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江做四十次还在挨骂的事他六次便成功了!
《水浒传》另一蓝本:《宋江三十六人赞》全文

《水浒传》另一蓝本:《宋江三十六人赞》全文(《水浒传》绘画本)(王事情看水浒第2期~~~这两期主要是讲《水浒传》的蓝本,下一期会讲史料考证。
请大家多多关注。
)《水浒》故事,千古流传,亦有其祖。
其本有二,一为《大宋宣和遗事》,二为《宋江三十六人赞》。
前者先不论,后者为龚开所作。
龚开,字圣予,号翠岩(张无忌之父,名张翠山),淮阴人,宋末元初人,诗文书画皆擅。
(南宋画家龚开画像)他画马乃是一绝,人谓“风鬃雾鬣,豪骨兰筋”,如同逝电追风,生动无比,开写意画马之先河。
(龚开所作《瘦马图》)又有人物写像,便是《宋江三十六人赞》。
龚开“年少时壮宋江事”,便一直心之念之,“欲存之画赞”。
后来读到中书侍郎侯蒙一篇上疏,陈“制贼之计”说:“宋江三十六人横行河朔,京东官军数万无敢抗者,其材必有过人,不若赦过招降,使讨方腊,以此自赎,或可平东南之乱。
”于是更坚其心,集三十六人为一赞。
并解释道,“余尝以江之所为,虽不得自齿,然其识器超卓有过人者,立号既不僭侈,名称俨然犹循轨辙,虽托之记载可也。
”意思是,宋江等人当时虽然不能自己为自己的起事之事做出解释和说明,但是他们的见识器量必定有过人之处,称呼的绰号非王非皇,虽然凶恶,但还算平常,不算僭越,因此记载下来也不算逾矩。
又说:古称柳盗跖为“海贼之圣”,以其守一至于极处,能出类而拔萃。
若江者其殆庶几乎!虽然,彼跖与江,与之盗名而不辞,躬履盗迹而无讳者也,岂若世之乱臣贼子,畏影而自走,所为近在一身而其祸未尝不流四海!呜呼,与其逢圣公之徒,孰若跖与江也!(水浒英雄群像)柳盗跖又名柳下跖,是柳下惠之弟,这两兄弟堪称中国历史上彪悍到爆棚的人物,他们每人有一个成语,柳下惠是“坐怀不乱”,柳下跖是“盗亦有道”。
《庄子·外篇·胠箧第十》跖之徒问与跖曰:“盗亦有道乎?”跖曰:“何适而无有道耶?夫妄意室中之藏,圣也;入先,勇也;出后,义也;知可否,智也;分均,仁也;五者不备而能成大盗者,天下未之有也!”画家把宋江与盗跖相提并论,认为梁山泊众人也有圣、勇、义、智、仁等五义,威震河朔,成就一番事业,世上这样的人少之又少。
宋江三十六人赞(并序记)

据《东都事略•侯蒙传》:“江以三十六人横行河朔,京东官军数万无敢抗者。
”又据《宋史•徽宗本纪》:“淮南盗宋江等犯淮阳军,遣将讨捕,又犯京东、河北,入楚、海州界,命知州张叔夜招降之。
”《宋史•张叔夜传》:“宋江起河朔,转略十郡,官军莫敢婴其锋。
声言将至,叔夜使间者觇所向,贼径趋海濒,劫钜舟十余,载掳获。
于是募死士得千人,设伏近城,而出轻兵距海诱之战,先匿壮卒海旁,伺兵合,举火焚其舟,贼闻之皆无斗志,伏兵乘之,擒其副贼,江乃降。
”李□的《十朝纲要》,宋代陈均《九朝编年备要》和徐梦莘的《三朝北盟会编》,也都有类似的记载。
还有的记载说宋江投降后曾参加过征方腊之役。
从这些记载里,可以知道这支起义军,人数不多(但也决不止36人),战斗力很强,在群众中甚有影响,曾经给宋王朝造成一定的威胁。
