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_2017版高中生物第3章遗传的分子基础第2节DNA的分子结构和特点学案浙科版
DNA分子的结构及其特点

DNA分子的结构及其特点DNA(脱氧核糖核酸)分子是生物体内存储遗传信息的分子,也是所有自然界生命体的基因物质。
DNA分子的结构研究揭示了遗传信息传递和生命起源的奥秘,对于生物学和医学领域有着重大的意义。
DNA分子是由四种碱基(腺嘌呤(A)、鸟嘌呤(G)、胸腺嘧啶(T)和胞嘧啶(C))组合而成的,通过碱基之间的氢键结合形成双螺旋结构。
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由两条互相缠绕的链组成,每条链是由碱基、糖和磷酸组成的核苷酸沿着螺旋结构排列。
碱基和糖通过磷酸桥连接起来,形成DNA的螺旋骨架。
DNA分子的两条链之间通过碱基配对(A与T之间形成两个氢键,G与C之间形成三个氢键)牢固地结合在一起。
DNA的双螺旋结构具有以下特点:1.双螺旋结构的稳定性: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非常稳定,其稳定性主要来自于碱基的配对和氢键的形成。
碱基之间的配对是高度特异的,碱基之间的氢键结合能够帮助DNA分子抵抗外界的热力学和化学破坏。
2.长度的可变性:DNA分子的长度可以根据生物体的需要进行增加或减少。
通过DNA复制,生物体能够将一条DNA链复制成两条完全相同的链,从而实现遗传信息的传递。
此外,通过基因重组和突变,生物体还能够改变DNA分子的序列,从而产生新的遗传信息。
3.遗传信息的存储和传递:DNA分子通过碱基序列编码了生物体的遗传信息。
碱基序列的不同排列和组合决定了生物体的遗传特征和物种间的差异。
DNA分子通过遗传物质的形式,参与了细胞的增殖、分化和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
4.遗传信息的可读性: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使得遗传信息的读取变得更加容易。
DNA酶能够通过解开DNA的双螺旋结构,将其中的遗传信息转录成RNA分子。
RNA分子可以被翻译成蛋白质,从而实现遗传信息的表达。
5.多样性和可变性:DNA分子的碱基序列具有很高的多样性和可变性。
通过基因重组和突变,生物体能够改变DNA序列,从而产生新的遗传信息。
这种多样性和可变性是生物进化和适应环境变化的基础。
《DNA 的分子结构和特点》 知识清单

《DNA 的分子结构和特点》知识清单DNA,即脱氧核糖核酸,是生物体内极其重要的大分子物质,承载着遗传信息。
了解 DNA 的分子结构和特点对于理解生命的奥秘至关重要。
一、DNA 的分子组成DNA 由脱氧核苷酸组成。
每个脱氧核苷酸由三部分构成:含氮碱基、脱氧核糖和磷酸基团。
含氮碱基有四种,分别是腺嘌呤(A)、鸟嘌呤(G)、胸腺嘧啶(T)和胞嘧啶(C)。
碱基之间遵循特定的配对原则,即 A 与 T 配对,G 与 C 配对,这种配对关系被称为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脱氧核糖是一种五碳糖,它与含氮碱基相连形成核苷,再与磷酸基团结合形成脱氧核苷酸。
磷酸基团则通过酯键与脱氧核糖的 5'位羟基相连。
二、DNA 的分子结构DNA 具有双螺旋结构,这一结构是由沃森和克里克于 1953 年提出的。
双螺旋结构就像是一个螺旋上升的楼梯。
两条核苷酸链反向平行,一条链的方向是5'→3',另一条链则是3'→5'。
碱基位于双螺旋结构的内侧,通过氢键相互连接形成碱基对。
A 与T 之间形成两个氢键,G 与 C 之间形成三个氢键。
由于 GC 碱基对之间的氢键数量多于 AT 碱基对,因此 GC 含量高的 DNA 分子相对更加稳定。
脱氧核糖和磷酸基团交替连接,构成了双螺旋结构的骨架,位于外侧。
双螺旋结构的直径约为 2nm,每一圈螺旋包含 10 个碱基对,螺距为 34nm。
三、DNA 分子的特点1、稳定性DNA 分子的稳定性主要源于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碱基互补配对原则使得两条链能够紧密结合,保证了遗传信息的准确传递。
其次,脱氧核糖和磷酸基团构成的骨架结构稳定,不易被破坏。
再者,碱基对之间的氢键以及碱基堆积力等相互作用也有助于维持 DNA 分子的结构稳定。
2、多样性DNA 分子中碱基的排列顺序千变万化,这使得 DNA 能够储存极其丰富的遗传信息。
假设一个 DNA 片段有 n 个碱基对,那么其可能的排列方式就有 4 的 n 次方种。
高中生物第三章遗传的分子基础3.2DNA的分子结构和特点

