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玄宗改革:奠定了“开元盛世”,也迈向了“安史之乱”
唐朝的全部知识点总结

唐朝的全部知识点总结一、政治1. 唐朝建立:唐朝是由唐高祖李渊建立的。
李渊在战乱的时期,趁着隋朝灭亡后的混乱,成功发动兵变,建立了唐朝。
李渊称帝后即位,国号唐,定都长安,开天辟地、圣武皇帝、文皇帝。
2. 唐太宗的统一天下:唐太宗李世民,继承父亲的遗志,继续统一天下的大业。
他在位期间推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政策,厉行节俭、崇尚文治、一统中原、北伐废突厥、征服吐蕃,最终使得中国版图达到了盛世的疆土。
3. 唐玄宗时期的开元盛世:唐玄宗李隆基在位期间,国家政治稳定,人文开放,文化繁荣,被誉为“开元盛世”,在位期间,实行了许多对外开放政策,引进了先进的外国科技和文化,发展了对外贸易。
4. 安史之乱:安史之乱是唐朝历史上的重要事件,发生在唐德宗朝代,是农民起义军领袖安禄山和史思明发动的一场叛乱,给唐朝带来了巨大的冲击,最终导致了唐朝的灭亡。
5. 唐朝的灭亡:唐朝在907年正式灭亡,结束了长达290年的统治。
唐朝的灭亡主要原因是内外交困、社会动荡和政治腐败。
二、经济1. 租庸调制:唐朝实行了租庸调制,即农民交纳一定数量的粮食和劳役,作为税收,这一制度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农业生产和国家的税收收入。
2. 唐玄宗时期的盛世繁荣:唐玄宗时期是唐朝的鼎盛时期,国家经济、文化都达到了巅峰。
在此期间,实行了各种措施,如减轻农民赋税、发展对外贸易、降低关税等,促进了国家的繁荣和发展。
3. 唐朝对外贸易:唐朝时期对外贸易十分发达,主要是丝绸、茶叶、香料、瓷器等商品出口,从阿拉伯到日本等都有唐朝的商人活动。
4. 贸易和文化交流的发展:唐朝是一个开放的时代,这个时期虽然唐国人口不断增长,但秦、秦秦时,但由于农民生产人口虽然多,但受政府重税大赋的压迫,导致了共和主义等农民起义的爆发,也导致了唐朝的灭亡。
5. 降低关税、发展农业和手工业:唐朝各个时期都实行了一些措施,以促进经济的发展,如降低关税、扶持农民、发展手工业、开发新的农田等。
三、文化1. 文学艺术的繁荣:唐朝是中国文学艺术的鼎盛时期,出现了许多杰出的文学家和艺术家,如杜甫、李白、白居易等,他们的诗歌成为了中国古典文学的典范,对后代的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治乱之间:开元盛世与安史之乱的关系——以中枢体制改革为中心

现 象 竟 然在 同 一位 君 主 治 下发 生 , 前 后 仅 仅 相 隔数 栽 , 令 人 不 解 。这 种 反 逻辑 的现 象 究 竞 为 什 么 会发 生 呢 ?在 玄 宗统 治期 间, 唐 王朝 的 中枢 体 制 发 生 了重 大 变化 。而作 为 帝 国 官僚 机 器 的 核 心 组 成 部 分 , 中枢 体 制 无 疑 在 中 央 集权 的 古代 中 国发 挥
迅 速 转化 为唐 王朝 统 治 的 包袱 。
开 元 盛世 与安 史 之 乱 是唐 玄 宗 统 治期 间两 个 截 然相 反 的
历 史阶段 , 前者是唐初历 史发展 的总 结, 而后者又开启 了此后 百 余 年 藩镇 割 据 的 历 史 。盛 世 和 乱 世 , 不 同面 向 的 两种 社 会
关键词 : 开元盛世
安史之乱
三省六部制
中书门下
