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档案的源流

合集下载

略论档案的起源和演变

略论档案的起源和演变

略论档案的起源和演变档案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社会的文书记录。

在人类社会发展的早期阶段,人们发现通过记录和保留重要信息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组织和管理社会活动。

他们开始使用石刻、图纸、纸张等材料来记录重要信息,形成了最早的档案。

随着时间的推移,档案的内容和形式也在不断地演变和发展。

在中国的古代,档案主要包括历史、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的记录。

《史记》、《资治通鉴》等历史著作就是古代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些文献性的档案记录了古代社会的政治制度、人物事迹、事件发展等,为后世研究提供了珍贵的历史资料。

在欧洲,档案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世纪。

当时的欧洲国家开始建立中央档案机构,负责管理和保存国家文书档案。

这些文书档案记录了国家重要事务的决策和执行过程,为国家的行政和司法机构提供了依据。

教会也建立了类似的档案机构,用于保存宗教和教育方面的文书。

近代以来,档案的演变与现代行政管理的发展密切相关。

在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影响下,政府和企业等组织需要更加有效地管理和利用海量的信息。

档案管理也逐渐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和技术,不断地采用新的技术手段和管理方法,以满足不断增长的信息处理和保存需求。

20世纪以来,电子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对档案管理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数字档案的出现使得档案的保存和传播变得更加便捷和高效。

通过数字化处理,档案可以以电子形式存储,并通过互联网等网络媒介进行传播和共享。

这使得广大人民群众可以更加自由地获取和利用档案信息。

信息化的档案管理系统也得到了充分的发展。

传统的纸质档案系统逐渐被计算机辅助档案系统所取代。

通过电子数据的录入、检索和整理,档案管理的效率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这种信息化的档案管理模式不仅具有高效性,还具备更好的安全和保密能力。

档案的起源和演变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与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和技术等方面紧密相连。

档案记录着人类社会的历史和记忆,对于保护和传承人类文明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随着科技的进步,档案管理也将不断地向着更加高效、便捷和安全的方向发展。

档案起源

档案起源

文书与档案教案1、关于档案的起源,主要有以下四种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在国家诞生以后,产生了文字,用文字记录国家的各种事务,就形成了档案、第二种观点认为:在原始社会末期产生了原始的文字,国家产生后,用文字记录国家的各种事务,形成了档案、第三种观点认为:在原始社会末期产生了原始的文字,原始部落用这种文字记录各项事务,就形成了比较原始的档案、国家形成后,形成了比较有条理的档案、第四种观点认为:原始社会的结绳,刻契,就就是原始的档案,文字,国家形成后,形成了比较有条理的档案、1,2条又称为阶级社会产物论,又称为文字,国家条件说、3,4条又称为原始社会产物说、档案最早产生于怎样的历史背景与什么历史时期,历来众说纷纭。

其中较有代表性的观点,就是阶级社会产物说与原始社会产物说,后者又被称为社会产物论。

阶级社会产物说的主要见解有两种:①认为随着阶级的出现与国家的形成,为了管理国家与大规模的生产,进行国与国之间的交往或战争,国家需要文字记录作为管理与交际的工具,因而发明了文字。

国家机关利用文字记载与传达各种事务,于就是产生了文书,它被保存起来便形成了档案。

②认为在国家产生之前虽已出现了文字,但在原始社会人们并无保存与利用档案的社会需要,只有当阶级产生与国家形成之后,国家为了进行管理,需要以文字记录事务与表达统治阶级的意志,才产生了文书并贮存档案。

这两种见解共同的论点就是,都认为文字与国家机关的出现,成为产生档案必须兼备的条件;不同点主要在于文字产生的时期及其对形成档案的关系各持异议。

原始社会产物说的主要见解也有两种:①认为国家形成之前,在原始社会后期,随着生产的发展、社会交往的扩大与文字的发明,人们便开始应用文字记录,即产生了最早的文书,保存起来则成为档案。

