g,3% owf)和碳酸钾(0.08g)。随后封闭染罐,在95℃条件下机械振荡两小时。染色结束后,冷却至室温,打开染罐拿出染色样品,并在离心机上以5000rpm/min 的条件离心5min。离心液与染色残液合并,并用于下一循环的染色。而染色织物在50℃条件下洗涤两次(DMSO,45mL)每次20分钟,去除未固色的染料。每次洗涤后都使用离心机在5000rpm/min的条件下离心5min,最终在50℃下减压干燥至恒重。DMSO洗液,第二次的离心液以及最终蒸馏提纯后的DMSO都用于下一轮的染色回用。

涤纶筒子纱染色工艺

涤纶织物由于强度高,回弹性好,耐磨性优良,尺寸稳定性好,抗皱性好,而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纺织品及服装面料。涤纶筒子纱线染色是采用高温高压染色法在高温高压筒子纱染色机上进行的。由于聚酯纤维结构紧密,分散染料在低温条件下几乎不上染。只有将温度提高至90℃以上,染料的上染逐渐增加。达到110℃以上时,涤纶纤维中无定型区高分子链段的运 动加剧,增加了微隙,降低了染料分子扩散进入纤维内部的阻力,提高了染料分子扩散速度,使分散染料的上染速率迅速加大。至130℃才能获得满意的染色效果,染料利用率达到90 ﹪以上,得色丰满,各种染色牢度优良。 1.涤纶筒子纱染色工艺 1.1 生产材料及设备 涤纶100D网络丝、染料、冰醋酸、匀染剂、还原清洗剂、抗静电剂、RY-1180V 型高温高压 染样机 1.2 工艺流程及条件及处方: 原纱进厂—松筒—倒角—装笼—进入染缸—前处理(退浆、煮练、漂白合一,在100℃条件 下处理20min, 皂洗剂1g/L 去油)—水洗—染色缸加入已溶解好的染料和助剂依次侵入染槽—加入纱线染色(1℃ /1min )升温至70℃匀染10min—(1℃ /1min )升温至100℃匀染10min—(1℃ /min )升温至130℃保温45-60min —高温排水—洗水—还原清洗(100℃处理30min, 对于深色而言)—洗水—醋酸中和—洗水(上抗静电剂)—脱水—烘干。 染色处方(按织物重量): 分散染料()x 冰醋酸1.2g/L 匀染剂1.2g/L 还原清洗处方 冰醋酸1.5g/L 还原清洗剂1.5g/L 抗静电剂处方1.0g/L 2.质量问题产生原因分析及解决措施

2.1 松筒 涤纶筒子纱线染色前需先松筒,松筒首选不锈钢弹簧管,其优点是有效穿透面积特别大,对获得匀染非常有利。可自由压缩,对不同数量批号的订单有极强的适应能力。筒纱卷绕密度大小是很重要的,考虑到染色机械的泵的扬程高度,涤纶筒纱的卷绕密度以-0.39g 立方厘米为宜。卷绕太紧,染液难穿透很厚的纱层,局部因接触染料太少而得色偏浅造成色花或色圈等染疵,卷绕太松,筒纱容易变形脱落,造成乱纱,难于上机。如果绕筒的张力、密度不均匀就必然要造成筒轴各部位染液的穿透速度与穿透量不同。张力、密度较小的部位,染液的穿透速度快,染液的穿透量多;张力、密度较大的部位,染液的穿透速度慢,染液的穿透量少。染色结果是,张力、密度小的部位得色深;张力、密度大的部位得色浅。这是因为,染料上染纤维,是分为三步:第一步, 染料随着染液的流动进入纤维表面的“扩散边界层”:第二步,染料通过扩散边界层靠近纤维,被纤维表面吸附;第三步,染料从纤维表面扩散进入纤维内部。染料从染液中进入纤维表面“边界层”的速度和数量是与染液的流动速度成正比。也就是说,染液流动越快,纤维表面染液的交换更新越快,染料进入纤维“边界层”的速度越快、数量越多。被纤维表面吸附的速度也就越快、数量也就越多。染料从纤维表层扩散进入纤维内部并发生染着的速度自然也就越快、数量也就越多的缘故。 对措施:绕筒要均匀 所谓“均匀”是指绕筒张力要均匀、绕筒密度也要均匀。实际生产证明手工绕筒速度虽快,但很难达到“均匀”的要求。因此,最好是采用机器绕筒,其绕筒效果相对较好。 2.2 前处理 染前处理对天然纤维而言主要是去除其共生物。对涤纶等合成纤维来说则是去除其人为的后加“杂质” 包括纺丝或织造过程中加入的油剂以及沾污的油垢、灰尘、色素等。其中,最值得注意的是油剂。油剂中含有润滑剂、乳化剂、抗静电剂等。施加油剂对涤纶等合成纤维的纺丝、织造是必要的。但在染整加工时必须将油剂洗除倘若染前不洗涤,带着这些油剂染色,油剂会在涤纶表面形成一层“阻染膜”,妨碍染料向纤维内部均匀扩散、渗透。因而,容易造成上色不匀,产生色花、色斑等染疵。而且,还会使浮色增加,影响色牢度。如果染前处理工艺不到位,纤维上的油剂去除不匀,就可能产生云状色花;如果在染色过程中,染液中的染料分散稳定性差,出现凝聚现象,这些油剂又会与染料的聚集体结合,沾附染色物而产生色斑。 必须注意的是前处理后一定要清洗干净,否则容易造成染花疵病。 应对措施:加强染前净化处理 在染色前,先将染色物在淡碱液中(必要时可加入适量耐高温、不起泡的表面活性剂)于120 ℃处理 2Omin(注意,碱浓不可太高,以免涤纶水解)。排液后清洗一次,必要时经酸中和,然后再实施染色。目的有二个:

