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合器各部分的选择

合集下载

离合器题库及答案

离合器题库及答案

离合器题库及答案1.离合器的从动部分包括()[单选题]A.离合器盖B.压盘C.从动盘(正确答案)D.膜片弹簧2.离合器的主动部分不包括()[单选题]A.飞轮B.离合器盖C.压盘D.摩擦片(正确答案)3.东风EQ1090E型汽车离合器的分离杠杆支点采用浮动销的主要目的是()[单选题]A.避免运动干涉(正确答案)B.利于拆装C.提高强度D.节省材料4.离合器分离轴承与分离杠杆之间的间隙是为了O [单选题]A.避免离合器踏板的自由行程B.加重从动盘磨损C.防止热膨胀失效5.膜片弹簧离合器的膜片弹簧起到()[单选题]A.压紧弹簧B.分离杠杆C.加重冲击D.A 和B6.膜片弹簧式离合器的从动部分不包括()[单选题]A.扭转减振器B.压盘(正确答案)C.从动盘D.从动轴7.离合器踏板的自由行程,是()之间等处间隙的体现。

[单选题]A.踏板与防火墙的高度8.分离轴承与分离杠杆(正确答案)C.压盘与飞轮D.变速器与离合器8.缓慢地抬起离合器踏板,使()在压紧弹簧压力作用下前移与飞轮恢复接触,离合器处于接合状态。

[单选题]A.从动盘B.从动轴C.飞轮9.离合器从动盘本体的外缘部分开有径向窄切槽,目的是()[单选题]A.增大从动盘体的转动惯量B.增加摩擦力(正确答案)C.增加耐磨力D.加强润滑10.下面关于汽车离合器踏板自由行程的叙述正确的有()[单选题]A.自由行程是由于操纵机构长期使用后磨损产生的B.自由行程可以使压盘有足够的空间压紧从动盘,防止离合器打滑(正确答案)C.自由行程是指离合器盖与飞轮间自由间隙D.自由行程与有效行程之差就是踏板的总行程∏.离合器中最容易磨损的部件是()[单选题]A.压紧弹簧B.压盘C从动盘(正确答案)D.分离杠杆12.离合器从动盘安装在()[单选题]A.发动机曲轴B.变速器输入轴(正确答案)C.变速器输出轴D.变速器中间轴13.分离杠杆不平将导致离合器()[单选题]A.分离不彻底(正确答案)B.接合不完全C.操纵费力D.散热差14.离合器上安装扭转减振器是为了防止()[单选题]A.曲轴共振B.传动系共振(正确答案)C.车轮共振D.传动轴共振15.在正常情况下,发动机工作,汽车离合器踏板处于自由状态时()[单选题]A.发动机的动力不传给变速器B.发动机的动力传给变速器(正确答案)C.离合器分离杠杆受力D.离合器的主动盘与被动盘分离16.当膜片式离合器摩擦片磨损后,离合器踏板的自由行程()[单选题]A.变大B.不变C.变小(正确答案)D.不确定17.下列有关离合器的传动顺序正确的是()[单选题]A.飞轮一离合器壳一压盘一离合器片一变速器输入轴(正确答案)B.飞轮一压盘T离合器壳一离合器片→变速器输入轴C.飞轮一离合器片T压盘→变速器输入轴D.飞轮→离合器壳T离合器片一压盘一变速器输入轴18.离合器的主动部分包括()[单选题]A.飞轮B.离合器盖C.压盘D.以上都是(正确答案)19.离合器的从动部分不包括()[单选题]A.扭转减震器B.变速器一轴C.从动盘D.压盘(正确答案)20.离合器工作中,需要反复进行调整的是()[单选题]A.膜片弹簧B.主动部分C.从动部分D.分离机构(正确答案)21.膜片弹簧式离合器无()[单选题]A.压盘B.从动盘C.浮动销(正确答案)D.传动片22.汽车离合器安装于()[单选题]A.发动机与变速器之间(正确答案)B.变速器与后驱动轴之间C.皮带轮与变速器之间D.分动器与变速器之间23.当离合器处于完全结合状态时,(不考虑能量损失)变速器一轴()[单选题]A.不转动B.与发动机曲轴转速不同C.与发动机曲轴转速相同(正确答案)D.不确定24.关于离合器的性能要求正确的是()[单选题]A.能可靠地传递发动机的最大扭矩,而不打滑。

