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高考理综化学试题(四川延考区卷)
2008年高考(全国)理综化学部分试题(WORD)

2008年高考(全国Ⅱ)理综化学部分试题(WORD)6.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祥云”火炬所用的燃料的主要成分是丙烷,下列有关丙烷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分子中碳原子不在一条直线上B.光照下能够发生取代反应C.比丁烷更易液化D.是石油分馏的一种产品7.实验室现有3种酸碱指示剂,基PH变色范围如下甲基橙:3.1~4.4 石蕊:5.0~8.0 酚酞:8.2~10.0用0.1000mol/L NaOH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CH3COOH溶液,反应恰好完全时,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溶液呈中性,可选用甲基橙或酚酞作指示剂B.溶液呈中性,只能选用石蕊作指示剂C.溶液呈碱性,可选用甲基橙或酚酞作指示剂D.溶液呈碱性,只能选用石蕊作指示剂8.对于IV A族元素,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SiO2和CO2中,Si和O、C和O之间都共价键B.Si、C、Ge的最外层电子数都是4,层电子数都是8C.SiO2和CO2中都是酸性氧化物,在一定条件下都能和氧化钙反应D.该族元素的主要化合价是+4和+29.取浓度相等的NaOH和HCl溶液,以3∶2体积比相混和,所得溶液的PH等于12,则原溶液的浓度为A.0.01mol/LB. 0.017mol/LC. 0.05mol/LD. 0.50mol/L10.右图为直流电源电解稀Na2SO4水溶液的装置。
通电后在石墨电极a和b附近分别滴加一滴石蕊试液,下列实验现象中正确的是A.逸出气体的体积a电极的小于b电极的B.一电极逸出无味气体,另一电极逸出刺激性气味气体C.a电极附近呈红色,b电极附近出现蓝色D.a电极附近呈蓝色,b电极附近出现红色11.某元素的一种同位素X的原子质量数为A,含N个中子,它与1H原子组成的H m X分子,在ag H m X分子中含质子的物质的量是A.aA+m(A-N+m)mol B.aA(A-N)mol C.aA+m( A-N)mol D.aA(A-N+m)mol12.(NH4)2SO4在高温下分解,产物是SO2、H2O、N2和NH3,在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中,化学计量数由小到大的产物分子依次是A.SO2、H2O、N2、NH3B.N2、SO2、H2O 、NH3C.N2、SO2、NH3、H2OD.H2O、NH3、SO2、N213.在相同温度和压强下,对反应CO2(g)+H2(g)=CO(g)+H2O (g)进行甲、乙、丙、丁四组实验,,实验起始时放入容器内各组分的物质的量见下表上述四种情况达到平衡后,n(CO)的大小顺序是A.乙=丁>丙=甲B乙>丁>甲>丙C.丁>乙>丙=甲D.丁>丙>乙>甲26.红磷P(S)和Cl2发生反应生成KCL3和PCL5,反应过程和能量关系如图所示(图中的△H表示生成1mol产物的数据)根据上图回答下列问题(1)P和Cl2反应生成PCl3的热化学方程式;(2)PCl5分解生成PCl3和Cl2的热化学方程式;上述分解反是一个可逆反应,温度T1时,在密闭容器中加入0.8mol PCl5,反应达到平衡时还剩余0.6mol PCl5,其分解率α1等于;若反应温度由T1升高到T2,平衡时PCl5分解率α2,α1α2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3)工业上制备PCl5通常分两步进行,先将P和Cl2反应生成中间产物PCl3,然后降温,再和Cl2反应生成PCl5。
2008年四川延考区高校招生统一试卷(理综)

1、“三宝”:安全帽、安全带、安全网;“四口”:楼梯口、电梯井口、预留洞口、通道口。
“五临边”:尚未安装栏杆的阳台周边,无外架防护的层面周边,框架工程楼层周边,上下跑道及斜道的两侧边,卸料平台的侧边。
2、“四不放过”:事故原因未查清不放过;事故责任人未受到处理不放过;事故责任人和周围群众没有受到教育不放过;事故没有制订切实可行的整改措施不放过。
“五牌”:工程概况牌;管理人员名单及监督电话牌;消防保卫牌;安全生产牌;文明施工牌。
“一图”:施工现场平面图。
3、建筑施工有哪些主要特点:建设产品固定性,施工周期长;大部分在露天空旷的场地上完成;施工场地窄小;体积庞大、高处作业多、受气候影响大;流动性大、人员整体素质较低;手工操作多、体力消耗大、劳动强度高;产品的多样性和施工工艺的复杂性、多变性。
