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一轮复习导学案(9)

合集下载

2022年高考语文全国乙卷文言文基础知识及拓展训练 导学案

2022年高考语文全国乙卷文言文基础知识及拓展训练  导学案

五莲一中高三语文一轮复习历年高考题文言文阅读挖空训练2022年高考语文全国乙卷卷教师版【学习目标】1、读懂文本,理解大意,梳理思路;2、积累常见文言现象,准确翻译重点句子。

【2022年高考语文全国乙卷卷】阅读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圣人之于天下百姓也,其犹赤子乎!饥者则食之,寒者则衣之,将之养之,育之长之,唯恐其不至于大也。

魏武侯浮西河而下,中流,顾谓吴起曰:“美哉乎河山之固也,此魏国之宝也。

”吴起对曰:“在德不在险。

昔三苗氏左洞庭而右彭蠡,德义不修,而禹灭之。

夏桀之居,左河、济而右太华,伊阙在其南,羊肠在其北,修政不仁,而汤放之。

由此观之,在德不在险。

若君不修德,船中之人尽敌国也。

”武侯曰:“善”。

武王克殷,召太公而问曰:“将奈其士众何?”太公对曰:“臣闻爱其人者,兼屋上之鸟;憎其人者,恶其余胥。

咸刈厥敌,靡使有余,何如?”王曰:“不可。

”太公出,邵公入,王曰:“为之奈何?”邵公对曰:“有罪者杀之,无罪者活之,何如?”王曰:“不可。

”邵公出,周公入,王曰:“为之奈何?”周公曰使各居其宅田其田无变旧新推仁是亲百姓有过在予一人武王曰广大乎平天下矣凡所以贵士君子者以其仁而有德也景公游于寿宫,睹长年负薪而有饥色,公悲之,喟然叹曰:“令吏养之。

”晏子曰:“臣闻之,乐贤而哀不肖,守国之本也。

今君爱老而恩无不逮,治国之本也。

”公笑,有喜色。

晏子曰:“圣王见贤以乐贤,见不肖以哀不肖。

今请求老弱之不养,鳏寡之不室者,论而供秩焉。

”景公曰:“诺。

”于是老弱有养,鳏寡有室。

晋平公春筑台,叔向曰:“不可。

古者圣王贵德而务施,缓刑辟而趋民时。

今春筑台,是夺民时也。

岂所以定命安存,而称为人君于后世哉?”平公曰:“善。

”乃罢台役。

(节选自《说苑•贵德》)【注】《说苑》又名《新苑》,是汉代刘向所编纂的小说集。

作品原有二十卷,后仅存五卷,大部分已经散佚,后经宋朝曾巩搜辑,复为二十卷,每卷各有标目。

答案版廉颇与蔺相如复习导学案宋苗苗

答案版廉颇与蔺相如复习导学案宋苗苗

萃英中学高三语文学科复习导学案课题廉颇与蔺相如编写人宋苗苗审核高三语文班级姓名编号 9【复习目标】1.熟读文本,梳理积累文言知识(重要的文言实词和虚词及特殊句式)。

2.学以致用,做课外文言文,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3.积累文本写作素材。

【复习重点和难点】1. 文言知识的积累,重要的文言实词和虚词及特殊句式2. 学以致用,做课外文言文,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复习自测】一、一词多义(1)负①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使动用法②秦贪,负.其强凭借③相如度秦王虽斋,决负.约不偿城违背④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辜负⑤廉颇闻之,肉袒负.荆背负(2)引①引.赵使者蔺相如延请②左右或欲引.相如去拉③相如引.车避匿掉转(3)顾①相如顾.召御史书曰回头②顾.野有麦场环视③三顾.臣于草庐之中拜访④莫我肯顾.顾惜⑤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后于赵者只是(4)以①以.勇气闻于诸侯凭借②愿以.十五城请易璧用③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④则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来⑤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5)而①夫秦强而.赵弱并列关系②秦以城求璧,而.赵不许如果③不如因而.厚遇之顺承关系④廉君宣恶言,而.君畏匿之转折关系(6)因①相如因.持璧却立于是,(乘机)②不如因.而厚遇之乘机③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经由,通过④光因.循守职,无所改作、沿袭二、重点训练题选出加点字的意思和例句相同的一项1.例句:“相如度.秦王虽斋,决负约不偿城”( B)A.春风不度.玉门关 B.度.我至军中,公乃入C.群臣惊愕,卒起不意,尽失其度. D.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2.例句:“君不如肉袒伏斧质请.罪”(C )A.乃置酒请.之 B.其造请.诸公,不避寒暑C.请.以赵十五城为大王寿 D.请.奉盆缶秦王3.例句:“而君幸.于赵王”(A )A.高雅得幸.于胡亥 B.幸.可广问讯,不得便相许C.吾斯役之不幸,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 D.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4.例句:“固.请,召有司案图”(C )A.秦孝公据崤函之固. B.至于颠覆,理固.宜然C.管仲固.谏不听 D.鄙人固.陋,不知忌讳5.例句:“相如因持璧却.立”( A )A.敌不敢至,虽至必却. B.王者不却.众庶C.医得眼前疮,剜却.心头肉 D.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6.例句:“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D )A.阿母谢.媒人 B.乃令张良留谢.C.多谢.后世人,戒之慎勿忘 D.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三、翻译下列语句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译: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9、课内文言文挖空训练——《六国论》

