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监督动态168(20150125)

合集下载

江西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关于2015年产品质量联动监督抽查情况的通报

江西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关于2015年产品质量联动监督抽查情况的通报

江西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关于2015年产品质量联动监督抽查情况的通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江西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公布日期】2015.10.28•【字号】赣质监监字〔2015〕45号•【施行日期】2015.10.28•【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质量管理和监督正文江西省质监局关于2015年产品质量联动监督抽查情况的通报赣质监监字〔2015〕45号各设区市质监局、市场和质量监管局、市场监管局,各省直管试点县(市)局:为加强产品质量监督工作,深入开展重点产品质量提升行动,根据质检总局统一部署,2015年6月至10月,省局在全省范围内组织开展了2015年产品质量联动监督抽查,现将有关情况通报如下:一、基本情况省局组织各设区市及省直管试点县(市)局和有关产品质量检验机构,按照2015年产品质量联动监督抽查实施方案要求,对我省絮用纤维制品、卫生纸、电力电缆、铅酸蓄电池、架空绝缘电缆、木制家具、复混肥料、水泥、中密度纤维板等9类产品生产企业进行了产品质量联动监督抽查,共抽查了238家企业生产的250批次产品,合格233批次,产品质量抽查合格率为93.2%。

二、结果分析(一)卫生纸。

共抽查了40家企业生产的40批次产品,重点对细菌菌落总数、大肠菌群、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横向吸液高度、柔软度、抗张指数、尘埃度等8个项目进行了检验。

抽查结果显示,被抽查产品质量所检项目均符合标准规定要求。

(二)铅酸蓄电池。

共抽查了20家企业生产的20批次产品,重点对2hr容量、大电流放电特性、-15℃低温容量、安全性、耐振动能力、防爆能力、低温启动能力、耐振动性能、电解液保持能力、容量(5hr)等16个项目进行了检验。

抽查结果显示,被抽查产品质量所检项目均符合标准规定要求。

(三)水泥。

共抽查了38家企业生产的50批次产品,重点对三氧化硫、氧化镁、烧失量、不溶物、氯离子含量、凝结时间、安定性、强度等8个项目进行了检验。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公告2015年第120号――关于修订《设备监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公告2015年第120号――关于修订《设备监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公告2015年第120号――关于修订《设备监理单位资格管理办法实施细则》的公告(2015)【法规类别】质量综合规定【发文字号】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公告2015年第120号【失效依据】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公告2016年第55号――关于公布现行有效规范性文件和废止部分规范性文件的公告【发布部门】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发布日期】2015.10.01【实施日期】2015.10.01【时效性】失效【效力级别】部门规范性文件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公告(2015年第120号)关于修订《设备监理单位资格管理办法实施细则》的公告为贯彻实施《设备监理单位资格管理办法》(质检总局令第157号)、《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关于修改部分规章的决定》(质检总局令第166号),我局修订了《设备监理单位资格管理办法实施细则》,现予公布,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特此公告。

附件:设备监理单位资格管理办法实施细则质检总局2015年10月1日附件设备监理单位资格管理办法实施细则依据《设备监理单位资格管理办法》(质检总局令第157号)、《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关于修改部分规章的决定》(质检总局令第166号)制定本实施细则。

一、企业申请(一)申请条件。

1. 申请乙级设备监理单位资格的条件:(1)具有企业法人资格;(2)技术负责人具备注册设备监理师执业资格;(3)与开展每项设备监理业务相适应的注册设备监理师不少于3人,即企业申请的每个乙级设备监理专业,需要与申请专业相适应的注册设备监理师不少于3人;(4)具有与开展每项设备监理业务相适应的设施或设备;(5)有固定的工作场所;(6)有完善有效的设备监理质量管理体系,即建立了符合《设备工程监理规范》(GB/T 26429-2010)要求的质量管理体系。

2. 申请甲级设备监理单位资格的,除符合上述条件外,还应具备以下条件:(1)已经取得相应专业范围的乙级设备监理单位资格;(2)与开展每项设备监理业务相适应的注册设备监理师不少于5人,即企业申请的每个甲级设备监理专业,需要与申请专业相适应的注册设备监理师不少于5人;(3)有同类设备监理的相关业绩,即具备所申请专业5年内的设备监理业绩,业绩应当包括设备制造阶段监理以及设备设计、安装、调试中任一阶段的监理。

技术监督检查评价标准

技术监督检查评价标准

风力发电技术监督检查评价标准**********公司风力发电技术监督检查评价标准**********公司二零一三年月1目录表一电气设备性能监督(含直流监督) (3)表二金属监督 (15)表三电测监督 (18)表四化学监督 (23)表五环保监督 (28)表六节能监督 (33)表七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监督 (35)表八电能质量监督 (42)表九旋转设备振动 (45)表十基础管理 (47)表一:绝缘监督序号检查项目标准分检查方法评分标准1 电气设备性能监督管理3001.1 电气设备性能监督网及总体管理1201.1.1 建立健全以总工程师(或归口副总)领导下的绝缘监督网,并能根据人员变化及时完善20 最新正式书面文件没建立不得分,监督网不全扣10分,人员发生变化没有及时修订扣10分。

