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20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A卷(模拟)
2021~2022 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八年级语文试题(A)参考答案

2021~2022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八年级语文试题(A)参考答案一、积累(32分)1.D(2分)2.C(2分)3.D(2分)4.A(2分)5.B(2分)6.C(2分)7.B(2分)8.(1)树梢树枝树根根(2)挑兮达兮(3)禅房花木深(4)选贤与能(5)屋舍俨然(6)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7)斗折蛇行,明灭可见(8)俄顷风定云墨色(每小题1分,共8分)9.名著阅读。
(4分)(1)(2分)A(2)(2分)“有亏良心的事”指:做事没有考虑妻子和儿子的感受。
“真正觉醒”的含义:醒悟到应该多关心儿子。
10.综合性学习活动。
(6分)【活动一:话开场】示例:中国是诗的国度,诗的历史源远流长。
走进古诗苑,我们会被“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有马蹄”的西湖迷住,会被“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雄心震撼,也会被“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的神奇所吸引……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古诗苑,感受古诗词的不同魅力(2分)【活动二:设项目】示例:别出心裁品古诗下笔有神写古诗(2分)【活动三:写寄语】示例:有的雍容华贵,有的亭亭玉立。
(2分)二、阅读(38分)(一)阅读下面古诗,完成11~12题。
(4分)11.①江楼②橘柚香(2分)12.《送魏二》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留恋,对友人离去的担忧。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表现出诗人送别友人的豁达胸怀和诗人高远的志向。
(2分)(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3~16题。
(12分)13.(1)记载。
(2)盘旋飞翔。
(3)气息,这里指大风。
(4)“反”通“返”,返回。
(2分)14.A(2分)15.(1)我们所见湛蓝的天空,那是它真正的颜色吗?它是无边无际的吗?(2分)(2)风聚积的力量不雄厚,它便无法托负巨大的翅膀。
(2分)16.鲲鹏有崇高的理想,追求“广大,高远、自由”的逍遥境界。
蝉和学鸠目光短浅,它认为“抢榆枋而止,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就是飞翔,因此注定不能理解大鹏展翅高飞的境界。
人教版2020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A卷(练习)

人教版2020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A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考试须知: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
一、选择题1 . 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眼睑(jiǎn)悲怆(chuàng)抽搐(chǜ)窥伺(sì)B.剽悍(biào)束缚(chǜ)妒忌(dǜ)困窘(jiǒng)C.缀行(chuò)假寐(mèi)搏击(bó)意旨(zǐ)D.犷野(kuàng)鬃毛(zōng)翘起(qiáo)覆(fǜ)盖二、字词书写2 . 字词积累——给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可汗(_____)机杼(_____)燕山(_____)朔气(_____)金柝(_____)胡骑(_____)傍地(_____)鞍鞯(_____)阿姊(_____)云bìn(_____)pèi(_____)头雄cí(____)三、基础知识综合请根据要求,完成后面小题①《三国演义》是我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历史演义小说。
它反映了魏、蜀、吴三个集团之间的政治和军事斗争,大致分为黄巾之乱、董卓之乱、群雄逐鹿、三国鼎立、三国归晋五大部分。
在广阔的背景下,上演了一幕幕波澜起伏、气势磅礴的战争场面。
它成功刻画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人物形象,其中一些具有鲜明特点的人物,像“奸绝”——、“智绝”——、“义绝”——等,更是妇孺皆知。