宋江等起义的年代大约在宣和元年(1119)至宣和三年(1121),前后三年多。
宋代说书伎艺兴盛,民间流传的宋江等36人故事,很快就被说书人采来作为创作话本的素材,南宋罗烨《醉翁谈录》记有小说篇目《青面兽》、《花和尚》和《武行者》,这当是说的杨志、鲁智深、武松的故事,此外,《石头孙立》一篇可能也是水浒故事。
这是有关《水浒传》话本的最早记载。
南宋末有龚开的《宋江三十六人赞并序》,序里说:“宋江事见于街谈巷语。
”并说在龚开之前有画院待诏李嵩,曾画过宋江等人像。
但龚开的赞并未说故事内容。
现在看到的最早写水浒故事的作品,是《大宋宣和遗事》(见《宣和遗事》),它或出于元人,或为宋人旧本而元时又有增益。
有的研究者认为它是说书艺人的底本。
它所记水浒故事梗概,从杨志卖刀杀人起,经智取生辰纲、宋江杀惜、九天玄女授天书,直到受招安平方腊止,顺序和现在的《水浒传》基本一致。
这时的水浒故事已由许多分散独立的单篇,发展为系统连贯的整体。
元代杂剧盛行,有大量的水浒戏出现,元杂剧和《大宋宣和遗事》所记水浒的人物姓名大致相同,但聚义地点不同,杂剧说的是梁山泊,《遗事》说的是太行山;杂剧中已有“一百八个头领”之语,《遗事》只提到了36将的绰号姓名;《遗事》中写李逵位列第14,燕青位列第28,杂剧中李逵是第13头领,燕青是第15头领。
宋江200字评价

宋江200字评价谈谈《水浒传》中的宋江形象宋江这个人物,受评论最多,褒贬不一,金圣叹评价“水浒写其余107人简单,写宋江最难,其余人物,或好或坏,然而宋江却好中有坏,贬中有褒,实是一复杂人物。
” 宋江第一次出场在十七回,原文写到“驰名大孝,为人仗义疏财,人皆称他做‘孝义黑三郎’”,这宋江自在县城做押司,他刀笔精通,吏道纯熟,更兼爱习枪棒,学得武艺多般,生平只好结识江湖上好汉,但有人来投奔他的,无有不纳,便留在座上,终日追陪,并无厌倦,若要起身,尽力资助,人问他求钱物,亦不推脱,且好做方便,每每排忧解难,只是同全人性命,时常散施药饵,济人贫困,人之急,扶人之困,以此乐,以此闻名,都称他做‘及时雨’”。
从原文可以看出,宋江是“仗义疏财”“ 好结识江湖上好汉”“乐善好施”的,而且后文中宋江做的每一件事,也都大体上符合上述的这些特点。
然而才子金圣叹却评价:“只写李逵,岂不段段都是妙绝文字,却不知正为段段都在宋江事后,故便妙不可言。
盖作者只是痛恨宋江奸诈,故处处紧接出一段李逵朴诚来,做个形击,”又将他与吴用对比:“吴用与宋江差处,只是吴用肯明白说自家是智多星,宋江却定说自家志诚质朴。
”毛泽东也说宋江是投降派,是反动的。
这其中的原因是什么呢?表面上看,宋江真诚待人,义薄云天,处心积虑要谋反。
然而仔细阅读,却又感到宋江很做作虚伪,心机重重,城府很深,真心待人,义薄云天,处心积虑要谋反,对朝廷忠心耿耿,很是矛盾的形象。
