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异地高考须满足三大条件

合集下载

2023吉林异地高考报名最新政策_异地报名条件要求

2023吉林异地高考报名最新政策_异地报名条件要求

2023吉林异地高考报名最新政策_异地报名条件要求吉林异地高考报名条件1、进城务工人员在我省有合法职业、合法稳定住所(含租赁)并参加社会保险3年以上(按随迁子女参加高考当年9月30日计),其随迁子女参加我省中考并取得普通高中学籍或者高一学期转入我省(当年9月30日前)并取得普通高中学籍、在我省普通高中阶段有完整学习经历(3年以上,含3年)并参加我省普通高中完整学业水平考试取得吉林省普通高级中等教育毕业证书,可在我省就地(高中学校所在地)报名参加高考,不受户籍限制,与我省考生享受同等录取政策。

未满足上述条件的进城务工人员和随迁子女,其户口迁至我省一年以上(按高考报名当年12月31日计),可在我省就地报名参加高考,与我省考生享受同等录取政策。

2、进城务工人员在我省有合法职业、合法稳定住所(含租赁)并参加社会保险3年以上(按随迁子女参加高考当年9月30日计),其随迁子女上一年在我省参加过高考(或在我省有过高考经历)未被录取的,可在我省继续就地报名参加高考,不受户籍限制,与我省考生享受同等录取政策。

3、进城务工人员是经我省县级以上政府批准通过招商引资而来的企业法定代表人(有县级以上政府文件),其随迁子女在我省普通高中阶段连续就读一年以上(按高考报名当年12月31日计),可在我省报名参加高考,不受户籍限制,与我省考生享受同等录取政策。

4、符合上述1、2、3项条件的中等职业教育(中等专业学校、技工学校、职业高中)毕业随迁子女,可在我省就地报名参加高考,与我省考生享受同等录取政策。

异地高考报名需准备的材料异地高考的考生在高考报名的时候是需要准备一些证明自己情况的材料的。

那么需要准备哪些材料呢?一般情况下,符合异地高考的学生和家长需要提前一段时间向学校提出报名申请,并提供一些材料的原件及复印件。

基本的材料就是学生及父母的户口本和身份证,另外学生还需要准备一份亲子关系证明或是公证处提供可以证明亲子关系的有效材料。

2023高考_异地高考政策

2023高考_异地高考政策

2023异地高考政策广东异地高考的最新政策:租房者子女可异地高考买房租房都算“合法稳定住所”去年公布“三步走”方案时,不少市民疑惑,如何认定进城务工人员有“合法稳定职业”和“合法稳定住所”,租房算不算有合法稳定住所呢?是否要买了房才能参加异地高考?《办法》明确,进城务工人员具有下列条件之一的,应认定为在广东省具有合法稳定职业:在广东省范围内与用人单位签订了劳动合同,或在广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办理了就业登记;在广东省各级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登记领取营业执照从事合法个体经营或其它商业活动。

而具有“合法稳定住所”的标准是:在广东省拥有自有住房的(具有房地产权证、购房合同、房屋拆迁补偿协议等之一);在广东省合法租赁住房的【具有有效期内且已在县级以上房屋租赁管理部门或房屋所在地街道(镇)出租屋管理中心及其他授权办理备案机构办理了登记备案手续的房屋租赁合同,或房屋租赁登记备案证明】。

