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三1.1细胞生活的环境
人教版生物必修三1.1-细胞生活的环境(共35张PPT)

内环境=细胞外液=血浆+组织液+淋巴
各类细胞生存的具体环境
细胞名称
组织细胞
生活的环境
组织液
血细胞 毛细血管壁细胞 毛细淋巴管壁细胞
血浆 淋巴
二、细胞外液的成分
以“血浆的化学组成”为例
成分
含量(%) 成分
水
90.7
血清白蛋白 4.4
血清球蛋白 2.1
纤维蛋白原 0.4
氨基酸氮
0.005
尿素氮
0.012
内环境
。2. 一份耕耘,份收获,努力越大,收获越多,奋斗!奋斗!奋斗!3. 让我们将事前的忧虑,换为事前的思考和计划吧!4. 世界上那些最容易的事情中,拖延时间最不费力5. 不管现在有多么艰辛,我们也要做个生活的舞者。6. 奋斗是万物之父。— —陶行知7. 上帝制造人类的时候就把我们制造成不完美的人,我们一辈子努力的过程就是使自己变得更加完美的过程,我们的一切美德都来自于克服自身缺点的奋斗。8. 不要被任何人打乱自己的脚步,因为没有谁会像你一样清楚 和在乎自己的梦想。9. 时间不在于你拥有多少,只在于你怎样使用10. 水只有碰到石头才能碰出浪花。11. 嘲讽是一种力量,消极的力量。赞扬也是一种力量,但却是积极的力量。12. 在我们成长的路上也会遇到一些挫折,一些困 难,那韩智华就是我们的榜样,永不认输,因为我知道挫折过后是一片晴朗的天空,瞧,成功就在挫折背后向我们招手,成功就是在努力的路上,“成功就在努力的路上”!让我们记住这句话,向美好的明天走去。13. 销售世界上 第一号的产品——不是汽车,而是自己。在你成功地把自己推销给别人之前,你必须百分之百的把自己推销给自己。14. 不要匆忙的走过一天又一天,以至于忘记自己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生命不是一场速度赛跑,她不是以数量 而是以质量来计算,知道你停止努力的那一刻,什么也没有真正结束。15. 也许终点只有绝望和失败,但这绝不是停止前行的理由。16. 有事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归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17. 我颠覆了整个世界。只为了摆正你的倒影18. 好的想法是十分钱一打,真正无价的是能够实现这些想法的人。19. 伤痕是士兵一生的荣耀。20. 只有一条路不能选择——那就是放弃的路;只有一条路不能拒绝——那就是成长的路。 21. 多对自己说“我能行,我一定可以”,只有这样才不会被“不可能”束缚,才能不断超越自我。22. 人生本来就充满未知,一切被安排好反而无味——坚信朝着目标,一步一步地奋斗,就会迈向美好的未来。23. 回避现实的人, 未来将更不理想。24. 空想会想出很多绝妙的主意,但却办不成任何事情。25. 无论什么思想,都不是靠它本身去征服人心,而是靠它的力量;不论靠思想的内容,而是靠那些在历史上某些时期放射出来的生命的光辉。——罗曼·罗 兰《约翰·克利斯朵夫》26. 上帝助自助者。27. 你的爸妈正在为你奋斗,这就是你要努力的理由。28. 有很多人都说:平平淡淡就福,没有努力去拼博,又如何将你的人生保持平淡?又何来幸福?29. 当事情已经发生,不要抱怨,不 要沮丧,笑一笑吧,一切都会过去的。30. 外在压力增加时,就应增强内在的动力。31. 我们每个人都应微笑面对人生,没有了怨言,也就不会有哀愁。一个人有了希望,就会对生活充满信心,只要你用美好的心灵看世界,总是以 乐观的精神面对人生。32. 勇敢的人。——托尔斯泰《袭击》33. 昨天下了雨,今天刮了风,明天太阳就出来了。34. 是的,成功不在于结果,更重要的是过程,只要你努力过,拼搏过,也许结果不一定是最好的那也走过了精彩的过 程,至少,你不会为此而后悔。35. 每一天的努力,以后只有美好的未来。每一天的坚持,换来的是明天的辉煌。36. 青年最要紧的精神,是要与命运奋斗。——恽代英37. 高峰只对攀登它而不是仰望它的人来说才有真正意义。38. 志不可立无可成之事。如无舵之舟,无衔之马,飘荡奔逸,何所底乎?--王守仁39. 拿望远镜看别人,拿放大镜看自己。40. 顽强的毅力可以征服世界上任何一座高峰。——狄更斯41. 士人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 —曾国42. 在我们能掌控和拼搏的时间里,去提升我们生命的质量。43. 我们不是等待未来,我们是创造未来,加油,努力奋斗。44. 人生如画,一笔一足迹,一步一脚印,有的绚丽辉煌,有的却平淡无奇。45. 脚跟立定以后,你必 须拿你的力量和技能,自己奋斗。——萧伯纳46. 一个能从别人的观念来看事情,能了解别人心灵活动的人,永远不必为自己的前途担心。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3第1章细胞生活的环境

...
