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中班体育《蹦》教案模板范文

合集下载

幼儿园中班体育教案《蹦》

幼儿园中班体育教案《蹦》

幼儿园中班体育教案《蹦》一、教学目标1.培养幼儿跳跃的基本技能,提高身体协调性和灵活性。

2.培养幼儿勇敢、自信的品质,增强团队协作意识。

二、教学内容1.学习跳跃的基本动作。

2.进行团队协作游戏。

3.培养幼儿勇敢、自信的品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学习跳跃的基本动作,提高身体协调性。

2.教学难点:在跳跃过程中保持身体平衡,团队协作游戏的配合。

四、教学过程1.热身活动(1)教师带领幼儿做简单的热身运动,如拍手、扭动身体等。

(2)引导幼儿模仿小动物跳跃的动作,如兔子、青蛙等。

2.学习跳跃基本动作(1)教师示范跳跃的基本动作,如双脚同时跳、单脚跳等。

(2)幼儿跟随教师一起练习跳跃动作,注意保持身体平衡。

(3)教师个别指导,纠正幼儿的动作不规范之处。

3.团队协作游戏(1)教师组织幼儿进行团队协作游戏,如“接力跳”、“跳房子”等。

(2)教师讲解游戏规则,强调团队协作的重要性。

(3)幼儿分组进行游戏,教师巡回指导。

4.勇敢者挑战(1)教师设置一些障碍,如跨过小河、翻越小山等。

(2)鼓励幼儿勇敢地挑战自己,克服困难。

(3)教师为完成挑战的幼儿颁发小奖品,以示鼓励。

5.放松活动(1)教师带领幼儿做简单的放松运动,如深呼吸、拍打身体等。

五、教学反思1.加强个别指导,关注幼儿个体差异,使每个幼儿都能在活动中得到锻炼。

2.增加团队协作游戏的难度,提高幼儿的团队协作能力。

3.注重培养幼儿勇敢、自信的品质,帮助他们在面对挑战时勇往直前。

4.加强家园合作,让家长了解幼儿在园的体育活动情况,共同关注幼儿的成长。

重难点补充:1.教学重点:学习跳跃的基本动作,提高身体协调性。

教师:“小朋友们,你们看到老师是怎么跳的吗?我们先来试试双脚同时跳,1、2、3,跳!”幼儿跟随教师跳跃。

教师:“很好!现在我们试试单脚跳,哪只脚先跳呢?1、2、3,跳!”幼儿尝试单脚跳。

教师:“你们觉得哪种跳法比较难?我们多练习几次,就会越来越棒了!”2.教学难点:在跳跃过程中保持身体平衡,团队协作游戏的配合。

中班体育《蹦》公开课教案教育幼儿团队精神

中班体育《蹦》公开课教案教育幼儿团队精神

中班体育《蹦》公开课教案教育幼儿团队精神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中班体育教材第四章《快乐运动》,详细内容为“蹦”的学习。

通过学习蹦跳运动,使幼儿在愉悦的氛围中锻炼身体,增强团队协作意识。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掌握蹦的基本动作,提高身体协调性和灵活性。

2. 培养幼儿团队精神,学会与同伴合作、互相帮助。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蹦跳动作的协调性和团队协作能力的培养。

重点:蹦跳动作的学习和团队精神的融入。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小动物玩偶、音乐播放器、绳子。

学具:每组一条绳子。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扮演小兔子,引导幼儿模仿小兔子蹦跳,激发幼儿兴趣。

2. 基本动作学习(10分钟)a. 教师示范蹦跳动作,讲解动作要领。

b. 幼儿分组练习,教师个别指导。

c. 邀请个别幼儿展示,给予鼓励和表扬。

3. 团队游戏(10分钟)a. 游戏一:“小动物找家”教师将小动物玩偶放在地上,幼儿分成四组,每组用绳子拉成一个小圈。

教师发令,幼儿一起蹦跳,将小动物送回“家”。

b. 游戏二:“绳子接力”每组幼儿按顺序用绳子拉成一条直线,从起点蹦跳到终点,然后返回,将绳子交给下一个队员。

先完成的队伍获胜。

4. 随堂练习(10分钟)教师组织幼儿进行蹦跳比赛,评选出“蹦跳小能手”。

六、板书设计1. 课程《蹦》2. 内容:a. 蹦跳动作要领b. 团队游戏规则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和家人一起练习蹦跳,学会团队游戏。