1.1.2 建立本单位的绝缘监督制度,各级绝缘监督岗位责任制明确,责任制落实。

并能根据体制的变化及时修订20 书面文件;专责人查问每缺一级责任制扣10分;每一级责任制不落实扣5分。

1.1.3 组织制订本单位有关绝缘监督的规章制度、技术措施与实施细则20 书面文件制度不全酌情扣分。

1.1.4 组织贯彻执行上级有关绝缘监督的指示、规定、标准及反措,有结合集团公司发布的,包括《国家电网公司发电厂重大反事故措施(试行)》、《国家电网公司电网十八项重点反事故措施》在内的各项反事故措施的实施细则,有结合电网公司发布的反事故措施的实施细则30 会议记录和相关文件酌情得分。

1.1.5 组织召开本单位绝缘监督会议(每年至少一次)10 会议记录没有召开会议扣10分。

1.1.6 对本单位电气设备的重大事故和缺陷组织分析原因制定对策20 文件或报告没有文件或报告不得分,缺一次扣5分。

1.2 电气设备性能监督专责工程师1801.2.1 熟悉电气一次设备及相关知识10 专责人查问回答不全面的酌情扣分。

1.2.2 制订或参加制订本单位年度绝缘监督工作计划、预试计划,内容符合相关规程,并及时上报主管领导和上级有关部门20 书面资料没有计划不得分,内容不全面扣5分,不符合规程扣10分。

浙江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关于强制检定工作计量器具检定结果的公告(2015年第12批)

浙江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关于强制检定工作计量器具检定结果的公告(2015年第12批)

浙江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关于强制检定工作计量器具检定结果的公告(2015年第12批)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浙江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公布日期】2015.03.05
•【字号】
•【施行日期】2015.03.05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计量
正文
浙江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关于强制检定工作计量器具检定结果
的公告(2015年第12批)
根据《浙江省计量监督管理条例》第三十五条和省质监局《关于依法公布强制检定工作计量器具检定结果的通知》(浙质量发[2014]166号)的规定,现将计量器具检定结果予以公布(如下)。

二〇一五年三月五日。

58中国大唐集团公司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技术监督制度》 大唐集团制〔2013〕168号要点

58中国大唐集团公司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技术监督制度》 大唐集团制〔2013〕168号要点

中国大唐集团公司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技术监督制度大唐集团制〔2013〕168号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是发电设备安全、可靠运行的重要保障,对机组和电网的稳定运行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为加强中国大唐集团公司(以下简称集团公司)继电保护、安全自动装置技术监督管理,根据《中国大唐集团公司技术监控管理办法》和国家、行业有关规程标准,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集团公司及其各上市公司、分公司、省发电公司、各基层发电企业和技术监控管理服务单位。

第三条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技术监督工作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按照“关口前移、闭环控制”的原则,实行技术责任制,按照依法监督、分级管理、闭环控制、专业归口的原则,实施对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的工程设计审查、设备选型与监造、安装、调试、试生产到运行、检修、技术改造中的技术性能检测和设备退役鉴定的全过程、全方位技术监控管理。

第四条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的技术监督工作要依靠科技进步,采用和推广先进的有成熟运行经验的继电保护装置及试验设备,不断提高继电保护装置的安全、可靠运行水平。

第五条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对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极其重要,因此,各基层发电企业应严格按照行业归口的原则,在加强内部监督管理的同时,接受当地电网公司的技术监督部门的监督管理。

第二章监督机构与职责第六条集团公司技术监督工作实行四级管理,第一级为集团公司本部,第二级为上市公司、分公司、省发电公司,第三级为各技术监控管理服务单位,第四级为集团公司各基层发电企业。

各地电网公司的技术监督部门按照当地规章制度对当地集团公司所属各基层发电企业行使监督,技术监控管理服务单位及各基层发电企业应配合其开展监督工作。

第七条集团公司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的技术监督工作实行总工程师或副总经理负责制。

各级技术监督部门均应在总工程师或副总经理领导下工作。

第八条集团公司成立以副总经理或总工程师为首的技术监控领导小组,领导集团公司的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技术监督工作。