4、施工安全管理的主要内容: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机构金额配备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和安全生产责任制;编制安全生产资金计划;编制和实施施工组织设计和专项施工方案的安全技术措施;抓好安全教育培训工作;安全检查;伤亡事故的点差和处理;事故现场的安全管理,即施工现场作业、设施设备和作业环境安全管理等。
5安全技术交底是指导工人安全施工技术措施,是工程项目安全技术方面的具体落实。
主要内容:本工程项目的施工作业特点和危险点;针对危险点的具体预防措施;应注意的安全事项;相应的安全操作规程和标准;发生事故后应及时采取的避难和急救措施。
6安全检查:是指企业安全生产管理部门或项目经理部队本项目贯彻国家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情况、安全生产情况、劳动条件、事故隐患等所进行的检查。
内容包括: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生产保证计划、安全组织机构、安全保证措施、安全技术交底、安全教育、安全持证上岗、安全设施、安全标识、操作行为、违规管理、安全记录等。
7、模板工程应注意的事项:模板施工前,应根据建筑物结构特点和混凝土施工工艺进行模板设计,并编制安全技术措施;模板及支架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能可靠地承受新浇混凝土自重、侧压力和施工中产生的荷载及风荷载;各种材料模板的制作,应符合相关技术标准的规定;模板支架材料宜采用钢管、门式架、型钢、木杆等。
2008年高考(全国卷Ⅰ)理综化学部分

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卷Ⅰ)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化学部分第Ⅰ卷以下数据可供解题时参考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H 1 C 12 O 16 Na 23 K39Mn 55 Cu 64 Zn 65 Ag 108 Pb 207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6.在溶液中加入足量Na2O2后仍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A.NH4+、Ba2+、Cl-、NO3-B.K+、AlO2-、Cl-、SO42-C.Ca2+、Mg2+、NO3-、HCO3-D.Na+、Cl-、CO32-、SO32-7.下列化合物,按其晶体的熔点由高到低排列正确的是A.SiO2 CsCl CBr4 CF4B.SiO2 CsCl CF4 CBr4C.CsCl SiO2 CBr4 CF4D.CF4 CBr4 CsCl SiO28.下列各组物质不属于...同分异构体的是A.2,2-二甲基丙醇和2-甲基丁醇B.邻氯甲苯和对氯甲苯C.2-甲基丁烷和戊烷D.甲基丙烯酸和甲酸丙酯9.下列各组给定原子序数的元素,不能..形成原子数之比为1:l稳定化合物的是A.3和17 B.1和8 C.1和6 D.7和1210.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NH3、CO、CO2都是极性分子B.CH4、CCl4都是含有极性键的非极性分子C.HF、HCI、HBr、HI的稳定性依次增强D.CS2、H2O、C2H2都是直线型分子11.已知:4NH3(g)+5O2(g)==4NO(g)+6H2O (g),△H=-1025kJ/mol,该反应是一个可逆反应。
若反应物起始物质的量相同,下列关于该反应的示意图不正确...的是12.已知乙酸(HA)的酸性比甲酸(HB)弱,在物质的量浓度均为L1.0的NaA和NaB混合溶液中,mol/下列排序正确的是()()()()+->HAcAc.OHcHB>>Hc()()()()+->--cOHc.BA>>HcBc()()()()+-->-cOHc.CB>>HcAc()()()()+->cOHc.DHBc>H>HAc13.电解100mL含L+的下列溶液,)3.0(=c/molH当电路中通过mol.0电子时,理论上析出金属质量最大04的是A.0.10mol∕L Ag+B.0.20mol∕L Zn2+C.0.20mol∕L Cu2+D.0.20mol∕L Pb2+第Ⅱ卷26.(16分)(注意: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实验室可有软锰矿(主要成分为2M nO )制备4K M nO ,方法如下:软锰矿与过量固体KOH 和3K C IO 在高温下反应,生成锰酸钾(24KM nO )和K C I ;用水溶解,滤去残渣,滤液酸化后,24KM nO 转变为2M nO 和4K M nO ;滤去2M nO 沉淀,浓缩滤液,结晶得到深紫色的针状4K M nO 。
