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化学二轮复习卤代烃教案新人教版

合集下载

高中化学 第二章 烃和卤代烃复习教案 新人教版选修5(2021年整理)

高中化学 第二章 烃和卤代烃复习教案 新人教版选修5(2021年整理)

山西省忻州市高中化学第二章烃和卤代烃复习教案新人教版选修5 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山西省忻州市高中化学第二章烃和卤代烃复习教案新人教版选修5)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山西省忻州市高中化学第二章烃和卤代烃复习教案新人教版选修5的全部内容。

第二章 烃和卤代烃单元复习【教学目标】1.对各类烃进行归钠、整理,构建知识体系.2.培养学生对知识的整合能力。

【预习任务】1.结合课本P44内容,掌握下列网络:2。

各类烃代表物比较:(甲烷、乙烯、乙炔、苯、甲苯)代表物甲烷 乙烯 乙炔 苯 甲苯分子式结构简式空间构型物理有机物 烃烃的衍生物3.溴乙烷与乙烷的比较:【小组检测】任务1,表格2、3完成情况【自主检测】1.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苯与浓硝酸、浓硫酸共热并保持55—60℃反应生成硝基苯B.苯乙烯在合适条件下催化加氢可生成乙基环己烷C 。

乙烯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反应生成1,2-二溴乙烷D.甲苯与氯气在光照下反应主要生成2,4-二氯甲苯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乙烯的结构简式可以表示为CH 2CH 2B .苯、乙醇和乙酸都能发生取代反应C .溴乙烷都能使硝酸银产生白色溶液沉淀D .液化石油气和天然气的主要成分都是甲烷3.下列烷烃在光照下与氯气反应,只生成一种一氯代烃的是( )(A )CH 3CH 2CH 2CH 3 (B)CH 3CH (CH 3)2(C)CH 3C(CH 3)3 (D )(CH 3)2CHCH 2CH 34.煤的气化是煤高效、洁净利用的方向之一。

下图为加热某地煤样所得煤气组成及体积分数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图。

【化学】2.3《卤代烃》教案(新人教版选修5)

【化学】2.3《卤代烃》教案(新人教版选修5)

第三节卤代烃曾关宝教学目的知识与技能1、了解卤代烃的概念和溴乙烷的主要物理性质。

2、掌握溴乙烷主要化学性质,理解溴乙烷发生水解反应的条件和共价键的变化。

过程与方法1、通过溴乙烷的水解实验设计,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2、通过学习溴乙烷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培养学生使用化学平衡知识认识溴乙烷水解反应的能力;3、由乙烷与溴乙烷结构异同点引出溴乙烷可能具有的化学性质,再通过实验进行验证的假说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卤代烃中如何检验卤元素的讨论、实验设计、实验操作,尤其是两组不同意见的对比实验,激发同学兴趣,使其产生强烈的好奇心、求知欲,急切用实践来检验结论的正误。

实验成功的同学,体会到劳动的价值,实验不成功的同学,经过了困难的磨炼,通过独立思考,找出存在的问题,既锻炼了毅力,也培养了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2、从溴乙烷水解实验的设计体会到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学习乐趣。

通过用化学平衡知识认识溴乙烷水解反应,使学生体会到对化学反应规律的理解与欣赏;重点1.溴乙烷的水解实验的设计和操作;2.试用化学平衡知识认识溴乙烷水解反应难点由乙烷与溴乙烷结构异同点引出溴乙烷可能化学性质,再通过实验进行验证的假说方法。

知识结构与板书设计第三节卤代烃一、溴乙烷1.溴乙烷的结构分子式结构式结构简式官能团C2H5Br CH3CH2Br或C2H5Br —Br2. 物理性质:无色液体,沸点比乙烷的高,难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密度比水大。

3.化学性质(1) 水解反应:CH3CH2Br+H2O CH3CH2OH+HBr(2).消去反应:CH3CH2Br CH2=CH2+HBr消去反应(elimination reaction):有机化合物在一定条件下,从分子中脱去一个小分子(如H2O、HX等)而生成不饱和(含双键或叁键)化合物的反应,叫消去反应.一般来说,消HH—C—C—BrH HH用.下面我们以溴乙烷作为代表物来介绍卤代烃的一些性质.[板书]第三节卤代烃一、溴乙烷1.溴乙烷的结构[讲]溴乙烷在结构上可以看成是由溴原子取代了乙烷分子中的一个氢原子后所得到的产物。

