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第六章 空气中有害无机物的测定_空气理化检验

合集下载

空气理化检验期末复习资料

空气理化检验期末复习资料

空气理化检验1. 空气理化检验:是一门以保护人群健康为目的,以分析化学为技术手段,研究空气污染物采样,理化检验的方法和原理的科学。

2.空气污染指数API:将常规监测的几种空气污染物浓度简化成为单一的概念性指数值形式。

必测因子:PM10、SO2、NO2评价因子:PM10、SO2、NO2、CO 和O3.3.空气质量指数AQI:是定量描述空气质量状况的无量纲指数。

评价因子:PM10、SO2、NO2、CO、03 和PM2 54.污染物标准指数PSI:美国、英国和中国台湾省采用,PSI和API仅在污染物监测项目和评价标准方面稍有不同。

5.不良建筑物综合征SBS:某些建筑物内空气污染、空气交换率很低,以致在该建筑物内活动的人群产生了一系列自觉症状,而离开建筑物后,症状即可消退,这种现象称之为不良建筑物综合征。

6.职业接触限值OEL:指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长期反复接触,对机体不造成急性或慢性有害健康影响的容许接触水平。

可分为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最高容许浓度,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

7.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PC-TWA:以时间为权数规定8h工作日、40卜工作周的平均容许接触浓度。

8.最高容许浓度MAC:指工作地点,在一个工作日内,任何时间有毒化学物质均不应超过的浓度。

9.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PC-STEL:指一个工作日内,任何一次接触不得超过的15min时间加权平均的容许接触水平。

10.穿透容量:当柱后流出的被采样组分浓度为进入的浓度的5%时,固体填充柱所采集被测物的量称为穿透容量。

11.洗脱效率:能够被热解吸或洗脱液洗脱下来的被测物的含量占填充剂采集的被测物总量的百分数。

12.最小采气量:当空气中待测物的浓度为最高容许浓度值时,保证所采用的分析方法能够检出待测物所需要采集空气的最小量称为最小采气量。

13.采样效率:在规定的条件下,某采样方法所采集到的待测物的量占其总量的百分数称为采样效率。

14.新风量:是指在门窗关闭的状态下,单位时间内由空调系统通道、房间的缝隙进入室内的空气总量,单位为m3.15.换气率:是指在一小时内由室外进入室内空气量与该室室内空气量的百分比。

(优选)空气中有害物质的测量

(优选)空气中有害物质的测量
来源
地基土壤中有镭。 花岗岩、水泥、石膏、部分天然石材中含有镭。 从户外空气中进入室内的氡。 从供水及用于取暖和厨房设备的天然气中释放出的氡。
三、 氡(Rn):RadonFra bibliotek危害α射线
氡及子体——放射性气溶胶——污染空气
WHO:定为19种致 癌物质之一
溶于水和脂肪、 易扩散,
呼吸
气管、支 气管截留
肺部滞留
杀死肺 等细胞
杀伤肺 等细胞
1/5肺癌与氡有关
第2大
潜伏期
诱因
细胞 >15年 诱发
变异
肺癌
氡对人体的辐射伤害占人体一生中所受到的 全部辐射伤害的 55% 以上,
三、 氡(Rn):Radon
防护
建材局与卫生部1993年的天然石材的放射性控制标准: 将天然石材和瓷砖按辐射量大小,分成A、B、C三类, A类辐射最小,A类可居室内使用, B类可用于非居住 类建筑的内饰面、 C类只能在外饰面使用。
0.2
0.4
0.6
室内空气质量管理体系
室内空气质量监测和室内空气质量标准是室内空 气质量管理的基石。通过室内空气质量监测确定 室内空气污染物的浓度,研究在该浓度下是否对 健康造成危害,确定室内空气污染物可接受的效 应水平,从而制定室内空气质量标准,最大限度 的保护公众免受室内空气污染物的危害。国家质 检总局、卫生部、国家环保总局于
扬 过敏性疾病等。间接危害有:
棉絮 1-5纤维状 衣服,棉被 衬衫上污垢;空调装置进出口
上尘埃;墙壁装饰污染等等。
细菌 0.3-5
室内外
悬浮颗粒物的划分:
总悬浮颗粒物(TSP:Total Suspended Particles): ——悬浮颗粒物总称