2 腺嘌呤(A)
3 鸟嘌呤(G) 5 脱氧核糖
4 胸腺嘧啶(T) 6 磷酸
7 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
8 碱基对
9 氢键
10 一条脱氧核苷酸链的片段
三、DNA分子的多样性和特异性
1)多样性
碱基对的排列顺序和数量的千变万化,构成了 DNA分子的多样性。
2)特异性
碱基对的特定排列顺序,又构成了每一个DNA 分子的特异性。
3) 稳定性
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 。
化学组 成单位
基本单位——脱氧核苷酸 种类 四种
DNA 结构
①由两条反向平行的脱氧核苷酸长链盘旋 而成。
双
主要特点
②外侧由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构成基上的碱基通过氢键连接
旋
成碱基对。
结
—A —A —C —C— G —G—A— T—
含氮GACT碱基
胸腺鸟胞腺嘌嘧嘧呤啶啶
脱氧核苷酸的种类
A
腺嘌呤脱氧核苷酸
C
胞嘧啶脱氧核苷酸
G
T
鸟嘌呤脱氧核苷酸 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
沃森和克里克
左一:
威尔金斯 左三: 克里克 左五: 沃 森
沃森、克里克和英国物理学家威尔金斯因发现生 命的双螺旋而荣获1962年诺贝尔医学生理学奖。
一、DNA的分子结构
A
T
氢键
T
A
G
C
C
G
二、DNA双螺旋结构的主要特点
主链
碱基对
构成方式
1)脱氧核糖与 磷酸交替排列;
2)两条主链呈 反向平行;
3)盘绕成规则 的双螺旋。
1)主链上对应碱基 以氢键连结成对;
2)碱基互补配对 (A-T,G-C);
DNA的分子结构和特点

DNA的分子结构和特点
一.DNA的分子结构
DNA(Deoxyribonucleic acid)是指一种核酸,它是一种左旋半胱氨
酸二糖,是有机分子中最大的一种,它包含有一个糖基骨架,也称作双螺
旋(double helix)。
DNA的每一个碱基对中含有一个碱基,碱基有P
(腺嘌呤,Adenine)和Q(胞嘧啶,Guanine)、T(胸腺嘧啶,Thymine)和C(胞嘧啶,Cytosine),它们之间形成非共价键关系,以构成DNA分
子的双螺旋结构。
其中,P与Q形成两个氮原子之间的三原子氢键,而T
与C之间则由两组二原子硫键构成双螺旋的一条边。
二.DNA的特点
1.DNA的双螺旋结构是其特有的特点,每条DNA分子都是一个由碱基
对组成的双螺旋结构,它们之间形成了一个特殊的结构,这允许DNA在其
双螺旋结构中存储信息、转录和翻译基因密码子。
2.DNA的具有强烈的能量和稳定性。
DNA分子的稳定性比一般有机分
子都要高,并且具有良好的酸碱分析能力,可以有效地吸收环境中存在的
营养物质,在生物体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3.DNA具有良好的熔点。
DNA分子的熔点比较高,在此温度下分子就
可以被分解,从而进行DNA的分子克隆、序列分析、基因工程等活性操作,因此,DNA的熔点是其重要特点之一
4.DNA具有优异的遗传性能。
DNA是遗传物质,它可以从一代传到另
一代,从而保证生物体进化的连续性。
高中生物第三章遗传的分子基础第二节DNA的分子结构和特点教案1浙科版必修2

第二节DNA的分子结构和特点一、教材分析本节课选自浙科版高二《生物学》必修二第三章第二节,内容包括DNA的分子结构、DNA分子的结构特点以及DNA的特性。
本节课在学生学习了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之后,进一步阐述DNA分子作为主要的遗传物质到底如何携带遗传信息,引发学生对科学本质的探究。
虽然学生对这一方面的知识没有过多接触,但知识结构较为清晰,具有一定逻辑性。
同时本节课的学习也为接下去了解DNA分子的复制、遗传信息的表达打下基础,因此本节课对于学生的知识框架而言,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学情分析(1)学生已经了解了核酸的元素组成和DNA的基本单位,理解了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等过程的特点,懂得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这位学习新知识奠定了认知基础。
(2)DNA分子的结构是抽象的立体空间结构,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相对较弱,在教学过程中可通过学生自己动手制作模型、观察模型来认识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模型的结构要点以及特性。