我认为,在梁上一百零八个好汉中,宋江能够独立于群雄之首,让手下将领都心甘情愿为他卖命,这些好汉有原来朝中大将,禁军教头,也有许多杀人不眨眼的绿林好汉,却都对宋江肝脑涂地,惟命是从,这其中自然看出了他的领袖气质与领导才能,首先,宋江是极具善于言辞,善于笼络人心,朝廷派了多少大将去捉拿宋江,这些大将在交战时往往会为投降的旧臣感到羞耻,然而每个人都在宋江的安抚下心悦诚服的投降了,从此,忠心耿耿,其次,送检无论何时都表现出自谦的态度,时时一“小吏”自居,到处推让第一把交椅,虽说有做做之嫌,却也给人小心谨慎,真诚正直之感,再次,宋江为人宽宏大量,如李逵误以为宋江抢劫民女后,宋江都是以宽宏之心解决了事情,这也是日后宋江用毒药毒死李逵,他都默默忍受的原因之一吧,最后,在宋江的统领下,水泊梁山从一个山头,发展成为一个有一百多人的大部落,他本人也就自然而然的做了头把交椅。
宋江的成功秘诀

借 物 , 他 也 从 不 敷 衍 推 托 , 还 时 常 向 当地 百 来 做 一 把 手 打 下 了 坚 实 基 础 。 果 然 , 晁 老 大 姓 散 施 棺 木 药 材 , 济 人 贫 苦 ,扶 人 之 困 。 这 命 丧 曾 头 市 后 ,梁 山 集 团 上 上 下 下 一 致 表 决 ,
处 事 说 起 。 首 先 是 忠 孝 。 自古 以 来 “百 善 孝 为 先 ”,
更 何 况 晁 老 大 也 只 是 嘴 上 谦 让 一 下 而 已 , 并 非 打 心 眼 做 人 必 须 具 备 的 最 基 本 的 道 德 品 质 。 无
进 入 梁 山 集 团后 , 宋 江 并 没 有 因 为 当 了
此 后 ,宋 江 每 次 都 以 “哥 哥 乃 山 寨 之 主 ,
从 不 表 现 出 丝 毫 的 厌 倦 ;每 当客 人 要 离开 时 , 岂 可 轻 动 ” 为 由 , 将 晁 老 大 留 在 山 寨 之 中 ,
他 一 定 竭 尽 所 能 , 鼎 力 资 助 ;有 人 向 他 借 钱 而 他 则 南 征 北 战 , 立 下 汗 马 功 劳 , 这 为 他 后
爱 习枪 棒 ,吏道 纯 熟 。然 而 ,论 相 貌 ,宋 江 展 铺 平 了道 路 。 所 以 ,他 一 上 梁 山 就 毫 无 阻
不 如 林 中、 武 松 等人 ;论 背 景 , 宋 江 不 如 呼 力地 坐 上 了 第 二 把 交椅 , 晁 盖 本 来 说 让 宋 江
延 灼 、 杨 志 等 人 ;论 文 才 智 谋 , 宋 江 也 不 如 坐 第一 把 交椅 ,但 被 宋 江婉 言 谢 绝 了 。 当然 ,
使 得 宋 江 声 名 远 播 , 江 湖 上 无人 不 知 、 无 人 宋 江 稳 稳 地 坐 上 了 第一 把 交椅 。 (
宋江水军扎寨概括

宋江水军扎寨概括这宋江不负晁盖遗言,要把寨主之位让与卢员外,众人不服。
宋江道:“梁山泊东有东平府和东昌府,我们今去问他借粮,我和卢员外抓阄各拈一处。
如先打破城的,便做梁山泊主。
”众皆无语。
宋江抓阄抓到东平府,卢俊义抓到东昌府。
当日调拨人马,宋江、卢俊义各拨头领二十五员,马步军兵一万,水军头领三员。
分头去打东平府和东昌府。
宋江领兵到东平府,在离城四十里的安山镇扎住军马,派郁保四和王定六前去下战书,被打得皮开肉绽回到大寨。
宋江见打了两个,怒气填胸,便要平吞州郡。
派史进先进城来,只待交战时里应外合。
