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解剖学实验-教案(神经系统)
系统解剖学教案

系统解剖学教案(第五版)兰州大学基础医学院解剖教研室日期:第一周第一次课时:4学时授课计划:绪论、运动系总论、骨学总论、躯干骨方法:理论讲解、标本示教、学生实习绪论1、解剖学定义:研究正常人体的形态和结构及发生发展的科学。
2、解剖学姿势:身体直立,面向前,两眼向正前方平视,足尖向前,上肢下垂于躯干的两侧,掌心向前。
3、方位术语:4、轴和面:运动系统组成:骨、骨连结、骨骼肌一、骨学(206块)(一)、总论l、骨的形态:长骨、短骨、扁骨、不规则骨2、骨的构造:骨质、骨膜、骨髓3、骨的理化特性:无机质、有机质4、骨的发生和发育:(二)、中轴骨1、躯干骨的名称、数目24块椎骨、1块骶骨、1块尾骨、1块胸骨、12对肋2、主要形态结构:①、椎体、椎弓、椎孔、椎管、椎间孔、棘突、横突、横突孔、关节突②、骶管、骶管裂孔、骶角、骶前孔、骶后孔、骶骨岬③、胸骨角、颈静脉切迹、剑突④、肋凹、肋沟、肋骨小头日期:第一周第二次课时:4学时授课计划:颅骨方法:理论讲解、标本示教、学生实习(三)、颅骨1、颅骨的名称、数目8块脑颅骨:成对骨4块、不成对骨4块15块面颅骨成对骨12块、不成对骨3块2、脑颅骨主要的结构:眶上孔(或切迹)、眶下孔、眉弓、枕骨髁、乳突、、下颌窝、3、面颅骨主要的结构:下颌头、下颌角、鼻中隔、下鼻甲、鼻旁窦的名称、位置及开口部位、4、整颅观冠状缝、矢状缝、人字缝翼点、颧弓颅前窝、颅中窝、颅后窝、垂体窝。
枕外隆凸、枕骨大孔、茎乳孔、外耳门5、新生儿颅的特征日期:第二周第一次课时:4学时授课计划:附肢骨方法:理论讲解、标本示教、学生实习(四)、附肢骨1、上肢骨的名称、数目、主要形态结构①锁骨(1块)②肩胛骨(1块)的肩胛冈、肩峰、关节盂、下角和喙突③肱骨(1块)的肱骨头、肱骨大小结节、结节间沟、外科颈、三角肌粗隆、桡神经沟、肱骨滑车、肱骨小头、内上髁、外上髁、尺神经沟和鹰嘴窝;④桡骨(1块)的桡骨小头、桡骨粗隆、桡骨茎突⑤尺骨(1块)的鹰嘴、滑车切迹,尺骨小头和尺骨茎突。
神经系统组成初中生物教案

神经系统组成初中生物教案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生能说出神经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2. 能力目标:通过观察和实验,学生能理解神经元的基本结构及其功能。
3.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神经系统的组成,学生能够热爱生命,增强安全防护意识。
教学重点:1. 神经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教学难点:1. 学生能够理解神经元的基本结构及其功能。
教学准备:1. 课件和教学图片。
2. 神经元模型或图片。
3. 实验材料:显微镜、神经元切片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神经系统?它在我们的身体中起到什么作用?2. 学生分享自己的理解和经验。
二、自主学习(5分钟)1. 学生阅读教材,了解神经系统的组成。
2. 学生完成自主学习任务单,记录神经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三、探究活动(15分钟)1. 学生分组,每组观察神经元切片或模型。
2. 学生用显微镜观察神经元的结构,并记录观察结果。
3. 学生讨论神经元的功能,如接受刺激、产生兴奋等。
四、课堂讲解(15分钟)1. 教师讲解神经系统的组成,包括大脑、脊髓、神经等。
2. 教师讲解神经元的基本结构,如细胞体、轴突、树突等。
3. 教师讲解神经元的功能,如传递兴奋、协调运动等。
五、巩固练习(5分钟)1. 学生完成课堂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 学生分享自己的练习成果。
六、总结与反思(5分钟)1. 学生总结神经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2. 学生分享学习过程中的困惑和收获。
教学延伸:1. 学生进行神经系统的模型制作,加深对神经系统组成和功能的理解。
