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三年级下语文复习(个人整理).ppt
第3单元基础复习(知识梳理+检测)三年级语文下册部编版

部编版语文三下第三单元基础复习【知识梳理】第三单元基础知识梳理一、易读错的字二、易写错的字欲:左边“谷”的第四笔“捺”变为“点”;录:上下结构,下面是“”不是“水”;欧:左边“区”的笔顺是横、撇、点、竖折;匠:最后一笔是“竖折”;创:左右结构,左边第二笔是“点”。
三、形近字魄(气魄)五、反义词单元课文知识梳理第9课:《古诗三首》《元日》1.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临川(今江西抚州)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
他退隐前的诗歌多陈述现实,有感而发;退隐后的诗歌多描写山光水色。
王安石与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曾巩合称为“唐宋八大家”。
主要作品:《梅花》《泊船瓜洲》《登飞来峰》《书湖阴先生壁》等。
2.诗句解读(1)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这两句紧扣题目,写出了春节人们放鞭炮、畅饮美酒的热闹欢乐的节日气氛。
“爆竹声”从听觉上展现了春节热闹的场面,“春风送暖入屠苏”从触觉和味觉上描写了春节时天气变暖,人们在暖暖的春风中欢乐地喝着醇美的屠苏酒庆贺新年的情景。
(2)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这两句紧承前两句的欢乐气氛,用初升的太阳象征无限光明的未来,用“新桃换旧符”的习俗,表现出万象更新的景象。
“瞳瞳日”从视觉上照应了前边的“春风送暖”,烘托出一片祥和的气氛。
末句写春节习俗——换桃符,“新桃换旧符”就是除旧迎新的意思,与上文中的“一岁除”相照应。
3.知识拓展元日风俗:放爆竹、喝屠苏酒、换桃符;清明习俗:扫墓、踏青等。
重阳习俗:插茱萸、饮菊花酒、登高《清明》1.杜牧(803-853),字牧之,号樊川居士,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散文家。
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咏史诗多讽刺时政,写景诗画面鲜明,语言清丽。
杜牧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
主要作品:《清明》《赤壁》《泊秦淮》《山行》等,著有《樊川文集》。
2.诗句解读(1)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这两句写清明时节的天气特征和赶路人的心情。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9.《古诗三首》课件(共28张PPT)

杜牧,汉族,今陕西西安人。杜牧是唐代杰出的诗人、散 文家。唐文宗大和二年26岁中进士,多年为官。杜牧的诗 歌以七言绝句著称,内容以咏史抒怀为主,其诗英发俊爽, 在晚唐成绩颇高。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大杜"。 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
清明 [唐]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纭, 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4 借问:请问。
5 杏花村:杏花深处的村庄。今在安徽贵池秀山门外。受此 诗影响,后人多用“杏花村”作酒店名。
这首小诗,一个难字也没有,一个典故也不用,整篇是十 分通俗的语言,写得自如之极,毫无经营造作之痕。音节 十分和谐美满,景象非常清新、生动,而又境域优美。本 诗从篇法来讲也很自然,是顺序的写法。第一句交代情景、 环境、气氛,是“起”;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同学们再见
