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法律知识测试卷

合集下载

小学生法律知识试题

小学生法律知识试题

小学生法律知识试题班级姓名分数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三个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共20题,每小题3分)1、营业性歌舞厅、酒吧、网吧等未成年人不适宜进入的场所,应当设置明显的()标志,不得允许未成年人进入。

A.未成年人禁止进入B.小学生禁止进入C.衣冠不整者禁止进入2、根据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侵害被监护的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的,()。

A.应当依法承担责任B.不承担责任C.视情况而定3、某初级中学为追求升学率,将年级成绩最差的三名学生除名,该中学侵犯了未成年学生的()。

A.人格尊严B.隐私权C.受教育权4、如果发生未成年人合法权益受到侵犯,()有权予以劝阻、制止或向有关部门提出检举或控告。

A.父母或其他监护人B.国家机关C.任何组织或个人5、在公车上看到小偷正要偷东西,你应该怎么做?( )A.见义勇为,和小偷搏斗B. 悄悄的当作没看见C. 动动脑子巧妙地提醒那个被偷的阿姨注意自己的钱包6、对无行为能力的未成年人的信件由()开拆外,任何组织或个人不得开拆。

A.其班主任老师 B.其父母或者其监护人C.未成年人自己7、中学生王某偶然得知同学李某有尿床之疾,便在同学中广而告之,王某的做法侵犯了李某的()。

A.隐私权B.人格尊严C.人身安全8、某地发生多起学生安全事故,家长十分担心在某小学就读的孩子的安全,就在孩子的书包里放了一把10厘米长的匕首,对此认识正确的是:A.孩子在书包里放匕首,可以在歹徒行凶时进行一定的正当防卫B.未成年人携带管制刀具,有违法律规定,不值得提倡C.只要不将匕首拿出来,放在包里也可以给孩子壮壮胆9、小强对小明说,有人欺负他,让小明和自己去教训那个人一顿,下列哪种行为是错误的?()。

中小学法律知识试题

中小学法律知识试题
A.凡适龄儿童,少年都要入学接受规定期限的义务教育 B.全国各个地区,都要实施义务教育 C.凡实施义务教育的学校,都必须接受国家管理和监督
8.对违反学校管理制度的学生,学校应当予以()。
A.开除 B.批评教育 C.批评教育,不得开除
9.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应当平等对待学生,关注学生的(),因材施教,促进学生的充分发展。
A. 学费 B.学费,杂费,住宿费 C.学费,杂费
6.某镇居民江某认为读书无用,强令读初二的女儿辍学经商。在多方调解无效的情况下,镇政府申请法院依法强制执行。迫于法律的威慑力,江某表示立即送女儿上学。这体现了义务教育具有()。
A.基础性 B.国家强制性 C.免费性
7.义务教育的普遍性是指()。
9.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应当平等对待学生,关注学生的(B),因材施教,促进学生的充分发展。
A.年龄差异 B.性格差异 C.个体差异
10.教师应当尊重学生的人格,不得歧视学生,不得对学生实施(C)的行为,不得侵犯学生合法权益。
A.体罚 B.体罚,变相体罚 C.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严
一。单项选择题(1-10题)
3。新义务教育法规定,国家实行()年义务教育制度。
A.九 B.十 C.十二
4.根据义务教育法的规定,国家,社会,学校,家庭依法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的权利。
A.初级教育 B. 基础教育 C.义务教育
5.新义务教育法规定,实施义务教育,不收()。
A.年龄差异 B.性格差异 C.个体差异
10.教师应当尊重学生的人格,不得歧视学生,不得对学生实施()的行为,不得侵犯学生合法权益。
A.体罚 B.体罚,变相体罚 C.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严

中小学教师法律法规知识的试题及答案

中小学教师法律法规知识的试题及答案

中小学教师法律法规知识的试题及答案对于教师来说, 基础的法律法规知识是必须掌握的, 同时也是影响学生树立正确三观的因素。

下面是为你整理的教师法律法规考试试卷, 希望对你有用!教师法律法规考试试卷选择题1.侵权人因同一行为应当承担行政责任或者刑事责任的, 依法承担侵权责任。

( )A:影响;B: 不影响;C: 不需要。

2.教唆、帮助他人实施侵权行为的, 与行为人承担连带责任。

A:应当;B: 无需;C: 不必。

( )3.根据法律规定推定行为人有过错, 行为人不能证明自己没有过错的, 承担侵权责任。

A:应当;B: 视实际情况;C: 部分。

( )4.侵害他人造成死亡的, 应当赔偿丧葬费和。

( )A:医疗费;B: 护理费;C: 死亡赔偿金。

5.在处理医疗侵权案中, 发生《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与《侵权责任法》规定的条款不一致的情形时, 应执行。

