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腔闭式引流管的护理护理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合集下载

胸腔闭式引流护理质量评价标准

胸腔闭式引流护理质量评价标准
1.4若引流管从胸腔滑脱,应立即用手捏闭伤口处皮肤,消毒处理后,用凡士林纱布封闭伤口,并协助医生进一步处理。
5
现场查看
一项做不到-2
2.保持引流通畅;
2.1病人取半卧位并经常改变体位,依靠重力引流。
2.2引流管长度适宜,翻身活动时防止受压,打折,扭曲,脱出。
2.3根据情况定时挤压胸腔引流管,以免被血凝块堵塞。
2.4鼓励病人进行有效咳嗽和深呼吸运动,有利于积气和积液排出。使肺膨胀。
8
查看病人
一项未达标-2
3.严格无菌技术操作,防止逆行感染;
3.1保持引流装置无菌;
3.2引流瓶应低于胸壁引流口平面60-100厘米,防止倒流引起逆行感染。
3.3保持胸壁引流口处敷料整洁干燥。
6
现场查看
一项未达标-2
4.更换引流瓶;按操作常规定时更换胸腔闭式引流瓶并注明更换日期,鼓励病人咳嗽或深呼吸;引流液量不宜超过水封瓶容量的1/2,及时倾倒引流液。
3若水柱波动过大,提示可能存在肺不张,若无波动,提示引流管不通畅或肺已经完全扩张。
4.3若患者出现气促,呼吸困难,气管向健侧移位,可能引流管堵塞或胸腔引流口处漏气。
4.4胸腔引流液浑浊,性状似胃液或混有食物残渣,或患者出现胸闷气短,心率快。发热。白细胞升高等全身中毒症状,提示胸内吻合口瘘。
10
现场查看病人及护理记录
3.指导患者下床活动时,同侧手提引流瓶固定绳子,引流瓶要低于胸部,不能倾倒。
4.拔管前,教会患者配合方法。
10
询问患者或陪护人员;查看护理记录
少一项-3,一项不全-1

记录
5
在治疗单上签执行时间与全名;在护理记录单上记录胸腔闭式引流管护理日期、时间、引流液量、颜色、性质及患者的反应,并签名。

胸腔闭式引流瓶的护理考核评价标准

胸腔闭式引流瓶的护理考核评价标准
要点65分
10
(1)携用物至患者床旁,核对患者
10
8
6
4
10
(2)解释目的,取得配合
10
8
6
4
10
(3)用两把止血钳双重夹闭引流管
10
8
6
4
10
(4)消毒引流管连接口,并与负压引流筒或水封瓶连接
10
8
6
4
10
(5)观察引流是否通畅
10
8
6
4
10
(6)将引流瓶放于安全处,保持引流管瓶低于胸腔60-100cm
10
8
6
4
5
(7)整理用物,洗手,记录引流液的性质、量及患者反应
54Leabharlann 32指导患者10分
5
(1)嘱患者不要拔出引流灌及保持密闭状况
5
4
3
2
5
(2)拔出引流管前嘱患者深吸气,然后屏住,以免拔出引流管时管端损伤肺脏或疼痛及造成气胸
5
4
3
2
提问5分
5
5
4
3
2
总分
100
项目
分值
考核评价要点
评分等级
得分
存在问题




操作准备10分
5
(1)护士准备:衣帽整洁、洗手、戴口罩
5
4
3
2
5
(2)用物准备:治疗卡、无菌胸腔引流瓶、橡皮管、玻璃接管、止血钳2把、胶布、无菌生理盐水、别针
5
4
3
2
评估患者10分
5
(1)评估患者病情、生命体征
5
4
3
2

胸腔闭式引流护理技术评分标准

胸腔闭式引流护理技术评分标准
胸腔闭式引流护理技术
目的:1、引流出胸膜腔内的气体和液体
2、重建胸膜腔负压,使肺复张
操作流程及质量标准

准分
姓名
准备
人员:着装整齐,洗手、戴口罩
3
用物:无菌胸腔引流瓶l套、止血钳2把、别针、无菌生理盐水、手套1副、治疗巾、碘伏、棉签
5
病人:评估病人病情、意识、呼吸、引流情况
5
操作流程
戴手套,打开无菌胸腔引流瓶,倒入无菌生理盐水使引流瓶内长管淹没于水下3~4cm,妥善固定,在引流瓶的液面水平线上贴一标记,注明日期和水量
5
携用物至床旁,核对病人,解释取得合作
5
挤压引流管,暴露引流管接口处
5
铺治疗巾、放弯盘于引流管接口处的下方
5
用两把止血钳夹闭引流管尾端上3cm处
5
用碘伏棉签消毒引流管接口处,先以接口为中心,环行消毒,然后向接口以上及以下纵形消毒2.5cm
10
左手取消毒纱布,捏住连接处的引流管部分,脱开连接处
5
再用碘伏棉签消毒引流管的管口
5
将引流瓶放于安全处,保持引流瓶低于胸腔60~100cm
7
连接无菌引流袋,松开血管钳,并挤压引流管,观察是否通畅。将引流管用别针固定于床单
5
取下手套,协助病人取舒适卧位,整理床单位及用物
5
洗手,记录引流液的性质、量及病人的反应
5
质量评定
护患沟通有效,关爱病人,引流管固定妥善,长度适宜
5
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保持引流系统密闭和无菌状态
5
用物齐备,处理规范5Biblioteka 理论提问5总分
100
签名

