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古诗两首_课件

合集下载

部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 第13课《唐诗五首——钱塘湖春行》课件(共20张PPT)

部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 第13课《唐诗五首——钱塘湖春行》课件(共20张PPT)

“钱塘湖”
钱塘湖,又称杭州西湖,坐 落于浙江杭州市中心,三面环山, 以“一山、二塔、三岛、三堤、 五湖”为基本格局,被誉为世界 著名的观赏性淡水湖泊。2011年, 因其独特的自然风光与深厚的人 文底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 入世界遗产名录,吸引了无数游 客前来欣赏。
“钱塘湖”
一山:孤山。 二塔:保俶塔、雷峰塔。 三岛:小瀛洲、湖心亭、阮公墩。 三堤:白堤(断桥)、苏堤、杨公堤。 五湖:外西湖、西里湖、北里湖、小南湖及岳湖。
译文:我最爱西湖东边的美景,总觉得游览不够,尤其是绿色杨柳荫 下的白沙堤。
赏析诗歌
1.本诗题目为《钱塘湖春行》,试着在诗中找一找“春 行”的“行(游)踪”。
孤山寺北
贾亭西
湖东
白沙堤
赏析诗歌
2.这首诗写的是什么季节的景象,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 来?写了这个季节的哪些景物?
这首诗写的是早春景象。从“早莺、 新燕、乱花、浅草”这些景物可以看 出。
诗歌还写了早春的“湖水、垂云、 杨柳、白沙堤”这些景物。
赏析诗歌
3.诗歌颔联描写很是生动活泼,赏析颔联“争”“啄” 两个字的妙处。
“争”是争相的意思,“啄”是衔 取的意思。这两个动词,细致传神地 刻画出了一幅早莺争着飞向朝阳暖树, 新燕啄泥衔草的动态场景,生动地展 示了初春的蓬勃生机。
赏析诗歌
4.“几处”为什么不是“处处”,“谁家”为什么不是 “家家”?
当堂检测
(1)白居易《钱塘湖春行》中,点出诗人观景的处所,描绘 初春湖面水天相接美景的诗句是:
孤山寺北贾亭西 , 水面初平云脚低 。 (2)白居易《钱塘湖春行》中,借莺燕的活动来传达春天来 临的信息并表达自己喜悦之情的诗句是:
几处早莺争暖树 , 谁家新燕啄春泥 。

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课件_第四单元第13课-古诗两首第一课时

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课件_第四单元第13课-古诗两首第一课时

1.练习用自己的话说说《望庐山瀑布》 描述的景象,注意运用积累的词语。 2.我会组词语。
紫( 紫色 )
疑( 疑问 )
尺(尺子)
绝(绝句)
返回
返回
三年级语文·下 【苏教版】
13. 古 诗第 一 两课 时 首
导入 作者 自学 字词 听读 感知 小结 作业 封底
1.我们背诵过许多古诗,李白、杜甫可 是唐代伟大的诗人,你会背诵他们写 的哪首诗?最好不要重复。
静夜思 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赠汪伦
李白 白游泾县桃花潭, 村人汪伦常酝美酒以待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 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一个“挂”字把瀑布像一条巨大的白 练从悬崖直挂到前面的河流上的壮观景 象就表现出来了,我们仿佛听见了震耳欲 聋的声响,看到了一泻千里的水流。
为什么瀑布让作者产生了“银河落 九天”的感觉?
“飞流”表现瀑布凌空而出,喷涌飞泻。 “直下”既写出岩壁的陡峭,又写出水流 之急。“三千尺”极力夸张,写山的高峻。 当作者看到凌空而出的瀑布,从陡峭的岩 壁喷涌飞泻,那种壮观的景象使他产生了 怎样的想象?
返回
1.学会生字“紫、尺、疑、绝”、多音字 “行”;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背诵古诗。 2.反复朗诵古诗,抓住重点字展开想象,感受 古诗描绘的生动画面,能用自己的话说说所 描绘的景象,初步感知诗句“动静结合、形 象比拟、夸张渲染、虚实结合”的用词之妙。
返回
吴 含 窗 炉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wú
hán
chuāng
太阳照射香炉峰升起淡淡的紫烟, 远远望去一条瀑布悬挂在山的前面。 飞速流淌的瀑布足足有三千尺, 令人怀疑那是银行倾落于九天。

古诗两首—独坐敬亭山课件(人教版新课标语文)

古诗两首—独坐敬亭山课件(人教版新课标语文)

