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拜年的礼仪有哪些.doc
春节的拜年礼仪与传统习俗

春节的拜年礼仪与传统习俗春节是中国人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也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
在这个喜庆而热闹的节日里,人们坚守着许多古老的礼仪与传统习俗,以表达对亲朋好友的祝福和敬意。
本文将以拜年礼仪与传统习俗为主题,为您详细介绍春节传统文化的魅力。
一、拜年礼仪1. 请贵宾入座:在春节拜年中,家长会请贵宾入座,以示尊贵和重视。
长者通常会被请入主位,年长的亲属和长辈在次之,年幼的晚辈则在最后。
这一礼仪传承自古代的尊老敬老传统,体现出家庭中对长者的尊重和关爱。
2. 问候贺年:在座的人们会依次向贵宾表达问候和祝福。
通常以辞世之年排列,先问候长辈、贵宾,再迎接亲友及晚辈。
这个过程中,人们会用雅致的语言致以吉祥之辞,如“恭贺新禧”、“新年快乐”等,希望借此传递对新年的喜悦和祝福之意。
3. 送出压岁钱:春节期间,长辈会以红包的形式给晚辈送压岁钱。
压岁钱象征着祝愿,也是对晚辈的一种关怀和激励。
尤其对于小孩子来说,收到红包是一种喜悦和期待,同时也教育他们懂得感恩和理财的意义。
二、传统习俗1. 辞旧迎新:农历年终,人们会进行各种仪式和活动来辞别旧年,迎接新年的到来。
打扫房屋、贴春联、贴门神等都是辞旧迎新的传统习俗。
这些行为寓意着对过去一年的告别和对新的一年的期待,同时也希望居住环境干净整洁,迎接新的开始。
2. 除夕年夜饭:除夕晚上的年夜饭是家庭成员团聚的重要时刻,也是庆祝春节的开始。
年夜饭菜肴丰盛,代表着丰收和美好的祝愿。
同时,家人围坐一堂,共同品尝美食,象征着亲情和团圆。
3. 红包与放鞭炮:春节期间,人们也会进行一些有趣的活动来庆祝节日。
其中,发放红包是一个重要的传统习俗。
此外,放鞭炮也是许多地区的传统,旨在驱走邪灵,祈求平安和福运。
4. 拜年与祭祖:春节期间,人们会拜访亲友,表达新春祝福。
拜年时,长辈会对晚辈进行祝福,晚辈则以恭敬的态度回应。
同时,在春节期间,家庭也会举行祭祖仪式,以对祖先的尊敬和追思。
总结:春节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具有丰富多彩的拜年礼仪与传统习俗。
春节的拜年礼仪与问候语

春节的拜年礼仪与问候语春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也是人们亲朋好友团聚的时刻。
每年的这个时候,人们互相拜年,表达对彼此的祝福与良好祈愿。
在这个特殊的节日里,遵循传统的拜年礼仪和使用适当的问候语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介绍春节的拜年礼仪和常用的问候语,以及背后的文化内涵。
拜年礼仪在春节期间,拜年是一项重要的社交活动,人们通过拜访亲友来表达对彼此的祝福和关心。
以下是常见的拜年礼仪:1. 衣着整洁:在拜年时,人们通常会穿上新衣服,这象征着新的开始和好运的到来。
衣着整洁也显示出对对方的尊重。
2. 拜年顺序:一般来说,年长的人先拜年,然后是晚辈。
这是中国文化中尊重长辈的传统。
3. 鞠躬或行礼:在拜年时,可以鞠躬或行礼,表示对对方的敬意。
通常,年长的人会接受晚辈的鞠躬或行礼,而不会回礼。
4. 喜庆祝福语:拜年时,可以说一些吉祥的话语,例如:“新年快乐”、“恭喜发财”、“身体健康”等。
这些祝福语代表着对对方的美好祝愿。