②《三国演义》中涉及到的历史内容、人物姓名、地理名称、主要事件与《三国志》基本相同;人物性格也是在《三国志》留下的固定形象基础上,进行再发挥,这是历史演义小说的基本套路。
历史演义小说大多是虚实相间,主实重虚;古今兼顾,批古判今。
一段故事,叙说两朝的情;一个人物,兼具两朝的性。
《三国演义》一方面反映了真实的三国历史,照顾了读者希望了解真实历史的需要;另一方面,根据明朝社会的实际情况对三国人物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夸张、美化、丑化等,给予读者一些启发,照顾了统治者希望巩固统治的需要。
人教版2020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A卷(模拟)

人教版2020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A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考试须知: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
一、基础知识综合1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小题题。
家乡的端午,很多风俗和外地一样。
系百索子。
五色的丝线拧成小绳,系在手腕上。
丝线是掉色的,洗脸时()了水,手腕上就印得红一道绿一道的。
做香角子。
丝丝缠成小粽子,里头装了香面,一个一个串起来,挂在帐钩上。
贴五毒。
红纸剪成五毒,贴在门槛上。
贴符。
这符是城隍庙送来的。
城隍庙的老道士还是我的寄名干爹,他每年端午节前就派小道士送符来,还有两把小纸扇。
符送来了,就贴在堂屋的①(门框/门楣)上。
一尺来长的黄色、蓝色的纸条,上面用朱笔画些莫名其妙的道道,这就能避邪吗?喝雄黄酒。
用酒和的雄黄在孩子的额头上画一个王字,这是很多地方都有的。
有一个风俗不知别处有不:放黄烟子。
黄烟子是大小如北方的麻雷子的炮仗,只是里面灌的不是硝药,而是雄黄。
点着后不响,只是冒出一股黄烟,能冒好一会儿。
把点着的黄烟子②(丢/放)在橱柜下面,说是可以()五毒。
小孩子点了黄烟子,常把它的一头抵在板壁上写虎字。
写黄烟虎字笔画不能断,所以我们那里的孩子都会写草书的“一笔虎”。
还有一个风俗,是端午节的午饭要吃“十二红”,就是十二道红颜色的菜。
十二红里我只记得有炒红苋菜、油爆虾、咸鸭蛋,其余的都记不清,数不出了。
也许十二红只是一个名目,不一定真③(攒齐/凑足)十二样。
【小题1】文中加点字的读音和填入文中两处()内词语的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系(jì)粘熏苋(j iàn)B.系(xì)沾醺苋(xiàn)C.系(jì)沾熏苋(xiàn)D.系(xì)粘醺苋(jiàn)【小题2】依次填入文中横线①—③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A.①门楣②丢③凑足B.①门框②丢③攒齐C.①门楣②放③攒齐D.①门框②放③凑足【小题3】下列诗句中与端午节无关的一项是()A.竞渡深悲千载冤,忠魂一去讵能还。
人教版2020年八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A卷

人教版2020年八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A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考试须知: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
一、现代文阅读阅读《父爱就像那场雪》一文,完成小题。
父爱就像那场雪①父亲发来短信说,看天气预报,你那边要下雪了,及时加件衣服.不行给你寄些钱过去,再买几件羽绒服。
②对于名落孙山、只好回家务农的父亲来说,我是他最后的希望.我一出生,他就表现出对我十二分的关怀和疼爱.“天阴下雨打孩子”是我们那儿的一句老话.别的父亲打孩子像家常便饭,而我的父亲,纵使我再调皮,他也从来不肯打我.我小时候十分怕冷,天稍微冷一点就不肯起床上学.父亲会好言劝我,还把我的棉裤棉袄放在煤火上烤热才让我穿.有几次煤火灭了,生不著.父亲便把冰冷的棉裤棉袄放在他身上暖热,母亲看不惯父亲这般爱我,屡屡劝他不要惯坏我.父亲摇摇头,说他要让我快乐地成长。
③上小学的时候,我都是跟着别的大孩子—起去。
可一到下雪天,父亲害怕我受罪,就送我上学.放学时,父亲绝对是要守在学校门口的.天寒地冻,银装素裹一片,父亲不住地跺脚走动,以驱散身上的严寒.在上学、放学的路上,他用买来的军大衣紧紧把我裹在怀里,给我讲故事.父亲看过很多书,他讲《三国》,讲《水浒》,讲岳飞,比书上写得还精彩,外面是飘飞的雪,我在父亲的怀里,暖暖和和地听父亲讲述一个个热血沸腾的故事,那是我童年最幸福的事情.上高中时,老师屡屡对我作文中奇异的想象力和流畅的语言表示赞赏,她不知道,这全是父亲的功劳.正是在父亲的怀抱里,我完成了古典文学的启蒙。