而 农者 余 万 二 千人 ( 新唐 书 - 姚 崇传》 ) 。 这样 , 中书令 的 提议 能 直接 通过 君 主 转化 为政 令 ,中 间略 去 了门 下省 的 审覆 程 序 , 无 疑提 高 了政务 处 理 的效 率 。在 这种 机 制 下 , 面对 复 杂 的政 务 , 姚 崇、 宋绿 等 贤相 的想 法可 以直 接 付 诸 实践 , 他 们 的 才 能 得 到 更 好地发挥 , 推 动 玄 宗 治 下 的唐 王 朝走 向持 续十 数 年 的极 盛 。 与 此同时, 玄 宗本 人 的 意志 也 更 容 易得 到 贯 彻 , 当开 元 年 间 玄 宗 励 精 图治 之 时 , 这 种 体 制 无 疑 会 加 快 开 元 盛世 的形 成 。 三、 中枢体制改革对安史之 乱的影响 在 开 启 开 元 盛 世 的 同 时 ,这 种 行 政 决 策权 力 相 对 集 中 的 中枢 体 制 也 为乱 世 埋 下 了祸 根 。真 正 的行 政 决 策 权 力 由三 个 机构 集中到 少数人 的手上 , 在 玄 宗统治 中后期 , 导致 了权力 极 度 膨 胀 的权 臣 的 出现 , 开元 年 间 中枢 体 制 调 整 所 带 来 的优 势
唐玄宗主要事迹

唐玄宗主要事迹唐玄宗,即李隆基,唐朝第六位皇帝,是唐朝盛世的代表人物之一。
他在位期间,积极推行政治改革,加强中央集权,推动经济发展,文艺繁荣,被誉为“开元盛世”的缔造者。
以下是唐玄宗主要事迹的介绍。
一、政治改革唐玄宗在位期间,积极推行政治改革,加强中央集权,使得唐朝的政治制度更加完善。
他废除了唐太宗时期的三省六部制度,建立了中书省和门下省,进一步加强了皇帝的权力。
同时,他还实行了科举制度,选拔人才,使得政府的官员更加专业化、高素质。
二、经济发展唐玄宗在位期间,积极推动经济发展,通过开发水利、修筑道路、兴修农田等措施,增加了农业生产的效率。
同时,他还鼓励商业贸易,开放了丝绸之路,使得唐朝的商业繁荣起来。
他还推行了均输法,保护了农民的利益,促进了社会的稳定。
三、文艺繁荣唐玄宗在位期间,文艺繁荣。
他本人也是一位文学家,曾经写下了《长恨歌》、《古风》等著名诗篇。
他还招揽了一批文化名流,如杜甫、白居易、王之涣等人,在他的庇护下,他们创作了许多优秀的文学作品,使得唐朝的文化达到了一个高峰。
四、外交关系唐玄宗在位期间,积极推动外交关系的发展。
他派遣郑君列到波斯求取佛经,成功地获得了大量的佛经,丰富了唐朝的文化遗产。
他还派遣玄奘到印度取经,为唐朝文化的传播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同时,他还与吐蕃、突厥、高句丽等国家建立了友好关系,维护了唐朝的边疆安全。
总之,唐玄宗是一位杰出的皇帝,他的政治改革、经济发展、文艺繁荣和外交关系的推动,为唐朝的盛世奠定了基础,也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历史遗产。
他的事迹不仅是中国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类文明发展史上的重要篇章。
唐朝时期之开元盛世与安史之乱

唐朝时期之开元盛世与安史之乱
唐朝时期之开元盛世与安史之乱
开元盛世
后来睿宗妹太平公主与李隆基发生权力之争。
延和元年(712年),睿宗让位于太子李隆基,李隆基即唐玄宗,又称唐明皇。
公元713年,唐玄宗将太平公主赐死,党羽或杀或逐,结束了这段史称“韦后之乱”的混乱政局。
同年改元开元。
唐玄宗在位44年,前期(开元年间)政治比较清明,经济迅速发展,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史称“开元盛世”。