②认为早在原始社会较长的时期内,人类已有利用并保存档案的需要与可能,在文字发明之前人们即以结绳、刻契等原始的方法记事,这些绳结与刻契就就是历史上最早产生的档案。

略论档案的起源和演变

略论档案的起源和演变

略论档案的起源和演变档案起源于古代文明,早在公元前3500年,古埃及人已经开始记录大量的法律文件、商业记录和政治文件。

古希腊和古罗马时期,政府开始使用典籍和卷轴来管理公共记录和法律文书,形成了当时很流行的“书写”的形式。

随着时间的推移,档案在世界各地的演变和发展,呈现出了不同的形式和用途。

在中国,档案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简牍”。

简牍是最早被发明和使用的书写材料,也是中国古代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记录的主要载体。

随着汉字的发展,形成了纸面书写记载法律、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档案的形式。

在唐代,朝廷设立了专门的官司来统计收集档案,称为“本府”,同时规定了档案的保存制度,统一管理国家档案。

宋代时期,国家档案制度日益完善和细化,明清时期则已经形成了完整的各级档案管理制度和文书档案管理制度,档案的保存、管理、传承与运用,都有了详细规定和制度。

随着社会生产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档案也在不断地演变和更新。

古代的档案主要以纸面文书为主,保存和管理的方式也比较原始。

现代的档案技术则更加丰富和多样化。

电子档案、影像档案、数字化档案等,都成为了现代档案管理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特别是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电子化档案、云存储、大数据技术等,极大地促进了档案管理和传承的方式和效率。

同时,也需要对信息安全、保密、防篡改等档案管理问题进行加强和完善,以保证档案的安全性和真实性。

总体来说,档案是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的重要载体和见证。

随着时间和技术的变迁,档案也在不断地更新和演化,但其作为重要的文化遗产和历史证据的价值和重要性始终不变。

未来,保护和传承好档案文化,是推动历史文化保护与传承的必然趋势,更是保障现代社会秩序和文化发展的基础。

第二章 档案的历史沿革

第二章  档案的历史沿革

第三节 档案变革的动因
一、档案变革的直接动因
人类记载档案最初完全靠天然的事物, 即可能成为档案载体的事物就是大自然存 在的可以记录的载体。随着人类记忆需求 的增加,人们开始不断发明创造新的记录 载体,从而直接推动着档案的变革。
二、档案变革的根本动因
从历史上看,档案制成材料的应用总 是与这个国家的经济(自然资源)、政治 和文化密切相关的,反映了当时生产力的 发展水平。
第一节 档案的形成
根据前述档案定义可以断定,档案决 不是与人类社会同时诞生的,而是在人类 社会诞生以后的某个时候才出现的。但它 究竟最早出现于何时何地,今天的人又不 可能回到当时去实地考察一番,而只能借 助于一些考古发现和理论观点去进行大致 的推断。
第二节 档案的演变
一、口述档案 口述档案,亦称口碑档案、口述史料、 口述史学、活资料等等,即凭记忆保存、 口头流传下来的档案。
二、文物档案
随着人类智力和生产力的发展,人们 已经不满足于口授心传的口述档案,而开 始借助文字、图像或符号帮助记忆和交流, 在当时仅有的一些可以铭刻、书写文字的 物件上留下记录。



(一)甲骨档案 (二)金文档案 (三)石刻档案 (四)玉器档案 (五)简牍档案 (六)缣帛档案
三、纸质档案
(一)音像档案
音像档案也被称为声像档案或视听档 案,是指机构和个人在各种社会活动中形 成的记录声音或影像的档案,可分为视觉、 听觉、视听综合等不同形式,包括照片、 影片、唱片、录音带、录像带等。
(二)电子文件/电子档案
电子文件(Electronic Records/ Documents)是20世纪中期以后出现的新 名词,是伴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而产生 的一种新型文件。早些时候曾有“机读文 件”、“数字文件”等称谓,近年来逐渐 被“电子文件”所取代。

档案的起源

档案的起源

档案的起源光今为止、档案起源学说并不统一,主要有原始社会产物论(文字一档案一国家,结绳、刻契一档案一文字一国家)和阶级社会产物论(国家一文字一档案,文字一国家一档案)两大类型。