纺织面料染色工艺流程

纺织面料染色工艺流程 纺织面料染色工艺流程 字体大小:大 | 中 | 小 2009-10-09 13:19 - 阅读:34 - 评论:0 面料染色工艺流程 一胚布缝边松布翻布 1 缝纫机特征:通过电动机带动缝纫机头,能把布边布头缝合起来。可以缝各种布料。 2 操作:先打开电源开关,把针线跟底线穿好,把布边或布头放到压脚下面、再启动踏脚板。 3 缝边工先检查胚布与流程卡上的数量,胚布是否相符,缝边不能过宽,2公分以内,从布头缝至布尾要平直,齐边。保持布面清洁,按数量分清缸数。 4 对缝纫机要定期保养,如加油,清洁等工作。用完后关掉电源以免烧坏电动机。 5 注意安全、调节机速、小心针头扎手指头。 6 松布,翻布,要检查松布机,翻布筒是否正常,特别要留意勾丝。 二拉缸(绳状缸) 拉缸构造:缸体由不锈缸材料制造,主要配件:电动机,棍筒,加热蒸汽管,加料糟,开关可以正转反转。 特征:能染真丝,棉布,人造丝,锦纶网布等,优点就是产量高,速度快,缺点:不能生产拉架布,高档布料等。 常见故障:会在染色过程中出现打结,绞导布轮。 解决方法:先停机,然后手动开机慢慢倒转。 生产工艺 1 先检查机台是否正常,染缸,用具是否清洁,防止搭色,沾污。

2 胚布进缸要平幅进,用缝纫机接头。 3 染色时水位要放大,浴比1:50左右,低水位不能开机运行,防止拉伤,擦伤。 4 拉缸生产的胚布选择每疋布的长度要基本一致,助剂,染料要加均匀(防止有疋差)。 5 拉缸不能生产高档布料,只能染要求低的产品,目前我们只能用来煮练印花胚布,染印花底色。 三高温缸 构造:由不锈钢材料组合而成,主要配件:主泵马达,导布轮,升降温进放水阀,还有排汽阀,副缸,抽料泵,搅拌机,主机前装有出布机,四管配有先进电脑运行操作。 特征:能染多种面料,既能低温染色又能高温染色,操作简单易懂,成品质量好,机器运行时出现结会自动报警。 常见故障:机器运行时出现布拉不动,掉布,布打结,布绞导布纶,机器运行时突然停电等。解决方法: 1、当布出现拉不动时,操作工应马上考虑到主泵的冲力是不是调的太大或太小,调小冲力不够,调大冲力过猛,会把缸内的布冲乱,在后面的布运行就会把前面的布压住,导至布拉不动,冲力应该调到适当为止。如果布还是拉不动,在高温情况下,应该降温至85度,缸内压力全部排完,才可以开盖,用人手进行操作,操作工在滚筒正转突然停下,连续几次,用手推布正转。或把布打出一点,再开动主泵,水冲力调大,直到布进去为止。 2、掉布:布在缸内自动打结,过不了喷嘴,降温85度,压力排完,用手工把结解开。 3、布绞导布轮:操作工千万不要茫然地乱正反转,要看清楚布是怎样绕在导布轮上,再