9、课内文言文挖空训练——《六国论》

五莲一中2019级高三语文课内文言文复习导学案(9)教师版编制人:庄欠菊审核人:高三语文组使用时间:第6周第9课六国论【学习目标】1、背诵全文,并默写。

2、理解、落实关键字句,积累文化常识。

【学习过程】一、课前检测——历年高考真题+上一课复习内容检测(1)【2017年高考课标Ⅰ卷】杜牧在《阿房宫赋》的结尾处感叹道,如果六国爱护自己的百姓,就足以抵抗秦国,紧接着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2)【2016年高考新课标Ⅱ卷】杜牧《阿房宫赋》中以“__________,__________”描写阿房宫宫人的美丽,她们伫立远眺,盼望着皇帝临幸。

一肌一容尽态极妍(3)(2020•新课标Ⅲ)《阿房宫赋》中以一连串的排比夸张表现阿房宫的奢华,如写架起房梁的椽子“____________”,嘈杂的音乐声“____________”。

多于机上之工女多于市人之言语(4)【2019年高考新课标Ⅱ卷】杜牧《阿房宫赋》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阿房宫占地极广且极为高大,以表现其雄壮之美。

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5) 【2019年高考新课标Ⅱ卷】苏轼在《赤壁赋》中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出了婉转悠长、延绵不尽的乐声之美。

余音袅袅不绝如缕(6)【2019年高考新课标Ⅲ卷】《论语•子罕》中,孔子用“,”两句话阐明,一个普通人,也是有坚定志向的;要改变一个人的志向,是很困难的。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二、重点实词释义六国破灭(灭亡),非兵(武器,兵器)不利,战不善(好),弊在赂(割地贿赂)秦。

赂秦而(连词,表因果关系)力亏,破灭之道(原因)也。

或(有人)曰:六国互(交互,相继)丧,率(全都,一概)赂秦耶?曰:不赂者以(因为,由于)赂者丧,盖(承接上文,表示原因,因为。

2020高三语文一轮复习导学案《常见“句式杂糅”分析》

2020高三语文一轮复习导学案《常见“句式杂糅”分析》

2020高三语文一轮复习导学案【常见“句式杂糅”分析】错例正确形式错例正确形式1.是由于……决定的是由……决定的/是由于……2.是为了……为目的的是为了……/是以……为目的的3.他的死是为了……而死的他的死是为了……/他是为了……而死的4.……的原因,是因为…………的原因是……/……是因为……5.……的原因,是由于…………的原因是……/……是由于……6.是因为……的原因是因为……/是……的原因7.原因是……造成的原因是……/是由……造成的8.……的原因主要是……所致……的原因主要是……/……主要是……所致9.其根本原因是……在作怪其根本原因是……/是……在作怪10.是由于……的结果是由于……/是……的结果11.关键的问题是……在起决定作用关键的问题是……/是……在起决定作用12.关键在于……是十分重要的关键在于……/……是十分重要的13.经过……下经过……/在……下14.由于……下由于……/在……下15.由于……领导下由于……领导/在……领导下16.对于……问题上对于……问题/在……问题上17.大多是以……为主大多是……/以……为主18.以……即可以……为宜/……即可19.有……组成有……/由……组成20.成分是……配制而成的成分是……/是由……配制而成的21.靠的是……取得的靠的是……/是靠……取得的22.本着……为原则本着……原则/以……为原则23.借口……为名借口是……/以……为名24.打着……为幌子打着……的幌子/以……为幌子25.听到……的噩耗传来听到……的噩耗/……的噩耗传来26.深受……所欢迎深受……欢迎/为……所欢迎27.变得分外……多了变得分外……/变得……多了28.比去年同期相比……比去年同期……/跟去年同期相比……29.……的特点是……的独到之处……的特点是……/……有……的独到之处。

