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建扬运用气血三法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经验
甲状腺疾病的中药方剂治疗(附方剂)

甲状腺疾病的中药方剂治疗(附方剂)吴震宇医生精心打理的微信公众账号“吴医师说甲状腺”(微信号:wyssjzx)近日上线,将为患者提供甲状腺疾病的饮食调养、养生知识,欢迎各位患者朋友关注。
--------------------------------华丽的分割线-------------------------------------------好大夫工作室核医学科吴震宇1、疏肝理气法:是用疏肝的药物以使气机条达,气血调和。
主治病种:甲状腺结节、甲状腺癌、结节性甲状腺肿、部分甲亢患者,各年龄段均可。
适应症:精神抑郁、胁肋胀满、月经不调、乳腺肿块、胆囊结石、肝内结石、胆囊炎、胆囊息肉、多疑多虑、喜叹息、生闷气、舌红苔薄、脉象弦滑。
常用药物:柴胡、枳壳、香附、郁金、青皮、元胡索等常用方剂:逍遥散(当归9g、茯苓9g、白芍9g、白术9g、柴胡9g、生姜3片、薄荷3g、甘草3g)方剂解读:多种甲状腺疾病早期,表现为肝郁血虚者宜用本方。
逍遥散中白芍酸、苦、微寒,酸能养血柔肝,收汗敛营,敛肝气之横逆而不犯脾胃。
微寒可清血虚肝郁之之证,并监制当归之温。
白芍、当归相配养血柔肝,寒温相宜。
白术、茯苓健脾助运,佐入少许性味辛凉之薄荷,以助气质清轻之柴胡透泄而发散之功。
诸药合用清肝之郁热而不碍脾胃,温健中土而不助肝火,使肝郁得解,血虚得养,脾虚得簿。
故逍遥散被誉为“肝病第一良方”注意事项:多于阴血虚阳亢患者来说,疏肝理气法不可妄用,以防耗气伤阴。
2、清肝泻火法:肝郁不解,久则郁而化火,即“气有余便化火”之义。
肝热、肝火属实热症,治宜清肝泻火法。
主治病种:甲亢、突眼、高血压、失眠,主要为年轻人甲亢适应症:头晕头胀,心中烦闷,性情急躁易怒,夜不安寐,目糊目赤,口干口苦,大便秘结,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脉弦数。
常用药物:栀子、黄芩、龙胆草、芦荟、连翘、夏枯草、大黄、菊花、青黛等常用方剂:龙胆泻肝汤(龙胆草6g、柴胡6g、泽泻12g、车前子9g、木通9g、生地9g、当归尾3g、栀子3g、黄芩9g、甘草6g)方剂解读:此方为清肝泻火之常用方剂,肝火盛而伤阴血,方中龙胆草、黄芩、栀子苦寒泻火,又有当归、生地养血滋阴。
经方辨治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经方辨治甲状腺功能亢进症作者:张美珍郝晓晖杨亚男倪青来源:《世界中医药》2021年第05期摘要对《伤寒论》《金匮要略》中与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发病特点与临床表现相似记载及现代医家使用经方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经验进行整理,归纳总结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发病特点及治疗策略。
传统中医学认为,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病机以少阳枢机不利为要,善用柴胡汤类方,但临证时需辨“症”,活用经方,如桂枝汤类方和瓜蒌汤类方治疗心悸,泻心汤类方治疗甲状腺肿,五苓散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性突眼等等,并结合“分期辨证”、抗甲状腺药物的使用,将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经方用药分为初期、中期、后期和恢复期,據证用药。
经方临证,症状缓解明显,并可改善甲状腺功能,前景广阔,值得借鉴。