档案的产生是以处理复杂事务为目的、以一定的物质基础为载体条件的。

在远古蜜荒之初,在茹毛饮血的旧石器时代,投挪、尖穿、杠杆等帮助人们度过了漫长的原始社会。

由于生产力极其低下,社会关系简单,原始社会早期人们的交往、社会活动仅靠口口相传就能满足人们的需要。

我国的远古传说十分丰富,如有巢氏架木为巢,燃人氏钻木取火,伏菱氏结网捕鱼,神农氏种植五谷百草等。

这些传说使我国远古悠久的历史得以流传。

但有了传说并不等于有了档案。

当社会从低级阶段向前发展时,为适应日益复杂的社会生产和生活要求,人们开始以实物帮助记忆,即在物件上作出一些标记或符号表达思想或记事。

我国历史上主要有结绳和刻契等原始记事方法。

《易经·系辞》载:“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

“唐李鼎作《周易集解》引《九家易》载:“结之多少,随物众穿,各执以相考,亦足以相治也。

”刻契记事比结绳记事更进一步。

所谓刻契,即在木片、骨片或玉片上刻上符号以记事。

这种记事方法在我国古籍中也有记载。

西汉学者孔安国《尚书·序》载:“古者伏奏氏之王天下也,始画八卦,造书契,以代结绳之政。

刻契记事在我国一些少数民族中也能得到印证。

《陷书·突传》载:“无文字,刻木为“契”。

"说明一些少数民族在文字产生前已有“契”了。

到20世纪50年代,我国一些少数民族仍以刻契记事。

京始人还善于用图画来记事,比刻契记事又进了一步。

传说中,远古时期人们用花、虫、鸟、兽等各种符号记录种种事物。

近年我国出土的原始社会晚期仰韶文化、龙山文化彩陶上的刻画符号,被学者认为就是简化了的图画。

古时期,人们尽管借助于各种标记、符号,用结绳、刻契、图画等记事方法,能保存、传递相关记录信息,但由于受生产力发展水平和语言文字的限制,加之原始记事方法的局限性,留存的记忆往往是不确切、不完整的,不能成为普遍的社会交往工具。

略论档案的起源和演变

略论档案的起源和演变

略论档案的起源和演变档案,是记录历史、保存信息的重要载体,它的起源和演变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

从最早的石碑、竹简到现代的电子档案,档案的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演变过程。

本文将略论档案的起源和演变,以探究档案在人类文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一、档案的起源档案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石碑和竹简。

在古代文明发展的过程中,人们开始有意识地记录重要信息和事件,以便后人能够了解和学习。

石碑和竹简作为最早的档案载体,通过刻写文字记录了当时的政治、经济、军事等重要信息,成为了古代文明的见证者和传承者。

二、档案的演变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档案的形式和内容也发生了重大变化。

在古代,随着纸张的出现,书写成为了主要的记录和传播方式,同时也成为了档案的主要载体。

古代的书籍、文献成为了重要的档案资料,记录了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宗教等方方面面的信息,成为了后人了解古代社会的重要窗口。

随着时代的变迁,印刷术的发明和普及使得档案的保存和传播更加便利。

印刷术的出现大大促进了档案的传承和保护,同时也为后来的档案学研究奠定了基础。

在现代,档案不仅包括纸质文献,还包括各种图像、声音和视频资料,如磁带、光盘、电子文档等。

档案的形式愈加多样,内容也更加丰富,为人们了解历史、传承文明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和可能。

三、档案的意义档案作为历史的见证者和传承者,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它记录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脉络,保存了丰富的历史信息和文化遗产,为后人了解历史、传承文明提供了重要的依据和支持。

档案不仅是历史研究的重要资料,也是国家治理和社会管理的重要依据,对于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推动国家的文明进步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档案还具有重要的法律和证据意义。