2. 学生进行神经系统的相关实验,如神经传导实验等。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神经元切片和模型,让学生直观地了解了神经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通过课堂讲解和巩固练习,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神经系统的相关知识。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思考能力。
同时,结合实际情况,让学生感受到神经系统的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安全防护意识。
系统解剖学-神经系统-(beida医学部课件)

癫痫
01
癫痫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主要由于大脑神经元异常放电引起。
02
癫痫的症状包括抽搐、痉挛、意识丧失等,且常常反复发作。
03
癫痫的治疗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药物治疗以控制癫痫发作 为主,手术治疗则适用于难治性癫痫患者。
04
预防癫痫的主要措施包括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避免诱发因素和早期 治疗等。
脊髓承担着从身体各部位向大脑传递 感觉信号的任务,将疼痛、温度、触 觉等感觉信息传递到大脑进行解释。
脊髓包含许多反射回路,可以在不涉 及大脑的情况下快速响应某些刺激, 如突然的疼痛。
运动传导
脊髓还承担着将大脑的运动指令传递 到肌肉和器官的任务,控制身体的运 动。
脊髓与脑部的联系
脑干连接
脊髓通过脑干与大脑相连,脑干 包含了许多重要的神经核团,如
丘脑
感觉丘脑
感觉丘脑是丘脑的一部分,主要负责接收和传递来自全身的 感觉信息。
联络丘脑
联络丘脑是丘脑的一部分,主要负责联络和整合各种感觉信 息。
下丘脑
• 下丘脑核团:下丘脑核团是下丘脑的一部分,主要参与自 主神经系统的调节、内分泌控制以及感觉和运动的整合。
03 脊髓解剖
脊髓的形态与结构
脊髓的长度与形状
手术治疗
对于某些神经系统疾病,如脑肿 瘤、严重颈椎病等,手术治疗是 有效的方法,能够解除压迫、恢 复功能。
康复治疗
针对神经系统疾病导致的功能障 碍,采取物理疗法、康复训练等 手段,促进功能恢复、提高生活 质量。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05 神经系统疾病与病变
脑卒中
脑卒中是指由于脑部血管阻塞或破裂 导致脑组织缺血或出血,进而引发的 一系列神经系统症状。
《系统解剖学》实验课

总结词
了解尿液的生成和排出过程,掌 握泌尿器官的基本知识。
详细描述
泌尿系统的主要功能是排除体内 的代谢废物和多余水分,形成尿 液。通过学习泌尿系统解剖学, 学生可以了解肾脏的结构和功能、 尿液的形成过程以及输尿管、膀 胱和尿道的结构和功能。
生殖系统解剖学
要点一
生殖系统解剖学
要点二
总结词
研究人体男性和女性生殖器官的形态 、结构和功能。
详细描述
通过观察心脏标本,了解心脏的位置、形态和结构;通过观察血管标本,了解血 管的分布、类型和功能;通过观察淋巴系统标本,了解淋巴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消化系统解剖实验操作与观察
总结词
了解消化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详细描述
通过观察消化系统标本,了解消化系统的组成、位置和功能;重点观察口腔、食管、胃、小肠和大肠的结构特点, 以及肝、胆囊和胰腺的位置和功能。
03
实验操作与观察
运动系统解剖实验操作与观察
总结词
了解骨骼、关节和肌肉的结构与功能
详细描述
通过观察骨骼标本,了解骨的形态、结构、生长和发育;通过观察关节标本, 了解关节的组成、类型和运动方式;通过观察肌肉标本,了解肌肉的起止点、 走向和功能。
循环系统解剖实验操作与观察
总结词
了解心脏、血管和淋巴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学会了使用解剖刀、镊子等工具进 行精细的解剖操作。同时,通过小组合作,我们学会了 如何在团队中共同完成实验任务。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更深入地理解了人体各系统的功能 和相互关系。对于一些常见疾病的发病机制,也有了更 清晰的认识。
思考题与讨论
思考题
01
2.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如何注意保护自 己的身体器官?