——渗透压
(1)渗透压的概念: 是指溶液中溶质微粒对水的吸引力。 (2)渗透压的大小: 取决于单位体积中溶质微粒的数目。
溶质 微粒越多
溶液 浓度高
对水的 吸引力大
渗透压 越高
(3)影响渗透压的因素:
主要与无机盐等的含量有关。 细胞外液渗透压90%以上来源于Na+和Cl-
37℃时,血浆渗透压约为770KPa
思考与讨论2
1.Na+和Cl-等直接来自于食物,不需要.经. .过消化可以 直接被吸收。葡萄糖、氨基酸等物质主要来自于食物中的 糖类和蛋白质。糖类和蛋白质是两类大分子物质,必须经 过消化系统的消化,分解为葡萄糖和氨基酸才能被吸收。 上述物质在小肠内经主动运输进入小肠绒毛内的毛细血管 中,经血液循环运输到全身各处的毛细血管中,再通过物 质交换过程进入组织液和淋巴。
1、体液的概念 人体内以水为基础的液体,统称为体液。
细胞内液 体液 (存在于细胞内,约占2/3)
细胞外液
(存在于细胞外,约占1/3)
内环境
血浆 组织液 淋巴等
血浆
... 红细胞
血
白细胞
浆
血
血小板
细 胞
红细胞
白细胞 血小板
血浆是血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
组织液
. . 组. 织液是 存在于组 织细胞间 隙的液体 ,又叫细 胞间隙液
组织液是体内绝大多数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
淋巴
...
淋巴液也 叫淋巴, 是指在淋 巴管内流 动的液体
淋巴是淋巴细胞和吞噬细胞等直接生活的环境
细胞名称
组织细胞
血细胞 毛细血管壁细胞 毛细淋巴管壁细胞
...