空气理化检验课程教案.docx

空气理化检验课程教案.docx

空气理化检验课程教案课程名称空气理化检验授课专业I卩-生检验班级卫生检验班课程类型必修课校级公共课();基础或专业基础课();专业课(V )选修课限选课();任选课()授课方式课堂讲授(丿);实践课()考核方式考试(J );考查()课程教学总学时数100学分数5学时分配课堂讲授50学时;实践课50学时教材名称空气理化检验主编(=1 曰4B等出版社及出版时间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年指定参考书参考书名称作者出版社出版时间《空气理化检验》黎源倩等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 年《室内空气污染物监测方法》崔九思等化学工业出版社2002 年《室内污染检测与控制》周中平等化学工业出版社2002 年《大气污染物监测方法》崔九思等化学工业出版社1997 年《车间空气检测检验方法》第三版中国预科院人民卫生出版社1990 年《空气中有害物质的测定方法》第二版杭世平人民卫生出版社1986 年教师吕吕银专业技术职务教授授课方式「斤、、,」/亠小班学时2(大、小班)授课题目(章,节)第一章概论基本教材《空气理化检验》,吕昌银毋福海主编,人民卫生岀版社主要参考书《空气理化检验》,黎源倩杨止文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大气污染物监测方法》(第二版),崔九思等编著,化学工业出版社《作业场所空气和生物材料检测推荐方法》(第-*版),徐伯洪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教学目的与要求:1 •了解大气的结构和组成;2.掌握空气污染的概念和危害;3.掌握空气污染物的来源、分类;4 •掌握空气理化检验的基木任务和内容;5.掌握“卫生标准”的使用方法。

教学大体内容与时间安排:大气的结构和组成5min;空气污染及•其危害5min空气污染物的来源、分类35min;空气理化检验的基本任务和内容35min “卫生标准”lOmin教学方法:讲授;多媒体教学,教学重点:1.空气污染物的來源、存在状态;2.空气理化检验的基本任务和内容;教学难点:空气污染物的分类方法。

思考题:1 •空气污染物浓度的表示方法有哪几种?我国法定计量单位?2.什么是一次污染物和二次污染物?3•空气污染物可分成哪儿类?通常空气污染物以什么状态存在?教师吕昌银专业技术职务教授小班学时8(大、小班)授课题目(章,节)第二章空气样品的采集基木教材《空气理化检验》,吕昌银毋福海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主要参考书《空气理化检验》,黎源倩杨正文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大气污染物监测方法》(第二版),崔九思等编著,化学工业出版社《作业场所空气和生物材料检测推荐方法》(第一版),徐伯洪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教学口的与要求:1. 了解空气样品采集的基本概念;2•掌握选择采样点的原理和方法;3.掌握空气污染物的采样方法;4.掌握空气污染物的采样仪器;5•重点掌握采样效率、最小采样量。

空气理化检验 空气中无机污染物的测定

空气理化检验 空气中无机污染物的测定

(二)污染源
(三)危害
硫化氢 硫酸
(四)卫生标准
硫化氢 最高容许浓度 居住区 0.01 mg/m3 硫酸 最高容许浓度 0.30 mg/m3
工作场所 10 mg/m3
2 mg/m3
二、常用测定方法
空气中硫化氢含量的测定方法: 亚甲蓝分光光度法(居住区 )、硝酸银比 色法(工作场所)、气相色谱法、荧光光度 法、原子吸收法、导数示波极谱法和阳极溶 出伏安法等。 快速化学和仪器分析方法

(一)化学发光法
乙烯法:基于O3与乙烯发生均相化学发光反应,
生成激发态甲醛,当激发态甲醛瞬间回至基态 时,放出光子,波长范围为300~600 nm,峰值 波长435 nm。发光强度与O3浓度成正比。
2O3 2C2H4 4HCHO* O2
HCHO* HCHO hv
零气(空白气体) 调仪器零点
3.样品处理
将采过样的滤膜放入烧杯中,加入硝酸,在 电热板或电炉上缓缓煮沸约30 min。将溶液 定量、全部转移入具塞比色管中供测定。
4.样品测定
(1)绘制标准曲线 (2)测定样品
5.方法说明
(1)本法最适宜的酸度条件为pH8.511.5。
(2)所用的试剂空白应低,否则必须提纯。
0.15 μ g/10ml 0.4 g/ml
0.53 mg/m3 (7.5L)
最低检出浓度 0.005 mg/m3 (30L)
用乙酸铅为检出试剂,随着硫化氢量的增大,检 出剂段的颜色从白色变成灰色,直到黑色,可以测 定1~150ppm硫化氢,精确度为0.5%。
适用于造纸厂、污 水厂、冷库、脱硫 厂,汽车尾气、燃 气烟囱废气等。
第四节
一氧化碳
一、概述 (一)理化性质

