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一 第一讲 正确使用实词和虚词

合集下载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专题复习教案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专题复习教案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专题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理解实词、虚词的概念及其在句子中的作用。

2. 能够正确辨别和使用实词、虚词,提高语言表达的准确性。

3. 通过复习,加深对实词、虚词用法的理解,提高阅读和写作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实词、虚词的概念及其在句子中的运用。

2. 教学难点:辨别和正确使用实词、虚词。

三、教学方法1. 采用案例分析法,通过具体例句讲解实词、虚词的用法。

2. 运用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讨论,提高实际运用能力。

3. 采用练习法,通过课后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四、教学内容1. 实词、虚词的概念及其分类。

2. 实词、虚词在句子中的作用。

3. 常见实词、虚词的用法举例。

4. 实词、虚词的辨析与运用。

5. 课后练习。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复习实词、虚词的概念及其分类。

2. 讲解:结合具体例句讲解实词、虚词在句子中的作用,分析常见实词、虚词的用法。

3. 互动:引导学生举例说明实词、虚词的用法,组织讨论,加深理解。

4. 练习:布置课后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课后练习:1. 请举例说明下列实词、虚词的用法,并分析其在句子中的作用。

a. 动词b. 形容词c. 副词d. 介词e. 连词f. 助词2. 请辨别下列句子中实词、虚词的使用是否正确,并对错误之处进行修改。

a. 他很努力学习。

b. 我和她一起去商场买东西。

c. 这个问题很难解决。

d. 他们两个人很相似。

3. 请用所学实词、虚词造句,要求句子意思完整、通顺。

六、教学评价1. 评价目标:检查学生对实词、虚词概念的理解及运用能力。

2. 评价方法:课后练习、课堂讨论、提问回答。

3. 评价内容:实词、虚词的概念记忆、用法辨析、句子构造。

4. 评价时间:课后、课堂。

七、教学拓展1. 实词、虚词在古汉语中的应用。

2. 对比分析现代汉语与古汉语中实词、虚词的差异。

3. 引导学生阅读古代文献,加深对实词、虚词用法的理解。

八、教学资源1. 教案、课件。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课件 1 (共145张)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课件 1 (共145张)
①、欣逢这个伟大的日子,我谨代表我国政
府、人民和我本人向阁下及通过阁下向贵国 政府和人民致以热烈地祝贺。
◆解析:“及”只能连接名词性词语,若连接
动词或动词性短语,应用“并”
②、才能的大小,在很大程度上是 由于实
践的多少决定的。
◆解析:“由于
”表原因,应当去掉“于” 字,“由……决定”是习惯用法。
2、关联词滥用
此句和上例①一样,由于滥用介词“对于”而 造成主语残缺,删掉“对于”,使“凡是…… 人员”充当主语。 ②对于凡是在科学研究上做出成果的科学家、 技术人员都应当受到社会的尊重。
③消费者权益受到无理侵犯或粗暴践踏时,当 事人应诉诸于法律,切不可采用个人行为私自 解决。
“诸”是一个文言兼词,相当于“之于”,已 经包含一个和“于”字在内,再在后面加 “于”就造成了重复,应删掉“于”。
马上, 更 挺,
大概 一定 经常。
副词使用中的常见错误
1、自相矛盾 例:经专家鉴定,这一只明朝景泰年间 制作的景泰蓝铜罐价值至少在三万以 上。
“至少”是表示最小限度的 副词,而“三万元以上”表示 的不是最小限度,虚词与语境 矛盾,应删去“以上”。
2、词性不明
例:①他常常写小说,偶然也写诗歌。 ②他在工作中犯了这么大的错误不是偶尔的。 ③台湾岛内的分裂分子挑衅“一个中国”的原则 由来已久。臭名昭著的,莫过于刚才被民众轰下台的 李登辉。
2、漏用介词,造成成分残缺