常用的问候语在春节拜年时,人们会使用各种问候语来表达祝福与关怀。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问候语及其含义:1. 新年快乐:这是最常见的祝福语,意味着希望对方在新的一年里幸福、快乐。
2. 恭喜发财:这是一种祝福,希望对方在新的一年里财源滚滚、财运亨通。
3. 身体健康:此问候语表达对对方健康的祝福,希望他们在新的一年里身体健康、安康。
4. 万事如意:这是一种全面的祝福,希望对方在新的一年里所有事情都能顺利、如意。
5. 心想事成:此祝福语表达了对对方心愿成真的希望,希望他们的愿望得以实现。
6. 笑口常开:这是一种祝福,希望对方在新的一年里一直开心、快乐。
文化内涵春节的拜年礼仪和问候语背后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拜年礼仪的传承体现了中国古老的尊重长辈和重视家庭团聚的价值观念。
通过行为举止和语言表达,人们传递着对家人和亲友的关怀和祝福。
问候语中融入了对健康、财富和幸福的祝愿,反映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此外,拜年和问候还传递了一种团结和友爱的氛围,让人们在这个节日里感受到彼此的温暖和支持。
春节拜年的礼仪方式礼品

春节拜年的礼仪|方式|礼品拜年是中国民间的传统习俗,是人们辞旧迎新、相互表达美好祝愿的一种方式。
其实,春节拜年学问很多,春节文化元素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集中展示。
春节拜年的礼仪1、拜年前的预约:拜年前要提前预约,不要和主人的其他拜年客“撞车”或是因主人也出门拜年而跑空趟,同时也给主人一个提前准备的时间。
预约时间最好给主人有选择的余地,不要自己单方面定一个时间,共同约定的这个时间最好双方都比较方便为宜。
2、拜年的时间选择:一般向长辈拜年多选择上午,节日期间不要过早,由于平时劳碌,年节期间人们一般起得较晚。
若过早登门拜年,往往让主人措手不及。
如果被拜年者有年饭的招待,可根据饭局的时间来确定拜年的时间,要提前到达,不要等开饭的时间再到,应该留有寒暄问候聊天的时间。
3、拜年的礼品准备:要根据拜年主要对象来选择得体的礼品,如果对拜年对象很了解,可选择对方喜欢的礼品,也算投其所好。
如不太了解可选择鲜花、水果、食品……也不会出错。
烟酒类要根据对象来确定,比如给奶奶拜年,送的却是奶奶不受用的烟酒,这个就没有意义了。
如果主人家里有小朋友也可适当选择孩子喜欢的礼品。
4、拜年的服饰:新年新气象,到亲朋家拜年,要注意自己的服饰得体,节日的服饰以都市休闲、时尚为主,不要穿的太运动,也不要穿晚礼服类的太正式。
如果衣服颜色较深或是压抑,可适当增添一些小饰物来点缀,增加节日气氛。
一家人的服装色彩尽量做到协调,增加家庭的温馨感。
5、做客的礼仪:进门要根据亲朋好友家的环境请求换鞋;对亲朋好友家人一一打招呼(可提前了解亲朋好友的家庭成员情况及称呼);礼貌送上礼品;到亲朋家做客,以客厅为主要活动场所,未经主人允许,不要主动到各个房间参观;到亲朋家要以主人家的生活习惯为主,不要象自己家的一样随意。
与主人之间的聊天内容多以问候、寒暄,增进彼此感情为主。
6、拜年时间的控制:如果是没有饭局的拜年,一般控制在半个小时到1个小时为宜,如果有饭局,可适当在饭局前1个小时左右到,饭局结束后1个小时告辞,时间没有固定限制,可根据与拜年对象的关系来选择,以不增加拜年对象的接待负担为宜。
春节亲朋好友的拜年礼仪与问候语

春节亲朋好友的拜年礼仪与问候语春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人们通常会在这个节日里亲朋好友互相拜年,表达对彼此的祝福和良好的祝愿。
