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 第三章 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 第一节 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
2019年秋高中地理 第三章 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 第一节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课件

2.山西煤炭资源开发的优势条件 (1)煤炭资源丰富,开采条件好。
(2)市场广阔。 ①我国是能源消费大国,能源消费以煤炭为主。 ②随着人口增加,生活水平提高和经济发展,对能 源的需求量继续增加。
课标 要求
(3)位置适中,交通,探究下列问题。
甲
课标 要求
乙
课标 要求
课标 要求
(2)该地生产结构变化对当地生态环境的影响,说法 正确的是( )
①实现了废弃物的零排放 ②减缓当地气候变暖的 趋势
③加剧了当地大气、水的污染 ④加剧当地水资源 的短缺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课标 要求
解析:本题考查山西省能源的综合开发利用及其影 响,关键是结合产业结构的改善回答相关能源综合利用 的措施及效益。第(1)题,煤炭的深加工,增加了附加值; 煤炭的气化,减轻了交通运输的压力;焦化气和二氧化 硫等气体的部分回收,提高了煤炭的利用率;图中涉及 的是产业结构的调整,并没有发生转移。第(2)题,生产 结构的变化,改变了生产方式,减少了废弃物的排放; 由于减少了煤炭的外运量,排放的二氧化硫气体将增多,
第三章 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
第一节 能源资源的开发
——以我国山西省为例
课标 要求
课标要求
以某区域为 例,分析该区域 能源和矿产资源 的合理开发与区 域可持续发展的 关系。
课标解读
知道:山西能源开发中存在的问题、能 源基地建设途径。 理解:山西省煤炭资源开发的优越条件 能源综合利用的途径及在开发利用中保 护和治理环境的相应措施。 应用:根据材料学会分析区域能源和矿 产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 关系。
答案:(1)A (2)B (3)D
课标 要求
2.山西省是我国煤炭输出最多的省份,随着煤炭深 加工的发展,生产结构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下图是山西 某地煤炭资源开发和综合利用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 各题。
高中地理第三章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第一节能源资源的开发__以我国山西省为例讲义含解析新人教必修3

第一节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一、能源的分类二、资源开发条件1.开发原则:开发要因地制宜,不仅要考虑区域的资源状况,而且还要考虑市场和交通条件。
2.具体表现(1)山西省的资源状况——煤炭资源丰富,开采条件好。
(2)山西省资源开发的市场条件——市场广阔。
(3)山西省的交通条件——位置适中,交通比较便利。
①地处我国中部地区,与消费城市相距不远。
②有京包、石太、太焦、大秦、神黄等铁路通过。
三、能源基地建设1.目的:充分发挥山西省的煤炭资源优势,加快山西煤炭的开采和加工转化。
2.具体措施(1)扩大煤炭开采量:扩大开发规模,增加产量。
如上图中的 A.大同煤田,B.河东煤田,C.沁水煤田。
(2)提高晋煤外运能力:逐步形成了以铁路运输为主、公路运输为辅的煤炭外运路网体系。
上图中晋煤外运三大通道:D是大秦线,E是神黄线,F是焦—兖—日线。
(3)加强煤炭的加工转换:一方面,建设坑口电站,另一方面发展炼焦业,延长生产链,提高能源工业的经济效益。
四、能源的综合利用1.存在问题改革开放初期,由于山西省的产业结构十分单一,导致经济效益低下,而且带来了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
2.具体措施进行产业结构调整,构建了煤-电-铝、煤-焦-化、煤-铁-钢三条产业链,提高了能源的综合利用程度和附加价值。
3.效果(1)山西省产业结构由以煤炭开采业为主的单一结构转变为以能源、冶金、化工、建材为主的多元结构,实现了产业结构的升级。
(2)山西省不仅发挥了全国能源基地的作用,而且促进了山西省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
五、环境的保护与治理1.提高煤的利用技术以技术创新为先导,改变传统的煤炭资源开发利用模式,提高煤炭的综合利用技术和废弃物利用技术,推进清洁能源产业的发展。
2.“三废”的治理(1)对于占地面积较大且容易自燃引起空气污染的煤矸石,主要用于发电、供热和填充露天矿坑及塌陷区;对于选煤厂产生的煤泥,经干燥后再利用。
(2)对于废水,主要采取沉淀净化的办法。
高中地理 第三章 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 1 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课件 新人教版必

(2)图甲所示虚线地区范围内,在能源和重化工基地发展与建 设中面临的重大问题有哪些?应如何解决?
