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厦门市第五中学九年级政治全册 2.1 走共同富裕道路学案 (新版)粤教版

合集下载

2021年九年级政治全册 .. 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教案 粤教版

2021年九年级政治全册 .. 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教案 粤教版

2021年九年级政治全册 2.1.2 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教案粤教版一、教学分析(一)内容分析主要内容: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市场经济的含义和作用;我国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意义;“四个尊重”方针的提出;“四个尊重”方针的意义;社会主义的最终目标;先富和后富的关系;“三步走”发展战略;我国目前小康的状况;全面小康的目标。

(二)教情分析1.教学重点:正确理解共同富裕,如何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2.教学难点:如何理解“四个尊重”?让一切财富源泉充分涌流。

3.课时安排:3课时。

4.目标要求:(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了解我国目前的总体小康状况,在保持高度的民族自尊心、自豪感的同时能客观看待现实,保持清醒的头脑。

知道我国正处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阶段,认同社会主旋律,保持高度的爱国热情和主人翁意识,增强历史使命感。

认同“四个尊重”方针,确立劳动光荣的观点,培养创新意识,努力学习,立志成才。

(2)能力目标:增强阅读理解能力,能够阅读理解本课基本内容;提高收集、分析、研讨相关经济案例的能力;提高正确表达能力,特别是关于“三步走”、“共富”与“先富”、“总体小康”和“全面小康”等问题的语言表达能力;理论联系实际,提高运用所学知识对时事政治进行分析判断的能力。

(3)知识目标:识记:全面小康社会的表现;社会主义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共同富裕;我国已经进入市场经济国家的行列;“三步走”战略。

理解: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意义;“四个尊重”方针;共富与先富的关系;总体小康和全面小康的区别;我国目前的小康还是低水平、不全面、发展不平衡的小康。

(三)学情分析现在的多数学生对国情时事方面的了解十分有限,在情感上和思想上可能会有一些不到位的或错误的认识。

而本课知识理论性较强,较为抽象,对于九年级学生的思维水平来说有一定的难度。

九年级学生已经开始懂得关心社会发展、国家大事,因此,要尽可能地从具体事实入手,让学生能够在生活实例中去懂得道理,去感悟知识,去体会变化和发展。

九年级政治全册 第二单元 共同富裕 社会和谐 2.1 走共同富裕道路教学设计2 粤教版

九年级政治全册 第二单元 共同富裕 社会和谐 2.1 走共同富裕道路教学设计2 粤教版

《2.1 走共同富有道路》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通过了解我国目前在经济进展中不平衡,城乡区域进展差距和居民收入安排差距较大的问题,在保持高度的民族自尊心、骄傲感的同时能客观看待现实,保持糊涂的头脑。

(2)知道我国在正处在为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有而努力的历史阶段,认同社会主旋律,保持高度的爱国热忱和仆人翁意识,增加历史使命感。

(3)认同我国的政策方针,确立劳动光荣的观点,培育创新意识,努力学习,立志成才。

2、学问目标(1)21世纪,我国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的最终目标是实现人民的共同富有。

(2)进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意义,共同富有的内涵,推动城乡区域进展。

3、力量目标(1)增加阅读理解力量,能够阅读理解本课基本内容。

(2)提高收集、分析、研讨相关经济案例的力量。

(3)提高正确表达力量,特殊是关于共同富有等问题的力量。

(4)理论联系实际,提高运用所学学问对时事政治进行推断的力量。

教学重点1、进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2、共同富有。

教学难点城乡一体化。

教学课时三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材料透视同学阅读教材中“老票证的故事”(课前布置同学向家里长辈了解改革开放前票证使用状况)、“日益丰富的物质生活”两则材料,思考:在改革开放前,老百姓的日常生活用品是怎样凭票供应的的,思考这一现象的缘由。

阅读以上材料,观看自己和亲友家庭的消费生活状况(布置同学课前完成),争辩沟通:改革开放为什么带来“社会财宝源泉的充分涌流”?老师总结:1、当时我国是方案经济时代,各种物资短缺,供不应求,人民生活也不富有,购买力有限。

2、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形成了公有制为主体、多种全部制经济共同进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这一制度符合我国国情,能够极大地解放和进展生产力并促进社会全面进步。

