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课 彩线连彩点 教学设计
[中小学新教材优秀教学设计]:小学一年级美术上(第3课 彩线连彩点)教学设计
![[中小学新教材优秀教学设计]:小学一年级美术上(第3课 彩线连彩点)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8dad68f4294ac850ad02de80d4d8d15abe2300ee.png)
[中小学新教材优秀教学设计]:小学一年级美术上(第3课彩线连彩点)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彩线连彩点》这一课旨在让学生通过观察、体验、创作等环节,了解和掌握基本的线条和色彩知识,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教材以生活中的实例为素材,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线条和色彩的魅力,从而提高他们对美术的兴趣和热情。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具有较强的好奇心和动手能力,他们对色彩和线条有天然的兴趣。
但同时,他们对线条和色彩的认知还比较模糊,需要通过具体的实践活动来逐步提高。
此外,学生的绘画基础参差不齐,需要在教学过程中给予个别化的指导。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基本的线条和色彩知识。
2.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和热情,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
3.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动手能力,提高他们的绘画技能。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掌握基本的线条和色彩知识,学会运用线条和色彩进行创作。
2.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发现美,运用线条和色彩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想法。
五. 教学方法1.直观演示法:通过教师的现场演示,让学生直观地了解线条和色彩的运用。
2.实践操作法: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线条和色彩的魅力,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
3.引导发现法:教师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发现美,激发他们的创新精神。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备好相关的教学素材,如图片、视频等。
2.学生准备:准备好绘画工具,如彩笔、水粉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组线条和色彩丰富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线条和色彩,激发他们的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简要介绍线条和色彩的基本知识,如线条的种类、色彩的搭配等。
同时,通过现场演示,让学生直观地了解线条和色彩的运用。
3.操练(15分钟)学生根据教师的要求,运用线条和色彩进行创作。
教师在这个过程中给予个别化的指导,帮助学生掌握线条和色彩的运用技巧。
4.巩固(10分钟)教师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让他们互相评价、学习。
同时,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总结性评价,指出他们的优点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第3课彩线连彩点(教案)

在上完《彩线连彩点》这节课后,我进行了深入的思考。首先,我发现学生在学习彩线与彩点的搭配上存在一定的难度。在课堂实践中,有的学生在颜色选择和线条运用上显得有些拘谨,不敢大胆尝试。针对这一点,我考虑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增加一些色彩搭配和线条运用的训练,帮助学生提高这方面的能力。
其次,学生在小组讨论环节表现积极,大家都能主动发表自己的观点,进行交流。但在讨论过程中,我也注意到有的学生过于依赖小组其他成员,缺乏独立思考。为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我计划在接下来的课程中,多设计一些有助于激发学生独立思考的问题,引导他们主动探索彩线与彩点的奥秘。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彩线与彩点在美术作品中的基本概念。彩线是通过不同颜色、粗细的线条连接彩点,形成具有美感的画面元素。彩点则是画面中的色彩点睛之笔,它们共同构成了丰富多彩的视觉艺术。它们在作品中起到了装饰、强调和营造氛围的作用。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案例——《星空》。这幅作品中,彩线与彩点的运用使得画面既神秘又富有层次感。通过这个案例,我们可以了解到彩线与彩点在实际中的应用,以及如何运用到自己的创作中。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实验操作的结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彩线与彩点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难点二:彩线与彩点在画面中的布局。学生可能难以把握整体画面的布局,导致作品失衡。
