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使用虚词完整版

合集下载

正确使用虚词

正确使用虚词

不仅 而且”表示递进关系, 而此分句间实际是并列关系, 而此分句间实际是并列关系, 昨天夜里下了一夜的雪, ②昨天夜里下了一夜的雪,天亮后不但没故 使用“不是……而是 较为恰当。 而是” 使用“不是……而是”较为恰当。
不仅是等速 ③科技进步表明:人类的发展不仅是等速 科技进步表明:人类的发展不仅是 度运动,而且是类似一种加速度运动 类似一种加速度运动。 度运动,而且是类似一种加速度运动。 由于这些条件的吸引,不管收费惊人 收费惊人, ④由于这些条件的吸引,不管收费惊人, 许多家长依旧趋之若骛。 尽管工作怎样忙, 尽管工作怎样忙 许多家长依旧趋之若骛。\尽管工作怎样忙, 他还坚持天天记日记。 他还坚持天天记日记。
12
“在”改“从” 。 “从” 表示 起于, ……做起点 之意, 做起点” “起于,拿……做起点”之意, 表示时间、处所、 “在” 表示时间、处所、范围 等。
“报刊杂志”非现代化的传 报刊杂志” 播媒体“ 无着落。 播媒体“更”无着落。 和靠文字传递信息的报刊杂志相比, ⑤和靠文字传递信息的报刊杂志相比,电
9
虚词误用类型举例
位置不当 误判关系 词意不清 搭配不当 不合逻辑 滥用虚词1 滥用虚词1 漏用虚词 虚词误用
①从大量观测事实中告诉我们,要掌握天气的 大量观测事实中告诉我们, 连续变化,最好每小时都进行观测。 连续变化,最好每小时都进行观测。 ②有的人在看问题的方法上是错误的。 有的人在看问题的方法上是错误的。 ③由于游泳技术的提高,为广泛深入地开展群 由于游泳技术的提高, 游泳技术的提高 众性游泳活动提供了条件。 众性游泳活动提供了条件。 ④问题的严重性还在于对种种不爱惜人民币的 问题的严重性还在于对 错误做法, 错误做法,以及随意将人民币放大后销售的违 法行为,尚未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 法行为,尚未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 ⑤这所大学非常有名,吸引了来自于一百多个 这所大学非常有名,吸引了来自于 国家的外国留学生 介词滥用 ,造成成分残缺,形成语病。 造成成分残缺,形成语病。

正确使用虚词

正确使用虚词

3.混用介词: 混用介词:
a.他们在遇到困难的时候,并没有消沉,而是在 a.他们在遇到困难的时候,并没有消沉,而是在 他们在遇到困难的时候 大家的信赖和关怀中得到了力量, 大家的信赖和关怀中得到了力量,树立了克服 困难的信心。 困难的信心。 “在”改“从”。 b.他是一个品学兼优的学生, b.他是一个品学兼优的学生,一向对于老师很尊 他是一个品学兼优的学生 敬。
⑵介词误用: 介词误用: 1.滥用介词: 滥用介词:
a.为什么对于这种浪费人才的对象, a.为什么对于这种浪费人才的对象,至今没有引 为什么对于这种浪费人才的对象 起有关部门重视呢? 起有关部门重视呢? b.由于游泳技术的提高,为广泛开展群众性游泳 b.由于游泳技术的提高, 由于游泳技术的提高 活动提供了条件。 活动提供了条件。
3.混用介词: 混用介词:
a.他们在遇到困难的时候,并没有消沉, a.他们在遇到困难的时候,并没有消沉,而是在 他们在遇到困难的时候 大家的信赖和关怀中得到了力量, 大家的信赖和关怀中得到了力量,树立了克服 困难的信心。 困难的信心。
3.混用介词: 混用介词:
a.他们在遇到困难的时候,并没有消沉,而是在 a.他们在遇到困难的时候,并没有消沉,而是在 他们在遇到困难的时候 大家的信赖和关怀中得到了力量, 大家的信赖和关怀中得到了力量,树立了克服 困难的信心。 困难的信心。 “在”改“从”。
2.漏用介词: 漏用介词:
a.可见削价销售的妙处在于, a.可见削价销售的妙处在于,它貌似不应有的亏 可见削价销售的妙处在于 本,获得了更大的赢利。 获得了更大的赢利。
2.漏用介词: 漏用介词:
a.可见削价销售的妙处在于, 貌似不应有的亏 a.可见削价销售的妙处在于,它貌似不应有的亏 可见削价销售的妙处在于 本,获得了更大的赢利。 前面加上“以”) 获得了更大的赢利。 前面加上“ (