关键词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经方;中医药;治疗;急躁易怒;心悸;甲状腺肿;突眼Treatment of Hyperthyroidism with Classical Prescriptions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ZHANG Meizhen,HAO Xiaohui,YANG Yanan,NI Qing(Department of Endocrinology,Guang′anmen Hos pital,China Academy of Chinese Medical Sciences,Beijing 100053,China)Abstract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treatment strategies of disease similar to those of hyperthyroidism in Treatise on Cold Pathogenic Diseases and Synopsis of Golden Chamber,and the experience of modern doctors in treating hyperthyroidism with classical prescriptions.According to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TCM),the pathogenesis of hyperthyroidism is mainly due to the dysfunction of Shaoyang pivot,and good use of Chaihu Decoction is necessary in clinical practice,such as Guizhi Decoction and Gualou Decoction for palpitation,Xiexin Decoction for goiter,Wuling Powder for treating hyperthyroidism exophthalmos.In the middle,late and recovery period,the drugs were used according to syndromes.Prescriptions in clinics can significantly relieve the symptoms and improve thyroid function in clinical practice,and has a broad prospect and is worthy of reference.Keywords Hyperthyroidism; Classical prescriptions;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reatment; Irritability; Palpitation; Goiter; Exophthalmos中图分类号:R242文献标识码:Adoi:10.3969/j.issn.1673-7202.2021.05.004甲状腺功能亢进症(Hyperthyroidism),简称甲亢,是一种以神经、循环、消化等系统兴奋性增高和代谢亢进为主的内分泌常见疾病[1]。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从气血论治探讨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从气血论治探讨
赵孔华;杨文军
【期刊名称】《山东中医杂志》
【年(卷),期】2006(25)6
【摘要】气血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调理气血是治疗疾病的基本方法。
在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病机演变过程中,存在着气血由盛至衰、由实至虚或虚实夹杂的病机演变规律。
