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河北公务员考试行测高分秘籍:巧用特值法
2015年公务员考试行测答题技巧:特殊值法

2015年公务员考试行测答题技巧:特殊值法
北京人事考试网:
特殊值法,就是在题目所给的范围内取一个恰当的特殊值直接代入,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的方法。
特殊值法必须选取满足题干的特殊数、特殊点、特殊函数、特殊数列或特殊图形代替一般的情况,并由此计算出结果,从而快速解题。
在公务员考试中,特殊值法常应用于和差倍比问题、行程问题、工程问题、浓度问题、利润问题、几何问题等。
其中,在工程问题、浓度问题相关的比例问题时,一般将特殊值设为1;在涉及多个比例的问题时,有时为了将数值整数化,可以设特殊值为总量的最小公倍数。
在运用特殊值法时,要注意:
1.确定这个特殊值不影响所求结果;
2.数据不要太繁琐,应便于快速、准确计算,可尽量使计算结果为整数;
3.结合其他方法灵活使用。
文章来源:中公教育北京分校。
2015公务员考试行测之巧用特殊值法解数学运算

2015公务员考试行测之巧用特殊值法解数学运算数学运算作为行测考试里的重要组成部分,历来被看作行测考试的风向标,直接决定了广大考生的行测成绩。
要想在数学运算上有所突破,关键就在于数学方法的灵活使用,今天专家给广大考生介绍一下最重要的方法之——特殊值法。
特殊值法,又叫做特值法,即通过设题中某个未知量为特殊值,从而通过简单的运算,得出最终答案的一种方法。
这个特殊值必须满足三个条件:首先,无论这个量的值是多少,对最终结果所要求的量的值没有影响;其次,这个量应该要跟最终结果所要求的量有相对紧密的联系;最后,这个量在整个题干中给出的等量关系是一个不可或缺的量。
特殊值法,最大的特点是变未知为已知,对计算的简化有极大的帮助,但并不是所有的题目都可以用特殊值法来解题,我们今天主要跟大家分享两种比较典型的可以采用特殊值法的题型。
例1.已知a=1999x+2000,b=1999x+2001,c=1999x+2002,则代数式a2+b2+c2-ab-bc-ca 的值为( )。
A.0B.1C.2D.3中公解析:由于题目中的x取值未定,因此a,b,c的取值也未定,而a,b,c的取值可以有无数种情况,但是看题目选项发现答案应该有确定的解,因此任意找一组符合题目要求的a,b,c代入就可以得到答案。
为了计算简单,这道题令x= -1,这样对应的a,b,c 就分别为1,2,3,将1,2,3代入代数式经计算结果为3,因此这道题的答案就是3。
例2.某市气象局观测发现,今年第一、二季度降水量分别比去年增加了11%和9%,而两个季度降水量的绝对增量相同。
那么该市上半年降水量同比增长多少?A.9.5%B.10%C.9.9%D.10.5%。
行测数量关系技巧:特值法

行测数量关系技巧:特值法做了许多行测模拟题还是没有有效的提升自己的分数?那是你没有掌握一些技巧和重点,下面由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行测数量关系技巧:特值法”,持续关注本站将可以持续获取更多的考试资讯!行测数量关系技巧:特值法在行测考试中,每年都会有固定的五部分,常识、言语理解与表达、数量关系、判断推理、资料分析。
在这五部分当中,数量关系可谓是一个难点。
每年的考试,都会有很大一部分同学直接放弃这一部分的作答,全部蒙同一个选项,但其实在这部分当中,有很多基础的题目,我们是可以拿到分数的。
在数量关系中,有很多简便的解题思想,能够帮助我们在考试的时候,花最少的时间,快速解决题目,特值法就是其中之一。
当题目条件不足,缺少条件的时候,我们可以考虑把一些不变量或者任意量设成特殊的数字,直接列式计算,此为特值法。
特值有很多种设法,主要的原则就是尽量简化计算,如果都能是整数计算的话,计算速度是最快的。
其中有一种设法称为:按比例设特值。
比例其实属于一种相对数字,只要满足这样比例关系的所有数字都可以。
因此出现比例关系的时候,我们能把比例数字直接当成是各自的实际量,进行列式计算。
例.甲乙丙工作效率的比例为3:4:5,甲单独做A工程需要25天,丙单独做B工程需要9天,现甲乙丙合作两项工程,一共需要( )天。
A.8B.9C.10D.11【解析】利用特值思想。
假设甲乙丙的效率就是3、4、5,A工程的工作量=3×25=75,B工程的工作量=5×9=45,两项工程总的工作量=75+45=120,根据合作的基本公式:工程总量=效率和×合作时间,因此合作时间=120÷(3+4+5)=10天,答案选C。
2015河北公务员考试行测高分秘籍之睿智的尾数思想