这一时期被认为是继汉武帝时期(汉武盛世)之后,中国历史上出现的第二次鼎盛局面。
首都长安城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也是世界上第一个人口达到百万的城市。
安史之乱
唐玄宗改元天宝后,志得意满,决意放纵享乐,从此不问国事。
在纳杨玉环为贵妃后,更加沉溺酒色。
唐玄宗任用有“口蜜腹剑”恶名的李林甫为宰相长达十八年,使得朝政败坏。
李林甫死后又以杨国忠为相,此时期又开始出现了宦官干政的局面,高力士的权势炙手可热。
唐玄宗好大喜功,为此边境将领经常挑起对异族的战事,以邀战功。
又由于当时兵制由府兵制改为募兵制,使得节度使与军镇上的士兵结合在一起,就出现了边将专军的局面。
其中以胡人安禄山最著。
安禄山掌握重兵,在天宝十四年(755年)十一月趁唐朝政治腐败、军事空虚之机和史思明发动叛乱,史称“安史之乱”。
唐玄宗吓得逃到成都,太子李亨在灵武称帝,是为唐肃宗,奉玄宗为太上皇。
安禄山则自称大燕皇帝,年号圣武。
经过8年时间这场叛乱才被平定。
一句文言文评价唐玄宗

一句文言文评价唐玄宗
摘要:
一、唐玄宗简介
二、文言文评价唐玄宗
三、唐玄宗的功过分析
四、总结
正文:
一、唐玄宗简介
唐玄宗,名李隆基,是唐朝第七位皇帝,他在位期间开创了著名的“开元盛世”。
他的统治前期,政治清明,经济繁荣,国家疆域扩张,民族融合,文化繁荣。
然而,后期政治腐败,导致“安史之乱”,使唐朝走向衰落。
二、文言文评价唐玄宗
古文评价唐玄宗曰:“昔唐玄宗,英明神武,始则改元开元,终则马嵬之变。
虽有明君之资,不免乱世之讥。
”
三、唐玄宗的功过分析
1.政治改革:唐玄宗在位期间,进行了一系列政治改革,整顿吏治,选拔贤能,使政治清明,国家繁荣。
2.经济发展:提倡农业,鼓励手工业,发展商业,使得国家财政充裕,百姓安居乐业。
3.文化繁荣:重视文化教育,提倡儒家文化,文学、艺术、科技等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4.外交扩张:加强中央集权,国家疆域扩张,民族融合,维护国家统一。
5.宗教政策:实行宽容的宗教政策,道教、佛教、伊斯兰教等各种宗教得到发展。
然而,唐玄宗后期政治腐败,宠爱杨贵妃,导致“安史之乱”,使国家陷入长达十年的战乱,疆域丧失,民生凋敝。
这成为了他统治生涯中最大的败笔。
四、总结
唐玄宗在位期间,既有辉煌的成就,又有痛苦的教训。
他的一生充满了戏剧性,充分展现了人性的复杂与矛盾。
在我国历史长河中,唐玄宗无疑是一位具有举足轻重地位的皇帝。
尽管他犯过错误,但他的贡献不容忽视。
高中唐朝到元朝知识点总结

高中唐朝到元朝知识点总结一、政治1. 唐太宗李世民战功卓著,在位时进行政治改革,开创了贞观之治,实行科举制度,推行均田制,进行军队改革,实行察举制,选拔官员,改善人民生活。
2. 唐玄宗时期,实行节俭政策,加强中央集权,任用韦皇后为外戚政治,实行大明宫政策,使得内忧外患严重,引发了安史之乱。
3. 后唐、五代十国时期,政治混乱,国力衰退,军阀割据,社会动荡,贞明、昭宗时期,实行了新法,加强对百姓的剥削,导致社会动荡,社会不稳定。
二、经济1. 唐朝时期经济繁荣,国际贸易发达,丝绸之路繁荣,商业繁荣,城市兴起,手工业、农业发展迅速,受到了塔里温江、波斯、韩国、日本、吐蕃等国家的精英学术。
2. 元朝时期经济也非常繁荣,贸易兴盛,海上贸易发达,元朝哈木铁路,桥梁和水利设施建设,促进了国家的经济繁荣。
具有一定厚度和较高的水文文3. 元朝实行累进税制,对商业,手工业,农业生产开征税收,国家财政富足,从而促进国家经济繁荣。