2008年四川省高考化学真题(解析版)

2008年高考四川理综化学试题第Ⅰ卷本卷共21小题,每小题6分,共126分 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H1 C12 N14 O16 Al 127 Cl 35.5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3小题,每小题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 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1mol 氧气中含有12.04×1023个氧原子,在标准状况下占有体积22.4L B .1mol 臭氧和1.5mol 氧气含有相同的氧原子数C .等体积、浓度均为1mol/L 的磷酸和盐酸,电离出的氢离子数之比为3∶1D .等物质的量的干冰和葡萄糖中所含碳原子数之比为1∶6,氧原子数之比为1∶3 7.下列关于热化学反应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 .HCl 和NaOH 反应的中和热ΔH =-57.3kJ/mol ,则H 2SO 4和Ca(OH)2反应的中和热ΔH =2×(-57.3)kJ/molB .CO(g)的燃烧热是283.0kJ/mol ,则2CO 2(g) =2CO(g)+O 2(g)反应的ΔH =2×283.0kJ/molC .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D .1mol 甲烷燃烧生成气态水和二氧化碳所放出的热量是甲烷燃烧热8.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反应:H 2(g) +I 2(g) 2HI(g),在温度 T 1和T 2时,产物的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符合图示的正确判断是A .T1>T 2,ΔH >0 B .T 1>T 2,ΔH <0 C .T 1<T 2,ΔH >0 D .T 1<T 2,ΔH <09.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 .除零族元素外,短周期元素的最高化合价在数值上都等于该元素所属的租序数B .除点周期外,其他周期均有18个元素C .副族元素中没有非金属元素D .碱金属元素是指ⅠA 族的所有元素 1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离子晶体中每个离子周围均吸引着6个带相反电荷的离子B .金属导电的原因是在外电场作用下金属产生自由电子,电子定向移动C .分子晶体的熔沸点很低,常温下都呈液态或气态D .原子晶体中的各相邻原子都以共价键相结合 11.能正确表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A .足量硫酸铝与纯碱反应:↑+↓=++-+232233CO 3)OH (Al 2O H 3COI 3Al 2 B .硫酸铜与烧碱反应:--+↓=+2424S O )OH (Cu OH 2CuS OC .苯酚与碳酸钠反应:O H CO O H C 2CO OH H C 222562356+↑+=+--D .碳酸钡与硫酸反应:↓=+-+4242BaSO S O Ba 12.胡椒粉是植物挥发油的成分之一。
2008年高考理综试题及答案-四川卷(WORD版)

绝密★启用前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四川卷)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第Ⅰ卷本卷共21小题,每小题6分,共126分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H1 C12 N14 O16 Al 127 Cl 35.5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3小题,每小题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 1.将蛙的卵巢放入含有蛙垂体提取液的培养液中,同时检测某种急速的含量.经过一点时间培养后,再检测培养液中该激素的含量,发现该激素含量增加,这种激素是A.促性腺素释放激素B.促性腺激素C.促甲状腺激素D.雌激素2.分别取适宜条件下和低温低光照强度条件下生长的玉米植株叶片,徒手切片后,立即用典液染色,置于显微镜下观察,发现前者维管束鞘细胞有蓝色颗粒,而后者维管束鞘细胞没有蓝色颗粒,后者没有..的原因是A.维管束鞘细胞不含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B.维管束鞘细胞能进行光反应,不能进行暗反应C.