这首诗是李白 离开长安后,经过 了长达十年的飘泊 生活,来到宣城时 所写。在长期的飘 泊生活中,他饱尝 了世态炎凉的滋味, 心中充满了孤独寂 寞的情感。
学习步骤: 读好题目、了解作者
看注释、想画面,理解诗意
反复品读、体会感情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众鸟:鸟儿们; 高飞尽:都飞远了(孤帆远影碧空尽); 孤云:一片白云; 独去闲:独自飘来飘去悠闲自在的样子。 ●从这两句诗句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李白很孤单、寂寞)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相看:对看;Βιβλιοθήκη 厌:满足。(“我”和敬亭山对看总不感到满足。)
古诗概意:天上几只鸟儿向远处飞去, 直到看不见影子;天上的那片云也悠闲 地飘向远方。我看着山,山看着我,怎 么看也不觉得满足。只有敬亭山才是我 最知心的朋友。
独:独自一人。
敬亭山:山名。在今安徽省 宣州市郊外。
李白(701-762), 字太白,唐代伟大的浪 漫主义诗人。他写了大 量歌颂祖国河山、揭露 社会黑暗和蔑视权贵的 诗歌。他的诗对后人有 深远的影响。
思考:此时的李白坐在 敬亭山上看到些什么?他 又在想些什么呢?
独坐敬亭山
李白
众鸟高飞尽, 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 只有敬亭山。

2016年三年级语文上册13古诗两首 敕勒歌(教科版)优秀PPT教学课件

2016年三年级语文上册13古诗两首 敕勒歌(教科版)优秀PPT教学课件

课文详解 二、课文理解
5、你知道为什么在敕勒族人的眼里, 他们觉得天空像自己生活的蒙古包, 也就是像他们的家呢?
这说明天空、草原在他们的眼 里就是他们的——(家)。
课文详解 二、课文理解
家在我们的心中,永远是我们 最感温馨和亲切的地方,所以,“天 似穹庐”这个比喻,既写出了草原的 空旷与辽阔,也表达出敕勒族人对 于草原的喜爱之情。请大家跟我一 起,读出这种喜爱来。
13、古诗两首(2)敕勒歌
资料宝袋
北朝民歌—是指南 北朝时期北方文人所创 作的作品。北朝民歌粗 犷质朴、坦率真诚,以 它特有的韵味和美学思 想,在我国民歌史上独 呈异彩。
预习检查
1、指名朗读《敕勒歌》。 2、指名认读生字和词语。
字词乐园
笼苍茫 径勒
字词乐园
笼:“⺮”有覆盖之势,“龙”的竖 弯钩舒展。 苍:下部撇、捺展开,竖弯钩要适度。 茫:“艹”要有覆盖之势,“亡”略 扁。
心灵感悟
这首诗歌不仅写出了草原的辽 阔雄伟、美丽富饶,而且表达了敕勒 族人民热爱家乡的感情。整首诗中画 面有静有动,色彩富于变化,仅用27 个字,就传达了如此丰富的内容。
随堂练习
1.填空 敕勒川,阴山下。
(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
(风吹草低见牛羊。)
随堂练习
2、《敕勒歌》是(北朝乐府民歌) 的代表作之一,它形象地展示出一 幅(辽阔雄伟 )、( 美丽富饶 ) 的北方大草原的画面。
课文详解 二、课文理解
敕勒川,阴山下。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 风吹草低/见牛羊。
课文详解 二、课文理解
6、让我们怀着这种喜爱之情,看看 诗歌的最后一句,看草原上更加令人 喜爱的是什么。齐读,——风吹草低, 现出了什么?

教科版三年级语文上册《13.古诗两首【第2课时】《敕勒歌》北朝民歌》课件

教科版三年级语文上册《13.古诗两首【第2课时】《敕勒歌》北朝民歌》课件

这首民歌,勾勒出了北国草原壮丽富饶的风光, 抒写敕勒人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豪情,境界开阔,音
调雄壮,语言明白如话,艺术概括力极强。
练:请你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下列诗句的意思。
(1)霜叶红于二月花 (2)风吹草低见牛羊
答案:
(1)经秋霜打过的枫叶,比二月里盛开的鲜花还要红艳。 (2)一阵风吹过,野草低伏,露出了一群群肥壮的牛羊。
教科版三年级语文上册
整体感知
这是一首北齐所唱的民唱,它唱出了草原的辽阔和牛羊的
繁盛,唱出了大草原的壮美景色。前两句,写敕勒川的位置。
把天比作穹庐,非常贴切,同时又让我们想起游牧民族的圆顶 帐篷和他们的生活;后两句,用“天苍苍”和“野茫茫”形容
草原上的所见,给人以无限辽阔的感受。而“风吹草低”一句,
教科版三年级语文上册
我会写
lǒnɡ