三、文化1. 唐朝文化繁荣,出现了诗人李白,李后主,策马,王维,韦应物等一批著名的诗人,形成了唐诗的辉煌时期。
2. 唐朝创造了唐宋八大家的诗歌艺术,提出了白话体等文学思想,大力发展了文学艺术,对中国文化有了很大的影响。
3. 元朝成王一度在文化上推崇儒家思想,但后期却实行北方蒙古文化与中原文化的融合,仍以儒家为主。
四、科技1. 唐朝时期科技发达,发明了造纸、印刷术、火药、指南针等,极大地推进了文化科技的交流与发展。
2. 唐朝时期社会经济发展,推动了科技的发展,书院成为科技、文化交流的场所。
文韪娄3. 元朝时期由于长期与西方各国进行贸易和文化交流,对其他国家的文化及科技水平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五、宗教1. 唐朝时期佛教传播,僧侣达到了百万之众,建造了慈恩寺、大明寺、杭州净慈寺等大型寺庙,佛教的传播对唐朝社会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2. 元朝时期实行‘蒙古农儒俑副玛斯之子恩支米塔的容主义,原集萨拉毕兴修斯中集聚于元惪高传统模为主要宗教,同时还传播了伊斯兰教。
唐玄宗的功和过小作文

唐玄宗的功和过小作文在历史上,有很多帝王励精图治,实现了自己的宏图霸业;而有些帝王却终日浑浑噩噩,甚至做了亡国之主。
可是唐玄宗李隆基却不是上述中的任何一位君主,他走出了一条"另类"之路。
在他青壮年时期,他终日勤勉奋斗,精心处理国政,将大唐引领至繁盛高地,创造出了无比辉煌的开元盛世。
可是后来,随着他对国家治理的懈怠。
整个大唐开始不复往昔的盛况,甚至还引发了危及李氏王朝统治的"安史之乱。
"也就是从"安史之乱"后,唐朝的国力逐渐滑坡,乃至式微。
唐玄宗的这一生不可不谓是令人叹惋的一生。
因为他本可以凭借自己创造出的太平盛世在历史上留下千古称赞,但却被自己的一念恍惚迷失了最初的方向,在史书上留下一些令人嫌弃的骂名和颇具八卦意味的情史笑料。
那么,唐玄宗又是怎样创造出开元盛世,又是怎样用他的过错埋葬了他曾经所获得的功名与成就的呢?获取政权唐玄宗能够获得正统之位与两场政变密不可分,这两场政变分别是"唐隆政变"和"先天政变。
"在"唐隆政变"中,唐玄宗联合太平公主一同发动政变,消灭了韦氏集团。
此后,唐睿宗李旦重新登位,而李隆基也成功地坐上了东宫之位。
后来,作为东宫太子的李隆基与权势熏天的太平公主之间的矛盾越来越大,以至后来发生了"先天政变。
"在这场政变中,李隆基诛杀了太平公主,获得了胜利的果实。
自此,他成功地登上了帝位,开启了他的励精图治之路。
励精图治在成功地登上了皇帝宝座之后,唐玄宗热血沸腾,决定要倾注自己的全力来治理唐朝,做一位让人称颂的千古明君。
于是,他便开启了他的励精图治之路。
在振兴唐朝的这条道路上,唐玄宗付出了很多精力,也在很多方面进行了改革。
譬如经济、政治、文化、科技、军事等方面。
在经济上,他持续不断地推动检田扩户运动的开展。
那个时候地主豪强兼并了大量的土地,这不仅使得农民生活困难,还减少了政府的财政收入。
安史之乱简要介绍

安史之乱简要介绍一、安史之乱的背景1. 政治方面- 唐朝在开元盛世之后,政治逐渐腐败。
唐玄宗后期怠于政事,将朝政大权交予李林甫、杨国忠等权臣。
李林甫为巩固自己的权势,排斥异己,打压朝中正直之士,导致朝廷内部矛盾重重。
杨国忠与安禄山之间争权夺利,成为安史之乱爆发的一个潜在因素。
2. 经济方面- 土地兼并严重,均田制遭到破坏。
大量农民失去土地,沦为佃农或流民。
而贵族、官僚和富商却大量占有土地,贫富差距悬殊。
虽然唐朝前期经济繁荣,但到后期,这种经济结构的不合理性逐渐凸显,农民生活困苦,社会矛盾加剧。
3. 军事方面- 唐朝前期实行府兵制,兵农合一。