提示:①水资源短缺——节约用水,提高水资源利用率,防 治水污染;②交通运力不足——发展交通,提高外运能力;③生 态脆弱,污染严重——加强生态建设和保护,防治污染。
(3)图乙中显示我国煤炭工业空间布局所存在的问题是什么? 结合图示,目前的能源输出方式主要有哪些?
提示:我国煤炭工业空间布局不平衡。 能源输出方式有:①通过铁路运到东部沿海港口,再通过海 运运往南方;②通过铁路、公路运往南方;③通过建坑口电站, 将煤炭输出转为电能输出(西电东送)。
(4)结合教材 P44 中四则资料,分析山西省煤炭市场将面临哪些 方面的挑战?山西省将采取什么对策实现煤炭工业的持续发展?
F 是 焦—兖—日 线。 (3)加强煤炭的加工转换:一方面,建设 坑口 电站,另一方
面发展 炼焦业 ,延长生产链,提高能源工业的经济效益。
[合作探究] 图甲为“我国的能源和重化工基地”,图乙是“煤炭产区及外 运线路”。读图,探究下列问题。
(1)简要说明图甲所示地区发展工业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优势有 哪些。
课基堂础学训案练
一 能源的分类 [自主学习]
1.按照能源资源的性质分类
2.按照能源资源的形成和来源分类
3.按照能源资源的开发利用状况分类
[合作探究] 1.如何区分自然资源、能源和矿产资源? 提示:能源既包括天然的,也包括人工的。自然资源中的一 部分可以作为能源(即能源资源),能源也包括一部分自然资源(即 天然能源或能源资源)。矿产资源属于自然资源,矿物能源(又叫化 石能源)是矿产资源中可以用作能源的那一部分,它们是包含与被 包含的关系。如下图:
高中地理第三章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第一节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教案新人教版必修

第一节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课时安排:1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的: 1.了解能源资源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系2.尝试评价山西资源开发条件3.通过图表和文字资料分析,了解山西能源基地建设的具体措施教学重点:1.评价山西资源开发条件2.山西能源基地建设具体措施与发展方向。
教学难点:山西能源资源的开发过程与能源基地建设。
教具准备:PPT、图表、视频教学过程:新课导入:给同学们展示神舟十号发射瞬间、伸展开太阳能电池板以及着陆时的图片,陈述三者的共同点:能源的利用,说明能源对人类生活的重要。
新课讲授:一、重要的能源资源:1、讲述能源的概念与分类以及特点①概念:能够为人类提供动力的自然资源②分类:可再生能源:包括水能、风能、生物能、潮汐能、太阳能等非可再生能源:主要是指煤炭、石油、天然气等矿物能源③展示图片,具体的了解可再生能源与非可再生能源。
并点明本节课的重点是非可再生能源。
④非可再生能源的特点:经过漫长的地质时期形成的有限的开发利用不当,容易造成生态环境的破坏2、说明充足的能源供应是保证区域经济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重要条件。
煤炭资源在能源消费结构中的地位——非常重要,我国更突出山西省是我国重要的煤炭基地,也是世界最大的煤炭基地之一。
合理开发和利用煤炭资源直接影响到山西省乃至全国的可持续发展。
二、资源开发条件(板书)1、展示中国煤炭分布图,引导学生发现中国煤炭分布的特点。
通过与其他地方的对比,说明山西省的煤炭资源在量和质的条件上与其他地方的区别,从而引出山西省煤炭开发的资源条件。
从储量、分布、品种、品质、开采条件、附生产品六个方面分析山西省的煤炭资源优势,引导学生得出山西省煤炭资源丰富的条件。
具体内容如下:(让学生读图3.1总结归纳)⑴煤炭资源丰富,开采条件好①储量丰富山西省已探明的煤炭资源储量为2 700亿吨,按2002年生产规模(4.8亿吨)计算,可开采560年。