(完整word版)有机化学卤代烃教案

(完整word版)有机化学卤代烃教案

人教版高中化学新教材选修(5)第二章烃和卤代烃第三节卤代烃教学设计思路分析一、教材分析:本节课内容出自人教版高中新教材选修(5)第二章第三节。

有机化学是高中化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学习有机化学 ,旨在掌握基本的有机化学知识 ,为以后进一步学习化学知识打下基础。

而有机合成在有机化学学习中 ,是极其重要的一个版块。

因此 ,学好有机化学合成的基本原理及方法对学生今后的化学学习极为重要。

卤代烃是有机合成中的重要有机体 ,由于卤代烃中的取代基性质活泼 ,可以通过发生水解反应、消去反应等转化为其他烃的衍生物或含氧衍生物。

通过卤代烃的桥梁作用可以实现官能团之间的转换 ,是各类烃与其含氧衍生物之间相互转化的中心环节 ,也是后面学习有机合成知识的基础。

溴乙烷是卤代烃的代表物,教材在概括式的介绍卤代烃的概念、分类和物理性质 ,简单陈述了溴乙烷的分子结构(展示溴乙烷分子的比例模型和核磁共振氢谱图)和物理性质后 ,从结构引出了溴乙烷的两个重要化学反应:溴乙烷的水解反应和消去反应 ,把溴乙烷与乙醇联系起来 ,从有机化学取代反应的机理出发 ,定义了卤代烃的水解反应;通过溴乙烷的消去反应 ,又把溴乙烷同之前学过的乙烯联系起来 ,同时对比溴乙烷的水解反应 ,又给出了有机化学中消去反应的定义。

让学生明确有机化学中取代反应和消去反应的本质区别。

学好溴乙烷的性质 ,明确溴乙烷在乙醇、乙烯相互转化中的桥梁关系 ,能更好地掌握卤代烃及其在醇类、烯烃转化中的桥梁作用 ,建立有机知识网络。

为接下来的有机合成打下基础。

因此本节课在烃及烃的衍生物知识体系上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学情分析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 ,已初步了解了研究有机化合物的一般步骤和方法 ,对有机物官能团有了初步的认识。

且在之前脂肪烃及芳香烃的学习中已积累了烃类的部分基础知识 ,对结构决定性质有所领悟 ,而且高二学生也具备一定的实验操作能力、思维能力和自学能力 ,能够在老师的引导下 ,顺利的完成卤代烃的教学。

新人教版版高考化学总复习第九章烃和卤代烃教案

新人教版版高考化学总复习第九章烃和卤代烃教案

教学指导意见核心素养1.能写出烃的类别通式、简单代表物的结构简式及名称;能够列举各类有机化合物的典型代表物的主要物理性质。

2能描述说明、分析解释各类烃的典型代表物的重要反应,能书写相应的化学方程式。

1.微观探析和宏观辨识:认识烃的多样性,并对烃类物质进行分类,能从不同角度认识烃和卤代烃的组成、结构、性质和变化,形成结构决定性质的理念。

2.证据推理和模型认知:官能团的性质及结构决定有机物的性质,要建立起结构模型。

考点一常见烃的结构与性质[学在课内]1.甲烷、乙烯、苯的结构与物理性质比较甲烷乙烯苯结构式结构特点烷烃分子中碳原子间以单键结合成链状,剩余的价键被氢原子“饱和”烯烃分子结构中含有碳碳双键苯环含有介于单键和双键之间的独特的键分子形状正四面体平面形平面正六边形物理性质无色气体,难溶于水无色、带有特殊气味的透明液体,密度比水小,难溶于水2.三种烃的化学性质(1)甲烷(CH4)1稳定性:与强酸、强碱和强氧化剂等一般不发生化学反应。

2燃烧反应:化学方程式为CH4+2O2错误!CO2+2H2O(产生淡蓝色火焰)。

3取代反应:在光照条件下与Cl2发生取代反应,第一步反应的方程式为CH4+Cl2错误!CH3Cl+HCl,继续反应依次又生成了CH2Cl2、CHCl3、CCl4。