为了维持良好的人际关系,了解和遵守春节拜年的礼仪和问候语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一些春节亲朋好友的拜年礼仪和常用问候语。
一、拜年礼仪1. 早起拜年:在春节期间,人们通常会在清晨起床后,整理好仪容仪表,然后拜访亲朋好友,并向他们致以新年的祝福。
这一举动体现了对友情和家族纽带的重视。
2. 笑脸相迎:当你前往拜访亲朋好友时,要带上微笑,以示善意和友好。
在交流时,语气要和善,并以礼貌待人。
3. 先辈优先:如果你是年长者的拜访者,你应该首先向他们拜年,表示尊重和敬意。
年长者通常会受到更多的关注和照顾。
4. 红包赠送:在拜访亲朋好友时,通常会送红包作为节日礼物。
红包通常装有一定金额的钱,象征着好运和财富。
对于长辈,年轻一辈通常会在拜年时送上红包,以表达对他们的敬意。
二、常用问候语1. 恭喜发财:这是最常见的春节问候语之一,表示对对方财富和好运的祝福。
2. 心想事成:表达对他人事业成功或愿望实现的美好祝愿。
3. 吉祥如意:祝愿对方事事顺利,好运连连。
4. 健康长寿:希望对方身体健康,长命百岁。
5. 和气生财:表达希望友好和和谐带来财富的心愿。
6. 阖家幸福:希望对方和他们的家人幸福快乐。
7. 万事如意:祝愿对方一切顺利,心想事成。
8. 步步高升:表达对他人事业顺利发展的祝愿。
9. 笑口常开:希望对方一直开心快乐。
10. 春节快乐:简单而直接的祝福语,表达对对方春节愉快的祝愿。
总结:春节是传统文化中非常重要的节日,拜年礼仪和问候语在这个时间里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遵守这些礼仪并使用恰当的问候语,可以增进人际关系,传递友善和美好的祝愿。
无论是早起拜年,笑脸相迎,还是赠送红包,都是传统和习俗的一部分。
通过亲朋好友之间的相互拜年和问候,我们可以共同庆祝春节的到来,并祈求幸福、健康和繁荣。
春节期间拜年的礼仪有哪些

春节期间拜年的礼仪有哪些春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也是全球华人共同庆祝的重要时刻。
在这个喜庆的节日里,人们会互相拜年,祝福对方新年快乐、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而拜年的礼仪则是春节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以下是春节期间拜年常见的礼仪:1. 行走拜年(拜年问寿):在春节期间,人们会到亲戚、朋友家中进行拜年,表达祝福之意。
在到达目的地后,首先要恭敬地敲门,以示尊重。
对方开门后,拜年者要恭敬地行礼,双手合十,低头祝福“新年好”或“新年快乐”。
接着,可以说一些祝福的话语,如“恭祝您身体健康”、“万事如意”等。
此外,也可以问寿,即询问对方的年龄,以表示对他们的尊敬和好意。
2. 红包(压岁钱):红包是春节期间拜年时常见的一种礼物。
通常是长辈给予晚辈,也可以赠送给服务员、保安等对生活有帮助的人。
红包内通常放有一定金额的钞票,象征着祝福和好运。
领取红包时,晚辈要用双手接过,并表达感谢之意。
而赠送红包的长辈则表达自愿给予的善意,并祝愿晚辈新年快乐。
3. 祝福语:在拜年时,人们常常会用一些祝福语表达对彼此的祝愿。
常见的祝福语有:“恭喜发财”、“财源滚滚”、“年年有余”、“心想事成”、“身体健康”、“阖家幸福”等。
这些祝福语体现了对未来好运、幸福和顺利的期盼。
4. 亲自送行:在长辈、亲戚或朋友离开时,我们可以亲自送行。
送行时可以再次行礼,表达离别之情。
同时,也可以再次给予红包或小礼物,以表达对他们的关怀和祝福。
送行时可以说一些温馨的话语,如“祝您旅途顺利”、“期待下次的相聚”等。
5. 赠送礼品:在春节期间,人们还会相互赠送礼品以示关心和祝福。