( )A:患方有利原则选择适用法律;B: 医方有利原则选择适用法律;C: 《侵权责任法》。

6、为了预防和处理中小学生人身伤害事故, 保护中小学生的合法权益, 维护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 根据__________、《中华人名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行政法规, 结合江苏省实际制订了《江苏省中小学生人身伤害事故预防与处理条例》。

( )A.《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B、《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C.《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7、江苏省中小学生人身伤害事故预防与处理条例》是__________起施行的。

( )A.2007年3月1日B.2007年1月1日C.2008年1月1日8、学校、幼儿园的教职工应当尊重未成年人的________不得对未成年学生和儿童实施体罚、变相体罚。

( )A.个人志愿B.人身自由C.人格尊严9、江苏省行政区域内未满_______周岁公民的保护, 适用于《江苏省未成年人保护条例》。

( )A.十四B、十六C、十八10、中小学学校校园周边__________范围内不得设立营业性歌舞娱乐场所、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等不适宜未成年成活动的场所。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20以内的法律常识题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20以内的法律常识题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20以内的
法律常识题
1. 以下那些属于法律?
A. 向老师请假
B. 不让人打搅正在研究的人
C. 不进禁止通行的区域
答案: C
2. 小明到学校门口的便利店买水,付了10元,便利店老板找了5元给小明,小明应该:
A. 把5元找回来
B. 快乐地离开
C. 自认倒霉
答案: B
3. 如果有人骚扰你,你应该:
A. 好好说话,劝说对方离开
B. 大声呼救
C. 找老师或保安帮助
答案: C
4. 以下哪些行为是不文明的?
A. 拉扯书包
B. 大声喧哗
C. 乱扔垃圾
答案: B、C
5. 以下哪些行为可能会引起火灾?
A. 摆放易燃物品在电热毯上
B. 乱扔烟蒂
C. 把水壶放在墙边上答案: A、B
6. “红绿灯”是用来:
A. 指示方向
B. 指示距离
C. 表示交通信号
答案: C
7. “借用别人的东西要还回去”是一种:
A. 科学D.文明 C.法律
答案: B
8. “遵守规则”是一种:
A. 科学
B. 文明
C. 法律
答案: B
9. “爱护公共设施”是一种:
A. 科学
B. 文明
C. 法律
答案: B
10. 以下哪些行为是不安全的?
A. 次烤火
B. 下河游泳
C. 爬树玩答案: A、B、C。

全国中小学法律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

全国中小学法律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

全国中小学法律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全国中小学法律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在学习和工作的日常里,我们都可能会接触到试题,试题可以帮助参考者清楚地认识自己的知识掌握程度。

什么样的试题才是科学规范的试题呢?下面是店铺帮大家整理的全国中小学法律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法律知识网络竞赛题(刑法部分)一.多项选择题1.( ABC )的犯罪分子,在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在任何时候再犯上述任一类罪的,都以累犯论处。

A.危害国家安全犯罪B.恐怖活动犯罪C.黑s会性质的组织犯罪D.故意杀人2.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时符合( ABCD )条件的,可以宣告缓刑。

A.犯罪情节较轻B.有悔罪表现C.没有再犯罪的危险D.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

3.对累犯以及因故意杀人.强x.抢劫.绑架.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或者有组织的暴力性犯罪被判处( AC ),不得假释。

A.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的B.三年以上有期徒刑C.无期徒刑的D.死缓4.依法受过刑事处罚的人,在( BC )的时候,应当如实向有关单位报告自己曾受过刑事处罚,不得隐瞒。

A.升学B.入伍C.就业D.参加社会活动5.明知是( ABCD )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而掩饰.隐瞒其来源和性质的,构成洗钱罪。