初中生物教案了解人体的神经系统

初中生物教案了解人体的神经系统初中生物教案:了解人体的神经系统教学目标:1. 了解人体的神经系统的组成及其功能;2. 理解神经系统对身体的调节和协调作用;3. 能够描述神经冲动的传递过程。
教学重点:1. 神经系统的组成及其功能;2. 神经冲动的传递过程。
教学难点:如何帮助学生理解神经冲动的传递过程。
教学准备:1. PowerPoint演示文稿;2. 神经组织的原件和模型;3. 学生实验用材料。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老师可以通过一个小游戏或问题引入本节课的内容,例如:“在你们的日常生活中,你们是否注意过身体如何运动?是什么使我们能够看到、听到、说话、走路等?请思考一下,这与什么有关?”二、新课讲解(25分钟)1. 介绍神经系统的定义和作用。
可以借助PPT演示文稿,将神经系统的定义呈现在屏幕上,并进行解释。
强调神经系统是人体的调节和协调中枢,负责感知和响应外界环境。
2. 介绍神经系统的组成。
分为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包括大脑和脊髓,周围神经系统包括脑神经和脊神经。
3. 分别介绍大脑和脊髓的功能。
大脑是人体的指挥中心,控制各种活动和反应;脊髓是神经冲动经过的通道。
4. 详细介绍神经冲动的传递过程。
可以通过模型或原件来演示神经冲动的传递过程。
强调神经冲动是一种电信号,通过神经元之间的接触点(突触)传递,并进一步传递到目标细胞。
三、实验和讨论(30分钟)1. 分组进行简单的实验,以进一步加深学生对神经冲动传递的理解。
可以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观察神经冲动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过程。
2. 引导学生讨论实验结果,帮助他们总结神经冲动传递的要点,并澄清他们对其中的概念和过程的理解。
四、课堂练习(15分钟)老师可以设计一些选择题或填空题,用以检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五、归纳总结(5分钟)1. 强调神经系统对身体的调节和协调作用,使学生明确神经系统的重要性;2. 总结神经冲动的传递过程,强调电信号的传递和神经元之间的连接。
神经解剖学科学教案教学设计

课程安排与时间
课程安排
包括理论讲授、实验操作、 课堂讨论等环节。
时间安排
每周3-4学时,共16周,总 计48-64学时。
课程考核
采用平时成绩、实验报告、 期末考试等方式进行综合评 定。
02
神经系统基础知识
神经元结构与功能
01
02
03
04
神经元胞体
包含细胞核、细胞质和细胞膜 ,是神经元的代谢和营养中心
神经解剖学的重要性
理解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是理解人类行为 和认知的基础。
神经解剖学的研究方法
包括形态学、组织学、影像学等多种方法。
教学目标与要求
知识目标
掌握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功能,理解神经解剖学与 行为、认知的关系。
能力目标
能够运用神经解剖学知识分析和解释行为、认知现象 。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对神经解剖学的兴趣和好奇心,激发探索未 知的欲望。
神经系统的组成
神经系统包括中枢神经系统(脑和脊髓)和周围神经系统 (脑神经和脊神经),各组成部分之间通过复杂的网络连 接实现信息的传递和处理。
前沿动态介绍及展望未来发展趋势
神经再生与修复
随着生物医学工程和组织工程的发展,神经再生和修复成为研究热点,通过干细胞移植、基因治疗和生物材料应用等 手段,有望实现对受损神经的有效治疗。
基底节
包括纹状体、屏状核等结构,参与运动调节和 情感活动。
边缘系统
包括扣带回、海马、杏仁核等结构,与情绪、记忆和自主神经活动密切相关。
小脑、脑干及脊髓结构特点
01
02
03
小脑
分为小脑半球和蚓部,参 与运动协调、平衡和肌张 力调节。
脑干
包括中脑、桥脑和延髓, 是连接大脑和脊髓的重要 通路,控制多种生命活动 。
神经系统组成初中生物教案

神经系统组成初中生物教案
1. 了解神经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2. 掌握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3. 能够描述神经系统的工作原理和作用。
4. 培养学生对神经系统的兴趣和探索精神。
教学内容:
1. 神经系统的组成: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
2. 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神经元、神经纤维、神经节、神经细胞。
3. 神经系统的功能:感受、传导、控制和调节。
教学过程:
1. 导入:通过展示一幅神经系统的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激发他们探索神经系