(2)乙烯(CH2===CH2)完成下列方程式:1燃烧反应:CH2===CH2+3O2错误!2CO2+2H2O。

(火焰明亮且伴有黑烟)23加聚反应:n CH2===CH2错误!(3)苯(C6H6)完成下列方程式:1燃烧反应2C6H6+15O2错误!12CO2+6H2O。

(火焰明亮,带浓烟)2取代反应:苯与液溴的取代反应:;苯的硝化反应:。

3加成反应:一定条件下与H2加成:。

[考在课外]教材延伸判断正误(1)甲烷与氯水光照时发生取代反应(×)(2)乙烯通入溴水发生加成反应(×)(3)苯与溴水混合发生取代反应(×)(4)乙烯、苯与H2接触即发生化学反应(×)(5)乙烯可作水果的催熟剂(√)(6)乙烯、苯、聚乙烯均含有碳碳双键(×)(7)苯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说明苯不能发生氧化反应(×)(8)1mol CH4与1mol Cl2在光照条件下反应,生成1mol CH3Cl气体(×)拓展应用在1CH2===CH—CH323CH44聚乙烯四种物质中:(1)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的是________(填物质序号,下同)。

新人教版高中化学教案-卤代烃教案 (1)

新人教版高中化学教案-卤代烃教案 (1)