三、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认识DNA分子的结构模型—双螺旋结构模型;(2)概述DNA分子的结构的特点。
2、能力目标:制作DNA双螺旋结构模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体验模型构建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性;(2)体验合作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性。
四、教学重难点1、重点:(1)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
(2)制作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
2、难点: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五、教学方法探究法—针对制定的教学目标和学生已有的知识,采用引导式的教学模式,以问题激发学生探究,在探究中发现问题,各个击破解决问题。
模型构建法—学生在体验科学史的同时进行DNA分子结构的模型建构,亲历科学探索的历程,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
教学过程中注意教师与学生的互动,以及学生和学生之间的互动,适时地引导学生思考、活跃学生思维,增强学生对本课内容的兴趣,从而完成既定的教学目标。
六、教学过程1、创设意境,自然导入PPT展示明星中父子很相像的图片。
DNA分子的结构及其特点

DNA分子的结构及其特点DNA,这个生命的密码,承载着遗传信息的重任,决定着生物的特征和性状。
要深入理解生命的奥秘,就必须了解 DNA 分子的结构及其特点。
DNA 分子的结构就像是一个扭转的梯子,被形象地称为双螺旋结构。
这个结构由两条长长的链相互缠绕而成,就像两条相互交织的藤蔓。
这两条链是由核苷酸组成的,而核苷酸又由碱基、磷酸和脱氧核糖三部分构成。
碱基是 DNA 结构中的关键角色,它们就像是字母,组合成了生命的“语言”。
碱基有四种,分别是腺嘌呤(A)、胸腺嘧啶(T)、鸟嘌呤(G)和胞嘧啶(C)。
其中,A 总是与 T 配对,G 总是与 C 配对,这种配对方式被称为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DNA 双螺旋结构的外侧是由磷酸和脱氧核糖交替连接形成的骨架,就像是梯子的扶手。
而内侧则是碱基对,它们通过氢键相互连接,就像是梯子的横杆。
碱基对之间的距离是固定的,这使得 DNA 分子具有非常稳定的结构。
DNA 分子的结构特点赋予了它许多重要的功能和特性。
首先,DNA 分子具有稳定性。
这得益于其双螺旋结构、碱基互补配对原则以及碱基之间的氢键作用。
这种稳定性使得 DNA 能够在细胞内长期保存遗传信息,不会轻易发生改变。
其次,DNA 具有多样性。
碱基的排列顺序千变万化,这使得 DNA分子能够携带丰富的遗传信息。
不同的生物具有不同的碱基排列顺序,从而造就了生物的多样性。
再者,DNA 具有特异性。
每个个体的 DNA 碱基排列顺序都是独特的,就像每个人都有独特的指纹一样。
这使得 DNA 成为了身份鉴定和亲子鉴定等领域的重要依据。
此外,DNA 能够自我复制。
在细胞分裂时,DNA 会解开双螺旋结构,两条链分别作为模板,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合成新的子链,从而确保遗传信息能够准确地传递给下一代细胞。
DNA 分子的结构和特点不仅在遗传过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还在生物技术、医学和法医学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在生物技术中,科学家们通过对 DNA 分子的操作和改造,实现了基因工程和转基因技术,为农业、医药等领域带来了巨大的变革。
高中生物 第三章 遗传的分子基础 第二节 DNA的分子结构和特点课件 浙科版必修2

3.两条链上的碱基通过氢键连接 起来,形成(xíngchéng)碱基对, 且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第十二页,共20页。
A
T
C
G
A
T
T
A
C
G
G
C
A
T
G
C
你注意(zhù yì)到了 吗?
