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科学课件:血液及造血疾病总体

合集下载

内科学血液系统PPT课件

内科学血液系统PPT课件

骨髓铁染色 骨髓小粒 有机铁 琥珀酸亚铁0.1 tid PO
可染铁消失
右旋糖酐铁 50mg
转铁蛋白饱和度﹤15% (血清铁 ﹤8.95μmol/L)
二、鉴别诊断
Bid~tid PO 1W 网织红↑ 2W Hb ↑ 2M恢复正常 6M 铁剂维持至铁蛋白正常 若不能耐受或吸收差 则
(一)铁粒幼细胞性贫血
孕、乳妇2~4mg 【病因和发病机制】 一、病因 (一)需铁增加摄入不足 婴幼儿、青少年、孕乳妇
二、发病机制 缺铁 血红素合成障碍 精神 行为 体力 免疫 发育 智力 【临床表现】 一、缺铁 原发病 表现 二、贫血表现 乏力 易倦
头晕 眼花 心悸 苍白 HR↑ 三、组织缺铁表现 精神行为
体力 发育 智力 舌炎反甲 【实验室检查】
但形态正常 骨髓小粒空虚
重度减低(<正常25%) 骨髓小粒空虚
④ 除外引起全血细胞 减少的其他疾病
NSAA可见较多脂肪滴 骨髓 活检 造血组织均匀减少
⑤一般抗贫血治疗无效 (二)AA分型诊断标准
三. CD4+/CD8+↓Th1/Th2↑ ①SAA-Ⅰ:又称AAA 发病急
骨髓铁↑ 溶血检查阴性
贫血进行性加重
舌炎 异嗜症
六、泌尿系统 胆红素 血红 蛋白 ARF
一.对症治疗 输血 止血 抗感染 支持
二.对因机制 铁 叶酸 VitB12 失血性溶血性 ALG/ATG
激素 脾切 干细胞移植
G-CSF EPO 化疗 放疗
精选ppt课件最新
2
第二章 缺铁性贫血
小细胞低色素性 最常见 正常人维持铁平衡需从 食物摄铁1~1.5mg/d,
SAA-Ⅰ的AA 如NSAA恶化 达SAA-Ⅰ时 称SAA-Ⅱ

第四节血液和造血系统疾病精品PPT课件

第四节血液和造血系统疾病精品PPT课件
Fe(OH)3, 胃酸 Fe2+ 吸收率低10%
影响非血红素铁吸收的因素
抑制因素——不溶螯和物
植酸盐(谷类)、碳酸盐、磷酸盐(牛 奶)、草酸盐(菠菜等)、鞣酸(茶、咖 啡)、膳食纤维、蛋黄(卵黄高磷蛋白)
促进因素——可溶小分子
乳酸盐(人乳)、柠檬酸、琥珀酸、氨基 酸、脂肪、山梨醇、葡萄糖、果糖、蔗糖
病因治疗 铁剂补充 饮食治疗
治疗
饮食治疗
摄入含铁丰富的食物 增加蛋白质和维生素C的摄入量 适量碳水化合物 适量脂肪摄入 限制浓茶、咖啡、植酸、草酸等的摄入 合理膳食调配 注意药物与饮食的相互关系
饮食原则
我国成年人每日推荐摄入量 (RNI):铁, (男)l 5mg,(女)20mg,蛋白质按每干 克体重1~l.2g供给,如极轻劳动者为 (男)75g,(女)65g,维生素C为100mg。
巨幼细胞性贫血
概念
巨幼细胞贫血是由于叶酸、维生素B12 缺乏 引起DNA合成障碍、骨髓无效造血导致外周 血细胞减少的贫血。
骨髓象——巨幼改变
促进因素——可溶小分子
乳酸盐(人乳)、柠檬酸、琥珀酸、氨基酸、脂 肪、山梨醇、葡萄糖、果糖、蔗糖
维生素C、肉鱼禽因子
增加蛋白质和维生素C的摄入量
蛋白质
1.5g/kg.d, 80~100g/d, 1/3来自于肉鱼禽类。
维生素C:
可提高非血红素铁吸收率2~3倍 植物性食物:青椒、油菜、白菜、芹菜、生菜、豆
欧洲的患者常有吞咽因难、口角炎和舌异常,称 为Plummer—Vinson或Paterson—Kelly综合征, 这种综合征可能与环境及基因有关。
异食癖
缺铁的非贫血症状表现
儿童生长发育迟缓或行为异常,表现为烦 躁、易怒、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及学习成绩 下降。