中小水电技术监督标准目录

中小水电技术监督标准目录

中小水电技术监督标准目录1 技术监督标准目录1.1技术监督专项标准(1)DL/T 1051-2007《电力技术监督规程》(2)DL/T 1054-2007《高压电气设备绝缘技术监督规程》(3)DL/T1199-2013 《电测技术监督规程》(4)DL/T 1056-2007 《发电厂热工仪表及控制系统技术监督导则》(5)DL/T 1053-2007 《电能质量技术监督规程》(6)DL/T 1052-2007《节能技术监督导则》(7)DL/T1049-2007 《发电机励磁系统技术监督规程》(8)DL/T 1055-2007《发电厂汽轮机、水轮机技术监督导则》(9)DL/T1318-2014 《水电厂金属技术监督规程》(10)DL/T246-2006《化学监督导则》(11)DL/T1050-2007《电力环境保护技术监督导则》(12)国能安全〔2014〕161号《防止电力生产事故的二十五项重点要求》1.2绝缘监督(1)DL/T 596-1996《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第1页共14页(2)Q/CSG114002-2011《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3)GB 50150-2006《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4)DL/T 751-2014《水轮发电机运行规程》(5)DL/T 572-2010《电力变压器运行规程》(6)DL/T 573-2010《电力变压器检修导则》(7)DL/T 603-2006《气体绝缘金属封闭开关设备运行及维护规程》(8)DL/T 976-2005《带电作业工具、装置和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9)GB/T 8905-2012《六氟化硫电气设备中气体管理和检测导则》(10)DL/T 838-2003《发电企业设备检修导则》(11)DL/T 664-2008《带电设备红外诊断应用规范》(12)GB/T 26218.1-2010《污秽条件下使用的高压绝缘子的选择和尺寸确定》1.3电测与热工监督(1)《水利电力部门电测热工计量仪表和装置管理规定》(2)GB 1207-2006《电磁式电压互感器》(3)GB 1208-2006《电流互感器》(4)GB 4703-2007《电容式电压互感器》(5)JJG 313-2010《测量用电流互感器检定规程》第2页共14页(6)JJG 314-2010《测量用电压互感器检定规程》(7)GB/T 50063-2008《电力装置的电测量仪表装置设计规范》(8)GB/T 11805-2008《水轮发电机组自动化元件(装置)及其系统基本技术条件》(9)DL/T 619-2012《水电厂机组自动化元件及其系统运行维护与检修试验规程》(10)DL/T 862-2004《水电厂非电量变送器、传感器运行管理与检验规程》(11)DL/T 578《水电厂计算机监控系统基本技术条件》(12)DL/T 448-2000《电能计量装置技术管理规程》(13)DL/T 410-1991《电工测量变送器运行管理规程》(14)JJG(电力)01-1994《电测量变送器检定规程》(15)JJG 124-2005《电流表、电压表、功率表及电阻表检定规程》(16)JJG 603-2006《频率表》(17)JJF 1171-2007 《温度巡回检测仪校准规范》(18)JJF 1183-2007《温度变送器校准规范》(19)JJG 52-2013《弹簧管式一般压力表、压力真空表和真空表检定规程》(20)JJG 105-2000《转速表检定规程》(21)JJG 226-2001《双金属温度计检定规程》(22)JJG 229-2010《工业铂、铜热电阻检定规程》第3页共14页(23)JJG 310-2002《压力式温度计检定规程》(24)JJG 544-2011《压力控制器检定规程》(25)JJG 617-1996《数字温度指示调节仪检定规程》(26)JJG 875-2005《数字压力计检定规程》(27)JJG 882-2004《压力变送器检定规程》(28)JJG 971-2002《液位计检定规程》(29)DL/T 1478-2015《电子式交流电能表现场检验规程》(30)DL/T 630-1997《交流采样远动终端技术条件》(31)DL/T 980-2005《数字多用表检定规程》(32)Q/GDW 1899-2013《交流采样测量装置校验规范》1.4电能质量监督(1)GB/T 12325-2008《电能质量供电电压允许偏差》(2)GB/T 12326-2008《电能质量电压波动和闪变》(3)GB/T 15543-2008《电能质量三相电压允许不平衡度》(4)GB/T 15945-2008《电能质量电力系统频率允许偏差》(5)GB/T 14549-1993《电能质量公用电网谐波》(6)GB/T 18481-2001《电能质量暂时过电压和瞬态过电压》第4页共14页1.5节能监督(1)DL/T 1055-2007 《发电厂水轮机、水轮机技术监督导则》(2)GB 3485-1998 《评价企业合理用电技术导则》(3)GB 15587-2008 《工业企业能源管理导则》(4)GB 6422-2009《用能设备能量测试导则》(5)GB 15316-2009《节能检测技术通则》(6)DL 751-2014《水轮发电机运行规程》(7)GB/T 15468-2006《水轮机基本技术条件》(8)GB/T 20043-2005《水轮机、蓄能泵和水泵水轮机水力性能现场验收试验规程》1.6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监督(1)电力部电力建设总局(80)火发字第5号《电力建设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制度》(2)DL/T 587—2007 《微机型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运行管理规程》(3)电调【1994】701号《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质量监督管理规定》(4)DL/T 995—2006 《继电保护和电网安全自动装置检验规程》(5)DL/T 584—2007《3~110kV电网继电保护装置运行整定规程》(6)DL/T 623—2010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运行评价规程》(7)DL/T 