此诗写出了游子的思乡怀亲之情。诗一开头便紧切题目, 写异乡异土生活的孤独凄然,因而时时怀乡思人,遇到佳 节良辰,便思念倍加。接着诗一跃而写远在故乡的兄弟, 按照重阳节的风俗登高时,他们也在怀念自己。诗意反复 跳跃,既朴素自然,又曲折有致。其中“每逢佳节倍思亲” 更是千古名句。
除夕之夜,在国外留学的学子,仰望天空的 一轮,不由吟诵到:
元日 [宋]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瞳瞳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1 爆竹:古人烧竹子时使竹子爆裂发出的响声。用来驱鬼避邪,后来 演变成放鞭炮。
2 一岁除:一年已尽。除:逝去。
3 屠苏:指屠苏酒,饮屠苏酒也是古代过年时的一种习俗,大年初一 全家合饮这种用屠苏草浸泡的酒,以驱邪避瘟疫,求得长寿。
人。
“独在异乡为异客”,写出了诗人在异乡的孤独之感。诗人 在这短短的一句话中用了一个“独”、两个“异”字,可见诗 人强烈的异地作客之感,在外越是孤独,诗人对故乡亲人 的思念之情就越强烈。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知识点:词语—近义词、反义词课件复习

三 如何词语的找反义词
3.从具体语境中,找反义词 有些词不止一个反义词,如“老”的反义词就有“少”、 “幼”、“嫩”、“新”……因此,对这类词就不能用简 单否定的方法去找它的反义词,而要结合具体语言环境 来确定反义词。
三 如何词语的找反义词
4.同学们在确定反义词的时候,还要注意以下问题: ①反义词一定是反映同一意义范围里的词。如:早和晚 都表示时间,赞成和反对都表示态度等。
三 如何词语的找反义词
5.同学们在确定反义词的时候,还要注意以下问题: ②词与词组不能构成反义词。 ③并不是所有的词都有反义词。
1.写出下列加下划线词语的近义词和反义词。
我十写出下列加下划线词语的近义词和反义词。 我十分喜欢下雨。 近义词:( 喜爱 ) 反义词:( 讨厌 )
三 如何词语的找反义词
1. 抓词的反义 如:“前进”同学们可以分别找出它每个词素的 反义词素,即“前”的反义是“后”、“进” 的反义是“退”,因此,“前进”的反义词是 “后退”。
三 如何词语的找反义词
2.对原词加以否定,然后找反义词 如:“生疏”同学们对它加以否定就是“不生疏”。 表示“不生疏”的词就是“熟悉”,因此,“生疏” 的反义词是“熟悉”。
2.写出下列加下划线词的反义词。 小明今天穿了一件新衣服。( ) 今天教室里很冷清,只有三个人。( )
2.写出下列加下划线词的反义词。 小明今天穿了一件新衣服。( 旧 ) 今天教室里很冷清,只有三个人。( 热闹 )
导语
DIRECTORY
一 自我课堂表现怎么样? 二 本节课学习的知识,学会了吗? 三 说一说本节有什么收获。
【知识精讲】近义词、反义词
三年级 语文
目录
DIRECTORY
一 什么是近义词 反义词 二 如何找词语的近义词 三 如何找词语的反义词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13.《花钟》说课课件(共19张PPT)

5 课件出示句子进行比较(凌晨四点,牵牛花开了,五
点左右,蔷薇开了...)
6
教师播放朗读音乐,学生带着自己的体验感受,进行 有个性的朗读。读自己喜欢的句子带上表情和动作。
(四)入境入情,自悟自得
7.演示钟面引导学习 (1)教师和学生互相说一说(2)学生上台摆“花 钟”(3)学生当讲授员,介绍奇妙的“花钟”让 学生尽量不看书,不能背的可以视察“花钟” 8.补充展示:引导学生说一说,写一写()点() 花()
小学语文部编版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
13.花钟
肆
叁
贰
壹
·C O N T E N T S · ·C O N T E N T S ·
说 板 书 设 计
说 教 学 过 程
说 教
说目
法 和
教 材
录
学
法
壹
说教材
《花钟》是部编版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第一篇课 文。该单元以“视察自然”为主题展开,要求学生 学完本单元能借助关键语句概括一段话大意,《花 钟》主要内容是说明不同的花会在不同的时间开放 及其原因。选编意图是,激发学生视察的兴趣,学 习运用多样的句式表达