血液及造血器官疾病ppt课件

血液及造血器官疾病ppt课件
• 慢性失血贫血 有胃肠寄生虫病(钩虫病,圆线虫病 ,血矛线虫病,球虫病等),慢性血尿,胃肠溃疡。还 有血友病、血小板病等各种遗传性出血病。
Normal-appearing erythrocytes in blood from a dog with acute blood loss and insufficient time for a regenerative reticulocyte response
红细胞形态
Bovine blood
红细胞形态
a common finding in blood of clinically normal goats
Dog red blood cells. The majority of the cells are of similar size and have prominent central pallor.
一、急性出血性贫血
一.病因
外伤→血管壁的完整性受到损害(包 括硬物刺伤、砍伤、撞、打)
溃疡,(奶牛皱胃溃疡,猪胃溃疡), 胃肠出血) 、鼻出血等。
肝、脾破裂。
二.发病机制
失血→血压下降→回心血量减少,主 动脉、肺动脉充盈不足、颈静脉窦血压 下降→交感神经兴奋→肾上腺素和去甲 肾上腺素分泌↑→心搏加快、血管收缩、 动员血库(脾、肝、皮下血管丛)血液 进入血管,补充血液量。
60-75 fl Monocyte
32-36 g/dl Eosinophil
6.0-17.0 x10^3 0-0.3 x10^3
3.0-12.0 x10^3 1.0-5.0 x10^3
0.15-1.35 x10^3
0.1-1.25 x10^3
牛正常血液指标
HEMATOLOGY (abnormal values are in bold)

内科PPT课件第一章 血液系统疾病总论(ppt文档)

内科PPT课件第一章 血液系统疾病总论(ppt文档)

血液系统疾病的诊断方法
详细的病史询问: 常见症状与体征:贫血 发热 黄疸 骨痛
肝脾大 淋巴结肿大 皮肤粘膜出血 深部血肿
实验室检查:
基本方法:血常规,血涂片细胞形态学,骨髓穿刺。 特殊方法:化学染色,流式免疫分型,染色体,基因检 测,CT,PETCT。
血液系统疾病的治疗
去除病因 维持正常造血 去除异常血液成分抑制异常功能 造血干细胞移植 生物治疗,靶向治疗

SCF IL GM-CSF G-CSF EPO
TNF IFN
IL
红细胞生成减少
造血干细胞异常 再障 纯红再障 先天性 造血系统恶性肿瘤
红细胞生成减少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造血调节异常 骨髓基质细胞受损—造血微环境异常 骨髓坏死、骨纤、骨髓转移癌 淋巴细胞功能亢进 T细胞亢进--再障 B细胞亢进--免疫相关性全血细胞减少 造血调节因子水平异常 肾功能不全、甲功低下、慢性病性贫血 造血细胞凋亡亢进 PNH、AA
红细胞丢失过多
急性失血性贫血 慢性失血性贫血
贫血的临床表现
病因 血液携氧能力下降的程度 血容量下降的程度 贫血的速度 血液、循环、呼吸等系统对贫血的代偿
和耐受能力
临床表现
神经系统:
头痛、头晕(非眩晕)、乏 力、萎靡、晕厥,失眠、 多梦、耳鸣,眼花、记忆 力减退,注意为不集中, 乃贫血最常见的症状。
血液稀释妊娠中后期、肾炎等水潴留状态; 血液浓缩严重脱水、大面积烧伤。
贫血分类
按贫血进展速度分类 按血红蛋白浓度分类 按红细胞形态分类 按骨髓红系增生程度分类 按病因及发病机制分类
按贫血进展速度分类

