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东方-一轮化学平衡专题

合集下载

高考化学 一轮复习《化学平衡》(2)精品

高考化学 一轮复习《化学平衡》(2)精品

平衡时C的 平衡时C的物
物质的量 质的量浓度
(mol)
(mol·L-1)
x
y
abcd
x
y
a、b、c、d必须满足的条件是:
3-a 2-b c-0 d-0

2
1
3
1
a、b、c、d取值范围:
0≤a≤3, 0.5≤b≤2, 0≤c≤4.5,0≤d≤1.5
(2)T、V 不变时,对于反应前后气体总体积不变的可逆反应,只改变起始时加
述平衡相同,则起始时充入NH3的物质的量和达到平
衡时NH3的转化率
C
A、15mol、25%
B、20mol、50%
C、20mol、75%
D、40mol、80%
在等温、等容条件下,有如下可逆反应:
2A(g)+2B(g)
3C(g)+D(g)。现分别从两条途径建立平
衡,途径Ⅰ:A、B的起始浓度均为2mol·L-1;途径Ⅱ:C、
的起始物质的量应满足的条件是 >0.6mol 。
例.某温度下,某容积恒定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可
逆反应:CO(g)+H2O(g)
H2(g)+CO2(g) △H>0
当反应达平衡时,测得容器中各物质均为n mol,欲 使H2的平衡浓度增大一倍,在其它条件不变时,下列 措施可以采用的是。
(A)升高温度
D
(B)加入催化剂
2A(g) +B(g)
3C(g) +D(g)
已知
编号 ① ② ③ ④

起始状态(mol) ABCD
平衡时C的 平衡时C的物
物质的量 质的量浓度
(mol)
(mol·L-1)
2100

高考化学一轮总复习《化学平衡》精品课件标准版文档

高考化学一轮总复习《化学平衡》精品课件标准版文档

专题:平衡移动及勒沙特列原理
可逆反应中旧化学平衡的破坏,新化学平衡的 建立过程叫做化学平衡的移动
平衡移动的本质:条件的改变,引起正逆反应速率的变化! 平衡的移动必然引起转化率的改变!
2.外界条件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①浓度:增大反应物浓度或减小生成物浓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 移动;减小反应物浓度或增大生成物浓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 移动。
mA(g)+nB(g)
pC(g)+qD(g),ng=(p+q)-(m+n)
例1 A、B、C、D都是皆易溶于水的弱电解质或离
子,且在水溶液中达到下列化学平衡,则加水稀释
后,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的是( C ) (3)定:反应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浓度保持不变,
各组分的含量一定。
(1)用同一种物质来表示反应速率时,该物质的生成速率与消耗速率相等。
化学平衡的特点
(1)动:动态平衡(正逆反应仍在进行)
(2)等:正反应速率=逆反应速率 (对同一物质而言)
(3)定:反应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浓度保持不变,
各组分的含量一定。
(各种物质)
(4)同:一定条件下平衡的建立与途径无关,在一定 条件下可建立相同的平衡(等效平衡)
(5)变:条件改变,原平衡被破坏,在新的条 件下建立新的平衡。
例:可逆反应。2HI(g)
H2(g)+I2(g)在密闭容器中
进行,当下列4项中某项不取随时间变化时,才能说明
反应已达平衡(CD)
A. 容器内压强 C. 各组分浓度
B. 平均相对分子质量 D. 混合气体颜色
例:在一定条件下,反应2NO + O2
平衡的标志( CD)
2NO2达到
A NO、O2、NO2分子数目比是2:1:2 B. 反应混合物中各组成物质的浓度相等

