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公式速记表
初中物理公式速记

初中物理公式速记
初中物理公式总结大全
一、力学部分
1.速度:v = s / t (速度等于路程除以时间)
2.重力:G = mg (重力等于质量乘以重力加速度,g = 9.8N/kg)
3.压强:p = F / S (压强等于压力除以受力面积)
4.浮力:F浮 = \rho液gV_排(浮力等于液体密度乘以重力加速度乘以排开液
体的体积)
5.动量:p = mv (动量等于质量乘以速度)
6.动能:E_k = \frac{1}{2}mv^2 (动能等于二分之一质量乘以速度的平方)
7.势能:E_p = mgh (势能等于质量乘以重力加速度乘以高度)
二、电学部分
1.电流:I = Q / t (电流等于电荷量除以时间)
2.欧姆定律:I = V / R (电流等于电压除以电阻)
3.焦耳定律:Q = I^2Rt (热量等于电流的平方乘以电阻乘以时间)
4.电功率:P = UI (电功率等于电压乘以电流)
5.电能:W = Pt (电能等于电功率乘以时间)
6.电容:C = Q / V (电容等于电荷量除以电压)
三、热学部分
1.热量:Q = cm\Delta T (热量等于比热容乘以质量乘以温度变化)
2.热效率:\eta = Q{有用} / Q{总} (热效率等于有用热量除以总热量)
3.理想气体状态方程:pV = nRT (压强乘以体积等于物质的量乘以气体常数乘以温度)
四、光学部分
1.折射率:n = \sin\theta_1 / \sin\theta_2 (折射率等于入射角正弦值除以折
射角正弦值)
2.焦距:f = v / (v - u) (焦距等于像距除以像距减物距)
3.镜面反射定律:入射角等于反射角。
初中物理公式汇总一览表

初中物理公式汇总1.速度公式:t s v =求路程——vt s =求时间——t=s/v2.重力与质量的关系:求重力——G = mg求质量——m=G/g 3.密度公式:Vm =ρ求质量——m=ρv 求体积——v=m/ρ 4.浮力公式:4.1称重法 F 浮=G物 – F 示4.2F 浮=G 排=m 排F 浮=ρ液gV 排F 浮=G 物5.P=F/S (固体)求压力——6.p =ρgh 符号 物理量 单位v ——速度 m/s km/h s ——路程 m km t ——时间 s h单位换算:1 m=10dm=102cm=103mm 1h=60min=3600 s ; 1min=60s符号 物理量 单位G ——重力 N m ——质量 kgg ——重力与质量的比值g=9.8N/kg ;粗略计算时取g=10N/kg 。
物理量 单位ρ——密度 kg/m 3 g/cm 3 m ——质量 kg g V ——体积 m 3 cm 3符号 物理量 单位F 浮——浮力 NG 物——物体的重力 NF 示——物体浸没液体中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7.杠杆的平衡条件:F 1L 1=F 2L 2或写成:1221L L F F = 8.滑轮组:F =n1G 总(G 总= G 物+G 动)s =nh8.1对于定滑轮而言: ∵ n =1 ∴F = G 物 s = h 8.2对于动滑轮而言: ∵ n =2 ∴F =21(G 物+G 动) s =2 h9.功的W =F s求动力:求距离:10.P =tW公式变形:W =Pt11.总有用W W =η×100%12.12.1提示:应用杠杆平衡条件解题时,L 1、L 2的单位只要相同即可,无须国际单位;提示:克服重力做功或重力做功(即竖直方向):提示:机械效率η没有单位,用百分率表示,且总小于1Q = c m △t12.2物体燃烧放热Q = m q 或Q = qv 13.电流定义式:t Q I =14.欧姆定律: R U I =15.电功公式:W = U I tW = U I t 结合U =I R →→(串联)W = I 2RtW = U I t 结合I =U /R →→(并联)W = R U 2t16.电热公式(电阻产生的热量):(串联)Q = I 2Rt (并联)Q = R U2t如果电能全部转化为内能,则:Q= I 2Rt =W = U I t 如电热器。