-解决方法:讲解构图原则,如黄金分割、对称等,通过示范和练习,指导学生如何布局彩线与彩点,使作品更具美感。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美术《彩线连彩点》教案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美术《彩线连彩点》教案《彩线连彩点》教案(一)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运用不同的点与线,自由表达自己想象中的画面,体验绘画与创造的乐趣。
2、引导学生把生活中常见的建筑、人物、字母及各种自然物体,用点、线、面概括成的形态进行重新组合,绘制成非具象的画面效果,产生丰富的想象空间。
教材简析:本课是让学生初步感受点、线、面的关系,但不要讲定义,只引导学生具有用点线面造型的意识,边画边说,引导学生感受点和线能组合成不同的图形。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在实践中运用点线面作画。
教学准备:(1)师生课上要使用的:蜡笔、水笔、色彩纸。
(2)供学生欣赏的相关计算机图像、中国画资料。
《康定斯基作品选》。
教学过程:1、欣赏《康定斯基作品选》、计算机图像资料和中国画资料中各种由点、线组成的画面。
引导学生打破常规的具象描写思维模式,用点线自由表现自己对事物的感受、从中感受到绘画与创作的乐趣。
2、通过欣赏引导学生用比一比、说一说等方法了解线的粗细、点的大小、色彩的变化、画面的节奏以及其协调性。
3、出示各种常见的线材料,请学生说一说他们的名字、比一比他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相同点:形状细长。
不同点:材料不同、有的直、有的弯、有粗有细、颜色不同。
)4、线材料变成点材料:教师把纸条揉成团、把纸条、绒线和绳子剪成小段或碎片。
引导学生观察他们的形状都发生了什么变化。
引申:再将点材料拼摆成线材料。
发展阶段:1、体验用不同的笔画成不同的点和线;2、采用单线、涂色及剪贴等形式来表现自己对事物的感受。
3、鼓励学生选择各种点线面组成新的画面。
利用手中的各种工具试着绘制一至两张与众不同的画面。
课后拓展:尝试在同一内容中用单线、涂色及剪贴各种不同形式表现物体形象、体会不同的画面效果。
教学评价:1、能否用点线大胆组合成一张完整的画面。
2、能否用其中一种形式自由表现自己的所见所闻。
3、能否与同学交流自己画面所表达的意图。
教学札记:本课在演示点和线的关系时我利用了一个简单的教具:在一张蓝色KT板上并排扎上三个彩色长头图钉,问学生:“这是什么?”“三个点”然后我在这三个图钉之间又扎上了许多图钉,“呀,变成一条线了。
一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3课 彩线连彩点 人教新课标

一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3课彩线连彩点一、教学目标1.知道什么是彩点,了解彩线和彩点的关系;2.能够准确选择彩线的颜色,并在彩点附近将彩线连接成有机的形态;3.发挥想象力,创作出生动、形态各异的彩点作品。
二、教材分析1. 学生教材•人教版小学美术一年级上册,第3课《彩线连彩点》。
2. 教师教材•贴纸彩点、彩线;•成品照片。
三、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2分钟,了解彩点与彩线的概念,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描述彩线与彩点的关系。
2. 示范指导10分钟,老师展示彩线与彩点,并现场演示如何选择颜色,将彩线与彩点连接成形态各异的图案。
3. 学生操作30分钟,学生自己动手制作彩点作品,老师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指导。
4. 展示评估10分钟,学生自己展示自己的作品,并互相欣赏、评价。
5. 总结回顾3分钟,老师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和重点,并展示精美的彩点成品。
四、板书设计•彩点与彩线的关系•彩线的选择•彩点作品创作提示五、教学反思本节课是一年级上册美术课程中的第3课,《彩线连彩点》。
本节课主要是让学生了解彩点和彩线的关系,熟练掌握将彩线连接成的形态,培养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
本节课的教学方法主要是示范指导和学生操作,老师在示范时要清晰地展示彩线的选择和连接方式。
在学生的操作时,老师要积极地帮助和指导,让学生在完成作品的同时,不断学习和提高。
在展示评估环节,学生要互相欣赏、评价,让学生在互相的启发中,增加创新的思维和灵感。
总体上,本节课教学内容灵活多样,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想象力。
但需要注意的是,老师要清晰地展示示范,并积极地实施指导。
同时,学生需要注重互相的启发和评价,以实现更好的效果。
一年级上册美术教案-3《彩线连彩点》 人教版

3《彩线连彩点》一.教学目标1.在教师的启发下,通过欣赏、回忆与观察,让学生认识生活中的点和线,初步了解美术语言的点、线等造型元素在绘画中的作用,从而发展学生对美的感知能力。