高三一轮复习-化学平衡ppt课件.ppt

高三一轮复习-化学平衡ppt课件.ppt

行到t1时刻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bd
病原体侵入机体,消弱机体防御机能 ,破坏 机体内 环境的 相对稳 定性, 且在一 定部位 生长繁 殖,引 起不同 程度的 病理生 理过程
判断:
(1)当条件改变时,平衡一定会发生移动
(2)当速率发生变化时,平衡一定发生移动
√ (3)当平衡发生移动时,速率一定发生变化
(4)当平衡正向移动时,反应物的转化率一定 增大
(二)化学平衡的移动: 病原体侵入机体,消弱机体防御机能,破坏机体内环境的相对稳定性,且在一定部位生长繁殖,引起不同程度的病理生理过程
增大N2或H2的浓度
升高温度
减小压强
使用催化剂
病原体侵入机体,消弱机体防御机能 ,破坏 机体内 环境的 相对稳 定性, 且在一 定部位 பைடு நூலகம்长繁 殖,引 起不同 程度的 病理生 理过程
2.2HI(g) H2(g)+I2(g),平衡后再充入HI, HI转化率_不__变_
3.A(s)+ B(g)
C(g)+D(g)平衡后再充入B,
B的转化率__减__小
例1:向密闭容器中加入NO2,一段时间后形成平 病原体侵入机体,消弱机体防御机能,破坏机体内环境的相对稳定性,且在一定部位生长繁殖,引起不同程度的病理生理过程
衡2NO2
N2O4; △H<0.
(1)恒温恒容充入少量Ne,气体颜色_不__变__
(2)恒温恒压充入少量Ne ,气体颜色先__变__浅__后__变_深_
(3) 恒温恒压充入少量NO2,在新的平衡状态混合 气体的颜色_不__变_,NO2的平衡转化率_不_变__ , NO2的体积分数__不__变___。 (4)恒温恒容再充入少量NO2,新的平衡状态混合气 体的颜色_加_深__,NO2的平衡转化率_增__大_ NO2的体积分数___减__小_____.

高中化学一轮复习讲义(解析版):化学平衡状态

高中化学一轮复习讲义(解析版):化学平衡状态

化学平衡状态【学习目标】1. 化学平衡状态的特征2. 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方法3. 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因素 ◆感知高考1. [2020·江苏]CH 4与CO 2重整生成H 2和CO 的过程中主要发生下列反应1422CH (g)CO (g)2H (g)2CO(g)247.1kJ mol H -+=+∆=⋅1222H (g)CO (g)H O(g)CO(g)41.2kJ mol H -+=+∆=⋅在恒压、反应物起始物质的量比()()42CH :CO 1:1nn =条件下,CH 4和CO 2的平衡转化率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 升高温度、增大压强均有利于提高CH 4的平衡转化率B. 曲线B 表示CH 4的平衡转化率随温度的变化C. 相同条件下,改用高效催化剂能使曲线A 和曲线B 相重叠D. 恒压、800K 、n(CH 4):n(CO 2)=1:1条件下,反应至CH 4转化率达到X 点的值,改变除温度外的特定条件继续反应,CH 4转化率能达到Y 点的值【答案】BD【解析】A.甲烷和二氧化碳反应是吸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向吸热反应即正向移动,甲烷转化率增大,甲烷和二氧化碳反应是体积增大的反应,增大压强,平衡逆向移动,甲烷转化率减小,故A错误;B.根据两个反应得到总反应为CH 4(g)+2CO2(g) H2(g)+3CO(g) +H2O (g),加入的CH4与CO2物质的量相等,CO2消耗量大于CH4,因此CO2的转化率大于CH4,因此曲线B表示CH4的平衡转化率随温度变化,故B正确;C.使用高效催化剂,只能提高反应速率,但不能改变平衡转化率,故C错误;D.800K时甲烷的转化率为X点,可以通过改变二氧化碳的量来提高甲烷的转化率达到Y点的值,故D 正确。

综上所述,答案为BD。

2.[2019·课标全国Ⅰ,28(1)(2)(4)]水煤气变换[CO(g)+H2O(g)=CO2(g)+H2(g)]是重要的化工过程,主要用于合成氨、制氢以及合成气加工等工业领域中。