第七章血液与造血系统疾病幻灯片

第七章血液与造血系统疾病幻灯片

(与疟疾有关)
是 正


临床表现
神经系统:贫血缺氧导致神经组织损害所 致,常见有头昏、耳鸣、头痛、失眠、多 梦、记忆减退、注意力不集中等。
皮肤黏膜苍白:视诊的主要表现。 呼吸循环系统:贫血愈重,活动量愈大时,
气急或呼吸困难症状愈明显。 免疫系统:营养不良,抵抗力下降。
诊断
综合分析贫血患者的病史、体格检查和实 验室检查结果,即可明确贫血的病因或发 病机制,从而作出贫血的疾病诊断。
物、虫咬等有关。
临床表现
皮损表现为针头至黄豆大小瘀点、淤斑或 荨麻疹样皮疹,严重者可发生水疱、血疱, 甚至溃疡。
仅有皮肤损害者称单纯性紫癜 伴有腹痛、腹泻、便血,甚至胃肠道出血者称
为胃肠型紫癜 伴有关节肿胀、疼痛、甚至关节积液者称为关
节型紫癜 伴血尿、蛋白尿,有肾损害者称为肾型紫癜
治疗
主要致死原因为颅内出血。
临床表现与血小板的关系
患者的出血表现在一定程度上与血小板计 数有关: 血小板数在20~50之间,轻度外伤即可 引起出血 血小板数小于20,为自发性出血,有严 重出血的危险 血小板数小于10,可能出现颅内出血
治疗
血小板计数大于50,无出血倾向者可予观 察并定期检查
发病原因主要是由于叶酸或(及)维生素 B12缺乏。
再生障碍性贫血
是一种骨髓造血功能衰竭症,主要表现为 骨髓造血功能低下、全血细胞减少和贫血、 出血、感染征候群。
临床上骨髓穿刺及骨髓活检等检查用于确 诊再障。
再障罕有自愈者,一旦确诊,应积极治疗。 某些病毒感染(如肝炎病毒)、应用骨髓
毒性药物、接触有毒化学物质、长期或过 量暴露于射线是再障的高危因素。
授课时间: 2015.11.17

血液和造血系统疾病总论PPT课件

血液和造血系统疾病总论PPT课件

VS
详细描述
造血系统的主要功能是生产新的血液细胞 ,以补充和替代衰老或损伤的细胞。骨髓 是主要的造血器官,其中含有造血干细胞 和祖细胞,能够分化为红细胞、白细胞和 血小板等不同种类的细胞。淋巴结和脾脏 也参与造血过程,通过过滤和回收血液中 的细胞成分,促进血液细胞的再生和更新 。
血液和造血系统的正常生理
支持治疗
针对症状和副作用的治 疗,如疼痛控制和升白
细胞药物。
手术治疗
骨髓移植
通过移植捐赠者健康的造血干细 胞来替换患者的造血系统。
脾切除术
切除脾脏以减少血小板的破坏和 减少出血风险。
干细胞采集和存储
采集和存储健康的造血干细胞, 用于未来的移植或治疗。
放疗和化疗
放疗
使用高能辐射杀死癌细胞或阻止其生 长。
血友病
由于凝血因子缺乏引起的出血性疾病,表现为关节、肌肉等自发性 出血。
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由于血小板减少引起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出血性疾病,表现为皮肤黏膜出血、月经量 过多等症状。
骨髓增殖性疾病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01
红细胞异常增生引起的疾病,表现为皮肤黏膜红紫、头晕等症
状。
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
02
血小板异常增生引起的疾病,表现为血栓形成、脾大等症状。
总结词
血液和造血系统的正常生理对于维持人体健康至关重要,任何异常都可能导致疾病或症 状。
详细描述
血液和造血系统的正常生理对于人体健康至关重要。正常的血液成分和功能保证了人体 各个组织和器官的正常运作。同时,造血系统能够及时补充和替代损伤或衰老的血液细 胞,维持内环境的稳态。任何原因引起的血液成分异常或造血系统功能障碍都可能导致
建立咨询平台