设计意图:促使学生积累了语言,把课堂延伸到了课外,培养 学生留意视察的良好品质
板书设计
13.花钟
不同的花开放时间不同
花钟 (不同的花种在一起)
花的开放跟温度、湿度、光照、昆虫活 动有关
再见
(六)总结全文
教师和学生共同复习各种花开放的时间,花的姿态 一问一答,最后总结用花的开放来表示时间,植物 学家修建“花钟”真奇妙
设计意图:通过资料拓展,学习作者留意视察、善于探索的科 学态度。初步培养学生留意周围事物、认真视察和思考的习惯。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期中课文重点梳理复习资料(1-4单元)

三年级下册语文课文重点梳理复习资料第一单元单元主题:感受大自然的美好1、燕子一、课文的写作顺序课文以燕子为线索,是按燕子的外形特点、燕子在春天从南方赶来、燕子飞行和停歇的顺序记叙的。
二、每一个自然段的主要内容课文共有四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讲燕子的外形特点;第二自然段讲春天来了,小燕子从南方飞来,为春天增添了许多生机;第三自然段讲在飞行中的燕子的各种姿态;第四自然段讲燕子停歇在电线上形成的美丽图景。
三、作者的观察顺序作者是按照由远及近的顺序观察燕子的四、思考问题:“像赶集似的聚拢来”体会这里用拟人的写法,写出了花儿争相开放的生动活泼的春景。
五、重点词句:1、“掠”轻轻擦过的意思,指燕子身轻,速度快,一瞬间而过。
2、比喻句:蓝蓝的天空,电杆之间连着几痕细线,多么像五线谱啊!停着的燕子成了音符,铺成了一支正待演奏的春天的赞歌。
3、一身乌黑光亮的羽毛,一对俊俏轻快的翅膀,加上剪刀似的尾巴,凑成了活泼机灵的小燕子。
“一身羽毛”“一对翅膀”是对小燕子外形的勾勒,“乌黑光亮”、“俊俏轻快”“剪刀似的”突出活泼机灵的燕子的特点。
六、课文写了燕子的哪些特点?写了小燕子小巧玲珑、活泼可爱的特点。
七、全文背诵默写2 古诗两首一、背诵默写两首古诗二、作者简介贺知章:唐代诗人。
除本课《咏柳》外,还有《采莲诗》《回乡偶书》广为传诵。
朱熹:南宋思想家、教育家、文学家。
三、古诗的意思《咏柳》咏:歌颂、赞美的意思。
1、“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单字解释:“碧玉”,绿色的玉,这里把柳树的枝叶比作碧玉。
“妆”,打扮。
“一树”,满树,“一”字表示满、全、整个的意思。
“万条”,泛指柳树枝条多。
“绦”,一种用丝编成的带子。
全句的意思是:高高的柳树,长满了翠绿的新叶,看上去好像用碧玉装饰扮的一样。
从树上垂下来无数好像绿色丝带一样的柳条来。
2、“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单字解释:“细叶”,柳树新萌发滋生的又细又嫩的叶子。
“裁”,裁剪。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期末口语交际与作文专项复习【含答案】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期末口语交际与作文专项复习时间:40分钟满分:100分班级:姓名:学号: .一、口语交际。
周末,你想推荐父母去哪儿游玩呢?你会怎么向他们推荐?注意将推荐的理由说清楚。
二、口语交际。
小军同学上课不注意听讲,爱做小动作。
如果你是他的同桌,你会这样劝说他:“示例:”三、综合性学习。
多姿多彩的传统节日习俗内涵丰富,具有浓郁的中华文化韵味。
过好传统节日,也是对传统文化的一种传承。
请你按照要求完成下列各题。
1.上联是:一帆风顺年年好。
合适的下联是()(2分)A.万紫千红闹新春。
B.万事如意步步高。
2.关于传统节日,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传统节日大多是按农历的日期来过。
B.每一个传统节日都有着深厚的文化内涵。
C.中华民族有孝敬父母的优良传统,所以父亲节和母亲节也是传统节日。
3.中华传统节日有独特的习俗和文化,下面这些同学没有弄明白,请你指出他们弄错的地方。