正确使用虚词

正确使用虚词

例11 今年要以加快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作为 重要任务,切实抓好。 重要任务,切实抓好。
介词与其他词语的搭配关系要恰当, “以”应和“为”搭配,“把”应和 “作为”搭配,而此句却把“以”和 “作为”搭配在一起,搭配错误。
(2)关联词的误用 ①错用连词 使用连词应当与句意关系相符合。 例12 贪图小利的人往往只看到自己的小圈子, 贪图小利的人往往只看到自己的小圈子, 打自己的小算盘, 打自己的小算盘,进而忽视了集体和国家的利 益。 “进而”用于递进关系,上述语句前后 是因果关系,应当使用“从而”。
由于技术水平太低, 例3 由于技术水平太低,这些产品质量不是 比沿海地区的同类产品低, 比沿海地区的同类产品低,就是成本比沿海的 高。 “不是……就是……”是表示选择关系 的关联词语,这里,前一分句的主语是 “质量”,后一分句的主语是“成本”, 因此“不是”要移到“质量”前面。
二、正确使用虚词的要领 2.防止虚词滥用 防止虚词滥用 虚词的功能是帮助表意,不能随便省略, 但也不能滥用,否则就多余,使表达啰嗦, 造成语病。 (1)滥用介词 不该使用介词却使用了就会造成句子成 分残缺。
二、正确使用虚词的要领 4.辨析近义虚词的差别 辨析近义虚词的差别 准确辨析相近虚词之间的差别与熟练掌握 虚词的习惯用法是正确运用虚词的前提条件。 终于回到了魂牵梦萦的故乡, 例16 终于回到了魂牵梦萦的故乡,再次走 上熟悉的大街小巷, 想起许多童年的往事。 上熟悉的大街小巷, 想起许多童年的往事。 难免不免) (难免不免)
为什么对于这种浪费人才的现象, 例4 为什么对于这种浪费人才的现象,至今 没有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呢? 没有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呢?
句中的介宾短语“对于……现象”不能 作主语,应删去“对于”。
(2)滥用连词 关联词是用来表达句意关系的,如果没 有某种关联,却使用关联词,或者多用了关 联词,就是滥用了连词。

18个虚词用法

18个虚词用法
③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一定)
2、加强揣测语气,相当于“恐怕”、“或许”、“大 概”、“可能”。 ①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②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庄暴见孟子》) ③吾其无意于人世矣 3、加强反问语气,相当于“难道”、“又”。 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
4、作助词
1、 用在形容词或副词后面,表示事物的状态。相当 于“貌”、“样子” 例:桑之未落,其叶沃若。
“所”的用法
(一)名词,处所,地方。 ①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陈涉世家》 ②某所,而母立于兹(《项脊轩志》)
(二)助词 1.放在动词前同动词组成"所"字结构,表示"所……的 人(事物、情况等)"。 ①岂敢盘桓,有所希冀(《陈情表》) ②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师说》) 2."所"和动词结合,后面再有名词性结构,则所字结 构起定语的作用。 ①夜则以兵围所寓舍(《〈指南录〉后序》 ②臣所过屠者朱亥(《信陵君窃符救赵》翻译:我所 拜访的屠夫朱亥。)
18个虚词的用法
归纳”而”字的用法
(一)作连词
1.表示转折关系,译为“然而”、“可是”、 “却”。①惜其用武而不终也 ②朝济而夕设版 焉
③信而见疑,忠而被谤 ④青,取之于蓝,而青 于蓝。
2.表示假设关系,连接主谓,译为“如果”“假 使”。①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②死而有知, 其几何离? ③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
3.让步关系,(有时相当于“尚且”,先让步,后 推进一层。)尚且,还,即使。 ①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尚且) ②故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 ③ 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 (即使) 4.并列关系:又……又……,一面……,一面…… ①示赵弱且怯也。 ②凡四方之士无有不过而拜且泣者。 ③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石钟山记》) 5、表承接:那么 闻姊家有阁子,且何谓阁子也? 6、表转折:却 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正确使用虚词