全部制形式的多样化,以及相应带来的经济利益的多样化,必定导致不同的社会阶层在供应不同的制造社会财宝的源泉方面各有自己的优势。

九年级政治全册 第二单元 共同富裕 社会和谐 2.1 走共同富裕道路学案(无答案) 粤教版

九年级政治全册 第二单元 共同富裕 社会和谐 2.1 走共同富裕道路学案(无答案) 粤教版

走共同富裕道路【学习目标】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我国已经进入市场经济国家的行列,综合国力大大上升,在保持高度的民族自尊心、自豪感的同时能客观看待现实,保持清醒的头脑。

2、能力目标:增强阅读理解能力,能够阅读理解本课基本内容;提高收集、分析、研讨相关经济案例的能力。

“共富”与“先富”、推动城乡、区域发展等问题的语言表达能力;3、知识目标:识记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如何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共同富裕的内涵,怎样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1、什么是市场经济?2、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什么意义?3、如何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4、共同富裕的内涵?5、怎样理解共同富裕这一内涵?6、如何实现共同富裕?7、如何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2、中国综合评价的市场化指数,20世纪80年代为5%,90年代中期为35%,目前已经超过70%。

这表明()A、我国已是市场经济非常发达的国家B、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C、我国已经实现了政治体制改革目标D、我国已经不再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①我国已经进入市场经济国家行列②我国已经建成全面小康社会③我国社会会主义市场经济充满活力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越发达,经济增长的幅度越大A、②③④B、①③C、③④D、①②③④4、据专家测算,2050年之前,中国内地将有13个省市率先实现现代化,其中上海、北京分别以2015年和2018年遥遥领先,到2050年,中国将整体上实现现代化,但贵州、西藏等地要到2060年、2090年才能实现这一百年目标。

这则材料说明A、我国各地实现现代化的时间有先有后,不可能走共同富裕的道路B、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三步战略目标是到2090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C、共同富裕并不是同步富裕D、基本实现现代化,就实现了共同富裕5. 珠江三角洲与东西两翼、粤北山区的经济差距,已经成为制约广东经济社会发展协调发展的“瓶颈”,在省政府扶持促动下,珠三角企业纷纷到广东东西两翼、粤北山区投资,力求最终实现共赢。

粤教版九年级思想品德第二单元第一课走向共同富裕的道路教案

粤教版九年级思想品德第二单元第一课走向共同富裕的道路教案

粤教版九年级思想品德第二单元第一课走向共同富裕的道路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理解共同富裕的含义,知道国家为实现共同富裕采取的措施,能够结合具体措施分析其意义2、能力目标:结合经济生活中的各种现象,体会共同富裕是一个先富带后富、共奔富裕路的过程。

3、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增强社会责任感,为实现中华民族的繁荣富强贡献自己的力量。

教学重点:实现共同富裕国家采取的措施教学难点:统筹城乡协调发展教学方法:三疑三探教学方法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设疑自探1、导入新课引导学生听歌曲《越来越好》。

这首歌反映了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逐步走向共同富裕的道路。

(板书)2、出示学习目标;知识目标:理解共同富裕的含义,知道国家为实现共同富裕采取的措施,能够结合具体措施分析其意义能力目标:结合经济生活中的各种现象,体会共同富裕是一个先富带后富、共奔富裕路的过程。

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增强社会责任感,为实现中华民族的繁荣富强贡献自己的力量。

3、设疑自探——学贵有疑,疑则进也请同学们根据学习目标,结合教材按照“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思路提出你心中的疑问。

4、生设疑,师归纳总结:(1)、如何理解共同富裕?(2)、为什么要实现共同富裕?(3)、如何实现共同富裕?(4)、为什么要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5)、怎样推动城乡协调发展?(6)、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国家采取哪些措施?请同学们针对以上问题认真阅读教材40页知识,独立思考,找出问题的答案,时间5-7分钟。

(二)解疑合探——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1、学生针对刚才在自探过程中不能解决的问题小组讨论。

2、由学生口头展示第一题答案,并有学生补充。

最后教师出示答案(1)、全体人民通过辛勤劳动和相互帮助达到丰衣足食的生活水平。

(2)、一部分人和地区先富起来,先富的帮后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3)、从内容看,它包括物质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的富裕;从范围看,是全体人民和各个地区普遍富裕;从实现途径看,不是同步、同时、同等富裕,而是逐步实现的。

2019-2020年九年级政治全册第二单元共同富裕社会和谐2.1走共同富裕道路第1课时教案粤教版

2019-2020年九年级政治全册第二单元共同富裕社会和谐2.1走共同富裕道路第1课时教案粤教版

2019-2020年九年级政治全册第二单元共同富裕社会和谐2.1走共同富裕道路第1课时教案粤教版一、教材分析:教学具体内容:⑴主要阐述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综合国力不断增强。