离合器的设计 [文档在线提供]

离合器的设计 [文档在线提供]

目录1 离合器主要参数的选择 (2)2 离合器基本参数的优化 (2)2.1 设计变量 (2)2.2 目标函数 (2)2.3 约束条件 (2)3 膜片弹簧的设计 (3)3.1 膜片弹簧的基本参数的选择 (3)3.2 膜片弹簧的弹性特性曲线 (4)3.3 强度校核 (7)4 扭转减振器的设计 (7)4.1 扭转减振器主要参数 (7)4.2 减振弹簧的计算 (8)5 从动盘总成的设计 (10)5.1 从动盘毂 (10)5.2 从动片 (10)5.3 波形片和减振弹簧 (10)6 压盘设计 (10)6.1 离合器盖 (10)6.2 压盘 (10)6.3 传动片 (10)6.4 分离轴承 (10)7 小结 (11)参考文献 (11)文献检索摘要 (12)1 离合器主要参数的选择1.1 初选摩擦片外径D 、内径d 、厚度b根据《汽车离合器》(徐石安,江发潮编著,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式3.2.1,有D =A T e max 100,对于小轿车 A=47,得D==203.689mm , 根据《汽车离合器》(徐石安,江发潮编著,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表3.2.1可知,取D=225mm,d=150mm, b=3.5mm1.2 后备系数β由于所设计的离合器为膜片弹簧离合器,在使用过程中其摩擦片的磨损工作压力几乎不会变小(开始时还有些增加),再加上小轿车的后备功率比较大,使用条件较好,宜取较小值,故取β=1.3。

1.3 单位压力0P根据《汽车离合器》(徐石安,江发潮编著,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表 3.2.1可知,对于小轿车当D=>230mm 时,则0P =1.18/D Mpa ;当D< 230mm 时,则0P =0.25Mpa.所以由于D =225mm,取0P =0.25Mpa.故根据《汽车设计》(王望予编著,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表2-2可知, 当0.15Mpa<0P <0.35Mpa 时,摩擦片材料选择石棉基材料。

离合器设计说明书

离合器设计说明书

目录一离合器结构设计 (2)离合器结构选择与论证离合器结构设计要点离合器主要零件的设计二离合器的设计计算及说明 (7)离合器设计所需数据摩擦片主要参数选择摩擦片基本参数设计优化膜片弹簧主要参数的选择膜片弹簧的优化设计膜片弹簧的载荷与变形关系膜片弹簧的应力计算扭转减震器设计减震弹簧的设计踏板行程及踏板力计算从动轴的计算从动盘毂分离轴承的寿命计算三心得体会 (25)四参考文献 (26)一离合器的结构设计为了达到计划书所给的数据要求,设计时应根据车型的类别、使用要求、制造条件,以及“系列化、通用化、标准化”的要求等,合理选择离合器结构。

离合器结构选择与论证摩擦片的选择单片离合器因为结构简单,尺寸紧凑,散热良好,维修调整方便,从动部分转动惯量小,在使用时能保证分离彻底接合平顺,所以被广泛使用于轿车和中、小型货车,因此该设计选择单片离合器。

摩擦片数为2。

压紧弹簧布置形式的选择离合器压紧装置可分为周布弹簧式、中央弹簧式、斜置弹簧式、膜片弹簧式等。

其中膜片弹簧的主要特点是用一个膜片弹簧代替螺旋弹簧和分离杠杆。

膜片弹簧与其他几类相比又有以下几个优点[9]:(1)由于膜片弹簧有理想的非线性特征,弹簧压力在摩擦片磨损范围内能保证大致不变,从而使离合器在使用中能保持其传递转矩的能力不变。