A.犯罪B.黑s会性质的组织犯罪C.恐怖活动犯罪D.贪贿赂犯罪6.犯( ABD )罪,为窝藏赃物.抗拒抓捕或者毁灭罪证而当场使用暴力或者以暴力相威胁的,依照抢劫罪定罪处罚。

A.盗窃B.诈骗C.敲诈勒索D.抢夺二.单项选择题1.我国刑法规定已满( B )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A.14周岁B.16周岁C.18周岁D.20周岁2.醉酒的人犯罪,( A )刑事责任。

A.应当负B.不负C.应当减轻D.可以减轻3.如果被教唆的人没有犯被教唆的罪,对于教唆犯,可以( B )。

A.不处罚B.从轻或者减轻处罚C.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D.按照主犯处罚4.审判的时候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不适用死刑,但( B )的除外。

2020年中小学生法律知识竞赛练习题(附答案)

2020年中小学生法律知识竞赛练习题(附答案)

2020年中小学生法律知识竞赛练习题(附答案)2020年中小学生法律知识竞赛练习题附答案一、选择题(从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最符合题意的答案)1、我国的根本法律是(C),其他任何法律都不能与其相抵触。

A、《刑法》B、《未成年人保护法》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D、《教师法》2、下列哪种场所或者机构所在地,除寒假、暑假和星期日外,应当每日升挂国旗?(D)A、北京天安门广场、新华门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C、外交部D、全日制学校3、法律规定:国徽及其图案可以用于下列哪种情况?(D)A、商标、广告B、日常生活的陈设布置C、私人庆吊活动D、法院4、在马路的十字路口,尽管车杂人多,可由于行人车辆各行其道,红灯停绿灯行,穿梭有序,结果是有条不紊,道路畅通无阻。

它告诉我们?(A)A、要遵守交通规则B、社会生活要有规则C、遇事要互相礼让D、如果两边没有车,即使是红灯也可以通过5、下列选项错误的是?(D)A、各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自己的语言文字的自由B、各民族都有保持自己的风俗习惯的自由C、各民族都有改革自己的风俗习惯的自由D、在少数民族地区7、当“我”独自在家时,下列哪个行为容易发生危险:(D)A、要锁好防盗门C、入夜开灯后拉好窗帘B、不要给陌生人开门D、当有人敲门时,先打开门,再问对方是谁8、中华人民共和国(B)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A、人民B、公民C、群众D、自然人9、小学生虽然年纪小,但是同样对自己创作的作品享有著作权。

著作权不包括下列哪个内容?(D)A、决定是否公开发表自己的作品C、获得稿费B、在自己创作的作品上写下自己的真实名字D、任何人不得引用10、公民的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受到侵害的,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D)A、有权要求停止侵害C、有权要求消除影响B、有权要求恢复名誉D、有权要求解决升学、就业问题11、应当对未成年人免费或者优惠开放的场所不包括?D()A、博物馆B、科技馆C、图书馆D、歌舞厅12、当父母不管我们时,下列做法错误的是?(C)A、向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求助C、离家出走B、向有关部门求助,可以打“110”报警D、打“12355”热线求助13、儿童必须到校接受义务教育的起始年龄一般是(C)周岁B、6C、7D、814、教育部规定“保证小学生每天睡眠(C)小时”A、6B、8C、10D、1215小明因作业出错,被老师罚抄50遍,下列哪个选项是错误的?(B)A、老师这种变相体罚的教育方式是违法的B、老师是出于教育学生的目的,可以采用这种教育方式C、体罚方式会严重伤害了小学生的身心健康D、老师要尊争学生的人格尊严16、我国实行(A)年义务教育制度?B、6C、5D、1217、下列行为符合交通规则的是哪一项?(D)A、和父母在机动车上散步C、10岁的小明骑自行车上学18、下列做法错误的是?(C)A、等车时,应依次排队,站在道路边或站台上等候B、上车时,应等汽车靠站停稳再上车C、乘车时,可以把手伸出车窗外D、上车时,先让车上的乘客下完车,再按次序上车19、下列在公共场所中不文明的行为是?(C)A、在图书馆时安静、不大声喧哗C、在看演出时大声打手机20、下列行为中,不环保的是?(B)A、不随手乱丢垃圾C、不乱扔废电池21、下列不属于塑料的危害?(D)A、影响农作物吸收养分和水分,将导致农作物减产B、随意丢弃塑料袋C、废旧塑料很难降解,对生态环境造成潜在危害D、塑料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便利22、下列行为符合交通跪着的是哪一项?(D)A、和父母在机动车道上散步C、10岁的小明骑自行车上学B、为走近路钻过马路上的行人护栏D、小红自己走过街天桥23、下列哪个不是义务教育阶段“两免一补”政策的内容(D)A、免杂费B、免书本费C、补助寄宿生生活费D、免除学费24、年满12周岁方可驾驶(B)A、人力车B、自行车C、摩托车D、三轮车25、在节约能源、保护环境方面,下列哪项行为是不正确的?(B)A、不用一次性筷子B、是用塑料袋购物C、节省纸张和铅笔等学习用品D、爱惜树木,保护森林26、《民法通则》规定,十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是?(D)A、无民事行为能力C、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27、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B)A、十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可以进行与他的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活动B、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所有民事活动都不需要法定代理人同意C、不满十周岁的未成年人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D、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的民事活动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28、公民最基本的人身权是什么?(A)A、生命健康权B、姓名权C、肖像权D、隐私权B、部分民事行为能力人D、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29、燃放烟花爆竹时,下列哪个选项是不安全的行为?(C)A、购买烟花爆竹到公安、质检等部门认定产品合格的商品购买B、点烟花爆竹时,脸不要贴得太近,以免炸伤面部和眼睛C、发现烟花爆竹不响时,急忙上前察看D、不随意拿在手中燃放30、(B)不得在中小学的教室、寝室、活动室和其他未成年人集中活动的室内吸烟。