胸腔闭式引流护理技术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胸腔闭式引流护理技术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胸腔闭式引流护理技术】
胸腔闭式引流护理技术
【目的】
1.引流胸膜腔内的气体、渗血或渗液。

2.重建胸膜腔负压,使肺复张。

3.便于观察胸腔引流液的性状、颜色、量,为治疗、护理提供依据。

【指导患者】
向患者及家属解释操作的目的、配合方法、注意事项。

患者愿意配合,有安全感。

【注意事项】
1.保持引流系统的密闭和无菌状态。

2.保持引流管长度适宜,翻身活动时防止受压、扭曲、脱出。

3.保持引流管通畅,注意观察记录引流液颜色、性质、量。

4.如患者血压平稳,应取半卧位,利于呼吸和引流物排出。

5.搬动患者时应双重夹闭引流管,防止空气进入。

6.拔管后24小时内应密切观察患者有无胸闷、发绀、切口漏气、皮下气肿等,若有异常及时通知医生处理。

【下载本文档,可以自由复制内容或自由编辑修改内容,更多精彩文章,期待你的好评和关注,我将一如既往为您服务】。

胸腔闭式引流护理评分标准

胸腔闭式引流护理评分标准

胸腔闭式引流护理科室:被考核人:项目总分操作要求分值扣分理由得分职业规范2符合护士职业规范要求2不符合规范要求—1评估9 (1)护士洗手、核对,解释(2)患者病情、呼吸状态(3)患者胸腔引流情况(4)患者心理状态及合作程度3222未洗手—1,未查对—1一项未做—1一项未做—1一项未做—1准备10 (1)护士:洗手、戴口罩(2)用物:检查备齐用物,放置合理(3)环境:整洁、安全(4)患者:理解并配合操作4222一项未做—1用物准备不全—1一项未做—1一项未做—1操作57 (1)携用物至患者床前(2)核对,解释(3)协助患者取舒适卧位,引流管侧靠近床边(4)打开无菌胸腔引流瓶,倒入生理盐水,使长玻璃管埋于水下3~4cm,在水平线上注明日期和水量(5)铺垫巾,用两把止血钳双重夹闭胸腔闭式引流管,戴清洁手套(6)松开引流管连接处,消毒、连接更换水封瓶,将引流瓶放于安全处,保持引流瓶低于胸腔60~100cm(如有负压吸引,连接负压吸引管)(7)松开血管钳,观察引流瓶中长玻璃管水柱波动情况,检查引流管是否通畅,妥善固定(8)密切观察患者的反应及引流液性状(9)协助患者取舒适卧位,整理床单位244128101034未评估—2一项未做—2一项未做—2一项错误—3(未倒盐水—3、长度错误—3、未注明日期和水量—3)一项未做—2(未铺垫巾—2、未双重夹闭—2、未戴清洁手套—2)一项错误—2(未松开—2、未消毒—2、未更换—2、未妥善放置—2)一项未做—3一项未做—1一项未做—2指导 2 正确指导患者 2 未做—2处置 4 用物、生活垃圾及医疗废弃物分类正确处置 4 一项不合格—1 洗手 2 流动水洗手 2 未洗手—2记录 2 记录患者的反应及引流液性质 2 一项未做—1评价12 (1)操作规范、熟练、管道固定稳妥,连接正确(2)符合无菌技术、标准预防原则(3)体现人文关怀(4)患者或家属知晓告知事项4422一项不合格—1一项不合格—1一项不合格—1一项不合格—1总分100主考人:考核日期:。

胸腔闭式引流管的护理 技术评价标准(护理操作评分标准)

胸腔闭式引流管的护理 技术评价标准(护理操作评分标准)
15
12
9
6
3
5
洗手、戴口罩
5
4
3
2
1
10
用两把止血钳双重夹闭引流管
10
8
6
4
2
10
消毒引流管连接口,并与负压引流筒或水封瓶连接
10
8
6
4
2
10
观察引流是否通畅
10
8
6
4
2
10
将引流瓶放于安全处,保持引流瓶低于胸腔60~100厘米
10
8
6
4
2
10
整理用物,洗手,记录引流液的性质、量及患者反应
10
8
6
胸腔闭式引流管的护理技术评价标准
评价内容
分值
技术实施要点
评分等级
存在问题