生活的环境
组织液
人教版必修三1-1细胞生活的环境

第1章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第1节 细胞生活的环境【学习目标】1、描述内环境的组成和理化性质。
(重点)2、说明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重点)3、尝试构建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模型。
【温故知新】1、 请回顾初中所学的有关人体循环系统(血液循环系统和淋巴循环系统)、免疫系统、神经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排泄系统等相关知识。
2、 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如何?最基本的生命系统是什么?【课前自主学习】通过阅读课本,找出下面问题的答案:1、体液、细胞外液和细胞内液,三者有何区别和联系?其中细胞外液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三部分液体。
2、试用箭头表示细胞外液的三种组分之间的联系:3、细胞外液主要有哪些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4、内环境是否等同于细胞外液?人体细胞如何通过 内环境 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联系学习目标,在下面记录你在预习中的困惑,以便在课堂听讲中有的放矢: 【课堂探究学习】知识目标一、体内细胞生活在________________中 1、体液[问题讨论]:唾液、胃液、尿液是否属于体液?2、细胞外液(又称为 )包括(等)仔细观察右图,回答下面的问题:(1)大多数体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是 ,血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是 ,淋巴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是________。
(2)毛细血管壁细胞的直接生活环境是 ,毛细淋巴壁细胞的直接生活环境是 。
(3)血浆、组织液和淋巴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全身的细胞外液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吗?知识目标二、细胞外液的成分 阅读P 4资料分析,讨论总结。
1、 血浆的化学成分:2、 淋巴、组织液的化学成分(区别于血浆):[牛刀小试] 下列属于内环境组成成分的是_________________-A.葡萄糖B.氨基酸C.激素D.血红蛋白E.呼吸氧化酶血浆 组织液淋巴_____________,约占2/3)_____________,约占1/3)编号: 课型:新授 课时:1 授课时间: 班级: 姓名:试列表比较“体液”“细胞外液”“内环境”“血浆”“组织液”“淋Array、下列属于哺乳动物和人体“内环境”的是()A.肺泡腔内的气体B.小肠腔内的消化液C.心室腔内的血浆D.膀胱腔内的尿液、有关内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A.内环境包括血液、组织液和淋巴B. 组织液中蛋白质含量过低,会引起组织水肿C.人喝醋后,血浆中pH明显下降D.剧烈运动后,乳酸在血浆中的含量先增加后减少、手脚皮肤磨出的水泡,其中浅黄的液体来源于()A.组织液B.血浆C.淋巴D.血清、细胞外液的主要阳离子是()A.Fe2+ B.K+ C.Na+ D.Ca2+、班氏丝虫寄生在人体淋巴管内,可使淋巴管阻塞,常造成人体下肢肿胀,这是由于()A.细胞将不能接受氨基酸 B.组织间隙积聚液体C.不能消化脂肪 D.组织内葡萄糖浓度升高、人体内环境中,与组织液成分最接近的液体是()A.血液B.血清C.淋巴D.原尿、在血浆、组织液和组织细胞内液中,O2的浓度依次为()A.血浆 > 组织液 > 细胞内液B. 血浆 > 组织液 = 细胞内液C.血浆 < 组织液 < 细胞内液D. 血浆> 组织液 < 细胞内液、人体心肌细胞可以从下列哪种液体中直接获得葡萄糖()A.血浆B.淋巴C.组织液D.细胞外液、长时间运动引起机体缺氧时,血液pH的变化趋势、引起pH变化的物质、能起缓冲作用)A.降低、CO2、Na2CO3 B. 降低、乳酸、NaHCO3C.升高、CO2、H2CO3D.升高、乳酸、NaHCO3、(07山东理综,选作题)用某种药物饲养动物一段时间后测得实验组比对照组动物血浆)A.增强血红蛋白的合成能力 B.提高血浆蛋白的含量C.增加红细胞的合成数量 D.对红细胞有破坏作用课后作业记录】课后反思总结】。
高中生物必修三 1.1细胞生活的环境