正确使用虚词

3、 几 组 常 用 介 词 的 用 法
对——对于 ——对于
对于——关于 对于——关于
“在…上”“在…下”“在…中 ”“在 ”“在
对——对于 对于
两介词都表示对象,但“对”的使用范围较广,“对于” 两介词都表示对象, 的使用范围较广, 对于” 的使用范围较窄。 对于”的地方都可以换成“ 的使用范围较窄。用“对于”的地方都可以换成“对”, 而用“ 的地方有时不能换成“对于” 而用“对”的地方有时不能换成“对于”。 例如“ (1)表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只能用“对”。例如“小黄 )表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只能用“ 对我笑了笑”“我们对你完全信任” ”“我们对你完全信任 对我笑了笑”“我们对你完全信任”。 (2)强调动作行为的方向、目标,或含有“对待”的意 )强调动作行为的方向、目标,或含有“对待” 味的,只能用“ 他对工作很负责”“ ”“老师对我 味的,只能用“对”。如“他对工作很负责”“老师对我 们好极了” 们好极了”。 可用在助动词前、副词前或后, (3)“对”可用在助动词前、副词前或后,也可用在主 ) 语前(有停顿),意思相同。 ),意思相同 语前(有停顿),意思相同。如“我们会对这件事作出安 排的”“我们对这件事回作出安排的”“ ”“我们对这件事回作出安排的”“对这件事我们会 排的”“我们对这件事回作出安排的”“对这件事我们会 作出安排的。 作出安排的。” 对于”不能用在助动词、副词之后。 “对于”不能用在助动词、副词之后。
这三种格式使用最多,一般表示动作、 这三种格式使用最多,一般表示动作、行 为的时间、处所、条件或方面、范围。 为的时间、处所、条件或方面、范围。例 如: (1)一年来,他在学习上的进步是很明 )一年来, 显的。 显的。 (2)我们在国际事务中起的作用的大小, )我们在国际事务中起的作用的大小, 要看我们自己经济发展的快慢、大小。 要看我们自己经济发展的快慢、大小。 (3)在党的领导下,我们一定能实现 )在党的领导下, 四个现代化。 四个现代化。

正确使用虚词完整版

正确使用虚词完整版
记笔记或标注,以便回顾和总结。
写作中实践
要点一
总结词
通过写作练习,可以运用所学的虚词知识,提高虚词使用 的准确性和丰富性。
要点二
详细描述
多进行写作练习,特别是在涉及情感、逻辑转折、因果关 系等方面,刻意使用不同的虚词来表达,并请老师或朋友 进行批改和建议。
学习资源推荐
总结词
利用优质的学习资源,可以更系统地学习虚词的用法和 意义。
虚词与其他词语的搭配
01 注意事项:避免生硬搭配、注意习惯搭配。
02
示例
03
“除非”与“才”不是习惯搭配,应避免 使用。
04
“只有”与“才”也不是习惯搭配,应避 免使用。
06 虚词的扩展学习与提高
阅读中积累
总结词
通过阅读,可以积累丰富的虚词用法,了解 不同语境下虚词的表达效果。
详细描述
阅读各类文章、小说、新闻等文本,留意虚 词的使用,理解其在语境中的作用,并适当
前者语义较轻,后者语义较重,应依据语境 选择。
“竟然”与“居然”的辨析
前者多用于书面语,后者多用于口语,应考 虑语体色彩。
不同语境下的选择
考虑因素
上下文语义、句式结构、语气表达。
“尚且”与“尤其”的选择
前者用于比较结构,后者用于递进结构,需根 据语境选择。
“幸亏”与“好在”的选择
前者用于表达意外之喜,后者用于表达庆幸之情,应依据语境选择。
符合语义逻辑
总结词
表达清晰合理
VS
详细描述
虚词的使用应当符合语义逻辑,即句子中 的虚词应当能够清晰、合理地表达句子的 意思。例如,“虽然他很聪明,可是他不 努力”这句话中,“可是”的使用是正确 的,因为“可是”表示转折关系,符合语 义逻辑。