選修五第二章第三節鹵代烴[學習目標]:1.使學生掌握溴乙烷的主要化學性質,理解水解反應和消去反應.2.使學生瞭解鹵代烴的一般通性和用途,並通過對鹵代烴有關性質數據的分析、討論,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3.通過對氟里昂等鹵代烴對人類生存環境造成破壞的討論,對學生進行環境保護意識的教育.4.瞭解鹵代烴對人類生活的影響,瞭解合理使用化學物質的重要意義.[教學過程]:[復習]:寫出下列反應的方程式:1.乙烷與溴蒸汽在光照條件下的第一步反應.2.乙烯與水反應.3.苯與溴在催化劑條件下反應.4.甲苯與濃硝酸反應.[引入]:從結構上講,反應得到的產物都可以看成是烴分子裏的氫原子被其他原子或原子團取代而生成的化合物,我們稱之為烴的衍生物.一.烴的衍生物概述.1.定義:烴分子裏的氫原子被其他原子或原子團取代而生成的化合物.2.分類:常見烴的衍生物有鹵代烴、醇、酚、醛、羧酸、酯等.所含官能團包括鹵素原子(—X)、硝基(—NO2)、羥基(—OH)、醛基(—CHO)、羧基(—COOH)、氨基(—NH2)、碳碳雙鍵(C=C)、碳碳三鍵(C≡C)等.二.鹵代烴對人類生活的影響.閱讀P60-62相關內容,結合日常生活經驗說明鹵代烴的用途,以及DDT禁用原因和鹵代烴對大氣臭氧層的破壞原理.1.鹵代烴的用途:致冷劑、滅火劑、有機溶劑、麻醉劑,合成有機物.2.鹵代烴的危害:(1).DDT禁用原因:相當穩定,在環境中不易被降解,通過食物鏈富集在動物體內,造成累積性殘留,危害人體健康和生態環境.(2).鹵代烴對大氣臭氧層的破壞原理:鹵代烴釋放出的氯原子對臭氧分解起到了催化劑的作用.[過渡]:鹵代烴化學性質通常比烴活潑,能發生很多化學反應而轉化成各種其他類型的化合物.因此,引入鹵原子常常是改變分子性能的第一步反應,在有機合成中起著重要的橋樑作用.下麵我們以溴乙烷作為代表物來介紹鹵代烴的一些性質.三.溴乙烷.1.物理性質:純淨的溴乙烷是無色的液體,沸點低,密度比水大,不溶於水.2.分子組成和結構:分子式 結構式 結構簡式 官能團C 2H 5Br CH 3CH 2Br 或C 2H 5Br —Br[提問]: ①.從二者的組成上看,溴乙烷與乙烷的物理性質有哪些異同點?②.若從溴乙烷分子中C —Br 鍵斷裂,可發生哪種類型的反應?3.化學性質.(1).溴乙烷的水解反應.[實驗2]:按圖4-4組裝實驗裝置,①.大試管中加入5mL 溴乙烷.②.加入15mL20%NaOH 溶液,加熱.③.向大試管中加入稀HNO 3酸化.④.滴加2DAgNO 3溶液.現象:大試管中有淺黃色沉澱生成.反應原理:CH 3CH 2Br +H-OH CH 3CH 2OH + HBr或:CH 3CH 2Br +NaOH CH 3CH 2OH + NaBr[討論]:①.該反應屬於哪一種化學反應類型?取代反應②.該反應比較緩慢,若既能加快此反應的速率,又能提高乙醇的產量,可採取什麼措施? 可採取加熱和氫氧化鈉的方法,其原因是水解反應吸熱,NaOH 溶液與HBr 反應,減小HBr 的濃度,所以平衡向正反應方向移動,CH 3CH 2OH 的濃度增大.③.為什麼要加入HNO 3酸化溶液?中和過量的NaOH 溶液,防止生成Ag 2O 暗褐色沉澱,防止對Br -的檢驗產生干擾.[過渡]:實驗證明CH 3CH 2Br 可以制乙烯,請考慮可能的斷鍵處,以及此反應的特點. H H —C —C —H H H HH H —C —C —Br H HH H H —C —C —H H H H NaOH(2).溴乙烷的消去反應.[實驗1]:按圖4-4組裝實驗裝置,①.大試管中加入5mL 溴乙烷.②.加入15mL 飽和KOH 乙醇溶液,加熱.③.向大試管中加入稀HNO 3酸化.④.滴加2DAgNO 3溶液.現象:產生氣體,大試管中有淺黃色沉澱生成.反應原理:CH 3CH 2Br + NaOH CH 2=CH 2 + NaBr + H 2O消去反應:有機化合物在一定條件下,從分子中脫去一個小分子(如H 2O 、H X 等)而生成不飽和(含雙鍵或三鍵)化合物的反應,叫消去反應.