这史进收拾金银,藏了暗器,转入城中,来到昔日相好的妓女李瑞兰家。
虔婆迫使大伯去东平府里首告,数十个做公的把史进绑至东平府厅上,被打二百大棍。
史进去了之后,宋江写书给吴用知道。
吴用看了来书,连夜来见宋江,知道史进会出事,便叫顾大嫂扮做贫婆,潜入城中,暗与史进说知:“月尽夜,黄昏我们必来打城,你可就水火之处安排脱身之计。
”吴用又与宋江说到:“兄长可先打汶上县,百姓必然都奔东平府,却叫顾大嫂杂在数内,乘势入城。
”吴用设计已毕,回东昌府去了。
宋江点起解珍、解宝,引五百余人,攻打汶上县。
果然百姓扶老携幼,都奔东平府来。
顾大嫂杂在众人里面,入城来。
次日,提着饭罐,央求一个年老公人带她去牢里见史进,只说得:“月尽夜……叫你……自挣扎。
”便被小节级打出牢门。
原来那个月是大尽,有三十。
到二十九这天,史进误以为是月尽日,当晚挣脱了枷,又把牢中五六十人尽数放了,只等外面救应。
有人报知太守,程万里连忙请兵马都监董平商议,由董平领军出城去捉宋江,程太守带人去牢前。
史进在牢里与官兵对峙着,顾大嫂只叫得苦。
这里,董平带兵马杀奔宋江寨来。
伏路小军报知宋江,宋江点兵迎敌。
宋江遣韩滔出马,再叫徐宁替回韩滔,交战良久,恐徐宁有失,便教鸣金收军。
董平乘势直追杀入阵来,宋江鞭梢一指,四下军兵一齐围住。
宋江指挥军兵围定董平,直杀到申牌之后,董平才冲开条路,收军回城。
关于宋江的小故事

关于宋江的小故事篇一:宋江等主要人物故事情节宋江、吴用、鲁智深、武松、李逵、林冲、杨志一、宋江:1、宋江私放晁天王,晁盖打劫了生辰纲以后,官府四处捉拿嫌犯,白胜由于受刑不过而供出了晁盖等人,官府准备立刻去捉拿晁盖,宋江得知后,及时报告给晁盖,晁盖才得以做好准备,逃脱官府的缉捕,宋江还算讲点义气。
2、宋江怒杀阎婆惜,晁盖逃到梁山以后,为报答宋江,由赤发鬼刘唐带着几百两银子,夜里去见宋江,并且留下晁盖的书信一封,但是晁盖的这封书信不巧被阎婆惜得知,要威胁宋江私通劫匪,宋江无奈,怒杀阎婆惜,宋江也是心狠手辣之人。
3、宋江收服霹雳火:宋江杀阎婆惜以后逃到了花荣的清风寨,由于刘高的老婆诬陷宋江,又导致花荣造反,秦明知道后,带领500士卒去捉拿宋江花荣,被宋江骗入陷马坑活捉,宋江又叫士兵带上秦明的盔甲去大闹知府,知府以为真秦明,就杀了秦明全家,秦明无奈只得和宋江入伙,宋江又将花荣的妹妹许配秦明。
宋江乃心机之人!4、及时雨会神行太保:在江州牢城宋江结识了神行太保戴宗和后来水浒上主教黑旋风李逵,李逵和宋江一见如故,拜宋江为兄。
宋江为人仗义很会笼络人心。
5、宋公明三打祝家庄:石秀杨雄还有时迁一起投奔梁山,路过祝家庄时,因时迁偷了祝家庄的一只报晓鸡,而引来梁山和祝家庄的大战,林冲、花荣、秦明、李逵、扈三娘、王英、石秀、欧鹏、邓飞、还有解珍解宝,孙新孙立,都投入到这场战争中来。
最后在宋江和吴用的指挥下梁山攻破祝家庄,凯旋而归,并将扈三娘许配给了王英,宋江能统领众梁山好汉,说明他还是一个帅才,不过遇有愚忠而导致了梁山的最终失败。