正确使用词语(虚词)

正确使用词语(虚词)

二、选择关联词语的方法
• • • • 1、正确分析语句间的逻辑关系 2、准确把握语句间的语气 3、分析句意,选择最佳答案 我们不需要死记硬背,①我们需要用基本事实的 知识来发展和增进每个学习者的思考力,②不把 学到的全部知识融会贯通,共产主义就会变成空 中楼阁,③会成为一块空招牌,共产主义者④只 会是一些吹牛家。( D ) A.因为 所以 而且 就 B.尽管 但是 而且 却 C.但是 如果 也 就 D.但是 因为 就 也
要点精讲
• 一、解答思路和方法: • 1、掌握用法: • 有些虚词,在使用过程中有范围、意义、 语法等方面的特殊的规定,只有弄清这些 规定要求,才能做到准确运用。如: “或者”不 • ①赵明十分诧异地问:“难道他到现在还 用于疑问 没拿定主意考文科或者考理科?” 句 • ②他非常用心地写生,以致野地里刮起沙 来也不理会 因果,多指
• 【例2】(2002· 全国)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 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C ) • ①中美关系——动荡,不符合双方的根本 利益。 • ②你比他只是 差一点,其实两人不相上 下。 • ③这几天我——接到一些莫名其妙的电子 邮件。 • A.一再 多少 往往 B.再三 多少 常常 • C.一再 稍微 常常 D.再三 稍微 往往
• 【解析】本题考查结合语境准确选用副词的能力。 “再三”有时候可以换用“一再”,但是有区别: “再三”一般用在中性和积极性的词语前面, “一再”不受这个限制。比如可以说“一再失 败”、“一再犯错误”,却不能说“再三失败”、 “再三犯错误”。①句说中美关系动荡,“动荡” 是表示消极性的词语,它前面不能用“再三”, 可用“一再”。“稍微”能够与表示限制的范围 副词“只”、“只是”连用,“多少”却不能。 ②句横线前有“只是”,因此,②句只能选用 “稍微”。“往往”和“常常”都表示事情不止 一次发生,但“常常”更强调时间相隔不久。③ 句中“接到一些莫名其妙的电子邮件”是“这几 天”发生的事,该用“常常”。本题答案是C。

18个虚词的用法

18个虚词的用法

之马矢奏春创作18个虚词的用法 1、“而”字主要的用法如下:一、用作连词。

可连接词、短语和分句,暗示多种关系。

(一)暗示并列关系。

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如:蟹六跪而二螯。

(《劝学》)(二)暗示递进关系。

可译为“而且”或“而且”。

如: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劝学》)(三)暗示承接关系。

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

如: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

(《石钟山记》)(四)暗示转折关系。

可译为“但是”“却”。

如: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劝学》)(五)暗示假设关系。

可译为“如果”“假如”。

如: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

(《冯婉贞》)(六)暗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

可不译。

如:吾尝终日而思矣……(《劝学》)吾恂恂而起。

(《捕蛇者说》)二.用作代词。

只用作第二人称,一般作定语,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

例如:而翁长铨,迁我京职,则汝旦夕侍母。

(《记王忠肃公翱事》)三.复音虚词“而已”,放在句末,暗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而已”。