空气中有害无机物测定

空气中有害无机物测定

空气污染导致肺癌
空气污染导致心血 管疾病
空气污染对胎儿和 婴儿的影响
空气中有害无机物测定气体的检测方法
采样方法
直接采样法
富集采样法
动态采样法
被动式采样 法
样品处理方法
样品收集:使用 合适的容器进行 收集,避免交叉 污染
样品前处理:进 行分离、浓缩等 步骤,去除干扰 物质
样品分析:使用 合适的分析方法, 如光谱、色谱等
建立空气质量监测网络:对空气质量进行实时监测和预警,及时向公众 发布空气质量信息,引导公众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限制机动车行驶:在空气质量较差的时期,限制机动车行驶,减少尾气 排放对空气质量的影响。
空气中有害无机物测定气体的研究展望
研究进展及成果
建立了新的检测方法,提高了检测的准确性和灵敏度 发现了新的有害无机物,对其危害和来源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针对现有的检测方法,提出了改进方案,提高了检测效率 结合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技术,对气体成分进行了预测和分析
执行:加强环保政策法规的宣传教 育,提高公众环保意识
处罚:对违反环保政策法规的行为 进行严厉处罚,起到震慑作用
公众教育和健康保护措施
公众教育:通过各种渠道向公众宣传空气污染的危害和防治方法,提高 公众的环保意识和健康意识。
健康保护措施:采取有效的措施,如佩戴口罩、减少户外活动等,以保 护公众的健康。
环境保护:减少空气污染, 保护生态环境
健康保障:降低呼吸系统疾 病发病率,提高人民健康水

空气中有害无机物测定-气体 的意义与价值
经济发展:促进绿色发展, 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
新型污染物的发 现:随着环境监 测技术的不断发 展,会有更多新 型污染物被发现, 需要研究其危害 性和检测方法

如何测定生产环境空气中有害物质?

如何测定生产环境空气中有害物质?

如何测定生产环境空气中有害物质
生产环境中有害物质大多来源于工业生产过程当中逸出的废气和烟尘。

了解其发生源和散发浓度,需要进行空气监测。

空气滥测包括样品采集和作品分析。

样品采集的方法需根据监测的目的,被测物在空气中存在状态,浓度及分析方法的灵敏度等来选择。

集气法测得结果表示空气中有害物质的瞬时浓度。

当有害物质的浓度较高或测定方法灵敏度较高,采集少量空气已足够分析所需时,采用集气法。

集气法是将空气样品收集在一容器中带回实验室进行分析。

一般用于采集气体或蒸气,不易被吸收液或吸附剂所阻留的物质。

气相色谱检测空气中有害物质常用集气法采样。

浓缩法测得结果表示较常时间内空气中有害物质的平均浓度。

当空气中有害物质浓度较低时,为了达到分析方法的要求,需将现场空气通过盛有吸收液、吸附剂或滤纸的采集管,使空气得到分离和浓缩后,再进行分析化验。

个体采样法测得的结果代表工人在一个工作日内的平均接触浓度,即时间加权平均浓度。

个体监测器是依靠被检污染物分子在监测器内扩散或渗透作用来完成采样过程的,它不需要抽气动力和测量采气量。

将监测器别在胸前或衣领上,经过一个工作日的暴露采样后,取出吸附剂,经溶剂洗脱后,按常规分析方法检测污染物总量,结果为一个工作日的时间加权平均浓度。

直读检测仪是应用化学和物理学方法制成的各种仪器,可立即指示现场空气中有害物的浓度。

有的还有记录浓度变化的装置和报警的装置。

(完整版)《空气理化检验》(含实验内容)教学大纲.

(完整版)《空气理化检验》(含实验内容)教学大纲.

