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成都站咽喉及疏解方案设计

合集下载

新成都站咽喉及疏解方案设计

新成都站咽喉及疏解方案设计

新成都站咽喉及疏解方案设计
陈刚;杨宇;袁光明
【期刊名称】《铁道标准设计》
【年(卷),期】2007(000)012
【摘要】新成都站位于成都市东郊沙河堡地区,车站北端衔接达成线、成绵城际线、枢纽环线和动车出入段线,南端衔接成昆线(环线)、成乐城际线及成渝城际线.在确
定车站站型为城际、达成二场布置形式的基础上,重点研究车站咽喉设计方案和引
入线路疏解方案,合理确定平行进路;同时在节约工程数量和不改建相关城市干道的
前提下实现引入线路的疏解方案.
【总页数】4页(P23-26)
【作者】陈刚;杨宇;袁光明
【作者单位】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土建二院,成都,610031;中铁二院工
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土建二院,成都,610031;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土建
二院,成都,61003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U291.1
【相关文献】
1.汽车客运枢纽站建筑设计思路探讨——以平潭新汽车客运枢纽站方案设计为例[J], 冯增
2.轨道站点施工交通疏解方案设计r——以贵阳市轨道1号线延安路站为例 [J],
陈发达;王祥;张开基
3.科技制新,研扬先行——2006研扬科技产品技术高峰论坛北京、上海站、成都站、深圳站胜利闭幕 [J],
4.新白广城际白云机场段配套道路工程交通疏解方案设计 [J], 匡月青;刘明;刘勇;林能佑
5.科达有“新”,优信有“礼” 柯达镜片新品上市活动启动大会(成都站)&成都优信光学成立10周年答谢晚宴 [J], 丰华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新成都站咽喉及疏解方案设计

新成都站咽喉及疏解方案设计

・线路/路基・收稿日期:2007208220作者简介:陈 刚(1977—),男,工程师,2006年毕业于西南交通大学交通运输学院,工学博士。

新成都站咽喉及疏解方案设计陈 刚,杨 宇,袁光明(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土建二院,成都 610031)摘 要:新成都站位于成都市东郊沙河堡地区,车站北端衔接达成线、成绵城际线、枢纽环线和动车出入段线,南端衔接成昆线(环线)、成乐城际线及成渝城际线。

在确定车站站型为城际、达成二场布置形式的基础上,重点研究车站咽喉设计方案和引入线路疏解方案,合理确定平行进路;同时在节约工程数量和不改建相关城市干道的前提下实现引入线路的疏解方案。

关键词:新成都车站;车站咽喉;线路疏解;方案设计中图分类号:U291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22954(2007)1220023203大型客运站由于引入线路条数多,车站建设规模大,车站咽喉和引入线路疏解设计复杂,咽喉区和引入线路疏解区往往成为车站能力的薄弱环节,因此咽喉布置方案和疏解方案对车站能力发挥有直接的影响[1]。

新成都站是成绵乐城际客运专线引入成都铁路枢纽时的新建车站,车站两端衔接线路多、建设规模大、办理列车种类多,为满足车站运营要求,有必要对车站咽喉布置方案和线路疏解方案进行详细研究。

1 新成都站概述成都铁路枢纽地处西南地区的中部,是我国铁路中长期铁路网规划中“沪汉蓉快速通道”与“兰昆通道”的交汇点,为全国六大铁路客运中心之一。

成都站为枢纽内现有主要的客运站,随着成都至绵阳、乐山城际客运专线的实施,以及铁路旅客发送量的持续增长,既有成都客站的能力将不能满足运输需要,考虑在枢纽内沙河堡地区新建新成都站。

新成都站站址位于成都市东郊既有沙河堡站。

车站北端衔接达成线、成绵城际线及枢纽环线,南端衔接成昆线(环线)、成乐城际线及成渝城际线,另需考虑成昆货车外绕线建设时机对车站布置及引入衔接线路的影响。

新成都站作为枢纽内客运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将承担办理大部分成绵乐、成渝城际及成昆动车、达成方向长途动车及普速的始发终到、通过作业。