常见的春节礼品有水果、糕点、茶叶、礼盒装的食品、年画等。
送礼时要注意礼品的包装整齐,不要破损或脏乱。
同时,也可以附上贺年卡,并在上面写上对方的名字和一些祝福的话语,使礼物更具个性化和温情。
总之,春节期间拜年的礼仪体现了家族间、朋友间的互相关爱和文化传承。
通过行走拜年、红包、祝福语、亲自送行和赠送礼品等方式,人们在这个特殊的节日里分享了喜悦,弘扬了传统价值观,同时也加深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联系。
拜年的形式

拜年的形式
一、叩拜,即跪拜磕头,在一些农村地区,晚辈给长辈,尤其是未成年人给辈分较高的长辈拜年时,还行这种礼仪。
二、作揖,双手抱拳前举,抱拳时,男子用左手握右手,这叫“吉拜”,相反,右手握左手,则是“凶拜”。
行礼时,拱手齐眉,上下加重摇动几下,重礼可作揖后鞠躬。
这种礼仪一般是晚辈向长辈,或下级向上级。
三、鞠躬,现代通用礼仪,用于拜年,多在晚辈对长辈、下级对上级,亦可用于平辈间,男女皆行。
四、万福,古代妇女礼仪的一种,右手覆左手,半握拳,附于右侧腰肋间,上下微晃数下,双膝微微下蹲,边行礼边口称万福。
现已经鲜有袭用。
五、抱拳拱手,这是中华民族特有的传统礼仪,抱拳,是以左手抱右手,自然抱合,松紧适度,拱手,自然于胸前微微晃动,不宜过烈、过高。
这种礼仪多见于平辈间的拜年。
六、云拜年,现今拜年的主要方式,不仅能传递我们的感情,也能减少外出和聚集,变得更安全。
但是云百年会使年味变淡吗?拜年的形式很重要,但能否让对方感受到自己的心意更重要,尤其是对长辈来说让他们感受到尊重和孝心,比拜年时说几句吉祥话更能让他们开心。
云拜年是顺应时代诞生的,它的出现给我们的拜年方式又多了一种选择。
春节的拜年礼仪讲究

春节的拜年礼仪讲究春节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重要的节日之一,也是中国人最重视的节日。
在春节期间,亲朋好友之间互相拜年,送礼物是一项非常重要的礼仪。
本文将为您介绍春节拜年礼仪以及与之相关的文化背景。
一、拜年礼仪1.拜年方式拜年时最常见的方式是走访亲朋好友,向他们问好,并送上祝福。
在拜年时,可以用一些传统的问候词,如“新年好”,“恭喜发财”等。
此外,还可以用一些地方性的问候语,例如“新年快乐,身体棒,学习好”等。
2.送礼物在拜年时,通常会准备一些小礼物,例如水果、糖果、茶叶等,送给拜访的亲友。
如果是拜访长辈,还可以准备一些寓意吉祥的礼品,如红包、鲜花、糖果盒等。
3.领取红包在拜年的过程中,小孩子会收到长辈们的红包,里面会装有一些钞票。
这些红包寓意着长辈的祝福和关怀,也是小孩子们最期待的礼物之一。
二、相关文化背景1.普及性春节拜年礼仪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体现了家庭、亲情、友情、社会的联系与和谐。
因此,在中国,无论是城市还是乡村,无论是富裕还是贫穷,春节拜年礼仪始终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2.历史渊源春节拜年礼仪源远流长,早在唐朝时期,人们就已经开始在春节期间相互拜年了。
到了明清时期,春节拜年礼仪更加成熟、规范,甚至成为古代文人墨客在新春期间的常见主题之一。
经过漫长的时光沉淀,现在的春节拜年礼仪已经成为了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3.文化内涵春节拜年礼仪不仅体现了中国人崇拜神灵、重视传统文化、讲究礼节的精神,也是在春节庆典中传承着当地的历史文化及民俗特色,受到不少海外友人的青睐。
结语春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佳节,也是中华文化宝库中最为重要的节日之一。