在司法领域,档案作为重要的证据,承担了维护法律正义、保障人民权益的重要责任。

在行政管理和企业管理中,档案也承担着重要的管理和监督作用,对于规范管理行为、防范风险、保障公共利益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档案还是文化传承和创新的重要载体。

略论档案的起源和演变

略论档案的起源和演变

略论档案的起源和演变
档案的起源可追溯至人类社会开始形成的时期。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开始意识到需
要记录和保存重要的信息和资料,以便将来查询和使用。

档案的起源可以追溯至古代文明,比如古埃及的法老墓葬中发现的记录在羊皮纸上的文字,这些都可以被视为最早的档案。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档案逐渐得到了重视和规范。

古代的档案多以文字记录的形
式存在,比如古代帝王的诏令、历史事件的记录等。

随着纸张的发明,档案的记录方式得
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

在古代,档案通常由政府或者宗教机构负责管理和保存。

在中国,最早的档案可以追
溯至商代的甲骨文,这些甲骨文记录了当时的政治、经济、宗教等方面的信息。

而在欧洲,古希腊、古罗马时期也有许多重要的档案和记录。

随着中世纪的结束,欧洲出现了许多专门的档案机构,比如教会的档案馆、国家的档
案馆等。

这些档案机构开始系统地管理和保存各种重要的文书、文件和记录。

档案的管理
和保存逐渐成为了一门专业,并形成了一整套的规范和制度。

到了现代,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档案的管理和保存方式也发生了巨大的变革。

电子档案的出现大大提高了档案的管理效率和利用率。

比如现在的各种政府机构、企
业单位都建立了电子档案系统,大大方便了档案的管理和利用。

档案的演变是一个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的过程。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档案的管理和
保存方式也在不断完善和改进。

我们有理由相信,在未来的发展中,档案管理和保存会更
加科学和规范,为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提供更好的支持和保障。

《档案学理论基础》复习材料

《档案学理论基础》复习材料

档案初、中级职称考试复习范围《档案学理论基础》复习材料第一章档案源流第一节:文字的出现与档案的产生:1、早期人类的记忆方式:结绳记忆、贝珠记忆、刻契记忆等。

2、古代两河流人发明的文字:1899年在河南省安阳小屯村发现的大量的甲骨文,是我国迄今发现的最早的文字,它是一种非常古老的象形文字。

古埃及人、古印度人发明了象形文字,处于西亚的古代两河流域的人发明了楔形文字,这是一种用木棒在未干的泥板上书写出来的文字,因其形似箭头,亦称箭头文字》第二节:古代的档案与档案工作:1、秦朝档案工作的地位及文书制度:秦朝采用法家的治国思想,十分强调“以法治国”,以法治国的政治需要使之格外注意律法与户籍管理,建立了比较严格的文书档案管理制度。

制、诏、奏、议等文种,臣僚上呈文书的抬头制度、文书避让制度、文书的用印制度等均产生于秦朝。

2、两汉时期的档案机构:汉代的这些“石室金匮”是我国古代档案库房的模式,本世纪初出土的居延汉简,是我国近代考古四大发现之一;3、近年在江苏东海出土的尹湾汉简,是目前为止发现的最早的简牍档案;1973年在长沙马堆汉墓还出土了大批帛书和地图。