成都神仙树片区交通疏解方案确定将形成两条南北快速路神仙树

成都神仙树片区交通疏解方案确定将形成两条南北快速路神仙树

成都神仙树片区交通疏解方案确定将形成两条南北快速路神仙树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城市交通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市民越来越关注的是如何解决交通拥堵的问题。

此次,成都市神仙树片区也面临着交通疏解的难题,相关部门已经确定了交通疏解方案,将形成两条南北快速路,以解决这一问题。

神仙树片区位于成都市金牛区东北部,是成都市重要的商业、居住区域之一。

然而,随着人们对生活质量要求的提高,神仙树片区的交通压力也不断加大。

长期的城市化建设和人口的增加,道路的狭窄和堵塞难免出现,这既严重影响了该片区居民的正常生活和工作,也制约了该片区经济的发展。

因此,针对该片区的交通状况,成都市相关部门已经确定了交通疏解方案,将形成两条南北快速路。

根据方案,第一条南北快速路将由南延线、神仙树大道和北延线组成,全长将达到16.4公里。

其北起龙泉驿区龙泉路,南至武侯区紫荆南路与棕北路相交,建成后将为该片区提供较快速的南北通行条件;第二条南北快速路将由市北区二环路、万年场立交桥和龙泉驿区龙泉路组成,共12.8公里。

其北端与第一条快速路相连,南至龙泉驿龙泉路,建成后将进一步便捷该片区的南北通行。

同时,根据规划,两条南北快速路之间还将加强主干道横向街道,使得该片区的道路网形成更加完善的体系并进一步提升交通流通效率。

此外,还将通过对道路交叉口、公交站点和人行道等设施的改造,进一步改善道路通行条件和人行环境。

这些措施将有效疏解该片区的交通压力,提升居民的生活品质,也将为该片区的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总的来说,成都市神仙树片区的交通疏解方案将形成两条南北快速路,全长将达到29.2公里。

这将为该片区解决交通问题提供有效的方案。

随着道路网络的不断完善,也将为该片区的经济和居民生活带来更多的改善。

成都北改方案

成都北改方案

成都北改方案成都是中国西南地区的重要城市,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不断增长,城市交通系统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其中,成都北站作为该地区的重要枢纽站点,其改建方案备受关注。