⑵坚持走共同富裕的道路⑶了解现阶段我国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及意义;理解我国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

目标分析1.知识目标识记: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我国已经进入市场经济国家的行列;社会主义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共同富裕。

理解: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意义;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缩小区域发展差距。

2.能力目标增强阅读理解能力,能够阅读理解本课基本内容;提高收集、分析、研讨相关经济案例的能力;提高正确表达能力,特别是关于“共富”与“先富”等问题的语言表达能力;理论联系实际,提高运用所学知识对时事政治进行分析判断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了解我国目前虽然经济建设取得巨大成就,但发展中还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在保持高度的民族自尊心、自豪感的同时能客观看待现实,保持清醒的头脑。

知道我国正处在全面小康社会的历史阶段,认同社会主旋律,保持高度的爱国热情和主人翁意识,增强历史使命感。

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⑴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⑵“如何逐步实现共同富裕”;2.教学难点:⑴市场经济体制下的收入分配:初次分配和再分配⑵“先富”和“共富”⑶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缩小区域发展差距㈤课时安排与教学方法1.课时安排:本课建议安排2-3课时。

2.教学方法:以讨论法、调查研究法结合教师讲解为主。

二、学生分析:1.针对的问题:⑴学生对于市场经济、共同富裕这些国家的基本情况是有所感受的,但这种感觉是表面的、不系统的,老师要进行有意识的引导和分析让他们清楚而全面地了解认识自己国家的基本情况。

⑵对“市场经济、共同富裕”的理解,学生在思维水平上有一定难度,他们的知识背景过于单薄,也需要布置他们去收集和了解一些相关情况。

九年级政治全册第二单元共同富裕社会和谐2.1走共同富裕道路课件1新版粤教版

九年级政治全册第二单元共同富裕社会和谐2.1走共同富裕道路课件1新版粤教版
目标
实现全面共同富裕,消除相对贫困,完成小康社会建设,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我国共同富裕道路的历程
1
改革开放初期
2
进一步明确“共同富裕”的内涵和目标,
提出“把共同富裕作为贯彻落实中国共
产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
领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历史任务”,并将
3
之纳入国家宏观战略。

初步探索
开始阐述“共同富裕”的内涵及其实现 途径,提出“把后进地区和人民的生产 力和生活水平提高到一定程度,实现 共同富裕”的方针。
新时期的实践
将“共同富裕”写入宪法,形成各级领 导干部干在实处、抓落实的工作思路, 不断推动消除贫困、实现共同富裕。
走共同富裕道路的实践
扶贫攻坚
采取差别化、精准 化的方针,建立和 完善特殊扶贫、教 育扶贫、健康扶贫、 生态扶贫、移民扶 贫等工程。
发展经济
创新体制机制,加 强基础设施建设, 促进产业结构升级, 实现了更为均衡的 经济发展。
加强社会保障
建立了全方位的社 会保障体系,实施 医疗保险、养老保 险、失业保险、生 育保险、工伤保险 等政策,为人民群 众提供了保障。
建设新农村
实行新型城镇化和 乡村振兴战略,新 建农村基础设施, 扩大农村居民人均 收入。
走共同富裕道路的意义与作用
促进社会和谐
共同富裕承载了“无贫困,无冷 漠”这一公平正义的理念,有效 推进社会和谐。
保证人民的基本需求
共同富裕让全体人民分享到发 展成果,满足了人们的基本生 活需求。
促进国家的长期稳定发展
共同富裕实现了全面、协调、 可持续发展,稳定了社会形态。
总结
人民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本质要求和共同目标,必将在我们 共同的努力下实现。

粤教版九年级思品2.1走共同富裕道路教案

粤教版九年级思品2.1走共同富裕道路教案

第二单元共同富裕社会和谐2.1走共同富裕道路一、教学分析(一)内容分析主要内容: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意义;我国要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最终目标;共同富裕的内涵;共同富裕的内容、范围和实现途径;我国如何使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实现共同富裕?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促进城乡共同繁荣,推进区域协调发展。

(二)教情分析1.教学重点:正确理解共同富裕;如何逐步实现共同富裕?2.教学难点:我国如何使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实现共同富裕?3.课时安排:3课时。

4.目标要求:(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感受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生活中的发生巨大变化,了解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过程。