混纺纱线染色工艺

混纺纱线染色工艺 为了给针织服装领域提供更多更舒适的纺织材料,并降低生产成本,近几年来,市场推出了一系列毛棉(或粘)纱线,常见的有45/55、30/70和20/80等规格的混纺纱线。由于混纺纱线中的羊毛组分不耐强碱和棉用酶制剂,所以不能采用棉常用的煮练和漂白工艺,从而不能有效地去除棉蜡、油脂、果胶和天然色素等杂质,影响了手感风格,以及毛效和漂染工艺的稳定性。笔者经多次实践,调整各工序加工工艺,尤其是前处理加工条件,获得了满意的染品。 2毛棉混纺纱染色工艺 2.1前处理漂染加工成功的关键,前处理要占50%的因素。以45/55配比的毛棉混纺纱线为例,其前处理宜在温和条件下采用适宜的助剂,以获得良好的处理效果。 2.1.1工艺处方和工艺条件: 工艺处方(g/L) 氧化(第一浴)快速渗透剂T0.5~1 去油除蜡精练剂YX1503~5 25%双氧水8~10 小苏打3~5 还原(第二浴) 去油除蜡精练剂YX1502~3 雕白块或漂毛粉3~4 小苏打3~5 工艺条件浴比1∶30,室温下先氧化(第一浴),运转10~15min;继以1℃/min速度升温至60~65℃,保温60~80min,排液,水洗1次。还原(第二浴),再按上述工序,以还原浴重复处理一遍,然后经充分水洗,待染。 2.1.2助剂的作用 快速渗透剂T,不耐强酸、强碱和高温,在40℃左右能迅速均匀润湿纤维,同时可携带浴中其它助剂进入纱线内进行作用,以提高处理效果。该助剂可改善因死棉而造成的染疵。去油除蜡精练剂YX150,它可有效地去除棉纤维上的蜡质油脂,同时对羊毛上的油脂等杂质起净化作用,从而满足后道工序的要求。经该前处理后的纱线,其毛效可达12.7cM/30min。双氧水是氧化剂,它的加入可去除羊毛和棉纤维上的部分杂质,尤其是天然色素。但温度不能过高,否则会引起两种纤维降解而使强力受损。雕白块或漂毛粉是还原剂,还原性强而稳定,不仅能进一步改善两种纤维组分的白度,并且还能除去纱线上残存的氧化剂,确保纱线质量。小苏打(碳酸氢钠)是一种极弱的碱剂,主要调节工作液的pH值至8~8.5,因为双氧水和雕白块都需在碱性条件下发生作用,并且随碱性的增强作用加大。由于受到羊毛组分化学性能的限制,需严格控制工作液pH值。 2.2染色 必须要选用好染料,无论是绞纱还是筒子纱。原则上都可采用环保型高坚牢度的直接染料,将棉或粘胶纤维染着;然后选择对纤维素纤维无亲和力的弱酸性染料或酸性络合染料套染羊毛组分。