本文将对成都北改方案进行讨论和分析。

一、成都北站现状成都北站位于成都市郊,是连接成都市区和周边城市的重要交通节点。

目前,成都北站的现状存在着一些问题。

首先,旅客出行体验不佳,设施和服务水平有待提升。

其次,站点周边交通拥堵,出行效率低下。

最后,随着城市发展,现有站点容量不足,无法满足未来的交通需求。

二、成都北改方案的目标针对成都北站现有问题,成都市政府提出了改建方案。

成都北改方案的主要目标包括:1. 提升旅客出行体验:改善站内设施,增加候车大厅和候车座椅数量,提高服务水平,提供更多的便利设施,如自动售票机和充电设施等。

2. 改善周边交通:优化站点周边交通路网,增加进出站口数目,提高道路通行能力,缓解交通拥堵,提高乘车效率。

3. 扩大站点容量:扩建车站的站台和候车区域,增加列车进出站的通道,提高车站的运行能力和服务水平,满足未来交通需求的增长。

三、成都北改方案的具体内容1. 站点扩建:成都北站将进行规模扩建,扩大站房面积,增加出入口数量,提高旅客通行效率。

同时,对车站周边地区进行土地整理,增加停车场和公交车站等配套设施。

2. 车站设施升级:对现有的候车大厅、候车座椅、洗手间等进行改造和升级,提高旅客出行的舒适度。

同时引入新的科技设施,如自动售票机和自助取票机等,提高购票和取票的便利性。

3. 交通改善措施:对站点周边道路进行优化改造,增设专用车道和交通信号灯,提高交通流畅度。

另外,建设更多的公交站点和停车场,引导出行方式的多样化。

4. 技术创新应用:引入智能化技术,如人脸识别、智能导航等,提升站点的安全性和服务效率。

以人工智能技术为支撑,实现车站旅客服务的智能化和自动化,提高出行体验。

四、成都北改方案的推进与落实成都北改方案需要政府多部门的协调与合作,包括交通部门、市政规划部门、建设单位等。

成都西站周边规划方案

成都西站周边规划方案

成都西站周边规划方案成都西站周边规划方案引言成都西站是成都市重要的交通枢纽站之一,承载着大量的客流和货流。

周边规划方案的合理设计与实施对于提升交通通行效率、改善城市形象和提升乘客体验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针对成都西站周边规划方案进行详细探讨。

1. 现状分析成都西站作为成都市的重要交通枢纽,其周边区域存在一系列问题。

首先,交通拥堵现象比较严重,尤其是进出站口周边道路。

其次,周边配套设施缺乏,旅客停车位不足,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出行需求。

最后,市政设施亟需改进,例如道路状况不佳、人行通道不畅等。

2. 规划目标基于现状分析,我们制定以下规划目标:•提高交通通行效率,减缓交通拥堵现象。

•优化周边配套设施,提升旅客停车条件。

•改善市政设施,提升周边环境质量。

3. 规划方案为实现上述目标,我们提出以下规划方案:3.1 交通通行优化•扩建进出站口道路:对进出站口周边道路进行扩建,增加车道数量,缓解交通拥堵。

•优化信号灯控制:引入智能信号灯系统,通过数据分析优化信号灯配时,提高交通流量效率。

•建设快速出租车通道:专门建设快速出租车通道,疏解进出站口的出租车拥堵问题。

3.2 周边配套设施优化•增设停车场:规划建设新的停车场,提供更多的停车位,满足旅客的停车需求。

•建设公共自行车停放点:在周边区域设置公共自行车停放点,便于旅客短程出行。

•提供公共交通接驳服务:新增公交线路,加密运营班次,提供方便快捷的公共交通接驳服务。

3.3 市政设施改进•道路状况改善:对周边道路进行修复和改造,确保道路畅通无阻。

•新建人行通道:规划新的人行通道,保障行人出行安全并提升通行效率。

•美化周边环境:增加绿化带和景观设施,改善周边环境质量。

4. 实施计划为确保规划方案的顺利实施,我们制定了以下实施计划:•第一阶段(2022年):进行道路扩建、信号灯优化和停车场建设等基础设施改造工作。

•第二阶段(2023年):建设公共自行车停放点、新增公交线路和加密运营班次等公共交通改善措施。

成都火车北站改造方案

成都火车北站改造方案

成都火车北站改造方案
随着城市的发展和人口的增长,成都火车北站作为成都市的重要交通枢纽,面临着日益增长的客流量和老旧设施的问题。

因此,对成都火车北站进行改造已成为当务之急。

首先,针对火车北站现有的设施和服务进行全面评估。

通过调查和统计,我们发现火车北站的候车室设施老化,服务水平有待提高,导致乘客体验不佳,需要对候车室、候车区、售票处等进行全面改造和提升。

同时,我们还发现火车北站的出入口设置不合理,导致人流拥挤,需要对出入口进行重新规划和设计,以提高通行效率和乘客体验。

其次,针对火车北站的交通运输情况进行优化。

我们将对火车北站周边的交通枢纽进行重新规划,提高公交、地铁等公共交通的覆盖范围和运营效率,同时加强与周边道路的连接,优化交通组织,以缓解火车北站周边的交通压力,提高交通运输效率。