春节拜年礼仪作为一项传统文化活动,让人们在亲友相聚的时候感受到了浓厚的人情味和文化氛围。
在这个特殊的时刻,我们要认真对待春节拜年礼仪,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
(完整word版)春节拜年基本礼仪

春节拜年基本礼仪【春节拜年基本礼仪】在拜年的时间上选择要妥当:如有必要,可先向主人报信,避免空跑一次,如不准备吃饭,最佳时间是上午九时至十一时之间。
过早,可能人家还未起床,节日都要休息的习惯;太迟,正适人家吃饭,不方便。
下午应以三时至五时之间为宜。
向长辈拜年,最好安排在节日内以示敬重。
春节拜年要注意衣着整洁:干干净净过节日,穿衣和打扮要整洁、大方,适当穿上一些好衣服,给人一种节日的美感。
要讲究称呼的规范化:到别人家拜年,尤其到亲戚家拜年,要事先对可能碰到的长辈、同辈的称呼有所了解,以免出现尴尬的场面,使人感到不够礼貌。
“吉利话”要说得适宜:对不同的人,应有不同的祝贺语。
交谈时,要拣双方愉快的话题,不要扯到悲哀伤感的事情上,不要高谈阔论,不要信口开河,不要过分激烈地争论问题,要在轻松愉快、亲切自然的气氛中,把道喜贺新的真情实意表露出来。
拜年时接物要有礼貌:主人送茶,要起身双手接住,并道谢。
主人招待食品,可先让给小孩,然后自己取少量受用。
拜年时欢闹要有节制:掌握适度。
不宜大声喧闹,不宜通宵达旦,以免影响邻舍,妨碍别人休息。
拜年结束时,要表示谢意,邀请人家回访。
对主人的盛情款待,要赞美几句。
临分手时,可发出邀请,表示回报的意思。
【小宝宝拜年的讲究】学会分享莫攀比亲友聚会,孩子们会接触到不少同龄伙伴。
互相攀比谁的压岁钱多,谁的新玩具高级,甚至为此争争吵吵。
这些镜头,可不应该成为新春即景。
家长不妨准备一些诸如橡皮泥之类的玩具,供几个孩子共同完成,学会合作,或是鼓励孩子们交换玩具,分享快乐。
对幼儿来说,身体素质发育尤为重要。
因此,您还可以引导孩子们互相约定,看看新的一年里,谁能先学会游泳,学会打球,或是添了别的什么体育技能。
这样的比较,可比争一样玩具有意义的多。
别只教孩子讨红包“恭喜发财,红包拿来”,胡育在从事幼儿教育研究时发现,或许出于好玩的心态,不少年轻的父母总是喜欢教孩子学说这样的“祝福”。
殊不知,这很容易给孩子留下错误的印象,以为过年就是“讨压岁钱”或是吃喝玩乐,而忽略了节日的真正含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春节拜年的礼仪有哪些
拜年是中国民间的传统习俗,是人们辞旧迎新、相互表达美好祝愿的一种方式。
下面是我为您带来的“春节拜年的礼仪有哪些”,希望您喜欢!()查看。
春节拜年的礼仪有哪些1
年初一,人们都早早起来,穿上最漂亮的衣服,打扮得整整齐齐,出门走亲访友,相互拜年,恭祝来年大吉大利。
中国人自明清起始,对拜年礼仪定下了不成文的规矩,有着一定的次序:首拜天地神祗,次拜祖先真影,再拜高堂尊长,最后全家按辈份次序互拜。
对尊长要行大礼,对孩童要给赏赐。
拜年时,晚辈要先给长辈拜年,祝长辈人长寿安康,长辈可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据说压岁钱可以压住邪祟,因为“岁”与
“祟”谐音,晚辈得到压岁钱就可以平平安安度过一岁。
拜亲朋也讲究次序:初一拜本家;初二、初三拜母舅、姑丈、岳父等,直至十六日。
这种习俗早在宋朝时就已流行。
宋人孟元老在《东京梦华录》卷六中描写北宋汴京时云:“十月一日年节,开封府放关扑三日,士庶自早相互庆贺。
”到了清朝年间,拜年礼仪有了升华。
清人顾铁卿在《清嘉录》中描写,“男女以次拜家长毕,主者率卑幼,出谒邻族戚友,或止遣子弟代贺,谓之‘拜年’。
至有终岁不相接者,此时亦互相往拜于门……。