2.学生在体验中掌握点、线的特征及组合规律,并尝试运用点、线表现各种美丽的画面,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
3.通过教师的示范引导,学生个人选择以绘画的形式,运用点、线表现各种美丽的画面。
在创作过程中,体验造型活动的乐趣,发展学生的想象、创造和表达等综合能力。
4.通过欣赏、交流和实践体验,学生在认识点、线的特征即在绘画创作中的作用,丰富了视觉和审美经验,获得对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逐渐形成美术的基本素养。
体验绘画创作的乐趣。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学生认识了解点和线的组合在美术表现中的特点及所起的作用。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大胆运用点与线积极表现自己对事物的感受。
三.教学准备教具:课件范画宣纸毛笔颜料毛毡学具:中国画工具箱四.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师:孩子们喜欢交朋友吗?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点和线两位好朋友,它就藏在老师的梦境里。
请同学们仔细听,认真看。
滴答滴答下雨了,小点点儿来到了,雨儿雨儿下大了,小小线线落下来,你拥我挤落下来,变成个个小圆圈。
点连线线连点,五彩雨儿画出来。
(课件展示点线组成的水墨画)孩子们有什么发现?(引导学生观察画中的美术语言:点、线及其特点)小结:孩子们真棒。
老师的故事有点点和线线两位好朋友帮我表现出来了。
同学们想不想也让这两位好朋友帮自己把美好的事情表现出来。
今天让我们共同学习《彩线连彩点》一课。
(二)传授新知师:同学们,我们认识了点点和线线两位好朋友,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哪些点和线呢?1.点的认识(出示《五彩雨》图片引导学生观察点的样子)生活中的点(课件展示,笼屉上热腾腾的包子是圆形的点;莲藕上大小不同的圆孔;颜色各异的纽扣......)学生说说点的样子及颜色,教师根据孩子的要求画出相应的点。
2.线的认识(出示《五彩雨》图片引导学生观察线的样子)生活中的线(课件展示,高压电线;五颜六色的毛线;树干是粗壮的线,树枝是细小的线......)范画线的变化,走在路上直直的(中锋用笔)。
年级美术上册教案-《第3课 彩线连彩点》人教版

《第3课彩线连彩点》一、教学内容本节课为一年级美术上册第3课《彩线连彩点》,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掌握运用彩线连接彩点的基本方法,培养观察力、创造力和审美能力。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彩线连接彩点的概念,学会运用彩线连接彩点的方法。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践,培养学生运用彩线连接彩点的能力。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提高审美情趣。
三、教学难点1. 如何引导学生观察彩线与彩点之间的关系。
2. 如何指导学生运用彩线连接彩点,使作品具有美感。
四、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彩线、彩点实物、示范作品。
2. 学具:彩线、彩点、画纸、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彩线、彩点实物,引导学生关注彩线与彩点之间的关系。
2. 新课内容学习:讲解彩线连接彩点的基本方法,示范操作。
3. 学生实践:学生根据所学方法,运用彩线连接彩点,完成作品。
4. 作品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作品,相互评价,教师点评。
5.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彩线连接彩点的方法。
六、板书设计1. 《第3课彩线连彩点》2. 重点内容:彩线连接彩点的基本方法、作品展示与评价。
七、作业设计1. 课堂作业:运用彩线连接彩点,完成一幅作品。
2. 家庭作业:收集身边的彩线与彩点,尝试运用所学方法创作一幅作品。
八、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实践,使学生掌握了彩线连接彩点的基本方法。
在作品展示与评价环节,学生积极参与,相互学习,提高了审美能力。
但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个别指导不够,部分学生作品的美感不足。
在今后的教学中,应加强对学生的个别指导,提高作品质量。
总结:本节课达到了教学目标,学生掌握了彩线连接彩点的方法,培养了观察力、创造力和审美能力。
在今后的教学中,将继续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提高教学质量。
重点关注的细节:教学难点在《第3课彩线连彩点》的教学中,教学难点是如何引导学生观察彩线与彩点之间的关系,并指导学生运用彩线连接彩点,使作品具有美感。
《第3课 彩线连彩点》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小学美术人教版一年级上册

《彩线连彩点》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本课的生字词语,如“连线”、“间隔”、“五彩斑斓”等。