中小学法制安全知识竞赛测试题附答案

中小学法制安全知识竞赛测试题附答案

中小学法制安全知识竞赛测试题附答案最新中学校法制平安学问竞赛测试题附答案一、单选题。

(共20题,每题3分,共60分):1、毛毛(14岁)常仿照爸爸吸几口烟,爸爸也没有制止。

毛毛的爸爸这种行为( )。

A.属于违法行为B.不违C.属于家庭内部问题,法律不予过问2、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将( )等列为未成年人的不良行为加以禁止。

①、旷课、夜不归宿②、上课迟到早退③、考试作弊④、进入营业性歌舞厅A.①③④B.③④C.①④3、小军(15岁)因抢劫被抓了起来,学校随后将他除名。

由于小军年龄尚小、又是协从,法院依法对他免于刑事惩处。

小军要求回校读书,学校加以拒绝。

学校做法( ) 。

A.合法B.与法律无关C.不合法。

4、未成年人的父母是未成年人的监护人。

假如父母经常虐待未成年子女,没有尽到监护人的责任,父母的监护权能不能被剥夺?( )A.不能B.只能被剥夺一部分C.能5、我国实行九年义务教育,这是( )规定的。

"义务教育"带有强制性,它要求适龄的未成年人。

A.教育法,尽可能入学B.义务教育法,必需入学C.未成年人爱惜法,必需入学6、小牛父母离了婚,15岁的他判归妈妈抚养,爸爸每月给他500元生活费。

有一次,小牛骑车把一位老大爷撞伤了,老大爷花了住院费、医药费等共6000多块钱。

小牛妈妈凑不出这笔钱,就让小牛去找爸爸再要2000元。

可他爸爸说,你已归你妈妈抚养,她是你的监护人,出了事她应当负责,与我无关。

请问,小牛爸爸说法对吗? ( )A.有道理,这笔钱他可以出也可以不出B.不对,违反了法律的规定C.对,由于他已不是小牛的监护人了7、依据未成年人爱惜法规定,学校应当敬重同学的( ),不得任凭开除未成年同学。

A.受教育权B.人格尊严C.隐私权8、依据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规定,营业性歌舞厅以及其他未成年人不适宜进入的场所,应当设置明显的( )标志。

A.未成年人禁止进入B.学校生禁止进入C.衣冠不整者禁止进入9、依据未成年人爱惜法规定,有关主管部门和经营者应当实行措施,对进入营业性( )的中学校生优待开放。

小学生法律知识的相关测试题目

小学生法律知识的相关测试题目

小学生法律知识的相关测试题目对于小学生来说,是普及法律知识的最好的年龄,那么,小学生法律知识的相关题目是什么呢?下面是店铺为你整理的小学生法律知识的题目,希望对你有用!小学生法律知识的题目判断题1、未成年学生不得进入营业性歌舞厅。