1、这些瑰丽奇特的诗篇中所表露的 电火行空、上天入地、宇宙航行、登临月 球的憧憬,随着科学的发展,都变成了现 实。 解析:应加一个表示对待的”对(于)” 以
2、我国将于5月12日至6月10日由本土向 太平洋南纬7度0分、东经171度33分为中心, 半径70海里的圆形海域范围内的公海上,发 射运载火箭。

11.正确使用实词和虚词-初中语文现代汉语词性知识考点精讲与集训

11.正确使用实词和虚词-初中语文现代汉语词性知识考点精讲与集训

正确使用实词和虚词一、正确使用实词我们学习词类,关键在于运用词类各自的语法功能和语法特点,进行遣词造句为文章服务。

弄清楚词的用法,对我们组词构句与作文具有重要意义。

一般地说,我们常遇到的一些病句,大多是由于未能掌握好实词的用法造成的。

(一)名词、动词、形容词的误用名词、动词和形容词的使用频率最高,在我们日常语言中数量也最多、占有不可忽视的重要地位。

一般的句子,大都离不开名词、动词和形容词。

名词、动词和形容词的主要区别是什么?我们可以这样归纳并予以回答:名词说到底是从某种意义上给人和事物进行命名。

而动词、形容词与名词不同,它们重在反映人和事物所产生或发出的动作行为、发展变化或性质状态。

1.名词被误用的情况。

例如:①这些贪官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他们都祸害人民群众。

这个句子里的“祸害”一词为名词。

名词一般不能作谓语,更不能带宾语。

所以,这个句子的错误是名词被误用为动词,必须把“祸害”这个词改为“危害”,因为“祸害”是名词,而“危害”是动词,这样原句便通顺了。

②汪老师很兴致地说:“那么,请你谈谈想法。

”这个句子里的“兴致”是名词,被误用为形容词了。

我们把原句中的“很”删除,然后在“兴致”这个词后加上“勃勃”,这样词性变了,原句也就没语病了。

2.动词被误用的情况。

例如:①那些人散布种种捏造,妄图破坏社会主义制度。

这个句子里的“捏造”是个动词,被误用为名词了。

并且,主语和谓语“散布”也不相匹配,必须把“捏造”这个动词改为名词,如“谣言”、“谬论”或“言论”才行。

②那是一个多么感动的报告啊!这个句子里的“感动”是动词,被误用为形容词了,必须把它改为形容词才行,可以改为“动人”,这样原句就通顺了。

3.形容词被误用的情况。

例如:①作家莫言身上充沛着可贵的乡土激情。

这个句子里的“充沛”是个形容词,被误用为动词了。

而且,形容词后面一般不能带宾语。

我们把“充沛”改为动词“充满”就可以带宾语了。

②我们初三(1)班被评为市优秀班级,同学们都感到无比高兴和荣誉。

《正确使用实词和虚词》

《正确使用实词和虚词》

《正确使用实词和虚词》
实词是指具有具体意义和词义的词语,可以独立存在,用于构成句子
的主要成分。

常见的实词有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等。

虚词是指没有具体意义和词义的词语,不能独立存在,只能作为其他
词语的辅助词或虚词,起到连接词语、构成句子结构等作用。

常见的虚词
有介词、连词、助词、叹词等。

正确使用实词和虚词的方法如下:
1.在写作或口语中,要根据语境选择恰当的实词和虚词。

实词用于表
达具体的人、事、物,而虚词用于表达关系、连接句子成分等。

2.实词可以独立构成一个词组或句子,而虚词不能独立存在,需要和
其他词语一起使用。

3. 在使用介词时,要注意介词的用法和搭配。

例如,使用介词"on"时,可以表示在一些物体上,也可以表示在一些时间上,要根据具体语境
选择正确的意义。

4.助词的使用要根据句子结构和语法规则进行选择。

例如,在英语中,要根据主谓一致原则选择正确的助动词。

5.在使用连词时,要注意它们的作用和关系。

连词可以连接两个句子、词组或词汇,起到连接作用,使句子更加连贯。

6.另外,要注意虚词和实词的拼写和用法,避免拼写错误和语法错误。

总之,正确使用实词和虚词是书写和表达中的基本要求,需要根据语
境和语法规则进行选择和运用。

正确使用实词和虚词

正确使用实词和虚词