当离合器分离时,弹簧压力不像圆柱弹簧那样升高,而是降低,从而降低踏板力;(2)膜片弹簧兼起压紧弹簧和分离杠杆的作用,使结构简单紧凑,轴向尺寸小,零件数目少,质量小;(3)高速旋转时,压紧力降低很少,性能较稳定;而圆柱弹簧压紧力明显下降;(4)由于膜片弹簧大断面环形与压盘接触,故其压力分布均匀,摩擦片磨损均匀,可提高使用寿命;(5)易于实现良好的通风散热,使用寿命长;(6)平衡性好;(7)有利于大批量生产,降低制造成本。

但膜片弹簧的制造工艺较复杂,对材料质量和尺寸精度要求高,其非线性特性在生产中不易控制,开口处容易产生裂纹,端部容易磨损。

离合器的设计

离合器的设计
பைடு நூலகம்
第六节
与制动器助力相似
例题
干式
P=M.N
1)外摩擦片
2)内摩擦片
图4-1 摩擦片结构示意图
轴向压力F---摩擦力---传递转矩 。
图4-2 摩擦离合器结构示意图 1-主动盘; 2-从动盘; 3-滑环
主动轴1与外壳2相联接
图4-3 多片式摩擦离合器 1-主动轴; 2-外鼓; 3-被动片; 6-压板; 4-摩擦片;
离合器的选型:
1).干式: 摩擦片数多可以增大所传递的转矩。但片数过多, 将各层间压力分布不均匀。
6. 摩擦片外径D,内径d和厚度
摩擦片外径D(mm)也可根据如下经验公式选用: DKD Temax 式中:KD为直径系数,KD =14.5~24.0。 摩擦片的厚度b主要有3.2mm、3.5mm和4.0mm三种
7.离合器传递的转矩 T m
8. 离合器的储备系数
离合器在接合过程中除承受工作载荷外,还要承受惯性载荷。
并引起摩擦片的磨损和发热。为了限制磨损和发热, 应使接合面上的单位压力不超过许用单位压力 。 2.对湿式离合器而言,摩擦副的面积应为扣除油槽面积后的 有效摩擦工作面面积
4.摩擦副材料的摩擦系数f,基本许用单位压力见表4-1。
5.摩擦片单位压力值p对离合器工作性能和使用寿命有很大影响,选取时应考虑
离合器的工作条件,发动机后备功率大小,摩擦片尺寸,材料及其质量和后备系数等因素。 离合器使用频繁,发动机后备系数较小时, 应取小些;当摩擦片外径较大时,为了降 低摩擦片外缘处的热负荷, 应取小些;后备系数较大时,可适当增大 。 工程机械在工作时经常需要频繁地使用离合器,而且它们的工作条件差,属于重载荷类 型,因此应选用较小的值
摩擦转矩、储备系数、摩擦副数量和摩擦衬片的内外径等。