10、人体发生花粉过敏,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 血浆蛋白渗出,会造成局部( C ) A 血浆增加 B 组织液减少 C组织液增加 D 淋巴减少
5、与人体新陈代谢有直接关系的四大系统是
消化系统 _________________ 呼吸系统 _________________
循环系统 _________________
淋巴中混悬着大量的淋巴细胞和吞 噬细胞等,可以协助机体抵御疾病,对 这些细胞来说,淋巴就是它们直接生活 的环境。
淋 巴 系 统
根据以上介绍,请用箭头连线的方式, 将组织细胞和内环境中组织液、血浆 和淋巴的关系表示出来
内环境的主要组成成分之间的关系
双向渗透
O2和营养物质 CO2和代谢废物
血浆
组织液
第1章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第1节 细胞生活的环境
血细胞
草履虫
生命系统都存在于一定的环境中,与环境 之间进行着物质和能量的交换。 生活在水中的单细胞生物(如草履虫), 可以直接从水中获取所必需的养料和氧,并 把废物直接排入水中。这些单细胞生物只能 在水环境中生活,如果水体干涸,它们就会 休眠或者死亡。
组织液
C 血浆
组织液
D 组织液
血浆
淋巴
淋巴
第二关:
1、人和动物的新陈代谢的化学反应主要发生在:
A 消化道内 B 血液; C 细胞内; D 肾脏内
2、人的表皮细胞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是一种:
A 直接交换; B 间接交换;
C 通过内环境进行交换; D 通过体液进行交换。
3、下列疾病中不是由人体内环境中某些成分发生了 明显变化而引起的病症是: A 骨软化病 C 白化病 B 骨化不全的佝偻病 D 肌无力
高中生物必修三课件-1.1细胞生活的环境

内组
素、抗体、尿素以及溶解的CO2、O2等。
环
细胞之间的液体
境
组织液 成分与血浆基本一样 成
大多数体细胞生活的直接内环境
淋巴 淋巴管内流动的液体 成分与组织液、血浆基本一样
渗透
三者关系: 血浆
渗透
组织液 渗透
淋巴
汇入
B 牛奶喝进胃中
C 注射胰岛素
D 血液中的氧进入组织细胞中
5.打吊针时,常配以0.9%的生理盐
水,其目的主要是 C
A 供给全面营养 B 供能 C 维持细胞的渗透压 D 供给水
小结:
机体细胞生存的体内环境,细胞外液(实质是一种盐溶液)
微碱性,pH7.35~7.45
血浆
成分复杂,含有多种物质。如无机盐离子、营养 物质(血糖、氨基酸、脂类、维生素)、蛋白质、激
(2)细胞内液的成分,如血红蛋白、载体、胞内酶 等也不是内环境的成分。
(3)但脑脊液为内环境的成分。
血浆蛋白属于内环境的成分; 血红蛋白不属于内环境中的成分。
温馨提示
4、单细胞生物可直接与外界进行物质交 换,无内环境。
5、内环境的“内”和“外”是相对的.从人 体角度看内环境位于体内,从细胞角度看内 环境位于细胞外,是细胞外液,所以内环境 和细胞外液是同一概念。
淋巴
毛细血管壁
淋巴循环
血浆
细胞
CO2、代谢废物 氧气、养料
内环境
CO2、代谢废物 氧气、养料
外环境
CO2浓度的高低 :细胞内液>组织液>血浆
O2浓度的高低 : 红细胞>血浆>组织液>细胞内液
下图表示葡萄糖、氧气等物质进入内环境并最终被组织细胞 吸收利用的过程,此过程与人体哪些系统密切相关?
人教版生物必修三1.1 细胞生活的环境(共30张PPT)

人教版生物必修三1.1 细胞生活的环境(共30张PPT)
人教版生物必修三1.1 细胞生活的环境(共30张PPT)
大头娃娃
人教版生物必修三1.1 细胞生活的环境(共30张PPT)
从2003年开始,安徽阜阳100多名婴儿陆续 患上一种怪病,脸大如盘,四肢短小,当地 人称之为"大头娃娃"。2004年3月下旬 ,有 关媒体报道使安徽阜阳"空壳奶粉害人"事件 引起社会关注。
必修3 第1章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第1节 细胞生活的环境
人教版生物必修三1.1 细胞生活的环境(共30张PPT)
人教版生物必修三1.1 细胞生活的环境(共30张PPT)
认识这两种细胞吗? 知道它们分别生活在 什么环境中吗?
人教版生物必修三1.1 细胞生活的环境(共30张PPT)
草履虫
红细胞 ➢你能尝试说说两种
代谢产物增多,组织液渗透压升高
人教版生物必修三1.1 细胞生活的环境(共30张PPT)
人教版生物必修三1.1 细胞生活的环境(共30张PPT)
知识拓展
人教版生物必修三1.1 细胞质极少, 因而出现了低蛋白血症,导致婴儿全身水肿。 由于面部组织松软,水分容易聚集,特别是面 颊部水肿后向下坠而显得脸特别大。
人教版生物必修三1.1 细胞生活的环境(共30张PPT)
据下图体液之间的关系,利用渗透压原理尝试分 析组织水肿发生原因。
人教版生物必修三1.1 细胞生活的环境(共30张PPT)
人教版生物必修三1.1 细胞生活的环境(共30张PPT)
观察下图,说说每个箭头代表的含 义。你能找出箭头指示欠妥之处吗?