624—2010《继电保护微机型试验装置技术条件》第5页共14页(8)DL/T 553-2013《电力系统动态记录装置通用技术条件》(9)DL/T 670—2010《微机型保护母线装置通用技术条件》(10)DL/T 671—2010《发电机变压器组保护装置通用技术条件》(11)DL/T /684—2012《大型发电机变压器继电保护整定计算导则》(12)GB/T 7261—2008《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基本试验方法》(13)GB/T 15145—2008 《微机线路保护通用技术条件》(14)DL/T 478—2013 《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通用技术条件》(15)DL 755—2001 《电力系统安全稳定导则》(16)DL/T 770—2012 《微机变压器保护装置通用技术条件》(17)DL/T 5147—2001 《电力系统安全自动装置设计技术规定》(18)DL/T 524—2002 《继电保护专用电力线载波收发信机技术条件》(19)DL/T 526—2013 《备用电源自动投入装置技术条件》(20)DL/T 527—2013《继电保护及控制装置电源模块(模件)技术条件》(21)GB/T 14285—2006 《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技术规程》(22)《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和电网安全自动装置最新反事故措施要点》(23)Q/CSG 10008—2004 《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检验条例》(24)DL/T 5044—2014 《电力工程直流系统设计技术规范》第6页共14页1.7励磁监督(1)DL/T 1051—2007 《电力技术监督导则》(2)DL/T 1049—2007《发电机励磁系统技术监督规程》(3)GB/T 7409.1-2008 《同步发电机励磁系统》(4)GB/T 7409.3—2007 《同步发电机励磁系统大、中型同步发电机励磁系统技术要求》(5)DL/T583-2006 《大中型水轮发电机静止整流励磁系统及装置技术条件》(6)DL/T 489-2006《大、中型水轮发电机静止整流励磁系统及装置试验规程》(7)DL/T 490-2011《发电机励磁系统及装置安装、验收规程》(8)DL/T 491-2008《大、中型水轮发电机静止整流励磁系统及装置运行、检修规程》(9)DL/T 1013-2006《大中型水轮发电机微机励磁调节器试验与调整导则》(10)GB 10585-1989《中小型同步电机励磁系统基本技术要求》1.8监控自动化监督(1)GB 50171-2012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盘、柜及二次回路接线施工及验收规范》(2)GB/T 11805-2008 《水轮发电机组自动化元件(装置)及其系统基本技术条件》(3)DL/T 516-2006 《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运行管理规程》(4)DL/T 578-2008 《水电厂计算机监控系统基本技术条件》(5)DL/T 619-2012 《水电厂机组自动化元件及其系统运行维护与检修试验规程》第7页共14页(6)DL/T 822-2012 《水电厂计算机监控系统试验验收规程》(7)DL/T 1009-2006 《水电厂计算机监控系统运行及维护规程》(8)DL/T 1056-2007 《发电厂热工仪表及控制系统技术监督导则》(9)DL/T 5065-2009 《水力发电厂计算机监控系统设计规范》(10)DL/T 5132-2001 《水力发电厂二次接线设计规范》(11)DL/T 1107-2009 《水电厂自动化元件基本技术条件》(12)DL/T1074-2007 《电力用直流和交流一体化不间断电源设备》(13)DL/T 687-2010 《微机型防止电气误操作系统通用技术条件》(14)DL/T 321-2012 《水力发电厂计算机监控系统与厂内设备及系统通信技术规定》(15)JB/T3950-1999 《自动准同期装置》(16)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令14号《电力监控系统安全防护规定》(17)国家能源局国能安全[2014]317号《电力行业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办法》(18)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令30号《电网和电厂计算机监控系统及调度数据网络安全防护规定》(19)国家电监会电监安全[2006]34号《电力二次系统安全防护总体方案及发电厂二次系统安全防护总体方案》1.9水轮机监督(1)GB/T 15468-2006《水轮机基本技术条件》(2)GB/T 7894-2009《水轮发电机基本技术条件》第8页共14页(3)GB/T 8564-2003《水轮发电机组安装技术规范》(4)DL/T 507-2014《水轮发电机组启动试验规程》(5)DL/T 817-2014《立式水轮发电机组检修技术规程》(6)DL/T 710-1999《水轮机运行规程》(7)DL/T 751-2014《水轮发电机运行规程》(8)GB/T 9652.1-2007《水轮机控制系统技术条件》(9)GB/T 9652.2-2007《水轮机控制系统试验》(10)DL/T 792-2013《水轮机调节系统及装置运行与检修规程》(11)GB/T 28570-2012《水轮发电机组状态在线监测系统技术导则》(12)GB/T 14478-2012《大中型水轮机进水阀门基本技术条件》(13)GB/T 11805-2008《水轮发电机组自动化元件(装置)及其系统基本技术条件》(14)GB/T 6075.5-2002《在非旋转部件上测量和评价机器的机械振动第5部分:水力发电厂和泵站机组》(15)GB/T 11348.5-2008《旋转机械转轴径向振动的测量和评定第5部分:水力发电厂和泵站机组》(16)GB/T 15469.1-2008 《水轮机、蓄能泵和水泵水轮机空蚀评定第1部分:反击式水轮机的空蚀评定》(17)GB/T 17189-2007《水力机械(水轮机、蓄能泵和水泵水轮机)振动和脉动现场测试规程》(18)DL/T 