书写指导
扁;“龙”的横不宜太 长,竖弯钩要舒展。
教科版三年级语文上册
cānɡ

书写指导
中间的撇与捺要舒展, 竖弯钩横向不超出捺。
教科版三年级语文上册
mánɡ

书写指导
“艹”要有覆盖之势, “亡”略扁。
教科版三年级语文上册
我会认


教科版三年级语文上册
易读错字
教科版三年级语文上册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穹庐:用毡布搭成 的半球形帐幕。 笼:笼罩。
天像圆圆的大屋顶,笼罩在原野上。
教科版三年级语文上册
天苍苍,野茫茫。
苍:青色。 茫:辽阔,深远, 看不到边际。
蓝蓝的天底下,草地一眼望不到边,
教科版三年级语文上册
风吹草低见牛羊。
见:同“现”,显现。
风吹过来,草低下了头,露出了一群肥 壮的牛羊。

《古诗两首》的课件

《古诗两首》的课件
山行:在山里走。
(第二课时)
2015-1-20
配乐
山 行
[唐] 杜牧
远 上 寒 山 石 径 斜, 白 云 生 处 有 人 家。 停 车 坐 爱 枫 林 晚, 霜 叶 红 于 二 月 花。
小径
斜坡
枫叶
停车
远近
于是
山行 远上寒山石径斜, 白云生处有人家。
山行:在山里走。 寒山:深秋时节的山。 径:小路。
金秋时节
景色宜人
• 层林尽染 • 天高云淡 • 秋高气爽 • 五谷丰登 • 春华秋实
2015-1-20
叠翠流金 大雁南飞 山河壮美 瓜果飘香 秋收冬藏…
一群大雁排成大大的“人” 字往南飞。 梨树挂起金黄的灯笼。 •苹果露出红红的脸颊。 •稻海翻起金色的波浪。 •高粱举起燃烧的火把。„„
2015-1-20
枫叶为掌状,有五个“手指”,上具有锯齿基 部为心形,上面为中绿至暗色,秋季变为黄 色至橙色或红色。
远处高山山间小路曲曲弯弯, 深山密林中升腾着缕缕炊烟。 停车是因为我爱看枫林晚景, 经霜的红叶比春花更加鲜艳。
山行[唐]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 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
赠刘景文
苏轼
荷尽/已无/擎雨盖,
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 正是/橙黄/橘绿时。
荷尽/已无/擎雨盖,
•荷花凋谢连那擎雨的荷叶也枯萎了
菊残/犹有/傲霜枝。
只有那开败了菊花的花枝还傲寒斗霜。
2015-1-20
ß
荷 尽
2015-1-

2015-1-20
荷尽菊残道寒秋
2015-1-20
一年/好景/君须记, 正是/橙黄/橘绿时。

【教科版适用】三年级语文上册《13.古诗两首【第2课时】《敕勒歌》北朝民歌》课件

【教科版适用】三年级语文上册《13.古诗两首【第2课时】《敕勒歌》北朝民歌》课件

秋夕 [唐]杜牧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习题源于《典中点》的“基础练习”
一、给下面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用“√”标出来。 石径 √) ﹒(jīng jìng 敕勒川 (chì √ chī) ﹒ √ ) 穹庐 ﹒(qóng qióng 山行 √) ﹒(háng xíng
青色 苍:____________________ 。 同“现”,显现 见:____________________ 。
(3)读读上面的诗句,发挥想象,写写你看到了什么。 青色的天空广阔无边,碧绿的草原一望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际,一阵风吹过,野草低伏,露出了一群群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壮的牛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敕勒歌》描写了哪些景物?给我们呈现的是什么画面?
描写了大草原、阴山、天空、草、牛羊等景物。 给我们呈现了一幅广阔壮美、空旷高远、草木茂盛、
牛羊肥壮的画面。
课文结构
敕 勒 歌
位置:阴山下 天:苍苍,似穹庐
野:茫茫,见牛羊
辽阔壮美
殷实富足
景色
课文主旨
《敕勒歌》描绘了阴山脚下土地辽阔、牧草丰茂、
远上寒山石径斜 2.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 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将诗句补充完整。
(2)解释下列字词。 石头小路 石径:________________ 。
因为 坐:__________________ 。 喜爱,喜欢 爱:__________________ 。 指霜后变红的枫树叶 。 霜叶:____________________