高三年级语文学科一轮复习导学案【精选】

高三年级语文学科一轮复习导学案【精选】

口诀一
将古代汉语中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进行 调整,使之符合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对 象主要是文言文中倒装句。
如: 主谓倒装句 宾语前置句 定语后置句 状语后置句
①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定语后置)
译:锋利的爪牙,强健的筋骨。
②夫晋,何厌之有?
译:有什么满足的?
(宾语前置)
③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学以致用(一)
读读下面文段,翻译画横线的句子,指出用了 “六字法”的哪些方法。
太祖马鞍在库,而为鼠所啮。库吏惧必死, 议欲面缚首罪,犹惧不免。冲谓曰:“待三日, 然后自首。” 冲于是以刀穿单衣,如鼠啮者, 谬为失意,貌有愁色。太祖问之,冲对曰: “世俗以为鼠啮衣者,其主不祥。今单衣见啮, 是以忧戚。太祖曰:“此妄言耳,无所苦也。” 俄而库吏以啮鞍闻,太祖笑曰:“儿衣在侧, 尚啮,况鞍县柱乎?”一无所问。
•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借代
• 译:既没有管弦乐声扰乱耳朵,也没有官 府公文使我身心劳累。
• 常以身翼蔽沛公 比喻
• 译:(项伯)常常用身体 像鸟张开翅膀 那样掩 护刘邦 。
• 秦 时 明 月 汉 时 关 互文
• 译:秦 、汉 时 的 明 月 ,秦、汉 时 的 关隘。
口诀二
方法总结
你记住 了吗?
常用借代的词
• 1、桑梓:家乡
11、手足:兄弟
• 2、桃李:学生
12、汗青:史册
• 3、社稷、轩辕:国家 13、伉俪:夫妻
• 4、南冠:囚犯
14、白丁、布衣:百姓
• 5、草野:民间
15、伛偻,黄发:老人
• 6、烽烟:战争
16、桑麻:农事
• 7、巾帼:妇女
17、提携,垂髫:小孩

高三语文一轮复习散文阅读训练导学案-人教课标版

高三语文一轮复习散文阅读训练导学案-人教课标版

一、何容何许人也老舍粗枝大叶的我可以把与我年纪相仿佛的好友们分为两类。

第一类是因经济的压迫或别种原因,没有机会充分发展自己的才力。

第二类差不多都是悲剧里的角色。

他们是旧时代的弃儿,新时代的伴郎。

这些人们带着满肚子的委屈,而且还得到处扬着头微笑,好像天下与自己都很太平似的。

何容兄是这样朋友中的一位代表。

他没有一点“新”气,更提不到“洋”气,他的“古道”使他柔顺像个羊,同时能使他硬如铁。

当他硬的时候,不要说巴结人,就是泛泛的敷衍一下也不肯。

在他柔顺的时候,他的感情完全受着理智的调动:比如说友人的小孩病得要死,他能昼夜的去给守着,而面上老是微笑,希望他的笑能减少友人一点痛苦;及至友人们都睡了,他才独对着垂死的小儿落泪。

反之,对于他以为不是东西的人,他全任感情行事,不管人家多么难堪。

怎样能被他“承认”呢?第一个条件是光明磊落。

所谓光明磊落就是一个人能把旧礼教中那些舍己从人的地方用在一切行动上,而且用得自然单纯,不为着什么利益与必期的效果。

光明磊落使他不能低三下四的求爱,使他穷,使他的生活没有规律,使他不能多写文章——非到极满意不肯寄走,改、改、改,结果文章失去自然的风趣。

作什么他都出全力,为的是对得起人,而成绩未必好。

可是他愿费力不讨好,不肯希望“歪打正着”。

他不常喝酒,一喝起来他可就认了真,喝酒就是喝酒;醉?活该!在他思索的时候,他是心细如发。

他以为不必思索的事,根本不去思索,譬如喝酒,喝就是了,管它什么。

他的心思忽细忽粗,正如其为人忽柔忽硬。

他并不是疯子,但是这种矛盾的现象,使他“阔”不起来。

对于自己物质的享受,他什么都能将就;对于择业择友,一点也不将就。

他用消极的安贫去平衡他所不屑的积极发展。

无求于人,他可以冷眼静观宇宙了,所以他幽默。

他知道自己矛盾,也看出世事矛盾,他的风凉话是含着这双重的苦味。

是的,他不像别的朋友们那样有种种无法解决的,眼看着越缠越紧而翻不起身的事。

以他来比较他们,似乎他还该算个幸运的。

高中语文一轮复习导学案

高中语文一轮复习导学案

导学案【教学目标】语言建构与运用:明白高考作文拟题的重要性;了解高考作文拟题的一般规律和方法。

思维发展与提升:掌握考场作文常用的拟题技巧。

审美鉴赏与创造:明确标题之美的重要性。

文化传承与理解:培养学生的作文兴趣。

【重难点】重点:掌握考场作文常用的拟题技巧。

难点:培养学生的作文兴趣。

【导学流程】《作文拟题技巧》一、知识链接1.拟题的原则(1)扣住材料,切合文意。

这里的“扣”与“合”,不是完全地“扣”与“合”,可以扣住材料中的一两个关键词,如2015年广东卷一考生作文拟题“远观流云近嗅花”,“远”“近”就扣住、切合了材料中的“远”“近”。