人教版生物必修三1.1 细胞生活的环境(共30张PPT)
必修三 1.1细胞生活的环境

必修三 1.1细胞生活的环境【学习目标】1.描述内环境的组成和理化性质。
2.说明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3.尝试建构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模型。
【自主学习讨论】㈠体内细胞生活在细胞外液中1.体液:人体内含有大量以为基础的液体,由和构成,后者主要由组织液、和等组成。
2.体液各成分之间的关系⑴血浆:直接生活的环境。
⑵ (又叫细胞间隙液):体内直接生活的环境。
⑶ (也叫 ):淋巴管内的直接生活的环境。
3.内环境是指,是机体内细胞生活的。
㈡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主要有、和三个方面。
1.溶液渗透压是指溶液中对水的吸引力,其大小取决于。
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的含量有关,而细胞外液渗透压的90%以上来源于。
2.酸碱度:正常人的血浆pH为,能保持稳定与血浆中的HCO-3、HPO2-4等离子有关。
3.温度:人体细胞外液的温度一般维持在左右。
㈢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1.细胞可以直接与进行物质交换:不断获取,同时又不断排出。
2.内环境与的物质交换过程,需要等各个系统的参与,同时,和之间也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
【巩固检测】(1-10为A级题,11-13为B级题)1.下列各项中,不属于人体内环境的是( )A.细胞内液 B.组织液 C.细胞外液 D.血浆2.长时间行走使脚掌磨出了水泡,几天后水泡消失。
此时水泡中的液体主要渗入( ) A.组织细胞 B.毛细血管和各级动脉、静脉C.各级动脉和静脉 D.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3.小肠壁的肌细胞,从下列哪种液体中直接吸收葡萄糖( )A 血浆 B.组织液 C.淋巴 D.小肠腔4.人体成熟红细胞所处的内环境是( )A.细胞内液 B.血浆 C.淋巴 D. 组织液5.对人体内环境理化特性及调节途径的叙述,正确的是( )A.血浆中血浆蛋白的含量越多,血浆渗透压越小B.人体细胞外液中的阳离子主要是K+C. 血浆中含乳酸过多时,会与HCO-3、HPO2-4反应D.毛细血管壁的通透性增加,会引起血浆渗透压上升6.在高等多细胞动物体内,细胞与内环境之间的物质交换的关系,正确的是( )7.毛细血管壁细胞和毛细淋巴管壁细胞的内环境分别是( )①血液和组织液②血浆和组织液③淋巴和血浆④淋巴和组织液A.①④B.②③C.②④D.①③8.某人剧烈运动后身体内产生了某种物质,这时参与体内pH调节的物质应是( ) A.H2CO3/NaHCO3 B.NaH2PO4/Na2HPO4 C.NaHCO3/NaH2PO4 D.NaHCO3/Na2HPO49.下列关于人体剧烈运动后,内环境有关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A.剧烈运动后,体温会明显上升,是由于产热过多B.剧烈运动后,人体内乳酸含量先增加后减少C.剧烈运动后,会导致血浆中的pH明显下降D.由于营养物质被消耗,血浆渗透压会明显下降10.人体内的细胞外液构成了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在这个环境中可发生许多生物化学反应,其中有( )A.蛋白质消化分解成氨基酸 B.乳酸与碳酸氢钠作用生成乳酸钠和碳酸C.丙酮酸氧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 D.酶的合成11.如图是人体局部内环境的示意图。