《古诗两首(锄禾、悯农)》课件

《古诗两首(锄禾、悯农)》课件
21、古诗两首
《古诗两首(锄禾、悯农)》
shēn 这首诗选自《悯农二首》,是唐代诗人李 绅
sòng
写的,他的诗很有名气,为世人所传 诵。
《古诗两首(锄禾、悯农)》
这首诗选自《悯农 二首》,是唐代的大诗 人李绅写的 。他的诗 很有名气,为世人所传 诵。
《古诗两首(锄禾、悯农)》
pán lì jiē xīn kŭ
qiān cāng wàn xiāng
千 仓 万箱
《古诗两首(锄禾、悯农)》
读一读
你能做到吗?
儿歌
pèng pèng
大米饭,喷 喷 香,农民伯伯种的粮。
chā yāng
春天育苗又 插 秧,夏天还要地里忙。
zhù yì
luàn sǎ
我们吃饭要 注 意,不要 乱 洒米和汤。
《古诗两首(锄禾、悯农)》
写农民大丰收的句子是
《古诗两首(锄禾、悯农)》
1、 禾:
当午:
盘中餐: 皆:
2、我想对农民伯伯说:(
我要对浪费粮食的人说:

)!
3、填空
一( )古诗 一( )米
一( )汗
)!
《古诗两首(锄禾、悯农)》
谁还记得《锄禾》这 首古诗?能给大家背一背吗?
《古诗两首(锄禾、悯农)》
mǐn 《悯农》 可怜的作者:李绅
《古诗两首(锄禾、悯农)》


写农民可怜生活的句子是


《古诗两首(锄禾、悯农)》
农 农民 农业 《古诗两首(锄禾、悯农)》
收收入 丰收 收到 收获
《古诗两首(锄禾、悯农)》

万一 千万 成千上万
《古诗两首(锄禾、悯农)》
空闲 休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千里江陵(lí nɡ)一日还[huán]。
• 前两句诗的意思:

早晨辞别云霞中的白帝城,当 天就可以回到千里之遥的江陵。
早发白帝(dì )城 两岸猿(yuán)声啼(tí )不住,
轻舟已过万重[chónɡ]山。
• 后两句诗的意思:

耳边刚刚还听到两岸猿猴不停 的叫声,小船就已经顺流而下穿过 了重重叠叠的山岭。
• 古诗背景
公元759年,李白被流放夜郎(今 贵州桐梓),经过十五个月的长途跋 涉到达白帝城时,突然传来大赦的消 息,李白满怀对生活的憧憬乘船顺流 而还,写下这首诗,抒发了重获自由 的欢愉和喜悦之情。
早发/白帝(dì )城
朝[zhāo]辞 (cí ) /白帝/ /彩云间, 千里/江陵(lí nɡ)/ /一日还[huán]。
两岸/猿(yuán)声/ /啼(tí )不住,
轻舟/已过/ /万重[chónɡ]山。 [唐]李白
结合你对诗句的理解,把词语补充整。
( 彩云缭绕 )的白帝城 ( 千里之遥 )的江陵
( 长江两岸 )的猿

轻快
)的小舟
( 一座又一座 )的山岭
早发白帝(dì )城 朝[zhāo]辞(cí )白帝彩云间,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语文(S)版
三年级上册
13
古诗两首
李白
《早发白帝城》
杜甫
《绝句》
早发白帝(dì )城
朝[zhāo]辞(cí )白帝彩云间, 千里江陵(lí nɡ)一日还[huán]。
两岸猿(yuán)声啼(tí )不住,
轻舟已过万重[chónɡ]山。 [唐]李白
• 诗人简介
李白(公元701—公元762), 唐代诗人。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 籍陇西成纪(今甘肃天水附近)。作 品极富浪漫色彩,感情强烈,善用比 兴,夸张的表现手法,形成了豪放纵 逸的艺术风格,被称为“诗仙”。
[唐]杜甫
绝句
两个/黄鹂/ /鸣翠(cuì )柳,
一行/白鹭(lù) / /上青天。
窗含(hán) /西岭( lǐnɡ ) / /千秋雪, 门泊[bó] / 东吴(wú) / /万里船每句
五个字的叫五言绝句,每句七
个字的叫七言绝句。也有六言 绝句,但比较少见。
早发白帝(dì )城
朝[zhāo]辞(cí )白帝彩云间, 千里江陵(lí nɡ)一日还[huán]。
两岸猿(yuán)声啼(tí )不住,
轻舟已过万重[chónɡ]山。 [唐]李白
绝句
两个黄鹂鸣翠(cuì )柳,
一行白鹭(lù)上青天。
窗含(hán)西岭( lǐnɡ )千秋雪, 门泊[bó]东吴(wú)万里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