汉代产生了不少文工团种,如策书、章、表状、疏、令等。

4、三国魏晋南北朝时期谱牒档案盛行的时期。

5、公元404年,东晋丞相桓玄下令以纸代简,“古无纸,故用简,非主于敬也。

今诸用简者,皆以黄纸代之”。

自此,纸张成为国家文书的正式载体。

6、架阁库出现的时期:宋代出现了专门放置档案的架子—“架阁”。

这些架阁所置放的场所就是架阁库。

7、唐朝专门用来保管甲历档案的地方:甲库,它是专门保管甲历档案而专门设立的档案机构。

8、明嘉靖十三年(公元1534年)建造了皇史宬,用以保存皇帝的实录、圣训和玉牍。

皇史宬达到了我国古代档案库房建设的最高水平,是我国古代石室金匮之典范建筑。

(15--25℃)9、明朝后湖黄册库的地点:洪武初年,在南京兴建了黄册库,以集中保存黄册和鱼鳞图册。

因其建在玄武湖后湖的小岛上,故名后湖黄册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许多历史事实,档案并非自人类出现就同时诞生的一 许多历史事实, 种社会现实和物质实体, 种社会现实和物质实体,它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 文明产物。 文明产物。 A、结绳记事; 、结绳记事; C、编贝; 、编贝; B、刻契; 、刻契; D、结珠; 、结珠;
历史学家、语言学家把依靠此类记事方法记忆的时代 历史学家、 称为“助记忆时代” 称为“助记忆时代”。 社会生产的发展,人际交往的扩大,人类智力的提高, 社会生产的发展,人际交往的扩大,人类智力的提高, 文字的发明,特别是作为记录语言的文字——表音字的出 文字的发明,特别是作为记录语言的文字 表音字的出 为准确地记录事实提供了条件, 现,为准确地记录事实提供了条件,为档案的产生提供了 客观可能性。 客观可能性。
五、纸质档案: 纸质档案: 在《后汉书》中有这样一句话:“缣贵而简重, 后汉书》中有这样一句话: 缣贵而简重, 并不便于人” 随着社会政治、经济、 并不便于人”。随着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不断发 在我国汉代就已发明了造纸术, 展,在我国汉代就已发明了造纸术,记录方式及载体 都发生了空前的大变革。西汉时期出现了纸张, 都发生了空前的大变革。西汉时期出现了纸张,数量 少且粗糙。东汉时期,就有了“自是天下莫不从用” 少且粗糙。东汉时期,就有了“自是天下莫不从用” 的蔡侯纸。 文书”一词就是在汉代产生的。 的蔡侯纸。“文书”一词就是在汉代产生的。 我国至今保存有1200多年前的唐代纸制档案。这 多年前的唐代纸制档案。 我国至今保存有 多年前的唐代纸制档案 是在亚洲以外的各大洲尚未传入造纸术的时期形成的, 是在亚洲以外的各大洲尚未传入造纸术的时期形成的, 是世界上无与伦比的历史珍藏。 是世界上无与伦比的历史珍藏。
三、外国档案起源
A、古代埃及是世界文明的摇篮之一。大约在公 、古代埃及是世界文明的摇篮之一。 元前3000年前后,也就是早期王国以前,就发明 年前后, 元前 年前后 也就是早期王国以前, 了文字。大约出自公元前2000年前后的埃及纪年 了文字。大约出自公元前 年前后的埃及纪年 石刻,其部分断片, 石刻,其部分断片,现藏于意大利西西里的巴勒 摩博物馆,因而被称为巴勒摩石碑。 摩博物馆,因而被称为巴勒摩石碑。它是现存的 埃及最古老的历史记录, 埃及最古老的历史记录,成为研究埃及早期历史 的重要史料。 的重要史料。
从中外历史的发展可以看出, 从中外历史的发展可以看出,档案是人类历史发 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有史以来最早的文字信息纪 是社会发展中的第一代文献。 录,是社会发展中的第一代文献。 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 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书中 从铁矿石的冶炼开始, 说:“从铁矿石的冶炼开始,并由于拼音文字的发明 及其应用于文献记录而过渡到文明时代。 及其应用于文献记录而过渡到文明时代。”这段话大 致概括了世界各主要国家历史发展的规律, 致概括了世界各主要国家历史发展的规律,同时也说 明了文书与档案产生的社会背景及其历史意义。 明了文书与档案产生的社会背景及其历史意义。 档案不仅是社会文明的产物, 档案不仅是社会文明的产物,也是人类社会和国 家文明的一种标志。 家文明的一种标志。
