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气分析
血气分析

常用的血气指标及其临床意义
(一)动脉血氧分压(PaO2) 动脉血氧分压(
指血液中物理溶解的氧分子所产生的压力。 指血液中物理溶解的氧分子所产生的压力。 正常值: - 正常值:95-100mmHg PaO2 =104-年龄× 0.27 年龄× 年龄 意 义: 1.氧的溶解量与吸入气体的氧分压有关 氧的溶解量与吸入气体的氧分压有关, 1.氧的溶解量与吸入气体的氧分压有关,肺泡气体氧分压直 接影响血液氧分压,因此PaO2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肺泡氧分压 接影响血液氧分压,因此 (PAO2 ); 动脉血氧分压的高低,可以影响血氧饱和度, 2. 动脉血氧分压的高低,可以影响血氧饱和度,故影响组织 的供氧。 的供氧。 3 . PaO2 <80mmHg--低氧血症 61-80mmHg--轻度 --低氧血症 --轻度 -- - -- 41-60mmHg--中度 --中度 - -- --重度 <40mmHg --重度
上升,PH下降 体温升高, 下降, ③当PCO2上升,PH下降,体温升高,及2,3二磷酸 甘油酸( DPG) --氧离曲线右移 氧离曲线右移, 甘油酸(2,3-DPG)↑ --氧离曲线右移,有利 于组织供氧; 于组织供氧; 反之--左移,不利于组织供氧( --左移 ④反之--左移,不利于组织供氧(碱中 毒!) P50:P50是pH=7.40,PaCO2=5.3 kPa情况下 : 是 = , = 情况下 SaO2为 50%时的 时的PaO2,正常值为 为 时的 ,正常值为3.5kPa (26mmHg), ),P50增加时表明氧解离曲线右移,反 增加时表明氧解离曲线右移, ), 增加时表明氧解离曲线右移 氧解离曲线左移。 之,氧解离曲线左移。P50增加有利于氧的释放和组 增加有利于氧的释放和组 织摄取。 织摄取。
血气分析及临床意义

血气分析及临床意义血气分析是一种常用的临床检验方法,用于评估人体血液中各种气体和酸碱平衡情况,帮助医生进行诊断和治疗。
本文将介绍血气分析的原理、常见参数及其临床意义,并具体举例说明。
一、血气分析的原理血气分析是通过采集动脉血液样本来分析血液中气体含量和酸碱平衡状态的一种方法。
一般使用动脉穿刺的方式获取样本,通过专用的血气分析仪器进行分析。
血气分析仪器通过电化学法和光学法来测定各项指标。
电化学法通过测量电流来判断各种物质的浓度,而光学法则通过光的吸收和发射来测定物质的浓度。
二、常见血气分析参数及其临床意义1. pH值:pH值指血液的酸碱平衡程度,是衡量酸碱平衡状态的重要指标。
正常人的动脉血pH值范围为7.35-7.45,高于7.45属于碱性,低于7.35属于酸性。
临床意义:pH值的改变可以反映人体内环境的酸碱平衡紊乱情况。
如酸中毒、碱中毒等。
例如,代谢性酸中毒常见的原因是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此时血液中的pH值将下降。
2. 氧分压(PaO2):PaO2指血液中的氧气分压,反映了肺部的氧气交换情况。
临床意义:PaO2的降低常见于肺部疾病或呼吸衰竭患者,如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等。
3. 二氧化碳分压(PaCO2):PaCO2指血液中的二氧化碳分压,反映了肺部的二氧化碳排除情况。
临床意义:PaCO2的升高常见于肺部疾病或呼吸衰竭患者。
例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常伴有呼吸性酸中毒,PaCO2升高。
4. 氧合指数(PaO2/FiO2):氧合指数指动脉血氧分压与呼吸机氧浓度之比,用于评估呼吸功能。
临床意义:氧合指数的降低常见于弥散性肺病、ARDS等严重肺部疾病。