材料造假将不准报考《办法》强调,如果随迁子女的有关材料及有关证件不齐备或弄虚作假的,一律不准报考。

对弄虚作假取得报名资格的随迁子女,一经发现,取消报名资格。

已被录取的随迁子女,一经查实有关证件不齐备或弄虚作假的,取消录取资格。

户口簿身份证要同名另外,随迁子女报名参加高考,应使用户口簿上的现用姓名(须与身份证同名)报名,并以此作为考试、录取的依据。

随迁子女因本人填报的信息错漏造成无法考试、录取的,其责任由随迁子女本人自负。

异地高考的最新政策:28省份实施异地高考6月7日,中国将迎来一年一度的高考。

这一天开始,939万莘莘学子将走进考场,对十几年寒窗求学作一次小结。

“千军万马独木桥”,这曾是中国民众对这场选拔竞争程度的比喻。

然而,从高校扩招到社会机会多元化,眼下的高考虽已不再是出人头地的“独木桥”,但是,一场牵动近千万家庭的考试,对于这个国家的影响力不言而喻。

从标印着“绝密”字样的试卷,到警方护卫考点、监控录像,再到考试之后的全封闭阅卷,全社会都在努力创造一场公平的竞争。

高考可以在异地考试吗

高考可以在异地考试吗

高考可以在异地考试吗可以的,每个省的要求不同,需达到要求才可以异地高考。

以下是几个省异地高考的具体要求:1、北京:北京“异地高考”需要五证,2014年起,有居住证明及稳定住所,稳定职业及社保满3年,子女有学籍且已连读初中3年,可参加中职考试录取;后年起,有居住证明及稳定住所,稳定职业及社保满6年,子女有学籍且连读高中3年,可参加高职考试录取,毕业后可参加升本考试录取。

2、上海:持居住证C证人员子女只能在上海参加中职考试,只有持A证者的子女才可以在上海就地中高考。

而根据上海《居住证管理条例》,在该市有合法稳定职业和合法稳定住所,并参加上海本地社会保险的外来务工人员可办理居住证C证,积分达到规定分值的可办理居住证A证。

3、广东:2014年起,在广东具有合法稳定职业、合法稳定住所并连续3年以上持有居住证、按国家规定参加社会保险累计3年以上的进城务工人员,其随迁子女具有广东中职学校3年完整学籍的,可报名参加高等职业学院招收招生考试,可与广东省户籍考生同等录取。

2016年起,经县(市、区)人民政府主管部门认定的在广东具有合法稳定职业、合法稳定住所并连续3年以上持有我省居住证、按国家规定在广东省参加社会保险累计3年以上的进城务工人员,其随迁子女在广东省参加中考并在父母就业所在城市具有高中阶段3年完整学籍的,可在广东省报名参加高考,并可与广东户籍考生同等录取。

4、宁夏:考生本人须在宁夏初中和高中学校连续就读满6年(截止日期按考生参加普通高考当年8月31日前推计算),具有宁夏高中阶段学籍和宁夏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考生父或母(其他法定监护人)在宁夏具有连续6年以上(含6年)合法稳定职业、合法稳定住所,并在宁夏累计缴纳3年以上社会保险参保费。

扩展资料:1、实施年限:20省2012年有条件放开有20省份在2012年就将有条件放开“异地高考”。

这些省份涉及安徽、江苏、广西、云南、重庆、浙江、江西、湖南、湖北、河南、山西、河北、黑龙江、吉林、辽宁、天津、广东(高职)和新疆(往届中职生考高职)和内蒙古。

福建异地高考2024报名条件(高考报名政策)

福建异地高考2024报名条件(高考报名政策)

福建异地高考2024报名条件(高考报名政策)2024福建考生异地高考报名条件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法律,符合教育部、省招委会及省教育厅招生考试有关管理规定,高中阶段学校毕业或具有同等学力,身体状况符合相关要求,同时还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1.具有福建户籍且出生后首次申报户口登记在福建。

其中,高中阶段学校应届毕业班学生(以下简称)须具有福建高中阶段学校学籍并实际就读。

2.因父母一方(或法定监护人,下同)属于工作调动、人才引进、库区移民、驻闽部队现役军人(含文职人员),报考人员户籍于普通高考报名前迁入福建。

其中,须具有福建高中阶段学校学籍并实际就读。

3.因投靠父母一方,报考人员户籍于普通高考报名前迁入福建,同时被投靠人须具有福建户籍且出生后首次申报户口登记在福建。

其中,须具有福建高中阶段学校学籍并实际就读。

被投靠人虽具有福建户籍但出生后首次申报户口登记不在福建的,按第4项规定执行。

4.因其他事由将户籍迁入福建的,其户籍迁入福建须满3年(时间截至2024年7月1日,下同),同时须具有福建高中阶段学校学籍且有3学年连续实际就读经历。

因其他事由将户籍迁入福建,持福建高中阶段学校毕业证书的往届毕业生;持省外高中阶段学校毕业证书的往届毕业生,其户籍迁入福建且高中阶段学校毕业均须满3年; 同等学力人员,其户籍迁入福建须满3年且初中学校毕业(含结业)须满6年。

5.进城务工人员及其他非福建户籍就业人员的随迁子女,具有福建高中阶段学校学籍且有3学年连续实际就读经历。

同时,其父母一方须有近三年在福建按国家规定缴交社会保险费或纳税等可证明其在福建从业经历的记录。

6.在福建定居、具有福建高中阶段学校实际就读经历并持公安机关签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国人永久居留身份证》的外国侨民。