《空气理化检验》(含实验内容)教学大纲课程编码:10272043课程名称:空气理化检验英文名称:Air Quality Analysis开课学期:9学时/学分:40/2.5(其中实验学时:28 )课程类型:理论/实验开课专业:卫生检验专业选用教材:空气理化检验执笔人: 吕毅主要参考书:1.《环境空气监测质量保证手册》,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89年,吴鹏鸣,等2.《大气污染监测方法》,化学工业出版社,1997年,中国预防医学中心卫生研究所3.《空气和废气监测分析方法》,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0年,国家环境保护局《空气和废气监测分析方法》编写组编4.《空气检验》,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年,杨正文5.《大气质量分析方法国家标准汇编》,中国标准出版社,1997,中国标准出版社第二编辑室6.《水与大气质量分析方法国际标准》,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0,国际标准化组织汇编一、课程性质、目的与任务空气理化检验是卫生检验专业的一门专业课,侧重于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空气理化因素的化学分析和仪器分析方法及分析手段,为正确评价空气质量提供依据,培养严谨的科学作风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以适应今后工作的需要。

二、教学基本要求1.了解空气理化检验的意义、基本任务、主要内容和方法,空气污染的危害和监测、空气污染物的存在状态和空气中有害物质的卫生标准。

掌握空气污染物的浓度表示方法2.了解采样点的选择,包括城镇空气污染状况调查和劳动环境中空气污染状况调查,采样注意事项,掌握最小采气量、采样效率及其评价方法、影响采气效率的因素,掌握采样方法、采样仪器的正确使用。

了解气象条件测定的卫生意义和气温、气湿、气流和气压的卫生意义,掌握气温、气湿、气流和气压的测定原理和方法3.了解生产性粉尘的来源、分类;生产性粉尘的理化性质及卫生学意义。

掌握粉尘浓度、粉尘分散度、粉尘中游离二氧化硅的测定原理与方法,掌握可吸入颗粒物的测定:重量法、光散射法,灰尘自然沉降量的测定原理、样品的采集、处理、测定方法和注意事项。

空气理化检验的卫生学意义

空气理化检验的卫生学意义

空气理化检验的卫生学意义篇一:空气理化检验在卫生学领域中有着重要的意义。

空气污染对人类健康造成了许多威胁,如呼吸系统疾病、心血管疾病、癌症等。

因此,进行空气理化检验可以帮助我们及早发现和预防空气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空气理化检验包括空气成分分析和检测。

其中,空气成分分析主要分析空气中各种气体的浓度,如氧气、氮气、二氧化碳、氩气、氢气等。

检测则是指通过物理或化学方法对空气中的有害物质进行检测,如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颗粒物、细菌、病毒等。

空气理化检验可以帮助我们及早发现环境污染的情况。

例如,如果空气中的颗粒物浓度过高,可能会对人的健康造成威胁,而如果空气中存在细菌和病毒,则可能会引起呼吸系统疾病。

因此,进行空气成分分析和检测可以及时发现环境污染情况,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治理。

空气理化检验也可以帮助我们及早发现并预防空气污染对人体的影响。

例如,如果空气中存在大量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则可能会对人的健康造成危害,而如果空气中的颗粒物和细菌浓度过高,则可能会对人们的呼吸道健康产生影响。

因此,进行空气成分分析和检测可以及早发现并预防空气污染对人体的影响,从而提高人们的健康水平。

空气理化检验在卫生学领域中有着重要的意义。

通过进行空气成分分析和检测,可以及时发现并预防空气污染对人体的影响,从而提高人们的健康水平。

篇二:空气理化检验的卫生学意义空气理化检验是指通过检测空气中的化学成分、物理成分和微生物等指标,评估空气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在卫生学领域中,空气理化检验具有重要的卫生学意义,以下是正文的详细解释和拓展:1. 评估空气污染水平空气理化检验可以评估空气污染的水平,包括PM2.5、PM10、O3、NO2、CO 等有害物质的浓度。

这些指标可以反映空气污染的程度,对于评估空气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影响非常重要。

例如,当PM2.5浓度高时,可能会对人的呼吸系统和心血管系统造成危害,导致雾霾综合征、呼吸系统疾病和心血管疾病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目 录
第一节 第二节 二氧化硫 氮氧化物 第七节 第八节 氟及其化合物 氰化氢和氰化物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第六节