一般來說,消去反應是發生在兩個相鄰碳原子上.[討論]:①.為什麼不用NaOH 水溶液而用醇溶液?用NaOH 水溶液反應將朝著水解的方向進行.②.乙醇在反應中起到了什麼作用?乙醇在反應中做溶劑,使溴乙烷充分溶解.③.檢驗乙烯氣體時,為什麼要在氣體通入KMnO 4酸性溶液前加一個盛有水的試管?起什麼作用?除去HBr ,因為HBr 也能使KMnO 4酸性溶液褪色.④.C(CH 3)3-CH 2Br 能否發生消去反應?不能.因為相鄰碳原子上沒有氫原子.⑤.2-溴丁烷 消去反應的產物有幾種?CH 3CH == CHCH 3 (81%) CH 3CH 2CH == CH 2 (19%)劄依采夫規則:鹵代烴發生消去反應時,消除的氫原子主要來自含氫原子較少的碳原子上. 閱讀P63[拓展視野]:鹵代烴的消去反應.[小結]:-Br 原子是CH3CH2Br 的官能團,決定了其化學特性.由於反應條件(溶劑或介質)不同,反應機理不同.(內因在事物的發展中發揮決定作用,外因可通過內因起作用.)四.鹵代烴.1.定義和分類.(1).定義:烴分子中的氫原子被鹵素原子取代後所生成的化合物.乙醇 CH 3CH CH 2BrCH 3一鹵代烴的通式:R—X.(2).分類:①.按分子中鹵原子個數分:一鹵代烴和多鹵代烴.②.按所含鹵原子種類分:氟代烴、氯代烴、溴代烴.③.按烴基種類分:飽和烴和不飽和烴.④.按是否含苯環分:脂肪烴和芳香烴.2.物理通性:(1).常溫下,鹵代烴中除一氯甲烷、氯乙烷、氯乙烯等少數為氣體外,其餘為液體或固體.(2).互為同系物的鹵代烴,如一氯代烷的物理性質變化規律是:隨著碳原子數(式量)增加,其熔、沸點和密度也增大.(沸點和熔點大於相應的烴)(3).難溶於水,易溶於有機溶劑.除脂肪烴的一氟代物、一氯代物等部分鹵代烴外,液態鹵代烴的密度一般比水大.密度一般隨烴基中碳原子數增加而減小.3.化學性質:與溴乙烷相似.(1).水解反應.[課堂練習]:試寫出1-氯丙烷和2-氯丙烷分別發生水解反應的化學方程式.(2).消去反應.[課堂練習]:試寫出1-氯丙烷和2-氯丙烷分別發生消去反應的化學方程式.4.制法.(1).烷烴和芳香烴的鹵代反應.(2).不飽和烴加成.[討論]:①.制取CH3CH2Br可用什麼方法?其中哪種方法較好?為什麼?②.實驗室制取溴乙烷的化學方程式如下:CH3CH2OH+NaBr+H2SO4—→CH3CH2Br+NaHSO4+H2O,為什麼這裏的硫酸不能使用98%的濃硫酸,而必須使用80%的硫酸?③.在制得的CH3CH2Br中常混有Br2,如何除去?5.鹵代烴在有機合成中的應用.[討論]:①.欲將溴乙烷轉化為二溴乙烷,寫出有關的化學方程式.②.如何用乙醇合成乙二醇?寫出有關的化學方程式.[拓展視野]:格氏試劑在有機合成中的應用介紹.[補充知識]:1.鹵代烴的同分異構體.(1).一鹵代烴同分異構體的書寫方法.①. 等效氫問題(對稱軸).正丁烷分子中的對稱:1CH32CH23CH24CH3,其中1與人為善,2與會號碳上的氫是等效的;異丁烷分子中的對稱:(1CH3)22CH3CH3,其中1號位的氫是等效的.②. C4H9Cl分子中存在著“碳鏈異構”和“官能團位置異構”兩種異構類型.(2).二鹵代烴同分異構體的書寫方法.C3H6Cl2的各種同分異構體:一鹵定位,一鹵轉位(3).多鹵代烴同分異構體的書寫方法(等效思想)二氯代苯有三種同分異構體,四氯代苯也有三種同分異構體,即苯環上的二氯與四氫等效,可進行思維轉換.2.鹵代烴的某些物理性質解釋.(1).比相應烷烴沸點高.C2H6和C2H5Br,由於①分子量C2H5Br > C2H6,②C2H5Br的極性比C2H6大,導致C2H5Br分子間作用力增大,沸點升高.(2).隨C原子個數遞增,飽和一元鹵代烷密度減小,如ρ(CH3Cl) > ρ(C2H5Cl) > ρ(CH3CH2CH2Cl).原因是C原子數增多,Cl%減小.(3).隨C原子數增多,飽和一氯代烷沸點升高,是因為分子量增大,分子間作用力增大,沸點升高.(4).相同碳原子數的一氯代烷支鏈越多沸點越低,可理解為支鏈越多,分子的直徑越大,分子間距增大,分子間作用力下降,沸點越低.。