统的热情。
2. 学习神经系统的组成和结构:介绍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的概念,并讲解神经元、神经纤维、神经节、神经细胞等基本结构。
3. 探讨神经系统的功能:讲解神经系统的感受、传导、控制和调节功能,引导学生思考神
经系统在人体中的作用。
4. 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他们就神经系统在人体中的作用进行讨论和思考。
5. 总结:对神经系统的组成和功能进行总结,让学生明确神经系统在人体中的重要性。
6. 作业:布置作业,让学生整理并总结神经系统的知识,加深对神经系统的理解。
教学资源:
1. 图片:神经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2. 教材:相关生物教材中有关神经系统的知识。
3. 视频:有关神经系统的科普视频。
评价方法:
1. 学生的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和回答问题的能力。
2. 课后作业:通过学生的作业,了解他们对神经系统的掌握程度和理解能力。
3. 小组讨论:评价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和思考能力。
神经系统解剖学教学设计

神经系统包括中 枢神经系统和周 围神经系统,中 枢神经系统包括 大脑和脊髓,周 围神经系统包括 神经和神经末梢
0 3
神经系统的基本 功能包括感觉、 运动、认知、情 感和记忆等。
0 4
讲授法:讲解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讨论法:引导学生讨论神经系统的生理机制 案例分析法:通过案例分析,加深学生对神经系统的理解 实验法:通过实验操作,让学生亲自体验神经系统的生理过程
汇报人:XX
实验目的:通过 实验操作,加深 对神经系统解剖
学的理解
实验内容:包括 神经系统的解剖、
生理、病理等方 面的实验
实验方法:采用 模拟实验、实物 实验、虚拟实验
等多种方法
实验评价:通过 实验报告、实验 操作、实验结果 等评价学生的学
习效果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选取典型病例, 引导学生分析 病情
神经系统解剖学数据库 神经系统解剖学在线课程
神经系统解剖学图片库
神经系统解剖学视频教程
神经系统解剖学相关论文和 研究资料
显微镜:观察神 经系统的组织结
构
教学软件:模拟 神经系统的功能
和疾病
解剖模型:展示 神经系统的解剖
结构
实验手册:指导 学生进行实验操
作和记录结果
教 学 软 件 : 如 M AT L A B 、 Python等,用于数据分析和处 理
课堂讨论:通过课堂讨论来评估学生的 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知识掌握程度:学生对神 经系统解剖学的基本概念、 原理和知识的掌握程度
技能应用能力:学生运用 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 能力
学习态度:学生对学习的 态度,包括学习积极性、 主动性和专注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难点
及
突破
方法
颈丛的组成、位置及各主要皮支的浅出部位和分布,掌握膈神经的行径及分布。臂丛的组成和位置,掌握胸长神经、胸背神经的行程和分布,掌握正中神经、尺神经、桡神经、肌皮神经、腋神经的发起、行程、主要分支和分布。股神经、闭孔神经的行径、主要分支及其分布。坐骨神经、胫神经、腓总神经、腓浅神经、腓深神经的行径和分布。
(三)脑干的内部结构:脑神经核;非脑神经核;长上行纤维束;长下行纤维束;脑干网状结构。
(四)小脑
1.小脑分叶和功能分区。
2.小脑的纤维联系和功能。
(五)间脑
1.背侧丘脑:背侧丘脑核团。
2.后丘脑:内侧膝状体和外侧膝状体。
3.上丘脑:松果体、缰三角和丘脑髓纹。
4.底丘脑。
5.下丘脑:主要的核团、纤维缘系,下丘脑的功能。
(五)骶丛
1.骶丛的组成和位置。
2.骶丛的分支:臀上神经、臀下神经、阴部神经、股后皮神经、坐骨神经、胫神经、腓总神经、腓浅神经、腓深神经。
教
学
后
记
一、课堂总结:解剖学是形态学课程,所以实验课是以学生观摩模型、标本结构自主认知为主,教师示教讲解、答疑为辅的教学方式,与机能学实验的有固定操作流程步骤及实验结果的实验教学还是有区别的,所以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应该在精准示教授课上多下功夫,课前提前熟知实验室内标本内容并预设同学的认知误区、难点,做到课上讲解全面但又不耽误同学们的自主观摩时间。每次课要做课堂小结,归纳本次课同学们难点,全面提升整体实验组同学的学习效果。
二、课后推进:利用手机APP学习软件留课后讨论作业,并在课下与同学们及时互动交流,弥补课上教学时间短、知识点多的不足。
章节
周围神经系统
课时
6
教
学
目
的