②分布范围广:全省40%的土地下面有煤田分布(图3.1)。
高中地理第三章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第一节能源资

出__电__力___。 ( 2) 发 展 炼 焦 业 : 为 _冶__金__工__业___ 发 展 提 供 能 源 , 向 外 输 出
_焦__炭___。
四、能源的综合利用 1.改革开放初期的产业结构
煤炭
生态环境
2.产业结构的调整
[预 习 效 果 自 测] 山西省是我国重要的煤炭基地,号称中国的“煤海”,但一 煤独大的经济格局给山西省造成的困局也是有目共睹的 —— “挖了一山煤,污了一河水,冒了一股烟,留下一堆灰”。因 此,合理开发和利用煤炭资源直接影响着山西省的可持续发展。 据此完成1~2题。 1.“挖了一山煤,污了一河水,冒了一股烟,留下一堆灰”, 这说明以煤炭为主的经济结构给山西省带来了严重的( ) ①大气污染 ②水污染 ③固体废弃物污染 ④噪声污染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3.在开发资源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城市,随着资源的枯竭,生产 力会出现大量过剩,人们把这类城市称作“资源枯竭型城 市”,这类城市应该怎样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提示 ①实行战略性转移。这类城市一般是随资源利用而兴 起,随资源枯竭而衰败,以后应逐步引进新技术,发展高新 技术产业。②调整产业结构,发展多种产业,大力发展城市 经济。例如从资源主导到科技主导,从开发矿山到开发旅游, 使经济重新焕发生机和活力。
1.开发原则:开发要因地制宜,不仅要考虑区域的资源状况, 而且还要考虑__市__场__和_交__通__条__件___。
2.具体表现:
(1)
范围广
开采条件
齐全
(2)市场广阔。 ①我国对能源需求量进一步增加,能源_缺__口___进一步扩大。 ②我国以_煤__炭____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不 会改变。 (3)位置适中,__交__通__便__利__。 ①地处我国中部地区,与消费城市相距不远。 ②有京包、石太、太焦、__大__秦___、神黄等铁路通过。
高中地理第三章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第一节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第二课时能源的综合

2021-4-29 20XX年复习资料教学复习资料班级:科目:第二课时 能源的综合利用 环境的保护与治理『自主学习』一、能源的综合利用(以山西煤炭开发为例)1.存在问题2.具体措施:进行□04产业结构调整,主要构建了煤—电—铝、□05煤—焦—化、煤—铁—钢三条产业链,提高了能源的综合利用程度和附加价值。
3.效果(1)形成了以□06能源、冶金、□07化工、建材为主的多元结构。
(2)实现了□08产业结构的升级。
[自我探究] 进行资源深加工,构建三大产业链有哪些意义?提示 有利于调整产业结构,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增加就业机会,增加居民收入;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提高经济效益;减少污染物的排放,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有利于环境质量的改善。
二、环境的保护与治理1.工矿区生态环境建设(1)生态问题的成因:□01露天矿表土的剥离,井矿巷道的建设,矿区□02道路的铺设。
(2)生态建设措施:通过□03工程及生物措施,结合土地的复垦,建立集约经营的高效蔬菜、水果及肉蛋奶生产基地。
2.“三废”的治理(1)“三废”的产生:□04燃煤发电、洗煤、炼焦等。
(2)治理措施 ①加大□05科技投入。
②改变传统的煤炭资源开发利用模式。
③提高煤炭的□06综合利用技术和废弃物利用技术。