高考化学一轮总复习课件化学平衡状态化学平衡的移动

高考化学一轮总复习课件化学平衡状态化学平衡的移动
改变条件使沉淀溶解平衡向生成沉淀 或溶解沉淀的方向移动。影响因素有 温度、浓度、压强(对有气体参加的 反应)等。
02
化学平衡移动原理
勒夏特列原理及应用
勒夏特列原理
如果改变影响平衡的一个条件(如浓度、压强或温度等), 平衡就向能够减弱这种改变的方向移动。
应用
预测和解释化学平衡的移动方向,指导化工生产中的条件控 制。
05
难溶电解质溶解平衡
难溶电解质溶解特点与规律
溶解度小
难溶电解质在水中的溶解 度很小,通常小于 0.01g/100g水。
溶解平衡
在一定条件下,难溶电解 质的溶解速率等于其沉淀 速率,达到动态平衡状态 。
影响因素
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度受温 度、溶剂、pH等因素影响 。
溶度积常数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溶度积常数
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
理解弱电解质的电离特点,掌握电离平衡常数(Ka、Kb)的应用 。
化学反应的方向和限度
根据反应焓变和熵变判断反应进行的方向,理解化学平衡常数的含 义和应用。
利用平衡移动原理解决问题
勒夏特列原理
理解勒夏特列原理的内容,掌握浓度 、压强、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平衡移动原理的应用
通过改变条件使平衡向有利于目标产 物生成的方向移动,提高产物的产率 和纯度。
沉淀溶解平衡的应用
判断沉淀的生成与溶解,例如当 Qc>Ksp 时,有沉淀生成;当 Qc=Ksp 时,沉 淀与溶解处于平衡状态;当 Qc<Ksp 时,无沉淀生成。
沉淀溶解平衡与溶度积
溶度积常数(Ksp)
在一定温度下,难溶电解质的饱和溶 液中各离子浓度幂的乘积是一个常数 ,称为溶度积常数。
沉淀溶解平衡的移动
沉淀溶解平衡的移动

一轮复习 ----化学平衡及平衡移动

一轮复习 ----化学平衡及平衡移动

向 逆向移动。 2021/10/10
20
速率-时间关系图:
增 V(molL-1S-1)

V,正

应 V正 物 浓
V正= V逆
V’逆
平衡状态Ⅰ
度 V逆
0 2021/10/10
t1
t2
t3
V”正 = V”逆 平衡状态Ⅱ
t(s) 21-来自速率时 间
A
增大反应物




C
减少反应物
2021/10/10
B
减少生成物
2. 平衡常数的数学表达式;
对于反应:
m A (g)nB (g)
pC (g)qD (g)
Kcc( m p(CA)) cc( ( qn DB) )
2021/10/10
11
3、注意的几个问题:
(1) K 值越大,表示反应进行的程度越大,反应物的平 衡转化率越大;反之亦然。
(2)平衡常数K只与温度有关,与反应物或生成物的浓度 无关。
条件
特点 A的转化率 B的转化率
增加A 的量
可逆反应
减小
增大
按原比例 a+b>c+d
同时增加 A、B的物
a+b=c+d
质的量 a+b<c+d
2021/10/10
增大 不变 减小
增大
不变
减小
37
反应物不止一种:a A (g) +b B (g)
c C (g) + d D (g)
条件
特点 A的转化率 B的转化率
D a+b<c
减小压强 减小压强
25
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高三一轮复习——化学平衡

高三一轮复习——化学平衡

专题五化学平衡一、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反应速率的计算式:v=注意:①同一化学反应在同一时间间隔内,用不同的物质表示化学反应反应速率时,速率的数值不一定相等,但这些数值表示的意义相同(即反应的快慢程度相同),且化学反应速率的数值之比等于系数之比。

②该公式计算出的化学反应反应速率,是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率,而不是瞬时速率。

③化学反应速率是有单位的,常用单位是等。

④化学反应速率没有负值。

⑤固体和纯液体参加化学反应时,由于无浓度变化,故不能用于表示化学反应速率。

二、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条件1、内因:物质性质(主要因素)2、化学反应的有效碰撞理论要点(1)反应物分子之间发生碰撞是化学反应发生的先决条件。

(2)能发生化学反应的碰撞叫有效碰撞。

(3)能发生有效碰撞的能量较高的分子叫活化分子。

(4)只有活化分子之间采取合适取向进行的碰撞才是有效碰撞。

(5)单位体积内有效碰撞越多化学反应速率越快2、外因:外界条件,主要有浓度、温度、压强、催化剂等。

(1)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影响规律:当其它条件不变时,增加反应物浓度,化学反应速率加快。

浓度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原因:在其他条件不变时,对某一反应来说,活化分子在反应物分子中所占的百分数是一定的,即单位体积内的活化分子的数目与反应物的浓度成正比。