5. 碳酸氢盐(HCO3-):碳酸氢盐是人体体液中的重要酸碱缓冲系统之一,能够帮助维持血液的酸碱平衡。
临床意义:HCO3-的浓度改变与酸碱平衡的紊乱有关。
例如,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常伴有代谢性酸中毒,血液中的HCO3-浓度下降。
三、血气分析在临床中的应用举例1.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诊断和治疗:血气分析可以帮助医生判断患者的氧合指数、PaO2和PaCO2水平,以评估ARDS的严重程度并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血气分析及临床意义

血气分析在临床中具有重要意义,可 以帮助医生了解患者的呼吸功能、酸 碱平衡状态以及电解质水平,为诊断 和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血气分析原理及方法
原理
血液中的氧气和二氧化碳与血红蛋白结合,形成氧合血红蛋白和碳氧血红蛋白 。通过检测这些血红蛋白的浓度和比例,可以了解血液中的氧气和二氧化碳含 量。
方法
血气分析通常采用抽取动脉血或静脉血的方法,将血液样本注入血气分析仪中 ,通过电化学反应或光学方法对血液中的氧气、二氧化碳等气体进行检测。
心力衰竭
血气分析可检测出PaO2和 PaCO2的异常,用于诊断 心力衰竭及其类型。
休克
血气分析可用于判断休克 的严重程度和类型,如低 血容量性休克、感染性休 克等。
心脏疾病
血气分析可用于诊断心脏 疾病,如心肌梗死、心律 失常等。
消化系统疾病诊断
酸碱平衡紊乱
通过血气分析可判断机体是否存在酸 碱平衡紊乱,如代谢性酸中毒、呼吸 性碱中毒等。
03
血气分析在临床治疗中的应用
呼吸系统疾病治疗
诊断呼吸衰竭
通过血气分析可判断呼吸衰竭的 原因,如通气功能障碍还是换气 功能障碍,以及判断病情的严重
程度。
指导机械通气
对于呼吸衰竭患者,血气分析可 用于指导机械通气参数的调节, 以改善患者的通气和氧合功能。
评估肺部感染
血气分析可辅助诊断肺部感染, 并指导抗生素的选择和治疗方案
新药研发与临床试验设计
血气分析在新药研发和临床试验设计中具有重要应用。通过对新药受试者的血气分析数据监测,可以 了解新药对受试者酸碱平衡、氧合情况以及二氧化碳潴留等方面的影响,为新药的疗效和安全性评估 提供重要依据。
例如,在抗肿瘤药物的临床试验中,血气分析可以反映药物对受试者酸碱平衡和氧合情况的影响,为 抗肿瘤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评估提供重要参考。
血气分析概念、指标和临床应用

机体不断地从外周环境摄取氧和排出二氧化碳的气体交 换,称为呼吸(respiration),由三个环节组成。
①外呼吸:是指外界与血液在肺部进行的气体交换,它 包括肺通气即外界空气与肺之间的气体交换过程,和肺换气 即肺泡与肺毛细血管之间的气体交换。
三、血气分析指标的正常参考值及意义
机体代谢产生固定酸和挥发酸,但是由于体内 ①化学缓冲系统 ②细胞内外电解质的交换 ③肺肾的生理调节机制 允许pH值在7.35~7.45狭窄范围内变动,保证人体组织细 胞赖以生存的内环境的稳定。
①缓冲系统: 碳酸氢盐缓冲系(NaHCO3-/ H2CO3 ) 磷酸盐缓冲系 (Na2HPO4 / NaH2PO4) 血浆蛋白缓冲系 血红蛋白缓冲系
④标本的存放
血液中含有可呼吸的活性细胞(白细胞、网织红细胞), 它们在取样后仍然继续消耗氧气产生CO2,一般动脉血样本体 外37℃保存,每10min PaCO2增加1mmHg,pH减少0.01;室温下 “30分钟后全血中的乳酸就升高了0.3~0.5mmol/L”。
因此,抽血后应立即送检
⑤患者的体温
用 。
其其 他伴 部随 位神 不经 易损 选伤 取的 时风 考险 虑大 使。 用 。
血因破婴 管穿伤幼 细刺风儿 穿刺首采 刺激选血 较发,集 困生该困 难肌部难 。肉无,