河北中公教育网:/?wt.mc_id=bk4828历年行测考试中数量关系及资料分析的计算量往往较为庞大,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解决大量的计算式子,是当前广大考生最为关心的问题。
下面中公教育专家将为大家介绍一种能够快速解决此类题目的方法——尾数法。
尾数法是一种只取每位参与计算数字的尾数进行简单计算,从而快速找出正确答案的计算方法。
例1.16×17×18×19=( )A.93024B.93026C.93028D.93030中公解析:尾数法:6×7×8×9,尾数是4,选择A。
例2.超市将99个苹果装进两种包装盒,大包装盒每个装12个苹果,小包装盒每个装5个苹果,共用了十多个盒子刚好能装完,问两种包装盒相差多少个?A. 3B. 4C. 7D. 13中公解析:列方程求解,可以将大包装盒设为x个,小包装盒设为y个,由题意容易得知12x+5y=99。
从数字特性入手。
首先99为一个奇数,而12x为偶数。
由奇偶特性可知5y应为奇数,所以y必须取奇数,这样就可以排除B选项。
另外由于5y的尾数只能是0或者5,但由于y为奇数,所以5y尾数必为5。
而12x+5y 的尾数为9,所以12x的尾数应该为4,因此x只能取2或7才能满足题意。
将x=2代入,可以求出y取值为15,此时符合题中所说的总共用了十多个包装盒。
之后可以求出两个包装盒个数相差13,因此本题选D。
例3.经初步核算,2009年上半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7.1%,比一季度加快1.0个百分点。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2025亿元,增长3.8%;第二产业增加值70070亿元,增长6.6%;第三产业增加值57767亿元,增长8.3%。
2009年上半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为:A.139862亿元B.147953亿元C.148632亿元D.151429亿元中公解析:2009年上半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为12025+70070+57767亿元,该式的末两位为25+70+67的末两位,即为62,因此选A。
公务员考试行测高分技巧

公务员考试行测高分技巧公务员考试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许多人都希望通过这个考试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
行测是公务员考试中的一项重要科目,对于考生来说具有很大的挑战性。
为了帮助考生在行测中取得高分,下面将介绍一些实用的高分技巧。
首先,了解考题类型是取得高分的关键。
行测试题类型主要分为言语理解与表达、数量关系、判断推理、资料分析四大类。
考生需要熟悉每种题型的特点和解题技巧,同时加强平时的相关知识储备。
例如,在言语理解与表达中,考生要掌握词义的理解、段落的概括和推理判断等技巧。
在数量关系中,要熟悉数字关系、比例关系和概率统计等知识,灵活应用解题方法。
在判断推理中,要具备逻辑思维和常识判断的能力,辨别有效信息并运用推理规律。
在资料分析中,要善于抓住重点信息,进行综合分析和归纳总结。
其次,解题顺序也是考生应该注意的一个要素。
在行测考试中,题目的难易程度是各不相同的。
一般来说,难度较低的题目更适合刚开始答题时解答,难度较高的题目可以放在最后解答。
这样做的好处是,能够尽快得分,增加答题的有效性,并且能够节约更多的时间去解答难度较高的题目。
此外,对于多项选择题,使用排除法是提高解题效率的有效方法。
通过排除错误选项,可以提高选对正确答案的概率,同时节约考试时间。
第三,注重时间管理是考生顺利完成考试的关键。
行测考试时间通常是有限的,所以考生需要合理规划答题时间。
在开始答题之前,可以预留一些时间对试卷进行全面的了解,并对每道题目做一个初步的估计,明确应该花费多少时间来解答。
一般来说,首先回答自己擅长的题目,因为这样能够极大地增加答对的概率,并且能够提高自信心。
其次,注意控制每道题目的答题时间,避免在某一道题目上耗费过多的时间,造成其他题目无法解答。
最后,在考试结束前,留出一些时间来检查答题情况,防止因为疏忽而导致的错误。
在实际解题中,考生还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要注重阅读和理解题目中的信息,这些信息是解题的关键。
其次,要善于提炼和归纳问题,通过分析和总结,找出问题的本质,并给出准确的答案。
2015年公务员考试行测技巧:资料分析五技巧