( )2、未成年学生的监护人就是未成年学生的父母。

( )3、被父母遗弃的未成年学生有权向公安机关请求保护。

( )4、父母对子女有抚养教育的义务,子女对父母有赡养扶助的义务。

( )5、子女可以随父姓,也可以随母姓。

( )6、父母与子女间的关系,因父母离婚而消除。

( )7、任何人不得在未成年人集中活动的室内吸烟。

( )8、小明被父母遗弃,他找到老师,老师说,这事儿学校管不了,你找公安局吧。

( )9、小学生旷课的,学校应当及时与其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取得联系。

( )10、小刚小学数学奥林匹克竞赛获得一等奖,父母非常高兴,说,咱们喝点啤酒庆贺一下。

( )11、学校对有不良行为的未成年学生不得歧视。

( )12、学校不得使未成年学生在危及人身安全、健康的校舍和其他教学设施中活动。

( )13、未成年人应当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和自立自强能力,遵守法律及社会公共行为规范。

( )14、学校应当聘任从事法制教育的专职或者兼职教师。

( )15、对未成年人的信件,其父母或监护人可以开拆。

( )小学生法律知识的题目选择题1、大龙作业字迹潦草,教师强迫他写500遍,对教师应当______A、给予行政处分B、给予行政处罚C、不承担法律责任2、明知校舍有倒塌的危险而不采取措施,致使校舍倒塌,造成伤亡的,应当追究______.A、刑事责任B、行政责任C、民事责任3、某小学生在参加学校组织的街道清雪活动中,受到意外伤害,由______A、学校B、街道办事处C、父母4、一学生违反校规,被学校罚款100元,应当______A、返还被罚款项B、肯定学校的处罚5、学校应当尊重未成年人的受教育权,不得______A、随意开除B、处罚6、______应设立、改善卫生保健设施,组织学生定期进行体检,并适当把对学生进行青春期教育和生活指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洋县中小学生法制教育测试题
(小学四年级——高中二年级 测试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学生的健康成长是家庭和社会的共同期望,让我们一起学法用法,有效预防和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共同创造美好明天!
共青团洋县县委 洋县少工委 洋县教育体育局 2017年4月
一、案例分析题(80分,请依据给定案例资料,回答相关问题。


1、哥们义气害了他(18分)
小王与小顾是同校同学,小王读八年级,小顾读七年级。

一天二人发生口角,小王顺手打了小顾一下,不当一回事就扬长而去。

不想小顾人小气盛,当晚就约了几个小哥们找到小王家,要给小王给一点颜色看看,由于小王不在家,就在外面砸门吵闹一阵。

小王回家知道后,第二天连续三次找小魏帮助,小魏自认为是小兄弟们的带头大哥,欺侮小兄弟就是给他小魏难看,所以一口答应,当即叫了一个朋友,准备了一把长砍刀,到校门口等候,当小顾放学刚走到校门,上去对准小顾就是一刀。

小顾经抢救虽脱离危险,但颅骨骨折,构成九级伤残。

小魏家境贫困,母亲体弱,小魏犯罪后其母举债请律师,到处奔走,劳累、忧
郁成疾,在得知小魏被判处5年有期徒刑后竟一病不起,撒手人寰,其父说:“这不争气的儿子一刀下去,活活追去了他母亲的命,弄得我家破人亡”。

小王是独生子,家里不仅要承担请律师、经济赔偿等难以承受的负担,而且案发前正值小王初中毕业面临中考,在他进监狱的时候,职高的录取通知书也寄到了家中,他的犯罪断送了自己的学业、前途,也毁掉了家庭的幸福。

小顾也是独生子,受害致残,今后一辈子怎么办,父母整日以泪洗脸。

小魏的一刀不止毁了小顾一人,而是一刀毁了三个家。

(1)同学之间为一点小事就动手动脚,对不对?(3分)小王顺手打人,认为丢了面子之后,又找小魏帮忙报复,你认为小王当初有没有意识到会出现这么严重后果?(3分)
(2)小顾人小气盛,为琐碎小事到小王家闹事,最终被砍致残,这是他当初想要的结果么?(3分)
(3)小魏自认为是“带头大哥”,应该为“小弟”出头,以致持刀故意伤人被判刑。