初中物理公式大全必背公式汇总

初中物理公式大全必背公式汇总力学部分:1.牛顿第一定律:当外力作用于物体时,物体的状态保持不变,或者是匀速直线运动。
2. 牛顿第二定律:物体的加速度与施加在物体上的合力成正比,与物体质量成反比:F = ma。
3.牛顿第三定律:两个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力相等、方向相反。
运动学部分:1.平均速度的计算公式:v=s/t。
2.平均加速度的计算公式:a=(v-u)/t,其中v为末速度,u为初速度。
3.物体匀加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公式:s=(u+v)*t/2,其中u为初速度,v为末速度,t为时间。
4. 速度的变化公式:v = u + at。
5.物体自由落体的位移公式:s=(1/2)*g*t^2,其中g为重力加速度,t为时间。
光学部分:1.光的传播公式:光速v=λ*f,其中v为光速,λ为波长,f为频率。
2. 晶体的折射公式:n1 * sin(θ1) = n2 * sin(θ2),其中n1和n2为介质的折射率,θ1和θ2为入射角和折射角。
3.镜面成像公式:1/f=1/v+1/u,其中f为焦距,v为像距,u为物距。
电学部分:1.电流强度公式:I=Q/t,其中I为电流强度,Q为通过导体的电荷量,t为时间。
2.电阻定律:U=I*R,其中U为电压,I为电流强度,R为电阻。
3.简单电路中串联电阻的总电阻:R=R1+R2+...,其中R为总电阻,R1、R2为串联电阻的电阻。
4.简单电路中并联电阻的总电阻:1/R=1/R1+1/R2+...,其中R为总电阻,R1、R2为并联电阻的电阻。
热学部分:1. 热量传递公式:Q = mcΔT,其中Q为热量,m为物体的质量,c为物体的比热容,ΔT为温度变化。
2.饱和蒸气压与温度的关系公式:P=P0*e^(λv(T-T0)),其中P为饱和蒸气压,P0为常数,λv为蒸发热,T为温度,T0为常数。
中考物理必背公式

中考物理必背公式力学部分1.速度公式火车过桥(洞)时通过的路程s=L桥+L车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108m/s2.密度公式(ρ水=1.0×103 kg/m3)冰与水之间状态发生变化时m水=m冰,ρ水>ρ冰,V水<V冰。
同一个容器装满不同的液体时,不同液体的体积相等,密度大的质量大。
空心球空心部分体积V空=V总-V实3.重力公式G=mg (通常g取10N/kg,题目未交待时g取9.8N/kg) 同一物体 G月=1/6G地m月=m地4.杠杆平衡条件公式F1l1=F2l2F1/F2=l2/l15.动滑轮公式不计绳重和摩擦时F=(G动+G物)/2 s=2h6.滑轮组公式不计绳重和摩擦时F=(G动+G物)/n s=nh7.压强公式(普适)p=F/S固体平放时F=G=mgS的国际主单位是m2,1m2=102dm2=104cm2=106mm28.液体压强公式p=ρgh平面上方的液体压力公式F=ρVg=ρSgh规则物体(正方体、长方体、圆柱体)公式通用9.浮力公式(1)F浮=F’-F (压力差法)(2)F浮=G-F (视重法)(3)F浮=G (漂浮、悬浮法)(4)阿基米德原理:F浮=G排=ρ液gV排(排水法)10.功的公式W=Fs把物体举高时W=Pt11.功率公式P=W/tP=W/t=Fs/t=Fv(v=P/F)12.有用功公式举高W有=Gh水平W有=fsW有=W总-W额13.总功公式W总=Fs(s=nh)W总=W有/ηW总= W有+W额W总=P总t14.机械效率公式η=W有/W总η=P有/ P总(在滑轮组中η=G/Fn)(1)η=G/ nF(竖直方向)(2)η=G/(G+G动) (竖直方向不计摩擦)(3)η=f / nF (水平方向)15.热学公式c水=4.2×103J/(kg·℃)(1)吸热:Q吸=cm(t-t0)=cmΔt(2)放热:Q放=cm(t0-t)=cmΔt(3)热值:q=Q/m(4)炉子和热机的效率:η=Q有效利用/Q燃料(5)热平衡方程:Q放=Q吸(6)热力学温度:T=t+273K(7)燃料燃烧放热公式Q吸=mq或Q吸=Vq(适用于天然气等)电学部分1.