叶片光合作用强度低,没有光合作用产物积累D.叶片光合作用强度高,呼吸耗尽光合作用产物3.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错误..的是A.在一块牧草地上播种杂草形成杂草地后,其抵抗力稳定性提高B.在一块牧草地上通过管理提高某种牧草的产量后,其抵抗力稳定性提高C.在一块牧草地上栽种乔木形成树林后,其恢复力稳定性下降D.一块弃耕后的牧草地上形成灌木林后,其抵抗力稳定性提高4.下列关于病毒的描述,正确的是A.噬菌体通常在植物细胞中增值B.病毒可作为基因工程的运载体C.青霉素可有效抑制流感病毒增值D.癌症的发生于病毒感染完全无关5.下列不.属于免疫过程的是A.花粉引起体内毛细血管扩张B.移植的器官被患者排斥C.骨髓瘤细胞与B淋巴细胞融合D.病原微生物被体内吞噬细胞吞噬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1mol 氧气中含有12.04×1023个氧原子,在标准状况下占有体积22.4LB.1mol臭氧和1.5mol氧气含有相同的氧原子数C.等体积、浓度均为1mol/L的磷酸和盐酸,电离出的氢离子数之比为3∶1D.等物质的量的干冰和葡萄糖中所含碳原子数之比为1∶6,氧原子数之比为1∶3 7.下列关于热化学反应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HCl和NaOH反应的中和热ΔH=-57.3kJ/mol,则H2SO4和Ca(OH)2反应的中和热ΔH=2×(-57.3)kJ/molB.CO(g)的燃烧热是283.0kJ/mol,则2CO2(g) =2CO(g)+O2(g)反应的ΔH=2×283.0kJ/molC .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D .1mol 甲烷燃烧生成气态水和二氧化碳所放出的热量是甲烷燃烧热8.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反应:H 2(g) +I 2(g) 2HI(g),在温度T 1和T 2时,产物的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符合图示的正确判断是A .T 1>T 2,ΔH >0 B .T 1>T 2,ΔH <0 C .T 1<T 2,ΔH >0 D .T 1<T 2,ΔH <09.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 .除零族元素外,短周期元素的最高化合价在数值上都等于该元素所属的租序数B .除点周期外,其他周期均有18个元素C .副族元素中没有非金属元素D .碱金属元素是指ⅠA 族的所有元素 1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离子晶体中每个离子周围均吸引着6个带相反电荷的离子B .金属导电的原因是在外电场作用下金属产生自由电子,电子定向移动C .分子晶体的熔沸点很低,常温下都呈液态或气态D .原子晶体中的各相邻原子都以共价键相结合 11.能正确表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A .足量硫酸铝与纯碱反应:↑+↓=++-+232233CO 3)OH (Al 2O H 3COI 3Al 2 B .硫酸铜与烧碱反应:--+↓=+2424S O )OH (Cu OH 2CuS OC .苯酚与碳酸钠反应:O H CO O H C 2CO OH H C 222562356+↑+=+--D .碳酸钡与硫酸反应:↓=+-+4242BaSO S O Ba 12.胡椒粉是植物挥发油的成分之一。
2008年高考四川卷理科综合试题与答案

绝密★启用前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四川卷)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第Ⅰ卷本卷共21小题,每小题6分,共126分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H1 C12 N14 O16 Al 127 Cl 35.5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3小题,每小题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 1.将蛙的卵巢放入含有蛙垂体提取液的培养液中,同时检测某种急速的含量.经过一点时间培养后,再检测培养液中该激素的含量,发现该激素含量增加,这种激素是A.促性腺素释放激素B.促性腺激素C.促甲状腺激素D.雌激素2.分别取适宜条件下和低温低光照强度条件下生长的玉米植株叶片,徒手切片后,立即用典液染色,置于显微镜下观察,发现前者维管束鞘细胞有蓝色颗粒,而后者维管束鞘细胞没有蓝色颗粒,后者没有的原因是A.