电磁离合器的组成

电磁离合器的组成

电磁离合器的组成电磁离合器是由电磁铁和离合器两大部分组成的,它是一种能够实现传动系统分离和联结的装置。

电磁离合器的组成包括以下部分:1.激磁线圈激磁线圈是电磁离合器中最关键的部分之一。

它是由导线绕制而成,被安置在离合器的外部。

当通入电流时,电磁铁内部会产生电磁场,从而激活离合器。

2.铁芯铁芯是电磁离合器的另一个重要部分。

它是由高导磁率材料制成的,通常是铁。

铁芯的主要作用是在电磁场产生时增强磁感应强度,从而提高离合器的效率。

3.转子转子是电磁离合器中的运动部件,它是由圆盘状的钢板制成。

当电流通过激磁线圈时,转子会受到电磁力的作用而旋转,从而实现离合器的联结和分离。

4.定子定子是电磁离合器中的静止部件,它是由铁芯和定子齿等几部分组成。

定子通常被安置在离合器的内部,与转子相对应。

当电流通过激磁线圈时,定子会产生电磁场,与转子上的电磁场相互作用,从而实现离合器的联结和分离。

5.离合盘离合盘是电磁离合器中的另一个重要部分。

它是由摩擦材料和钢板组成,通常被安装在传动系统的轴上。

当电磁离合器激活时,离合盘会受到电磁力的作用,从而与转子联结起来,实现传动系统的运转。

6.压盘压盘是电磁离合器中的另一个重要部分。

它是由弹簧和钢板组成,通常被安装在离合盘的另一端。

当电磁离合器激活时,压盘会受到电磁力的作用,从而压缩弹簧,使离合盘与转子紧密联结,实现传动系统的运转。

7.外壳外壳是电磁离合器的保护罩,通常是由金属材料制成。

它的主要作用是保护电磁离合器内部部件不受外界环境的影响,同时也能够减少噪音和振动。

电磁离合器是一种常用的传动装置,它的组成包括激磁线圈、铁芯、转子、定子、离合盘、压盘和外壳等几个部分。

这些部分相互配合,共同实现离合器的联结和分离,从而实现传动系统的运转。

离合器设计

离合器设计

名词解释1、离合器后备系数:离合器所能传递的最大静摩擦力矩与发动机最大转矩之比。

2、离合器主要功用:答:离合器的主要功用是切断和实现对传动系的动力传递,以保证将发动机与传动系平顺地接合与分离。

3、压盘的驱动方式压盘的驱动方式主要有凸块一窗孔式、销钉式、键块式和传动片式多种4、离合器的静摩擦力矩:根据摩擦定律可表示为式中,Tc为静摩擦力矩;f为摩擦面间的静摩擦因数,计算时一般取0.25~0.30;F为压盘施加在摩擦面上的工作压力;Rc为摩擦片的平均摩擦半径;Z为摩擦面数,是从动盘数的两倍。

5、离合器摩擦片单位压力取值原则:对离合器工作性能和使用寿命有很大影响,选取时应考虑离合器的工作条件,发动机后备功率大小,摩擦片尺寸、材料及其质量和后备系数等因素。

离合器使用频繁,发动机后备系数较小时,p0应取小些;当摩擦片外径较大时,为了降低摩擦片外缘处的热负荷,p0应取小些;后备系数较大时,可适当增大p0。

6、(国内关于膜片弹簧优化设计的)目标函数主要种类:1)弹簧工作时的最大应力为最小。

2)从动盘摩擦片磨损前后弹簧压紧力之差的绝对值为最小。

3)在分离行程中,驾驶员作用在分离轴承装置上的分离操纵力平均值为最小。

限范围内.弹簧压紧力变化的绝对值的平均值为最小。

7、离合器扭转减震器极限转角:减振器从预紧转矩增加到极限转矩时,从动片相对从动盘毂的极限转角为=2arcsin式中,为减振弹簧的工作变形量。

离合器扭转减振器阻尼装置的阻尼摩擦转矩:由于减振器扭转刚度受结构及发动机最大转矩的限制,不可能很低,故为了在发动机工作转速范围内最有效地消振,必须合理选择减振器阻尼装置的阻尼摩擦转矩一般可按下式初选=(0.06~0.17)离合器扭转减震器预紧转矩减振弹簧在安装时都有一定的预紧。

研究表明,增加,共振频率将向减小频率的方移动,这是有利的。

但是不应大于L,否则在反向工作时,扭转减振器将提前停止工作,故取=(O.05~O.1 5)填空题离合器的主要功用是____和______发动机对传动系的动力传递,保证汽车起步时将发动机与传动系___________,确保汽车起步平稳;在换挡时将______________分离,减少变速器中换挡齿轮间的冲击;在工作中受到较大的动载荷时,能限制传动系所承受的最大转矩,以防止传动系各零部件因过载而损坏;有效地降低_______中的震动和噪音。