即使:表假设的让步。 固然:①表承认某个事实,引起下文转折;
②表示承认甲事实,也不否认乙事实。 尽管:①表示不必考虑别的,放心去做;
②表示姑且承认某事实,下文往往有 表示转折的正确使连用实词词和虚与词 它呼应。
绝无仅有:只有一个,再没有别的。形容非 常少有。
独树一帜:单独的竖起一面旗帜,比喻 自成一家。
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A
我们都知道,现在“种花”已经不能仅凭 劳动力和气候来___收益了。如果没有优良的花卉 品种、先进的栽培技术、专业规模和品牌,___有 再好的气候和再廉价的劳动力,也无法带来产业 的快速_____,而要获得更大的产业效益,则与科 技进步、资金投入、法制保障等因素_____ 。
A.决定 即使 提升 息息相关 B.决定 虽然 提高 休戚相关 C.确定 即使 提升 休戚相关 D.确定 虽然 提高 息息相关
正确使用实词和虚词
二、考点分析
• 命题点 :“辨析” 。包括“近义词 辨析”“虚词辨析”“熟语(成语) 的辨析”等,以近义词辨析为重中之 重。
• 命题形式 :选择判断题;填空选择题; 主观改错题,主观简答试题。特别是 将实词与虚词,成语相互整合考查是 一个明显趋势,应引起高度重视。
正确使用实词和虚词
正确使用实词和虚词
解析:
Hale Waihona Puke 1、“决定”强调的是某事物成为另一事物的
先决条件,起主导作用;“确定”强调的是明确肯 定。联系语境可知,传统种花的收益取决于劳动力 和气候,故应用“决定”。
2、“即使”既可表示让步关系,也可以表示 假设关系;“虽然”只能表示让步关系,不表示假 设关系。由句中“如果”可知,应用表示假设关系 的“即使”。
正确使用实词和虚词
主要涉及三个方面:

1、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上课用)详解

1、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上课用)详解
10
二、从色彩方面辨析 汉语的词语除了本身的意义外,还有 附加的意味,这种意味是在使用过程中逐 渐形成的,它使词语的使用具有一定的 “挑剔性”,使用时带有了某种色彩。这 种色彩包括:感情色彩和语体色彩。
11
1.注意区别感情色彩 现代汉语中,有些词语附加有说话者 的主观感情,有些词语又不带有说话者的 主观感情。使用这些词语要注意这种附加 的感情,避免闹笑话。 A “宏大”、“巨大”和“庞大”, 前者是褒扬意味,后者有时带有贬嘲之 意味,中间的“巨大”则是对事物客观 的形容,不带感情色彩。
21
A 我国大型深水港--山东石臼港的建 设进展顺利,___(截止/截至)九月中旬, 已完成全年施工计划的90%。
从语境看,是整个事件的中间暂停, 将来还要继续进行。因而选"截至"就比较 恰当。因为"截止"是指到某时间停止,不 实发展;"截至"是指截止到某时间、事件 仍会发展。
22
2、抓住相异语素,分析其意义差异
A “逐步”和“逐渐”,前者强调 步骤,有“一步步”的意思,未必是很 慢;后者有“不明显”,“慢”的意思。
8
B “化装”和“化妆”,前者强调身 份或者形象的改变,其结果是“隐藏”自 己;后者则仅仅是为了美化自身,主要是 容貌的打扮,结果反而是为了更好地展现 自身。 ①迟疑和迟钝, ②演练和演示, ③懊悔和懊恼, ④浮躁和急躁
A.毕竟(副词,追根到底得出的结论) 沿用 鉴赏 B.毕竟 采用 鉴别 C.究竟(名词、结果;副词、在问句里, 表示追究) 沿用(继续使用) 鉴别 D.究竟 采用 鉴赏
33
8.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 组是 C ①北京奥运会组委会宣布从2004年开始将先后 _____新的会徽和吉祥物标志。 ②如果没有_____过人生的酸甜苦辣,又怎么 能真正懂得长辈们创业的艰难呢? ③父亲虽然不是科班出身,但他在外国文学方 面的造诣足以使专业人士_____。 A.起用 体味 侧目 B.起用 体验 刮目 C.启用 体味 刮目 D.启用 体验 侧目