”一般说来,平辈间拜年则拱手致语就行了。
首先拜家里长辈。
初一早晨,晚辈起床后,要先向长辈拜年。
当然,长辈受拜以后,一定会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
不能忘记的是向邻居长辈拜年。
中国有句古话:远亲不如近邻。
所以向邻居长辈拜年仅次于本属长辈,一般说,邻居长辈也会给“压岁钱”的。
其次是走亲戚拜年。
初一或初二必须到岳父、母家,并须带贺礼。
进门后还得先向佛像、祖宗影像、牌位各行三叩首礼,然后再给长辈们依次跪拜。
接着就是礼节性的拜年了。
如给朋友拜年,一进屋门,仅向佛像三叩首,如与主人系平辈则只须拱手一揖而已,如比自己年长,仍应主动跪拜,主人应走下座位做搀扶状,连说免礼表示谦恭。
一般情况下,不宜久坐,客套话完了就要告辞。
主人受拜后,也应择日回拜。
拜年的方式多种多样,发短信、寄贺卡、礼仪电话和电报,都是一种新的拜年形式。
寄贺卡时,也会同时寄上自己的名片。
古时,倘或坊邻亲朋太多,难以登门遍访,就使遣仆人带名片去拜年,称为“飞帖”,各家门前贴一红纸袋,上写“接福”两字,即为承放飞帖之用。
此俗始于宋朝上层社会。
清人《燕台月令》形容北京年节:“是月也,片子飞,空车走,成为时尚。
”户人家特设门簿,以记客人的往来和飞片,门簿的首页多虚拟亲到者四人:一曰寿百龄老太爷,住百岁坊巷;一曰富有余老爷,住元宝街;一曰贵无极某人,住大学士牌楼;一曰福照临老爷,住五福楼。
以图吉利讨口彩。
至今的春节赠送贺年片、贺年卡,便是这种古代互送飞帖的遗风。
古代文人雅士则流行互送拜年钻。
拜年钻就是如今的贺年片,是由古代的名片演变而成。
据清代赵翼考证,西汉时没有纸,削竹木为刺,上书名姓,叫“名刺”。
后来还用大红绒线在织锦上绣字为“名片”。
东汉后用纸代木,叫做“名纸”。
六朝时简称为“名”,唐代叫“门状”。
宋代还别称“手刺”、“门刺”。
中国人春节拜年是很讲究的。
讲究的核心就是时间观念。
拜年首先要选择合适的时间,这是拜年的第一要素。
由于平时劳碌,年节期间人们一般起得较晚。
若过早登门拜年,往往让主人措手不及。
有人喜欢选择晚上拜年,一坐好几小时,也难免影响主人休息。
作客逗留时间一般以半小时至40分钟为宜,这样,既不失礼貌,又不影响主人接待其他客人。
拜年时,若进门问声“新年好”,旋即匆匆离去,也会给人以“缺少诚意”
的感觉。
送贺礼也十分讲究,这也是礼物也拜年要素之一。
贺礼一定要送的得体。
给长辈、教师、师傅拜年时,应适当带点礼物。
礼物既不宜太昂贵豪华,又应能“拿得出手”。
捧上一束鲜花,送上一张精美的贺卡,近年已成为都市现代人浪漫温馨的拜年方式。
拜年贺礼物还应讲究卫生、安全。
比如,别人送给自己的糕点,一般不宜转送他人,否则食品在“旅游”中难免会腐烂变质;给年迈或患病者拜年,所送的水果等应该有益于对方强身健康,以免造成浪费甚至引起误解;赠送花炮之类,则万万不能去购买伪劣产品。
此外送贺礼还应注意节俭。
自己如果动手制作一个精美的小礼物送给同学、恋人、同事等,既可表达真挚的情谊,又可显现自己的才华。
拜年时还一定要注意礼节和言谈举止。
邻里相坐、同学相逢、朋友相聚,皆应“过年言好事,出口称吉祥”,纵然平日有所积怨,亦不应提起,至于聊侃时不谈粗俗之事,不讲无聊低级话语,就更是常识。
春节拜年的礼仪有哪些2
1、在拜年的时间上选择要妥当:
如有必要,可先向主人报信,避免空跑一次,如不准备吃饭,最佳时间是上午九时至十一时之间。
过早,可能人家还未起床,节日都要休息的习惯;太迟,正适人家吃饭,不方便。
下午应以三时至五时之间为宜。
向长辈拜年,最好安排在节日内以示敬重。
2、春节拜年要注意衣着整洁:
干干净净过节日,穿衣和打扮要整洁、大方,适当穿上一些好衣服,给人一种节日的美感。