以后遇到类似事件,你会去当这个“带头大哥”么?(3分)你会因为受了一点点委屈去找人帮忙出头打架么?(3分)在这件事情中,你认为小王、小顾、小魏3个同学,谁做的是正确的?(3分)
2、为了上网去打劫(13分)
14岁的小兴,自打接触网络游戏后,就着了迷,经常往网吧里钻。

苦于家里管得严,小兴就想出这么一招:每天一大早打着上学的旗号,背着书包直奔网吧,差不多到放学点儿了再回家。

就这样持续了半年多时间,小兴不仅把父亲给的学费等都送进了网吧,还因为钱不够,不断向父亲索要周末补习费等各种费用。

后来到期末,小兴拿不回成绩单,父亲起疑找到学校,才知道儿子竟然已经半年没有上学,学校竟然也从来没有和家长沟通!而就在小兴父亲深受打击的时候,又传来另一个“噩耗”:小兴因为上网缺钱,从家里拿了水果刀去打劫了一名女学生,女生家长给的2020元报培训班的费用被小兴抢走,结果小兴很快就被公安机关抓捕,被人民法院判处三年有期徒刑,最终学业中断、入狱服刑。

(1)偷盗他人2020元和抢劫他人2020元,同样是2020块钱,法院在判决时,哪个行为会判的更重一些?(3分)
(2)学校、家长平时教导我们,不要沉迷于网络,但是好多同学不听,认为那都不是事,认为自己都很理智,不过就是玩玩,怎么会沉迷其中,而通过小兴的这个事例,你有什么启发?(5分)
(3)有些学生没按时到校上学、时不时的逃课,班主任老师会及时通知家长,有时还让学生把家长请到学校,对此,有些同学非常反感,认为是班主任告了自己的黑状,但是,通过小兴的事例,你觉得你所在的班级班主任让通知家长到校这种做法对么?(3分)如果班主任长期不管不问,你所在的班级会不会也出现小兴这种事例?(
3分)
3、好学生由好到坏(11分)
15岁的八年级学生庄海在七年级时就加入了共青团,当选为班长,工作负责、学习优良,先后评为三好学生、优秀共青团员。

有一天与父母告别后准备回家时,发现一个八年级学生在他父母后面做鬼脸,这本来是一件很小的事情,问一问、说一说,都可以解决问题,但是庄海非常生气,认为是对自己父母的侮辱,竟和几个同学一起上去教训他一顿。

原以为被教训者不会怎样,没想到却引起这个学生邀约一帮人来报复。

为了不甘示弱,又发生了对报复者的报复,在双方殴打中,庄海拿出随身带的一把刀捅上去,造成一死一伤,法院判处庄海犯故意伤害罪,在监狱里,庄海面对铁窗、铁门,回顾这不该发生事,无限悔恨。

(1)有些学校以学习成绩好坏、平时一贯表现为依据,对学生贴上“好学生”或者“坏学生”的标签,认为违法犯罪往往只会发生在“坏学生”的身上,“好学生”是什么都好、样样都好,但是,通过庄海的事例,你认为所谓的“好学生”会不会也出现违法犯罪行为?(3分)
(2)诸多事例证明,同学之间出现矛盾纠纷,动手动脚、提刀弄棒往往是发生恶性犯罪事件的前兆。

你认为这种说法对不对?(3分)为什么?(5分)
学校 班级 姓名
4、同学之间应相互尊重(18分)
15岁的女学生孙平是个自尊心很强的姑娘,因从小不慎落下了残疾后,除了自卑以外,她特别忌讳别人拿她的残疾取乐。

读八年级时,同班的男生杨立还偏爱开玩笑,不是逗这个同学几句,就是给那个同学起个外号。

他不仅经常拿孙平的残疾取乐,还给孙平起了一个外号,孙平非常气恼。

一天中午放学后,孙平背着书包准备回家,刚出校门,突然被一群小学生团团围住。

他们拍着手,跳着脚,有节奏的喊着杨立给孙平起的外号。

受到侮辱的孙平气得直掉眼泪。

她知道又是杨立搞的鬼。

从此,孙平对杨立怀恨在心,开始伺机寻找报复杨立的机会。

这天中午,孙平约杨立到村里的小树林里玩,杨立爽快地答应了。

他们一起来到小树林的深处,刚才还有说有笑的孙平,脸突然往下一沉指着杨说:“你知道我为什么叫你到这里来吗?”杨立还没反应过来是怎么回事,就被早有准备的孙平抱住。

随后,孙平突然又从腰间抽出一把水果刀,朝杨立腹部狠狠刺去。

杨立在惨叫中跪倒在地,鲜血不断从伤口涌出,杨立用颤抖的声音指着孙平问:“你为什么要杀我,……你竟敢杀人,你要杀死我……”孙平咬牙切齿的说:“我今天就是要来教训你的,让你再给我起外号……”。