知识讲解正确使用实词和虚词

知识讲解正确使用实词和虚词

正确使用实词和虚词编稿:程彦芳审稿:王娜考点透视考点明确《考试纲领》 ( 课标版 ) 对本考点的考察要求是:正确使用词语(包含熟语),能力层级为 E 级 ( 表达应用 ) 。

这部分主要讲正确使用实词和虚词。

正确使用实词,考察的主要形式是依据详细的语言环境为句子选择词语,要求考生能够利用近义词之间的细微差异来认识其不同的表达成效,进而做出正确的判断。

它考察的是词语的“动向”使用。

正确使用虚词是高考考察的一个能力点,考察内容有二:一是辨析句中虚词使用的正误,二是选择适合的关系词填空,又以考察近义虚词为主。

命题趋向跟着高考试卷构造与题量的调整,实词与虚词合在一同来考察已经是大势所趋,在语病的辨析和改正中也可能会波及到实词、虚词运用能否正确的问题。

所选语料也将更为侧再生活化。

考察要点仍将是联合语境掌握词语的意义和用法,进而正确使用词语,扰乱点为此中字面意义和整体意义不一致的词语。

所考近义词语将会是课本波及或平常生活、报刊杂志中出现率较高但又是特别简单错用的常用词语。

所考虚词仍将主假如平常常用、语法意义上比较靠近但在使用中简单混杂和误用的虚词。

词语的正确使用不单同词语的知识(如词义、词类等)相关,同时还与句子的正误,修辞、语言的规范和清楚连接、语言得体等内容亲密关系,因此,词语的考察也经常同病句、修辞、语言的规范清楚、语言得体等内容的考察联合在一同。

知识解说实词辨析词语切实的含义有些词语意思看起来比较靠近,但其所表达的内容经常有细微的差异,所以必定要理解词语确实切含义,比较其异同。

如,“我国大型深水港——山东石臼港的建设进展顺利,截至(截止)九月中旬,已达成施工计划的90%”,“至”与“止”应用与不同语境中,“截止”是指到一按限期停止,它与“已达成施工计划的90%”不符;“截止”是指停止于某个时候,与建设还没有最后竣工的语境符合。

辨析词义的轻重一组词的意义基真同样,可是有的表示的程度深,语义重;有的程度浅,语义轻。

知识讲解_正确使用实词和虚词

知识讲解_正确使用实词和虚词

正确使用实词和虚词编稿:李静考点透视考点明确《考试大纲》(课标版)对本考点的考查要求是: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E级(表达应用)。

这部分主要讲正确使用实词和虚词。

正确使用实词,考查的主要形式是根据具体的语言环境为句子选择词语,要求考生能够利用近义词之间的细微差别来认识其不同的表达效果,从而做出正确的判断。

它考查的是词语的“动态”使用。

正确使用虚词是高考考查的一个能力点,考查内容有二:一是辨析句中虚词使用的正误,二是选择恰当的关联词填空,又以考查近义虚词为主。

命题趋势随着高考试卷结构与题量的调整,实词与虚词合在一起来考查已是大势所趋,在语病的辨析和修改中也可能会涉及到实词、虚词运用是否正确的问题。

所选语料也将更加注重生活化。

考查重点仍将是结合语境把握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从而正确使用词语,干扰点为其中字面意义和整体意义不一致的词语。