治疗时,要辨病与辨证相结合,调理气血为先,使气血调达和平,恢复人体健康。
【总页数】3页(P366-368)
【关键词】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气血;病机;分期治疗
【作者】赵孔华;杨文军
【作者单位】平原县第一人民医院;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59.811
【相关文献】
1.周建扬运用气血三法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经验 [J], 张增祥
2.甲状腺功能亢进症从肾论治探讨 [J], 刘延青;刘国凯;卢云涛
3.马骥分期论治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经验 [J], 王佳柔;姜德友;王兵;陈星燃;王远红
4.浅述气血痰郁理论与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关系 [J], 贾思锋;李会敏;谢敏;赵勇;左
新河
5.邵荣世论治甲状腺功能亢进症阴虚内热型思路探讨 [J], 宣建明;王家骜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中医辨证施治甲状腺功能亢进症良方

中医辨证施治甲状腺功能亢进症良方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是由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所引起的症候群。
其特征为甲状腺肿大,基础代谢增加及自主神经系统的失常。
甲亢有多种类型,有甲状腺性甲亢,有垂体性甲亢,有能分泌血清促甲状腺激素样物质的肿瘤引起的甲亢;还有一些病人仅仅具有高代谢症候群,甲状腺毒症,但甲状腺本身功能其实并不亢进。
即使在甲状腺性甲亢中,也有多种类型,如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自主性高功能甲状腺结节或腺瘤、多结节性甲状腺肿伴甲亢、碘源性甲亢、甲状腺滤泡性癌肿引起的甲亢等。
通常临床所说的甲亢系指弥漫性甲状腺肿、突眼并伴甲亢,本病女性多于男性,以20~40岁的中青年为多见。
一、病因病机中医学认为,病人多禀赋不足,潜在肝肾阴虚,可能是本病发生的内在或先天因素,而精神因素则是促进发病的诱因。
本病的基本病机是以阴虚为本,气、火、痰、瘀为标。
初起多以标实为主,表现为气郁、肝火、痰结等标证。
总之,在病情发展过程中,常常表现为本虚标实、虚实错杂、相互影响的情况。
主要病变脏腑在于肝,同时兼及心、脾、胃、胆、肾等多脏腑。
二、临床表现与诊断1.临床表现(1)甲状腺功能亢进时常见的精神症状:烦躁、易激惹、注意力不集中、失眠、头痛、乏力等,易被误诊为神经衰退或焦虑症,老年患者可表现为抑郁状态或“内分泌精神综合征”,后者常出现情感迟钝、动作缓慢、言语寡少、性欲减退、食欲异常、睡眠障碍、月经不调等。
躁狂状态较多见于青年女性患者。
少数患者呈现类精神分裂症的症状。
(2)意识障碍:主要见于甲状腺危象时,以谵妄状态较常见,重时可陷入嗜睡或昏迷状态。
(3)神经症状:常见有手指震颤,无力与腱反射亢进,也可合并有重症肌无力、周期性麻痹、眼肌麻痹、舞蹈样动作、痉挛发作等。
2.诊断(1)在确诊为甲状腺功能亢进的基础上,发现有性格改变及其他精神障碍时,应考虑为伴发的精神障碍。
(2)促甲状腺激素、血清T3、T4等辅助检查可助诊断。
(3)排除其他器质性精神障碍、情感性障碍、精神分裂症及神经症等。
中医甲亢怎么治疗最好的方法

中医甲亢怎么治疗最好的方法中医甲亢,又称为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是一种由于甲状腺分泌过多甲状腺激素引起的疾病。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病因复杂,病情症状多样化,因此治疗方法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具体情况,针对不同病因和症状采取个体化、综合治疗。