强骨可 直骼选 及肌用 痉,。 挛不 。会
Allen试验
血气分析的影响因素
治疗因素
抗凝剂
病人状态
血气 影响
标本的存放
其他
患者体温
桡动脉
足背动脉
股动脉
肱动脉
颞浅动脉
血气分析知识点总结

血气分析知识点总结血气分析主要包括以下指标:1. PH值PH值反映了血液的酸碱平衡情况,正常值为7.35-7.45。
PH偏低则表示酸中毒,PH偏高则表示碱中毒,这些情况都可能与肺功能障碍、肾功能障碍或代谢性疾病等相关。
2. 氧分压(PaO2)氧分压指的是血液中氧气的分压力,正常值为80-100 mmHg。
氧分压低则可能表示呼吸功能不全、低氧血症等问题。
3. 二氧化碳分压(PaCO2)二氧化碳分压是指血液中二氧化碳气体的分压力,正常值为35-45 mmHg。
二氧化碳分压偏高可能表示呼吸功能失调、呼吸性酸中毒等问题,偏低则可能表示呼吸性碱中毒等问题。
4. 氧饱和度(SaO2)氧饱和度是指血液中的血红蛋白与氧结合的百分比,正常值为95%-100%。
氧饱和度偏低则可能表示低氧血症、呼吸功能不全等问题。
5. 氢离子浓度(H+)氢离子浓度反映了血液的酸碱平衡情况,正常值为35-45 nmol/L。
氢离子浓度偏高则可能表示酸中毒,偏低则可能表示碱中毒。
此外,血气分析还可以得到以下参数:6. 混合静脉血氧饱和度(SvO2)SvO2是指全身静脉血液中的血氧饱和度,正常值为60%-80%。
SvO2可以反映组织器官的氧供需平衡情况,对于评估组织灌注和氧合有重要意义。
7. 氧输送指数(DO2)DO2反映了单位时间内血液中氧的输送量,正常值为550-600 ml/min/m^2。
DO2的降低可能与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的功能障碍相关。
8. 氧需指数(VO2)VO2是指单位时间内组织器官对氧的利用量,正常值为100-150 ml/min/m^2。
VO2的变化可以反映组织器官的代谢状况。
血气分析的临床意义:1. 评估呼吸功能通过血气分析可以评估患者的肺功能状态,包括氧合、二氧化碳排出和酸碱平衡情况,对于急性呼吸功能障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窘迫综合征等疾病的诊断和监测有重要意义。
2. 评估循环功能血气分析可以评估循环系统对氧输送和组织氧供的情况,通过分析氧输送指数和氧需指数等参数可以了解患者的循环功能状态,对于心脏病、休克等疾病的诊断和监测有重要意义。
血气分析及临床定义

血气分析及临床定义血气分析是一种常用的临床检验方法,用于评估人体的酸碱平衡、氧合状态以及电解质水平等重要生理指标。
本文将介绍血气分析的基本原理、常见的检测指标,以及其在临床上的应用及意义。
一、血气分析的基本原理血气分析是通过测量动脉血液中的气体含量,包括氧气 (O2)、二氧化碳 (CO2) 以及酸碱状态来评估人体的生理功能。
常用的测量方法包括电极法、光谱法和传感器法等。
电极法是一种常见且准确的测量方法,通过将一系列电极插入样品中,根据电流变化来测量血液中的气体含量。
电极法对于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测量精确度较高,且结果具有实时性。
光谱法则通过测量指定波长的光在血液中的吸收程度来计算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浓度。
这种方法具备实时性,但对于血液中的其他物质的影响相对较大。
传感器法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测量方法,利用传感器感知技术来测量血液中的气体含量。
这种方法响应速度快,且便于携带和操作,逐渐得到了临床的广泛应用。
二、常见的血气分析指标1. pH值:pH值反映了血液的酸碱平衡状态,正常血液的pH值在7.35-7.45之间。