简子纱染色需要注意几个问题

简子纱染色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近年来,由于越来越多的客户认识到筒子纱线染色损耗小、质量高、交货快、效益好,因此,筒子纱线染色订单快速增长。然而涤纶筒子纱线染色工艺复杂,要求很高,且影响因素较多难于控制,稍有疏忽,容易造成色花。 一、染色原理 涤纶筒子纱线染色是采用高温高压染色法在高温高压筒子纱染色机上进行的。由于聚酯纤维结构紧密,分散染料在低温条件下几乎不上染。只有将温度提高至90℃以上,染料的上染才逐渐增加。达到110℃以上时,涤纶纤维中无定型区高分子链段的运动加剧,增加了微隙,降低了染料分子扩散进入纤维内部的阻力,提高了染料分子扩散速度,使分散染料的上染速 率迅速加大。至130℃才能获得满意的染色效果,染料利用率达到90%以上,得色丰满,各种染色牢度优良。 涤纶筒子纱线染色就是在一定的温度下,利用染色机上主泵的压力作用使染液穿透卷绕在具多孔筒管上的纱线层,使染料分子与纤维分子接触,溶解了的染料首先被纤维外层吸附,接着再向纤维内部扩散,从而达到上染目的。 二、染色易色花应注意以下问题: 2.1松筒 涤纶筒子纱线染色前需先松筒。松简首选不锈钢弹簧管,其优点是有效穿透面积特别大,对获得匀染非常有利。可自由压缩,对不同数量批号的订单有极强的适应能力。筒纱的卷绕密度大小是很重要的,考虑到染色机械的泵的扬程高度,涤纶筒纱的卷绕密度以 0.33-0.39g/立方厘米为宜。卷绕太紧,染液难以穿透很厚的纱层,局部因接触染料太少而得色偏浅造成色花或色圈等染疵,卷绕太松,筒纱容易变形脱落,造成乱纱,难于上机。 2.2前处理 前处理的目的是去除涤纶纱线在纺纱和松筒等人缸染色前工序中沾污在纱线上的油剂,通常采用除油灵,加碳酸纳2g/L于80℃条件下处理20min。 必须注意的是前处理后一定要清洗干净,否则容易造成染花疵病。 2.3染料的选择 高温高压染色应尽量选用分子量小、分散性优良的染料,国产分散红E-4B、分散黄 E-3RL、分散蓝E-4R是一组很匹配的低温型染料组合。能拼出大部分常见的色谱体系。考

染纱纱染色工艺

资料随时可以为客户更新。 1 2013102236264 一种节水的纱线染色方法 2 201410328666X 一种筒子纱白色染色用料配方 3 2014103286782 一种筒子纱黑色染色用料配方 4 2013101556674 一种纱筒以及一种应用到该纱筒的染色工艺 5 2014103692771 一种耐后丝光强碱的纯棉黑色纱线染色处方及其制备方法 6 2014103692786 一种耐后丝光强碱的纯棉黑色纱线的染色方法 7 2014103157052 纤维素纤维筒子纱荧光涂料染色方法 8 2014102850072 一种筒子纱染色工艺 9 2014102844692 生产用筒子纱染色后脱水装置 10 2014102844673 筒子纱染色的前后处理工艺 11 2014102017079 一种可透光纱线染色的加工工艺 12 2014102019445 一种提高多组分包芯纱在染色时缩率的加工工艺 13 2014102143230 一种短纤维纱线的染色方法 14 2014102136684 一种竹纤维筒子纱的染色工艺 15 2014102146652 双重混纺编织高强易染色纱 16 2014102123415 一种羊绒筒子纱染色工艺 17 2014101419845 染色步骤较少的全羊毛毛纱针织面料的生产方法 18 2013107207592 单纱染色机 19 2014101642034 快速染色纱筒 20 2014101633730 高效染色纱筒 21 2014101633088 高效节能染色纱筒 22 2012105324845 液流式绞纱染色机 23 2012104574167 新型的单向筒子纱染色机 24 2012104460607 筒子纱的节水染色工艺 25 2012104460626 筒子纱染色的后处理工艺 26 2012800468449 染色和处理BCF纱线的方法 27 2013107208472 立缸染色烘纱机 28 201310625331X 一种绞纱染色工艺 29 2014100045750 一种筒子纱的残液染色工艺 30 2014100046471 一种筒子纱的单向循环染色工艺 31 2013107455535 一种新型纱线染色装置 32 2013107489334 一种新型纱线染色箱 33 2013106985036 一种纺织纱的染色助剂配方 34 2013106530007 全棉荧光纱线的染色工艺 35 2013106242476 混纺纤维筒子纱三合一体染色方法 36 2013104826798 筒子纱涂料染色方法 37 2013105046204 一种多层次颜色牛仔纱线的染色方法 38 2013104533602 一种纱线染色机 39 2013105148689 一种海岛纱褶皱面料的染色工艺 40 2013105501327 一种单纱染色上浆一体机 41 2013104283823 筒子纱染色工艺 42 2013104953702 绕线式色纺纱染色捻纱一体模具头