5186-2004《水力发电厂机电设计规范》1.10水工监督第9页共14页(1)国务院1991年第77号令《水库大坝安全管理条例》(2)国家发改委2015年第23号令《水电站大坝运行安全监督管理规定》(3)GB17621-1998《大中型水电站水库调度规范》(4)GB/T18185-2014《水文仪器可靠性技术要求》(5)GB/T22385-2008《大坝安全监测系统验收规范》(6)GB/T22482-2008《水文情报预报规范》(7)GB50026-2007《工程测量规范》(8)DL/T1014-2006《水情自动测报系统运行维护规程》(9)NB/T 35045-2014 《水电工程钢闸门制造安装及验收规范》(10)NB/T 35003-2013 《水电工程水情自动测报系统技术规范》(11)DL/T5123-2000《水电站基本建设工程验收规程》(12)DL/T5128-2009《混凝土面板堆石坝施工规范》(13)DL/T5129-2013《碾压式土石坝施工规范》(14)DL/T5144-2001《水工混凝土施工规范》(15)DL/T5148-2012《水工建筑物水泥灌浆施工技术规范》(16)DL/T5178-2003《混凝土坝安全监测技术规范》(17)DL/T5181-2003《水电水利工程锚喷支护施工规范》第10页共14页(18)DL/T5199-2004《水电水利工程混凝土防渗墙施工规范》(19)DL/T5209-2005《混凝土坝安全监测资料整编规程》(20)DL/T5211-2005《大坝安全监测自动化技术规范》(21)DL/T5251-2010《水工混凝土建筑物缺陷检测和评估技术规程》(22)DL/T5256-2010 《土石坝安全监测资料整编规程》(23)DL/T5259-2010《土石坝安全监测技术规范》(24)DL/T5272-2012 《大坝安全监测自动化系统实用化要求及验收规程》(25)SL61-2015 《水文自动测报系统技术规范》(26)SL176-2007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检测与评定规程》(27)SL245-2013 《水利水电工程地质观测规程》1.11金属监督(1)GB/T 8564-2003 《水轮发电机组安装技术规范》(2)GB/T 10969-2008 《水轮机、蓄能泵和水泵水轮机通流部件技术条件》(3)GB/T 14173-2008 《水利水电工程钢闸门制造安装及验收规范》(4)GB/T 15468-2006 《水轮机基本技术条件》(5)GB/T 15469.1-2008 《水轮机、蓄能泵和水泵水轮机空蚀评定》(6)GB/T 16938-2008 《紧固件螺钉、螺柱和螺母通用技术条件》第11页共14页(7)GB/T 19184-2003 《水斗式水轮机空蚀评定》(8)DL 444-1991 《反击式水轮机汽蚀损坏评定标准》(9)DL/T 1318-2014 《水电厂金属技术监督规程》(10)DL/T 709-1999 《压力钢管安全检测技术规程》(11)DL/T 817-2014 《立式水轮发电机检修技术规程》(12)DL/T 835-2003 《水工钢闸门和启闭机安全检测技术规程》(13)DL/T 5017-2007 《水电水利工程压力钢管制造安装及验收规范》(14)NB/T 35045-2014 《水电工程钢闸门制造安装及验收规范》(15)DL/T 5019-1994 《水利水电工程启闭机制造安装及验收规范》(16)DL/T 5070-2012《水轮机金属蜗壳安装焊接工艺导则》(17)JB/T 7349-2014《水轮机不锈钢叶片铸件》(18)JB/T 4730-2005《承压设备无损检测》(19)SL 321-2005《大中型水轮发电机基本技术条件》(20)SL 381-2007《水利水电工程启闭机制造安装及验收规范》1.12化学监督(1)DL/T596-1996《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2)GB 2536-2011《电工流体变压器油和开关用的未使用过的矿物绝缘油》第12页共14页(3)GB/T7595-2008《运行中变压器油质量标准》(4)GB/T14542-2005《运行变压器油维护管理导则》(5)GB7597-2007《电力用油(变压器油、汽轮机)取样方法》(6)GB/T12022-2014《工业六氟化硫》(7)GB/T11023-1989《高压开关设备六氟化硫气体密封试验方法》(8)DL/T1032-2006《电气设备用六氟化硫(SF6)气体取样方法》(9)DL/T8905-2012《六氟化硫电力设备中气体管理和检测导则》(10)DL/T639-1997《六氟化硫电气设备运行、试验及检修人员安全防护细则》(11)DL/T595-1996《六氟化硫电气设备气体监督细则》(12)GB11120-2011《涡轮机油》(13)GB/T7596-2008《电厂运行中汽轮机油质量标准》(14)GB/T14541-2005《电厂用运行矿物汽轮机油维护管理导则》(15)GB11118.1-2011《液压油(L-HL、L-HM、L-HV、L-HS、L-HG)》1.13环保监督(1)GB3096-2008《声环境质量标准》(2)GB12348-2008《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3)GB3838-2002《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第13页共14页(4)GB 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5)GB8702-2014《电磁环境控制限值》(6)GBZ1-2010《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7)GBZ 2.1 -2007《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化学有害因素》(8)GBZ 2.2 -2007《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2部分:物理因素》(9)GBZ188-2014《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10)DL/T325-2010 《电力行业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11)GBZ158-2003《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12)GB/T11651-2008《个体防护装备选用规范》第14页共14页。