2024福建高考报名需要准备哪些资料福建高考是中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的一部分,对于所有参加福建高考的考生来说,了解高考需要准备哪些材料是非常重要的。

2023陕西异地高考报名有什么要求

2023陕西异地高考报名有什么要求

2023陕西异地高考报名有什么要求陕西异地高考报名有什么要求申请在陕西西报名参加异地高考的随迁子女,须同时符合下列条件:1.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法律;2.身体状况符合相关要求;3.截至高考当年,高级中等教育阶段(包括普通高中、普通中专、成人中专、职业高中、技工学校)在陕西学籍满3年,即从第一学期开始,在陕西西省高级中等教育阶段学校注册学籍并连续实际就读3年,按规定完成学业并可获得陕西省高级中等教育阶段学校颁发的毕业证书;4.截至高考当年8月31日,父亲或母亲或法定监护人持陕西省居住证3年以上(指所持陕西省居住证有效年限累计3年以上〔含3年〕);5.截至高考当年8月31日,父亲或母亲或法定监护人按照国家规定在陕西缴纳职工基本养老保险3年以上(含3年)。

在陕西西省高级中等教育阶段学校毕业的随迁子女往届生,除满足第三条外,自毕业至高考当年8月31日,其父亲或母亲或法定监护人仍须持有陕西省居住证,且在陕西缴纳职工基本养老保险。

截至高考当年8月31日,学籍在陕西满3年但户籍在陕西不满3年,在户籍迁入陕西省前,其父亲或母亲或法定监护人持有陕西省居住证,且持证期间在陕西缴纳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其父亲或母亲或法定监护人的陕西省居住证时间与其取得陕西户籍时间连续,且两项时间相加满3年,可申请在户籍所在县(区)报名参加异地高考。

教育部及陕西省关于异地高考报名的条件如有变化,以当年陕西省招生委员会办公室公布的异地高考报名规定为准。

陕西异地高考资格审查在陕西报名参加异地高考的随迁子女,要在异地高考报名前,到学籍所在县(区)招办提出申请并领取《外省来陕进城务工人员及其他非陕西户籍在陕西就业人员随迁子女在陕西参加高考报名申请表》。

在各地规定的时间内分别前往本人学籍所在主管部门、父亲或母亲或法定监护人居住登记地县(区)公安部门、参加缴纳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市养老保险经办处或县(区)养老保险经办中心办理报名资格审查手续。

随迁子女高级中等教育阶段学籍,由学籍主管部门依据《陕西省普通高中学生学籍管理办法》《陕西省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学籍管理实施细则》规定进行异地高考资格审查。

2023福建异地高考报名要求

2023福建异地高考报名要求

2023福建异地高考报名要求高三像一场看不见硝烟的战斗,由于每个人的都在蓄力战斗,为了最终能取得成功,那么下面给大家共享最新2023福建异地高考报名要求,欢迎阅读!2023福建异地高考报名要求1.具有福建户籍且诞生后首次申报户口登记在福建省。

其中,应届(毕业)班同学须具有福建高中阶段学校学籍并实际就读。

2.因父母一方(或法定监护人,下同)属于工作调动、人才引进、库区移民、驻闽部队现役军人(含文职人员),报考人员户籍于年度一般高考报名前迁入福建省。

其中,应届毕业班同学须具有福建高中阶段学校学籍并实际就读。

3.因投靠父母一方,报考人员户籍于年度一般高考报名前迁入福建,同时被投靠人须具有福建省户籍且诞生后首次申报户口登记在福建。

其中,应届毕业班同学须具有福建高中阶段学校学籍并实际就读。

被投靠人虽具有福建省户籍但诞生后首次申报户口登记不在福建省的,按第4项规定执行。

4.因其他事由将户籍迁入福建,例如报考2022年一般高考的应届毕业班同学,其户籍迁入福建须满2年,须具有福建高中阶段学校学籍且有2学年连续实际就读经受,报考2022年及以后福建一般高考的应届毕业班同学,其户籍迁入福建须满3年,须具有福建高中阶段学校学籍且有3学年连续实际就读经受。

2023福建异地高考报名政策有哪些1.报名后至2023年7月1日前,将户籍迁出福建省或将高中阶段学校学籍转出福建省的,视为自行放弃福建省一般高考的考试和录用资格。