两条长链上的脱氧核 糖与磷酸基团交替排 列(páiliè)的顺序是 稳定不变的。
苷酸分子个数为330×3=990个。
第十七页,共20页。
3.已知1个DNA分子中有4 000个碱基对,其中胞嘧啶
有2 200个,这个DNA分子应含有脱氧核苷酸的数目
(shùmù)和腺嘌呤的数目(shùCmù)分别是(
)
A.4 000个和900个
B.4 000个和1 800个
C.8 000个和1 800个
DNA的人工(réngōng) 模型。
第十页,共20页。
DNA的结构(jiégòu) 模式图
第十一页,共20页。
从图中可 见 (kějiàn) ,DNA具有 规则的双 螺旋空间 结构。
AT
CG
AT
T
A
C
G
GC AT GC
三、DNA双螺旋结构的主要特点
1.DNA分子(fēnzǐ)是由两条反向 平行的脱氧核苷酸长链盘旋而成 的 2.D。NA分子中的脱氧核糖和磷酸基团
苷酸分子个数为( )
A.330
B.660
C.990
D.1 320
【解析】选C。该DNA片段共有碱基500×2=1 000个,
已知(A+T)/1 000×100%=34%,所以C=G=1 000×
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三章 第二节 DNA的分子结构和特点

B. 2.5 和 1.0
C. 0.4 和 0.4
D. 0.6 和 1.0
【课堂反馈】
4、 从某生物的组织中提取 DNA 进行分析,其 中C+G = 46%,又知该DNA的一条链中A占 28%,问在其另一条链中,A占该链全部碱
基的( A )
A. 26% B. 24% C. 14% D. 11%
谢谢!
DNA双螺旋结构
卡伽夫法则
在整个双链DNA分子中: (1) A=T G=C;
(2)A+T的量不一定等于 C+G的量。
Hale Waihona Puke CGAT
T
A
C
G
G
C
A
T
G
C
【课堂反馈】
1、某DNA中,A占26%。请问:
T+G占 C占
50% 24%
【课堂反馈】
2、DNA分子一条单链中 (A+G) / (C+T) = 0.4,
一直拥有T(他)
•活动一:组装一条脱氧核苷酸链
材料: 信封内的卡片、胶水、白纸、记号笔
要求: 将3个不同的脱氧核苷酸组成一条链,贴在白
纸的左侧。不同物质间的化学键用线段表示
思考: ①一条链上相邻的脱氧核苷酸间通过什么相连? ②一条链的两个相邻碱基之间通过什么相连?