离合器

离合器

离合器操纵系统包括离合器、制动器和操纵机构,是曲柄连杆机构的控制装置,用来结合或分离动力。

在输入动力时,制动器先松闸,离合器再结合;在切断动力时,离合器先分离,制动器上闸克服曲柄连杆机构的惯性,使运动迅速停止。

离合器与制动器工作异常,会导致滑块运动失去控制,引发冲压事故。

操纵系统是安全检查的重点。

离合器分为刚性离合器和摩擦离合器两类。

1.刚性离合器刚性离合器授接合零件的型式不同,可分为转键式和滚柱式。

滚柱式离合器安全性较好,但由于技术原因目前压力机较少使用。

压力机常用转键式离合器,按转键的数目分为单键和双键两种。

接转键的形状又分为半圆形转键和矩形转键(又称为切向转键)。

(1)刚性离合器的工作原理。

半圆形双转键离合器的结构原理图见图1,它由主动部分(动力输入端)、从动部分(与曲柄连杆机构相连)、接合部分组成。

①主动部分:包括图1中大齿轮8、中套4和滑动轴承1,5,中套借助平键14与大齿轮固定连接。

图1 双转键离合器E向图②从动部分:包括图1中曲轴3、内套2和外套6。

③接合部分:包括图1中转键16和15.转键操纵机构的关闭器9,弹簧12和拉板17。

关键元件的配合工作关系是这样的(见图1的D-D剖视图):中套的内壁有四个缺月形槽,曲轴的外壁有两个丰月形的槽,内政h套的内壁各有两个缺月形槽,曲轴及中、内、外套的槽直径相同。

转键的中部为丰月形实体,两端为圆柱形轴颈,轴颈支承在由曲轴上的槽与内、外套的槽共同形成的圆形轴孔中;转键中部的丰月形实体与曲轴的丰月形槽配合,并在操纵机构控制下可绕转键自身的轴线在曲轴槽内转动。

这样可能出现两种情况,当转键的丰月形实体与曲轴的丰月形槽完全重合时,转键与曲轴共同组成一个实整圆(见图1中D-D的左剖视图),该整圆可相对中套滑动,曲轴不随大齿轮转动,离合器。

离合器设计说明书

离合器设计说明书

第一章绪论现代汽车工业具有世界性,是开发型的综合工业,竞争也越来越激烈。

我国自1953年创建第一汽车制造厂至今,已有130多家汽车制造厂,700多家汽车改装厂。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汽车的使用功能不断提出新的要求。

目前大部分汽车采用离合器作为汽车的动力传递机构。

离合器的发展概况在采用离合器的传动系统中,早期离合器的结果形式是锥形摩擦离合器。

锥形摩擦离合器传递扭矩的能力,比相同直径的其他结构形式的摩擦离合器要大。

但是,其最大的缺点是从动部分的转动惯量太大,引起变速器换挡困难。

而且这种离合器在接合时也不够柔和,容易卡住。

次后,在油中工作的所谓湿式的多片离合器逐渐取代了锥形摩擦离合器。

但是多片湿式摩擦离合器的片与片之间容易被油粘住(尤其是在冷天油液变浓时更容易发生),导致分离不彻底,造成换挡困难。

所以它又被干式所取代。

多片干式摩擦离合器的主要优点是由于接触面数多,故接合平顺柔和,保证了汽车的平稳起步。

但因片数较多,从动部分的转动惯量较大,还是感到换挡不够容易。

另外,中间压盘的通风散热不良,易引起过热,加快了摩擦片的磨损甚至烧伤和破裂。

如果调整不当还可能引起离合器分离不彻底。

多年的实践经验使人们逐渐趋向于采用单片干式摩擦离合器。

它具有从动部分转动惯量小,散热性好,结构简单,调整方便,尺寸紧凑,分离彻底等优点。

而且只要在结构上采取一定措施,也能使其接合平顺。

因此,它得到了极为广泛的应用。

为了实现离合器的自动操纵,有自动离合器。

采用自动离合器时可以省去离合器踏板,实现汽车的“双踏板”操纵。

与其他自动传动系统(如液力传动)相比,它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廉及传动效率高的优点。

因此,在欧洲小排量汽车上曾得到广泛的应用。

但是在现有自动离合器的各种结构中,离合器的摩擦力矩的力矩调节特性还不够理想,使用性能不尽完善。

例如,汽车以高档低速上坡时,离合器往往容易打滑。

因此必须提前换如低档以防止摩擦片的早期磨损以至烧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从动盘总成从动盘有两种结构型式:带扭转减振器的和不带扭转减振器的,不带扭转减振器的。

从动盘结构简单,重量较轻。

但目前小轿车上无一例外的都采用带扭转减振器的从动盘,用以避免汽车传动系统的共振,缓和冲击,减少噪音,提高传动系零件的寿命,改善汽车行驶的舒适性,并使汽车起步平稳。