高中化学《有机化学基础》2.3卤代烃教案 新人教版选修5_最新修正版

高中化学《有机化学基础》2.3卤代烃教案 新人教版选修5_最新修正版

第三节卤代烃[学习目标]:1.使学生掌握溴乙烷的主要化学性质,理解水解反应和消去反应.2.使学生了解卤代烃的一般通性和用途,并通过对卤代烃有关性质数据的分析、讨论,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3.通过对氟里昂等卤代烃对人类生存环境造成破坏的讨论,对学生进行环境保护意识的教育.4.了解卤代烃对人类生活的影响,了解合理使用化学物质的重要意义.[教学过程]:[复习]:写出下列反应的方程式:1.乙烷与溴蒸汽在光照条件下的第一步反应.2.乙烯与水反应.3.苯与溴在催化剂条件下反应.4.甲苯与浓硝酸反应.[引入]:从结构上讲,反应得到的产物都可以看成是烃分子里的氢原子被其它原子或原子团取代而生成的化合物,我们称之为烃的衍生物.一.烃的衍生物概述.1.定义:烃分子里的氢原子被其它原子或原子团取代而生成的化合物.2.分类:常见烃的衍生物有卤代烃、醇、酚、醛、羧酸、酯等.所含官能团包括卤素原子(—X)、硝基(—NO2)、羟基(—OH)、醛基(—CHO)、羧基(—COOH)、氨基(—NH2)、碳碳双键(C=C)、碳碳三键(C≡C)等.二.卤代烃对人类生活的影响.阅读P60-62相关内容,结合日常生活经验说明卤代烃的用途,以及DDT禁用原因和卤代烃对大气臭氧层的破坏原理.1.卤代烃的用途:致冷剂、灭火剂、有机溶剂、麻醉剂,合成有机物.2.卤代烃的危害:(1).DDT禁用原因:相当稳定,在环境中不易被降解,通过食物链富集在动物体内,造成累积性残留,危害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2).卤代烃对大气臭氧层的破坏原理:卤代烃释放出的氯原子对臭氧分解起到了催化剂的作用.[过渡]:卤代烃化学性质通常比烃活泼,能发生很多化学反应而转化成各种其他类型的化合物.因此,引入卤原子常常是改变分子性能的第一步反应,在有机合成中起着重要的桥梁作用.下面我们以溴乙烷作为代表物来介绍卤代烃的一些性质.三.溴乙烷.1.物理性质:纯净的溴乙烷是无色的液体,沸点低,密度比水大,不溶于水.2.分子组成和结构:分子式 结构式 结构简式 官能团C 2H 5Br CH 3CH 2Br 或C 2H 5Br —Br[提问]: ①.从二者的组成上看,溴乙烷与乙烷的物理性质有哪些异同点?②.若从溴乙烷分子中C —Br 键断裂,可发生哪种类型的反应?3.化学性质.(1).溴乙烷的水解反应.[实验2]:按图4-4组装实验装置,①.大试管中加入5mL 溴乙烷.②.加入15mL20%NaOH 溶液,加热.③.向大试管中加入稀HNO 3酸化.④.滴加2DAgNO 3溶液.现象:大试管中有浅黄色沉淀生成.反应原理:CH 3CH 2Br +H-OH CH 3CH 2OH + HBr或:CH 3CH 2Br +NaOH CH 3CH 2OH + NaBr[讨论]:①.该反应属于哪一种化学反应类型?取代反应②.该反应比较缓慢,若既能加快此反应的速率,又能提高乙醇的产量,可采取什么措施? 可采取加热和氢氧化钠的方法,其原因是水解反应吸热,NaOH 溶液与HBr 反应,减小HBr 的浓度,所以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CH 3CH 2OH 的浓度增大.③.为什么要加入HNO 3酸化溶液?中和过量的NaOH 溶液,防止生成Ag 2O 暗褐色沉淀,防止对Br -的检验产生干扰.[过渡]:实验证明CH 3CH 2Br 可以制乙烯,请考虑可能的断键处,以及此反应的特点. H H —C —C —H H H HH H —C —C —Br H HH H H —C —C —H H H H NaOH(2).溴乙烷的消去反应.[实验1]:按图4-4组装实验装置,①.大试管中加入5mL 溴乙烷.②.加入15mL 饱和KOH 乙醇溶液,加热.③.向大试管中加入稀HNO 3酸化.④.滴加2DAgNO 3溶液.现象:产生气体,大试管中有浅黄色沉淀生成.反应原理:CH 3CH 2Br + NaOH CH 2=CH 2 + NaBr + H 2O消去反应:有机化合物在一定条件下,从分子中脱去一个小分子(如H 2O 、HX 等)而生成不饱和(含双键或叁键)化合物的反应,叫消去反应.一般来说,消去反应是发生在两个相邻碳原子上.[讨论]:①.