(4分)(1)状状是个美食主义者,他想趁着端午节多吃几种不同风味的月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每年过春节,爱做手工的元元总要缠着奶奶一起剪窗花、扎风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口语交际。
新的学期开始了,又要开始选拔新的班干部了。
东坡小学三年级(2)班的同学们对于班干部的评选持有不同的意见。
有的同学认为应该选能力较强的人担任班干部,有的同学则认为班干部应该由全班同学轮流担任。
请发表你的意见。
我的意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通知]下周一(6月21日)上午八点,××小学要举行“蓝天保卫战——我们在行动”环保知识竞赛活动。
部编版三年级下语文10-纸的发明

第一课时 第二课时
10 纸的发明
蔡伦(公元62 年—121 年) 字敬仲,湖南耒阳人。蔡伦从小随父辈种田,聪明伶俐,
讨人喜欢。永乐十八年(公元75年)蔡伦被选入宫,时约15 岁。他读书识字,成绩优异,公元88年,侍幼帝(和帝)左右, 参与国家机密大事,秩俸二千石,地位与九卿等同。中国历史上宦官干 预国政,也正由此开始。在此期间,他总结西汉以来造纸经验,改进造 纸工艺,利用树皮、碎布(麻布)、麻头、鱼网等原料精制出优质纸张, 由他监制的纸被称为“蔡侯纸”。他对我国古代科学技术 “四大发明” 之一的造纸术有着巨大贡献,被纸工奉为造纸鼻祖、 “纸神”。
10 纸的发明
整体感知
自由朗读课文,文中哪个句子最能概括造纸术的贡献?
造纸术的发明,是中国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
献之一。
影响
贡献突出
总领全文:高度评价造纸术对世界的影响。
10 纸的发明
默读课文,思考:本文先总的说明“造纸 术对世界的影响”,再具体写_祖先_写__字__的_ 不便
,接着写 蔡伦改进造纸术,惠及大众 ,最 后总述造纸术在世界各地的传播及意义。
10 纸的发明
默读第3自然段,看看古人 又用什么办法书写文字呢?
10 纸的发明
人们用蚕茧制作丝绵时发现,盛放蚕茧的篾席 上,会留下一层薄片,可用于书写。
哎,养了一年 蚕,就十张纸。
太少了!
10 纸的发明
西汉时代
考古学家发现,在两千多年前的西汉时代,人
们已经懂得了用麻来造纸。
哎,这麻纸 一写就破, 太粗糙了, 真难用!
搭配。 5.掌握“语文园地”中的“读读背背”和“读读
记记”中的成语。以及有关课外积累的词语。 48
10 纸的发明
(新)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16课《宇宙的另一边》优质课件

(大地万物)+(一场雪)=(一片白茫茫)
(大地万物)+(一场雪)=(无数孩子的节日)
(
)+(
)=(
)
三只碟子加上那个一只黑色的小猫会等于多 少呢?等于是把碎片和一只将要受责罚的黑色 的可怜的小猫。还有可能会是幸灾乐祸的狗。
乘法是这样的:“早春二月”乘以“竹外桃花 三两枝”,再乘以“春雨贵如油”,等于“春风又 绿江南岸”,又等于“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 绿丝绦”,最后等于“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 放纸鸢。”
3.仿写练习。
宇宙的另一边,减法和除法是怎样的?展开想 象,仿照课文内容写一写。
在宇宙的另一边,减法是这样的:大地万物减去一 场大雪等于一片绿油油,那时孩子会从四面八方冲出来, 放风筝、追蝴蝶、摘花朵……大地万物减去一场大雪又 等于无数孩子的节日。
23 16 宇宙的另一边
作者:陈诗哥
第一课时 第二课时
走进作者
陈诗哥:本名陈开斌,1981年1月生于 广东肇庆,现供职于深圳市红树林杂志社 ,中国作协会员。2009年开始发表童话。
主要作品:童话集《几乎什么都有国王》《故事马 上开始》;长篇童话《童话之书》。荣获第九届全国优秀 儿童文学奖,冰心儿童文学新作奖、首届《儿童文学》 金近奖,被评为第二届《儿童文学》十大青年金作家。
人物感知
有了奇思妙想,什么问题都能解决,你在这 篇课文中认识了一个怎样的“我”?