当pH值偏高时,说明血液呈碱性;当pH值偏低时,说明血液呈酸性。
2. 氧分压 (PaO2):氧分压是指血液中的氧气分子在单位面积上对血液的压力,通常用毫米汞柱 (mmHg) 来表示。
正常的氧分压范围在80-100 mmHg之间。
3. 二氧化碳分压 (PaCO2):二氧化碳分压是指血液中的二氧化碳分子在单位面积上对血液的压力,同样用毫米汞柱 (mmHg) 来表示。
正常的二氧化碳分压范围在35-45 mmHg之间。
4. 氧合度 (SaO2):氧合度是指血液中的血红蛋白与氧气结合的程度,通常以百分比来表示。
正常的氧合度范围在95%以上。
5. 碱剩余 (BE):碱剩余是指血液中的碳酸氢根离子 (HCO3-) 与氧气结合所形成的酸碱中和物质的数量。
正常的碱剩余值范围在-2到+2之间。
三、血气分析在临床上的应用及意义血气分析是临床上常用的一项实验室检查方法,通过评估血液中相关指标的变化,医生可以判断患者的酸碱平衡、氧合状态以及电解质水平等重要生理功能,并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参考。
血气分析及其临床意义

血气分析及其临床意义血气分析是一种用于评估患者酸碱平衡、氧合状态和呼吸功能的检测方法。
通过血气分析,医生可以了解患者的血液氧气饱和度、pH 值、二氧化碳分压等指标,从而判断患者的生理状态,进而有效指导治疗。
血气分析在急诊科、重症监护室和呼吸科等临床领域广泛应用,并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一、血气分析的基本原理血气分析是通过采集动脉血样进行检测,通常是从尺侧动脉、肱动脉或桡动脉进行采血。
采集的动脉血样一般用化学传感器或机械传感器进行实时检测。
其中,化学传感器可测量 pH 值、氧气分压和二氧化碳分压,机械传感器则可测量血液的温度和离子浓度。
通过这些数据,可以计算出其他血液参数,如碳酸氢盐离子浓度、氧合度等。
二、血气分析的临床意义1. 评估酸碱平衡:血气分析可以定量评估患者体内的酸碱平衡状态,通过检测 pH 值和碳酸氢盐离子浓度,医生可以判断患者的酸中毒或碱中毒程度。
这对于危重病患者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2. 评估氧合状态:血气分析可以测量血氧饱和度,即血液中氧的含量。
通过监测患者的血氧饱和度,医生可以判断患者的氧合状态是否正常,及时发现肺部功能异常或循环系统问题。
3. 评估呼吸功能:血气分析可测量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通过该指标,医生可以评估患者的呼吸功能,判断改善通气或纠正呼吸性酸中毒的治疗效果。
此外,血气分析还可计算呼吸衰竭指数(A-aDO2),评估肺泡灌洗功能。
三、血气分析的临床应用1. 急性呼吸衰竭的诊断和治疗:急性呼吸衰竭是导致患者急需呼吸机抢救的重要原因之一。
血气分析可以帮助医生评估患者的氧合水平、酸碱平衡状况,以及导致呼吸衰竭的原因,从而指导及时有效的治疗。
2. 重症监护中的血流动力学监测:血气分析可以通过测量碳酸氢盐离子浓度和血氧饱和度,评估患者的血流动力学状况,指导心血管支持治疗。
3. 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的监测: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患者往往伴有呼吸性酸中毒。
血气分析可帮助医生及时评估患者的酸碱平衡状态,监测疾病进展,制定有效治疗措施。
血气分析怎么看

血气分析怎么看血气分析是一种常见的实验室检查方法,通过分析血液中的气体(氧气、二氧化碳、酸碱度)、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等参数,来评估患者的呼吸和酸碱平衡情况。