所考近义词语将会是课本涉及或日常生活、报刊杂志中出现率较高但又是特别容易错用的常用词语。

所考虚词仍将主要是平时常用、语法意义上比较接近但在使用中容易混淆和误用的虚词。

词语的正确使用不仅同词语的知识(如词义、词类等)有关,同时还与句子的正误,修辞、语言的规范和清晰连贯、语言得体等内容密切关系,因而,词语的考查也常常同病句、修辞、语言的规范清晰、语言得体等内容的考查结合在一起。

知识讲解实词辨析词语确切的含义有些词语意思看起来比较接近,但其所表达的内容常常有细微的差别,因此一定要理解词语的确切含义,比较其异同。

如,“我国大型深水港——山东石臼港的建设进展顺利,截至(截止)九月中旬,已完成施工计划的90%”,“至”与“止”应用与不同语境中,“截止”是指到一定期限停止,它与“已完成施工计划的90%”不符;“截至”是指停止于某个时候,与建设尚未最后完工的语境相符。

辨析词义的轻重一组词的意义基本相同,但是有的表示的程度深,语义重;有的程度浅,语义轻。

词义的轻重一般是同义的动词、形容词表现出来的一种意义上的差别。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正当人们在议论下一个图案是什么的时候,只见红色 ②________褪去,取而代之的是几颗晶莹剔透的水滴。在水滴
逐渐③________的过程中,屏幕上先是出现一个膜,随后变成
多个膜,不一会儿,这些膜就组成了水立方的图案。随后水立 方幻化为④________点点繁星的夜空。令人称奇的是,夜空中 的星星不断变大,最后⑤________成一个巨大的圆形轮廓。伴 着美妙的乐曲声,这个巨大的圆形轮廓慢慢⑥________为国家
解析:遏制:控制,制止,对象多是情绪、事态或某种力量; 遏止:阻止,对象多是战争、暴动、洪流等来势凶猛而突然
发生的重大事件;此处应用“遏制”。秩序:有条理、不混
乱的情况;次序:事物在空间或时间上排列的先后;句中需 要维持的是“不混乱”的情况,因此应用“秩序”。“擅长” 和“善于”两者含义相同,但用法上有区别,“擅长”可不 带宾语单独作谓语中心语,而“善于”则不行;此处用“擅
实词
命题指数
☆☆☆
对实词的考查,大多数情况下都是与虚 命题分析 词或熟语结合起来,但2011年的山东卷单独
对实词进行了考查。
选词填空并辨析。 宁静 。(《荷塘月色》) 1.这几天心里颇不[寂静/宁静]________ [二者适用范围不同] 辨析:“宁静”一般用来形容自然环境清静,有时也用 来形容人的内心安静。“寂静”侧重形容环境没有声音。 这里形容人的内心,故应选“宁静”。
能源,是________环境恶化的正确选择。 . . ②随着人们自律程度的不断提高,过去有些需要用铁栏杆 来维持________的地方,现在只要拉绳或画线就行了。
③具有世界影响的中国画大师张大千,人物、花鸟、 鱼虫、走兽无一不精,尤其________画山水。 A.遏制 C.遏止 次序 秩序 善于 擅长 B.遏制 D.遏止 秩序 次序 擅长 善于
句中,对象只有市长一人,故不可用“分头”,只能用“分
别”。深孚众望:在群众中享有威望,使大家信服。“孚” 有“使人信服”之意,“负”有“背弃、辜负”之意,且无 “深负众望”一词,故应用“深孚众望”。 答案:A
4.(2009·北京高考)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 恰当的一组是(3分) ( )
①逐步推广使用清洁的可再生能源,减少使用污染环境的
2.看适用范围
有很多近义词适用范围的大小是不同的,有的大一些,
有的小一些;有的概括的是事物总的方面,有的概括的是其 中的某一部分。只有准确把握词语的适用范围,才能正确地 辨别。 如:边疆、边境、边界 这三个词表示的范围越来越小。“边疆”指比较边远的 靠近国界的区域,范围大,同时这个概念比较抽象;“边境” 指靠近边界的地方,范围较小,同时这个概念比较具体;
幽僻 的路;白天也少人走, 2.这是一条[幽僻/偏僻]________
夜晚更加寂寞。(《荷塘月色》)
[二者侧重点不同] 辨析:“幽僻”指昏暗而僻静。“偏僻”指远离城市或 中心区,交通不便。前者侧重于“幽”,“幽”有昏暗 之义,并且“幽”本身还含有“僻静”之义,与语境 “寂寞”相应,符合朱自清寻静的想法。后者侧重于 “偏”,指偏远。
代表团和台湾投资考察团。
③女主人公憧憬的丈夫是:无论从事什么工作,一 定是卓有成就的,一定会成为________的人。
A.投降
B.投诚 C.投降 D.投诚
分别
分别 分头 分头
深孚众望
深负众望 深负众望 深孚众望
解析:投降:停止对抗,向对方屈服。投诚:(敌人、叛军 等)归附。“投降”一般是被动的,“投诚”一般是主动的。 句中明显含有被迫的意思,故选用“投降”。分别:按不同 方式;有区别地。分头:若干人分几个方面(进行工作)。此
辨析实词词义:关注“3方面”,着重“12看”
一、从意义方面辨析
1.看词义的轻重 词义的轻重不同,它的用法也就不一样。一组词的 意义基本相同,但是有的适用于重要的、较大的事物, 有的适用于一般的事物;有的表示程度深、性质重,有 的表示程度浅、性质轻。
如:妨碍、妨害 “妨碍”指对人或事造成一定的障碍,词义较 轻。如:这么晚了还放录音机,会妨碍 别人休息的。 .. “妨害”指使人或事物受到损害,词义较重。如:在 瓜果蔬菜上喷洒农药,会直接妨害 人们的健康。 ..
解析:“喜爱”指对人或事物有好感或感兴趣,适用对象是
人或物;“钟爱”指特别爱(子女或其他晚辈中的某一人), 适用对象是人。语境中说的是梅花,用“喜爱”更确切。 “纷纷扬扬”指雪、花、叶等飘洒得多而杂乱;“洋洋洒洒” 形容文章或谈话内容丰富,连续不断或形容规模、气势盛大。 语境中说的是雪花,用“纷纷扬扬”更确切。“浮动”指漂 浮移动,侧重主动;“飘动”指(随风等)摆动,侧重于被动。