•活动一:组装一条脱氧核苷酸链
所有的胜利,与征服自己的胜利比起来,都是微不足道。 不论是专家还是伪造者都不能违背事物的本质,而唯独艺术家可以,因为艺术家是在不变中改变,他们没有违背事物的本质。 行动不一定带来快乐,而无行动则决无快乐。 我们若已接受最坏的,就再没有什么损失。——卡耐基 觉得自己做得到和做不到,其实只在一念之间。 爱情是一朵美丽的浪花,然而你生命的航船却要绕开它小心翼翼的行驶,因为你稚嫩的双桨运载不动神圣的职责。 勇往直前,决不放弃! 驾驭命运的舵是奋斗。不抱有一丝幻想,不放弃一点机会,不停止一日努力。 你被拒绝的越多,你就成长得越快;你学的越多,就越能成功。 当你的朋友向你倾吐胸襟的时候,你不要怕说出心中的“否”,也不要瞒住心中的“可”。 自己选择的路,跪着也要把它走完。 勇气通往天堂,怯懦通往地狱。——塞内加 同样的瓶子,你为什么要装毒药呢?同样的心理,你为什么要充满着烦恼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节DNA的分子结构和特点1.简述核酸的分子组成。
2.说出DNA分子的结构和特点。
(重点)3.用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分析DNA中的碱基数量。
(难点)1.核苷酸是核苷和磷酸连接起来的结构单元,其中的核苷又是含氮碱基与脱氧核糖结合形成的单位。
2.DNA分子的基本单位是脱氧核苷酸,DNA分子是脱氧核苷酸的多聚体。
由于组成脱氧核苷酸的碱基只有4种,分别是腺嘌呤(A)、鸟嘌呤(G)、胞嘧啶(C)、胸腺嘧啶(T),因此,脱氧核苷酸也有4种,分别是腺嘌呤脱氧核苷酸、鸟嘌呤脱氧核苷酸、胞嘧啶脱氧核苷酸和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
[合作探讨]探讨1:请写出脱氧核苷酸的化学元素组成。
提示:脱氧核苷酸的基本组成元素是C、H、O、N、P。
探讨2:脱氧核苷酸的构成如何?请画出其结构模式图。
提示:脱氧核苷酸由3种小分子构成,它们是磷酸、脱氧核糖和含氮碱基。
其结构模式图可以表示为:探讨3:脱氧核苷酸有几种?不同的脱氧核苷酸怎么判断?提示:脱氧核苷酸有4种,分别是腺嘌呤脱氧核苷酸、鸟嘌呤脱氧核苷酸、胞嘧啶脱氧核苷酸、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
不同的脱氧核苷酸中磷酸和脱氧核糖都相同,只是碱基不同。
[思维升华]DNA的化学组成(1)基本组成元素:C、H、O、N、P。
(2)基本单位:脱氧核苷酸1.下图表示生物体内核酸的基本单位——核苷酸的模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DNA与RNA在核苷酸上的不同点在③方面B.如果要构成三磷酸腺苷,必须在②位置上加上两个磷酸基团C.人体内的③有5种,②有2种D.③在细胞核内共有4种【解析】DNA与RNA在核苷酸上的不同点有两处,②五碳糖不同和③含氮碱基不同;要构成三磷酸腺苷必须在①位置上加上两个磷酸基团;③在细胞核中共有5种。
【答案】 C2.如图表示某同学在制作DNA双螺旋结构模型时,制作的一条脱氧核苷酸链,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A.能表示一个完整脱氧核苷酸的是图中的a或bB.图中与每个五碳糖直接相连的碱基只有1个C.相邻脱氧核苷酸之间通过化学键③连接起来D.从碱基上看,缺少的碱基是T【解析】图中所示a表示的是一个完整的脱氧核苷酸;图中与五碳糖直接相连的碱基只有1个;③表示的是磷酸二酯键,相邻的脱氧核苷酸通过此键相连接;脱氧核苷酸中的碱基共有4种,即A、G、C、T。
【答案】 A1.沃森和克里克认为:DNA分子的立体结构是规则的双螺旋结构。