它在临床上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可以帮助医生判断患者的肺功能和呼吸系统状况,以及酸碱平衡失调的严重程度。
本文将介绍血气分析的基本原理、常见参数及其解读,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血气分析。
1. 血气分析的基本原理血气分析是通过取静脉血样,用专用的仪器检测血液中的氧气、二氧化碳、血氧饱和度、酸碱度和电解质等参数。
具体步骤包括:采集血样、尽快离心、将血样置于分析仪中进行检测。
2. 血气分析的常见参数(1)氧气分压(PaO2):表示单位体积血液中溶解的氧气分子数量,单位为毫米汞柱(mmHg)。
正常值大约为80-100 mmHg,低于80 mmHg可能提示肺功能障碍或氧气供应不足。
(2)二氧化碳分压(PaCO2):表示单位体积血液中溶解的二氧化碳分子数量,单位为毫米汞柱(mmHg)。
正常值大约为35-45 mmHg,高于45 mmHg可能提示肺功能障碍或通气不畅。
(3)酸碱度(pH值):表示血液的酸碱平衡情况,正常值大约为7.35-7.45。
低于7.35表示酸中毒,高于7.45表示碱中毒。
(4)血氧饱和度(SaO2):表示血液中的氧气与所有可能结合氧的血红蛋白的比例,单位为百分比。
正常值大约为95%以上,低于90%可能表示组织器官缺氧。
(5)碱剩余(BE):表示血液总体酸碱平衡情况,单位为毫当量/升。
正常值大约为-2到+2 毫当量/升,高于+2表示代谢性碱中毒,低于-2表示代谢性酸中毒。
(6)氧合指数(PaO2/FiO2):表示吸入氧气浓度(FiO2)与氧气分压(PaO2)的比值。
用于评估患者的氧合情况,正常值大约为300-500 mmHg,低于300 mmHg可能表示肺功能障碍。
3. 血气分析的临床应用血气分析是临床常用的检测方法,广泛应用于各个医学领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原发改变 HCO3HCO3PaCO2 PaCO2
失调类型 代酸 代碱 呼碱 呼酸
单纯性酸碱失调
代谢性酸中毒: 机体产酸过多、排酸障碍和碱性物质丢失 过多所致,体内HCO3-降低 临床常见情况:糖尿病、禁食时间过长、 酮症酸中毒、高热、外伤、严重感染及休 克、缺氧、过多服用水杨酸药物、尿毒症 等。 血气指标特点: HCO3-降低,AB、SB、BB下 降,BE负值增大,PaCO2代偿性降低
临 床 治 疗 宁 酸 勿 碱
一、血气分析的指标
肺泡-动脉氧分压差(PA-aO2) 参考值 正常青年人约为15-20mmHg,随年 龄增加而增大,但不超过30mmHg 临床意义 1.反映肺换气功能的指标 2.PA-aO2增大伴有PaO2降低,提示肺本 身病变所至氧合障碍。
三 酸碱平衡失调类型及血气分析特点
混合性酸碱失调
三重酸碱失衡: ●呼酸合并代酸代碱 PaCO2升高,AB、SB、BB增加,BE正值 增大,AG升高,血Cl-降低 ●呼碱合并代酸代碱 PaCO2下降,AB、SB、BB增加,AG升高
二、酸碱平衡失调的判断
酸碱平衡诊断卡
根据血气分析结果判断
一、看PH--酸血症或碱血症 (酸或碱中毒)
一、血气分析的指标
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液中物理溶解氧分子 所产生的压力。随年龄增大降低。 PaO2=100-年龄*0.33± 5mmHg 参考值 95-100mmHg 临床意义 1.判断有无低氧血症和缺氧的程度 低于同年龄人正常值下线为低氧血症,低氧血症程 度:轻度80-60mmHg,中度60-40mmHg,重度<40mmHg。 2.判断有无呼吸衰竭 PaO2<60mmHg,除外其他因素引起的低氧血症,为呼 吸衰竭。Ⅰ型呼吸衰竭缺氧无CO2潴留,Ⅱ型呼吸衰 竭缺氧伴有CO2潴留(PaCO2>50mmHg)。
在酸碱紊乱时,机体代偿调节(继发性变 化)是有一定规律的。
代偿规律包括:1.方向
