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腔穿刺与胸腔闭式引流术

合集下载

新生儿胸腔穿刺及闭式引流术

新生儿胸腔穿刺及闭式引流术

病理性气胸:病理性气胸多由于吸入性肺炎引起,由 于炎性渗出物和羊水胎粪吸入,部分气道受阻,使部 分肺泡气体吸入多于呼出,致过度充气,导致部分肺 泡破裂,产生气胸。治疗上应积极处理原发病,合理 应用抗生素,气道雾化,翻身拍背,及时清除气道分 泌物等,除此以外,这类气胸多需行胸腔闭式引流, 使患侧肺尽早充分复张,促进肺炎及气胸的痊愈
2、搬动病人时,先用两把止血 钳双重夹住胸腔引流管,再把引 流瓶放床上,可放在病人双下肢 之间。搬运后,先把引流瓶放于 低于胸腔的位置,再松钳。
六、注意事项
1. 严密观察病情变化,注意观察病人的呼吸频率、节律变化 ,注意病人血压脉搏的变化,做好记录。
2. 观察引流是否通畅,玻璃管内液面是否上下波动,水封瓶 液面有无气体逸出,引流管有无扭转、压迫。
新生儿气胸分类
1 ) 医源性气胸
系指由诊断和治疗操作所致的气胸。 临床类型可分为闭合性气胸,交通性 气胸和张力性气胸
2)病理性气胸
指发生在有基础疾病的新生儿
3 ) 自发性气胸
发生在无基础疾病的新生儿
医源性气胸:医源性气胸临床表现多较严重。抢救此
类病人的关键在于及时摄床边胸片,发现气胸后先行 胸腔穿刺抽气减压,改善呼吸、循环功能,随后尽快 行胸腔闭式引流术,才能确保持续排除胸腔积气,防 止病情反复,从而有效提高抢救成功率。同时亦应积 极针对原发病治疗。预防医源性气胸的发生,关键在 于熟练新生儿复苏的操作规范,复苏时及时彻底清除 口腔、咽喉及气管内分泌物,胸外按摩勿过频或过度 用力;呼吸囊加压给氧时,最好接压力计,不可用力 过大,对烦躁患儿应适度镇静
目录
了解气胸病因及分类 掌握气胸临床表现 掌握气胸治疗及护理
定义:新生儿气胸是指新生儿胸膜腔内蓄积有 气体,这是一种常见的症状。其空气经壁层胸 膜、气道或肺泡进入胸膜腔造成气胸。新生儿 气胸发病多较急重,并且大都在肺炎病程中突 然出现呼吸困难。

新生儿气胸胸腔穿刺及闭式引流

新生儿气胸胸腔穿刺及闭式引流
入液量,定时监测血压,动态监测血气分析,必 要时X线胸片随访。 • 积极治疗原发病,应用抗生素控制感染。
.
气胸患儿护理
三、吸氧 • 遵医嘱予头罩或面罩吸氧,正确调节吸入氧浓度,
以提高动脉血氧含量,加快间质氮气排出,从而 促进气肿吸收,但应注意氧中毒。经常检查,防 止扭曲,保证氧气供应
.
气胸患儿护理
新生儿气胸及闭式引流
.
目录
了解气胸病因及分类 掌握气胸临床表现 掌握气胸治疗及护理
.
定义: 气胸:气体进入胸膜腔,造成积气状态
发生率占新生儿的1%-2%,但具有临床症状者仅为 0.05%-0.07%,其发病率在肺透明膜病中%
.
新生儿气胸分类
1 ) 医源性气胸
系指由诊断和治疗操作所致的气胸。临床 类型可分为闭合性气胸,交通性气胸和张 力性气胸
2)病理性气胸 指发生在有基础疾病的新生儿
3 ) 自发性气胸
发生在无基础疾病的新生儿
.
医源性气胸多发生于重度窒息、胎粪吸入综合征 并呼吸衰竭的患儿 在气囊加压给氧,或给氧、气 管插管复苏或机械通气的过程中发生 病理性气胸以肺部疾病为主,是由于肺部本身的 疾病所致,多见于足月儿,常有宫内窘迫或生后 窒息史 自发性气胸是指在无外伤或人为因素的情况下肺 组织及胸膜发生破裂,引起气胸的新生儿
.
胸腔穿刺及闭式引流
• 胸腔穿刺,一是明确诊断,二是对闭合性气胸抽 气治疗
• 气胸穿刺引流选锁骨中线第2~3肋间
.
胸腔穿刺及闭式引流
二、做好穿刺中的配合监督工作 • 1)整个操作严格无菌程序,以防止继发感染,穿
刺引流处应以无菌纱布或无菌敷贴覆盖 • 2)引流管伸入胸腔深度不宜超过4~5cm • 3)注意保持引流管畅通,不使其受压或扭曲 • 4)引流瓶置于病床下不易被碰倒的地方