高中生物必修3优质课件:1.1 细胞生活的环境

(2)酸碱度 ①正常人血浆的 pH:_7_.3_5_~__7_._4_5_。 ②维持因素:与血浆中的__H_C__O_- 3___和_H__P_O_24_-_等离子有关。 ③温度:人体细胞外液的温度一般维持在__3_7_℃___左右。 5.内环境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 (1)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细胞可以直接与_内__环__境__进行物质交换,不断获取进行生命活 动所需要的物质,同时又不断排出_代__谢__产__生__的__废__物__。 (2)内环境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过程: 需要消化、_呼__吸___、循环、_泌__尿___等各个系统的参与。同时, 细胞和内环境之间_相__互__影__响__、_相__互__作__用___。
尿液、汗液和泪液属于体液吗? 提示:不是,体液包括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尿液、泪液和汗 液既不是细胞内液也不是细胞外液。
★血浆、组织液与淋巴间的关系。
★血管中的白细胞、红细胞等血细胞,血浆是它们所在的 内环境;毛细血管壁细胞所处的内环境是血浆和组织液。
★内环境是相对较高等的多细胞生物才有的,生活在水中的单 细胞生物如草履虫直接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
知识脉络
要点晨背
1.体液包括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其中细胞外 液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约占体液的1/3。 2.细胞外液构成人体细胞在体内的生活环境, 大部分细胞生活在组织液中。 3.内环境的成分包括水、无机盐、营养成分、 代谢废物、激素和抗体等,血浆中含蛋白质较 组织液和淋巴要多。 4.内环境的理化性质包括渗透压、温度和pH。 渗透压的高低与溶液中溶质微粒的数量有关, 血浆的pH能保持相对稳定,是因为血浆中含有 缓冲物质。
探究点二 内环境的概念及其成分的判断
1.内环境是由三种细胞外液组成的人体细胞在体内的生活环境。 请判断下列细胞分别生活在何种体液中。 大部分组织细胞:_组__织__液___中; 血细胞:_血__浆___中; 淋巴细胞:_淋__巴__、__血__浆__和__组__织__液__中; 毛细血管壁细胞:_血__浆__和__组__织__液___中; 毛细淋巴管壁细胞:__组__织__液__和__淋__巴__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体内细胞生活在细胞外液中
体液的概念: 人体内含有大量的液体,这些液体统称为体液.
(存在于细胞内)
(2/3)
血浆
组织液
(存在于细胞外)
(1/3)
淋巴等
观察血液的组成
血 浆 血 细 胞 白细胞
红细胞
白细胞
血小板
血小板 红细胞
血浆—是血液的液体部分
(血浆是血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
组织液—是存在于组 织细胞间隙的液体, 又叫细胞间隙液。
归纳与整理
二、细胞外液的成分
P4
资料分析
血浆的化学成分
营养物质 (水、无机盐、蛋白质、葡萄糖等) 代谢废物(尿素等) 血浆
气
体(O2、CO2等)
调节物质(胰岛素等)
注意:内环境各组分之间的成分并非完全相同,血 浆中的蛋白质含量很多,而淋巴和组织液中蛋白质 的含量较少。
思考:白细胞、呼吸酶、血红蛋白是否属于细胞外液的成分?