这对学生正确对待历史,认清现实,初步培养学生的市场经济意识,形成求实向上、积极进取的价值观念,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同时使学生明白:社会主义制度只有不断地自我完善和发展,才能充分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从而坚定社会主义信念。

知道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认同社会主旋律,培养学生关心他人、关爱社会的意识和集体主义思想,树立共同富裕观念,增强历史使命感。

(2)能力目标:增强阅读理解能力,能够阅读理解本课基本内容;提高正确表达能力,特别是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加大再分配调节力度‛、‚促进城乡共同繁荣‛和‚推进区域协调发展‛等问题的语言表达能力;理论联系实际,提高运用所学知识对时事政治进行分析判断的能力。

(3)知识目标:识记: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最终目标,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我国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是进一步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

理解: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意义;共同富裕的内涵;实现共同富裕的途径。

(三)学情分析现在的多数学生对国情时事方面的了解十分有限,在情感上和思想上可能会有一些不到位的或错误的认识。

九年级政治全册 第二单元 共同富裕 社会和谐 2.1 走共同富裕道路导学案(无答案) 粤教版

九年级政治全册 第二单元 共同富裕 社会和谐 2.1 走共同富裕道路导学案(无答案) 粤教版

走共同富裕道路【生活观察】●生活现象:1985年“珠海经济特区冠雄塑胶有限公司”(格力集团的前身)经过长时间的建厂、准备工作,在三年后正式投产人。

但公司经营不尽人意,不久就亏损300多万,后因欠债太多,几乎被银行起诉。

由于管理不善,20多台“东芝”高级注塑机只有两台在转,职工上班点完名后就溜号,公司大量重要客户流失。

1989年为正常开展业务,公司做出了进行改革的决策,将生产车间改为分厂,实行分厂产、供、销一条龙管理。

塑胶公司生产经营由被动转为主动,生产的转叶扇打开了市场,来料加工订单也不断增加,业务量扩大。

同年开发新产品被提到重要的议事日程,公司成立了技术开发部。

为加快改革步伐,转换经营机制,1991年该集团公司为创出名牌产品,决定将冠雄塑胶工业公司和海利空调器厂合并成立格力集团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经过一年的筹建,1992年4月8日,珠海市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通过《关于同意珠海市格力集团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扩股》的批复,新公司形成了统一、强大的领导层,完成了大规模整改和技术改造,从此进入了快速发展的新阶段。

1994年被授予“中国首届十大国产名牌空调”,1997年荣获”第22届国际最佳品牌奖”等荣誉,今天的格力已成为中国家电的领军人物,并走出国门、走向了世界。

●问题探究:1.阅读材料,格力公司是通过什么体制的改革走向成功的?我国这一体制改革的目标是什么?2.这一体制的改革对我国经济的发展有何意义?3.结合材料分析,格力公司的成功对我国其他企业的发展有哪些启示?●学习要求:1.学习方式:学生先独立阅读教材,自主学习,然后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就自己不懂的问题向同组同学请教,或讨论完成。

2.学习内容:学习教材第35--36页“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让一切财富源泉充分涌流”。

3.学习重点:“四个尊重”的含义和意义。

【课堂体验】●知识体验:1.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 ( )A.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 B.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C.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2.为了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党和国家提出了“四个尊重”的方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走向共同富裕
漫画给我们的启示有(C)
①坚持走共同富裕的道路②我国城乡之间发展没法平衡③自主创新是实现祖国腾飞的必要条件④要坚持各地区协调互补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
11.我国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十多年来,虽取得了巨大成就,但西部与东部的发展水平仍有较大差距。

2013年,国家继续研究制定新的政策,更进一步推动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努力缩小东部与中西部地区的发展差距。

为此,同学们展开了激烈地讨论,请你就以下两个观点进行辨析。

甲:西部大开发已经10年多了,我国东西部地区发展水平差距仍然较大,所以共同富裕不可能实现。

乙:再过几年,到2020年我国就能实现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共同富裕了。

答;(1)甲和乙的观点都是错误的。

(2)共同富裕不是同步富裕,也不是同时富裕,实现共同富裕需要一个过程。

虽然东西部地区发展水平差距仍然较大,但是只要通过我们的不断努力和艰苦奋斗,东西部差距会越来越小,最终会实现共同富裕;(3)我国的社会主义仍处于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算起,至少需要一百年时间。

这是当代中国最基本的国情。

虽然我国东西部差距仍然会存在。

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最终目标,需要我们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先富帮带后富,逐步达到共同富裕。

四、课后反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