所以当反应物的浓度增大时,单位体积内的分子数增多,有效碰撞的次数增加,化学反应速率必然增大。

注意:①一般来说,反应物处于溶液或气体状态下,才能改变其浓度,当反应物处于固体或纯液体状态下,增加或减少它们的量,不能改变其浓度,即不影响其化学反应的速率。

②固体反应物表面积的大小将影响化学反应速率,固体的颗粒越小,表面积越大,化学反应速率越快。

(2)压强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影响规律:当其它条件不变时,有气体参加的反应,增大压强,反应物浓度增大,化学反应速率增大。

注意:①压强的改变必须引起参加反应的物质的浓度变化,才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

②如果参加反应的物质是固体或液体时,压强的改变对反应物的浓度基本无影响,因此压强的改变不影响固体和液体化学反应的速率。

高三化学高考备考一轮复习专题化学平衡状态化学平衡的移动课件(2)

高三化学高考备考一轮复习专题化学平衡状态化学平衡的移动课件(2)

向气体分子总数
⁠的方向移动

平衡 吸热
⁠移动
向 放热 ⁠反应方向移动

⁠反应方向移动
催化剂
同等程度改变v正、v逆,平衡不移动
4.勒夏特列原理 (1)含义:如果改变影响平衡的一个因素(如温度、压强以及参加反应的物质 的浓度),平衡就向着能够减弱这种改变的方向移动。 (2)注意:①勒夏特列原理的适用对象是可逆过程。②化学平衡移动的目 的是“减弱”外界条件的改变,而不是“抵消”外界条件的改变,改变是 不可逆转的。
A.恒容时通入稀有气体使压强增大,平衡不移动 B.增大压强,反应速率加快且可以提高Z的产率 C.恒压时,增加一定量Z(g),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变大 D.恒容时增加X的物质的量,Y的转化率增大 C
B
A.M点时Y的转化率最大 B.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C.平衡后充入Z达到新平衡时Z的体积分数增大 D.W、M两点Y的正反应速率相等
(2)静态标志:“变量”不变 在未达到平衡时不断变化、在达到平衡时不再发生变化的各种物理量(如各物 质的质量、物质的量、浓度、百分含量、压强、密度或颜色等),如果不再发 生变化,即达到平衡状态。可简单总结为“正逆相等,变量不变”。
1.正误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2H2O 2H2↑+O2↑为可逆反应。( ) 答案:× (2)Pb+PbO2+2H2SO4 2PbSO4+2H2O为可逆反应。( ) 答案:× (3)向含有3 mol H2的容器中通入足量N2,充分反应后会生成2 mol NH3。 ( ) 答案:×
A.增大C2H5OH浓度,有利于生成C2H5Br B.若反应物均增大至3 mol,则两种反应物平衡转化率之比不变 C.为缩短反应达到平衡的时间,将起始温度提高至50 ℃ D.加入NaOH,可增大乙醇的物质的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及平衡的影响1.CO和NO都是汽车尾气中的有害物质,它们之间能缓慢地发生如下反应:2NO(g)+2CO(g) N2(g)+2CO2(g)ΔH<0,现利用此反应,拟设计一种环保装置,用来消除汽车尾气对大气的污染,下列设计方案可以提高尾气处理效果且可行的是()①选用适当的催化剂②提高装置温度③降低装置的压强④装置中放入碱石灰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2.已知:H2(g)+I2(g) 2HI(g)ΔH<0。