科信教育公考研究院2015年公务员考试行测技巧:资料分析五技巧一、尾数法尾数法在数学运算中有所提及,主要指通过运算结果的末位数字来确定选项,常用于和、差的计算,在资料分析中偶尔用于乘积的计算。
尾数可以指结果的最末一位或者几位数字。
尾数位数规则:加法--两个数相加,和的尾数是由一个加数的尾数加上另一个加数的尾数得到的。
减法--两个数相减,差的尾数是由被减数的尾数减去减数的尾数得到的,当不够减时,要先借位,再相减。
乘法--两个整数相乘,如果积所有有效数字都保留,那么积的尾数是由一个乘数的尾数乘以另一个乘数的尾数得到的。
尾数法应用条件:尾数法一般应用于计算某一具体数值的题目。
当题干中所给的选项尾数各不相同时,可以使用尾数法快速选出正确选项。
二、分子分母比较法分子分母比较法是指通过比较两个分式的分子、分母,判断两个分数大小的方法。
分子分母比较法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一)基本比较两个分数比较大小,如果它们的分母相同,分子大的分数大。
同理,两个分子相同的分数,分母小的分数大。
(二)化成分子相同比较两个分数,如果它们的分子存在倍数关系,可以将分子较小的分数乘以一个适当的整数,将两个分数的分子化成相同或相近的数字,再比较两个分数分母的大小,此时分母小的分数大;同理,分母大的分数小。
科信教育公考研究院(三)化成分母相同比较(通分)两个分数,如果它们的分母存在倍数关系,可以将分母较小的分数乘以一个适当的整数,将两个分数的分母化成相同或相近的数字,再比较分子的大小,此时分子大的分数大;同理,分子小的分数小。
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通分”。
(四)分子分母反向变化比较两个分数,如果前者的分子大于后者且分母小于后者,那么前者大;同理,如果前者分子小于后者且分母大于后者,那么前者小。
分子分母比较法应用条件:一般只应用于对若干个数据大小进行比较或进行排序的题型中,通常按照题干中数据的排列顺序依次进行大小的比较。
三、分子分母差额法分子分母差额法是指通过两个分数的分子、分母作差之后的值与原来分数对比来判断分数大小的方法。
2015年公务员考试行测数学运算公式

2015年公考行测数学运算公式第一:两次相遇公式:单岸型S=(3S1+S2)/2 两岸型S=3S1-S2例1:两艘渡轮在同一时刻垂直驶离H 河的甲、乙两岸相向而行,一艘从甲岸驶向乙岸,另一艘从乙岸开往甲岸,它们在距离较近的甲岸720 米处相遇。
到达预定地点后,每艘船都要停留10分钟,以便让乘客上船下船,然后返航。
这两艘船在距离乙岸400 米处又重新相遇。
问:该河的宽度是多少?( )A. 1120 米B. 1280 米C. 1520 米D. 1760 米解析:典型两次相遇问题,这题属于两岸型(距离较近的甲岸720 米处相遇、距离乙岸400 米处又重新相遇)代入公式3×720-400=1760选D;如果第一次相遇距离甲岸x米,第二次相遇距离甲岸Y米,这就属于单岸型了,也就是说属于哪类型取决于参照的是一边岸还是两边岸。
第二:十字交叉法:A/B=(r-b)/(a-r)例2:某班男生比女生人数多80%,一次考试后,全班平均成绩为75分,而女生的平均分比男生的平均分高20% ,则此班女生的平均分是( ) 解析:男生平均分X,女生1.2X1.2X 75-X 175X 1.2X-75 1.8得X=70 女生为84第三:往返运动问题公式:V均=(2v1×v2)/(v1+v2)例3:一辆汽车从A地到B地的速度为每小时30千米,返回时速度为每小时20千米,则它的平均速度为多少千米/小时?( )A.24B.24.5C.25D.25.5解:代入公式得2×30×20/(30+20)=24,选A。
第四:过河问题:M个人过河,船能载N个人。
需A个人划船,共需过河(M-A)/ (N-A)次例4:有37名红军战士渡河,现在只有一条小船,每次只能载5人,需要几次才能渡完? ()A.7B.8C.9D.10解:(37-1)/(5-1)=9第五:牛吃草问题:草场原有草量=(牛数-每天长草量)×天数例5:有一水池,池底有泉水不断涌出,要想把水池的水抽干,10台抽水机需抽8小时,8台抽水机需抽12小时,如果用6台抽水机,那么需抽多少小时?( )A.16B.20C.24D.28解:(10-X)×8=(8-X)×12 求得X=4 (10-4)×8=(6-4)×Y 求得答案Y=24 公式熟练以后可以不设方程直接求出来。
公务员考试--行测数学运算高分解答技巧