这里的“扣”与“合”,可以是明“扣”明“合”,也可以是暗“扣”暗“合”,如“借风唤花醒,聊赠一枝春”就是暗“扣”暗“合”。

(2)要能明白显示文意,不劳读者猜测。

也就是说,可稍有含蓄,不能过于晦涩。

(3)要能引人入胜,使读者看到题目就想知道内容。

(4)注意音节和谐,过长过短都不太好。

2.好题作用:(1)结构作用好的题目准确、简洁、醒目、新颖,能引人注目,发人深省,或给人以深深的启迪。

题目拟得如何,直接关系到作文的质量,影响到作文的艺术感染力。

(2)心理作用先入为主,第一印象。

对于作文,首先跃入阅卷者眼中的是文题。

(3)评分作用不拟文题扣2分,拟题不当扣1分。

实际上,由于前二者的原因,如果不拟题或拟题不当,其隐性失分绝对不止一两分。

3、拟题误区:不拟标题照搬话题文不对题偏离材料因袭旧题假大空玄长而松散4、拟题技法指导(1)典例指导:(2019全国1卷)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劳动是财富的源泉,也是幸福的源泉。

“夙兴夜寐,洒扫庭内”,热爱劳动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绵延至今。

可是现实生活中,也有一些同学不理解劳动,不愿意劳动。

有的说:“我们学习这么忙,劳动太占时间了!”有的说:“科技进步这么快,劳动的事,以后可以交给人工智能啊!”也有的说:“劳动这么苦,这么累,干吗非得自己干?花点钱让别人去做好了!”此外,我们身边也还有着一些不尊重劳动的现象。

高三年级语文学科一轮复习导学案

高三年级语文学科一轮复习导学案

• • • • • •
(二)形近通假 例1:操吴戈兮被犀甲。 例2:五万兵难卒合。 例3: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 例4: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例5:欲信大义于天下
• • • • • •
(二)形近通假 例1:操吴戈兮被犀甲。 例2:五万兵难卒合。 例3: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 例4: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例5:欲信大义于天下
(6)词义感情色彩的变化
东家有好女,可怜体无比
古义:可爱,褒义词
牺牲玉帛,弗敢专也
古义:祭祀用的猪牛羊等祭品,中性词
天下云集响应
古义:像回声一样应和,中性词
翻译
• 彦回谓全其首领,于事已弘,不足大加宠 异。 • 彦回/谓/全/其/首领,于/事/已/弘,不/足/大 加/宠/异。 • 褚彦回/认为/保全/他们的/性命,在/这件事 上/已经/很弘大,不/值得/格外/施加/特别的 /恩宠。
多谢后世人,戒之慎勿忘
古义:指告戒、告诉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古义:妻子儿女。
因为长句,歌以赠之
古义:于是写作。
古之学者必有师
古义:求学的人。
• • • • • • • •
禽:飞禽走兽。 现仅指鸟类。 丈夫:男子。 现指妻子的配偶。 子:子女。 现儿子。 迁:官员的升贬调流放等。 现在指迁移、变换。
丈人、劝、金、狱、购、臭
宣言曰:“我见相如,必辱之。”
古义:扬言。
璧有瑕,请指示王
古义:指给人看。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古义:与外界隔绝之地。
(6)词义感情色彩的变化
然谋臣与爪牙之士不可不养而择也
古义:武士、勇士
能谤讥于市朝
古义:提出意见、议论、批评
行为偏僻性乖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忠中学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高三语文第一轮复习专题导学案
专题:文言文阅读之内容的分析和概括
备课教师:李振江郭静郑兰兰宣彪
教学目标
1.理解并掌握文言文内容分析和概括的三个要素及技法;
2.利用答题技巧解决“即学即练”阅读题。

教学方法
思考、讨论、练习和指导相结合。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专题导入
近三年来,全国卷对文言文阅读考查角度非常明确,共四个题,考查四个角度,即:
①文言断句②古代文化常识③分析与概括④文言文翻译
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研究文言文内容的分析和概括。

二、思考与指导
1.文言文内容分析和概括要注重哪三个要素?
2.文言文内容分析和概括的选择题中,命题者常在人物、事件、内容、中心等方面设置误区,请同学们根据平时做题,列举5—6个常见设置误区。

三、技法指导
◆同学们在做文言文内容分析和概括的选择题时,最基本的做法是题文比对。

常见的题文比对的角度有哪几个?比对的目的是什么?
四、当堂练习
即学即练:第一、二两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