为什么不用NaOH 水溶液而用醇溶液?用NaOH 水溶液反应将朝着水解的方向进行.②.乙醇在反应中起到了什么作用?乙醇在反应中做溶剂,使溴乙烷充分溶解.③.检验乙烯气体时,为什么要在气体通入KMnO 4酸性溶液前加一个盛有水的试管?起什么作用?除去HBr ,因为HBr 也能使KMnO 4酸性溶液褪色.④.C(CH 3)3-CH 2Br 能否发生消去反应?不能.因为相邻碳原子上没有氢原子.⑤.2-溴丁烷 消去反应的产物有几种?CH 3CH == CHCH 3 (81%) CH 3CH 2CH == CH 2 (19%)札依采夫规则:卤代烃发生消去反应时,消除的氢原子主要来自含氢原子较少的碳原子上. 阅读P63[拓展视野]:卤代烃的消去反应.[小结]:-Br 原子是CH3CH2Br 的官能团,决定了其化学特性.由于反应条件(溶剂或介质)不同,反应机理不同.(内因在事物的发展中发挥决定作用,外因可通过内因起作用.)四.卤代烃.1.定义和分类.(1).定义:烃分子中的氢原子被卤素原子取代后所生成的化合物.乙醇 CH 3CH CH 2BrCH 3一卤代烃的通式:R—X.(2).分类:①.按分子中卤原子个数分:一卤代烃和多卤代烃.②.按所含卤原子种类分:氟代烃、氯代烃、溴代烃.③.按烃基种类分:饱和烃和不饱和烃.④.按是否含苯环分:脂肪烃和芳香烃.2.物理通性:(1).常温下,卤代烃中除一氯甲烷、氯乙烷、氯乙烯等少数为气体外,其余为液体或固体.(2).互为同系物的卤代烃,如一氯代烷的物理性质变化规律是:随着碳原子数(式量)增加,其熔、沸点和密度也增大.(沸点和熔点大于相应的烃)(3).难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除脂肪烃的一氟代物、一氯代物等部分卤代烃外,液态卤代烃的密度一般比水大.密度一般随烃基中碳原子数增加而减小.3.化学性质:与溴乙烷相似.(1).水解反应.[课堂练习]:试写出1-氯丙烷和2-氯丙烷分别发生水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消去反应.[课堂练习]:试写出1-氯丙烷和2-氯丙烷分别发生消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4.制法.(1).烷烃和芳香烃的卤代反应.(2).不饱和烃加成.[讨论]:①.制取CH3CH2Br可用什么方法?其中哪种方法较好?为什么?②.实验室制取溴乙烷的化学方程式如下:CH3CH2OH+NaBr+H2SO4—→CH3CH2Br+NaHSO4+H2O,为什么这里的硫酸不能使用98%的浓硫酸,而必须使用80%的硫酸?③.在制得的CH3CH2Br中常混有Br2,如何除去?5.卤代烃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讨论]:①.欲将溴乙烷转化为二溴乙烷,写出有关的化学方程式.②.如何用乙醇合成乙二醇?写出有关的化学方程式.[拓展视野]:格氏试剂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介绍.[补充知识]:1.卤代烃的同分异构体.(1).一卤代烃同分异构体的书写方法.①. 等效氢问题(对称轴).正丁烷分子中的对称:1CH32CH23CH24CH3,其中1与人为善,2与会号碳上的氢是等效的;异丁烷分子中的对称:(1CH3)22CH3CH3,其中1号位的氢是等效的.②. C4H9Cl分子中存在着“碳链异构”和“官能团位置异构”两种异构类型.(2).二卤代烃同分异构体的书写方法.C3H6Cl2的各种同分异构体:一卤定位,一卤转位(3).多卤代烃同分异构体的书写方法(等效思想)二氯代苯有三种同分异构体,四氯代苯也有三种同分异构体,即苯环上的二氯与四氢等效,可进行思维转换.2.卤代烃的某些物理性质解释.(1).比相应烷烃沸点高.C2H6和C2H5Br,由于①分子量C2H5Br > C2H6,②C2H5Br的极性比C2H6大,导致C2H5Br分子间作用力增大,沸点升高.(2).随C原子个数递增,饱和一元卤代烷密度减小,如ρ(CH3Cl) > ρ(C2H5Cl) > ρ(CH3CH2CH2Cl).原因是C原子数增多,Cl%减小.(3).随C原子数增多,饱和一氯代烷沸点升高,是因为分子量增大,分子间作用力增大,沸点升高.(4).相同碳原子数的一氯代烷支链越多沸点越低,可理解为支链越多,分子的直径越大,分子间距增大,分子间作用力下降,沸点越低.。