从动盘总成由摩擦片,从动片,减震器和从动盘穀等组成。

它虽然对离合器工作性能影响很大的构件,但是其工作寿命薄弱,因此在结构和材料上的选择是设计的重点。

从动盘总成应满足如下设计要求:(1)转动惯量要小,以减小变速器换档时轮齿简单冲击;(2)应具有轴向弹性,使离合器接合平顺,便于起步,而且使摩擦面压力均匀,减小磨损。

(3)应装扭转减振器,以避免传动系共振,并缓和冲击。

1、摩擦片由计算结果查表选得摩擦片的外径D=180mm,内径d=125mm,厚度b=3.5mm。

本题目所设计的离合器为单片膜片弹簧离合器,因此,摩擦片数为2片。

由于离合器摩擦片在离合器接合过程中将遭到严重的滑磨,在相对很短的时间内产生大量的热,因此,要求摩擦片应有如下一些综合性能:(1)摩擦系数值比较稳定,不受工作温度、滑磨速度、单位压力变化的影响;(2)足够的耐磨性,尤其在高温时应耐磨;(3)足够的机械强度,尤其是高温时的机械强度应较好;(4)热稳定性好,要求在高温时分离出的粘合剂较少,无味、不易烧焦;(5)磨合性能好,不致刮伤飞轮及压盘等零件的表面;(6)油水对摩擦性能的影响应最小;(7)接合时应平顺而无“咬住”或“抖动”现象。

本题目摩擦片选择石棉基材料。

石棉基摩擦材料是由石棉或石棉织物、粘结剂(树脂或硅胶)和特种添加剂热压制成,其摩擦系数为0.25~0.3,密度小,价格便宜,多年来在汽车离合器上使用效果良好,在汽车离合器摩擦片的选用上比较常用。

摩擦片从动钢片用铆钉连接,连接可靠,更换摩擦片方便。

2、扭转减震器扭转减震器几乎是现代汽车离合器从动盘上必备的部件,主要由弹性元件和阻尼元件组成。

弹性元件可降低传动系的首端扭转刚度,从而降低传动系扭转系统的某阶固有频率,改变系统的固有振型,使之尽可能避免由发动机转矩主谐量激励引起的共振。

但是,这种共振往往难以避免。

汽车行驶在不平的道路上行驶阻力也会时刻变化。

当由于路面不平引起的激力频率与传动系的某阶自振频率重合时,也会发生共振现象。

阻尼元件则可有效的耗散此时的振动能量,因而扭转减震器可有效地降低传动系共振载荷与噪声。

扭转减震器的弹性特性,有线性和非线性两种。

弹性元件采用圆柱螺旋弹簧的减震器,其弹性特点为线性。

阻尼元件采用摩擦片通过碟形弹簧建立阻尼默片的正应力,其阻尼力矩比较稳定。

因此发动机的扭矩实际上是通过一些弹性元件传递到传动系的。

(1)减振弹簧的分布半径R1:R1的尺寸应尽可能大一些。

一般取R1=(0.6~0.75)d/2 式中,d为离合器摩擦片内径。

取R1=0.6d/2=0.6×125÷2=37.5mm。

(2)减振弹簧数量Z:减震弹簧的数目可参照摩擦片的外径大小选择,参照下表(3)3、从动盘毂发动机转矩是经从动盘毂的花键孔输出,变速器第1轴花键轴就插在该花键孔内。

从动盘毂和变速器第1轴的花键结合方式,眼下都采用齿侧定心的矩形花键。

花键之间为动配合,这样,在离合器分离和结合过程中,从动盘毂就能在花键轴上自由滑动。

下表是按国标GB1144―1974选定的花键标准,设计时花键的=26mm,花键内径d′=21mm,齿厚b=3mm,齿长l=20mm,其他尺寸参照资料及现有从动盘毂数据选定,其值见从动盘毂零件图。