但随着时间推移,府兵制逐渐瓦解,开始实行募兵制。
募兵制下,士兵由国家招募并长期服役,这使得军队与将领之间的关系更为紧密。
同时,为了防御边疆,唐朝在边境地区设立了多个节度使,赋予他们较大的军事权力。
节度使不仅掌握大量军队,还兼管当地的民政和财政,势力逐渐膨胀。
安禄山一人就身兼范阳、平卢、河东三镇节度使,拥兵自重,具备了发动叛乱的军事力量。
二、安史之乱的经过1. 叛乱爆发- 公元755年,安禄山以“忧国之危”、奉密诏讨伐杨国忠为借口,在范阳起兵叛乱。
安禄山率领15万叛军南下,由于唐朝内地多年没有战事,军备空虚,叛军一路势如破竹。
很快,河北地区的郡县纷纷沦陷。
2. 叛军进军路线- 安禄山叛军从范阳出发,渡过黄河,迅速攻占了洛阳。
公元756年,安禄山在洛阳称帝,国号大燕。
接着,叛军继续西进,逼近长安。
唐玄宗命哥舒翰率大军镇守潼关,哥舒翰坚守不出,本可阻挡叛军西进。
但唐玄宗听信杨国忠的谗言,强令哥舒翰出关迎敌,结果哥舒翰兵败被俘,潼关失守。
3. 长安沦陷与玄宗出逃- 潼关失守后,长安失去了最后的屏障。
唐玄宗惊慌失措,带领杨贵妃、杨国忠等少数亲信仓皇出逃。
行至马嵬驿(今陕西兴平市西)时,士兵哗变,杀死杨国忠,并要求处死杨贵妃。
唐玄宗无奈,只得赐死杨贵妃。
之后,唐玄宗逃往成都,太子李亨则北上灵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唐玄宗改革:奠定了“开元盛世”,也迈向了“安史之乱”
唐玄宗李隆基是唐朝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也是唐朝极盛时期的缔造者。
开元年间,大唐进入全盛时期,国力达到鼎盛,形成了“三年一上计,万国趋河洛”的盛世局面,历史上将这一时期称为“开元盛世”。
(《奉和圣制送十道采访使及朝集使》)这一“盛世”的出现,是与唐玄宗改革分不开的,正是唐玄宗在上位之后,励精图治,力行改革,才奠定了“开元盛世”的基础。
可是,唐玄宗的改革并非没有弊病,它在奠定盛世基础的同时,也埋下了巨大的隐患,加上唐玄宗本人晚年的昏庸奢靡,将唐朝带入万劫不复之地。
明君上位,励精图治:
唐玄宗李隆基的上位历程充满艰辛,这也使得他倍加珍惜自己所拥有的一切。
少年时期的李隆基冷眼旁观,他从武则天和睿宗等人的身上看到了太多的问题。
李隆基下定决心要做一位明主,于是他在即位以后,开始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
在政治上,唐玄宗雷厉风行,恩威并施,将政局迅速稳定下来。
本质上来讲,李隆基也是通过政变才夺得的皇位,不论是宗室诸王,还是朝中残存的旧党,对于李隆基的执政都构成了巨大的威胁。
针对这一点,李隆基软硬兼施、刚柔并济,他大赏功臣,缓和和宗室诸王的关系,拉拢各方势力。
与此同时,李隆基对宗室诸王和功臣十分警惕,他不允诸王和大臣有私下联系,一经发现有人逾规,立刻将其发配出去,不留下任何不安定因素。
当皇位巩固以后,李隆基开始对糜烂的吏治动刀子。
李隆基将原有的行政机构进行改革,提高了官僚机构的效率,选贤任能,诸如姚崇、张嘉贞、张九龄等贤才良臣被李隆基提拔上来,担任宰相。
五代的王仁裕在《开元天宝遗事》中称赞玄宗道:“自古急贤待士,帝王如此者,未之有也。
”
执政早期的唐玄宗虚怀纳谏,他建制谏官,恢复谏议制度。
玄宗还下令完善法制,在他的主导下,唐朝乃至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法典《唐六典》诞生,使得唐朝的法制建设往前迈了一大步。
政治上的开明和稳定,让唐玄宗有了底气对豪门士族出手。