情 分 析
择题),同时,高考中也出现了一些新的题型,如
近几年广东卷把四个成语放在一个完整的动态语 言环境中进行考查,辽宁卷则还出现了主观填空 的形式,这些新形式均突出了词语运用的灵活性 和实用性。
考纲 要求
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
考 3.对于新课标全国卷模式(含辽宁卷)而言,常
情 分 析 以选择题形式对成语的辨析进行考查,以主 观填空题的形式对虚词,特别是关联词语的 运用进行考查。
“边界”仅指一条界线,范围最小。如:________线上,忠
诚的卫士日夜守护着祖国。就应选“边界”。
3.看表达侧重 对近义词词义的辨析,重点是分析不同语素的意义。辨 明了近义词中词义的侧重点,不同语素的意义也就清楚了。
如:景点、景色
景点侧重指景物的地点,“景色”侧重指景象、情景。
的意思是显露、呈现。“悄悄”主要指暗地里。“稳稳”
指安稳的样子。“赫然”形容令人惊讶或引人注目的事 物突然出现。“映衬”的意思是衬托,即用另
一事物来陪衬或对照以突出原有的事物。“汇集”的意思是
集中在一起。“陶醉”指沉醉于某种事物或境界里面。“沉
醉”比喻沉迷于某种事物或沉浸于某种境界中。 ①据上文 “气势恢弘”,此处应填“赫然”;②据下文“取而代之”, 此处应填“悄悄”;③据上文“几颗„„水滴”及下文“出 现一个膜”推断,应是“水滴”“扩散”成了“膜”;④据
大剧院。正当人们为此景此情而⑦________的时候,突然一片
灿烂的晴空呈现在人们眼前,在晴空的⑧________下,天坛祈 年殿从地平线上冉冉升起!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正确使用词语的能力。选词填空,
首先要理解文段的意思,其次要注重理解词语的含义,
同时注意区分词语之间细微的差别(词语的适用对象、情 感和语体色彩等)。“缀满”主要指布满,“缀”是点缀 的意思。“铺满”主要指到处都是。“散落”的意思是 撒下、撒落。“扩散”的意思是扩大分散出去。“显现”
下文“点点繁星”,此处应填“缀满”;⑤据上文“星星”
及下文“一个巨大的圆形轮廓”,此处应填
“汇聚”; ⑥据上文“巨大的圆形轮廓”及下文“国家 大剧院”,此处应填“显现”;⑦“陶醉”比“沉醉”
更强调外部环境对人情绪的影响,根据语境,应填“陶
醉”;⑧据上文“晴空”及所供12个词语,应填“映 衬”。 答案:①赫然 ⑤汇聚 ⑥显现 ②悄悄 ⑦陶醉 ③扩散 ⑧映衬 ④缀满