维管束鞘细胞不含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B.维管束鞘细胞能进行光反应,不能进行暗反应C.叶片光合作用强度低,没有光合作用产物积累D.叶片光合作用强度高,呼吸耗尽光合作用产物3.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错误的是A.在一块牧草地上播种杂草形成杂草地后,其抵抗力稳定性提高B.在一块牧草地上通过管理提高某种牧草的产量后,其抵抗力稳定性提高C.在一块牧草地上栽种乔木形成树林后,其恢复力稳定性下降D.一块弃耕后的牧草地上形成灌木林后,其抵抗力稳定性提高4.下列关于病毒的描述,正确的是A.噬菌体通常在植物细胞中增值 B.病毒可作为基因工程的运载体C.青霉素可有效抑制流感病毒增值 D.癌症的发生于病毒感染完全无关5.下列不属于免疫过程的是A.花粉引起体内毛细血管扩张 B.移植的器官被患者排斥C.骨髓瘤细胞与B淋巴细胞融合 D.病原微生物被体内吞噬细胞吞噬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1mol 氧气中含有12.04×1023个氧原子,在标准状况下占有体积22.4LB.1mol臭氧和1.5mol氧气含有相同的氧原子数C.等体积、浓度均为1mol/L的磷酸和盐酸,电离出的氢离子数之比为3∶1D.等物质的量的干冰和葡萄糖中所含碳原子数之比为1∶6,氧原子数之比为1∶37.下列关于热化学反应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HCl和NaOH反应的中和热ΔH=-57.3kJ/mol,则H2SO4和Ca(OH)2反应的中和热ΔH=2×(-57.3)kJ/molB.CO(g)的燃烧热是283.0kJ/mol,则2CO2(g) =2CO(g)+O2(g)反应的ΔH=2×283.0kJ/molC.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D .1mol 甲烷燃烧生成气态水和二氧化碳所放出的热量是甲烷燃烧热8.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反应:H 2(g) +I 2(g) 2HI(g),在温度T 1和T 2时,产物的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符合图示的正确判断是 A.T 1>T 2,ΔH >0 B .T 1>T 2,ΔH <0 C .T 1<T 2,ΔH >0 D .T 1<T 2,ΔH <09.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 .除零族元素外,短周期元素的最高化合价在数值上都等于该元素所属的租序数B .除点周期外,其他周期均有18个元素C .副族元素中没有非金属元素D .碱金属元素是指ⅠA 族的所有元素1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离子晶体中每个离子周围均吸引着6个带相反电荷的离子B .金属导电的原因是在外电场作用下金属产生自由电子,电子定向移动C .分子晶体的熔沸点很低,常温下都呈液态或气态D .原子晶体中的各相邻原子都以共价键相结合11.能正确表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A .足量硫酸铝与纯碱反应:↑+↓=++-+232233CO 3)OH (Al 2O H 3COI 3Al 2 B .硫酸铜与烧碱反应:--+↓=+2424S O )OH (Cu OH 2CuS OC .苯酚与碳酸钠反应:O H CO O H C 2CO OH H C 222562356+↑+=+-- D .碳酸钡与硫酸反应:↓=+-+4242BaSO S O Ba 12.胡椒粉是植物挥发油的成分之一。
2008年高考理科综合试题(四川卷)

gk010.2008年高考理综四川卷23 23、(16分)A、B两辆汽车在笔直的公路上同向行 驶。当 B车在A车前84 m处时,B车速度为4 m/s,且 正以2 m/s2的加速度做匀加速运动;经过一段时间后, B车加速度突然变为零。A车一直以20 m/s的速度做 匀速运动。经过12 s后两车相遇。问B车加速行驶的 时间是多少? 解: 设A车的速度为vA,B车加速行驶时间为t, 两车在t0时相遇。则有 ① s v t
t
O B 解见下页 t0
t0
t0
解析:
物体在沿斜面向下滑动过程中,所受的合力为重力沿 斜面向下的分力及摩擦力,故大小不变,A正确;
而物体在此合力作用下作匀加速运动,
v at
s 1 2 at
2
所以B、C错; 物体受摩擦力作用,总的机械能将减小,D正确. F t O A v s E t O C t O D t0
将以原速返回。重力
加速度g=10 m/s2。在小物 m h0 45° 块与挡板的前4次碰撞过程 中, 挡板给予小物块的总冲 量是多少?