④高二那年冬天,天空中飘落起鹅毛般的大雪.我正在课堂上百无聊赖之时,教务处通知我,校门外有人找.我去看时,原来是父亲,由于学校是封闭式管理,不让闲人进去,父亲只能在门外等.茫茫大雪不住地落在父亲身上.父亲成了一个雪人.我的眼圈一红,随即就和门卫吵起来,说他们不近人情,这么冷的天,让一个人在冰天雪地里呆着,那是什么滋味?!父亲朝我摆摆手,说算了算了,人家也有人家的难处。
2020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期末测试卷》含答案

C. 杜甫是唐代的大诗人,他的诗作在总体上反映了唐王朝由盛转衰的变化过程,号称 “诗史”。
D. 《礼记》 儒家经典之一,由西汉戴圣辑录、编纂而成,共49篇。
17. 下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文章第一段举例子只为了吸引读者的注意。
B. 文章第二段运用了列数字、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准确的说明了电池板的厚度,强调了电池板之薄。
C. “阳光动力2号”同时满足使用太阳能动力做载人、昼夜、长距离飞行的三个要求。
D. “阳光动力2号”环球之旅的商业价值远小于象征意义。
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雾霭 驰骋 自圆其说 嘎然而止
B. 腐蚀 潮汐 世外桃园 分崩离析
C. 喧腾 浮燥 轻歌曼舞 瞬息万变
D. 漩涡 羁绊 震耳欲聋 川流不息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钱学森有一句名言“我姓钱,但是我不爱钱”,至今读起来,仍是震耳欲聋,令人感慨万千、肃然起敬。
(2)________________,悠悠我心。(《诗经·郑风·子衿》
(3)欲济无舟楫,____________ 。(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4)曲径通幽处,______________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5)凄神寒骨,_________。(柳宗元《小石潭记 》)
(6)《卖炭翁》中形象地写出了宫使狐假虎威、横行霸道、巧取豪夺的丑恶行径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拟写标语:为了营造学习诗词的气氛,需要在教室里张贴一些宣传标语,请你仿照“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句式写一句标语。
人教版2020年八年级期末考试语文试题A卷(模拟)

人教版2020年八年级期末考试语文试题A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考试须知: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
一、选择题1 . 下列各项对语法知识的判断与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快乐固然兴奋,苦痛又何尝不美丽”句中的“快乐”“苦痛”在此均是形容词。
B.“赵州桥高度的技术水平和不朽的艺术价值,充分显示了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
”这个句子主干是“水平和价值显示智慧和力量”。
C.短语“高雅气质”“美丽人生”“高兴地笑”与“非常勤奋”的结构不全相同。
D.“我到了自家的房外,我的母亲早已迎着出来了,接着便飞出了八岁的侄儿宏儿”,这句中“飞出”运用比喻的修辞,生动地刻画出小孩活泼灵动的性格。
二、字词书写2 . 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⑴看见满院láng jí的东西,又想起祖母,不禁簌簌流下眼泪。
(___________)⑵来到死者家里,信客满脸愁容把è hào通报。
(___________)⑶老头子zhāng huáng shī cuò,船却走不动。
(___________________)⑷面对这样的天文数字,人们岂能wú dòng yú zhōng?(___________________)3 . 下列各项中加点字字形和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腆着diǎn拮据jié干瘪biēB.俯瞰kàn慰藉jiè栈桥zhànC.嘻闹xī谮害zèn逞辩chěngD.胆怯què发窘jiǒng恣睢suī三、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背影》中的语段,完成下面小题。
我说道,“爸爸,你走吧。
”他望车外看了看,说,“我买几个橘子去。
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
八年级语文下册期末试题5

八年下期期末语文试题A卷(共100分)第Ⅰ卷(选择题共16分)一、语文基础知识积累(16分)1.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当鱼塘寒浅滞留着游鱼/小溪渐渐喑(yīn)哑歌不成调子/雨说,我来了,我来探访四月的大地B.每一首都是一群颤(zhàn)抖的星星/像冰雪覆盖在心头。