4、从动片设计从动片时,要尽量减轻其重量,并应使其质量的分布尽可能地靠近旋转中心,以获得最小的转动惯量。

这是因为在汽车行驶中进行换档时,首先要分离离合器,从动盘的转速必然要在变速器换档的过程中发生变化,或是增速(由高档换低档时),或是降速(由低档换高档时)。

离合器从动盘转速的变化将引起惯性力,而使变速器换档齿轮轮齿间产生冲击或使变速器中的同步装置加速磨损。

惯性力的大小与从动盘的转动惯量成正比,因此为了减小转动惯量,从动片一般都做得比较薄,通常是用1.3~2.0毫米厚的钢板冲压而成。

为了进一步减小从动片的转动惯量,有时将从动片外缘的盘形部分磨薄至0.65~1.0毫米厚,使其质量分布更加靠近旋转中心。

为了使离合器接合乎顺,以保证汽车平稳起步,单片离合器的从动片一般都做成具有轴向弹性的结构。

这样,在离合器的接合过程中,主动盘和从动盘之间的压力是逐渐增加的,从而保证了离合器所传递的力矩和缓增长。

此外,弹性从动片还使压力的分布比较均匀,改善表面的接触,有利于摩擦片的均匀磨损。

当然,离合器接合是否平顺也与驾驶员的操作技术有关,但采用具有轴向弹性的从动片结构将大大改善这个性能。

具有轴向弹性的从动片有以下三种结构型式:(1)整体式弹性从动片从动片沿半径方向开槽,将外缘部分分割成许多扇形,并将扇形部分冲压成依次向不同方向弯曲的波浪形,使其具有轴向弹性。

两边的摩擦片则分别铆在每相隔一个的扇形片上。

在离合器接合时,从动片被压紧,弯曲的波浪形扇形部分逐渐被压平,从动盘上的压力和所传递的扭矩逐渐增大,使接合过程较平顺柔和。

根据从动片尺寸的大小,可制成6~12个切槽。

这种切槽还有利于减少从动片的翘曲。

为了进一步减小从动片的刚度,增加其弹性,常常将扇形部分与中央部分的连接处切成T形槽。

(2)分开式弹性从动片上述整体式弹性从动片能达到轴向弹性的要求,但其缺点是很难保证每片扇形部分的刚度完全一致。

为了消除这个不足,从动片有时采用分开式结构,波形弹簧片与从动片分开做成两件,然后用铆钉铆在一起。

由于波形弹簧片是由同一模具冲制而成,散其刚度比较一致。

另外,这种结构的从动片也较容易得到较小的转动惯量。

如北京BJ212轻型越野汽车离合器从动片本身的厚度为2毫米,而波形弹簧片的厚度仅为0.7毫米。

(3)组合式弹性从动片上述两种结构的从动片在小轿车上采用较多,在载重汽车上则常采用一种所谓组合式从动片。

在这种结构中,靠近压盘的一边的从动片上铆有波形弹簧片,摩擦片用铆钉铆在弹簧片上。

靠近飞轮一边的摩擦片则是直接铆在从动片土上。

显然,这种组合式从动片的转动惯量是比较大的,但对于要求刚度较高的,外形稳定性较好的大型从动片来说,这个缺点是可以容忍的。

至于直径在380毫米以下的载重汽车离合器,其从动片仍可采用前述的两种结构。

在设计时,为了保证从动片的弹性作用,波形弹簧片的压缩行程可取为0.8~1.1毫米之间,但至少不应小于0.6毫米。

从动片轴向弹性的变化规律(即轴向加载与其变形的关系)。

其大致的趋向是抛物线形,即在开始变形时力较小,而后随着变形的增加,力的增长很快,最后被压平。

下图为几种类型从动片弹性特性的变化曲线。

综上所述,本题目的从动片选择分开式弹性从动片。

从动片的材料选用低碳钢板,波形弹簧片用弹簧钢板。

从动片厚度为1.5mm,波形弹簧片厚度为0.8mm,其他结构形状及尺寸见从动片和从动盘片零件图。

5、减振盘减振盘与从动盘片通过限位销定位,再与从动盘毂用铆钉连接。

其结构与从动盘片相似,其结构尺寸见减振盘零件图。

二、压盘和离合器盖总成(一)压盘的设计压盘的设计包括传力方式的选择及其几何尺寸的确定两个方面。

1、压盘传力方式的选择压盘是离合器的主动部分,在传递发动机扭矩时,它和飞轮一起带动从动盘转动,所以它必须和飞轮连接在一起,但这种连接应允许压盘在离合器分离过程中能自由地作轴向移动,常用的连接方式有以下几种。