发电厂电能质量技术监控管理动态检查表

发电厂电能质量技术监控管理动态检查表
1)未定期开展电能质虽扌斤标监测的,不得分:
2)缺少一项.扣20分:不具备监测条件的 发电厂.不扣分。
2. 2.3
故障及缺陷上报
10
对运行设备出现的与电能质虽相关的故障及 设备缺陷及时上报。
运行设备岀现的故障及设备缺陷未及时上 报.扣20分。
2. 2.4
运行电压和频率统计工作
50
按规定做好运行电压和频率的记录和统计1:作。
调差环节设宜合理
50
1)励磁系统应具有无功调差环节和合理的无 功调差系数:
2)接入同一母线的发电机的无功调差系数应 基木一致:
3)励磁系统无功涮差功能应投入运行。
1)调差系数整定不合理扣30分:
2)未开展励磁系统无功电流调差系数整定试 验扣20分。
2.2
运行维护
200
检査记录
2. 2.1
电压涮整
50
4)频率偸差的监测.宜使用具有连续监测和 统汁功能的仪做 仪表或自动监控系统,其误 差不大于±0・0皿一个基木记录周期为Is;
任一项不满足要求扣10分.无相应监测设备 的・对应项不扣分。
5)谐波监测设备测量采样窗口一般取10个周 波,一个基本记录周期为3s:
6)三相不平衡度监测装宜测虽采样窗口一般 取10个周波,一个基木记录周期为3s。三相 电压不平衡度测虽允许误差限值为±0・2%,三 相电流不平衡度测址允许误差限值为±映。
1)未开展电压频率记录统讣工作的•不得分:
2)统计工作不完善的.扣20分。
2.3
设备监督重点
100
检查设备技术资料及现场查看。
2. 3.1
电压、频率.谐波、三相不平衡度 监测点应符合要求
50
1)发电厂所在区域的电网调度中心列为考核 点及监测点的发电厂商圧母线(主变商压侧) 应设貝为电压监测点:

国家标准委关于下达2015年第二批国家标准制修订计划的通知-国标委综合[2015]52号

国家标准委关于下达2015年第二批国家标准制修订计划的通知-国标委综合[2015]52号

国家标准委关于下达2015年第二批国家标准制修订计划的通知
正文:
----------------------------------------------------------------------------------------------------------------------------------------------------
国家标准委关于下达2015年第二批国家标准制修订计划的通知
国标委综合[2015]52号
各有关单位:
经研究,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决定下达2015年第二批国家标准制修订计划(见附件)。

本批计划共计683项,其中制定466项,修订217项;推荐性标准679项,指导性技术文件4项。

请你单位组织、监督有关全国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和主要起草单位,抓紧落实和实施计划,在标准起草中加强与有关方面的协调,广泛听取意见,保证标准质量和水平,按时完成国家标准制修订任务。

国家标准委
2015年7月31日
附件:2015年第二批国家标准计划项目汇总表
——结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技术监督动态(内部交流)主办:江苏方天电力技术有限公司2015年元月25日第168期一.技术监督设备动态 (2)1.某电厂500千伏电容式电压互感器故障分析 (2)2.某发电有限公司主蒸汽取样管断裂原因分析及对策 (4)3.某电厂2号机组甲引风机振动分析处理 (12)二.节能减排 (19)1.2014年江苏节能减排发电调度成效显著 (19)2.江苏省热电机组管理信息系统运行 (20)3.燃煤机组烟气脱硫实时监控及信息管理系统运行 (20)一.技术监督设备动态1.某电厂500千伏电容式电压互感器故障分析1.1.概述某电厂500kV电容式电压互感器发生故障,二次电压不平衡(有1相电压异常升高),分析怀疑电容击穿,返回到制造厂进行了解体分析。

该电压互感器铭牌参数如下:1.2.返厂试验分析(1)外观检查:检查表明:1)油位计显示油面升高,超出视窗;2)下节分压器绝缘油渗漏到TR油箱内,分解分压器和电磁单元时油箱内绝缘油已满,见图1所示。

图1(2)电磁单元绝缘电阻:电磁单元二次绕组之间及二次绕组对地绝缘电阻大于2000兆欧,电抗末端对地(含BL)绝缘电阻大于2000兆欧,电容末端N对地绝缘电阻大于2000兆欧。

(3)下节分压器电容量:运用反接线、10kV测试电压结果表明,下节分压器电容量返厂测试值比出厂值升高了22%。

(4)解剖情况:下节分压器中压套管密封圈抛出密封槽(如图2所示),分压器绝缘油渗漏到电磁单元箱体内,分压器顶部有一组电容元件缺油损坏击穿。

图21.3.分析和建议综上分析,下节分压器装配时中压套管密封圈放置不到位,抛出密封槽,下节分压器的绝缘油渗漏到电磁单元油箱内,致使下节分压器顶部一组电容露出油面,运行时损坏。