C.它从未感到自己的喜悦消逝,一旦唱得疲劳了,便舒适地栖(qī)息在可喜的草丛中间。
D如果大地充满了光明/谁还会需要星星,谁还会在夜里凝(níng)望/寻找遥远的安慰。
2、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句是()A、贴在路边的一则寻人启示引来选贤任能驻足观看。
B、自出新裁的服装款式让所有人大饱眼福.C、孩子纯洁无瑕的心灵不容玷污。
D、集市上琳琅满目的商品让人眼花潦乱。
3.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1)她不住内心的喜悦,一双聪颖的眼睛显得更加炯炯有神。
(2)人民法院经审议,认定该裁决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应当予以撤销。
(3)开展信息服务工作,既要考虑服务质量,也要考虑经济。
A.掩盖违反效益B.掩饰违反效率C.掩饰违背效益D.掩盖违背效率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这两本成语词典各得其所....,一本重视溯源,一本例句丰富,特色都很鲜明。
B.经过大家一番苦心孤诣....的开导,他终于明白了团队精神的重要性。
C.由于厂家对产品的设计和生产吹毛求疵....,因而产品销路越来越好。
D.美丽的画面与逼真的音响效果相得益彰....,使这部影片达到很高的艺术水准。
5.填入下面文字中横线上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中秋之夜,一轮皓月已经爬到中天了,,。
;风来了,楼房和山峰在水中摇曳着,显得朦胧而又神秘。
①蓝蓝的夜空映衬着圆圆的月亮②高高地悬挂在蓝蓝的夜空中③向大地散射出银色的光华④银色的光华散射在大地上⑤千岛湖碧绿的水里倒映着两岸的山峰和楼房⑥千岛两岸的楼房和山峰倒映在碧绿的水里A.①④⑤B.②③⑥C.①③⑤D.②④⑥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6~8题。
2020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含答案

D. 赵州桥建筑优美,历史悠久,在国内外早就闻名遐迩。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今天的青年担负着在本世纪把我国建设成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
B. 每一次大型活动结束,人走垃圾留,人们的环保意识有待落实。
C. 五·四青年节,环江高中高三年级以“与人生对话”为主题的十八岁成人礼仪式。
D. 北京紫禁城有四座城门:午门、神武门、东华门和西华门。
6.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明清科举考试的内容主要是八股文,题目主要摘自“四书”“五经”。
B. 《左传》记载了公元前722年以后的二百多年间的许多史料,是一部史学和文学名著。
C. 东晋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是《桃花源诗》的序言。
25.题一:
一个班级、一个小组、一个运动队,都是一个集体。在这个集体里,或一起学习,或一起活动,或一起生活,共享欢乐,分担忧愁。
请以“我的好集体”为题,写一篇写人叙事的作文。
要求:(1)文体不限(诗歌、戏剧除外)。(2)不得抄袭本试题卷中的阅读材料,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一)文言文阅读
①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1)属予作文以记之。
②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各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⑩莲出淤泥不染,鹰生断崖不伤。简单朴素的白杨树,虽植根荒漠的旷野,但依旧梦向蓝天,那片片生机勃发的翠绿树叶,个个都是心的形状,向着太阳的方向生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2020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A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考试须知: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
一、选择题1 . 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A.关于这件事的具体详情,我以后再告诉你。
(把“关于”去掉)B.同学们对自己能否取得好成绩,充满了信心。