作业答案:无固定答案,要求幼儿与家人共同完成作业,家长在旁协助。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a. 邀请家长参与课堂活动,共同培养幼儿团队精神。

b. 开展户外体育活动,让幼儿在更多场景中锻炼身体,增强团队意识。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2. 实践情景引入的设置3. 团队游戏的设计与实施4. 作业设计与课后反思详细补充和说明: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在本次教学中,难点在于蹦跳动作的协调性和团队协作能力的培养。

中班体育《蹦》公开课教案唤醒幼儿潜在能力范例

中班体育《蹦》公开课教案唤醒幼儿潜在能力范例

中班体育《蹦》公开课教案唤醒幼儿潜在能力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中班体育教材第四章《快乐蹦跳》,详细内容主要包括:基本蹦跳动作的学习,通过模仿小动物蹦跳,培养幼儿的协调性和灵活性;同时,结合儿歌《小兔子乖乖》,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受蹦跳的乐趣。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掌握基本的蹦跳动作,提高幼儿的协调性和灵活性。

2. 培养幼儿对体育活动的兴趣,激发幼儿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热情。

3. 培养幼儿的团队协作精神,提高幼儿的集体荣誉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基本蹦跳动作的协调性和灵活性。

教学重点:蹦跳动作的准确性和规范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小兔子玩偶、小猫玩偶、音乐播放器、儿歌《小兔子乖乖》。

学具:每人一个沙包。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扮演小兔子,邀请幼儿一起参加森林里的运动会,引导幼儿模仿小兔子蹦跳。

2. 基本动作学习(10分钟)教师示范蹦跳动作,让幼儿跟随模仿,注意动作的规范性和协调性。

3. 例题讲解(5分钟)教师邀请一名幼儿进行蹦跳示范,其他幼儿观察并说出动作要领。

4. 随堂练习(10分钟)分组进行蹦跳练习,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动作错误。

5. 游戏环节(10分钟)游戏一:小兔子接力赛,分组进行接力比赛,提高幼儿的团队协作能力。

游戏二:小猫捉迷藏,让幼儿在游戏中巩固蹦跳动作。

教师带领幼儿一起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简单的放松运动。

六、板书设计1. 板书《蹦》2. 板书内容:基本蹦跳动作小兔子接力赛小猫捉迷藏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回家后,向家人展示今天学习的蹦跳动作,并教给他们如何正确进行蹦跳。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基本动作学习、游戏环节等,让幼儿在愉快的氛围中掌握了蹦跳动作。

课后,教师应关注幼儿在家庭中的练习情况,鼓励家长参与,提高幼儿的积极性。

在拓展延伸方面,可以尝试让幼儿自编蹦跳动作,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表现力。

同时,教师应注意观察每个幼儿的学习情况,针对不同幼儿进行个性化指导,提高教学质量。

中班体育《蹦》公开课教案:教育幼儿团队精神

中班体育《蹦》公开课教案:教育幼儿团队精神

中班体育《蹦》公开课教案:教育幼儿团队精神一、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了解并体验团队协作完成任务的感觉,培养幼儿的团队精神。

2. 技能目标:通过游戏,培养幼儿的跳跃能力,提高他们的身体协调性。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勇敢、自信的品质,让他们在团队中互相鼓励、互相支持。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让幼儿体验团队协作的乐趣,培养团队精神。

2. 教学难点:在游戏中,让幼儿学会互相配合,完成跳跃任务。

三、教学准备:1. 教具准备:小障碍物、彩条、音乐播放设备。

2. 环境准备:宽敞的户外活动场地。

四、教学过程:1. 热身活动(5分钟):教师带领幼儿做简单的热身运动,如捉迷藏、老鹰捉小鸡等,让幼儿充分活动身体,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2. 教学基本动作(5分钟):教师示范跳跃动作,并讲解动作要领,引导幼儿进行跳跃练习,帮助他们掌握正确的跳跃方法。