粘胶筒子纱染色

粘胶筒子纱染色工艺探讨 摘要粘胶纤维的无定形区大,而且存在皮蕊结构,因此,染料上染快,染料分子扩散困难,极易产生色花、层差等染疵。采用高温移染法染色工艺代替传统的恒温法或升温法染色工艺,并通过加入匀染剂、防染盐等助剂可有效解决色花、层差等问题。 关键词粘胶纤维筒子纱活性染料匀染剂防染盐高温移染法染色 工艺 1 前言 粘胶纤维是以天然纤维素为原料,经过一定的化学加工制造而成。其加工过程如下:漂白纸浆→17.5%烧碱浸渍→老化→黄化→碱溶解成粘胶溶液→成熟→过滤→脱泡→纺丝→脱硫→ 洗涤→漂白→洗涤→烘干→成品 粘胶纤维的基本组成物质与棉纤维一样,也是纤维素,但其染色性能与棉纤维有一定差异,主要体现在:一方面,粘胶纤维的无定形区大,染料上染快;另一方面,粘胶纤维存在着皮蕊结构,皮层的取向度较高,造成染色时染料分子扩散困难。因此,粘胶筒子纱染色极易产生色花和层差,特别是在咖啡、翠绿等颜色上。我们采用高温移染法染色工艺代替传统的恒温法或升温法染色工艺,并通过加入匀染剂、防染盐等助剂大大减少了粘胶筒子纱色花和层差的出现,提高了产品品质,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2.实验 2.1实验织物 32S×32S双股粘胶纱 2.2 染料和药品 活性染料,市场取样。 棉用匀染剂TF-210A,浙江传化股份有限公司生产。 元明粉(工业级)、纯碱(工业级)、防染盐(工业级) 2.3 实验仪器与设备 ECO远红外染样机(美国datacolor), SF-300型测色仪(美国datacolor), UV-2401PC 紫外分光光度仪(日本岛津),SW-12A型水洗牢度仪(常州第二纺织仪器厂),LFY-49摩擦 牢度测试仪(山东纺织研究所) 2.4 实验方法 2.4.1 染色工艺对上染速率的影响 2.4.1.1 实验配方 活性染料:3%o.w.f,匀染剂TF-210A:1.0g/l,元明粉:50g/l,纯碱:20g/l,浴比1:20。 2.4.1.2 恒温染色实验操作 加入匀染剂、元明粉、染料,升温至60℃,加入纱线,染色30 min,加入纯碱,

尼龙染色经验体会

1. 尼龙布胚定前需要洗水 正常染尼龙含氨纶布,是需要定前洗水的,因为氨纶含量高,所含硅润滑油相对量高(氨纶含硅油量一般可达8%以上),如果在胚定前不去除硅油,那么高温胚定时,硅油会发生交联,会吸附在锦纶丝上,在染色时会严重阻碍酸性料上染,从而形成染花。 a. 一般用干洗机(四氯乙烯作萃取剂)密闭除油,这是一种较好的方法,硅油去除效率高; b. 其二,会用到平幅水洗机,可以调节加料箱及水洗箱节数,加入除油剂及螯合分散剂,每缸需溢流排水,总耗水量控制在1:40-1:60,一般除油效率只有30%-40%,但可使布疋含油分布较均匀,改善染花,注意除油剂与分散剂选择很重要,防止洗下的硅油破乳回沾,染色时形成白斑; c. 其三,会用到Beam缸或JET缸先除油(包括一些不定胚的,直接落缸除油染色),除油效率会比较高,但要注意的是布面问题,布疋在无预缩的情况下,直接落染缸除油,染色后会容易出现布面折痕及鸡爪痕,建议还是过平幅水洗后(相染预缩消除应力),再落缸除油; 2.高温预定胚对染色造成影响 锦纶织物,在高温条件下,末端氨基极容易被氧化(酸性料上色基团),如果不加锦纶高温抗黄变保护剂190度与193度胚定,对后续染色的吸色有极大影响,定胚时必须加入锦纶高温抗黄变剂(价格昂贵),通常会建议使用朗盛(拜耳)的GR 25-40g/l。 直得一提的是纱线的购买后分纱问题,我们发现,经常一批纱回来后,总有一两个纱上色与其它纱不同,包括韩国晓星、旭化成、东丽及杜邦纱,在大货织造前期,需要有试纱工作,将黄白纱及深浅纱分出来,因为这些纱的微少吸色差异,在高温定胚时,会象三极管放大一样在最终染色时呈现横直条; 有时纱支的存放条件,也会造成锦纶丝的吸色差异,所以锦纶纱的存放很关键。 3.染色时染料的选用 浅色尽量选用匀染性高,但牢度稍差的小分子染料,不可选用金属媒染染料,否则原料的一点吸色差异,会被放大,造成严重横直条; 在Claraint及其它大公司的酸性料色卡中,对各个染料都划分有不同的匀染等级,匀染级别与其湿牢度基本是反比的,及建议的起染温度、pH,大家可以向他们索要色卡参考,这里不多说了 4.染色工艺的确定 a.对应选料结果,制定不同的染色工艺,说明一下,常用的尼龙66用100-105度染色,6用90-95度染色足矣 b.pH是个关键影响因素,慎重使用平滑剂硫酸铵、醋酸及新型的缓释酸剂,一般而言,浅色用硫酸铵足矣(如是选用Claraint的,看看他们介绍的起染pH吧),中深色建议先加部分硫酸铵,温度升到80-90度时,不加压曲线抽入HAC,当然,如果你使用了缓释酸剂,低温时即可加入,温度升高时,