善于思考,爱动脑,想象丰富……
课外拓展
陈诗哥的作品,充满童真童趣,体现了大 胆地想象,他还有很多精彩的作品,如《国王 宝藏》《长翅膀的小龙》《会跳舞的房子》 《蔬菜总动员》等。大家抓紧时间读一读,一 定会让你爱不释手!
新课导入
默读“单元导读”的两段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阵阵爆竹声中送走旧的一年,迎来新的一 年, 人们迎着和煦的春风,开怀畅饮屠苏酒。 千家万户被旭日的光辉普照着, 每年春节总要拿新春联换掉旧春联。
清明 【唐】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清明时节细雨纷纷飘洒, 路上的行人个个落魄断魂。
借问哪里有酒家? 牧童用手指向远处的杏花村。
滁州西涧 【唐】韦带雨晚来急, 野渡无人舟自横。
童年的水墨画—溪边 垂柳把溪水当做梳妆的镜子,
山溪像绿玉带一样平静。 人影给溪水染绿了,
钓竿上立着一只红蜻蜓。 忽然扑腾一声人影碎了, 草地上蹦跳着鱼儿和笑声。
见善则迁,有过则改。—《周易》 过而不改,是谓过矣。—《论语》 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我忽然觉得自己仿佛就是一朵荷花,穿 着雪白的衣裳,站在阳光里。一阵微风吹来, 我就翩翩起舞,雪白的衣裳随风飘动。不光 是我一朵,一池的荷花都在舞蹈。风过了, 我停止了舞蹈,静静地站在那儿。蜻蜓飞过 来,告诉我清早飞行的快乐。小鱼在脚下游 过,告诉我昨夜做的好梦……
AABC
源源不断 津津有味 历历在目 济济一堂 无忧无虑 无边无际 自由自在 自言自语
三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
绝句 【唐】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注释 1.迟日:春季太阳落山晚,所以说“迟日” 2.泥融:这里指泥土湿软。 3.鸳鸯:一种鸟。
江山沐浴着阳光,多么秀丽, 春风送来花草的芳香。 燕子衔着湿泥忙筑巢,
暖和的沙子上睡着成对的鸳鸯。
这首诗通过对春日动景和静景的描写,表现 了诗人生活的安适和对初春自然一派生机的 欢悦之情。
四字词
邯郸学步 滥竽充数 掩耳盗铃 自相矛盾 刻舟求剑 画蛇添足 杞人忧天 井底之蛙 杯弓蛇影
忆江南 【唐】白居易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第二单元
守株待兔
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 死。 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 得得,而身为宋国笑。
忽然又来了一条大狗.那狗十分凶猛,在向 前跑,后边似乎还跟着好几条小狗.跑着跑着, 小狗不知哪里去了,大狗也不见了.
接着又来了一头大狮子,跟庙门前的石头 狮子一模一样,也那么大,也那样蹲着,很威武 很镇静地蹲着.可是一转眼就变了,再也找不着 了.