欧姆定律:I=U/R2.焦耳定律:(1)Q=I2Rt(普适公式)(2)Q=UIt=Pt=U2t/R (纯电阻公式)3.串联电路:(1)I=I1=I2(2)U=U1+U2(3)R=R1+R2(4)U1/U2=R1/R2(分压公式)(5)P1/P2=R1/R24.并联电路:(1)I=I1+I2(2)U=U1=U2(3)1/R=(1/R1)+(1/R2)[ R=R1R2/(R1+R2)] (4)I1/I2=R2/R1(分流公式)(5)P1/P2=R2/R15.定值电阻:(1)I1/I2=U1/U2(2)P1/P2=I12/I22(3)P1/P2=U12/U226.电功:(1)W=UIt=Pt=UQ (普适公式)(2)W=I2Rt=U2t/R (纯电阻公式)7.电功率:(1)P=W/t=UI (普适公式)(2)P=I2R=U2/R (纯电阻公式)常用物理量1光速c=3×108m/s (真空中)2.声速:v=340m/s (15℃)3.人耳区分回声:≥0.1s4.重力加速度:g=9.8N/kg≈10N/kg5.标准大气压值:760毫米水银柱高=1.01×105Pa6.水的密度:ρ=1.0×103kg/m37.水的凝固点:0℃(1个标准大气压下)8.水的沸点:100℃(1个标准大气压下)9.水的比热容:c=4.2×103J/(kg•℃)10.一节干电池电压:1.5V11.一节铅蓄电池电压:2V12.对于人体的安全电压:≤36V(不高于36V)13.动力电路的电压:380V14.家庭电路电压:220V15.单位换算:(1)1m/s=3.6km/h(2)1g/cm3=103kg/m3(3)1kw•h=3.6×106J。
初中物理公式速记表

= q V(气态燃料)
q:燃料的热值
定义:完全燃烧1Kg的燃料所放出的热量。
电热
Q = I2R t
= U I t = U2t/R = P t=uQ/(Q/:为电量)
适用于所有电路
适用于纯电阻电路
11
炉效
η= Q有/ Q总×100%
定义式
初中物理公式(三)
电路中基本电量的关系
串联电路
并联电路
电流
I1= I2=…
应用
倒立
正立
放大
缩小
实像
虚象
像距
υ
同侧
异侧
u>2 f
倒立
缩小
实像
2 f>υ> f
异侧
照相机
u=2 f
倒立
等大
实像
υ =2 f
异侧
2 f>u> f
倒立
放大
实像
υ >2 f
异侧
幻灯机
u= f
不成像
u< f
正立
放大
虚象
无
同侧
放大镜
像、物移动时的变化规律
凸透镜成实象时,物距变大(小),像距变小(大),像变小(大)
I = I1+I2+…
电压
U = U1+ U2+…
U1= U2=…
电阻
R = R1+ R2+…
R = n R0(n个等值电阻R0串联)
1 / R = 1 / R1+ 1 / R2+…
R = R1R2/(R1+ R2)
(两个电阻并联)
初中物理常见公式速记表

竖直方向上,重力做 功或克服重力做的 功。
W Pt t W
P
P —功率( W ) W —总功( J ) t —时间( s )
4
基本公式
变形 公式
物理量符号、含义及国际单位
备注
P Fv
F P P —功率( W )
v v P
F
F —力( N ) v —速度( m / s )
W总 W有 W额
W总 —总功( J ) W有 —有用功( J ) W额 —额外功( J )
机械效率用百分率表示; 不计绳重和摩擦时:
(m) n —动滑轮上绳的股数
= G G G动
G F浮 nF
G动 —动滑轮重力( N ) —机械效率 G —物体重力( N ) F浮 —浮力( N ) n —动滑轮上绳的股数 F —绳子自由端的拉力( N ) G动 —动滑轮重力( N ) —机械效率
Gh Gh Fl斜 Gh fl斜
h —物体上升的高度( m )
斜面的机械效率;
F —绳子自由端的拉力( N )
机械效率用百分率表示。
l斜 —物体在斜面上移动的距离( m )
f斜 —斜面对物体的滑动摩擦力( N )
5
基本公式
IQ t
I U R
I I1 I2 In
电学
变形公式 物理量符号、含义及国际单位
Q mq Q Vq Q有用
Q总
变形公式
物理量符号、含义及国际单位
c= Q mΔt
Δt= Q cm
m= Q cΔt