2.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1)DNA分子是由两条长链组成的,并按反向平行方式盘旋成双螺旋结构。
其中每条链上的一个核苷酸以脱氧核糖与另一个核苷酸上的磷酸基团结合,形成主链的基本骨架,并排列在主链的外侧,碱基位于主链的内侧。
(2)DNA分子一条链上的核苷酸碱基总是跟另一条链上的核苷酸碱基互补配对,两条链上的核苷酸碱基由氢键连接。
碱基互补配对原则是:腺嘌呤(A)与胸腺嘧啶(T)通过两个氢键相连,鸟嘌呤(G)与胞嘧啶(C)通过三个氢键相连。
(3)DNA分子中碱基A=T,G=C,但是A+T的量不一定等于G+C的量,这就是DNA中碱基含量的卡伽夫法则。
[合作探讨]下图为DNA分子结构图示,据图回答:探讨1:请写出①和②两个碱基的名称,并叙述判断的理由。
提示:①是胸腺嘧啶(T),②是胞嘧啶(C),因为在DNA分子中A总是与T配对,G总是与C配对。
探讨2:请写出③—④这对碱基对,并叙述判断的理由。
提示:该碱基对是G—C(或C—G),因为这对碱基对之间有三个氢键。
探讨3:思考在所有的双链DNA分子中,(A+G)/(C+T)的值是否相同?在DNA分子的一条单链中是否存在这样的规律?提示:相同。
在整个双链DNA分子中,由于A=T,G=C,所以嘌呤数等于嘧啶数,即A +G=C+T,可得(A+G)/(C+T)=1,因此在所有的双链DNA分子中(A+G)/(C+T)的值相同。
在DNA分子的一条单链中,A的数目不一定等于T的数目,C的数目不一定等于G的数目,所以在DNA分子的一条单链中(A+G)/(C+T)的值不一定相同。
探讨4:如果DNA一条链中的(A1+T1)/(G1+C1)=a,那么另一条链中的(A2+T2)/(G2+C2)是多少?该DNA分子中(A+T)/(G+C)是多少?请阐明原因。
提示:(1)(A2+T2)/(G2+C2)=a。
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A1=T2、T1=A2、G1=C2、C1=G2,所以由(A1+T1)/(G1+C1)=a,可知(A2+T2)/(G2+C2)=a;(2)(A+T)/(G+C)=a。
因为(A+T)/(G+C)=(A1+A2+T1+T2)/(G1+G2+C1+C2)=2(A1+T1)/2(G1+C1)=a。
[思维升华]1.碱基比例与双链DNA 分子的共性及特异性(1)共性:不因生物种类的不同而不同A T =T A =1;G C =C G =1;A +C T +G =A +G T +C=1。
(2)特异性:A +T C +G的值在不同DNA 分子中是不同的,是DNA 分子多样性和特异性的表现。
2.DNA 分子中碱基的相关计算(1)基本规则①碱基互补配对原则为A 与T 配对,G 与C 配对。
②总的碱基数量为两条单链的碱基之和。
(2)计算规律规律一:DNA 双链中的两条互补链的碱基数相等,任意两个不互补的碱基之和恒等,占碱基总数的50%,即A +G =T +C =A +C =T +G =50%。
结论:DNA 中非互补碱基之和总相等。
规律二:DNA 双链中的一条单链的A +G T +C 的值与其互补链的A +G T +C的值互为倒数关系。
结论:DNA 两条链间非互补碱基和之比互为倒数。
规律三:DNA 双链中,一条单链的A +T G +C 的值与其互补链的A +T G +C的值是相等的,也与整个DNA 分子中的A +T G +C的值相等。
结论:在同一DNA 中,双链和单链中互补碱基和之比相等。
规律四:DNA 一条链中A 占的比例为a 1,另一条链中A 占的比例为a 2,则整个DNA 分子中A 占的比例为(a 1+a 2)/2。
结论:某碱基占双链DNA 碱基总数的百分比数等于相应碱基占相应单链比值和的一半。