1、操作前评估
(10分)
5
评估患者病情、生命体征
5
4
3
2
1
5
评估胸腔引流情况
5
4
3
2
1
1、操作步骤
(70分)
15
备齐用物,核对患者,解释目的,取得合作
(注:水封瓶准备:要在瓶内注入外用盐水,注水量以水柱波动4~6厘米为宜,在引流瓶的水平线上注明日期及水量)
4
2
2、指导患者
(10分)
5嘱患者不要拔出引流管及保持密 Nhomakorabea状态5
4
3
2
1
5
拔除引流管前嘱患者深吸气,然后摒住气,以免拔出引流管时管端损伤肺脏或疼痛及造成气胸
5
4
3
2
1

胸腔闭式引流评分标准

胸腔闭式引流评分标准
皮下气肿
2 一项不 符扣1分
2 一项不 符扣1分
2 一项不 符扣1分
4、向患者讲解更换胸腔闭式引 流的目的及注意事项
2 一项不 符扣1分
5、评估室内环境清洁、安静、 光线充足、屏风遮挡
2 一项不 符扣1分
物 1、洗手,戴口罩 品 2、用物准备:无菌胸腔闭式引 准 流瓶、橡皮膏、止血钳2把、胶 备 布、无菌生理盐水、别针 15 分
5 不符合 10 要求每
项扣2 分,用 物少一 项扣2分
1、打开无菌胸腔引流瓶,倒入 4 少一项
无菌生理盐水,使长管埋于水下
扣2分
3—4CM,妥善固定。在引流瓶
的水平线上注明日期和水量。
2、两把止血钳双重夹闭引流 管,将其与胸腔闭式引流管分
4 少一项 扣2分
离,连接新胸腔闭式引流管长管 操 连接。 作 3、松开止血钳 过 程 50 分 4、观察引流管是否通畅,妥善
10 少一项 扣1分
1、出血量多于100ML每小时,
注 呈鲜红色,有血凝块,同时伴有 意 脉搏增快,提示有活动性出血的 事 可能,及时通知医生。
项 2、水封瓶打破或接头滑脱时, 10 要立即夹闭或反折近胸端胸引 分 管。
3、引流管自胸壁伤口脱出,立 即用手顺皮肤纹理方向捏紧引流 口周围皮肤(注意不要直接接触 伤口),并立即通知医生处理。
固定,密切观察病人反应。
5、将引流瓶放于安全处,保 持引流瓶低于胸腔60— 100CM
6、协助病人取半坐卧位
7、观察引流液的性质、量及 病人反应。
8、整理床单位,手消毒液涂 手、摘口罩妥善放置呼叫器
9、引流瓶内无菌生理盐水每 天更换,引流瓶每周更换, 床旁备血管钳,更换时必须 夹闭引流管,防止空气进入 胸腔引起气胸。