④推进□07清洁能源产业的发展。
3.调整产业结构(1)调整原有的重化工业,使其产品向深加工、□08高附加值方向发展。
(2)大力发展农业、轻纺工业、□09高新技术产业和旅游业,降低□10重化工业的比重。
[自我探究] 能源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为什么必须与生态环境治理同步?提示 能源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过程中容易产生诸如地表破坏、大气污染、水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等问题,要想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在能源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过程中同时进行生态环境治理。
『自我反馈』第三届中国(太原)国际煤炭与能源新产业博览会的主题是“绿色能源,循环经济,转型发展”。
据此回答第1题。
高中地理第三章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第1节能源资源的开发__以我国山西省为例精练含解析新人教3

第1节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基础巩固一、单项选择题(2019·山西太原质检)陕西榆林市是我国国家级能源化工基地,经济结构以重化工业为主。
读图,回答1~2题。
1.榆林市成为我国国家级能源化工基地的优势条件有(C)①煤、气、盐资源丰富②水陆交通便利③市场广阔④科技力量雄厚⑤国家政策支持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⑤D.②④⑤2.榆林市发展重化工业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可能有(D)①改变地表形态,减缓水土流失②加剧大气污染,雾霾天气增多③增加能源输出,消除贫困现象④完善基础设施,促进城市发展A.①② B.③④C.①③ D.②④【解析】第1题,图中显示榆林没有水路交通,该地处于陕西,科技较落后,故②④说法错误。
第2题,发展重化工业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从而完善基础设施;但重化工业属于严重污染的产业,会加剧当地大气污染.3.山西正在建设我国最大炼铝厂,其考虑的主导因素是(B)A.山西铝土储量丰富B.山西能源资源丰富,价格低廉C.山西冶金工业技术水平高D.山西劳动力资源丰富【解析】炼铝厂是动力导向型工业,因此应靠近能源丰富的地区布局。
4.山西建设坑口电站,不能达到的目标是(D)A.减轻铁路运输压力B.改善能源输出方式C.增加经济产值D.降低省内环境污染【解析】变输煤为输电,燃烧发电,会造成大气污染和固体废弃物污染,因此不能降低山西省内的环境污染。
(2019·石家庄模拟)木里煤田紧邻祁连山自然保护区,由于大面积露天采煤,当地绿色的高山草甸变成了大片黑色和灰白色的深坑,生态环境修复困难。
下图示意木里煤田位置。
据此完成5~6题。
5.木里煤田露天开采导致当地(B)A.冰川面积快速萎缩B.地表涵养水源功能减弱C.河流年径流量增加D.草甸生态系统趋于复杂6.木里煤田生态环境修复困难,是由于当地(C)A.资金不足B.交通不便C.气候恶劣D.氧气缺乏【解析】第5题,煤田露天开采,一定会破坏地表植被,导致地表涵养水源功能减弱。
【2020】高中地理第三章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第一节能源资源的开发__以我国山西省为例教学案新人教版必

一、能源的分类如图中的①大同、②平朔、③西山、沁水、霍西、河东等大型煤炭基地的[教材P41思考]| 资源开发条件———————情景导入先思考 ———————有一句流行全国的谚语是:“山东山西山里有,湖南湖北湖里出。
”点明3.山西省的交通条件——位置适中,交通比较便利目前晋煤外运的主要通道以铁路为主。