例如: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口技》)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师说》)2、“以”字主要的用法一、用作介词。

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一)暗示动作、行为所用或所凭借的工具、方法及其他,可视情况译为“用”“拿”“凭借”“依据”“依照”“用(凭)什么身份”等。

例如:①乃入见。

问:“何以战?”(《曹刿论战》)②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逍遥游》)③斧斤以时入山林。

(《寡人之于国也》)(二)起提宾作用,可译为“把”。

如:五亩之宅,树之以桑。

(《寡人之于国也》)(三)暗示动作、行为发生的原因,可译为“因”“由于”。

如:罚所及,则无以怒而滥刑。

(《谏太宗十思疏》)(四)引进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和处所,用法同“于”,可译为“在”“从”。

如: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至于泰安。

(《登泰山记》)(五)暗示动作、行为的对象,用法同“与”,可译为“和”“跟”,有时可译为“率领”“带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1)改革后,产品质量提高了,款式新颖了,而且包装也精 美了,因而更加受到群众的欢迎。
(12)前年在上海见过一面,而后就不知他的去向了。(“而 后”不能单用,应改为“以后”)
(13)听说老人家身体欠安,故而特来看望。
(“故而”是单用词,常用于书面语中)
(14)乡党委认真贯彻执行党的政策,进而推动了生产的迅速 发展。
——“开外”表示实际数量比说的大一些,前面 要有一个定数。
(2)虚词引出的主客体不要颠倒
“姚明”这个名字,对于喜爱篮球的人来说, 是熟悉不过的。
篮球球迷对于“姚明”这个名字非常熟悉。
❖ (3)注意分清假设语气和既成事实
❖ 尽管路途遥远,他还是坚持要去。(“路途 遥远”是事实)
❖ 不管路途有多远,我都要去。(“路途有多 远”是假设)
3.考查的重点词类有副词、介词和关联词。
正确使用虚词
一、注意分清词性 二、注意辨别用法 三、注意合理使用 四、注意正确位置 五、注意关联词语 六、注意前后语意
一、注意分清词性
(1)关注兼类虚词
①那穿着和时节不相称的拷绸衫裤的男子
①介词,引出比较对象。
②以有趣的比喻和生动的故事,作出形象的暗示
②连词,表示并列关系。
介词的概念
介词用在名词、代词或名词性词组前面, 合起来修饰动词、形容词。
介词的性质
介词有的表示动作的方向、处所、时间 (如:自、在、当等),有的表示动作的 方式、手段、目的(如:按、凭、为了 等),有的表示动作涉及的对象(如:把、 对等)。
仿照示例,用符号标出下面句子中的介词和被修饰的动 词、形容词。
当❖ 初当这初么这决么定决可定不可但不是单我是个我人个的人意的见意,见我,只我是
提只了是一提个了建一议个。建议。
——“不但”和“而且”共同表示递 进关系。“不单”可以单独使用。
三、注意合理使用
(❖(1)1)不不滥滥用用
发❖展发中展国中家国必家须必走须改走革改开革放开的放道的路道,路对,这对个这问
题个,问我题们,也我有们深有刻深的刻体的会体。会。
❖ 虽然天还下着大雨,但是他一刻都不想再屋 子里呆了。