B、世界古代文明的另一个摇篮是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 、 斯河流域。 斯河流域。最古老的奴隶制国家发生在两河流域南部的 苏美尔。苏美尔人在公元前 苏美尔。苏美尔人在公元前3200年创造了最古老的图形 年创造了最古老的图形 文字,是后来两河流域楔形文字的前身。 文字,是后来两河流域楔形文字的前身。 古代两河流域也有石刻档案。古巴比伦王国第六代 古代两河流域也有石刻档案。 国王汉谟拉比,与公元前 世纪颁布的 汉谟拉比典》 世纪颁布的《 国王汉谟拉比,与公元前18世纪颁布的《汉谟拉比典》, 是两河流域阶级社会第一部最完备的成文法典。 是两河流域阶级社会第一部最完备的成文法典。原文刻 在玄武岩石柱上,所以也称《石柱法》 在玄武岩石柱上,所以也称《石柱法》。该法典为楔形 文字, 文字,3500行,282条。现收藏与巴黎卢浮宫。 行 条 现收藏与巴黎卢浮宫。
仰韶文化属于新石器时代晚期, 仰韶文化属于新石器时代晚期,是中国先民所 创造的重要文化之一。 创造的重要文化之一。其中西安半坡村出土的距今 6000年左右的陶器上,有二三十种刻画符号。郭 年左右的陶器上, 年左右的陶器上 有二三十种刻画符号。 沫若的《中国史稿》 古代文字之辨证的发展》 沫若的《中国史稿》和《古代文字之辨证的发展》 认为:这些刻记符号, 认为:这些刻记符号,可以肯定地说就是中国文字 的起源,或者中国原始文字的孑遗。这些记事符号, 的起源,或者中国原始文字的孑遗。这些记事符号, 到目前为止,大多都识读不出来,但可以看出, 到目前为止,大多都识读不出来,但可以看出,中 国原始文字记录的产生时间,可能距今已有5000 国原始文字记录的产生时间,可能距今已有 多年。 多年。这也可以认为是中国古代档案起源的大致时 就其性质来说,这就是古代的档案。 间。就其性质来说,这就是古代的档案。
1996年10月在湖南长沙市走马楼西侧的古文化遗 年 月在湖南长沙市走马楼西侧的古文化遗 址的第22号古井内,发现了三国孙吴纪年简牍数万枚 址的第 号古井内, 号古井内 余万字。 ,共20余万字。这批吴简详细记录了当时人们的社会 余万字 生活和经济关系,对于研究三国时期的政治制度、 生活和经济关系,对于研究三国时期的政治制度、社 会关系及赋税制度等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 会关系及赋税制度等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 长沙吴简的出土被一些学者称作是继殷墟甲骨、 长沙吴简的出土被一些学者称作是继殷墟甲骨、 的出土被一些学者称作是继殷墟甲骨 居延汉简、敦煌遗书和清朝大内档案之后,我国近代 居延汉简、敦煌遗书和清朝大内档案之后, 之后 史料的第五大发现。此乃为世界所罕见, 史料的第五大发现。此乃为世界所罕见,也是人类文 化史上的一大奇迹。 化史上的一大奇迹。
三、简牍档案: 简牍档案: 自商周至东晋时期,特别是从周代到汉代 自商周至东晋时期,特别是从周代到汉代1000余 余 年之间,多用竹片和木板撰写文书和保存档案。 年之间,多用竹片和木板撰写文书和保存档案。 什么是简、牍呢? 什么是简、牍呢? 单一竹片叫做“简”;许多简连在一起叫做“策” 单一竹片叫做“ 许多简连在一起叫做“ );单一木片叫做 单一木片叫做“ (册);单一木片叫做“牍”;许多木牍捆在一起叫 稍宽的木简称为“ 做“函”;稍宽的木简称为“方”。 30年代在西北居延(今内蒙古境内)汉代烽燧遗 年代在西北居延(今内蒙古境内) 年代在西北居延 址中发现1万余枚汉简 称为“居延汉简” 万余枚汉简, 址中发现 万余枚汉简,称为“居延汉简”,现存于 台北历史语言研究所。 台北历史语言研究所。