此时正是河豚将要沿江而上的时候。
这首诗成功的写出了早春时节 的春江景色,抒发了诗人对早 春的喜悦和礼赞之情。
三衢道中 【宋】曾几 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 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 注释 1.小溪尽头:乘小船到小溪尽头。 2.却:再,又。 3.阴:树荫。
梅子快要成熟的时候,天天都是暖和的天气, 我乘船到了小溪尽头又走上山路。绿色的树 荫还和来事的路上差不多,此时又在山林中 增添了几声黄鹂的叫声。
燕子
一身乌黑的羽毛,一对轻快有力的翅膀, 加上剪刀似的尾巴,凑成了那样活泼可爱的 小燕子。
二三月的春日里,清风微微地吹拂着, 如毛的细雨由天上洒落着,千挑万条的柔柳, 红的白的黄的花,青的草,绿的叶,都像赶 集似的聚拢来,形成了烂漫无比的春天。
小燕子带了它的剪刀似的尾巴,在阳光 满地时,斜飞于旷亮无比的天空,叽的一声, 已由这边的稻田上飞到那边的高柳下了。
有个宋国人在耕作。田里有一个树桩,一 只兔子跑过,撞到树桩,折断脖子死掉了。
于是这个人就放下农具,守在树桩旁,希 望再得到兔子,自己却被宋国人嘲笑。
元日 【宋】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注释 1.元日:农历正月初一。 2.屠苏:一种酒。 3.瞳瞳:太阳刚出来时,光辉灿烂的样子。 4.新桃换旧符:新桃符换下旧桃符。桃符用 桃木制成,上面会有神像,据说挂在门口可 以求福避祸。
遥想兄弟登高远望时, 都佩戴了茱萸,可惜只是少了一个人。
文房四宝:笔墨纸砚 雅人四好:琴棋书画 花中君子:梅兰竹菊 中医四诊:望闻问切
第三单元
鲜花朵朵,争奇斗艳,芬芳迷人。要是我们 留心观察,就会发现,一天之内,不同的花 开放的时间是不同的。凌晨四点,牵牛花吹 起了紫色的小喇叭;五点左右,艳丽的蔷薇 绽开了笑脸;七点,睡莲从梦中醒来;中午 十二点左右,午时花开放了;下午三点,万 寿菊欣然怒放;傍晚六点,烟草花在暮色中 苏醒;月光花在七点左右舒展开自己的花瓣 ;夜来香在晚上八点开花;昙花却在九点左 右含笑一现……
—《左传》 改过不吝,从善如流。— 苏轼
第四单元
这地方的火烧云变化极多,一会儿红彤彤 的,一会儿金灿灿的,一会儿半紫半黄,一会儿 半灰半百合色.葡萄灰,梨黄,茄子紫,这些颜色 天空都有,还有些说也说不出来、见也没见过 的颜色.
一会儿,天空出现一匹马,马头向南,马尾 向西.马是跪着的,像等人骑上它的背,它才站 起来似的.过了两三秒钟,那匹马大起来了,腿 伸开了,脖子也长了,尾巴可不见了.看的人正 在寻找马尾巴,那马变模糊了.
惠崇春江晚景
【宋】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 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lóu hāo)满地芦芽短, 正是河豚欲上时。
注释
1.芦芽:芦苇的嫩芽。 2.河豚:一种肥而美味的鱼,有毒。
青翠欲滴的竹林之外,伸出两三枝 红艳艳的桃花。
鸭子在春天的江水中嬉戏,感受到 江水已经变暖。
初春时节蒌蒿长得满地都是,芦苇 长出短短的嫩芽。
荷花
荷花已经开了不少了。荷叶挨挨挤挤的, 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白荷花在这些大圆 盘之间冒出来。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儿。 有的花瓣儿全展开了,露出嫩黄色的小莲蓬。 有的还是花骨朵儿,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 裂似的。
这么多的白荷花,一朵有一朵的姿势。 看看这一朵,很美;看看那一朵,也很美。 如果把眼前的这一池荷花看做一大幅活的画, 那画家的本领可真了不起。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注释 1.九月九日: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 2.山东:指华山以东。 3.登高:重阳节有登高的习俗。 4.茱萸:一种香气浓郁的植物,古人在重阳 节有插戴茱萸的习俗。
独自一个人客居异乡, 每逢佳节来临就格外思念家乡的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