Q —吸收或放出的热量( J )
c —比热容[ J / kg C ]
m —质量( kg ) t —温度差( C )
qQ m
mQ q
初中物理公式速记表

初中物理公式(二)初中物理公式(三)高中物理力学公式汇编1、重力:G = mg (g 随高度、纬度、地质结构而变化;在高度变化不大时,常看作恒量.)2、胡克定律: F =kx (x 为伸长量或压缩量.k 为倔强系数,与弹簧的原长、粗细和材料有关)3、合力:F=θcos 2212212F F F F ++ (θ为F 1 和F 2方向间的夹角)① 力的合成和分解都均遵从平行四边行定则. ②两个力的合力范围│F 1-F 2 │ ≤ F ≤ F 1 +F 2 ③合力大小可以大于、小于或等于某个分力.4、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条件: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所受合外力为零. F 合=0 或 Fx 合=0 Fy 合=0(正交分解法)① 非平行的三个力作用于物体而平衡,则这三个力一定共点.② 几个共点力作用于物体而平衡,其中任意几个力的合力与剩余几个力的合力一定等值反向(如三力平衡时,其中一个力一定与另外两个力的合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5、摩擦力的公式:①摩擦力可以与运动方向相同,也可以与运动方向相反,还可以与运动方向垂直成其它夹角.②摩擦力可以做正功,也可以做负功,还可以不做功.③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间相对运动的方向或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④静止的物体可以受滑动摩擦力的作用,运动的物体可以受静摩擦力的作用. ⑴ 滑动摩擦力f=μN① N 为接触面间的弹力,可以大于G,也可以等于G,也可以小于G②μ为滑动摩擦系数,只与接触面材料和粗糙程度有关,与接触面积大小、接触面相对运动快慢以及正压力N 无关⑵ 静摩擦力:由物体的平衡条件或牛顿第二定律求解,与正压力无关.(最大静摩擦力f m 与正压力成正比。
)大小范围: 0≤f 静≤f m 6、 浮力: F= ρVg7、 万有引力: F=G 221rm m ⑴适用于能看作质点的两物体间,G 为万有引力恒量 ⑵ 在天体上的应用:(M 天体质量,R 天体半径,g 天体表面重力加速度,m 为卫星,或设想的某一物体的质量.) ①万有引力=向心力)()(22h R mv h R Mm G+=+=m(R+h)ω2 =m(R+h)224T π ②在地面附近,重力=万有引力:mg RMmG=2或GM =gR 2 (g=9.8m/s 2,R 为地球半径。
初中物理公式大全,必背公式汇总

初中物理公式大全,必背公式汇总想要学好初中物理,熟记物理公式是前提,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初中物理公式大全,包括初中物理力学部分公式、初中物理电学部分公式以及一些常用的物理量:力学部分一、速度公式物理量计算式国际主单位常用单位换算关系速度v V=s/t m/s Km/h 1m/s=3.6km/h路程s S=vt m Km 1km=1000m时间t t=s/v s h 1h=60min=3600s火车过桥(洞)时通过的路程s=L桥+L车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108m/s二、密度公式(ρ水=1.0×103 kg/ m3)物理量计算式国际主单位常用单位换算关系密度ρ ρ=m/v Kg/ m3 g/ Cm3 1g/ Cm3=1000kg/ m3质量m M=ρv Kg g 1kg=1000g体积v V=m/ρ m3 Cm3 1 m3=103dm3=106cm3 1L=103ml(cm3)冰与水之间状态发生变化时m水=m冰ρ水>ρ冰 v水同一个容器装满不同的液体时,不同液体的体积相等,密度大的质量大空心球空心部分体积V空=V总-V实三、重力公式G=mg (通常g取10N/kg,题目未交待时g取9.8N/kg)同一物体G月=1/6G地 m月=m地四、杠杆平衡条件公式F1l1=F2l2 F1 /F2=l2/l1五、动滑轮公式不计绳重和摩擦时F=1/2(G动+G物)s=2h六、滑轮组公式不计绳重和摩擦时F=1/n(G动+G物)s=nh七、压强公式(普适)P=F/S固体平放时F=G=mgS的国际主单位是m2 1m2=102dm2=104cm2=106mm2 八、液体压强公式P=ρgh液体压力公式F=PS=ρghS规则物体(正方体、长方体、圆柱体)公式通用九、浮力公式(1)、F浮=F’-F (压力差法)(2)、F浮=G-F (视重法)(3)、F浮=G (漂浮、悬浮法)(4)、阿基米德原理:F浮=G排=ρ液gV排 (排水法)十、功的公式W=FS把物体举高时W=GhW=Pt十一、功率公式P=W/tP=W/t=Fs/t=Fv(v=P/F)十二、有用功公式举高W有=Gh水平W有=FsW有=W总-W额十三、总功公式W总=FS (S=nh)W总=W有/ηW总= W有+W额 W总=P总t 十四、机械效率公式η=W有/W总η=P有/ P总(在滑轮组中η=G/Fn)(1)、η=G/ nF(竖直方向)(2)、η=G/(G+G动) (竖直方向不计摩擦)(3)、η=f / nF (水平方向)十五、热学公式C水=4.2×103J/(Kg·℃)1、吸热:Q吸=Cm(t-t0)=CmΔt2、放热:Q放=Cm(t0-t)=CmΔt3、热值:q=Q/m4、炉子和热机的效率:η=Q有效利用/Q燃料5、热平衡方程:Q放=Q吸6、热力学温度:T=t+273K7.燃料燃烧放热公式Q吸=mq或Q吸=Vq(适用于天然气等) 电学部分1、电流强度:I=Q电量/t2、电阻:R=ρL/S3、欧姆定律:I=U/R4、焦耳定律:(1)、Q=I2Rt普适公式)(2)、Q=UIt=Pt=UQ电量=U2t/R (纯电阻公式)5、串联电路:(1)、I=I1=I2(2)、U=U1+U2(3)、R=R1+R2 (1)、W=UIt=Pt=UQ (普适公式)(2)、W=I2Rt=U2t/R (纯电阻公式)(4)、U1/U2=R1/R2 (分压公式)(5)、P1/P2=R1/R26、并联电路:(1)、I=I1+I2(2)、U=U1=U2(3)、1/R=1/R1+1/R2 [ R=R1R2/(R1+R2)](4)、I1/I2=R2/R1(分流公式)(5)、P1/P2=R2/R17、定值电阻:(1)、I1/I2=U1/U2(2)、P1/P2=I12/I22(3)、P1/P2=U12/U228、电功:(1)、W=UIt=Pt=UQ (普适公式)(2)、W=I2Rt=U2t/R (纯电阻公式)9、电功率:(1)、P=W/t=UI (普适公式)(2)、P=I2R=U2/R (纯电阻公式)常用物理量1、光速:C=3×108m/s (真空中)2、声速:V=340m/s (15℃)3、人耳区分回声:≥0.1s4、重力加速度:g=9.8N/kg≈10N/kg5、标准大气压值:760毫米水银柱高=1.01×105Pa6、水的密度:ρ=1.0×103kg/m37、水的凝固点:0℃8、水的沸点:100℃9、水的比热容:C=4.2×103J/(kg•℃)10、元电荷:e=1.6×10-19C11、一节干电池电压:1.5V12、一节铅蓄电池电压:2V13、对于人体的安全电压:≤36V(不高于36V)14、动力电路的电压:380V15、家庭电路电压:220V16、单位换算:(1)、1m/s=3.6km/h(2)、1g/cm3 =103kg/m3(3)、1kw•h=3.6×106J。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物理公式(二)
初中物理公式(三)
高中物理力学公式汇编
1、重力:G = mg (g 随高度、纬度、地质结构而变化;在高度变化不大时,常看作恒量.)
2、胡克定律: F =kx (x 为伸长量或压缩量.k 为倔强系数,与弹簧的原长、粗细和材料有关)
3、合力:F=θcos 2212212F F F F ++ (θ为F 1 和F 2方向间的夹角)
① 力的合成和分解都均遵从平行四边行定则. ②两个力的合力范围│F 1-F 2 │ ≤ F ≤ F 1 +F 2 ③合力大小可以大于、小于或等于某个分力.