2.具有福建省户籍、但不符合其他条件的报考人员,可以申请福建省高职院校分类考试招生报名(详细时间另行通知),但只能报考高职(专科)批次。

3.(教育)部另有文件规定的,按教育部文件要求执行。

高考报名有哪些留意事项1、考生应在规定时间内上网填报、修改及查询本人信息,逾期将取消报名资格。

2、报考者只能选报一类,报名后不得更改。

其中拟参与艺术类、体育类专业课考试的考生须填报艺术(文、理)类、体育类。

3、建议考生尽早上网填报并提交,避开集中在截时间接近前填报,特殊是网络条件差的地区要避开在高峰期上网填报,防在报名结束前网络拥堵不能登录填报网站。

异地高考报名政策及条件(部分省市)

异地高考报名政策及条件(部分省市)

异地高考报名政策及条件(部分省市)异地高考需要的条件是什么各省政策存在一定的差异,要参照本省当年的报名条件细则相关规定,来执行。

省级招委会可按照以考生户籍为主、与在本地区高级中等教育学校就读一定年限相结合的原则,结合本地区实际就报名条件、时间和有关要求作出具体补充规定。

基本条件,多数是要求父母在高考省有固定职业和住所,并参保3年以上;学生在初中或高一上学期转入并取得学籍;参加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并取得毕业证书等。

另外作为父母作为特殊人才引进,相应的条件可能会适当的放宽。

具体情况需要提前查询目标省份的相关规定,并咨询相关负责人员,以得到准确的答复。

异地高考有哪些好处有助于稳定外来务工人员,减少流动性,让更多的学生接受更好的教育,并且可以享受和本地一样的待遇,使得教育更加公平;坏处是使得部分地区的教育出现埋没的情况,也会增加教育的复杂性。

异地高考有助于稳定外来务工人员,减少流动性;有助于解决学生在就学地与原户籍、学籍地之间的繁琐的传出转入,方便了学生的报考,减轻了外来人员的压力;有助于平复社会舆论的压力,减少不稳定因素;让更多的学生接受更好的教育,并且可以享受和本地一样的待遇,使得教育更加公平。

部分省市异地高考报名政策北京:进城务工人员及其随迁子女符合下列各项条件,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可以申请在京参加高等职业学校招生考试。

1.进城务工人员持有在有效期内的北京市居住登记卡、居住证或工作居住证。

2.进城务工人员在京有合法稳定住所。

3.进城务工人员在京有合法稳定职业已满6年。

4.进城务工人员在京连续缴纳社会保险中的基本养老保险或基本医疗保险已满6年(2015年9月至2020年8月是连续,不含补缴;疫情期间缓缴的保险,按北京市缓缴政策执行)。

5.随迁子女具有本市学籍且已在京连续就读高中阶段教育3年学习年限。

河北:在我省就业的外省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我省参加高考报名,在具备上述相应报名条件的基础上,还须同时具备以下条件:1.在父亲或母亲或法定监护人经常居住地(居住证所在市)接受高中段教育,至毕业时具有两年(含)以上连续就学记录(不含高中毕业后复读时间)和学籍;2.父亲或母亲或法定监护人具有居住证、《就业创业证》(或《就业失业登记证》)。

2023年福建异地高考的报名条件都有哪些

2023年福建异地高考的报名条件都有哪些

2023年福建异地高考的报名条件都有哪些2023年福建异地高考的报名条件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法律,符合教育部、省招委会及省教育厅招生考试有关管理规定,高中阶段学校毕业或具有同等学力,身体状况符合相关要求,同时还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1.具有我省户籍且出生后首次申报户口登记在我省。

其中,高中阶段学校应届毕业班学生(以下简称)须具有我省高中阶段学校学籍并实际就读。

2.因父母一方(或法定监护人,下同)属于工作调动、人才引进、库区移民、驻闽部队现役军人(含文职人员),报考人员户籍于普通高考报名前迁入我省。

其中,须具有我省高中阶段学校学籍并实际就读。

3.因投靠父母一方,报考人员户籍于普通高考报名前迁入我省,同时被投靠人须具有我省户籍且出生后首次申报户口登记在我省。

其中,须具有我省高中阶段学校学籍并实际就读。

被投靠人虽具有我省户籍但出生后首次申报户口登记不在我省的,按第4项规定执行。

4.因其他事由将户籍迁入我省的,其户籍迁入我省须满3年(时间截至2023年7月1日,下同),同时须具有我省高中阶段学校学籍且有3学年连续实际就读经历。

因其他事由将户籍迁入我省,持我省高中阶段学校毕业证书的往届毕业生;持省外高中阶段学校毕业证书的往届毕业生,其户籍迁入我省且高中阶段学校毕业均须满3年; 同等学力人员,其户籍迁入我省须满3年且初中学校毕业(含结业)须满6年。