3. 团队游戏(10分钟):将幼儿分成若干小组,每组成员合作完成跳跃任务。

教师设置小障碍物,幼儿需要互相配合、跳跃过去。

在游戏中,教师引导幼儿互相鼓励、互相支持,培养他们的团队精神。

4. 总结与反思(5分钟):教师带领幼儿回顾本次活动的收获,让幼儿谈谈在团队中的感受,以及如何更好地协作完成任务。

五、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团队游戏中的表现,评价他们的团队精神和协作能力。

2. 关注幼儿在跳跃练习中的进步,评价他们的技能水平。

3. 搜集幼儿和家长的反馈意见,不断优化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六、教学拓展:1. 增加团队游戏的难度,如在跳跃过程中添加更多障碍物,提高幼儿的团队协作能力。

2. 开展跨班级的团队比赛,让幼儿体验竞争与合作的关系,培养他们的团队精神。

七、教学延伸:1. 邀请家长参与团队游戏,让幼儿体验家庭协作的乐趣,增进亲子关系。

2. 在家庭中开展类似的游戏,让幼儿将学到的团队精神应用到日常生活中。

八、教学反馈:1. 收集幼儿和家长的教学反馈,了解教学效果,为后续教学提供参考。

中班体育《蹦》公开课教案

中班体育《蹦》公开课教案

中班体育《蹦》公开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培养幼儿跳跃的基本技能,提高身体协调性和灵活性。

2.培养幼儿勇敢、自信、合作的精神,激发对体育活动的兴趣。

3.培养幼儿遵守规则、听从指挥的良好习惯。

二、教学内容1.学习原地跳跃和向前跳跃的动作。

2.学习与同伴合作完成跳跃任务。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原地跳跃和向前跳跃的动作要领。

2.教学难点:动作的协调性和同伴间的合作。

四、教学准备1.教具:沙包、圈圈、小旗。

2.场地:宽敞的草地或操场。

五、教学过程(一)热身活动1.组织幼儿进行简单的热身运动,如跑步、做操等,活动全身关节。

2.老师带领幼儿做“抓泡泡”游戏,培养幼儿的反应能力和协调性。

(二)基本技能学习1.老师示范原地跳跃动作,讲解动作要领,引导幼儿模仿练习。

2.老师示范向前跳跃动作,讲解动作要领,引导幼儿模仿练习。

3.老师组织幼儿进行原地跳跃和向前跳跃的比赛,鼓励幼儿勇敢尝试。

(三)游戏环节1.老师组织幼儿进行“跳圈圈”游戏,培养幼儿的跳跃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游戏玩法:将圈圈摆放在地上,幼儿分成若干小组,每小组依次跳过圈圈,最快完成的组获胜。

2.老师组织幼儿进行“沙包投掷”游戏,培养幼儿的投掷能力和准确性。

游戏玩法:幼儿分成若干小组,站在指定位置,将沙包投向目标,投中次数最多的组获胜。

2.老师组织幼儿进行简单的放松运动,如深呼吸、伸展等。

六、课后作业1.家长协助幼儿在家进行跳跃练习,巩固课堂所学。

2.家长与幼儿共同完成一幅关于“跳跃”的画作,培养幼儿的创造力。

七、教学反思1.本次活动中,幼儿对跳跃动作的掌握情况较好,但部分幼儿在合作游戏中表现不够积极,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以引导。

2.在游戏环节,部分幼儿表现出较强的竞争意识,需要老师在今后的教学中注重培养幼儿的团队精神。

3.课后作业的布置有助于巩固课堂所学,但需要家长配合,提高幼儿的参与度。

八、教学效果1.通过本次教学,幼儿的跳跃能力得到提高,身体协调性得到锻炼。

中班体育《蹦》公开课教案:增强幼儿体质素质

中班体育《蹦》公开课教案:增强幼儿体质素质

教案编辑专员:中班体育《蹦》公开课教案:增强幼儿体质素质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目标:让幼儿了解和体验蹦床运动的基本技巧和乐趣。