再次,针对火车北站的商业设施进行更新和完善。

我们将引入更多的便民商业设施,如便利店、餐饮店等,为乘客提供更加便利的服务。

同时,我们还将加强对商业设施的管理和监督,提高服务质量,改善乘客的购物和用餐体验。

最后,针对火车北站的环境和景观进行美化和提升。

我们将对火车北站周边的环境进行整治,提高绿化率,改善景观,打造宜居的城市环境。

同时,我们还将加强对环境卫生的管理和维护,提高环境卫生水平,为乘客营造一个整洁、舒适的候车环境。

总的来说,成都火车北站改造方案将从设施、交通、商业和环境等多个方面进行全面提升和改善,旨在打造一个现代化、便利化、舒适化的火车北站,为乘客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和更好的出行体验。

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成都火车北站能够成为城市的一张靓丽名片,展现出成都这座城市的魅力和活力。

城市综合交通的解决——新成都火车站方案设计

城市综合交通的解决——新成都火车站方案设计

城市综合交通的解决——新成都火车站方案设计
欧眉
【期刊名称】《重庆建筑》
【年(卷),期】2008(000)007
【摘要】结合新成都火车站方案设计,介绍火车站的交通流线与客流流线,说明综合交通设计在新型火车站建设中的重要意义.
【总页数】3页(P4-6)
【作者】欧眉
【作者单位】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四川成都,61003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U248.1
【相关文献】
1.综合交通枢纽区域的城市设计——记武汉铁路客运枢纽汉口火车站站区综合规划的设计实践 [J], 闵雷;黄焕
2.浅议城市轨道交通空间中的商业开发——以福田火车站综合交通枢纽工程为例[J], 张燕镭
3.城市综合客运枢纽交通咨询评估方法探讨——以无锡市火车站北广场综合客运枢纽为例 [J], 刘翔;刘志旗;廖芳龄
4.长春火车站综合交通换乘中心方案设计 [J], 郭飞
5.从\"高铁枢纽\"到\"城市新客厅\"\r——谈济南东客站综合交通枢纽总体方案设计 [J], 李进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四川成都火车东站设计理念

四川成都火车东站设计理念

四川成都火车东站设计理念
成都,作为中国西部地区的重要交通枢纽城市,其火车站的设计理念一直备受
关注。

而成都火车东站作为成都市的新地标,其设计理念更是引人瞩目。

成都火车东站的设计理念体现了“现代与传统相融合,功能与美学并重”的理念。

站内设计采用了现代化的建筑风格,同时融入了当地的传统文化元素,使得整个站点既具有现代感,又不失成都独特的历史和文化底蕴。

在功能上,成都火车东站充分考虑了旅客的出行需求,站点设置了便捷的候车区、购票区、餐饮区等,为旅客提供了舒适便利的出行环境。

同时,站内还设有便民设施,如无障碍通道、母婴室等,为不同群体的旅客提供了更贴心的服务。

除了功能性,成都火车东站的设计理念还注重了美学的表达。

站点的建筑风格
融合了现代艺术元素,使得整个站点在外观上更加具有视觉冲击力,同时也展现了成都这座城市的时尚与活力。

而站内的装饰和艺术品也体现了成都独特的文化氛围,为旅客带来了更丰富的视觉享受。

总的来说,成都火车东站的设计理念充分体现了现代化、功能性和美学的完美
结合。

这一设计理念不仅提升了成都火车东站的形象,也为成都这座城市增添了更多的文化气息。

相信随着成都火车东站的不断完善和发展,它将成为成都市的一张亮丽名片,吸引更多的人们前来观光旅游,也为成都这座城市增添更多的魅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线路/路基・收稿日期:2007208220作者简介:陈 刚(1977—),男,工程师,2006年毕业于西南交通大学交通运输学院,工学博士。

新成都站咽喉及疏解方案设计陈 刚,杨 宇,袁光明(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土建二院,成都 610031)摘 要:新成都站位于成都市东郊沙河堡地区,车站北端衔接达成线、成绵城际线、枢纽环线和动车出入段线,南端衔接成昆线(环线)、成乐城际线及成渝城际线。