解法一:设小物块从高为h处由静止开始沿斜面向下运动, 到达斜面底端时速度为v。由功能关系得
mgh 1 2 mv
2
mg cos
h sin
以沿斜面向上为动量的正方向,按动量定理,碰撞过程 中挡板给小物块的冲量
gk010.2008年高考理综四川卷18 18、一物体沿固定斜面从静止开始向下运动,经过
时间t0滑至斜面底端。已知在物体运动过程中物体
所受的摩擦力恒定。若用F、v、s和E分别表示该物
体所受的合力、物体的速度、位移和机械能,则下
列图象中可能正确的是 ( A D ) F t O A v s E t O C t O D t0
2008年高考四川卷理科综合试题与答案

绝密★启用前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四川卷)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第Ⅰ卷本卷共21小题,每小题6分,共126分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H1 C12 N14 O16 Al 127 Cl 35.5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3小题,每小题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 1.将蛙的卵巢放入含有蛙垂体提取液的培养液中,同时检测某种急速的含量.经过一点时间培养后,再检测培养液中该激素的含量,发现该激素含量增加,这种激素是A.促性腺素释放激素B.促性腺激素C.促甲状腺激素D.雌激素2.分别取适宜条件下和低温低光照强度条件下生长的玉米植株叶片,徒手切片后,立即用典液染色,置于显微镜下观察,发现前者维管束鞘细胞有蓝色颗粒,而后者维管束鞘细胞没有蓝色颗粒,后者没有的原因是A.维管束鞘细胞不含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B.维管束鞘细胞能进行光反应,不能进行暗反应C.叶片光合作用强度低,没有光合作用产物积累D.叶片光合作用强度高,呼吸耗尽光合作用产物3.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错误的是A.在一块牧草地上播种杂草形成杂草地后,其抵抗力稳定性提高B.在一块牧草地上通过管理提高某种牧草的产量后,其抵抗力稳定性提高C.在一块牧草地上栽种乔木形成树林后,其恢复力稳定性下降D.一块弃耕后的牧草地上形成灌木林后,其抵抗力稳定性提高4.下列关于病毒的描述,正确的是A.噬菌体通常在植物细胞中增值 B.病毒可作为基因工程的运载体C.青霉素可有效抑制流感病毒增值 D.癌症的发生于病毒感染完全无关5.下列不属于免疫过程的是A.花粉引起体内毛细血管扩张 B.移植的器官被患者排斥C.骨髓瘤细胞与B淋巴细胞融合 D.病原微生物被体内吞噬细胞吞噬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1mol 氧气中含有12.04×1023个氧原子,在标准状况下占有体积22.4LB.1mol臭氧和1.5mol氧气含有相同的氧原子数C.等体积、浓度均为1mol/L的磷酸和盐酸,电离出的氢离子数之比为3∶1D.等物质的量的干冰和葡萄糖中所含碳原子数之比为1∶6,氧原子数之比为1∶37.下列关于热化学反应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HCl和NaOH反应的中和热ΔH=-57.3kJ/mol,则H2SO4和Ca(OH)2反应的中和热ΔH=2×(-57.3)kJ/molB.CO(g)的燃烧热是283.0kJ/mol,则2CO2(g) =2CO(g)+O2(g)反应的ΔH=2×283.0kJ/molC.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D.1mol甲烷燃烧生成气态水和二氧化碳所放出的热量是甲烷燃烧热8.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反应:H 2(g) +I 2(g) 2HI(g),在温度T 1和T 2时,产物的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符合图示的正确判断是 A.T 1>T 2,ΔH >0 B .T 1>T 2,ΔH <0 C .T 1<T 2,ΔH >0 D .T 1<T 2,ΔH <09.