5.进城务工人员及其他非我省户籍就业人员的随迁子女,具有我省高中阶段学校学籍且有3学年连续实际就读经历。

同时,其父母一方须有近三年在我省按国家规定缴交社会保险费或纳税等可证明其在我省从业经历的记录。

6.在我省定居、具有我省高中阶段学校实际就读经历并持公安机关签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国人永久居留身份证》的外国侨民。

2023年福建异地高考的报名材料(1)2023届须提交毕业班学籍名册(经教育或人力资源社会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并加盖学籍专用章)和在学证明、校长签字和学校公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育部异地高考须满足三大条件
2012-09-07 02:34:24 来源: 新京报(北京) 有46412人参与
(74)
核心提示:
原标题:随迁子女高考须满足3条件
新京报讯“随迁子女‘当地’高考须满足三项条件。

”昨日,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在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做出上述表示。

“异地高考”有准入条件
袁贵仁介绍,目前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79.4%在公办学校就读,初步解决了随迁子女在城市接受义务教育的问题。

“2003年出台文件,允许随迁子女在当地进行义务教育。

现在,当年接受义务教育的孩子开始要考高中、考大学,这是一个客观的、不能回避的现实问题。

”袁贵仁说。

为了解决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当地的升学问题,教育部会同发改委、公安部、人社部经过深入调研,起草了一个文件。

2012年8月30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该意见通知。

袁贵仁说,文件主要精神有三点:一要积极解决。

文件规定各地在年底前要出台解决办法。

二是要有条件准入。

首先家长要符合条件,学生还要符合条件。

家长基本条件是,你在地方有稳定的工作,有稳定的住所,有稳定的收入,并且缴纳各种保险,你是这个地方的常住人口,尽管你不是户籍人口。

学生本人条件是,这个学生有可能在这里学了小学、初中、高中,也可能只是高中才来,也可能高中三年都在这里,也有可能高中一年在这里,因此各地会根据实际情况,什么样的学生跟我的本地学生是一样的。

还有一个是城市条件,这个城市发展需不需要这个行业,需不需要这个群体,我这个城市能发展到多大规模,不是说城市越大越好,要根据城市的发展需要和承载能力。

三要因地制宜。

各地根据人口流动的具体状况,制定具体的办法,提出具体的条件。

奥数热因优质资源不足
针对社会热议的奥数培训与小升初利益链挂钩问题,袁贵仁昨日表示,“奥数热”涉及中小学择校问题,根本原因是优质教育资源不足。

预计4%的目标能实现
袁贵仁表示,2012年预计我国教育总经费投入将达2.2万亿,比去年增加约6000亿,4%的目标能够如期实现。

进展
教育部:尽快明确“异地高考”时间表
确保年底前出台;制定政策要把握三原则
据新华社电教育部6日召开座谈会,邀请北京、上海、广东、福建、山东、湖北、黑龙江、安徽、云南等9个省(市)有关方面负责同志研讨“异地高考”政策。

合法稳定住所包括租赁
会议指出,解决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流入地参加升学考试问题要把握三大原则:一要坚持以人为本,把解决随迁子女升学考试问题作为重大民生问题来抓。

二要统筹考虑,多方协调,积极稳妥推进。

三要以地方为主实施,不搞“一刀切”,因地制宜解决。

会议强调,要尽快明确解决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升学考试问题的时间表和路线图,制定好实施方案。

一要进一步摸清底数,掌握非本地户籍人口变动和随迁子女就学等情况,为方案制订提供可靠依据。

二要按“三个根据”要求,即:根据城市功能定位、产业结构布局和城市资源承载能力,根据进城务工人员在当地的合法稳定职业、合法稳定住所(含租赁)和按照国家规定参加社会保险年限,根据随迁子女在当地连续就学年限等情况,进一步细化准入条件,确定操作办法。