在确定车站站型为城际、达成二场布置形式的基础上,重点研究车站咽喉设计方案和引入线路疏解方案,合理确定平行进路;同时在节约工程数量和不改建相关城市干道的前提下实现引入线路的疏解方案。

关键词:新成都车站;车站咽喉;线路疏解;方案设计中图分类号:U291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22954(2007)1220023203大型客运站由于引入线路条数多,车站建设规模大,车站咽喉和引入线路疏解设计复杂,咽喉区和引入线路疏解区往往成为车站能力的薄弱环节,因此咽喉布置方案和疏解方案对车站能力发挥有直接的影响[1]。

新成都站是成绵乐城际客运专线引入成都铁路枢纽时的新建车站,车站两端衔接线路多、建设规模大、办理列车种类多,为满足车站运营要求,有必要对车站咽喉布置方案和线路疏解方案进行详细研究。

1 新成都站概述成都铁路枢纽地处西南地区的中部,是我国铁路中长期铁路网规划中“沪汉蓉快速通道”与“兰昆通道”的交汇点,为全国六大铁路客运中心之一。

成都站为枢纽内现有主要的客运站,随着成都至绵阳、乐山城际客运专线的实施,以及铁路旅客发送量的持续增长,既有成都客站的能力将不能满足运输需要,考虑在枢纽内沙河堡地区新建新成都站。

新成都站站址位于成都市东郊既有沙河堡站。

车站北端衔接达成线、成绵城际线及枢纽环线,南端衔接成昆线(环线)、成乐城际线及成渝城际线,另需考虑成昆货车外绕线建设时机对车站布置及引入衔接线路的影响。

新成都站作为枢纽内客运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将承担办理大部分成绵乐、成渝城际及成昆动车、达成方向长途动车及普速的始发终到、通过作业。

预测近远期新成都站日发送旅客分别达到15183万人/日和33106万人/日,近远期办理长途客车对数达到144对和169对(其中动车74对和91对),近远期办理城际列车226对和446对,总规模按13台24线设计。

车站距离五桂桥长途及公交客运站约115k m;东侧约800m 为成都市三环路东段;中心附近为规划的地铁2号线,为成都市骨干线;东北侧为十陵长途客运站,距离新成都站约3km [2]。

车站两端引入线路需分别与成渝高速公路、成洛路、成南高速公路、老成渝公路以及既有成昆线立交。

新成都站各衔接线路动车均以始发终到为主,动车交流主要为成渝与绵阳方向及各方向与机场的交流。

通过交流列车仅为达成往成昆方向近期1对、远期2对;远期成渝城际引入成都后,除终到新成都外,9对经新成都至绵阳方向、4对经成都南至机场乐山方向;成昆、峨宜线列车近、远期分别只有1对、2对通过新成都衔接达成方向,远期经成都南跨成渝城际动车5对;所占份额均较少。

2 新成都站站型方案根据车站两端衔接线路情况,车场划分方案包括合场方案、二场方案(3个)和三场方案(4个)共8大方案。

在上述方案研究的基础上,综合车站衔接线路性质、预留工程、地形等因素,研究认为环线没有必要考虑单独设场,根据既有情况宜与达成方向合并考虑,便于枢纽北环线及南环线形成大环线轨道交通,联络方便。

并在此前提下,将上述方案进行筛选精简,最终确定对达成(环线)、城际二场方案和达成(环线)、成绵乐与成渝城际三场布置方案进行进一步研究。

二场方案中车站采用达成、城际二场布置方案,基本维持达成线及环线不动,利用既有沙河堡车站用地布置达成场,在既有站东侧布置成绵乐城际场并预留成渝城际线路引入条件,整个车站按一次设计,分步实施。