内科学教学课件:血液系统疾病总论

内科学教学课件:血液系统疾病总论
心悸 贫血性杂音(hemic murmur):心尖或肺动脉瓣
区可听到柔和的收缩期杂音,严重贫血可听到舒张 期杂音。 贫血性心脏病(心脏扩大)
35
五、消化系统
食欲减退、腹部胀气、恶心、便秘 胆石症 吞咽异物感、异嗜症 舌炎 肝脾肿大
25
造血干、祖细胞异常
再障\纯红再障:原发性或继发性造血干祖细胞缺 陷 先天性:Diamond-Blackfan综合征
造血系统恶性克隆性疾病:MDS、造血系统恶性 疾病
26
造血微环境异常
1.骨髓基质细胞受损 基质细胞损伤和造血微环境破坏:骨髓坏死、骨髓纤 维化、骨髓硬化症、大理石病、肿瘤骨转移以及各种 感染性或非感染性骨髓炎
失血性:急性和慢性失血后贫血
24
红细胞生成的三大环节
1. 造血细胞:Stem、Progenitor、Immature 2. 造血微环境
细胞调节:Stromal、Lymphocyte、apoptosis 因子调节:正调控(SCF、 IL、 CSF)和负调控(TNF、IFN) 3. 造血原料 蛋白质、脂类;维生素(叶酸、B12、B6);微量元素
2.造血因子水平异常 促红细胞生成素:肾功能不全、垂体或甲状腺功能低下、 肝病 造血负调控因子(TNF、IFN、炎症因子):肿瘤、某些 病毒、慢性疾病
27
造血原料不足或利用障碍
VitB12 ——核蛋白合成的辅酶 叶酸——细胞核的DNA酶的辅酶 铁——合成血红蛋白的原料
缺铁 铁利用障碍
28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贫血的病理生理
1g血红蛋白携氧1.34ml 病理生理基础
血液携氧能力减低,组织缺氧 机体对缺氧进行代偿和适应
29
贫血的病理生理

2024版《内科学》课件[1]

2024版《内科学》课件[1]

01内科学概述Chapter内科学的定义与特点定义特点内科学的历史与发展古代内科学近代内科学现代内科学内科学的研究对象与任务研究对象内科学的研究对象包括人体各个系统、器官和组织的疾病,如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血液系统、神经系统等。

任务内科学的任务是研究疾病的病因、病理生理、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方法,提高疾病的治愈率和患者的生活质量。

同时,内科学还承担着预防疾病、促进健康和医学教育的责任。

02呼吸系统疾病Chapter01020304上呼吸道感染是指鼻腔、咽或喉部急性炎症的总称。

定义包括喷嚏、鼻塞、流涕、咳嗽、咳痰、咽痛、头痛、发热、乏力等。

症状对症治疗为主,如解热镇痛、止咳祛痰、抗病毒等。

治疗加强锻炼、增强体质、避免受凉和过度劳累等。

预防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定义症状治疗预防01020304定义治疗症状预防肺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一种以持续气流受限为特征的疾病。

包括慢性咳嗽、咳痰、气短或呼吸困难、喘息和胸闷等。

采用综合治疗措施,包括戒烟、药物治疗、氧疗、康复治疗等。

积极控制呼吸道感染、减少室内空气污染、加强锻炼等。

定义症状治疗预防03心血管系统疾病Chapter定义和分类流行病学和危险因素病理生理机制临床表现和诊断定义和分类解释冠心病的定义,包括心绞痛、心肌梗死等不同类型的临床表现和特点。

流行病学和危险因素分析冠心病的流行情况,探讨年龄、性别、遗传、吸烟、高血压、高血脂等危险因素对冠心病发病的影响。

病理生理机制阐述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过程,包括脂质浸润、血栓形成、血管痉挛等方面的病理生理机制。