有相同容积的定容密闭容器甲和乙,甲中加入H2和I2各0.1 mol,乙中加入HI 0.2 mol,相同温度下分别达到平衡。

欲使甲中HI的平衡浓度大于乙中HI的平衡浓度,应采取的措施是()A.甲、乙提高相同温度B.甲中加入0.1 mol He,乙不变C.甲降低温度,乙不变D.甲增加0.1 mol H2,乙增加0.1 mol I23.为了探究温度、硫酸铜对锌与稀硫酸反应速率的影响规律,某同学设计如下方案:编号纯锌粉质量0.2 mol·L-1硫酸体积温度硫酸铜固体质量Ⅰ 2.0 g 10.0 mL 25℃0Ⅱ 2.0 g 10.0 mL t℃0Ⅲ 2.0 g 10.0 mL 35℃0.2 gⅣ 2.0 g 10.0 mL 35℃ 4.0 g 下列推断合理的是()A.为了选择Ⅱ和Ⅲ实验探究硫酸铜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必须控制t=25B.待测物理量是收集等体积(相同条件)气体所需要的时间,时间越长,反应越快C.根据该方案,还可以探究硫酸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D.根据该实验方案得出反应速率大小可能是Ⅲ>Ⅱ>Ⅰ>Ⅳ4.在一定条件下,N2O分解的部分实验数据如下:反应时间/min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100c(N2O)/ (mol ·L-1) 0.100.090.080.070.060.050.040.030.020.010.00下图能正确表示该反应有关物理量变化规律的是()(注:图中半衰期指任一浓度N2O消耗一半时所需的相应时间,c1、c2均表示N2O初始浓度且c1<c2)5.(2014·佛山模拟)在密闭容器中,一定条件下,进行如下反应:NO(g)+CO(g) 1/2N2(g)+CO2(g)ΔH=-373.2 kJ·mol-1,达到平衡后,为提高该反应的速率和NO的转化率,采取的正确措施是()A.加催化剂同时升高温度B.加催化剂同时增大压强C.升高温度同时充入N2D.降低温度同时增大压强6.控制变量法在化学实验探究中运用较多,它是指在研究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对影响事物变化规律的因素或条件加以人为控制,使其中的一些条件按照特定的要求发生或不发生变化,以便在研究过程中,找到事物变化发展的规律。

根据因素和条件的性质,可分为实验变量(自变量)、反应变量(因变量)和无关变量。

某研究小组用酸性KMnO 4溶液与H 2C 2O 4溶液反应中溶液紫色消失的方法,来研究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下列实验有关变量控制的操作错误的是( )A .为控制无关变量的影响,将实验温度均确定为25℃、酸性KMnO 4溶液与H 2C 2O 4溶液的体积均确定为4 mL ,不使用催化剂B .可选择浓度分别为0.05 mol·L -1、0.01 mol·L -1、0.001 mol·L -1的KMnO 4酸性溶液和浓度均为0.001 mol·L -1的H 2C 2O 4溶液反应,来操纵实验变量,进行对照实验C .可将单位时间内反应所生成的CO 2体积作为实验变量(自变量)进行本实验研究D .该实验研究中的反应变量(因变量)是溶液紫色褪去所消耗的时间7.某温度下,在体积为2 L 的密闭容器中,充入1 mol 气体A 和a mol 气体B ,发生如下反应:A(g)+B(g) 2C(g)。

5 min 后反应达到平衡时n (A)为0.4 mol 。

在反应过程中体系的温度持续升高,实验测得混合气体中C 的含量与温度的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双选)( )A .0~5 min ,C 物质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12 mol·L -1·min -1B .图中T 1时正反应速率等于T 3时正反应速率C .该反应T 2时的平衡常数大于T 3时的平衡常数D .图中T 2时,若只增大压强,则正、逆反应速率不改变8.(2014·深圳质检)在容积恒定的密闭容器中,一定量的SO 2与1.1 mol O 2发生反应:2SO 2(g)+O 2(g) 催化剂△2SO 3(g) ΔH <0。

当气体的物质的量减少0.315 mol 时,反应达到平衡,SO 2的平衡转化率是90%。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双选)( )A .相同条件下,平衡时若充入稀有气体,SO 2的转化率增大B .反应开始时,向容器中通入的SO 2的物质的量是0.7 molC .保持其他条件不变,仅降低温度,正反应速率减小程度比逆反应速率减小程度大D .保持其他条件不变,仅缩小容器体积,反应达到平衡时容器中气体的物质的量小于1.485 mol9.(2014·揭阳模拟)一定温度下向某容积固定的密闭容器中加入2 mol A 和1 mol B ,发生如下反应:2A(g)+B(g) 3C(g)+D(s) ΔH =-Q kJ·mol -1(Q >0)当反应达到平衡后,反应放出的热量为Q 1 kJ ,物质A 的转化率为α。