(把“否”字去掉)C.秋天的深圳是一个美丽的季节。
(把“秋天的深圳”改为“深圳的秋天”)D.人民公园的木栈道满足了游人与花花草草亲密接触。
(在句末加“的需要”)2 . 下列说话得体的一项是()A.你已经交了作业,课代表仍在追要,你说:“难道要我叫两遍不成?”B.同学邀你到他家去玩,你说:“行,届时我一定光临寒舍。
”C.你对比赛得了名次的同学说:“祝贺你,有什么好经验向我介绍介绍好吗?”D.你去办公室问老师问题,你说:“老师,我来不耻下问了,请给我讲讲这个题。
”3 . 下列句子中,用括号中的词语替换加点词语后句意不变的一项是()A.我们的经费十分有限,所以做事得考虑轻重缓急,不允许本末倒置。
(舍本逐末)B.周信芳出身于戏剧世家,耳濡目染,年少时便学戏登台。
(耳闻目睹)C.我认识奥本海默时他已四十多岁了,已经是妇孺皆知的人物了。
(众所周知)D.今年五一期间,广西某地发生了一起骇人听闻的交通事故。
(耸人听闻)4 . 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礼记》,又名《小戴礼记》,儒家经典著作,宋代朱熹抽取其中的《大学》《中庸》两篇,和《论语》《孟子》编在一起,称为“四书”。
B.“社稷”原指君主祈求国泰民安所祭祀的土谷之神,后也指国家;“风骚”作名词时泛指文学,“风”指《诗经》中的《国风》,“骚”指屈原的《离骚》。
C.“总角”“垂髫”均代指童年;“豆蔻”指称十三四岁的少女;“及笈”指古代男子到了十五岁时,把头发簪起来表示已成年。
D.词,兴起于唐五代,极盛于宋代。
在唐五代时,一般称为“曲”“曲子”“曲子词”,后来才称为“词”,又称“乐府”“诗余”“长短句”等。
5 .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变换多姿金丝蜜枣元气淋漓B.兴高彩烈烛光闪闪惊心动魄C.人情世故卖弄风情装模作样D.大彻大悟荣华富贵震作精神二、字词书写6 . 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1)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yùn niàng(_____________)。
(2)它经常变成美丽的雪花,飘然lì lín(___________)人间。
(3)那种清冷是柔和的,没有北风那样duō duō bī rén(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想拆散一家人,分成两路,gè dé qí suǒ(_________________),终不愿意。
三、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名著选段,完成后面小题。
象态橡栗象(一)在我们那片地区,最引人瞩目的便是象态橡栗象。
它的名字起得真妙!让人产生好多联想啊!啊!瞧它那副滑稽相,嘴上还叼着一只长烟斗哩!这烟斗细如马鬃,棕红色,几乎笔直,其长无比,以致橡栗象只好斜着身子,让它伸直,免得折断,像头前伸出一支长矛似的。
这么长的一根尖桩,这么一个怪鼻子,橡栗象用它来干什么呀?(二)整个十月份,必要时求助手们帮忙,我查看了没被下卵的许多钻井。
观察的时间长短不一,一般是两个小时,有时候达到或者超过半天。
(三)妈妈在喂婴儿喝粥之前,也都先用嘴唇去试试粥的凉热。
雌性象态橡栗象也是以同样的慈母心这么对待自己的幼虫。
它把长鼻尖端伸到井底深处,看看里面的食物情况,然后再留下给自己的孩子。
如果井底食物令它满意,它就把卵产下来;如果食物令它不满意,它就不再多往下钻探,弃之而去。
这就可以解释为什么它钻了半天而弃之不用的原因了。
那是因为再钻下去也没有用处,井底的食物经仔细鉴定不符合要求。
为了自家孩子的第一口食物,这些象态橡栗象多么细心,多么挑剔啊!(1)以上文段选自《_______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_______。
(2)选段(一)中描写到的象态橡栗象长长的怪鼻子是用来做什么的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根据选段(二)的内容,突出了作者的什么精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根据上面三个文段的内容,简要概括象态橡栗象的形象特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一棵小桃树(节选)贾平凹①好多年前的秋天了,我们还是孩子。
奶奶从集市上回来,带给了我们一人一个桃子,她说:“都吃下去吧,这是‘仙桃’;含着桃核儿做一个梦,谁梦见桃花开了,就会幸福一生呢。
”我们都认真起来,全含了桃核爬上床去。
我却无论如何不能安睡,想这甜甜的梦是做不成了,又不甘心不做,就爬起来,将桃核埋在院子角落的土里,想让它在那儿蓄着我的梦。
②秋天过去了,又过了一个冬天,孩子自有孩子的快活,我竟将它忘却了。
那个春天的早晨,奶奶打扫院子,突然发现角落的地方,拱出一个嫩绿儿,便叫道:“这是什么呀?”我才恍然记起了是它:它竟从土里长出来了!它长得很委屈,是弯了头,紧抱着身子的。
第二天才舒开身来,瘦瘦的,黄黄的,似乎一碰,便立即会断了去。