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 .除零族元素外,短周期元素的最高化合价在数值上都等于该元素所属的租序数B .除点周期外,其他周期均有18个元素C .副族元素中没有非金属元素D .碱金属元素是指ⅠA 族的所有元素1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离子晶体中每个离子周围均吸引着6个带相反电荷的离子B .金属导电的原因是在外电场作用下金属产生自由电子,电子定向移动C .分子晶体的熔沸点很低,常温下都呈液态或气态D .原子晶体中的各相邻原子都以共价键相结合11.能正确表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A .足量硫酸铝与纯碱反应:↑+↓=++-+232233CO 3)OH (Al 2O H 3COI 3Al 2 B .硫酸铜与烧碱反应:--+↓=+2424S O )OH (Cu OH 2CuS OC .苯酚与碳酸钠反应:O H CO O H C 2CO OH H C 222562356+↑+=+-- D .碳酸钡与硫酸反应:↓=+-+4242BaSO S O Ba 12.胡椒粉是植物挥发油的成分之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8年高考理综化学试题(四川延考区卷)
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Mg 24 Al 27 Fe 56 Cu 64 Zn 65
6.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22.4L氧气中必然含有6.02×1023个氧分子
B.同温同压下,原子数均为6.02×1023个的氢气和氦气具有相同的体积
C.0.50mol的硫酸钠中含有6.02×1023个钠离子
D.1.0L浓度为1.0mol·L-1的一元酸溶液中含有 6.02×1023个氢离子
7.20g由两种金属粉末组成的混合物,与足量的盐酸充分反应后得到11.2L氢气(标准状况),这种金属混合物的组成可能是
A.Mg和Al B.Al和Fe
C.Fe和Zn D.Zn和Cu
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全部由极性键构成的分子一定是极性分子
B.非极性分子中一定没有极性键
C.离子晶体中一定没有共价键
D.分子晶体中一定没有离子键
9.在碱性锌锰干电池中,已知氢氧化钾为电解质,发生的电池总反应为
Zn+2MnO2+2H2O=2MnOOH+Zn(OH)2
下列该电池的电极反应正确的是
A.负极反应为Zn-2e-=Zn2+
B.负极反应为Zn+2H2O-2e-= Zn(OH)2+H+
C.正极反应为2MnO2+2H++ 2e-=2MnOOH
D.正极反应为2MnO2+2H2O + 2e-=2MnOOH+2OH-
10.下列关于苯乙酸丁酯的描述不正确
...的是
A.分子式为C12H16O2
B.有3种不同结构的苯乙酸丁酯
C.既能发生加成反应,又可发生取代反应
D . 在酸、碱溶液中都能发生反应
11.为了净化和收集由盐酸和大理石制得的CO 2气体,从下图中选择合适的的装置并连接。
合理的是
A .a-a ′→d-d ′→e
B .b-b ′→d-d ′→g
C .c-c ′→d-d ′→g
D .d-d ′→c-c ′→f
12.已知+m a X 和-n b Y 两种离子的电子层结构相同,则a 等于
A .b+m+n
B .b+m-n
C .b-m+n
D .b-m-n
13.X 、Y 、Z 三者均为短周期元素,已知X 元素有一种同位素不含中子,Y 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2倍,Z 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3倍。
下列化学式①XYZ 3、②X 2YZ 2、③X 2YZ 3、④X 2Y 2Z 2、⑤X 2Y 2Z 4、⑥X 4Y 2Z 2中,并非都存在.....的一组分子是
A .①②
B .④⑥
C .③⑤
D .②④
26.(15分)1mol 水蒸汽和炽热的焦炭反应生成水煤气,反应吸热131.4 kJ ·mol -1。