下面将介绍中医治疗甲亢的最佳方法。
中医治疗甲亢的目标是恢复甲状腺功能的平衡,调整机体的阴阳平衡,缓解症状,增强患者的免疫力。
中医治疗甲亢的方法主要包括中药治疗、针灸治疗和中医调养。
中药治疗是中医治疗甲亢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通过使用具有清热解毒、滋阴养阴、平肝平燥等功效的中药,可以调节机体的阴阳平衡,减轻甲状腺的功能亢进,降低甲状腺激素的分泌。
常用的中药有黄芪、黄精、当归、白虎汤等,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病情严重程度,中医医生会选择合适的药物组方进行治疗。
针灸治疗是通过刺激特定穴位,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改善机体的气血循环,增强免疫力。
针灸治疗对于症状较轻的患者效果明显,可以缓解焦虑、疲劳、心慌等不适症状。
常用的针刺穴位有足三里、关元、神阙等,针灸治疗通常与中药治疗同时进行,相互协同作用,提高疗效。
中医调养是中医治疗甲亢的重要方法之一。
中医强调“治未病”,通过调整饮食习惯、生活方式等,增强机体的自愈能力和抵抗力。
在饮食方面,患者应少食甘肥厚味、辛辣刺激食物,多吃新鲜蔬菜水果,适量摄入富含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食物。
此外,保持良好的心情、合理安排工作和休息时间,适当做一些有氧运动如散步、太极拳等,可以帮助患者缓解压力,调节身心状态。
另外,中医还强调因人而异的个体化治疗。
在中医诊断中,根据患者的体质类型、病情表现等进行辨证施治。
对于阳盛型的甲亢患者,以清热、利尿、滋阴为主的中药和针灸治疗效果较好;对于阴虚型的甲亢患者,以滋阴养阴为主的中药和针灸治疗效果较好。
总之,中医治疗甲亢是一种综合性、个体化的治疗方法。
通过中药治疗、针灸治疗和中医调养,可以调整甲状腺的功能,缓解症状,提高患者的免疫力。
调护甲状腺,中医有5妙方

调护甲状腺,中医有5妙方中医讲求“治未病”,“三分治七分养”,调理养护很重要。
甲状腺疾病是常见的慢性病,甲状腺病治疗是关键,自我调养是保障,二者缺一不可。
这里为你开出中医5方调理甲状腺。
一、养精神所谓“气生百病”。
当患者一郁结、紧张时,脖子就会憋闷、眼睛胀痛等。
调查发现,75%以上的甲亢患者发病前都有情绪方面的诱因。
所以,要战胜甲状腺病,关键是减少不良情绪刺激,保持良好心态。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保持心境的清澈明净,少受外界事物的纷扰,对调养心性还是非常有好处的,日常可通过习字书法、古筝等怡悦情志。
相对于其他许多疾病,甲状腺病的治疗效果通常是比较显著的,即使是甲状腺癌,绝大多数治疗后也能像正常人一样生活。
二、养体质研究发现,甲亢患者大多为阴虚体质和气郁体质,甲减多发于气虚和阳虚体质者。
阴虚体质者平时怕热、手足心发热、喜吃凉食、肝火偏盛;气郁体质者爱着急、生闷气,郁则不通,身体就容易长肿块或结节;气虚体质者不耐疲劳;阳虚体质者总是手足不温、怕冷,体内气血运行容易瘀滞受阻。
所以,中医治疗甲状腺病多用活血、化痰、散结的方法。
在中医辨证的基础上,结合药物、饮食、运动等方法,可以从根本上、有针对性地解决甲状腺问题。
三、养经络经络是连接五脏六腑的网络桥梁,气血运行的通道,而穴位则是人体气血聚积的交点。
经络不通,气血运行不畅,脏腑功能就会异常,甲状腺就会出现肿大和结节。
经络和穴位就如同脏器在体表的反射部位,不同的甲状腺病反应的敏感区域也不同。
在疾病对应的穴位点上进行自我指压按摩,有助于疏通气血经络,有利甲状腺疾病的康复。
如肝火旺急躁可选择足背肝经的太冲穴,心慌可按摩手臂部的内关穴和耳部的内分泌、神门、交感穴位等,甲亢选择补阴的重要穴位三阴交,甲减可按摩和艾灸强壮穴位足三里和昆仑、照海、关元穴等等。