在埃及发掘出公元前1300年前后的古埃及档案库时, 年前后的古埃及档案库时, 在埃及发掘出公元前 年前后的古埃及档案库时 曾获得大约400块泥半档案。泥板档案是保存下来的两河 曾获得大约 块泥半档案。 块泥半档案 流域、古埃及等地当时使用的泥板文件。 流域、古埃及等地当时使用的泥板文件。 在历史上,古埃及人还曾经用纸草书写。 在历史上,古埃及人还曾经用纸草书写。纸草是古埃 及的特产。在保存至今的纸草档案中,记载有公元前2000 及的特产。在保存至今的纸草档案中,记载有公元前2000 年前后埃及天文学、数学和医学方面的知识。 年前后埃及天文学、数学和医学方面的知识。 现在收藏于荷兰莱顿博物馆的古埃及纸草卷《伊浦味 现在收藏于荷兰莱顿博物馆的古埃及纸草卷《 陈辞》 也称为《伊浦味箴言》 陈辞》,也称为《伊浦味箴言》,记述了中王国末期贫民 和奴隶大规模起义的某些情景。 和奴隶大规模起义的某些情景。
第二节 我国档案及其名称的演变
自从进入历史文明时期以来,甲骨金石、 自从进入历史文明时期以来,甲骨金石、简牍缣 铁卷金册、纸墨文书等等,档案内容日益丰富, 帛、铁卷金册、纸墨文书等等,档案内容日益丰富, 其形式和名称也不断地发展变化。 其形式和名称也不断地发展变化。 甲骨档案: 一、甲骨档案: 甲骨档案主要集中于商代。商周时期的档案, 甲骨档案主要集中于商代。商周时期的档案,从 出土实物和可靠的记载来看,已有甲骨文、 出土实物和可靠的记载来看,已有甲骨文、铜铁钟鼎 铭文、石刻、帛书和简册等等。 铭文、石刻、帛书和简册等等。 甲骨档案的文字是用铜刀或石刀刻在坚硬的龟甲 兽骨上。龟甲兽骨需先经酸处理。 兽骨上。龟甲兽骨需先经酸处理。
第一节 档案的起源
一、档案起源诸说: 档案起源诸说: 关于档案起源的诸多不同观点, 关于档案起源的诸多不同观点,归纳起来大致 有三种: 有三种: 1. 认为文字是产生档案的必要条件; 认为文字是产生档案的必要条件; 2. 认为文字和国家的出现是产生档案缺一不可的 条件; 条件 3. 认为以原始记事方法形成的记录就是档案 如结 认为以原始记事方法形成的记录就是档案,如结 刻契等。 绳、刻契等。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二、中国档案起源
中国古代文字的产生和应用, 中国古代文字的产生和应用,不仅标志着中国古代 社会文明的发展水平, 社会文明的发展水平,而且为文字记录的档案提供了重 要的条件。 要的条件。 关于中国文字的起源,最为流行的传说是黄帝时期 关于中国文字的起源, 仓颉始造文字。 仓颉始造文字。 现在一般认为, 尚书》是上古历代文书的汇编, 现在一般认为,《尚书》是上古历代文书的汇编, 后世保存下来的只有《尧典》 秦誓》 篇 后世保存下来的只有《尧典》至《秦誓》29篇,其中有 些是后人补充进去的。 尚书》保存了有关虞、 些是后人补充进去的。 《尚书》保存了有关虞、夏特别 是商周的重要史料, 是商周的重要史料,它是迄今我国最古老的历史文件汇 编和部分追述古代事迹著作的文集。 编和部分追述古代事迹著作的文集。
第二章 档案的源流
档案的起源和演变发展与人类社会物质文 精神文明的发祥和进步程度密切相关, 明、精神文明的发祥和进步程度密切相关,反 映了人类记忆的发展脉络和水平。 映了人类记忆的发展脉络和水平。考察档案的 起源、演变发展及其历史条件, 起源、演变发展及其历史条件,对于我们用辨 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论认识和研 究档案,科学地管理档案,了解人类的文明史, 究档案,科学地管理档案,了解人类的文明史, 以及我国灿烂而悠久的历史文化都具有重要的 意义。 意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