临床表现和诊断描述冠心病的典型症状、体征以及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表现和诊断标准,介绍心电图、心肌酶学等辅助检查在冠心病诊断中的应用。

心律失常定义和分类流行病学和危险因素病理生理机制临床表现和诊断心力衰竭定义和分类流行病学和危险因素病理生理机制临床表现和诊断04消化系统疾病Chapter胃炎的治疗和预防治疗胃炎的主要措施包括根除幽门螺杆菌、保护胃黏膜、抑制胃酸分泌等,预防措施包括饮食卫生、避免刺激性食物和药物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概 论(5)
在发生心力衰竭的同时,也互为因果关系 地发生血管衰竭(循环虚脱)。在正常情况下, 有20%〜30%的微循环处于交替开放状态,大部 分处于关闭状态。当发生心力衰竭时,全身大 量毛细血管开放,这样不仅降低了外围血管的 阻力,而且大量的血液停滞在毛细血管内,影 响静脉回流,引起全身循环血量减少,血压急 剧下降,发生严重虚脱现象。尤其是伴发感染, 中毒等疾病时更为严重,动物会出现“休克”。 动物出现虚脱现象时,静脉回流受到影响,使 心脏的血液输入量减少,从而血液排出量也减 少,又加剧了心力衰竭。
心血管系统疾病
1 概论 2 心脏机能不全 2.1 心力衰竭 2.2 循环虚脱 3 心肌疾病 3.1 急性心肌炎 3.2 心脏扩张 4 心内膜疾病 4.1 急性心内膜炎 4.2 心脏瓣膜病
概 论(1)
心血管系统是由两个主要部分——心脏和血管所 共同组成的密闭管道系统。心脏是推动血液循环的 动力器官,血管是血液运动的管道。
心脏是一个中空的肌性器官,由纵隔和房室瓣将 其分为四个心腔(左心房、右心房、左心室和右心 室)。血管是血液运动的管道,由动脉管、静脉管 和毛细血管网构成。血液由右心室出发,经肺动脉, 肺部血管网、肺静脉到达左心房,称小循环;左心 室将血液输送到主动脉,经全身的血管网、静脉, 流入上、下腔静脉,最后达右心房,称为大循环。
心力衰竭的发病机理(2)
左心衰竭,造成肺循环淤血,肺毛细血管内压急剧 升高,发生肺水肿;而且影响气体交换,血液中二氧化 碳增高,呼吸中枢兴奋,引起呼吸加快。
右心衰竭,造成体循环淤血和心脏性水肿(全身水 肿),主要是肾血流量不足,肾小球的滤过虑减低,是 尿生成减低。同时,由于有效循环血液量不足,使肾上 腺分泌的醛固酮和抗利尿激素增多,加强肾小管对钠离 子和水的重吸收,引起钠离子和水在组织内潴留,而加 重心脏性水肿。
心力衰竭的表现形式视其病程长短而异,可分为急 性心力衰竭和慢性心力衰竭;视其发病起因而异,可分为 原发性心力衰竭和继发性心力衰竭。
心力衰竭的病因(1)
1 急性原发性心力衰竭:⑴发生于使役过重和不当。长 期休闲的家畜,突然使役过重,在坡陡、崎岖道路上载 重或挽车等,猪长途驱赶等;⑵由于容量负荷过重而引 起的心力衰竭往往是在治疗过程中,静脉输液量超过心 脏的最大负荷量,尤其是向静脉过快地注射对心肌有较 强刺激性药液,如钙制剂或砷制剂等。此外见于发生于 麻醉意外,雷击,电击等。
2 急性继发性心力衰竭:多继发于急性传染病(马传染 性贫血、马传染性胸膜肺炎、口蹄疫、猪瘟等)、寄生 虫病(弓形虫病、住肉孢子虫病)、内科疾病(如肠便 秘、急性心脏病、胃肠炎、日射病等)以及各种中毒性 疾病的经过中。这多由病原菌或毒素直接侵害心肌所致。