4、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条件: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所受合外力为零. F 合=0 或 Fx 合=0 Fy 合=0(正交分解法)
① 非平行的三个力作用于物体而平衡,则这三个力一定共点.
② 几个共点力作用于物体而平衡,其中任意几个力的合力与剩余几个力的合力一定等值反向(如三力平衡时,其中一个力一定与另外两个力的合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5、摩擦力的公式:
①摩擦力可以与运动方向相同,也可以与运动方向相反,还可以与运动方向垂直成其它夹角.
②摩擦力可以做正功,也可以做负功,还可以不做功.
③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间相对运动的方向或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
④静止的物体可以受滑动摩擦力的作用,运动的物体可以受静摩擦力的作用. ⑴ 滑动摩擦力f=μN
① N 为接触面间的弹力,可以大于G ,也可以等于G ,也可以小于G
②μ为滑动摩擦系数,只与接触面材料和粗糙程度有关,与接触面积大小、接触面相对运动快慢以及正压力N 无关
⑵ 静摩擦力:由物体的平衡条件或牛顿第二定律求解,与正压力无关.(最大静摩擦力f m 与正压力成正比。
)大小范围: 0≤f 静≤f m 6、 浮力: F= ρVg
7、 万有引力: F=G 221r
m m ⑴适用于能看作质点的两物体间,G 为万有引力恒量 ⑵ 在天体上的应用:(M 天体质量,R 天体半径,g 天体表面重力加速度,m 为卫星,或设想的某一物体的质量.) ①万有引力=向心力
)
()(2
2
h R m v h R Mm G
+=+=m(R+h)ω2 =m(R+h)
224T π
②在地面附近,重力=万有引力: mg R
Mm
G
=2或GM =gR 2 (g=9.8m/s 2,R 为地球半径。
) ③第一宇宙速度:由mg= mg=R
m v 2
(刚好不落回地面时,地面附近重力提供向心力),
或由R
m v R Mm G 212
= (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得V 1=
Rg =R
GM =7.9km/s.
8、牛顿第二定律:F 合 = ma 或y
y x ma F ma F ==合合x (正交分解法)
理解⑴矢量性⑵瞬时性⑶独立性⑷同体性⑸同系性⑹同单位制 9、匀变速直线运动:
⑴基本规律:V t = V 0 + a t S = v o t +2
1a t 2 ⑵几个重要推论:
①V t 2-V 02 = 2as (匀加速:a 为正值;匀减速:a 为负)
②AB 段中间时刻瞬时速度:V t/2=2
V V t
0+或V t/2 =t s
③AB 段位移中点的即时速度: 2
2
202
t s v v v +=
④匀速:V t/2= V s/2; 无论匀加速或匀减速直线运动:V t/2 < V s/2 ⑶初速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特殊规律 ①在连续相等的时间T 内(n 为整数)
前1 T 、前2T …前nT 内的位移之比为12∶22∶32∶…∶n 2(前方) 第1T 内、第 2T 内…第nT 内的位移之比为1∶3∶5…(2n-1)(n 为整数)(第奇) ② 在连续相等的位移S 内(n 为整数)
前1S 、前2S …前nS 内的时间之比为1∶2∶3… (前根) 第1S 、第2S …第n S 内的时间之比为1∶(2-1)∶(3-2)…(第根差)
⑷ 无论初速度是否为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质点,在连续相邻的相等的时间T 内的位移之差Δs 为一常数.且Δs = aT 2 (a 为加速度) 或a=
2
1
43T
S S - 10、竖直上抛运动:上升过程是匀减速直线运动,下落过程是匀加速直线运动.
⑴ 上升最大高度:H = g
2v 2
, ⑵ 上升的时间:t= g 0v
⑶ 上升、下落经过同一位置
时加速度(g )相同,而速度等值反向.