要讲究称呼的规范化:到别人家拜年,尤其到亲戚家拜年,要事先对可能碰到的长辈、同辈的称呼有所了解,以免出现尴尬的场面,使人感到不够礼貌。
3、“吉利话”要说得适宜:
对不同的人,应有不同的祝贺语。
交谈时,要拣双方愉快的话题,不要扯到悲哀伤感的事情上,不要高谈阔论,不要信口开河,不要过分激烈地争论问题,要在轻松愉快、亲切自然的气氛中,把道喜贺新的真情实意表露出来。
4、拜年时接物要有礼貌:
主人送茶,要起身双手接住,并道谢。
主人招待食品,可先让给小孩,然后自己取少量受用。
5、拜年时欢闹要有节制:
掌握适度。
不宜大声喧闹,不宜通宵达旦,以免影响邻舍,妨碍别人休息。
拜年结束时,要表示谢意,邀请人家回访。
对主人的盛情款待,要赞美几句。
临分手时,可发出邀请,表示回报的意思。
春节拜年的礼仪有哪些3
1.拜年是中国民间的传统习俗
是人们辞旧迎新、相互表达美好祝愿的一种方式。
我们通常只知道的是正月初一时,家长带领小辈出门谒见亲戚、朋友、尊长,朋友们也互致新年快乐,以吉祥之语互贺祝新春。
卑幼者并须叩头致礼,谓之“拜年”。
主人家则以点心、糖食、红包热情款待。
其实,春节拜年学问很多,春节文化元素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集中展示。
“拜年”一词,原有的含义是为长者拜贺新年,也包括向长者叩头施礼、祝贺新年健康如意、问候生活安好等内容。
遇到同辈亲友,也要施礼互贺。
至今未曾改变这种礼仪,只是在形式上更多元化了。
年初一,人们都早早起来,穿上最漂亮的衣服,打扮得整整齐齐,出门走亲访友,相互拜年,恭祝来年大吉大利。
2.中国人自明清起始
对拜年礼仪定下了不成文的规矩,有着一定的次序:首拜天地神祗,次拜祖先真影,再拜高堂尊长,最后全家按辈份次序互拜。
对尊长要行大礼,对孩童要给赏赐。
拜年时,晚辈要先给长辈拜年,祝长辈人长寿安康,长辈可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据说压岁钱可以压住邪祟,因为“岁”与“祟”谐音,晚辈得到压岁钱就可以平平安安度过一岁。
3.拜亲朋也讲究次序
初一拜本家;初二、初三拜母舅、姑丈、岳父等,直至十六日。
这种习俗早在宋朝时就已流行。
宋人孟元老在《东京梦华录》卷六中描写北宋汴京时云:“十月一日年节,开封府放关扑三日,士庶自早相互庆贺。
”到了清朝年间,拜年礼仪有了升华。
清人顾铁卿在《清嘉录》中描写,“男女以次拜家长毕,主者率卑幼,出谒邻族戚友,或止遣子弟代贺,谓之‘拜年’。
至有终岁不相接者,此时亦互相往拜于门……。
”一般说来,平辈间拜年则拱手致语就行了。
4.首先拜家里长辈
初一早晨,晚辈起床后,要先向长辈拜年。
当然,长辈受拜以后,一定会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
不能忘记的是向邻居长辈拜年。
中国有句古话:远亲不如近邻。
所以向邻居长辈拜年仅次于本属长辈,一般说,邻居长辈也会给“压岁钱”的。
其次是走亲戚拜年。
初一或初二必须到岳父、母家,并须带贺礼。
进门后还得先向佛像、祖宗影像、牌位各行三叩首礼,然后再给长辈们依次跪拜。
5.礼节性的拜年
如给朋友拜年,一进屋门,仅向佛像三叩首,如与主人系平辈则只须拱手一揖而已,如比自己年长,仍应主动跪拜,主人应走下座位做搀扶状,连说免礼表示谦恭。
一般情况下,不宜久坐,客套话完了就要告辞。
主人受拜后,也应择日回拜。
6.感谢性的拜年
凡过去一年中对人家欠情的,如曾帮助过自己的人或老师、师傅、医生等,就要买些礼物送去,借拜年之机,表示感恩谢意。
我特别推荐
春节礼物 | 春节放假安排 | 春节高速免费 | 春节资料
我特别推荐
春节礼物 | 春节放假安排 | 春节高速免费 | 春节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