2.时间 3.代偿预计值 4.代偿极限
1. 代偿方向:应同原发性改变相一致,确 保pH值在正常范围。
如
HCO3—↓(原发性) ———— H2CO3 ↓(继发性) 则为混合性代碱合并呼碱
HCO3—↑(原发性) 又如 ———— H2CO3 ↓(原发性)
一、血气分析的指标
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动脉血中物理溶解CO2 分子所产生的压力。 参考值 35~45mmHg,平均40mmHg 临床意义 1.判断呼吸衰竭的类型与程度 Ⅱ型呼吸衰竭PaCO2>50mmHg,肺性脑病PaCO2>70mmHg 2.判断呼吸性酸碱失 PaCO2>50mmHg提示呼吸性酸中毒,PaCO2 <50mmHg提示 呼吸性碱中毒。 3.判断代谢性酸碱失调的代偿 代酸 PaCO2 代偿极限10mmHg 代碱 PaCO2 代偿极限55mmHg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30mmol/L 45mmol/L 18mmol/L 12mmol/L 10mmHg 55mmHg
“继发性变化”在代偿预计值范围内为单纯性酸碱紊乱,否则
为混合性酸碱平衡失调。
4. 代偿极限: 肺(呼吸性)或肾(代谢性)代偿 是有一定极限的,这一极限称为代偿极限。
例1.败血症并发感染中毒性休克患者的血气 指标为:pH 7.32, PaO2 80mmHg,PaCO2 20mmHg, HCO3-10mmol/L。
例1:HCO3 ↓/ H2CO3↓,pH值正常。●若病史中有上 述4种原发性获酸情况,则HCO3 ↓为原发性变化,而 H2CO3↓为继发性或代偿性改变,即诊断为代偿性代谢性 酸中毒。●如病史中有原发性H2CO3↓变化,HCO3 ↓则为 继发性或代偿性改变,即诊断为代偿性呼吸性碱中毒。 例2:pH7.32, HCO3 18mmol/L, H2CO335mmHg。pH酸血 症,HCO3 偏酸, H2CO3偏碱,可能为代酸。仅适合于单纯 性酸碱平衡紊乱。
混合性酸碱失调
呼吸性酸中毒合并代谢性酸中毒 临床多见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 血气指标特点: PH明显降低,AB、SB、BB下降,BE负值 增大
混合性酸碱失调
呼吸性酸中毒合并代谢性碱中毒: 常见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不适当利 尿造成低钾、低氯引起代谢性碱中毒 血气指标特点 PaCO2升高,AB增加超过代偿极限
混合性酸碱失调
呼吸性碱中毒合并代谢性酸中毒: 各种引起肺泡通气增加的疾病如肺炎、 间质肺病、感染性发热等同时出现排酸 减少或产酸增加 血气指标特点 PaCO2降低,AB、SB、BB下降,BE负值增 大
混合性酸碱失调
呼吸性碱中毒合并代谢性碱中毒: 临床不常见,预后差。 血气指标特点 PH增高、BE负值增大
碳酸氢盐(HCO3-)
临床意义 1.碳酸氢盐是反映代谢性酸碱失衡的指标,SB 不受呼吸因素影响,准确反映代谢酸碱失衡。当 HCO3- <22mmol/L时,可为代谢性酸中毒或呼吸性 碱中毒肾代偿;当HCO3- >27mmol/L时,可为代谢 性碱中毒或呼吸性酸中毒肾代偿。 2.AB与SB的差值反映呼吸因素对HCO3-影响程度。 呼酸时AB>SB;呼碱时AB<SB。代谢性酸碱紊乱时 AB=SB,代酸AB=SB<正常值;代碱AB=SB>正常值
1看pH—酸血症 2看原发因素—病史 3看继发因素—选择代偿计算公式 预计PaCO2= HCO3-*1.5+8±2=23±2 实测PaCO2 < 预计PaCO2 诊断:代酸合并呼碱
例2.肺心病合并心衰者,其血气为:pH7.52, PaCO2 58.3mmHg , HCO3-46mmol/L。