筒子纱染色

筒子纱染色与其它高能耗、高污染行业一样,将节能减排作为未来发展的主要目标。通过染色工艺的改进、染色设备结构性能的提高和设计优化,降低加工过程中的水、蒸汽、电、染化料消耗,减少污水排放,是一条实现节能减排的有效途径。经过长期的实践应用,人们掌握了一些对染色性能有较大影响的参数,并对其采取相应的控制方式,既可满足染色的质量要求,又能在一定程度上达到节能减排的效果。例如,小浴比条件下的染色,不仅能够节省水和蒸汽、减少排放,而且还可提高活性染料的直接性,减少对盐类的依存性,降低盐类的消耗和污水助剂的含量。因此,小浴比是筒子纱染色节能减排的一个主要特征。 比流量是影响筒子纱染色质量的一个重要参数,过去一直认为取得越大越有利于匀染,但近年来的实际应用表明并非如此。过大的比流量,需要消耗很大的主循环泵功率,并且会使纱线产生毛羽,甚至将筒子纱冲垮塌,造成染液循环短路。实际上过去提高比流量,很大程度上是为了弥补由于泄漏而造成的染液有效循环量不足。而现在,人们通过对筒子纱的装载接口密封性能的提高,减少了染液的泄露量,只要提供筒子纱染色实际所需的比流量,就完全可以保证染色质量。如果采用变频技术控制染液有效循环流量,实现同步染色,那么将更有利于节能。 除此之外,采取染液强制对流加热方式,可提高换热效率,减少蒸汽的消耗量。将传统的重力排放改为压力排放,减少纱线的带液量,可为水洗和脱水减少能耗。利用间接降温余热水进行同步水洗,既省水又省蒸汽。这些功能的出现,对染色加工的节能减排起到了不同程度的作用。 筒子纱染色实现节能减排的过程,与染色工艺和染色设备结构性能是分不开的。筒子纱染色在过去十几年的发展过程中有了很大技术进步,设备与染色工艺的密切结合,除了对部分影响染色工艺的参数,进行了深入研究并找出规律,提出新的要求和控制方法外,还涉及到与节能减排相关的其它影响因素。制造商通过染色设备结构和控制的优化设计,在染色应