行测数学运算高分解答技巧数学运算中的常用解题技巧有尾数法、带入排除法、特值法、方程法、十字交叉法、图解法、裂项相消法、提取公因式、适当组合法等。
(一)尾数法尾数法是指在考试过程中,不计算算式各项的值,只考虑算式各项的尾数,进而确定结果的尾数。
由此在选项中确定含此尾数的选项。
在江西招警考试中考试中,尾数的考查主要是几个数和、差、积的尾数或自然数多次方的尾数。
尾数法一般适用于,题目计算量很大或者很难计算出结果的题目。
例题1:173×173×173-162×162×162=()A.926183B.936185C.926187D.926189解题分析:此题考查的是尾数的计算,虽然此题是简单的多项相乘,但是因为项数多,导致计算量偏大,若选择计算则浪费大量时间;若用尾数计算则转化为3×3×3-2×2×2=27-8=9,结合选项末位为9的为D。
故此题答案为D。
(二)带入排除法带入排除法是应对客观题的常见且有效的一种方法,在公务员考试的数学运算中,灵活应用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其有效避开解题的常规思路,直接从选项出发,通过直接或选择性代入,迅速找到符合条件的选项。
例题2:某四位数各个位数之和是22,其中千位与个位数字之和比百位数字与十位数字之和小2,十位数字与个位数字之和比千位数字与百位数字之和大6,千位数字与十位数字之和比百位数字与个位数字之和小10,则这个四位数是()A.5395B.4756C.1759D.8392解题分析:题目中要求是一个四位数,且给出四个条件,显然可以通过设未知数列方程求此四位数各个位数的数字。
但此题若用代入排除法,即验证此数是否符合题中条件,可轻易得出符合题意的仅C项。
故此题答案为C。
(三)特值法特值法是通过对某一个未知量取一个特殊值,将未知值变成已知量来简化问题的方法。
这种方法是猜证结合思想的具体应用,也是公务员考试中非常常见的一种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行测考试中,数量关系是最让广大考生头疼的问题。
数量关系看似很复杂,却有其快速解题的技巧和方法,下面中公教育专家将为大家介绍其中一种方法——特值法。
特值法就是题目中的某个量具有任意性,就设一个特殊的、方便计算的数据来帮助我们解题的一种方法。
所谓某个量的“任意性”,就是题干中相关的未知量具体是多少对结果没有影响。
这样的量就具有任意性。
既然具有任意性,那么我们就可以借用一些具体的数据,快速算出答案。
在设特值的过程中,通常设具有“任意性”的量值为1、100,或者根据题目的具体表现形式来设一个数据,这样在计算过程中就会简单很多。
下面中公教育专家带大家来看几道题目,熟悉特值法的运用。
中公解析:题干中没有出现任何数据,但问题是求具体数据。
只是说“在减法算式中”,没有说明减法算式的限制情况,那就说明只要是减法算式即符合题意,也就是任何一个减法算式,都会得到唯一的答案,就是4个选项中的某一个确定的数据。
显然,这个减法算式的数据具有任意性。
不妨设6-4=2,6是被减数,4
是减数,2是差,代入题干,三个数的和为6+4+2=12,再除以被减数为12÷6=2,故选C。
文章来源:更多信息请关注承德中公教育网/?wt.mc_id=bk4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