慢性△HCO3-=△PaCO2*0.4±3 =(58.3-40)*0.4±3=7.3±3 预计HCO3- =24+△ HCO3-=24+7.3±3 =31.3 ±3 预计HCO3-<实测HCO3诊断:呼酸合并代碱 且实测HCO3- > 45mmol/L极限
一、血气分析的指标
碳酸氢盐(HCO3-):实际碳酸氢(AB)、标准碳酸 氢(SB) AB:是在实际条件下测得血浆的HCO3-含量。 SB:是在38℃、PaCO2 40mmHg、血红蛋白完全 饱和,所测血浆的 HCO3-含量。 参考值 22-27mmol/L,平均24mmol/L
一、血气分析的指标
代偿反应
HCO3-↑ HCO3-↓ PaCO2↓ PaCO2↑
预计代偿公式
代偿时限
数min 3~5d 数min 3~5d 12~24h 12~24h
代偿极
急性△HCO3-=△PaCO2*0.07±1.5 慢性△HCO3-=△PaCO2 * 0.4±3 急性△HCO3-=△PaCO2 * 0.2±2.5 慢性△HCO3-=△PaCO2 * 0.5±2.5 PaCO2= HCO3-*1.5+8±2 △PaCO2= △HCO3-*0.9±5
pH 正常 pH>7.45 pH<7.35
可能确实正常或代偿性改变 为碱血症,即失代偿性碱中毒 为酸血症,即失代偿性酸中毒
pH值能解决是否存在酸/碱血症,但 1.不能 发现是否存在(pH正常时)代偿性酸碱平衡失调;
2.不能区别是(pH异常时)呼吸性或是代谢性酸/
碱平衡失调。
例1. pH值正常有3种情况:①HCO3—和H2CO3数值均正常 范围内。②HCO3—↓/ H2CO3↓③HCO3—↑/ H2CO3↑,虽然PH 值正常,但单看pH值无法判断是否存代偿性酸碱平衡失调。 例2. pH↑可能是HCO3—↑/H2CO3↓引起,单看pH值无法 区别这两种情况。
一、血气分析的指标
动脉血氧饱和度 (SaO2):动脉血氧与血红蛋 白的结合程度,是单位血红蛋白含氧百分数。 参考值 95-98% 临床意义 1.机体是否缺氧的指标,但不敏感。氧合 血红蛋白离解曲线S型(ODC)。 2.ODC受PH、PaCO2、温度和2,3-DPG含量等 因素影响左右移动。Bohr效应,PH降低曲线 右移,氧合血红蛋白易释放氧,提高组织氧 分压;PH升高与之相反,加重组织缺氧。
单纯性酸碱失调
代谢性碱中毒: 原发HCO3-增加,体液中H+和Cl-丧失 临床常见情况: 大量胃液丢失、严重低钾或低氯、经肾脏排 H+过多或输入过多碱性药物等 血气指标特点: HCO3-增加、AB、SB、BB增高,BE正值增大, PaCO2代偿性增高
单纯性酸碱失调
呼吸性碱中毒: 过度通气使PaCO2下降引起 临床常见情况: 各种导致肺泡通气量增加的原因如,癔病、 颅脑损伤、脑炎、脑肿瘤及缺氧或机械通 气应用不当。 血气指标特点: PaCO2下降,AB下降、AB<SB,BE复值增大, HCO3-代偿性降低,多伴有低Ca2+
一、血气分析的指标
缓冲碱(BB):血液中一切具有缓冲作用 的碱性物质(负离子)的总和。 HCO3-是 其主要成分。 参考值 45-55mmol/L,平均值 50mmol/L. 临床意义 1.反映代谢性因素的指标 2.BB减少代酸,BB增加代碱
一、血气分析的指标
剩余碱(BE):是指38℃,血红蛋白完全饱和, 经PaCO2为40mmHg的气体平衡,血标本滴定至 PH等于7.40所需要的酸或碱的量。 参考值 0± 2.3mmol/L 临床意义 1.反映代谢性因素的指标,与SB意义大致相 同。 2.BE为正值增大,提示血中需要加酸,有多 余的碱,为代谢性碱中毒。BE为负值增大, 与之相反,提示代谢性酸中毒。
参考值 7.35~7.45,平均为7.4。 由肾调节 [HCO3-] 方程式:pH = pKa + log [H2CO3] 由肺调节 临床意义 判断酸碱失调中机体代偿程度的指标: pH < 7.35为酸血症,失代偿性酸中毒;pH >7.45为 碱血症,失代偿性碱中毒; pH正常可见于代偿性酸 碱失衡、混合性酸碱失衡、无酸碱失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