说着更用力的朝杨立的身上刺下去。

经过一番痛苦的挣扎,杨立流尽了最后一滴血。

结束了他短短的一生。

孙平拿一把铁锹,挖了一个坑,一边挖还一边说:“让你给我起外号,让你给我起外号!……”坑挖好了,孙平抬脚狠狠将杨立踢进坑里。

将杨立掩埋后,孙平拍拍身上的土,骑着自行车子回家了。

最终,16岁的少女孙平因犯故意杀人罪判处有期徒刑19年。

(1)我国《刑法》第17条规定:“已满16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死亡、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你觉得法院之所以判处15岁的孙平19年徒刑,主要依据是什么?(3分)随着年龄的增长,在这次测试之前,你知道年满14周岁就要负刑事责任这个规定么?(3分)你认为所谓“负刑事责任”的意思是指坐牢么?(3分)
(2)杨立的一句玩笑话,导致自己没了命;孙平的自卑、冲动、歇斯底里,致使自己坐牢19年。

你认为,在学生健康成长的道路上,名列前茅的学习成绩、对人礼貌尊重友好相处,这两个方面哪个最重要?(3分)为什么?(6分)
5、敲诈勒索终被抓(20分)
16岁的小朱与15岁的小李是九年级的同班同学,平时就好自称大,恃强凌弱;二人家庭经济都较困难,很羡慕有钱的同学穿名牌。

一天,一个低年级学生穿了一双耐克鞋在路上一脚把一块石头踢到小朱的身上,小朱很生气想教训教训这个小同学。

小李一看一双新的耐克鞋,就说把这双鞋换过来穿穿算了,小同学不肯,二个人上去一下把他按在地上,小朱往他屁股上一脚,小同学只好把鞋给了小朱。

小同学的家长报了案,小朱与小李被叫到了公安局。

经查,小朱和小李还数次向其他小同学强索人民币,有的2元,有的4元、5元,最多一次强索17元,后因被害人要求返还7元,总共强索金额31元,学生家长反映十分强烈。

多次勒索钱财之后,公安机关接到家长报警后,到学校将小朱、小李二人带走,并根据《治安管理条例》与《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分别给予拘留15天、劳教两个月等处理。

之后,小朱接受教训,再未出现过类似现象,但是,小李却屡教不改,仍然隔三差五向低年级同学勒索钱财,总认为少则几块钱,多则几十块钱,不是个什么大不了的事情,直至有一天看到有个七年级同学拿个一个苹果手机,在放学后跟踪尾随至偏僻处,要求将苹果手机送给他,小同学迫于他是高年级学生,担心挨打,只得把手机交给小李,两周之后,家长报警,公安机关再次将小李带走,人民法院依法审理,认为小李屡教不改,历次敲诈勒索财物合计金额较大,构成违法犯罪,最终判处小李有期徒刑4年6个月。

(1)有些学生认为,问同学要了5块钱、10块钱的,一没动手打,二没动手抢,而且数额还这么小,这不是违法行为,这种想法对么?(3分)
(2)在你现在所就读的学校,你遇到过敲诈勒索么?(3分)今后,再有谁叫你一起去敲诈勒索其他同学,你会去么?(3分)为什么?(3分)
(3)在这个案例中,小朱吸取教训、知错能改,而小李屡教不改、再次被抓,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有人说,作为青少年学生,在成长过程中,不怕犯错,就怕一错再错。

你认为这种说法有道理么?(3分)为什么?(5分)
二、问答题(20分,请根据你的认识,如实作答)
你认为有没有必要进一步加强在校学生的法制教育?(5分)你现在所就读的学校,对学生的法制教育重视么?(5分)就进一步预防和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你有什么好的想法和建议?(10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