胸腔穿刺与胸腔闭式引流术

胸腔穿刺与胸腔闭式引流术
穿刺针进入胸腔0.5-1.0cm为宜,患者突然咳嗽时, 将针头快速退回胸壁内,停顿咳嗽后再进针抽吸;
每次抽吸标准上以抽尽为宜,对大量胸腔积液, 第一次普通不超出1000ml,以后每次不超出 1500ml,防止复张性肺水肿,主诉胸闷时停顿操 作。
胸腔穿刺与胸腔闭式引流术
第6页
胸腔闭式引流术
胸腔穿刺与胸腔闭式引流术
准备引路管与引流瓶:引流管直径0.8cm 左右为宜;
张力性气胸应先穿刺抽气减压。
胸腔穿刺与胸腔闭式引流术
第10页
麻醉与体位
麻醉:皮肤消毒、铺单后,1-2%利多卡 因或普鲁卡因逐层麻醉至壁层胸膜,注 射器回抽出气体或液体后拔除麻醉针头
体位:半卧位
胸腔穿刺与胸腔闭式引流术
第11页
手术步骤
沿肋间作2-3cm切口,弯钳钝性分离肋间 肌,下一肋骨上缘进入胸腔,切口有液体 溢出或气体喷出;
穿刺点选择与定位: 胸腔抽气:锁骨中线第二肋间; 胸腔抽液:肩胛线、腋后线或腋中线 第七、八肋间 少许或包裹积液:胸透或超声定位
胸腔穿刺包:一次性商品或医院自备
胸腔穿刺与胸腔闭式引流术
第3页
麻醉与体位
麻醉:皮肤消毒、铺单后,1-2%利多卡 因或普鲁卡因逐层麻醉至壁层胸膜,注 射器回抽出气体或液体后拔除麻醉针头
扩大创口,引流管置入胸膜腔3cm左右。, 远端接闭式引流瓶,观察水柱波动是否良 好。
缝合皮肤、固定引流管。
胸腔穿刺与胸腔闭式引流术
第12页
并发症
引流不畅或皮下气肿; 出血; 胸腔感染; 复张性肺水肿; 膈肌或肺损伤
胸腔穿刺与胸腔闭式引流术
第13页
胸腔穿刺与胸腔闭式引流术
第14页
体位:反坐位或半卧位