1.掌握脊神经的构成、区分。颈丛的组成、位置及各主要皮支的浅出部位和分布,掌握膈神经的行径及分布。臂丛的组成和位置,掌握胸长神经、胸背神经的行程和分布,掌握正中神经、尺神经、桡神经、肌皮神经、腋神经的发起、行程、主要分支和分布。股神经、闭孔神经的行径、主要分支及其分布。坐骨神经、胫神经、腓总神经、腓浅神经、腓深神经的行径和分布。
系统解剖学实验课程
教
案
课程编号:
总学时:51周学时:4
适用年级专业(学科类):
开课时间:
使用教材:《系统解剖学》第九版 柏树令 应大君
授课教师姓名:
章节
中枢神经系统
课时
6
教
学
目
的
1.掌握脊髓的位置、外形及脊髓节段与椎骨的对应关系。脊髓主要纤维束的位置、起止和机能。
2.掌握脑干的组成及其位置。脑干外部主要结构与内部结构的关系及其主要特点。第四脑室的位置、构成及交通。脑神经核的位置以及与脑神经的联系。薄束核、楔束核、红核及黑质的位置及功能概况;各主要上、下行纤维束(内侧丘系、脊髓丘脑束、外侧丘系、三叉丘系、锥体束)在脑干各部的位置;
(六)端脑的外形和分叶
教
学
后
记
一、课堂总结:解剖学是形态学课程,所以实验课是以学生观摩模型、标本结构自主认知为主,教师示教讲解、答疑为辅的教学方式,与机能学实验的有固定操作流程步骤及实验结果的实验教学还是有区别的,所以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应该在精准示教授课上多下功夫,课前提前熟知实验室内标本内容并预设同学的认知误区、难点,做到课上讲解全面但又不耽误同学们的自主观摩时间。每次课要做课堂小结,归纳本次课同学们难点,全面提升整体实验组同学的学习效果。
教
学
过
程
教师授课思路、设问及讲解要点
(一)脊髓
1.脊髓的位置和外形。
2.脊髓的内部结构:灰质(前角、后角、侧角);白质(薄束和楔束、脊髓小脑束、脊髓小脑前束、脊髓小脑吻侧束、脊髓丘脑束;皮质脊髓束、红核脊髓束、前庭脊髓束、网状脊髓束、内侧纵束和顶盖脊髓束)。
(二)脑干的外形:延髓、脑桥、中脑、菱形窝、第四脑室。
3.掌握小脑的位置、分部及小脑扁桃体的位置及其临床意义。小脑的分叶及内部结构。间脑的位置和分部,第三脑室的位置和交通。背侧丘脑的位置和分部,丘脑腹后核的纤维联系。下丘脑和后丘脑的组成,主要核团的名称,位置和功能。
教学
重点
及
突出
方法
脊髓的位置、外形、脑干的组成及其位置、小脑的位置、分部及小脑扁桃体的位置及其临床意义、间脑的位置和分部,第三脑室的位置和交通。背侧丘脑的位置和分部。
相关
内容
素材
《系统解剖学》丁文龙、刘学政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第9版
《系统解剖学》崔慧先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16,第7版
《格氏解剖学》丁自海、刘树伟主译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17,第41版
教
学
过
程
教师授课思路、设问及讲解要点
(一)颈丛
1.颈丛的组成和位置。
2.颈丛的分支:枕小神经、耳大神经、颈横神经、锁骨上神经、膈神经。
(二)臂丛
1.臂丛的组成和位置。
2.臂丛的分支:胸长神经、肩胛背神经、肩胛上神经、肩胛下神经、胸内、外侧神经、胸背神经、腋神经、肌皮神经、正中神经、尺神经、桡神经、臂内侧皮神经、前臂内侧皮神经。
(三)胸神经前支:在胸、腹壁皮肤的节段性分布。
(四)腰丛
1.腰丛的组成和位置。
2.腰丛的分支:髂腹下神经、髂腹股沟神经、股外侧皮神经、股神经、闭孔神经、生殖股神经。
2.熟悉胸神经前支在胸腹壁的节段性分布。
3.了解了解腰丛、骶丛的组成和位置。
教学
重点
及
突出
Hale Waihona Puke 方法颈丛的组成、位置及各主要皮支的浅出部位和分布,掌握膈神经的行径及分布。臂丛的组成和位置,掌握胸长神经、胸背神经的行程和分布,掌握正中神经、尺神经、桡神经、肌皮神经、腋神经的发起、行程、主要分支和分布。股神经、闭孔神经的行径、主要分支及其分布。坐骨神经、胫神经、腓总神经、腓浅神经、腓深神经的行径和分布。
教学
难点
及
突破
方法
脊髓的位置、外形、脑干的组成及其位置、小脑的位置、分部及小脑扁桃体的位置及其临床意义、间脑的位置和分部,第三脑室的位置和交通。背侧丘脑的位置和分部。
相关
内容
素材
《系统解剖学》丁文龙、刘学政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第9版
《系统解剖学》崔慧先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16,第7版
《格氏解剖学》丁自海、刘树伟主译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17,第41版
二、课后推进:利用手机APP学习软件留课后讨论作业,并在课下与同学们及时互动交流,弥补课上教学时间短、知识点多的不足。
章节
传导路、脑脊髓、被膜
课时
3
教
学
目
的
1.视觉传导通路及瞳孔对光反射通路。掌握躯干、四肢的本体感觉和精细触觉的传导通路。躯干四肢、头面的痛温觉及粗触觉的传导通路。锥体束的组成、行程、位置、交叉及对运动性核团的支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