建议:(1)加强现场巡检,定期检查电压互感器外观有无渗油,特别关注以及油位刻度显示;(2)停电时,开展试验检查电容量和介损。

2.某发电有限公司主蒸汽取样管断裂原因分析及对策2.1.事故经过图1为发生断裂且出现裂纹蒸汽取样管及一段新管,对应的位置见图2,材质规格如图1标注。

图中①~④管为2012年10月新更换的不锈钢管,在2014年8月12日发生泄漏(2013年8月至2014年7月期间机组停机改造,2014年7月底开机,实际运行只有12个月时间),当时对泄漏裂缝采取了带压堵漏措施,2014年9月19日,上述堵漏包箍下方管座出口直管发生断裂。

图1:来样形貌图2:来样管段对应现场位置2.2.试验分析结果(1)宏观检查①管包箍堵漏区域有一处周向的宏观裂纹(图3),该裂纹为最初泄漏位置,堵漏后包箍旁与阀门连接处断裂。

②管连接一次门处的断口旁直管表面发现较密集的横向裂纹(图4),在②管另一端有发现两条横向开裂(图5)。

④管段原始状态为直管,爆管过程中反作用力使其弯曲,在滑动包箍处及附近发现较多表面腐蚀剥落及隐约可见的横向裂纹(图6)。

③管及⑤管表面未见裂纹及腐蚀现象。

图3:①管包箍堵漏段内的横向开裂图4:②管连接一次门处断口附近表面密集裂纹图5:②管另一端管子表面横向裂纹图6:④管表面腐蚀剥落及横向裂纹(2)光谱分析在裂纹管、旧管及新管上分别取样进行元素成分分析,结果见表1,发现⑤管(2005年运行至今)含Ti元素,而其它2013年新更换的管不含Ti,④管P含量超标,且含碳量明显高于⑤管。

表1:光谱分析结果(%)(3)力学性能试验对来样管段进行拉伸、压扁、扩口试验,结果见表2,可见2012年新换的不锈钢管扩口试验不合格。

表2:力学性能结果(4)晶间腐蚀试验在①、④、⑤管上制取晶间腐蚀试样,在硫酸-硫酸铜溶液(加入铜屑)中煮沸16h,用D=5mm的压头进行弯曲试验。

①样在弯曲30°时即发生严重开裂(图7);④样弯曲45°时即发生严重开裂(图8),而⑤样弯曲180°后在10倍体式显微镜下观察未发现晶间腐蚀裂纹。

图7:①管晶间腐蚀后弯曲图8:④管晶间腐蚀后弯曲(5)硬度检测在来样管上制取硬度试样进行显微硬度检测,结果见表3。

表3:显微硬度检测结果(6)金相分析①管堵漏处裂缝旁有较多沿晶裂纹,泄漏处内壁放大后见图12,观察到明显的沿晶裂纹及灰色腐蚀产物。

在远离裂缝处取样亦发现内外壁均有沿晶裂纹及孔洞(图10)。

浸蚀后的沿晶形貌见图11。

在④管表面腐蚀剥落处制取金相试样,表面腐蚀剥落形貌见图11,放大后观察为沿晶密集裂纹及孔洞导致表层腐蚀剥落。

⑤管含Ti,由于运行时间较长,内壁有约0.1mm的氧化皮,浸蚀后观察显微组织为奥氏体+晶界碳化物+条状分布第二相,未见沿晶裂纹。

新管为316L,未投运,显微组织为孪晶奥氏体,未见碳化物。

图9:①管泄漏处内壁形貌图11:①管基体沿晶裂纹浸蚀后形貌图10:①管其他位置内、外壁沿晶裂纹、孔洞图11:④管表面腐蚀剥落形貌2.3.分析与结论经检查,取样管无超温过热迹象,泄漏为大面积沿晶氧化腐蚀裂纹所致,有些部位还发生了严重的表面层状剥落腐蚀,相对于2005年运行至今的旧管,2012年更换的TP304管C含量偏高,P含量超标,且晶间腐蚀倾向非常严重,因此综合判断为晶间腐蚀导致取样管泄漏。

晶间腐蚀属于应力腐蚀的一种,常在奥氏体不锈钢中出现,是由于晶界附近Cr元素与C形成碳化物导致晶界贫Cr所致,结合本案例具体情况,发生晶间腐蚀的可能原因有以下几种:(1)材料选用不严谨。

元素分析表明,2005年运行至今的老管含Ti,而2012年新更换的取样管可能为304不锈钢,不含强碳化物形成元素,不能消耗基体中的C导致抗腐蚀的Cr元素被消耗;含碳量偏高亦会导致其抗晶间腐蚀能力差。

此外,取样管按《流体用不锈钢无缝钢管》标准供货,不能保证良好的强韧性搭配和高温性能。

(2)热处理质量不佳导致抗晶间腐蚀能力差。

根据硬度检测结果,按照ASME标准对固溶处理后的304奥氏体不锈钢硬度的要求,新更换的取样管硬度偏高(①管由于发生了大面积严重的晶间腐蚀硬度有所降低),这说明固溶退火的效果较差,而2005年运行至今的含Ti管及未投运新管硬度均正常。