小结:内环境的主要组成成分之间的关系
血浆
双向渗透
透过毛细血管
组织液
单 向 渗 透
透 过 毛 细 淋 巴 管
O2和营养物质
CO2和代谢废物
细 胞
淋巴循环
淋巴
内环境
各类细胞生存的具体环境
细胞名称
组织细胞
血细胞
生活的环境
组织液 血浆
毛细血管壁细胞
毛细淋巴管壁细胞
淋巴
3.人体内环境的概念
人体内环境是指人体内的细胞生存 的液体环境,也就是指细胞外液(血浆、组织液
的通透性增加,血浆蛋白渗出,会造成( ) A血浆量增加;B组织液减少;C组织液增加; D淋巴减少;
选C 血浆蛋白渗出,使组织液中蛋白质含量增加, 渗透压增加,血浆中有更多的水进入组织液 造成组织水肿。
2.酸碱度:
(1)pH为7.35-7.45 (2)平衡的维持:
缓冲对物质H2CO3/NaHCO3; NaH2PO4/ Na2HPO4
液回流到毛细血管的一种力量,因此,当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 时,组织液生成增多,回流减少,组织间隙液体积聚过多,形 成水肿。这种水肿常为全身性的。
②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 血浆胶体渗透压是使组织
③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 正常毛细血管壁仅允许 水分、晶体物质(如Na+ 、葡萄糖等)和少量白蛋白 通过。但在病理情况下,通透性增加,会使大量蛋 白质漏出到组织液中。结果,一方面血管内液体渗 透压降低,另一方面组织液胶体渗透压升高,发生 水肿。炎症引起的水肿,就是因毛细血管通透性增 加所致。
C)
2、内环境中不含 A 血红蛋白 C 葡萄糖 3、血浆中的水来自 A 组织液 C 淋巴、组织液
A
)
4.人体占体液总量比例最多的是( A.细胞内液 C.血浆
A)
B.细胞外液 D.组织液
5.人体组织液中的氧气要进入组织细胞中参与氧化分解有机物,需 要通过的磷脂分子层( D ) A.2层 B.3层 C.4层 D.6层
5.下列各项中,能看作是进入内环境的是
A B C D
精子进入输卵管与卵受精 牛奶喝进胃中 注射胰岛素 血液中的氧进入组织细胞中
C
阅读理解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1、细胞外液的理化特性包含几个主要方面? 2、溶液浓度与细胞生存的关系。 3、渗透压的概念以及与溶液浓度的关系。 在37℃时,人的血浆渗透压和细胞内液的
渗透压相当有什么意义?
7﹑右图为人体某组织的一部分,据 图回答(1)指出图中所指部位名称 ②___ 组织细胞 ;④表示为组织间隙的__________; 组织液 ①表示在毛细血管内的 血浆 ③表示在淋巴管内的 ___________; 淋巴液 ________ 。(2)以上① ﹑ ③ ﹑ 细胞外 液,它构成了体内 ④合称_______ 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故称 内环境 。 ____________
1.图1是人体血液中的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 胞等; 图2是单细胞动物草履虫。 2.血细胞生活在血浆中。草履虫直接生活在外界水 环境中。两者生活环境的相似之处是:都是液体 环境;不同之处是:血细胞生活在体内的血浆中, 并不直接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而草履虫直 接生活在外界环境中;与外界环境相比,血浆的 理化性质更为稳定,如温度基本恒定等。
组织水肿:如因某种原因导致血浆中的蛋白质含量减少或组
引起组织水肿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①毛细血管血压增高 由于毛细血管血压增高,使
织液中的蛋白质含量增加,就会相应地造成血浆的渗透压降低, 组织液的渗透压增加,这时组织液增加,就会出现组织水肿的 现象。
液体从毛细血管滤出到组织间隙增多,而又阻碍液体回流入毛 细血管,这样就造成组织液积聚过多,当其超过淋巴的代偿回 流时,就出现水肿。如心力衰竭时引起的全身性水肿;肝硬变 时引起的腹水,以及局部静脉受阻时引起的局部水肿等,基本 原因之一,就是毛细血管血压增高所致。
第1章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无论春夏秋冬, 风云变幻,它却 总是轻波微澜。
-30℃ — -40℃
稳态是生命系统的 特征,也是机体存 活的条件。它让每 一个细胞分享,又 靠所有细胞共建。
60℃——70℃
第一节
本节聚焦:
细胞生活的环境