从东西南北的方位来看,北面是内———————应用体验不可少 ———————(1)国际煤炭与能源新产业博览会在该省召开,这与该省__________资源丰富有关。
填写图中字母所代表的煤田名称:A________煤田,B________煤田,C ________煤田,其中________煤田是优质动力煤产地,________煤田是优质主|———————煤间接液化技术是将煤首先经气化制造出合成气,合成气再经催化合成转根据上述内容,我国发展“煤变油”最好在哪一省区,为什么?提示:山西省。
山西省不仅煤炭储量丰富,产量大,而且外运压力大。
发展“煤变油”可以减轻煤炭外运对交通的压力,又能缓解石油紧张的局面。
———————核心要点掌握好 ———————一、山西省能源基地建设的具体措施(1)A图显示________投资比重大,以便发挥全国能源基地的作用。
B图反映在能源方面山西省电力投资比重接近了煤炭投资,这样做有何(3)C图显示在冶金工业中投资明显向耗能大的________工业倾斜,山西省发展该工业的有利条件有哪些?|———————情景导入先思考 ———————200斤重的南瓜、五颜六色的彩椒、长在空中的红茄……它们赖以生存的土(2)综合利用进程中污染环境:2.环境保护与治理的方法和手段(1)提高煤的利用技术:(2)“三废”的治理:(3)调整产业结构:二、我国的能源问题解决措施1.采取多元化进口石油战略。
2.完善石油储备体系。
例如:山西煤炭资源丰富,开发利用前景广阔,但水资源匮乏,生态环境脆弱,交通运输能力不足,这些都制约着山西煤炭资源的开发利用,所以说该省存在能源开发利用与环境保护、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矛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K12课件
6
2.提高晋煤外运能力 逐步形成了以 铁路 运输为主, 公路 运输为辅的煤炭外运 路网体系。 3.加强煤炭的加工转换 (1)建设坑口电站:使电力生产能力明显提高,变输出煤为 输出 电力 。 (2)发展炼焦业:为冶金工业发展提供能源,向外输出焦炭。
K12课件
7
四、能源的综合利用
1.改革开放初期的产业结构 产业结构单一,煤炭工业是全省经济的核心部门,效益低下。
K12课件
1
第一节
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
一、能源的分类 1.可再生能源 包括 水能 、风能、 生物能 、潮汐能、 太阳能 等。 2.非可再生能源 (1)类型:主要包括 煤炭 、石油、 天然气 等矿物能源。 (2)特点:数量有限,若开发利用不当,容易造成 生态环境 的破坏。
K12课件
2
[温馨提示] 可再生资源的再生是有一定的周期和承受能力的, 当人类的开发利用超过了可再生能源的承受能力,或者 超出了能源循环的周期,可再生能源就难以再生。
“一个转变”——以煤炭开采业为主的单一结构转变为 以能源、冶金、化工、建材为主的多元结构。
“三条产业链”——“煤—电—铝、煤—焦—化、煤—铁 —钢”。
“两大影响”——发挥了全国能源基地的作用,促进了山 西省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
K12课件
9
五、环境的保护与治理 1.提高煤的利用技术 以技术创新为先导,大力推动以洁净煤技术为代表的清 洁能源产业的发展。 2.“三废”的治理 (1)对于占地面积较大且容易自燃引起空气污染的煤矸 石,主要用于发电 、 供热和填充露天矿坑及塌陷区;对于选 煤厂产生的煤泥,经干燥后再利用。
北京的距离较近;有滨洲线、京通线、通霍线等铁路联系。
3.内蒙古东部除煤炭资源外,还有石油、铅锌矿、铁等
矿产资源。其中,白云鄂博的稀土矿是我国最大的稀土矿。内
蒙古东部地区应该围绕煤炭资源开发,延长煤炭的生产链,提
高能源的综合利用和深层次开发,极大地增加产品的附加值。
K12课件
16
[教材 P47 思考] 1.(1)隔离护坝:主要作用是将采掘区与河流隔开,以免 河水流入采掘区。 (2)排水沟:主要作用是引开可能进入采掘区的雨水或其 他水源。 (3)公路紧靠采掘区,方便运输车辆就近从工地上公路。 (4)固沙草方格:使流沙不易被风吹起,达到阻沙、固沙 的目的。 (5)灌木、乔木:建立旱生植物带,阻沙、固沙。 (6)在复垦区的周围,同样种植了灌木和乔木,这是为了 保护水土和防风。