(3)应力较大。

此类小径不锈钢管由于塑性好,一般采取冷加工方法进行加工,且变形量较大,虽然能起到很大的强化效果,但亦会在其内部产生很大的加工残余拉应力,如果在后续热处理过程中不能完全消除,则会使应力腐蚀成为可能。

另外,外加载荷、热应力也会导致应力腐蚀。

(4)环境介质的影响。

产生裂纹的管子均为2012年10月新更换的,且在安装后由于机组改造曾停机运行接近一年时间,如果在停机期间内不能做到良好的维护保养,则很可能使腐蚀介质进行管道内部或接触管道外壁。

此外,供货前管子的存放、维护不当都会使不锈钢管发生环境介质下的晶间腐蚀。

3.某电厂2号机组甲引风机振动分析处理3.1.设备概况某热电有限公司#2甲引风机为成都电力机械厂生产的离心式引风机,风机型号为YI35956,其配套电机为上海电机厂生产,电机型号为YBPKK710-6,风机轴系支承简图如图1.1所示。

图1.:引风机支撑简图该风机是本次锅炉环保改造中重新设计、安装的引风机,引风机变频运行,风机及电动机安装在高约3米的水泥基座上。

3.2.振动测试处理情况(1)2014年7月15日对#2甲引风机振动进行测试,#2甲引风机变频启动,升速至最高转速880r/min,#1瓦(电机自由端)水平振动为61um,#2瓦(电机驱动端)水平振动为75um,电机自由端和驱端垂直振动均在15um以内;#3瓦(风机驱端)垂直、水平振动分别为9、70um,#4瓦(风机自由端)水平振动为80um,测试振动成分主要为一倍频。

(2)测试电机自由端地脚、台板、基础水平振动分别为63、56、51um,电机驱动端地脚、台板、基础水平振动分别为65、57、58um,风机驱动端地脚、台板、基础水平振动分别为65、65、59um,电机和风机地脚、台板、基础垂直振动均在20um以内。

风机和电机基础座有近3米高,风机驱动端基础座中部水平振动为60um,接近0米位置水平振动为37 um,风机自由端基础座中部水平振动为50um,基础座接近0米位置水平振动为40um。

风机驱动端轴承座及基础座振动分布图见图2。

图2:风机驱动端轴承座及基础座振动分布图(3)#2瓦水平振动,#3瓦垂直、水平振动,#4瓦水平振动升降速波特图如图3--8所示。

图3:#2瓦水平振动升降速波特图(动平衡前)图4:#3瓦垂直振动升降速波特图(动平衡前)图5:#3瓦水平振动升降速波特图(动平衡前)图6:#4瓦水平振动升降速波特图(动平衡前)图7:#2瓦水平方向振速升降速波特图(动平衡前)图8:#3瓦水平方向振速升降速波特图(动平衡前)(4)#2甲引风机轴承水平振动随着转速增加振动逐步增大,定速880 r/min时水平振动较大,振动成分主要为一倍频,而电机和风机的垂直振动均较小。

电机和风机的整个基础座水平振动较大。

(5)从880r/min时从上到下整个基础座水平振动均较大,#3瓦、#4瓦水平振动在860r/min时处于峰值点,振动成分为一倍频及振动随转速升高等现象分析,风机基础座水平动刚度较弱,在860r/min左右形成共振,这是造成风机水平振动较大的根本原因。

(6)欲从根本上解决目前振动问题,须提高基础座水平刚度,改变固有频率。

但风机基础座已经完工,想要改变基础座水平刚度难道较大。

但也可以通过精细动平衡进一步降低激振力从而降低振动。

(7)根据上述分析,随即对风机进行动平衡处理。

动平衡处理后,风机定速880r/min,#2瓦(电机驱动端)水平振动为14um,#3瓦(风机驱动端)垂直、水平振动分别为9、18um,#4瓦(风机自由端)水平振动为23um。

动平衡处理取得较好效果。

(8)动平衡处理后,#2瓦(电机驱动端)水平振动,#3瓦(风机驱动端)垂直、水平振动,#4瓦(风机自由端)水平振动升降速波特图如图9~12所示。

图9:#2瓦(电机驱端)水平振动升降速波特图(动平衡后)图10:#3瓦(风机驱动端)垂直振动升降速波特图(动平衡后)图11:#3瓦(风机驱动端)水平振动升降速波特图(动平衡后)图12:#4瓦(风机自由端)水平振动升降速波特图(动平衡后)3.3.结论及建议(1)#2甲引风机振动较大,经测试分析,主要原因为基础座水平刚度较弱,在860r/min左右形成共振。

在施工已经完工,再提高基础座刚度,改变其固有频率已不可能的情况下,可以通过精细动平衡进一步降低激振力从而降低振动。

(2)通过对风机动平衡,定速880r/min后,#2、#3、#4瓦(电机驱动端、风机驱动端、风机自由端)水平振动分别为14、9、23um。

经过处理该引风机振动优良。

二.节能减排1.2014年江苏节能减排发电调度成效显著据悉,2014年江苏以发电权交易为特征的节能减排发电调度成效显著,全年共完成发电权交易电量257亿千瓦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