❖ 即使天下大雨,他也不会一直呆在屋子里。
(4)注意语意是否有所侧重 达❖尔达文尔注文意注到意任到何任品何种品的种生的物生不物仅既跟跟亲亲体体相相似似,,
而又且有有些些差差异异。。
——原句没有明显的递进关系,用“既…… 又……”更好一点。
典型虚词用法举例
正确使用 虚词
虚词的概念 虚词一般不表示实在的意义,它在短语 和句子 中表示某种关系或附加意义。
虚词的分类:副词、介词、连词、助词、 叹词和拟声词。
副词的概念
副词是用来修饰动词、形容词的虚词, 一般不能修饰名词。
副词的性质
副词作修饰语能表示时间、频率、程度、 范围、肯定、否定、情状、语气、关联 等意义(如:立刻、再、非常、一概、 必定、没有、逐渐、简直、就等)。
5、“别再啰嗦了,”魔鬼道,“反正你是非死 不可的。”
恰当地选用副词有助于语言的准确表达。 请按要求完成下列练习。
1、有五组副词都可以填入下面一句话的括 号中,说说它们在表意上有什么区别。
这个小伙子( )朴实,( )稳重。
选用的副词:
(1)不,也不 (2)比较,也比较 (3)又,又 (4)挺,挺 (5)最,最
9.则——否则
“则”表因果或情理上的关系,也可表转折。“否则” 意思是“如果不这样”,常用在下句的开头。
(22)专门的学问虽然不容易掌握,但是如果有了相 当的条件,只要深入钻研,在较短时间内,就有可 能出成绩;而广博的知识,则不是短时间所能掌握 的。
(23)种小麦一定要适时,否则就会影响产量。
❖ 10.且——尚且、而且、并且、况且、暂且、姑且
辨别用法
【❖ 反【之反】之【】相【反相】反】 我我们们强强调调组组织织性性纪纪律律性性并并不不反反对对发发展展学学生生个
性个,性反,之相,反我,们我还们要还保要护保这护种这个种性个。性。
——“反之”前后的两个句子地位平等。 “相反”表示语意侧重于后面的句子。
【❖ 不2、但【】不【但不】单【】不单】
❖主主要要是是注注意意辨辨别别容容易易混混淆淆的的同同类类虚虚词词。。
1、 造【纸【以厂以至排至】出】【的【以废以致物致】,】使周围的水变得又黑又臭,
造许纸多厂水排生出动的植废物物大,量使减周产围以的至水绝变产得。又黑又臭,
许多水生动植物大量减产以致绝产。
——“以至”侧重于“延伸 到” ,“以致”侧重于不好的 结果。
——这里的“对于”置换主体,应该说成“对 于……来说”。
(❖(4)4)不不错错用用
我❖ 们我自们以自为以已为在已从各各个个角角度度了解了到解了到这了些这情些况情。
况。
——这里应该用“从”才符合习惯搭配。
四、注意正确位置
❖((1)1)根根据据语语意意判判断断虚虚词词位位置置
他经经过过他长长达达三三年年的的苦苦心心研研究究,,终终于于在在新新品品种种的的
示例:〔从树干上〕解下马鞍。(表示处所)
1、〔向 战士们〕扑过来 2、灯光〔在他身前〕掠过 3、〔把他所有的钱都〕花掉 4、〔为我〕织出这样的布来 5、〔比别的孩子自尊心〕更强 6、〔将身子往〕他那边凑了凑 7、小鸟就〔像躲进幽深的丛林一样〕安全
连词的概念 连词是连接词、短语或句子的虚词。
连词的性质
连词有的表示并列、选择、递进等关系,有 的表示因果、条件、假设、转折等关系。连 词有时也与副词合起来表示语句的关联。
找出下面句子中的连词和表示关联的副词,并指出 表示哪种关系。
1、请老师和学生都来。 并列
2、请老师或学生都行。 选择 3、不但请老师来,而且请校长也来。 递进
4、由于没有完成作业,所以电视就不能看。因果 5、只要没有完成作业,电视就不能看。 条件
(2)注意复句中关联词语的位置
他不但知道这件事,而且已经开始处理这件事。
不但他知道这件事,而且其他人也都已经知道。
——分句主语相同,关联词在主语后。 ——分句主语不同,关联词在主语前。