1.在DNA分子的一条脱氧核苷酸链中,相邻的碱基A与T之间的连接结构是( ) A.氢键B.磷酸-脱氧核糖-磷酸C.肽键D.脱氧核糖-磷酸-脱氧核糖【解析】审题时应扣住“一条脱氧核苷酸链中,相邻的碱基A与T之间的连接结构”,相邻的脱氧核苷酸相连接,依靠磷酸基团和脱氧核糖之间形成磷酸二酯键,因此两个碱基之间的连接结构是:脱氧核糖-磷酸-脱氧核糖。
【答案】 D2.若一个双链DNA分子的G占整个DNA分子碱基的27%,并测得DNA分子一条链上的A 占这条链碱基的18%,则另一条链上的A的比例是( )【导学号:35930022】A.9% B.27%C.28% D.46%【解析】据题意:G占整个DNA分子的27%,依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可知:G=C=27%,G+C=54%,那么A+T=1-54%=46%,又因为它的任何一条链中A+T=46%,其中一条链中的A=18%,则此链中T=46%-18%=28%,另一条链中A=28%。
【答案】 C1.在下列DNA分子结构的模式图中,正确的是( )【解析】一看外侧链是否由磷酸与脱氧核糖交替连接而成,据此可知,图D错误;二看外侧链是否反向平行,据此可知,图B错误;三看内侧碱基配对是否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如出现“同配”“错配”均不正确,图C错误。
【答案】 A2.如图是一个DNA分子的片段,从图中不能得到的信息是( )A.DNA是双螺旋结构B.碱基严格互补配对C.嘌呤数等于嘧啶数D.两条脱氧核苷酸链反向平行【解析】由图示可以看出,DNA是双螺旋结构,两条链之间碱基严格互补配对,即嘌呤数等于嘧啶数;从题中不能看出两条链的方向。
【答案】 D3.一对由氢键连接的脱氧核苷酸,已查明它的结构中有一个腺嘌呤,则它的其他组成应是( )A.三个磷酸、三个脱氧核糖和一个胸腺嘧啶B.两个磷酸、两个脱氧核糖和一个胞嘧啶C.两个磷酸、两个脱氧核糖和一个胸腺嘧啶D.两个磷酸、两个脱氧核糖和一个尿嘧啶【解析】DNA的基本组成单位是脱氧核苷酸,每一个脱氧核苷酸都是由一分子磷酸、一分子含氮碱基(有4种)、一分子脱氧核糖组成。
一对由氢键连接的脱氧核苷酸包含两个脱氧核苷酸分子,由于一个含有腺嘌呤,则另一个应含有胸腺嘧啶,另外还有两个磷酸、两个脱氧核糖。
【答案】 C4.如图所示为DNA分子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组成DNA的基本单位是[ ] ,共有种。
(2)若3为胞嘧啶,则4应是。
两者之间通过键相连。
(3)图中8示意的是一条的片段,与另一条片段的位置关系是。
(4)构成DNA分子的碱基有种,其中A与T通过个氢键相连,G与C 通过个氢键相连。
(5)如果该DNA分子的一条链中的A占该链的35%,T占该链的25%,那么该DNA中的G 占该DNA分子的比例是。
【解析】(1)图中的1、2、3、4、5、6、7分别是磷酸、脱氧核糖、碱基、碱基、脱氧核苷酸、碱基对、氢键,其中组成DNA的基本单位是4种脱氧核苷酸。
(2)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若3为胞嘧啶,则4应为鸟嘌呤,两者之间通过氢键相连。
(3)8为一条由若干个脱氧核苷酸连接而成的脱氧核苷酸链片段,与另一条片段的位置关系是反向平行。
(4)构成DNA分子的碱基只有4种,A与T通过2个氢键相连,G与C通过3个氢键相连。
(5)据题知一条链中的A+T占该链的60%,所以整个DNA分子中A+T=60%,故G+C占整个DNA分子的比例是40%,所以G占该DNA分子总碱基数的比例是20%。
【答案】(1)5 脱氧核苷酸 4(2)鸟嘌呤氢(3)脱氧核苷酸链反向平行(4)4 2 3 (5)20%课堂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