二、吴用:1、吴学究说三阮撞筹:刘唐和公孙胜相继来告知晁盖,将有十万的不义之财等晁盖打劫,为了壮大力量,吴用决定拉三阮入伙,因为他们都是能干和痛恨官府之人,吴用先是用刺激的方法说梁山泊如何如何好,最后又说有十万的不义之财和民脂民膏等他们去打劫,于是三阮立马应声入伙。
打劫生辰纲,吴用乃多智之人。
2、吴用智劫生辰纲:梁中书要杨志送宝,杨志不要大张旗鼓,而要扮做客商。
关于宋江的故事简介

关于宋江的故事简介1、私放晁盖晁盖在智取生辰纲之后,事情遭到败露,身为当地衙门小吏的宋江明明知道晁盖窃了生辰纲,犯下了弥天大罪,但是因为宋江觉得晁盖是他的心腹兄弟,虽然晁盖做的事在法度上不可能饶恕,但是他还是伙同知名捕快朱仝私放了晁盖。
不忍心看到自己的好兄弟命丧于此。
2、三打祝家庄宋江攻打祝家庄,首战失利,乃约李应不助祝家庄。
二次进兵的时候,遇到了扈家庄扈三娘,擒去王英,然后林冲感到很气愤,便自告奋勇去擒住三娘,后换来扈庄的求和,不助祝庄。
宋江正在筹思破庄之计的当口,正好赶上孙立携眷友来投奔宋江,后来想到办法,随计用里应外合的计谋,派使孙立等假意投奔庄教师栾廷玉,佯称合御梁山;又差石秀出战,假装是为孙立擒去,这才使得祝庄不疑其他。
乐和于庄内智锄祝小三,结合庄民钟离父子等内应,宋江外攻,大破祝家庄。
3、浔阳楼题反诗宋江因犯事被发配到江州。
一日无事,宋江上浔阳楼喝酒,乘着酒兴题诗。
城中有个在闲通判黄文炳,为人阿谀谄佞,平时竭力讨好蔡九知府,指望他引荐出职做官。
他发现宋江反诗的时候,心中大喜,如获至宝,即向知府告发,说诗里“他日若遂凌云志,敢笑黄巢不丈夫”有反意。
因此宋江就被打入大牢,保守折磨。
4、怒杀阎婆惜晁盖等人抢劫生辰纲后,事情暴露,官府扬言要抓他们,被举报说是宋江报的信并且收受了晁盖的贿赂。
阎婆惜是宋江的老婆并且有了外遇喜欢上同为押司的张文远,她发现了宋江和晁盖等人有联系后以告发相威胁,宋江怒下不小心就给杀了。
5、梁山泊好汉劫法场在江州,宋江得到戴宗和李逵的照顾,但因酒醉在浔阳楼墙壁上题了反诗,被江州知府蔡京的儿子蔡九判处死刑。
正准备行刑时,梁山泊英雄,在智多星策划下,大闹江州法场,前来劫走了宋江、戴宗。
事后,29位英雄在江州白龙庙聚会,浩浩荡荡返回梁山泊,宋江在山寨中坐了第二把交椅。
宋江巧计闹县衙_中国民间故事

宋江巧计闹县衙宋江是一个足智多谋的人。
一次,他看见有位老大娘坐在街上痛哭,走上前去一问,原来这位老大娘只母女二人,靠女儿小梅卖唱为生。
今儿早上,新上任的知县从街上经过,看到正在卖唱的小梅有几分姿色,便叫衙役将她抢入县衙去了。
老大娘孤老无靠,因而伤心不已。
宋江听了老大娘这番哭诉,心想:这位新知县刚上任就为非作歹,公然青天白日在大街上抢夺民女,真正可恶,一定要设法惩治他一下。
他回去同弟弟宋清商议一番,便来告诉这位老大娘,叫她如何如何去救小梅出虎口。
老大娘照计行事,先把宋江送来的头面衣裳穿了,叫了一乘软轿,一直抬到衙门口,叫衙役进里面通报,说:老爷的丈母娘来了,要见老爷。
众衙役不敢怠慢,点头哈腰,把老大娘请了进去。
老大娘走进内厅,只见知县正在调戏小梅,小梅百般抵抗,于是故意高声喊道:“贤婿万福!”知县忽听有人大喊大叫,正要发作,回头一望,见是小梅的娘。