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 臭氧 硫化物及硫酸盐化速率 的测定
第九节
第十节


第十一节 锰 第十二节 镉 第十三节 锑
2
第一节 二氧化硫 (Sulfur dioxide,SO2)
五种主要大气污染物之一
43
绘制标准曲线
用标准系列溶液的数据绘制
用A样 A 找出浓度
S02浓度(μg /ml)
斜率
截距
A = bx + a
44
• 计算
标准物质:用亚硝酸钠标准溶液,按下式计算 NO、NO2浓度: 标准物质:二氧化氮标准气体,按下式计算空 气中NO、NO2的浓度:
45
第一吸收管 样品溶液A
斜 第二吸收管样品 3 ( A1 - A0 - a) V D 标态体积 率 溶液 A cNO 2 ( mg/m ) 空白管溶液A
49
• 方法说明
1. 三氧化铬氧化管 管内填充有三氧化铬-石英 砂混合氧化剂(1+19),氧化剂呈红棕色,若 颜色改变,应及时更换。 2. 显色液应用棕色瓶密闭、避光存放。若呈现淡 红色,应重配。 3. 冰乙酸不仅可提供酸度,还可使吸收液在采样过 程中产生丰富的泡沫,提高采样效率。
重氮反应 偶氮反应
提供显色反应所需的酸度 提高采样效率
边采样边显色 由无色变为玫瑰红色
采样过程中产生丰富的泡沫, 使NO2与吸收液充分接触
40
滴定管 装 液
无色
采 样

倒 出
大气采样器

采样后
41
42
• 样品测定
– 样品放置20min(室温<20℃,放置40min),混 匀。在540 nm下,测定样品、空白溶液的A。 – 配制标准系列,测定A。
盐酸萘乙二胺
偶合反应
偶氮化合物 (玫瑰紫色) A与NO2浓度成正比
35
主要反应式
3NO+ 2CrO3 → 3NO2 + Cr2O3
2NO2 + H 对氨基苯磺酸 2O → HNO2 + HNO3
HO3S NH2 + HNO2 + CH3COOH
重氮反应
[ HO3S
N+
N ] CH3COO- + 2H2O
18
显色温度与室温之差应不超过3℃,根据不同季节
和环境条件选择显色温度与显色时间 。
显色温度与时间
显色温度(℃) 10 15
20 25
20
15 20
25
10 15
30
5 10
19
显色时间(min) 40 稳定时间(min) 35
3. 方法说明
(1)适用范围:居住区大气、室内和公共场所空气 中SO2浓度的测定。 (2)不同吸收液,最佳温度范围不同,甲醛-邻苯二 甲酸氢钾(KHP)23-29℃。 (3)避免日光直射,否则吸收的SO2急剧减少。 (4)显色反应在酸性溶液进行。显色剂加入方式对 吸光度影响很大,应将 A组管加入B组管PRA(强酸性)。
理化性质
可相互转化。
不同形式的同种化合物
27
28
• NO的性质
无色无嗅气体或蓝色液、固体,难溶于水。 可被氧化成NO2,也可被还原N2 ,可由N2和O2合成。
• NO2的性质
刺激性气味红棕色气体或黄色液体,白色固体,助燃 0~140℃,NO2 和N2O4共存,温度↓,NO2 ↓ 。 溶于水生成HNO3和HNO2;可被还原N2。
(三)危 害
so2
损伤 呼吸 器官 光化 学烟 雾 与 尘烟 结合 危害 更大
硫酸雾
酸雨
pH<5.6
SO2 → SO3 →硫酸雾
(SO2 二次污染物)
8
(四)卫生标准
GB 3095-2012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SO2 的日平均 值一级标准0.50 mg/m3二级标准0.15 mg/m3,三
级标准0.25 mg/m3 GB/T18883-2002 室内空气质量标准中SO2 的浓
38
三氧化铬-石 英砂混合物
使用时,管口微微向下,以免水气湿润三氧 化铬而污染吸收管。 适用相对湿度:30%~80% 相对湿度→ 低,氧化效率→ 低! 优点:NO2不损失; NO定量氧化为NO2
3NO + 2CrO3 → 3NO2 + Cr2O3
红棕色 暗绿色
39
吸 收 液
对氨基苯磺酸 盐酸萘乙二胺 冰醋酸
–库仑原电池法
• 自动监测仪器,仪器结构简单,但干扰物较多 简单了解 –化学发光法
• 简便快速、灵敏度高,选择性好,干扰少,准确度 高,线性范围宽,但仪器不易推广
–差分吸收光谱分析法 –联邻甲苯胺检气管比长度法
34
• 盐酸萘乙二胺分光光度法
原 理
NO2
吸收液 对氨基苯磺酸
HNO2
重氮化反应
重氮盐 540 nm处测定A
30
• 危害
– NO主要作用于深呼吸道、细支气管及肺泡,与 血红蛋白亲和力强,引起呼吸困难或窒息,损 害中枢神经。
– NO2是刺激性气体,毒性为NO的4~5倍。 对肺组织形成强烈的刺激与腐蚀作用,中枢神 经和心机损伤。形成二次污染:硝酸酸雾和光 化学烟雾
31
酸 雨——1872年美国化学家Smith首先提出酸 雨一词,引起全世界关注。 pH<5.6 空气中水分吸收二氧化氮形成亚硝酸 和硝酸,形成酸雨。 光化学烟雾——氮氧化物与其它污染物(SO2、 CO、O3及烃类化合物 )在一定 条件下发生光化学反应,能产生 危害更大的光化学烟雾污染.
时,f 分别为0.90,0.85和0.77。实验中应根据
NO2浓度范围选用合适的 f 值。
48
用二氧化氮气体作标准物质
cNO 2
cNO
( A2 - A0 - a) ×D = b k
( A1 - A0 - a) ×D = b
在结果计算中不要除以转换系数(f)。 (为什么?)
标准系列溶液和样品溶液发生相同的NO2→ NO2 -转换
(二)紫外荧光法 选择性好、不消耗化学试 理 剂、适用于连续自动监测
在190~230 nm紫外光照射下,SO2吸收紫外光生 成激发态SO2*,返回基态时,发射出330 nm的荧 光:荧光强度F与SO2浓度成正比。
SO 2 + hν1 → SO * SO2 → SO 2 h 2
* 2