甲亢突眼是顽疾,一些患者通过放射线照射、眼球后药物注射、大剂量激素治疗等仍不好转,这时自我保护就显得尤为重要。
中医非遗传承人买建修的主页

中医非遗传承人买建修的主页甲亢,对于中医来说并不陌生,在古时候就有,那时叫作“瘿病”。
《黄帝内经》讲,亢为害,凡情绪过于亢盛都是病害,这甲状腺本来是很乖的,每天定时定量分泌出一些甲状腺激素,突然有一天,甲状腺生气了,亢奋了,分泌出的甲状腺激素超过了正常水平,于是身体就出问题了。
甲状腺为什么亢奋了?因为肝气不舒。
这就是为什么甲亢的人眼珠子都瞪得大大的,因为肝开窍于目。
甲亢的人还很容易激动生气,因为肝火太旺,就像鞭炮一样,一点就着。
怎么办呢?《黄帝内经》又说了,承乃治。
就是说能顺承下来,不动气,就能不费一兵一卒,断了疾病的根由。
为何现代甲亢的人越来越多,这是时代使然,这个时代给人的感觉就是一股股的焦虑、烦躁和不安。
刚开始只是小焦虑小不安,到最后发展成抑郁,中医讲肝郁化火,气怄久了会怄出火来,好像夏天傍晚的雷雨,憋闷闷久了,轰隆隆一道雷声划破天际。
下面这个治疗甲亢的方子是国医大师邓铁涛的经验方:柴胡、白芍、枳实、太子参、麦冬、五味子、山慈菇、浙贝、玄参、生牡蛎、甘草。
这个方子是怎么治疗甲亢的呢?前面说了,甲亢是因为肝气不舒,所以调理甲亢必须要调肝,这里邓老用了张仲景最著名的方子四逆散:柴胡、白芍、枳实、甘草。
四逆散是调理肝气郁结的祖方。
柴胡是疏肝的,柴胡秉春气而生,春天有一股向上的、生发的力量,与肝气最为吻合,柴胡顺应肝的秉性,把肝气升起来,把郁结的陈旧之气都发散掉,让我们的肝像春天的树木一样自由自在地抽条、生长。
枳实破气,心胸中有郁闷之气的,把枳实放到药里去,就破气下行,像一把小锤子,能把胸中的闷气一直降到下腹。
芍药甘草很温柔,一个人生气的时候,郁闷的时候,忧虑的时候,眉头紧锁,这个时候,他体内的气机也是拧巴的,像麻花一样纠结在一起,芍药甘草可以把身体的紧张感柔散开,气顺了,就不怒了,气顺了,就不心灰意冷了。
调了肝之后还得养点阴,甲亢的人身体里就好像架了一把火,老是在烧,烧久了必定会伤阴,就好比灶上的一锅水,烧着烧着水自然就少了,这个水就是我们身体的阴。
气血疏通甲亢的调理

气血疏通甲亢的调理
月经不调停经三个半月,并伴有心慌乏力,医院诊断甲亢,
气血疏通步骤,
一,打开外气道口,内气道口,阴阳气道口,
二,增阳穴,
三,循环气道口,
四,远端,近端,
五,落脏,
六,引气,
点按一个小时,有排风,咽喉有一股热气行至胃,胃里有灼热感持续十分钟左右,下至肚脐小腹,
扎针后,十天左右腹泻三四天,排泻宿便黑色便后身体轻爽,没有不适感,12底月经过来,量不多伴有黑块,治疗一个月后,去复诊化验游离3,从78降至小于30,2月初第二次月经过来,快接近正常,脖子两端滤泡,左边己消失,右边还有三四个明显减小发软,继续治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肝 肾, 肝藏血 , ‘ 肾藏精 , 精血间存在相互滋生和相互 对较 弱 。周 老 师强 调 , T A O如 能早 期进 行 中 医干预 . , 转化关系 , 所谓 “ 肝 阳根 于 肾 阳 , 肝 阴必 待 肾 阴 ” 。 甲 可 明显提 高疗 效 , 稳定 病情 。 . 2 中期调 气养血 情 志不 遂 ,肝失 柔顺 之性 而致 亢病久 , 症见乏力 、 女子月经减少或闭经 、 男 子 阳痿 2 等诸不足 , 皆为精 血亏虚 , 肝 肾不足之象。 周老师认 气机郁滞 , 日久不能条达 , 肝郁气滞则 冲任不调 ; 肝
关键 词 甲状 腺 功 能亢进 症 ; 中医 药疗 法 ; 精血 同源 ; 周建扬
甲状 腺 功 能亢 进症 ( 简称 甲亢 ) 是 内分 泌 系 统 的 以理气 化 痰 散 结 , 达到消瘿 、 平亢之功。 黄 药 子 虽 为 但对 肝 细胞 有 毒性 作 用 , 应谨 常见病 、 多发病 。 周建扬主任医师从医 3 0 余年 , 主张 传 统 的常用 消 瘿药 物 , 病分三期 、 气血 同治法治疗 甲亢颇有特色 , 今介绍如 慎使用。
[ 6 ]曾伟 刚 , 郭志远. 从瘀论治久咳的经验[ J ] . 江苏 中医, 2 0 0 1 ,
2 2 ( 1 2 ) : 1 2 .