2. 学会应用相关词汇进行简单的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够运用连线的技巧进行绘画创作。
3. 培养学生的观察、想象和审美能力,激发他们对绘画的热爱和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学生能够正确理解并运用本课的生字词语,进行简单的口头和书面表达。
2. 教学难点:学生能够运用连线的技巧进行绘画创作,通过连线将彩点巧妙地毗连起来,形成一幅美丽的图画。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教学PPT,包括生字词语的图片和相关例图等。
2. 教师准备绘画用具,如彩色笔、蜡笔、水彩颜料等。
3. 学生自带绘画用具。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同砚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老师给大家出个谜语:“湖中倒影沉落日,彩色线条连彩点。
”这是什么谜语?对,是谜语中的一种游戏——连一连。
2.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用这种方法画一幅画,题目叫《彩线连彩点》。
(板书课题:彩线连彩点)(二)新授内容1. 同砚们,看到这个题目,你有什么疑问吗?2. 针对学生的问题进行讲解:在绘画中,一些大小不一的点缭乱地分布在纸上,根据这些点画出相应的线,最后形成完备的作品。
这种方法不仅能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绘画能力,而且能训练他们的耐心和信心。
那么这幅画怎样画呢?(1)教师演示:步骤一:选点。
纸的中央有一个黑色的小点点,先观察这个点的大小、位置,以及与周围其他点的干系。
再观察周围的其他点分别属于什么颜色,做到心中有数。
步骤二:定线。
把所有的点观察完毕后,就可按照形状、方向等画出线条。
可以先用铅笔轻轻地画一条线做示范。
要注意线条与点的毗连要准确。
毗连点时可用铅笔尖沿点边沿轻轻地沿边沿描画,不要把点的位置移位。
描完一个点后马上接着连下一条线,不要停留。
一般先从上至下连线,再自左而右或从右而左连线。
最后把一些小点连完后,线就可以定下来了。
彩线连彩点教案

彩线连彩点教案
教学目标:通过彩线连彩点的活动,培养幼儿的手眼协调能力和注意力集中能力。
教学准备:
1. 彩纸和纸板
2. 彩线和针
3. 彩点卡片
教学步骤:
1. 准备彩线和针,并将针穿过彩线的一端,使其固定在彩线上。
2. 准备好彩纸和纸板,将彩纸剪成小块,并在纸板上固定住。
3. 展示给幼儿彩点卡片,上面有不同颜色和形状的彩点,要求幼儿将卡片上的彩点用彩线连起来。
4. 演示给幼儿看如何使用彩线和针,引导幼儿将针穿过彩点,然后继续穿过另一个彩点,连成一条线。
5. 让幼儿一个接一个地选取彩点卡片并用彩线连接起来。
6. 鼓励幼儿用不同的颜色和形状组合彩点,创造出自己的彩线艺术品。
7. 结束活动时,可以让幼儿展示他们的作品,并互相欣赏。
教学延伸:
1. 可以引导幼儿用不同颜色和形状的纸板制作彩点,扩展幼儿的创造力。
2. 可以让幼儿用彩线连接他们的名字首字母的彩点,培养幼儿的字母和图形识别能力。
3. 可以组织幼儿在幼儿园或班级展示彩线艺术品,让幼儿互相交流、欣赏和评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年级美术第三课
《彩线连彩点》教学设计
单位:芜湖市无为县滨湖小学
作者:黄生平
邮编:238300
时间:2018年9月
安徽省芜湖市无为县滨湖小学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电子备课教学设计
《彩线连彩点》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能用自己喜欢的颜色,大胆地涂绕。
1、能按自己意愿涂绕出不同的形象,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2、在涂绕中感受到绘画的乐趣,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教学重点:能按自己意愿,大胆地涂绕出不同的形象。
教学难点:线条变化的丰富性。
课前准备:油画棒或彩笔,铅画纸。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回忆童年,激发兴趣。
1、小时候,你们在墙上涂画过吗?
2、有没有被老师或家长批评过吗?
3、今天,老师给大家一个机会,让小朋友们尽情的涂,有可能老师还会表扬你呢?
4、请几个小朋友上黑板上来涂,其余同学在纸上涂。
5、你觉得黑板上涂了些什么呀?
二、以趣导学
1、观察、思考,你看上面黑板上的小朋友画的像什么呀?能不能把它们添几笔,使它成为我们生活中熟悉的形象?
2、试一试,请小朋友上黑板演示。
3、比一比,看一看,打开课本欣赏。
三、欣赏名作
吴冠中《春如线》
米罗《唱歌》
思考:画面上画了什么?看一看,比比,这两幅画有什么异同点?
A、你认为它们好在哪里?
B、看了这些画,你认为还可以涂绕出什么?
C、请学生在自己的纸上涂绕。
(表扬大胆的小朋友。
)
三、交流。
四、小结
第二课时
一、回顾上一节课内容
二、点的认识与表现
1、圆形的点
2、其他形状的点
三、线的复习与巩固
四、试一试
1、用彩线和彩点组成你想要的美丽的画面
2、小小组合作完成一张画,小小组自己确定主题。
3、学生大胆用线创作。
五、教师巡回辅导。
重点是指导胆小的学生。
六、点评小结
你认为谁画得好?好在哪里?
板书设计:
彩线连彩点吴冠中《春如线》
米罗《唱歌》
点的认识与表现
1、圆形的点
2、其他形状的点
安全教育:
交通安全教育知识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