如图1所示。

图1 二场方案示意三场方案为按引入线路将达成(环线)、成绵乐与成渝城际各自单独成场三场布置方案。

为便于成渝城・线路/路基・陈 刚,杨 宇,袁光明—新成都站咽喉及疏解方案设计际与成绵乐城际动车跨线交流,重庆端利用成绵乐城际场乐山端折返线联通成渝正线;北端成渝城际场动车出入段线与成绵乐城际场共线。

该方案两条城际线各自独立设场,城际客车立折作业较为方便,具有符合各类客车作业特点及成渝城际场建设时序等优点,车站建设规模与二场方案相同。

但该方案的主要缺点为动车出入段线工程较复杂,整体性较差,用地工程较大,见图2。

图2 三场方案示意 二场方案与三场方案主要区别在于成绵乐城际和成渝城际是否合场设置。

从分期建设及运营管理和立折作业条件方面分析,三场设置方案较好,近期工程较省,乐山端立折条件较优;而从跨线车交流便捷性看,二场方案便于成渝城际与成绵乐城际的交流,股道运用较灵活;再从工程投资看,二场方案布置紧凑、占地较省。

经综合比较,推荐采用二场布置方案。

3 北端咽喉及疏解设计311 北端咽喉设计(1)北端咽喉设计特点车站北端咽喉衔接线路包括成绵城际正线、达成正线、枢纽环线和动车出入段线,相应的作业种类包括成绵城际动车到发、达成高速动车到发、达成普速列车到发、环线列车到发、成绵城际动车出入段、达成高速动车出入段、达成普速车底取送、机车出入段、成绵城际动车站前折返等。

为确保到发线使用率,提高车站能力,上述各类作业中无先后次序要求的作业尽可能要求能够同时进行,这就需要车站咽喉提供一定的平行进路满足这一需求。

经分析,在达成、城际二场布置方案中,车站北端各类作业中可以同时进行的作业类型组合如下:成绵城际动车到发与成绵、成渝城际动车出入段,成绵城际动车到发与成乐、成渝动车折返,达成列车到发与环线列车到发,达成列车到发与达成动车出入段(普速车底取送、机车出入段),环线列车到发与达成动车(普速车底取送、机车出入段)出入段。

为满足以上作业需求,远期至少6条正线,4条动车(兼机车、车底走行)出入段线,同时为保证成绵接发车与成渝动车组出入段平行作业需要,在城际场咽喉区设计为6线;另外考虑为满足两个车场间车流交换需求,设置场间联络线。

由于既有沙河堡站北端站外即为上跨的成渝高速,因此新成都站北端引出线路均需要下穿成渝高速。

同时,为了使线路穿过成渝高速后能够尽快拉开间距和高程开始立交疏解,需要咽喉区尽可能缩短。

根据设计原则,全站除少数安全线上的道岔外,全部采用18号道岔,因此在保证足够的平行进路前提下,咽喉长度控制难度大。

(2)北端咽喉布置方案基于上述咽喉设计特点和平行作业需求,北端咽喉布置方案设计如图3所示。

根据车场划分方案,图3中咽喉设计方案也分为城际场咽喉和达成场咽喉两大部分。

其中股道区域正线线间距5m ,到发线线间距6m;咽喉区域平行线路线间距5m。

图3 北端咽喉布置城际场中间紧靠正线两侧各有3条到发线直接连通城际正线和动车出入段线,其余到发线直接连通动车出入段线,并通过一组渡线连通城际正线。

达成场中间紧靠正线两侧各有2条到发线直接连通达成正线和动车出入段线(近期情况,远期为东环线),其余到发线直接连通动车出入段线和东环线,并通过一组渡线连通达成正线。