心胸血管外科临床技术操作规范

心胸血管外科临床技术操作规范

第一章各种检查术第一节胸腔穿刺术【适应证】1.有胸腔积液者,为明确其积液的性质或抽出胸腔积液以便检查肺部情况。

2.通过抽气、抽液、胸腔减压治疗单侧或双侧气胸、血胸或血气胸。

3.缓解由于大量胸腔积液所致的呼吸困难。

4.向胸腔内注射抗肿瘤或促进胸膜粘连的药物。

【禁忌证】无明确禁忌证。

【操作方法及程序】1.术前准备(1)穿刺点的选择与定位:若是胸腔抽气则多选在锁骨中线第2 前肋间,若是抽液则多选在肩胛线、腋后线或腋中线第7、8肋间。

若为包裹积液或少量积液穿刺,则要依据胸透或正侧位胸片、超声定位。

(2)胸腔穿刺包、局麻药物等物品(3)向家属及患者详细说明,取得患者配合和家属理解2.麻醉与体位(1)麻醉:皮肤消毒,铺单后,用1%~2%利多卡因或普鲁卡因,先在穿刺点处做一皮丘,然后将麻药向胸壁深层浸润至壁胸膜,待注射器回抽出气体或液体证实已进入胸腔后拔出麻醉针头。

(2)体位:一般为坐位,如病情较重可取半卧位。

3.手术步骤(1)局部麻醉后,应用胸腔穿刺针从皮肤穿刺进入,针头应沿着肋间隙的下部,下一肋骨的上缘进入胸腔。

这样既可避免损伤肋间血管,又可作为进入胸膜腔的标志,避免进针过深而伤及肺组织。

有经验的医师在针头刺入胸膜腔时能感到落空感,表明针头已进入胸腔。

也可采用带有一定负压的注射器,以便更好地显示针头是否进入胸膜腔。

(2)当术者调整好针头位置,可以顺利地抽出气体或液体后,即由助手用血管钳在靠近皮肤表面将穿刺针固定,避免针头移位。

穿刺针通过10cm 长的乳胶管与一个30ml 或50ml 的注射针管连接。

待注射针管抽满时,由助手用另一把血管钳夹闭乳胶管,取下注射针管排出气体或液体,如此可以避免空气进入胸腔。

然后注射针管再连接上乳胶管继续抽吸。

一次性胸腔穿刺包成品使用比较方便,操作可由一人完成。

【注意事项】1.穿刺过程中应严密观察病人的呼吸及脉搏状况,对于有紧张心理的个别病人9应事先消除畏惧,穿刺过程中如发生晕针或晕厥,应立即停止操作,并进行相应的处理。

一次性引流导管胸腔闭式引流与常规胸腔穿刺放液治疗结核性胸腔积液121例临床比较分析

一次性引流导管胸腔闭式引流与常规胸腔穿刺放液治疗结核性胸腔积液121例临床比较分析

在位情况显示清楚 , 穿刺后能清晰显示气胸 和血胸等并发症 。 对 治疗诊 断无影 响。本组 3 5例 , 刺成功率 10 , 穿 0 % 穿刺诊 断阳性 率为 9 . % , 4 7 与常 规剂量 C T引导肺穿刺 文献报道 阳
性结 果基本 一致 J 而辐 射剂 量则 大为 降低 。因此 , , 我们认
均年龄 4 . 5 6±1. ) 两组 比较无统计 学差 异( 0 0 ) 49 , P< .5 。全 组病例均经胸 片及超声检查定位诊断为 中、 大量积液 。 二、 一次性留置引流导管 闭式引流应用 广州市 凌捷医疗 器械有 限公 司生产一次性无菌 留置引流导 管穿刺包 ( 主要 由 导管 与内芯组成 , 导管为直 型 , 内芯为实心 , 导管采用 医用级 的聚氯酯 ( U 材料制造 , P) 内芯采用 医用不锈钢材料制造管 腔 1 ( r 0 3 i)5m 注射器 、 巾、 0f 1f= .3m n 、 l r 洞 纱布及手套 等。另
11例结核性胸腔积液患者为研究对象 ,l例为患者应用一次性 留置引 流导管行胸腔闭式引 流。6 2 6 o例为常规 胸腔穿刺放液 治 疗 。结果 所有 患者均一次置管成功 , 4例出现气胸经引流管抽气后治愈 ;0例导管 阻塞用导丝或生理盐水 冲管后复通 ; 1 2例导 一次性留置引流导管胸腔闭式引流与常规胸穿放液相比是一种 管脱落重新置管。所有患者经 4~1 4d置管胸液引流彻底。结论
[ ] 兰州大学学报 ( J. 医学版) 20 3 ( ):8—9 . ,0 9,5 2 8 0
[ ] G paS K i nmutyS, r men D,ta. m l ≤2c 2 u t , r h a r Bo l gL e 1S al( m) s b e i