1、什么是内环境? 2、内环境具有哪些理化特性? 3、人体细胞如何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
(组织液是体内绝大多数细胞直接生 活的环境)
淋巴—组织液被毛细淋 巴管吸收,成为淋巴液, 也叫淋巴。
(淋巴是淋巴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
血浆﹑组织液和淋巴之间的关系
1.1体内细胞生活在细胞外液中
3.当血浆流经毛细血管时,水和一切能够透过毛细血管 壁的物质可以在毛细血管动脉端渗出,进入组织细胞间 隙而成为组织液,绝大多数的组织液在毛细血管静脉端 又可以重新渗入血浆中。少量的组织液还可以渗入毛细 淋巴管,形成淋巴,淋巴经淋巴循环由左右锁骨下静脉 汇入血浆中。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由此可见, 全身的细胞外液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关于组织水肿
(1)组织水肿: 指细胞间隙中积累的组织液过多 (2)原因: 血浆渗透压降低或组织液渗透压升 高而导致水分过多进入到组织液。 (3)引起水肿的实例 营养不良
肾小球 发炎
过敏反应
血浆蛋 白减少 组织蛋 白增多
血浆渗透压降低
淋巴循 环受阻
组织液渗透压升高
人体发生花粉过敏反应时,由于毛细血管壁
2.还含有气体分子(主要是氧气和二氧化碳)、调节生 命活动的各种激素、其他有机物(如维生素)等。
3.Na+、Cl-含量较多。它们的作用主要是维持血浆渗透压。
4.维持血浆的酸碱平衡。
5.提示:如血浆中的葡萄糖主要来源于食物中的糖类。 食物中的淀粉经消化系统消化后,分解为葡萄糖, 经小肠绒毛吸收后进入血液,通过血液循环运输到 全身各处。进入组织细胞后,葡萄糖主要用于氧化 分解放能,最终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并排入内环境 中。二氧化碳通过血液循环被运输到肺,通过呼吸 系统排出体外,而多余的水主要在肾脏通过形成尿 液排出体外。
4、细胞外液的酸碱度和温度与细胞的生命
活动有什么关系?举例说明。
三、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
1.渗透压(770KPa) 溶液中溶质微粒对水的吸引力。 (1)定义: (2)渗透压的成因 溶质微粒数量 溶质浓度 对水的吸引力 渗透压高低
越多
越少
越高
越低
越大
越小
越高
越低
(3)血浆渗透压的决定因素:
主要由无机盐和蛋白质的含量决定,其中细胞外液 渗透压的90%以上是由Na+和Cl-决定的。
细胞外液的三种主要液体
细胞 外液 不同点 存在部位 含有 细胞种类 所含的化 学成分 相同点
血浆
血管
红细胞 白细胞 血小板
含蛋白质 都属于细胞 外液,共同 较多
组织细胞 组织液 间隙
淋巴
含蛋白质 组织细胞 较少
含蛋白质 淋巴细胞 较少
淋巴管
吞噬细胞
构成人体内 环境,基本 的化学组成 相同。组织 液和淋巴的 化学成分最 相近
、淋巴
)。
问:血红蛋白是红细胞内的一种含铁的蛋 白质,它是内环境的成分吗?
分析:内环境指的是细胞外液,不包括细胞内液。 所以血红蛋白不是内环境的成分
①内环境属于多细胞动物的一个概念,单细胞生物 无所谓内环境。 ②正常内环境中必定有活细胞存在。 ③人的呼吸道、肺泡腔、消化道、泪腺、膀胱等有 孔道与外界相通的结构中的液体应视为外部环境。 ④体内的一些液体如尿液、泪液、消化液等不是细胞 外液。 ⑤内环境与细胞外液是同一概念。内环境是相对于外 界环境提出,细胞外液是相对于动物和人的细胞内液 提出的。 主要包括组织液、血浆和淋巴,但不是说就只有这三 种。例如,脑脊液也属于内环境组成成分。
_________________ 泌尿系统
四、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体
食 物
体
消 化 系 统 呼 吸 系 统
营养 物质
循 环 营养物质
淋巴 血浆
代 谢 终 产 物
残 渣
组织 液
O2 营养物质 代谢终 产物 CO2
细 胞
气 体
O2
CO2少量 水
系
O2
CO2
统
其他代谢终 产物
泌尿系统
尿液 汗液
皮
肤
外
外
四、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内环境
食 物 血液循环 循 环 系 统 血浆
外 消化系统 界 环 境 O2 中 呼吸系统 的 CO2 物 质
皮肤、泌尿系统
组 织 液
O2 营养物质
淋巴 淋巴循环
代谢终 产物 CO2
体 内 细 胞
尿素等
1.4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