当时的豪门士族实力强大,他们大行土地兼并,许多农民被迫依附于他们。
王公贵族们大行其道,横行乡里,他们无视中央政府,派出官吏,公然向百姓们敲诈勒索,强行放高利贷,进行惨无人道的剥削。
与此同时,佛教势力也在前朝几代皇帝的扶持下不断崛起,他们侵占良田,广蓄奴仆,他们和豪门士族一起,挖空了唐朝的社会根基,中央政府的赋税受到严重的影响。
唐玄宗上位以后,大力打击豪门士族和佛教势力,解放劳动力,抑制土地兼并,减轻赋税,开放市场,发展农业和商业。
同时,唐玄宗还进行了一系列的赋税制度改革,其中包括简括户口,落实税收;整顿赋税徭役名目,抑制脱税逃税;扩大以实物或货币代役的范围;增强运输能力,解决关中缺粮问题,稳定中央政权。
在唐玄宗的励精图治和贤臣们的尽心辅佐下,唐朝的经济迅速发展,走向繁荣,迎来了“开元盛世”。
杜甫曾回忆开元盛世时的繁荣大唐道:“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忆昔二首》)
除此以外,唐玄宗还进行了军制改革。
由于均田制的崩溃,农民纷纷逃亡,府兵制难以发挥作用,军队的战斗力被严重削弱,难以和突厥人抗衡。
玄宗即位以后,建立雇佣兵制。
相比于府兵制,雇佣兵制减轻了农民们的负担,集中训练也使得雇佣兵战斗力强大,这使得唐玄宗在位时期很少有外族敢对大唐动武,唐朝的疆域也得到拓展。
国力的鼎盛让唐朝成为大唐,也让唐玄宗有了海纳百川的胸怀。
在处理民族关系上,唐玄宗十分开明,京城长安成为一座国际大都市,波斯、大食商人纷至沓来,长安城里商贾云集,外国留学生络绎不绝。
可以说,唐玄宗对于开元盛世功不可没,他执政早期的励精图治,缔造了唐朝最伟大的盛世之一。
可是,危机往往隐藏在繁荣的表象下,开元盛世也不例外。
改革弊端丛生,埋下大乱隐患:
在开元和天宝初期,唐玄宗的改革都是利大于弊的,但事实上,这时已经有不少弊端凸显出来。
杜甫盛赞开元盛世“公私仓廪俱丰实”,但他的大儿子其实就是饿死的,连大诗人都无法避免家人被饿死,普通百姓境遇的凄惨程度可想而知。
唐玄宗对豪门士族的打击,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农民们的境遇,但他的打击并不彻底,豪门的势力依旧强大,土地兼并愈演愈烈,社会贫富差距不断扩大,正因为如才,杜甫才写下“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千古诗句。
唐玄宗的吏治改革也是一个问题,他加强了中央集权,精简了行政机构,提高了行政效率,但也使得行政长官,如宰相等人的权力不断膨胀。
这样做的结果就是,宰相贤德就政治清明,宰相奸佞就朝纲混乱。
不幸的是,玄宗晚年骄奢淫欲,听信奸佞,李林甫、杨国忠等奸臣把持朝政,扰乱朝纲,使得唐朝的吏治迅速腐败。
在兵制改革上,从府兵制到募兵制确实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但募兵制也使得唐朝的军费开支迅速激增,给财政带来了极大的负担。
而且,唐朝的精锐部队大多部署在周边战事较多的地区,节度使的权力也不断膨胀,最终爆发了“安史之乱”。
当然,总的来说,唐玄宗改革还是功不可没的,没有他的改革和进取,唐朝的盛世能否还会到来,犹未可知。
所以,我们应当肯定唐玄宗的功绩。
只是可惜,这位雄主在晚年骄奢淫欲,不思进取、纵情声色,最终导致大唐爆发“安史之乱”,给中华大地带来了浩劫,也让他自己晚节不保。
参考资料:
《奉和圣制送十道采访使及朝集使》张九龄《开元天宝遗事》王仁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