请回答下列问题:(1)Q 1________Q (填“<”、“>”或“=”),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A 的转化率α=________(用含Q 、Q 1的代数式表示);平衡后,若加入少量物质D ,A 的转化率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3)反应达到平衡后,若升高温度,K 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4)维持温度和其他条件不变,若起始时向容器中加入的物质如下列四个选项,则反应达到平衡后放出的热量仍为Q 1 kJ 的是(稀有气体不参与反应)________(填序号)。

A .2 mol A 、1 molB 、1 mol ArB .3 molC 、1 mol DC .1 mol A 、0.5 mol B 、1.5 mol C 、0.5 mol DD .2 mol A 、1 mol B 、1 mol D10.(2014·肇庆调研)某化学实验小组的同学用下列仪器组装两套完全相同的装置,定量探究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1)为达到本实验的目的,其装置连接顺序为a 连________,________连________。

(2)连接好装置后的下一步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锥形瓶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4)两套装置的分液漏斗所装的试剂分别为1 mol·L -1硫酸和4 mol·L -1硫酸,该小组同学要测定并记录的数据如下表:加入的试剂 H 2的体积(相同条件下) 反应时间 反应速率1 mol·L -1硫酸10 mL t 1 v 1 4 mol·L -1硫酸10 mL t 2 v 2 该小组同学通过实验得到的结果是:v 1小于v 2,其定量依据是________。

(5)另有一组同学测定了每隔一分钟,锥形瓶中硫酸的浓度,记录结果如下:时间(min)0 1 2 3 4 5 6 7 8 硫酸浓度(mol·L -1)4.0 3.8 3.5 3.1 2.6 2.2 1.9 1.8 …请在给定的坐标图中作出v (H 2)-t 的图像。

请解释0到4 min 时该化学反应速率随时间变化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除上述实验方案可定量测定该反应的化学反应速率外,还可能有的实验测定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任写一种)化学平衡常数 化学反应的方向1.(2014·梁丰中学模拟)在一定条件下,对于反应m A(g)+n B(g) c C(g)+d D(g),C 的百分含量(C %)与温度、压强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该反应的ΔH 和ΔS 判断正确的是( )A .ΔH <0 ΔS >0B .ΔH >0 ΔS <0C .ΔH >0 ΔS >0D .ΔH <0 ΔS <02.(2014·宜兴中学模拟)下列对于化学反应方向说法正确的是( )A .反应2A(g)+B(g)===3C(s)+D(g)在一定条件下能自发进行,说明该反应的ΔH >0B .常温下反应2Na 2SO 3(s)+O 2(g) 2Na 2SO 4(s)能自发进行,则ΔH <0C .反应2Mg(s)+CO 2(g) C(s)+2MgO(s)能自发进行,则该反应的ΔH >0D .一定温度下,反应2NaCl(s)===2Na(s)+Cl 2(g)的ΔH <0,ΔS >03.(2014·溧阳中学模拟)某温度时,反应N 2+3H 2 2NH 3的平衡常数K =a ,则此温度下,NH 3 32H 2+12N 2的平衡常数为( ) A .a -1/2 B .a 1/2 C.12a D .a -2 4.(2014·镇江一中模拟)在一定条件下,已达平衡的可逆反应:2A(g)+B(g) 2C(g),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平衡时,此反应的平衡常数K 与各物质的浓度有如下关系:K =c 2 C c 2 A ·c BB .改变条件后,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 一定不变C .如果改变压强并加入催化剂,平衡常数会随之变化D .若平衡时增加A 和B 的浓度,则平衡常数会减小5.(2014·如皋中学模拟)在恒容密闭容器中,由CO 合成甲醇:CO(g) +2H 2(g) CH 3OH(g),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研究温度对反应的影响,实验结果如右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平衡常数K =c CH 3OH c CO ·c H 2B .该反应在T 1时的平衡常数比T 2时的小C .任意时刻,T 2温度下的反应速率均大于T 1温度下的速率D .处于A 点的反应体系从T 1变到T 2,达到平衡时n H 2 n CH 3OH增大 6.(2014·南京高三学情模拟)将1 mol A(g)和2 mol B(g)置于2 L 某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温度下发生反应:A(g)+B(g) C(g)+D(g),并达到平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