三要严格落实文件要求,确保各地实施方案2012年底前出台。

京沪介绍了工作打算
会议要求,各地有关部门要共同研究制订方案,流入地和流出地要积极配合,做好政策衔接,保障考生回流出地顺利参加升学考试。

座谈会上,福建、山东、湖北等已公布初步方案的省市代表,交流了他们的思路和做法;北京、上海、广东等人口流入集中的省市代表,重点介绍了初步考虑和工作打算;黑龙江、安徽、云南等省市代表,重点汇报了做好政策衔接的思路和举措。

北京情况
北京“异地高考”方案正在研究
截至2011年秋季开学,北京市义务教育随迁子女约47.8万人,创历史新高
昨天,北京市教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北京市的“异地高考”方案正在研究中。

对于教育部提出的将采取适当增加高校招生计划等措施,确保流入地入学率的意见,这位负责人表示,增加招生计划可以解决录取率的问题,却难以解决城市面临的其他困难。

据介绍,截至2011年秋季开学,北京市义务教育阶段随迁子女约有47.8万人,创历史新高。

目前在公办学校就读的随迁子女约33.9万人,占总数的70%。

今年北京市义务教育阶段随迁子女比2010年同期增长了4.4万人,比2000年同期增长了39.3万人。

市教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在随迁子女数量急剧增加的情况下,北京市坚持以“流入地政府、公立学校为主”的方针,目前在全市公办学校就读的约33.9万人,占总数的70%。

个案
“绿卡族”最关注实施时间
住房、工作、保险、学籍一应俱全,小学、初中、高中一路绿灯,却翻不过高考这道坎。

这是很多在北京打拼的“北京绿卡族”家长心中的痛楚,金女士就是其中之一。

金女士2000年开始到北京打拼,并在2005年买房,同时把在哈尔滨的女儿接到北京,女儿当时上五年级。

作为一名外企财务人员,金女士的单位为她办理了“北京市工作居住证”(俗称“北京绿卡”)。

持卡人员的子女就读小学、初中、高中,都与北京市民享受同等政策,但就是高考没有放开。

2010年,金女士的女儿升入朝阳区一所重点高中。

不过,无法在京高考,一直困扰着金女士。

事实上,初中毕业时,她曾与女儿讨论过回乡读高中的问题,不过女儿坚决反对,甚至以死相逼。

“老家没有任何亲人,让一个女孩子孤零零地回去,我也下不了狠心。


今年3月,金女士回老家帮孩子联系高中,不过由于两地教材差异,孩子回乡考试的成绩很不理想,在毕业年级中垫底。

学校以接收孩子会影响升学率为由,拒绝为其办理学籍。

目前,对于孩子而言,最有可能以社会人员身份参加高考,但这个身份又会使孩子在报考高校时受到一定限制。

昨天,听到教育部公布的异地高考准入条件后,金女士说,目前她和女儿已满足了条件。

至于是否符合城市需要,她认为自己持有“北京绿卡”,这就证明自己是城市发展需要而引进的人才。

但就算一切符合,北京市的政策究竟何时出台、何时实施,自己的子女究竟能否享受,这才是她最关心的问题。

对话
“条件设置不能过于苛刻”
新京报:教育部公布随迁子女当地高考三项条件,多少孩子会受益?
张千帆(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曾就解决“随迁子女就地参加高考”问题向国务院递交建议书):教育部刚公布的数据显示,去年义务教育阶段的随迁子女达1260.97万人,2010年为1167.17万人。

因为各地制定时间表和条件,可能很多孩子无法受益,如果能有一半孩子受益就不错了。

同时,留守儿童可能会转换为随迁子女,这个规模也在不断变化。

新京报:把制定时间表的权限交给各地,是否会有一批随迁子女仍要掉在不同时间表的夹缝里?
张千帆:普遍有这个担心,怕地方设定的条件过高,过于苛刻。

社会各界尤其是随迁子女的父母要盯着当地政府,不能在年限设置上搞得太长。

山东的方案比较好,2014年实施这一政策,绝大多数省份都可以做到这一点。

即便京沪要“进一步摸清底数,掌握非本地户籍人口变动和随迁子女就学等情况”,但我认为不应延迟太久。

新京报:对父母、孩子设置诸多条件,这些设定是否苛刻?
张千帆:这本来是对随迁子女的一项政策,不能对家长要求过于苛刻,不能在这些问题上要求年限过长。

如果父母不在当地工作,小孩很难在当地就读。

父母工作的性质不是那么重要。

对学籍也不能要求年限太长,否则会导致相当一部分随迁子女享受不到这个政策。

(本文来源:新京报作者:郭少峰杜丁王佳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