胸腔闭式引流评分标准

胸腔闭式引流评分标准
4
少一项扣1分
1、向患者讲解更换胸腔闭式引流的目的及配合方法
2、鼓励患者咳嗽,深呼吸及变换体位,并告知正确咳嗽、深呼吸、变换体位的方法
注意
事项
10分
熟练掌握注意事项
10
少一项扣1分
1、出血量多于100ML每小时,呈鲜红色,有血凝块,同时伴有脉搏增快,提示有活动性出血的可能,及时通知医生。
2、水封瓶打破或接头滑脱时,要立即夹闭或反折近胸端胸引管。
2
一项不符扣1分
4、向患者讲解更换胸腔闭式引流的目的及注意事项
2
一项不符扣1分
5、评估室内环境清洁、安静、光线充足、屏风遮挡
2
一项不符扣1分
物品
准备
15分
1、洗手,戴口罩
5
不符合要求每项扣2分,用物少一项扣2分
2、用物准备:无菌胸腔闭式引流瓶、橡皮膏、止血钳2把、胶布、无菌生理盐水、别针
10
操作
过程
胸腔闭式引流评分标准
科室 姓名 分数
项目
技术操作要求
分值
扣分原因
扣分
应得分
仪表
5分
仪表端庄、衣帽整洁、指甲短
5
一项不符扣1分
操作前准备
10分
1、核对床尾卡,呼唤姓名,评估患者的意识和合作程度。
2
一项不符扣1分
2、引流液性质、量、颜色
2
一项不符扣1分
3、观察长管内水柱波动,正常为4—6CM,咳嗽时有无气泡溢出,伤口敷料有无渗出液,有无皮下气肿
3、引流管自胸壁伤口脱出,立即用处理。
4、患者下床活动时,引流瓶的位置应低于膝盖且保持平稳,保证长管没入液面下,外出检查前须将引流管夹闭,漏气明显的患者不可夹闭胸引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保持引流管长度适宜,翻身活动防止受压、打折、扭曲、脱出; 4、保持引流管通畅,注意观察引流液的量、颜色、性质,并作好记录,如异常及时通知医师; 5、更换引流瓶时,应用卵圆钳夹闭引流管防止空气进入。注意保持引流管与引流瓶连接的牢固紧密,切勿漏气。操作时严格无菌操作; 6、搬动患者时,应注意保持引流瓶低于胸膜腔; 7、拔除引流管后24小时内要密切观察患者有无胸闷、憋气、呼吸困难、气胸、皮下气肿等。观察局部有无渗血、渗液,如有变化,及时报告医师处理。
2
14)消毒胸腔引流管连接口, 并取无菌纱布包裹。
2
15)将胸腔引流管与水封瓶连接管紧密连接,将胸腔引流瓶置于安全处,松卵圆钳。
6
16)挤压胸腔引流管,嘱病人深呼吸,观察引流瓶内水柱波动及有无气泡溢出等情况,保持引流瓶低于胸腔60~100厘米。
6
17)撤治疗巾,脱手套。
2
18)协助患者取半卧位, 整理床单位, 观察胸腔引流液量、颜色、性质,询问患者需要。
3
19)处理用物。洗手,取口罩。记录。
3
4、操作速度:完成时间限15分钟以内。
四、指导患者
1、嘱患者不要拔出引流管及保持密封状态; 2、拔除引流管前嘱患者深呼吸,然后摒住,以免拔出引流管时管端损伤肺脏或疼痛及造成气胸。
20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五、注意事项
1、术后患者血压平稳,应取半卧位以利引流; 2、水封瓶应位于胸部以下,不可倒转,维持引流系统密封,接头牢固固定;
5
六、综合质量评分
A 5分; B 4分; C 3分; D 2分; E 1分; F 0分
5
七、综合评分
1、用物缺一项或者不符合要求扣1分
2、仪表、着装一项不符合要求扣2分
3、沟通指导一项不到位扣2分
4、操作程序颠倒一处扣1分
5、操作程序错误或遗漏一处扣2分
6、一般违反操作原则扣5分
7、严重违反操作原则扣10分以上
三、实施要点
操作要点:
65
1、仪表:符合要求
3
2、操作用物:治疗盘、无菌持物钳、无菌纱布罐、75%乙醇、棉签、弯盘、启瓶器、剪刀、胶布;碘伏、一次性无菌胸腔引流装置、无菌换药碗内无菌纱布2块及无菌镊、无菌生理盐水500ml、卵圆钳2把、治疗巾、一次性手套、医用垃圾袋、记录单
5
3、操作步骤:
1)核对医嘱,准备用物。
2
2)核对患者床号、姓名,评估患者。
10
3) 洗手, 戴口罩。
2
4)核对一次性胸腔引流装置有效期, 检查有无破损、漏气。
2
5)打开胸腔引流装置包装袋, 取出引流瓶连接管放置适当处。
2
6)按取无菌溶液方法将500ml0.9%的生理盐水加入胸腔引流瓶內。。
2
7)将无菌引流瓶连接管与水封瓶长管紧密连接,平视观察胸腔引流瓶内液体平面,用胶布作好标记,并注明日期及液体量。
胸腔闭式引流管的护理护理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操作者编号
操作名称
胸腔闭式引流管的护理
总分
扣分
操作项目
操作内容
标准分
一、操作目的
1、保持引流通畅,维持胸腔内压力。 2、防止逆行感染。 3、便于观察胸腔引流的性质、颜色、量。
5
二、评估患者
1、询问患者有无呼吸困难、胸闷、咳嗽、咳痰及切口疼痛等情况。 2、观察切口渗出情况,挤压引流管判断引流是否通畅。 3、向患者解释更换胸腔引流管目的,取得患者配合。
3
8)携用物至病人床旁,再次核对患者床号、姓名。
2
9)协助患者取合适体位, 挤压胸腔引流管,观察是否通畅。
2
10)将治疗巾垫于引流管下适当处, 取2把卵圆钳双重夹闭引流接管适宜
2
11)再次核对床号、姓名,戴手套。
2
12)取无菌纱布包裹胸腔引流管与引流瓶连接管的连接处,分离胸腔引流管
2
13)将胸腔引流瓶连接管前端向上提起, 使引流液全部流入胸腔引流瓶内, 将换下的引流瓶放入医用垃圾袋内。
8、操作时间每超过规定时限20%扣1分
评委签名:
时 间: 年 月 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