心力衰竭的病因(2)
3 未成年的警犬开始调教时,由于环境突变,惩戒过 严和训练量过大,易发生急性应激性心力衰竭。 4 慢性心力衰竭(充血性心力衰竭),除长期重役造 成外,常继发于心包炎、心肌炎(心肌变性),慢 性心内膜炎、慢性肺气肿和慢性肾炎。
概 论(2)
血液循环过程中,心脏的正常节律性搏动,具有血 泵作用。血管的功能在于输送血液到全身,在毛细血管 内,血液将氧、水、氨基酸、脂肪、糖类、等营养物质 和生物活性物质等供给机体各组织细胞;并运走组织细 胞新陈代谢产物、分解产物、及其他废物,主要是二氧 化碳和蛋白分解产物。此外,微循环能调节器官的血流 量,维持循环血量,稳定血压和进行物质交换。总之, 心血管系统的主要机能是在于保持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 以及各器官与组织之间的密切联系。本系统的两个机能 单位——心脏和血管,都能单独衰竭而产生心力衰竭和 血管衰竭。机体的血液循环受神经和体液双重调节,保 持正常的机能活动,保证全身各个器官系统的血液供应 和新陈代谢正常进行。
心力衰竭的发病机理(1)
心脏排血量,主要由心脏收缩频率和力量,静脉血 液回流量和外周循环阻力三个因素所决定。静脉血液回 流量越多,外周循环阻力越大,心室内血液量越多,心 脏收缩力越强。
重役时(代偿)——心肌收缩力加强,心搏动加 快——心脏血液输出量增加(过多消耗)——心室舒张 期大为缩短——心脏充盈不足——心输出量减少,加重 心脏本身血液循环障碍(冠状循环)导致代偿机能不 全——急性心力衰竭——机体组织缺氧、肌肉无力、毛 细血管通透性增大——水分漏出到组织间隙,发生水肿, 严重时发心肌营养良好情况 下,则使心壁变厚,心肌纤维变粗,毛细血管循环血液 中的氧和营养物质到达心肌纤维中心的距离逐渐增加, 从而形成心脏肥大;如果心肌营养不良且继续运动,使 心肌纤维过度伸长,心肌纤维中的肌凝蛋白和肌纤蛋白 分子间的距离过度加大,形成心脏扩张。扩张和肥大的 心脏,随着病程发展,收缩力减弱或降低,心脏排出的 血液量不能适应机体的需要,出现心搏动过速,节律不 齐,脉搏微弱,呼吸困难,黏膜发绀和水肿等一系列病 征,临床上称为心力衰竭。
概 论(3)
心脏具有强大的储备力量和代偿能力。在劳役或运动 期间,心脏的血液排出量可以比安静状态下增加许多倍, 以满足机体的需要。如心脏在心舒张期高度扩张,收缩 期加强收缩,能增加血液输入量和排出量;又可通过增 加心搏动的速度,来提高单位时间内血液排出量。但心 脏血管系统的代偿能力有限,在超出一定范围、一定时 间限度时,可导致心脏和血管系统发生结构或机能性改 变;而且也可由其它神经系统、内分泌调节障碍和肺脏、 肝脏以及肾脏等器官的机能紊乱或器质性病变引起适应 能力降低或丧失,临床上呈现血液循环障碍。同时,循 环障碍也会影响其它系统的机能,以至整个机体的生命 活动。
一、心力衰竭 (Cardiac Failure)
心力衰竭又称心脏衰弱、心功能不全,是指心肌收缩 力减弱或衰竭,引起外周静脉过度充盈,使心脏排血量减 少,动脉压降低,静脉回流受阻等引起的呼吸困难,皮下 水肿、发绀,甚至心搏骤停和突然死亡的一种全身血液循 环障碍综合征。此病对各种动物都可发生,但马和犬发病 居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