大家都笑话它,奶奶也说:“这种桃树是没出息的,多好的种子,长出来,却都是野的,结些毛果子,须得嫁接才成。
”我却不大相信,执著地非要它将来开花结果哩。
③它长得很慢,一个春天,才长上二尺来高,样子也极猥琐。
但我却十分地高兴了:它是我的,它是我的梦种儿长大的。
我想我的姐姐弟弟,或许已经早忘却了,他们那含着桃核做下的梦,但我的桃树却使我每天能看见它。
我说,我的梦是绿色的,将来开了花,我会幸福呢。
④也就在这年里,我到城里上学去了。
走出了山,来到城里,我才知道我的渺小;山外的天地这般大,城里的好景这般多。
我从此也有了血气方刚的魂魄,学习呀,奋斗呀,一毕业就走上了社会,要轰轰烈烈地干一番我的事业了;那家乡的土院,那土院里的小桃树便再没有去想了。
⑤但是,我慢慢发现我的幼稚,我的天真了,人世原来有人世的大书,我却连第一行文字还读不懂呢。
我渐渐地大了,脾性儿也一天一天地坏了,常常一个人坐着发呆,心境似乎是垂垂暮老了。
这时候,奶奶也去世了,真是祸不单行。
我连夜从城里回到老家去,家里人等我不及,奶奶已经下葬了。
看着满屋的混乱,想着奶奶往日的容颜,不觉眼泪流了下来,对着灵堂哭了一场。
天黑的时候,在窗下坐着,一抬头,却看见我的小桃树了:它竟然还在长着,弯弯的身子,努力撑着的枝条,已经有院墙高了。
弟弟说:“那桃树被猪拱折过一次,要不早就开花了。
”他们曾嫌它长的不是地方,又不好看,想砍掉它,奶奶却不同意,常常护着给它浇水。
啊,小桃树,我怎么将你遗在这里,而身漂异乡,又默默忘却了呢?看着桃树,想起没能再见一面的奶奶,我深深懊丧对不起我的奶奶,对不起我的小桃树了。
⑥如今,它开了花,虽然长得弱小,骨朵儿不见繁,一夜之间,花竞全开了呢。
我曾去看过终南山下的夹竹桃花,也去领略过马嵬坡前的蜜水桃花,那花开得火灼灼的,可我的小桃树,一颗“仙桃”的种子,却开得太白了、太淡了,那瓣片儿单薄得似纸做的,没有肉的感觉,没有粉的感觉,像是患了重病的少女,苍白白的脸,又偏苦涩涩地笑着。
我忍不住几分忧伤,泪珠儿又要下来了。
7 . 阅读文章选段,根据时间概括小桃树的状态和作者的情感。
8 . 揣摩词句,按照要求回答问题。
(1)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句子。
它长得很委屈,是弯了头,紧抱着身子的。
(2)联系小桃树的生长过程,比较赏析甲乙两句中的“拱”字。
甲:奶奶打扫院子,突然发现角落的地方,拱出一个嫩绿儿,便叫道:“这是什么呀?”乙:弟弟说:“那桃树被猪拱折过一次,要不早就开花了。
”9 . 第⑥段中写到小桃树终于开花了,作者为何还要落泪呢?四、对比阅读(甲)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节选自《桃花源记》(乙)大道①之行也,天下为公。
选贤与②能,讲信修睦。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③,女有归④。
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⑤。
——选自《礼记•礼运》注:①大道:古代指政治上的最高境界。
②与,通“举”,选拔。
③分:职分,指职业、职守。
④归:女子出嫁。
⑤大同:指理想社会。
10 . 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
①屋舍俨然俨然:②阡陌交通交通:③不独子其子子:④货恶其弃于地也恶:11 . 理解文意,用原文语句填空。
①陶渊明在《桃花源诗》中有“桑竹垂余阴,菽稷〔粮食作物〕随时艺〔种植〕”的诗句,(甲)文中描述的田园景象与之类似的句子是:_____②孟子有句名言:“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乙)文中与之异曲同工的句子是:_____12 . 陶渊明描绘的“世外桃源”艺术地再现了“大同”社会的生活风貌,因此二者有许多相似的地方。
请参照示例,从两段选文中再找出一例,说说它们的相似之处。
示例:从“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可以看出“桃源”中社会环境和平安宁,这就是“大同”社会中的“盗窃乱贼而不作”。
五、情景默写13 . 古诗文默写。
(1)浩荡离愁白日斜,_______________。
(_______)《己亥杂诗》)(2)__________,决眦入归鸟。
(杜甫《望岳》)(3)不畏浮云遮望眼,______________。
(王安石《登飞来峰》)(4)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______________________,(周敦颐《爱莲说》)(5)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夜泊秦淮近酒家。
(杜牧《泊秦淮》)(6)宣室求贤访逐臣,____________________。
(李商隐《贾生》)(7)_______________,双袖龙钟泪不干。
(岑参《逢入京使》)(8)《陋室铭》中描写陋室环境优美且充满生机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