⑷ 上升、下落,经过相同两点间的时间相等. 间:t =
g
2v ⑸ 从抛出到落回原位置的时
⑹ 适用全过程的公式:初速度为v 0,加速度为a 的
匀变速直线运动: S = v o t +
2
1at 2;
x
y s
V
Vx
v 与足tan
v t = v o +a t;
v t 2 -v o 2 = 2 aS ( 向上为正,a =-g ) 11、匀速圆周运动公式
线速度: V=
t s = R ω=2πf R= T R 2π 角速度:ω= t φ = T
2π
= 2πf
向心加速度:a =R
v 2
或a = R ω2 向心力:F= ma 或F=R
v 2
m 或a =m R ω2
⑴匀速圆周运动物体的向心力就是合外力,总是指向圆心,是变力. ⑵卫星绕地球、行星绕太阳作圆周运动向心力等于引力(重力).
⑶ 氢原子核外电子绕原子核作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由原子核对核外电子的电场力提供.
12、平抛物体的运动:水平方向匀速直线运动和竖直方向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合运动. ⑴水平分运动:水平位移: x= v o t
水平分速度:
v x = v o 动:竖直位移: y = 2
1
g
竖直分运t 2 竖直分速
度:v y =g t
合速度: v =2
2
y x v v +与水平方向夹角
⑵在V o 、v y 、V 、X 、y 、t 、g 七个物理量中,如果已知其中任意两个,可根据以上公式求
出其它五个物理量.
⑶设平抛物体,从抛出到某时刻t 位移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α,此时速度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θ,则tan α=2tan θ.
⑷设平抛物体,从抛出到某时刻t 水平位移为x ,则此时速度的反向延长线必过x/2处. 13、功:W = Fs cos θ(θ为F 与s 间的夹角) ⑴适用于恒力的功的计算 ⑵理解标量正功、零功、负功
⑶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 重力的功量度重力势能的变化、 电场力的功量度电势能的变化、分子力的功量度分子势能的变化、合外力的功量度动能的变化) 14、动能: E k =
2
1mv 2 重力势能:Ep = mgh (数值上与零势能面的选择有关)
15、动能定理:外力对物体所做的总功等于物体动能的变化(增量). 公式:W 合=ΔE k =Ek 2 一Ek 1 =
2
1
mv 22一21mv 12
16、机械能守恒定律:机械能= 动能+重力势能+弹性势能
t
x (0,0)
条件:系统只有内部的重力或弹力做功. 公式:
21mV 12+mgh 1=2
1
mV 22+mgh 1 或一ΔEp = ΔEk
17、功率:P =
t
W
(在t 时间内力对物体做功的平均功率) P = Fv (F 与v 夹角为零)
或P = Fvcos θ(θ为F 与V 间的夹角)
①F 为合力时,P 为合力的功率;F 为某分力时,P 为该分力F 时功率; ②v 为平均速度时,P 为平均功率;v 为瞬时速度时,P 为瞬时功率; ③对动机车,若 P 一定时,牵引力F 与v 成正比.
④机动车运动公式:
v P -f=ma (v P
为发动机对机动车的牵引力) ⑤机动车正常行驶时v
Pe
-f=0
18、动量和冲量:
动量: P = mV 冲量:I = F t
19、动量定理:合外力的冲量等于物体的动量的变化. 公式: F 合t = mv' -mv (受力分析、规定正方向)
20、动量守恒定律:相互作用的物体系统,如果不受外力,或它们所受的外力之和为零,那么它们的总动量保持不变.
⑴研究对象:相互作用的两个物体或多个物体 ⑵公式:m 1v 1+ m 2v 2 = m 1 v 1'+ m 2v 2′ 或Δp 1 =-Δp 2
或Δp 1 +Δp 2=0(注意规定正方向) (只考虑动量大小,则可列标量式) ⑶适用条件:
①系统不受外力作用.
②系统受外力作用,但合外力为零.
③系统受外力作用,合外力也不为零,但合外力远小于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 ④系统在某一个方向的合外力为零,在这个方向的动量守恒. 21、简谐运动:回复力:F =-kx 加速度:a =-
m
kx 单摆周期公式:T= 2π
g
l
(与摆球质量、振幅无关) 弹簧振子周期公式:T= 2π
k
m
(与振子质量有关、与振幅无关) 22、波长、波速和频率的关系: v=λf =λ/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