小梅趁机挣脱跑过来,一头扑在娘怀里痛哭起来。
老大娘偷偷捏了小梅一把,假意劝说道:“呆丫头,哭什么啊,嫁给老爷,人家想还想不到哪!”知县一听有门,忙过去施礼,说:“真是我的好丈母娘,请坐!请坐!”老大娘说:“老爷,小梅不懂事,你先在这儿等着,等我领她到后房梳洗一番,再让她和老爷拜成亲。
”知县听了,浑身发酥,赶忙领小梅母女回房梳洗打扮。
老大娘领小梅进了后房,便把宋江用计救她的话说了一遍。
小梅听了,转忧为喜。
过一会儿,小梅打扮好来到前厅。
知县见刀子更加如花似玉,乐得心里发痒,抓耳挠腮。
小梅说:“我心里闷得慌,想到老爷大堂上闲逛逛。
”知县连忙上前领路。
到了大堂上,小梅问:“你对我可有真心?我说的话你可听?”知县连连点头,“我对你一片真心,你说的话我一定照办。
”“好!我平时最喜爱吃麦芽糖,你去叫个卖麦芽糖的来,买给我吃!”小梅道。
知县忙说:“这有何难!”随要发一个衙役去叫。
这时,宋清装成卖麦芽糖的,早挑着担子等在门口,宋江也找相好的众衙役去说过原委了。
知县差的人一出门,宋溥就凑上来:“麦芽糖!麦芽糖!又香又甜的麦芽糖!”衙役把宋清带上大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宋江做四十次还在挨骂的事他六次便成功了!
导语:在《水浒传》中,宋江的一哭二跪三招安是他的标志性行为。
尤其是宋江的“跪”,他的跪拜达四十次之多。
每当看到宋江下跪,大家的反应都差不
在《水浒传》中,宋江的一哭二跪三招安是他的标志性行为。
尤其是宋江的“跪”,他的跪拜达四十次之多。
每当看到宋江下跪,大家的反应都差不多:烦。
与之相比,李逵的跪拜却能引起广大读者的关注,其含义与宋江截然不同:李逵的跪拜是跪出了性格,拜出了个性,是因人而异;而宋江的跪,更多的是突出在这个“拜”字上,大有“求”或“乞求”的意味。
李逵的跪大多出于兴奋;而宋江的跪大多出于无奈,忍气吞声。
在《水浒》中,李逵的跪拜前后仅七次,除了第九十三回梦游天池见宋徽宗跪拜,是已经变性的李逵外,其他六次皆因人而异,表现了李逵对不同的人和事所持的不同态度。
真是跪出了性格,拜出了个性。
江州城初会宋江,他口口声声问戴宗:“这黑汉子是谁?”“莫不是山东及时雨黑宋江?”一口一个“黑”,全然不知礼貌。
戴宗要他下拜,他竟口出粗言:“若真个是宋公明,我便下拜;若是闲人,我却拜甚鸟!”最后,当他弄清楚眼前这个黑汉子真是宋江时,先是像孩子似的拍手,高兴地叫“爷”。
紧接着是“扑翻身躯便拜”。
这一言行,不但充分显示李逵那粗鲁、憨直的性格,同时也生动、深刻地表现了他对宋江的满腔敬重之心,初见宋江兴奋之情。
拜的真心,跪的实意。
梁山英雄劫了江州法场,救了宋江、戴宗。
白龙庙前,宋江要李逵与晁盖相见时,李逵仅仅是“望着晁盖跪了一跪”,并说道:“大哥,休怪铁牛粗鲁。
”晁盖与宋江一样,在江湖上都是赫赫有名的人物,李逵与晁盖也是初次见面,其表现就没有初会宋江时那高兴劲儿。
这一言
生活常识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