1.2 技能目标:通过蹦床活动,培养幼儿的平衡感、协调性和灵活性。

1.3 情感目标:通过团队协作,培养幼儿的集体荣誉感和合作意识。

第二章:教学重难点2.1 教学重点:让幼儿掌握蹦床运动的基本技巧,如蹦跳、翻滚等。

2.2 教学难点:培养幼儿在蹦床上的平衡感、协调性和灵活性。

第三章:教学准备3.1 物质准备:蹦床、保护垫、音乐播放设备等。

3.2 环境准备:保持教室宽敞明亮,安全无障碍。

第四章:教学过程4.1 导入部分:组织幼儿做简单的热身运动,提醒他们注意运动安全。

4.2 基本技能训练:4.2.1 教师示范蹦床运动的基本技巧,如蹦跳、翻滚等。

4.2.2 幼儿跟随教师一起练习,教师逐一纠正动作不规范的地方。

4.3 游戏环节:组织幼儿进行蹦床接力比赛,增强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

4.4 放松环节:让幼儿平躺在蹦床上,闭上眼睛,感受身体的轻松与愉悦。

第五章:教学反思5.1 总结本次课程的收获,让幼儿分享自己的体验和感受。

5.2 教师反思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为下一次教学活动做好准备。

第六章:教学评价6.1 过程评价:观察幼儿在蹦床活动中的参与程度、技能掌握情况和团队合作表现。

6.2 结果评价:通过幼儿的蹦床技能展示和团队比赛成绩,评估教学效果。

6.3 幼儿反馈:收集幼儿对蹦床活动的意见和感受,以便改进教学方法。

第七章:教学拓展7.1 户外活动:组织幼儿进行户外蹦床活动,让他们在阳光下锻炼身体。

7.2 家庭作业:鼓励幼儿在家中与家长一起进行简单的蹦床运动,增进亲子关系。

7.3 主题延伸:结合蹦床运动,开展有关身体运动、协调性的主题活动。

第八章:教学注意事项8.1 安全第一:确保蹦床设备安全可靠,并为幼儿配备护具。

8.2 因材施教:根据幼儿的体质和能力,调整教学难度和强度。

8.3 鼓励为主:注重培养幼儿的自信心和积极性,避免批评和打击。

中班体育《蹦》公开课教案

中班体育《蹦》公开课教案

中班体育《蹦》公开课教案第一章:课程目标1.1 了解并体验蹦的基本动作,培养幼儿对体育活动的兴趣。

1.2 通过蹦的活动,发展幼儿的身体协调性和灵活性。

1.3 培养幼儿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基本蹦跳动作:双脚并拢向前蹦跳,双脚分开向两侧蹦跳。

2.2 游戏活动:跳房子、小兔蹦蹦。

第三章:教学重点与难点3.1 教学重点:掌握基本的蹦跳动作,能够在游戏中灵活运用。

3.2 教学难点:双脚并拢向前蹦跳,双脚分开向两侧蹦跳的协调性。

第四章:教学准备4.1 教具:蹦跳垫、小房子模型、小兔子玩偶。

4.2 环境:宽敞的户外活动场地,安全无障碍。

第五章:教学过程5.1 热身活动(5分钟):带领幼儿做简单的蹦跳动作,如双脚并拢向前蹦跳,双脚分开向两侧蹦跳,以调动幼儿的积极性。

5.2 基本技能学习(10分钟):(1)教师示范基本的蹦跳动作,讲解动作要领。

(2)幼儿跟随教师学习,教师个别指导。

(3)幼儿自主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5.3 游戏活动(10分钟):(1)跳房子:幼儿按照指定的路线进行蹦跳,完成房子跳跃任务。

(2)小兔蹦蹦:幼儿扮演小兔子,模仿小兔子的蹦跳动作,进行团队竞赛。

5.4 放松活动(5分钟):带领幼儿做简单的放松运动,如拉伸运动,缓解肌肉紧张。

第六章:教学评价6.1 幼儿在基本蹦跳动作上的掌握程度。

6.2 幼儿在游戏活动中的表现,如团队合作、积极性等。

6.3 幼儿对体育活动的兴趣和参与程度。

第七章:教学建议7.1 针对不同幼儿的发展水平,适当调整教学内容和难度。

7.2 注重个体差异,给予每个幼儿足够的关注和指导。

7.3 鼓励幼儿主动参与,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7.4 加强与家长的沟通,让家长了解教学内容和目标,积极参与幼儿的锻炼过程。

第八章:教学拓展8.1 组织类似的教学活动,如《蹦蹦跳跳乐》主题运动会。

8.2 邀请家长参与,开展亲子蹦跳活动。

8.3 结合音乐教育,开展蹦跳舞蹈表演。

第九章:教学注意事项9.1 确保活动场地安全无障碍,避免发生意外。

2024年中班体育《蹦》公开课教案

2024年中班体育《蹦》公开课教案

2024年中班体育《蹦》公开课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中班体育课程,教材为《幼儿园体育活动指导手册》第四章“跳跃运动”中的“蹦”一节。