2.“词语”主要包括实词、虚词和熟语。
考纲
要求 考 情
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
纵观近几年新课标高考对正确使用词语的考查,
我们发现高考对该考点的考查呈现如下规律: 1.主要考查对近义实词或虚词的辨析及应用,对 成 语运用正误的辨析。


考纲 要求
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 2.常见题型主要是选择题(包括填充选择题、辨析选
同音 实词
同音异义词
充当语素的字音全不相同
异音 或部分不同的词,而词语
实词 的意思有相近之处,但应 用范围等不同
范、风尚,
囊括、涵盖,制 约、约束
1.(2011·山东高考)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
的一组是(3分) ( )
办公人员的座椅高度是非常有讲究的。专家________, 许多人办公座椅的高度都存在一定问题,久坐会 ________疲劳感,并出现腰酸背痛的毛病。正确的做法
实词是指有实在意义,能够单独充当句子成分,一
般能单独回答问题的词。它主要包括名词、动词、形容 词、数词、量词、代词六大类。(名词、动词、形容词为 考查重点) 实词的考查主要集中在同音实词和异音实词的规范
应用上。
类型
特点 同音近义词
示例
祛除、驱除,侦
查、侦察 品位、品味,沟 通、勾通 捐赠、馈赠,风
是:首先根据工作性质把办公桌调整到一个________的
高度,然后再依据自身情况来调整座椅的高度。
A.提出 C.提醒
产生 产生
适合 合适
B.提出 D.提醒
引发 引发
合适 适合
解析:提出:揭示;提请考虑、讨论、接受或采纳。提 醒:有时是通过告诫的方法引起的;从旁指点,引起注
意。根据语境应选“提醒”。“产生”意思为“出现”,
士所________。此刻,寺院周围庄重的红墙,是我们
镜头画面中的中国红;________的雪花,是飘舞在空 中的精灵;而晶莹如黄玉般的腊梅,暗香______, _____遗世独立的佳人。
A.钟爱 B.喜爱 C.钟爱 D.喜爱
洋洋洒洒 纷纷扬扬 纷纷扬扬 洋洋洒洒
浮动 浮动 飘动 飘动
好像 犹如 好像 犹如
语境中说的是花香,用“浮动”更确切。“犹如”“好像”
均为比喻词,二者大多数时候可以互换。 答案:B
3.(2011·江西高考)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
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 )
①有人认为他之所以对日________,和他那个亲日 媚日、飞扬跋扈的老婆的教唆与威逼不无关系。 ②“五一”期间,市长________会见了新加坡贸易
正提升考生的综合素养。
考情一点明 专题 一 正确 使用 词语 第一 讲 考 点 三 部 曲 考点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