[ 8 ]陈素珍 , 夏永 良. 宋康教 授诊治肺 系病验案举 隅 [ J ] . 四川 中医, 1 9 9 8 , 2 ( 2 6 ) : 4 — 5 . 收稿 日期 : 2 0 1 4 — 0 3 — 2 5 修回 日期 : 2 0 1 4 — 0 5 — 0 5
自化 , 气 顺血 自行 ” 。 方 用 四逆 散合 化 痰 、 软 坚 散 结之 T淋 巴细胞亚群功能 , 都有 明显作用[ 3 1 。 《 本草正》 谓 能健 脾 补虚 … …气轻 性 缓 ” , 补 脾肺 肾之 气 , 同 品, 但绝不用海 藻 、 昆布等富碘 中药 , 以免促进 甲状 山药 “ 腺素合成 , 释放人血 , 加重病情 ; 而应在辨证基础上 , 时可制 约因使用养 阴药引起 的大便溏薄 的不 良反 代代花 、 玫瑰 花 、 绿梅花为周老师喜用 的理气之 选用适碘 中药 , 如夏枯草 、 浙贝母 、 香附、 山慈菇等 , 应。
太 阳肾经 、 手少 阴心经 、 足 阳明胃经 、 足太 阴脾经等 用理气化痰药物外 , 也常用茯苓 、 车前子 、 桃仁 、 红花 活血 化 瘀 , 以 消 突眼 。 基 础研 究 f 2 】 证实 , 循行路线 , 皆上 达 喉 咙 , 相 当于 甲状 腺 的 位 置 ; 任 脉 等 利水 渗 湿 、
为, 该 病 由于 紧张 、 焦虑 、 忧思 、 恼怒等因素 , 导 致 肝 阴不足则血海不能按时充盈 。 肝郁 日久化火 , 致肝火
火热反灼 阴津 , 水不涵木 , 亢 阳莫制 , 故致 阴虚 失条达 , 痰气郁结 , 心 气不 宁 , 水火不济 , 病 程 日久 , 内盛 ,
肝 气 郁结 化 火 , 壮火 食气 , 火热 耗气 , 生 气乏 源 , 精 血 阳亢 , 治疗时多标本兼 顾 , 补泻并用 , 常用益气 、 理 亏虚 , 而现 气郁 气 虚 , 肝 肾不足之 候 。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 0 1 4年第 2 4卷第 9期
Z h e j i a n g J I T C WM( V o 1 . 2 4 N o . 9 2 0 1 4 )
74 9
周建扬运用气 血三法治疗 甲状腺功 能亢进症经验
张增祥 浙江中医药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在职研究生 浙江省宁波市李惠利医院 宁波 3 1 5 0 4 1
下, 以飨 同道 。
1 病 因病 机
甲状 腺 相 关 眼病 ( t h y r o i d — a s s o c i a t e d o p h t h a l m o —
p a t h y , T A O) 系 甲亢 常 见 并 发 症 , 周 老 师 认 为 该病 与
周老师指出 , 甲状 腺 位 于 喉 前 , 足 厥 阴肝 经 、 足 肝郁 犯 脾 , 脾虚 湿盛 , 津液 不化 , 凝 聚 成瘀 有 关 , 除 运
2 三期分 治
气、 养血 之 法 , 用药 如 黄芪 、 山药 、 代代 花 、 玫 瑰花 、 绿 梅花、 香附 、 浙 贝母 、 生地 、 玄参 、 麦冬 、 天冬 、 制首 乌 、 周老师认为 , 补气 者 当首 选 黄 芪 , 与人 参 比较 ,
根据 对该 病 病 因病 机 的探 讨 ,周 老师 以气 血 为 白芍 等 。 纲, 分 三期 论 治 。
《 本草新 2 . 1 早期理 气和血 发病初期 , 体质 、 情志或外感等 黄芪大补元气 ,性温而不燥 ,而补血安血 , 谓其 “ 功用 甚 多 , 而其 独效 者 , 尤 在补 血 ” 。 临床研 因素 致 气 郁 、 痰结 , 血行不畅。 病位在肝故 治 疗 多 以理 气 为 法 , 以 和血 究 也证 实 , 黄 芪对 降低 血 清三 碘 甲状 腺原 氨 酸 ( T 3 ) 、 甲状腺 素 ( T 4 ) 含 量 , 增加 白细胞 , 改 善肝 功 能 和稳 定 为辅 。 而 调气 不 离 调 肝 【 】 1 , 所谓 “ 气 顺 火 自消 , 气 顺 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