详细内容包括:蹦的基本动作要领、练习方法、安全注意事项以及蹦的游戏设计。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蹦的基本动作要领,提高他们的动作协调性和灵活性。

2. 培养学生勇敢、自信、合作的品质,增强他们的团队意识。

3. 培养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提高他们的身体素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蹦的动作要领的掌握,动作的连贯性和协调性。

教学重点:蹦的动作要领、安全注意事项以及团队合作。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示范蹦床、教学视频、口哨、计时器。

学具:每人一个儿童蹦床、护具、毛巾。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蹦床,让学生自由探索蹦的感觉,引导他们注意安全。

2. 示范讲解(10分钟)教师示范蹦的基本动作,讲解动作要领,强调安全注意事项。

3. 例题讲解(5分钟)教师挑选一名动作标准的学生进行示范,分析动作要点,解答学生疑问。

4.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蹦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动作不规范的地方。

5. 游戏设计(10分钟)设计“跳跃接力”游戏,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竞争意识。

6. 放松活动(5分钟)学生在蹦床上进行轻松的跳跃,缓解肌肉紧张。

六、板书设计1. 蹦的基本动作要领2. 安全注意事项3. “跳跃接力”游戏规则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回家后向家长展示蹦的动作,并让家长协助完成一次“跳跃接力”游戏。

2. 答案:作业完成情况由家长签字确认,教师进行跟踪评价。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如参加幼儿园举办的体育节、家庭亲子运动会等,提高他们的体育素养。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2.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3. 板书设计4. 作业设计5.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1. 动作要领的掌握:蹦的动作要领包括双脚并拢,膝盖微弯,身体前倾,用力向前跳跃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园中班体育《蹦》教案模板范文.docx
活动目标:
1、了解故事内容,愿意用肢体动作表现各种动物的跳跃。

2、喜欢参与活动,体验同伴间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动物胸牌(青蛙,兔子,母鸡,小朋友等);
3、小鼓一个
活动过程:
一、激趣导入:‘蹦’的声音
师:听到了什么?
多媒体课件:“蹦”的声音
关键提问:你觉得这是什么声音?
重点关注:幼儿对声音的合理猜测。

小结:这是青蛙跳起来,“蹦”的声音。

二、感知模仿“跳”的动作
过渡:除了青蛙,还有很多动物会跳呢?
(一)动物跳
多媒体课件:小猫,兔子,母鸡及其他跳跃的动作
关键提问:看看,谁来了?它是怎么跳的?
重点关注:幼儿图片的观察,能否用语言表达不同动物的跳。

小结:小猫张开胡子跳跳跳,兔子竖起耳朵跳跳跳,母鸡张开翅膀跳跳跳。

(二)小孩跳
过渡:看到动物们跳跳跳,小孩也想来试一试。

关键提问:小孩是怎么跳的?谁来试试?
你看到小孩是怎么跳的?
重点关注:幼儿能否用肢体动作表现不同的跳跃动作;同伴之间的互动。

小结:小朋友会各种各样的跳,有的单脚跳,有的双脚跳,有的会转圈,
有的分开并拢跳……
(三)一起跳
过渡:跳一跳,心情也变得更加快乐啦,让我们心情跳起来吧。

说明:
1、教师出示不同动物的胸牌,幼儿模仿其跳跃动作;
2、教师用“XX跳,XX跳,XX跳完XX跳”等语言组织;
3、第一遍无音乐,第二遍有音乐。

三、拓展体验:“动物跳”的游戏
过渡:我们来玩个“动物跳”的游戏吧
(一)看视频
关键提问:录像里的小孩是怎么玩这个游戏的?
重点关注:幼儿能否通过观看视频了解并表达游戏规则。

小结:游戏规则是4名幼儿每人选择一个动物胸牌,代表一种动物;教师
指定一幼儿开始,被指定的人根据其身份,边跳边说:“XX跳,XX跳,XX跳完XX跳”;被叫到的那名幼儿,跳起来重复指令,以此循环,没接上的幼儿被淘汰,最后留在场上的幼儿胜出。

(二)玩游戏
重点关注:幼儿的肢体表现及反应力
延伸:还有哪些小动物也会跳呢?等会儿把你们想到的小动物也加入到游戏中玩一玩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