如图所示,共三种连接方式:凸台式连接方式、键式连接方式、销式连接方式。

目前最常用的还有一种连接方式是传动片式连接方式,它用弹簧钢制的传动片将压盘与离合器盖连接在一起,布置方向是沿压盘的弦向布置。

过去,在单片离合器中常采用凸台式连接方式,离合器盖固定在飞轮上,在盖上开有长方形的窗口,压盘上则铸有相应的凸台,凸台伸进窗口以传递扭矩。

在设计时,考虑到摩擦片磨损后,压盘将向前移,因此应使凸台高出窗口以外,以保证扭矩的可靠传递。

这种结构目前在北京BJ212和跃进NJ130等车上采用。

此外,在单片离合器中也有采用键的连接办法。

在双片离合器中一般都采用综合式的连接方法,即中间压盘通过键,压盘则通过凸台。

双片离合器也有用销式连接方式。

上述的这几种传力方式有一个共同的缺点,即连接件之间有间隙(如凸台和窗口之间的间隙约为0.2毫米左右)。

这样,在传动时,将产生冲击和噪音。

随着接触部分磨损的增加,间隙加大,引起更大的冲击和噪音,有可能使凸台根部出现裂纹而造成零件的早期损坏。

另外,在离合器分离时,由于零件之间有摩擦,将降低离合器操纵部分的传动效率。

为了消除上述缺点,近年来广泛采用传动片的传力方式。

由弹簧钢带制成的传动片的一端铆在离合器盖上,另一端用螺钉固定在压盘上。

为了改善传动片的受力状况,它一般都是沿圆周切向布置。

这种传动片的连接方式还简化了压盘的结构,降低了对装配精度的要求,并且还有利于压盘的定中。

压盘的结构形状除与传力方式有关外,还与压紧方式和分离方式有关。

在采用沿圆周分布的圆柱螺旋弹簧作压紧弹簧时,压盘上应铸有圆柱形凸合作为弹簧的导向座。

而在采用膜片弹簧或中央弹簧时,则在压盘上铸有一圈凸起以供支承膜片弹簧或弹性压杆之用。

2、压盘几何尺寸的确定压盘与摩擦片相接触,压盘的尺寸应大于摩擦片尺寸。

因此,压盘的径向尺寸就很好确定了,压盘的尺寸确定就主要是厚度的确定。

压盘厚度的确定主要依据以下两点:(1)压盘应具有足够的质量由前面有关离合器工作过程的叙述中我们已经知道,在离合器的接合过程中,由于滑磨功的存在,每接合一次都要产生大量的热,而每次接合的时间又短(大约3秒钟左右),因此热量根本来不及全部传到周用空气中去,这样必然导致摩擦副的温升。

在使用频繁和困难条件下工作的离合器,这种温升就更为严重。

它不仅会引起摩擦片摩擦系数的下降,磨损加剧,严重时甚至会引起摩擦片和压盘的损坏。

由于用石棉材料制成的摩擦片导热性很差,在滑磨过程中所产生的热主要由飞轮和压盘等零件吸收,为了使每次接合时的温升不致过高,故要求压盘具有足够大的质量以吸收热量。

(2)压盘应具有较大的刚度压盘应具有足够大的刚度,以保证在受热的情况下不致产生翘曲变形,而影响离合器的彻底分离和摩擦片的均匀压紧。

鉴于以上两个原因,压盘一般都做得比较厚(载重汽车上一般不小于15毫米)。

此外,压盘的结构设计还应注意加强通风冷却,如双片离合器的中间压盘体内开有许多径向通风孔,近年来这种结构也开始在单片离合器的压盘中采用。

压盘设计时,在初步确定压盘厚度以后,应校核离合器接合一次时的温升。

它不应超过8~10℃。

若温升过高,可适当增加压盘的厚度。

综上所述,选择压盘的外径190mm,内径120mm,厚度20mm,其连接方式为传动片式连接方式,传动片选择三组,每组2片,每片厚度1mm。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