胸外科技术操作规范

胸外科技术操作规范

胸外科技术操作规范消化神经中心第1章胸部小手术第一节胸腔穿刺术【适应证】1.有胸腔积液者,为明确其积液的性质或抽出胸腔积液以便检查肺部情况。

2.通过抽气、抽液、胸腔减压治疗单侧或双侧气胸、血胸或血气胸。

3.缓解由于大量胸腔积液所致的呼吸困难。

4.向胸腔内注射抗肿瘤或促进胸膜粘连的药物。

【禁忌证】无明确禁忌证。

【操作方法及程序】1.术前准备:(1)穿刺点的选择和定位:若是胸腔抽气则多选在锁骨中线第2前肋间,若是抽液则多选在肩胛线、腋后线或腋中线第7、8肋间。

若为包裹积液或少量积液穿刺,则要依据胸透或正侧位胸片、超声定位。

(2)胸腔穿刺包:由各医院自各或使用一次性胸穿包。

2.麻醉和体位:(1)麻醉:皮肤消毒,铺单后,用1%~2%利多卡因或普鲁卡因,先在穿刺点处做一皮丘,然后将麻药向胸壁深层浸润至壁胸膜,待注射器回抽出气体或液体证实已进入胸腔后拔出麻醉针头。

(2)体位:一般为坐位,如病情较重可取半卧位。

3.手术步骤(1)局部麻醉后,使用胸腔穿刺针从皮肤穿刺进入,针头应沿着肋间隙的下部,下一肋骨的上缘进入胸腔。

这样既可避免损伤肋间血管,又可作为进入胸膜腔的标志,避免进针过深而伤及肺组织。

有经验的医师在针头刺入胸膜腔时能感到落空感,表明针头已进入胸腔。

也可采用带有一定负压的注射器,以便更好地显示针头是否进入胸膜腔。

(2)当术者调整好针头位置,可以顺利地抽出气体或液体后,即由助手用血管钳在靠近皮肤表面将穿刺针固定,避免针头移位。

穿刺针通过10cm长的乳胶管和一个30ml或50ml的注射针管连接。

待注射针管抽满时,由助手用另一把血管钳夹闭乳胶管,取下注射针管排出气体或液体,如此可以避免空气进入胸腔。

然后注射针管再连接上乳胶管继续抽吸。

一次性胸腔穿刺包成品使用比较方便,操作可由一人完成。

【注意事项】1.穿刺过程中应严密观察病人的呼吸及脉搏状况,对于有紧张心理的个别病人应事先消除畏惧,穿刺过程中如发生晕针或晕厥,应立即停止操作,并进行相应的处理。

胸腔穿刺术与胸腔闭式引流术

胸腔穿刺术与胸腔闭式引流术

胸腔穿刺术与胸腔闭式引流术一、胸腔穿刺术(—)适应证1、诊断性穿刺胸部外伤后疑有血气胸,需进一步明确者;胸腔积液性质待定,需穿刺抽取积液作实验室检查者。

2、治疗性穿刺大量胸腔积液(或积血)影响呼吸、循环功能,且尚不具备条件施行胸腔引流术时,或气胸影响呼吸功能者。

(二)方法1、患者反向坐在椅子上,健侧手臂搭在椅背,头枕在手臂上,患侧上肢伸举过头顶;或取半侧卧位,患侧向上,患侧手臂上举过头,以使肋间相对张开。

2、穿刺抽液宜取叩诊实音处,一般在肩胛下角第7~8肋间,或腋中线第5~6肋间。

包裹性积液穿刺部位应根据X线透视或超声检查定位。

3、气胸抽气,一般取半卧位,穿刺点取第2~3肋间锁骨中线处,或第4~5肋间腋前线处。

4、术者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戴口罩、帽子及无菌手套,穿刺部位皮肤用碘酊、酒精常规消毒,铺手术巾。