新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5卤代烃教案

新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5卤代烃教案

卤代烃一、教学设计卤代烃属于烃的衍生物,它是重要的化工原料。

教学中要注意“结构决定性质”的思想,即卤代烃中的官能团──卤素原子(-X)决定了卤代烃的化学性质。

要注意有机物“官能团转化”的基本规律,分析有关卤代烃所发生的化学反应的反应类型和反应规律,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与进行科学探究的能力。

在课时分配上,建议“溴乙烷的结构和性质”“有关卤代烃的应用”各1课时。

教学重点:溴乙烷的结构特点和主要化学性质。

教学难点:溴乙烷发生取代反应和消去反应的基本规律。

教学方案参考1在化学2的学习中,学生已经了解了乙醇、乙酸的结构和性质,对有机物的官能团也有了初步了解。

因此,本节教学的重点是帮助学生认识溴乙烷的结构特点,及官能团对其化学性质的决定作用,并使学生进一步树立“结构决定性质”的基本思想。

【方案Ⅰ】对比思考,讲解提高对比思考:复习乙烷、乙醇的结构和性质,并对比溴乙烷的结构,讨论它们结构上的异同,并推测溴乙烷可能的化学性质。

通过计算机课件、分子立体模型展示甲烷、乙醇、溴乙烷的结构,讨论思考、列表小结。

讲解提高:(1)讲解溴乙烷的化学性质取决于官能团-Br的原因:由于溴原子吸引电子能力较强,使得C—Br键的极性较强,因此反应活性增强。

(2)简介溴乙烷结构的研究方法──核磁共振氢谱(1HNMR)。

在核磁共振氢谱中,同一类型的氢原子为一组峰,如CH3—CH2—Br中有两种类型的氢原子,因此有两组峰。

(3)讲解消去反应的概念。

(4)讲解溴乙烷发生取代反应和消去反应的基本规律,列表小结。

巩固提高:指导学生进行溴乙烷取代、消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的书写练习,帮助学生进一步掌握其反应规律。

【方案Ⅱ】实验探究,交流讨论,迁移提高实验探究:学生分组设计并完成溴乙烷的水解实验,并检验水解产生的Br-。

提示讨论问题:溴乙烷水解反应的条件是什么?如何检验水解产生的Br-?从结构上分析为什么溴乙烷能发生水解?水解反应中,化学键是怎样断裂和形成的?交流讨论: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间交流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及结果分析,教师进行评价和点拨。

高二化学教案-整理有机化学基础卤代烃人教版 最新

高二化学教案-整理有机化学基础卤代烃人教版 最新

卤代烃训练题1.卤代烃的取代反应,实质是带负电荷的原子团取代了卤代烃中的卤原子,如CH 3Br+OH -(或NaOH)−→−CH 3OH+Br -(或NaBr)。

填写下列反应的生成物化学式: (1)CH 3CH 2Br+NaHS −→− (2)CH 3I+CH 3ONa −→− (3)CH 3CH 2Cl+CH 3ONa −→− (4)CH 3CH 2Cl+CH 3CH 2ONa −→−2.(1)以1-溴丁烷和必要的无机试剂制取1,2-二溴丁烷(CH 3CH 2CHBrCH 2Br),写出有关反应的方程式,并注明反应条件和反应类型。

(2)用2-溴丁烷代替1-溴丁烷制取1,2-二溴丁烷是否合适,说明理由。

3.已知卤代烃可以和钠发生反应,例如溴乙烷与钠发生反应为:2CH 3CH 2Br+2Na −→−CH 3CH 2CH 2CH 3+2NaBr 应用这一反应,下列所给化合物中可以与钠合成环丁烷的是( )A.CH 3BrB.CH 3CH 2CH 2CH 2BrC.CH 2BrCH 2BrD.CH 2BrCH 2CH 2CH 2Br4.已知R —COOH+HO-R ′∆−−−−→−42SOH 浓R —COOR ′+H 2O卤代烃R —Cl 在一定条件下可发生以下反应: R —Cl+KCN −−→−-OH R —CN+KClR —CN+2H 2O+H +−→−R —COOH+NH 4+R —Cl+NaOH ∆−−→−O H 2R —OH+NaCl 以乙烯为原料经过下面所示反应可制取有机物W(A 、B 、C 、D 、E 均为烃的衍生物)。

(1)若甲为Cl 2,乙为HCl ,所生成的W 的分子式为C 8H 14O 4,则W 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

(2)若W 的分子式为C 5H 10O 3,则甲为_________,乙为_________。

(3)若甲、乙均为Cl 2,C 与E 反应可生成一系列环状化合物W ,则W 的通式为:_________。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板书计划:
关于教学中实验部分的说明和反思:
本节课涉及的实验有两个,溴乙烷的取代反应和消去反应。

其中溴乙烷的取代反应较易实现,在教学中没有让学生直接探究,而是从分析结构和预测反应入手将重点放在实验设计及产物检验的讨论上,注重对学生实验思维能力的培养,主要采用递进式问题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知识根据被检测的物质的性质选择所需试剂,并根据预想的实验情景排除干扰,得出操作方法,然后由学生实践,得出结论。

对于溴乙烷的消去反应在教学中也讨论了其产物的检验方法并做出评价,没有让学生实际操作的原因是检测消去产物(乙烯)的实验成功几率几乎为零,而是将实验事实直接提供给学生,让学生从结构和数据中分析,从而形成对卤代烃消去反应和取代反应的正确认识,体会学科思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