K12课件
10
(2)对于废水,主要采取沉淀 净化的办法。 3.调整产业结构 (1)对原有重化工业进行调整,使产品向深加工、高附加 值方向发展。 (2)大力发展农业、轻纺工业、高新技术产业 和旅游业等。
K12课件
11
[教材 P41 思考] 1.在我国的能源消费结构中,煤炭占有很大的比重, 天然气所占的比重很小;在世界的能源消费结构中,石油、 天然气占有较大的比重。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中石油比重比世 界小。世界能源消费结构中核能所占比重大,我国核能所占 比重很小。 2.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以煤炭为主,并且这种结构在相 当长的一段时期内不会改变,使山西省的煤炭资源具有广阔 的市场,必然会加速山西省煤炭资源的开发。
K12课件
4
[温馨提示] 煤炭资源的开采条件不同于开发条件,区域能源开发 条件包括资源状况(储量、分布、煤种、煤质、开采条件)、 市场和交通条件等,而开采条件只是资源状况的一个方面。
K12课件
5
三、能源基地建设
1.扩大煤炭开采量 如图中的① 大同 、②平朔、③西山、沁水、霍西、河 东等大型煤炭基地的建设。
K12课件
15
2.山西地处我国中部,临近北京、天津、郑州、洛阳、
西安、咸阳等工业中心,与上海、沈阳、武汉等相距不远,煤、
电输送距离都较近便;有京包、石太、太焦、神黄等铁路通过,
交通便利。内蒙古东部地区偏居我国北部边陲,与其他地区联
系较差,但东部紧靠能源有缺口的东北重工业基地,临近哈尔
滨、长春、沈阳等工业中心,运输煤炭也较近便,南部与天津、
K12课件
3
二、资源开发条件 1.煤炭资源丰富,开采条件好: 储量丰富、分布范围 广、 煤种齐全 、煤质优良、开采条件好。 2.市场广阔:我国的能源消费以 煤炭 为主,我国对能 源的需求量进一步增加, 能源缺口 进一步扩大。 3.位置适中,交通比较便利:地处我国 中部地区,与 消费城市相距不远;有京包、石太、太焦、 大秦 、神黄等 铁路通过,为晋煤外运提供了较好的条件。
13
2.面临的挑战:“西气东输”使晋煤失去部分市场; “西电东送”使晋煤在东部的市场份额进一步减少;今后 核电和水电的比重将大幅上升,国内对晋煤的需求减弱; 山西煤的开采因种种原因不具优势。
实施对策:加快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降低开采成本; 加强煤炭的深加工和转换,变成电能、煤气、液化产品等, 增强市场的适应性和竞争力;加强以煤炭为原料的化工产 品的开发,增加附加值,提高 1.(1)输出煤会减轻本地环境污染,而造成使用地的环 境污染;输出电会增加本地的环境污染,但能减轻能源消 费地的大气污染。 (2)从输出成本来看,输电成本低,而输煤成本高。 (3)山西缺水,燃煤发电要消耗大量水资源,如输电则 会加剧山西水资源的短缺。
K12课件
2.产业结构的调整
从“六五”时期开始进行产业结构调整,主要构建了煤—电 —铝,煤—焦—化、煤—铁—钢三条产业链,提高了能源的综合
利用程度和附加值。
3.结果 (1)单一结构转变为 多元 结构,实现了产业结构升级。
(2)原料工业超过采掘工业,占主导地位。
K12课件
8
[巧学妙记] 数字法记忆山西省能源综合利用的结果
K12课件
14
[教材 P45 思考] 1.煤—电—铝:依赖煤炭和铝矿输出电力和铝制品; 煤—焦—化:依赖煤炭,输出焦炭和化工产品;煤—铁— 钢:依赖煤炭和铁矿,输出钢铁。 2.由原来输出煤炭到现在输出电力、煤气、液化气、 焦炭、化工产品、水泥等原料为主;能够提高经济效益。 [教材 P46 活动] 1.从煤炭的蕴藏量看,山西省与内蒙古东部地区共 同点是储量都很丰富,但山西省比内蒙古东部地区蕴藏 量要大。从品种看,山西省煤种齐全,而内蒙古东部地 区主要是以褐煤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