局部麻醉应浸润至胸膜。

5、进针应沿下一肋骨之上缘缓慢刺入,与穿刺针相连的乳胶管应先以止血钳夹住。

当穿过壁层胸膜进入胸腔时,可感到针尖抵抗突然消失的“落空感”,然后连接注射器,放开乳胶管上的止血钳,即可抽液或抽气(抽气时亦可在证实抽出胸腔积气时连接人工气胸器,行连续抽气)。

6、抽液完毕,拔出穿刺针,针孔处以无菌纱布按压1~3nin,并胶布固定。

嘱患者卧床休息。

7、危重伤病员穿刺时,一般取平卧位,不宜为穿刺而过于移动体位。

(三)注意事项1、穿刺抽液量以诊断为目的者,一般为50~100ml;以减压为目的时,第一次不宜超过600ml,以后每次不要超过1000ml。

创伤性血胸穿刺时,宜间断放出积血,随时注意血压,并加快输血输液速度,以防抽液过程中突然发生呼吸循环功能紊乱或休克。

2、穿刺过程中应避免患者咳嗽及体位转动,必要时可先服可dai yin。

术中若出现连续咳嗽或胸闷、眼花、出冷汗等虚脱表现,应立即停止抽液,必要时皮下注射肾上腺素。

3、液、气胸胸腔穿刺后,应继续临床观察,可能数小时或一二天后,胸腔液、气体又增多,必要时可重复穿刺。

气胸的治疗方法

气胸的治疗方法

气胸的治疗方法气胸是一种常见的胸部疾病,通常是由于肺部疾病或外伤引起的。

气胸会导致胸腔内气体积聚,使肺部受压,影响呼吸功能。

因此,及时有效的治疗对于气胸患者至关重要。

下面将介绍气胸的治疗方法,希望能对患者及时得到帮助。

首先,对于轻度气胸患者,可以选择保守治疗。

保守治疗主要包括休息和观察。

患者需要尽量减少体力活动,避免剧烈运动和重体力劳动,以减轻呼吸负担。

同时,密切观察患者的症状变化,如呼吸困难、胸痛加重等,及时就医。

其次,对于中度气胸患者,胸腔穿刺术是一种常用的治疗方法。

通过胸腔穿刺术可以将积聚在胸腔内的气体抽出,减轻肺部受压,改善呼吸功能。

这是一种简单、有效的治疗方法,通常可以在医院内完成。

但需要注意的是,胸腔穿刺术需要在严格的无菌条件下进行,以避免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

另外,对于严重气胸患者,手术治疗是必要的。

手术治疗通常包括胸腔闭式引流术和胸腔镜手术。

胸腔闭式引流术是将胸腔内积聚的气体通过引流管引出,以减轻肺部受压。

胸腔镜手术则是通过小切口在胸腔内进行手术,修复肺部破裂的部位,防止气体再次积聚。

这些手术治疗方法需要在专业医院内进行,术后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恢复情况。

除了上述治疗方法外,患者在治疗过程中还需要注意饮食和生活习惯。

饮食上应以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为主,避免油腻食物和刺激性食物,以免加重胸部不适。

生活习惯上要戒烟限酒,保持室内空气清新,避免接触有害气体和粉尘,以减少对肺部的刺激。

总之,气胸的治疗方法因患者病情轻重而有所不同,但及时有效的治疗对于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

患者在接受治疗的过程中,应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方案,遵医嘱,同时注意日常生活和饮食的调理,以促进康复。

希望本文所述的气胸治疗方法对患者有所帮助,早日康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