方案中所有股道设计为双进路,道岔和渡线的布置提供的平行进路保证了咽喉区各项作业的要求,同时应尽量减少道岔的数量,缩短各项作业进路及整个咽喉区的长度。

北端咽喉全长约1000m ,铺设18号道岔78组。

312 北端疏解设计(1)北端线路引出情况自新成都站北端咽喉10线出站形成北端疏解区。

如图4所示。

(2)疏解目标线路经疏解后相互位置关系为达成正线在最西侧,动车出入段线在最东侧,枢纽环线位于动车出入段线和成绵乐城际正线之间。

根据北端线路引出情况和线路经疏解后相互位置关系可知,需要进行立交疏解的线路为:城际正线、预留枢纽环线和达成正线之间,陈 刚,杨 宇,袁光明—新成都站咽喉及疏解方案设计・线路/路基・图4 北端疏解需求城际动车出入段左线和城际正线之间,城际动车出入段线、达成动车出入段左线和达成正线之间,城际动车出入段线、达成动车出入段左线和预留枢纽环线之间。

(3)疏解方案北端疏解区中,成渝高速公路距离既有沙河堡车站中心600m ,上跨铁路;成洛路距离既有沙河堡车站中心212k m ,上跨铁路;成南高速公路距离既有沙河堡车站中心414k m ,上跨铁路,而且其桥墩间距大,为新建铁路预留了通过条件。

因此新成都站北端疏解需要在成渝高速公路和成南高速公路之间完成。

综合考虑疏解区的地形地貌以及其他城市道路情况,最终的疏解方案如图5所示。

图5 北端疏解方案在疏解方案中,城际动车出入段线出站后即开始以大坡度上坡,城际动车左在成洛大道前方跨过城际正线后,与右线并行修建双线桥的方式跨过达成线、枢纽环线和成洛大道,并在桥上设置12号交叉渡线1组以满足动车出入段和折返需要。

达成动车左线出站后即开始上坡,紧靠城际动车出入段线跨线位置跨过达成线、枢纽环线和成洛大道。

成绵城际正线和枢纽环线左线下穿成洛大道后开始上坡,在成洛大道和成南高速中间位置跨过达成线完成北端疏解。

4 南端咽喉及疏解设计411 南端咽喉设计(1)南端咽喉设计特点车站南端咽喉衔接线路包括成乐城际正线、成渝城际正线和枢纽环线,相应的作业种类包括成乐城际动车到发、成渝城际动车到发、环线列车到发等。

因此城际场股道需要与成乐城际正线和成渝城际正线连通。

同北端咽喉一样,上述各类作业中无先后次序要求的作业尽可能要求能够同时进行,具体而言就是成乐城际动车到发、成绵乐正线动车站中折返和成渝城际动车到发要能够同时进行。

(2)南端咽喉设计方案南端咽喉布置方案设计见图6。

城际场到发线近期全部连通成乐城际正线,远期随着成渝城际的引入,作业分工为成渝城际的到发线连通成渝城际正线,其他到发线同时连通成乐城际正线和成渝城际正线。

另外由于成绵乐正线在车站中部设置12号交叉渡线一组用于城际列车站中立折作业,因此成绵乐正线在南端咽喉处设置两条安全线确保正线列车的安全到发。

图6 南端咽喉布置示意412 南端疏解设计(1)南端线路引出情况自新成都站南端咽喉6线出站,其中2线为成乐城际客运正线,2线为枢纽环线(近期1线,远期1线),2线为远期成渝城际正线。

(2)疏解目标南端疏解区相关的城市道路为老成渝路,老成渝公路距离既有沙河堡车站中心118km ,下穿铁路。

南端咽喉引出的线路中,成乐城际正线和枢纽环线引入成都南,成渝城际正线出站疏解后以隧道方式穿越三环路向东至重庆方向。

因此南端需要立交疏解的线路为:成渝城际右线与成乐城际之间,枢纽环线左线(预留)与成乐城际之间。

(3)疏解方案图7 南端疏解方案南端疏解方案如图7所示。

方案中车站南端所有引出线路均上跨老成渝路,远期预留的成渝城际右线和枢纽环线左线在老成渝路南侧400m 左右并行跨过・线路/路基・成乐城际正线,完成南端疏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