涤纶筒子纱染色、产生色花的原因及处理方法

涤纶筒子纱染色、产生色花的原因及如何处理方法: 涤纶筒子纱染色是在一定的温度下,利用染色机主泵的压力作用使染液穿透卷绕在具有多孔不锈钢筒管上的纱线层,使分散染料的分子与纤维不断接触,染料首先被纤维外层吸附,继而再向纤维内部扩散而达到上染目的。涤纶筒子纱染色,产生色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现将容易造成色花的因素及其控制方法分述如下: ①松式络筒松式络筒对染色质量起关键性作用,络筒好坏对获得匀染十分重要。不锈钢筒管一般有弹簧筒管和多孔筒管,弹簧筒管可自由压缩,染液穿透面积大,有利于匀染。简纱卷绕密度以0.33g/cm3~0.398g/cm3为宜。筒纱卷绕密度过紧,染液穿透困难,局部因接触染料太少而得色偏浅,极易造成色花或色圈等染疵,卷绕密度过松,筒纱容易变形脱落,造成乱纱,难以上机。络筒后倒角要均匀,运输及装锅时要小心,防止碰坏筒纱,络筒纱层不宜过厚,每只筒纱重量要均匀,如不注意都有可能影响匀染。 ②筒纱前处理筒纱前处理目的是去除涤纶纱在纺纱沾污油剂及络筒工序沾污油污。通常可采用净洗剂加纯碱于80℃下处理30min,前处理后一定要充分清洗,否则容易造成染花疵病。 ③染料的选择分散染料在高温高压筒纱染色时一定要选择好染料,特别是拼色可选用相容性好的低温型三原色,如分散红E-4B、分散黄E-4RL、分散蓝E-4R 或高温型三原色,如分散红S-5BL、分散橙S-4RL、分散蓝S-3BG等可拼成大部分常见的色谱。同时还要考虑分散染料的高温凝聚性,必要时应做试验,否则可能形成染料聚集,造成染斑。 ④助剂的选择筒子染色对水质要求很高,可选用螯合分散剂,如螯合分散剂R-DL对水中的Ca2+,Mg2+具有很强的螯合能力,一般用量为0.5~1g/L,既可降低水的硬度又可增加染料的分散能力,防止染料聚集产生染斑。高温匀染剂在筒纱染色中有极为重要作用。选用时要求匀染性好,高温分散性好,移染性好,不影响上染率。选用时最好先做试验。 ⑤严格控制染浴pH值及升温速率,分散染料高温高压染色时,染浴最适宜pH 值为4.5~5,有些分散染料对pH值有敏感性,在pH值小于4或大于5以上时会引起色变,上染率下降。要防止多种原因造成染浴pH值不正常,为此,最好选用HAc+NaAc作缓冲剂。升温控制对匀染起保证作用,一般在85℃以下时,染料很少上染,可直接升温。85~110℃是上染速度最快的区域,必需严格控制升温以1℃/min或1.5℃/2min升温速度。115~130℃范围内升温可稍快些,但仍需控制2℃/min左右升温速率。保温时间一般在30min~60min。浅色可适当缩短时间,深色可适当延长时间,保温时间过短会出现环染现象,时间延长,有利于移染。时间过长易产生毛丝。染色结束后降温要快,如缓慢降温易产生低聚物,残留在纱线表面呈焦油状物难以去除。 ⑥染液流量的控制染色时注意控制染液的流量是确保匀染的关键因素,控制不当极易产生内外层色差。流量控制取决于泵的压力大小和扬程,要根据染色机械合

筒纱工艺

纯棉筒子纱染色生产工艺流程 一.深色(例如黑色)染色流程: 领纱→松络→配缸→包袜套→装笼→上缸和上锁头→自动盖缸盖→上水→启动主泵→氧漂→热水洗→酸洗→去氧→放水吊出纱笼→上水→化染料和匀染剂→加元明粉→匀染→吊入纱笼→梯度升温染色→60度加减固色(纯碱分两次加入)→保温(保温40分取样对头版)→对版合格放料→上水酸洗→第一次皂煮(105度×15分)→第二次皂煮(98度×15分)→第三次皂煮(98度×8分)→取版对色→酸洗→热水洗→热水洗→去脚水→固色→上柔软→吊出纱笼→脱水→烘干→取样对版→后络→上蜡→检验→打包→入库。 二.加料流程图: 1.前处理: 高压排放 50℃×30分 高压排放

2.染色:小预比 加?纯碱加?纯碱 分 3.后处理: 105℃×15分 98℃×10分 2℃×1分 加皂洗剂 加压 高压排放 取样对版 出缸脱水烘取内中外对色和牢度检测

三.染色影响因素: 影响纯棉纱线染色因素有五部分: 1.筒子纱在松络纱线密度和张力以及重量,在络纱使用不良的塑料管。 2.前处理不良容易影响到纱线白度,毛效,强力和均匀度。例如:内外毛效不一致和均匀度不好,容易造成内外色差大。在洗后pH值和双氧水的去除情况都会影响染色的均匀性。 3.染料的配伍性不好和软水的硬度以及在生产过程中人为操作和设备(泵力不足和染缸部件泄流),工艺设计是否合理,水质是否达到染色要求。 4.后处理不到位和助剂对颜色的影响变化,在烘干过程中纱线受热不均匀。 5.生产管理不到位。 四.改善和控制: 1.在松络过程中保证每轴的密度和质量,是在染色过程中均匀的染透。每位操作人在络筒时检查塑料多次使用后是可以使用。如有破损和变形的不可以使用,因为在染色过程中是小预比单循环染色对每轴纱质量要求高,要不容易造成色花和层差现象。 2.前处理是染色前最关键一个环节,前处理的好坏决定了次缸产品的质量。煮纱一定要匀透,毛效要达到工艺规定的要求,否则会造成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