F K Cso 2
A 各管分别加入标准溶液及0.5mL氨基磺酸钠溶 组
液(消除氮氧化物的干扰),0.5mL氢氧化钠 溶液(碱性下,释放出SO2),混匀。再逐管 迅速将溶液全部倒入对应的B组各管中。(标 准物质:亚硫酸钠)
17
为什么要A管倒入B管?
显色反应需在酸性溶液中进行,故应将样品 管和标准系列管倒入PRA溶液中(强酸性) 如将PRA加到碱性的混和液中,测定的精密 度差。
12
SO2
+
H2O
H2SO3
羟基甲基磺酸
H2SO3 + HCHO
Cl HCl H2N C
HOCH2SO3H
NH2 HCl + HOCH2SO3H
NH2 HCl
PRA,副品红 盐 酸 副 玫 瑰 苯 胺
HO3SCH2NN C NHCH2SO3H + 3H2O + 4H + 4Cl
+ -
NCH2SO3H
(5)氮氧化物、臭氧及锰、铜、铬等离子有干扰。
氨基磺酸钠消除氮氧化物的干扰。 放一会O3分解; EDTA-2Na消除重金属离子
20
PRA纯度
空 白 管 影 响 因 素
PRA浓度
浓度高,空白颜色深
甲醛浓度
浓度高,颜色深,浓度低,时间延 长,0.2%适宜 颜色随着温度增高而加深
21
显色温度
1.原
氮氧化物
(Nitrogen Oxides )
26
第二节
概 述
氮氧化物(Nitrogen Oxides )
稳定!具有更重要卫生学 意义,卫生检验领域中, • 氮氧化物(氧化氮):氮的氧化物的总称,常以 氮氧化物一般是指该物质 NOx表示。 • 包括N2O、NO、NO2、N2O3、N2O4、N2O5,6种,
29
汽车尾气中NOX含量高达3000~6000mg/m3, NO占65%,NO2占35%,北京市一半以上的 NOX来自机动车排放,市中心的浓度最高。
• 污染源
主要(93%)来源于燃料的燃烧 城 市—— 工厂、发电厂等排出的废气,汽车排 出的废气
室 内——炉灶、吸烟
自然界——硝酸盐的分解、闪电过程、大气中 NH3的氧化、森林火灾等
3


一 概 述
理化性质
污染源 危害 卫生标准
二 常用测定方法
盐酸副玫瑰苯胺 PRA分光光度法 紫外荧光法
4
(一)理化性质
5
S 既有还原性又有氧化性
S
-2 -2e+2e-
S
0
-4e+4e-
S
+4
-2e+2e-
S
+6
漂白性
催化剂
2SO2 + O2 SO3 + H2O
2SO3 H2SO4(放出大量的热)
恒电流库仑法 气相色谱法 离子色谱法
——多种硫化合物(SO2、H2S、 硫醚、硫醇)同时测定,选择 性好
10
甲醛法 分光 光度法
国 标 法
盐酸副玫瑰苯胺分光光度法
四氯汞钾法
紫外荧光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