五、注意关联词语
主❖要主是要要是注要意注关意联关词联语词的语互的相互搭相配搭的配问的题。 只要问你题能在。一小时内完成这篇两千字的文章,虽然够
试分辨下列语句中红色字体的副词,指出它们各 修饰哪个动词或形容词,表示哪一类意义。
1、跟随他多年的同志,从来没有听他谈做寿的 事,甚至连他的诞辰都不清楚。
2、她说:“我更想再当一遍中学生,从初一开 始。”
3、不过渐渐地,我倒有些不放心了。
4、平时他最喜欢玩弹球,可现在他把自己所有 的玻璃球统统送人了。
6、即使完不成作业,今晚的电视也还得看。假设
7、虽然没有完成作业,但是今晚的电视还是应该 看。 转折
助词的概念
助词四附着在实词、短语或句子后面,表示 某种附加意义的虚词。
助词的分类
助词分为结构助词(如:的、地、得等)、 动态助词(如:着、了、过等)、语气助 词(如:呢、吗、吧等)三类。
叹词是表示感叹或呼唤应 答的词(如:呀、喂、嗯 等)
研研制制开开发发方方面面取取得得了了突突破破性性进进展展。。
——“经过他”改为“他经过”,因为整 个句子的主语是“他”。
至我于报我考报师考范师类范院类校院,校是,既是定既方定针方,针至,于哪所哪学
校所放学在校第放一在志第愿一,志还愿没,做还最没后做决最定后。决定。
——“至于”引起另一个话题。应当放到 “哪所学校”前面。
2.及——以及、及其
“及、以及”都可以用来连接词语和短语,而“及其” 是两个词,意思是“和他(她)们的”。
(3)院子里种着大丽花、矢车菊、夹竹桃及(以及) 其它的花木。
(4)不仅要掌握实词的常用义和用法,还要注意去 掌握实词的运用情况及其基本规律。
❖ 3.由——由于 ❖ “由”是介词,表凭借。“由于”作连词或
(19)他对于孩子很严厉。(“对于”应改为“对”)
(20)对于大家提出来的合理化建议,领导是很重视 的。
(一)注意单音节词和双音节词的区别
8.刚——刚才 “刚”表示行动或情况发生在不久以前,是副
词;“刚才”指刚过去不久的时间,是形容 词。 (21)在吕秀莲之前,最臭名昭著的,莫过于 刚才被民众轰下台的李登辉。(“刚才”应 改为“刚”)
学中语学文语教文材教。材。
——“既然”改为“虽然”,形成“虽 然……(但是)……”的搭配。
六、注意前后语意
(1)所用虚词应不和句意产生矛盾
近❖ 一近个一月个来月,来他,一他向总不是愿不意愿参意加参这加类这应类酬应活酬动活。动。
——“近一个月来”和“一直”矛盾。
❖❖飞飞机机的的轰轰鸣鸣声声传传到到了了几几十十里里开以外外。。
(一)注意单音节词和双音节词的区别 (二)注意包含虚词的词语或短语 (三)注意包含否定词的虚词 (四)注意音同音近词的辨析 (五)注意虚词的不同语体色彩
(一)注意单音节词和双音节词的区别
1.或——或者 “或”常用来连接词语和短语,“或者”常用
来连接句子。 (1)既有丰富的知识和较强的能力,又有较
高素质的人,才能称为完全的或健全的人才。 (2)这本书或者你先看,或者我先看。
介词,表原因或理由。
❖ (5)一个人的天性不是天生的,而是由于他的家庭出身、 生活环境和经历决定的。(“由于”应改为“由”)
❖ (6)这次考试不难,但由于他准备得不够充分,差点儿就 没及格。
4.为——为了、因为 “为”是介词,引出对象,用法较多。“为了”
是连词,表目的,一般单用。“因为”是连 词,表原因,常和“所以”连用。
(7)这些考古新发现,为人类的起源和发展提供了非常重要 的依据。
(8)为了营救落水的儿童,他毫不犹豫地跳进了冰冷的河水。 (9)因为大家缺乏经验,所以前几次实验都没有成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