利用该反应生成的氢气和空气中的氮气合成氨,其反应的△H <0。
氨可以用于制备硝酸。
请回答:
(1)生成水煤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 ;
(2)合成氨需要在较大的压力下进行的原因是 ;
(3)温度过高或过低对合成氨的影响是 ;
(4)由氨生成HNO 3的各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5)某化肥厂由NH 3制备HNO 3,进而生产硝铵(NH 4NO 3)。
假设由氨氧化生成HNO 3的总产率是85%,而HNO 3和NH 3完全反应生成NH 4NO 3。
列式计算:
①从NH 3制取NH 4NO 3过程中,用于中和硝酸所需的氨占总的氨消耗量的分数; ②若氨的消耗总量为100 kg ,可生产NH 4NO 3的量。
27.(15分)下图中A~J均代表无机物或其水溶液,其中B、D、G是单质,B是地壳中含
量最高的金属元素,G是气体,J是磁性材料。
根据图示回答问题: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A,E ,I ;
(2)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是;
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是;
(3)J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反应后的溶液与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8.(15分)有一白色固体混合物,可能含有有的阴、阳离子分别是
为了鉴定其中的离子,现进行如下实验,根据实验现象,填写下列表格:
(1)取该粉末,加水后得到无色溶液,且未嗅到气味;用pH试纸测得溶液的pH为12。
(2)向溶液中滴加盐酸溶液,开始有沉淀生成,继续滴加,沉淀消失,同时有无色无味气
体逸出。
(3)尚待检验的离子及其检验方法
29.(15分)A和B是具有相同碳原子数的一氯代物,A-I转换关系如图所示:
根据框图回答下列问题;
(1)B的结构简式是;
(2)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是;
(3)上述转换中属于取代反应的是;(填写反应序号)
(4)图中与E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是;(填化合物代号)。
图中化合物带有的含氧官能团有种。
(5)C在硫酸催化下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6)I的结构简式是;名称是。
2008年高考理综化学试题(四川延考区卷)
参考答案
6.C 7.B 8.D 9.D 10.B 11.C 12.A 13.A
26.(15分)
(1)C (s )+H 2O (g )高温CO (g )+H 2(g ),△H = +131.4 kJ ·mol -1
(2)合成氨是体积减少的反应,加大压力有利于平衡向生成氨的方向移动
(3)温度过低反应速率慢;合成氨为放热反应,温度过高反应向氨分解的方向进行
(4)4NH 3+5NO ∆催化剂
4NO+6H 2O ,2NO+O 2=2NO 2,3NO 2+H 2O=2HNO 3+NO
(5)①中和硝酸所需的氨占总的氨消耗量的分数为
%46%10085.01
11=⨯+
②可生产NH 4NO 3 100kg×46%×111780--∙∙mol g mol
g =216kg
27.(15分)
(1)Fe 2O 3; Al 2O 3; AlCl 3
(2)2Al+NaOH+2H 2O=2NaAlO 2+3H 2; 3Fe+4H 2O 高温Fe 3O 4+3H 2
(3)Fe 3O 4+8HCl=FeCl 2+FeCl 3+4H 20; 2FeCl 3+Fe=3FeCl 2
28.(15分)
(1)
(2)
(
3)
29.(15分)
(1)
(2)
(3)④⑦⑧
(4)
H
;4
(5)2CH 3CH=CH 2+2H 2O −−−→−∆
,42SO H CH 3CH(OH)CH 3+CH 3CH 2CH 2OH (6)CH 3CH 2COOCH(CH 3)2;丙酸异丙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