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医疗器材 CASE STUDY-林智一创业

合集下载

美国顶尖医疗科研机构实践对构建我国生物医药领域国家技术创新中心的启示

美国顶尖医疗科研机构实践对构建我国生物医药领域国家技术创新中心的启示

美国顶尖医疗科研机构实践对构建我国生物医药领域国家技术
创新中心的启示
李明穗;王卓然;程晟;杨俊涛
【期刊名称】《中国医药导报》
【年(卷),期】2024(21)9
【摘要】截至2023年9月,我国成立3家综合类及21家领域类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在生物医药领域,仅有国家合成生物技术创新中心、国家生物药技术创新中心和国家动物模型技术创新中心获批建设。

本文通过考察世界顶尖医疗研究机构支持医学创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商业化具体实践,针对我国生物医药领域类创新中心缺乏独立规划、组织运营模式处于探索阶段、孵化初创企业和产出创新成果能力仍需强化等问题,提出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加强各类创新中心顶层设计,强化政策制度保障,建立多渠道筹资投入机制,赋予战略科学家充分学术自主权的建议。

【总页数】5页(P205-208)
【作者】李明穗;王卓然;程晟;杨俊涛
【作者单位】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规划发展处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4
【相关文献】
1.浅谈美国政府绩效法与国家科研机构兼论对我国科技政策的启示
2.融通创新模式及其支撑体系构建
——荷兰人工智能创新中心对我国人工智能领域发展的启示3.生物医药领域如何深化产教融合——温州市生物医药协同创新中心的启示4.国外顶尖国家科研机构人才队伍建设经验与启示5.国家科研机构推进开放科学发展的实践经验与启示--以美国航空航天局为例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GS1标准在全球医疗器械应用卓有成效

GS1标准在全球医疗器械应用卓有成效

条码与信息系统2021年第1期总第161期BAR CODE &INFORMATION SYSTEM GS1Healthcare (GS1全球医疗工作组)是一个中立和开放的团体,集合医疗卫生领域内所有的利益相关者,包括药品和医疗器械制造商、批发商、分销商、集团采购组织、医院、药店、物流提供商、解决方案提供商、政府和监管机构以及行业协会共同推动GS1标准的开发和实施。

GS1Healthcare 成员包括全球100多家领先医疗保健组织,其使命是引领GS1标准在全球医疗卫生领域的成功开发和实施,保障患者安全和供应链效率。

实践证明,医疗保健领域的GS1标识、数据采集和数据共享标准为所有利益相关者带来了切实好处。

GS1及医疗保健行业在全球范围内,GS1已与医疗行业合作超过13年。

GS1紧跟行业前沿,保证行业内利益相关者都成功实施GS1标准。

在此期间,随着新技术和高质量数据在患者治疗以及医疗保健供应链的全面应用,我们意识到医疗保健行业的格局正在不断地变化着。

GS1Healthcare 紧跟这种变化的同时也认识到新发展会对患者产生影响。

老龄化、人口持续增长使得医疗成本增加,用药失误风险增加。

我们还需要考虑到进入供应链不合格医疗产品问题以及病人最后一英里的医疗质量和安全。

2018年发表在《柳叶刀》上的一项研究标明,据估计,全球医疗支出“预计将从2013年的7.83万亿美元增加到2040年的18.28万亿美元(不确定性区间14.42~22.24)(以2010年购买力平价调整后的美元计算)”。

该报告继续估计“高收入国家的人均医疗支出每年将增长2.7%(1.9~3.4),中高收入国家将增长3.4%(2.4~4.2),中低收入国家将增长3.0%(2.3~3.6),低收入国家将增长2.4%(1.6~3.1)。

”如此庞大的数字增长促使各国寻找更有效、更有价值的改变方式,最终改变医疗行业原有的生产和销售方式。

有充分的证据表明,随着人口老龄化,医疗保健的成本平均会增加。

中央医疗器材 CASE STUDY-林智一创业.doc

中央医疗器材 CASE STUDY-林智一创业.doc

中央醫療器材CASE STUDY受訪人:林智一董事長時間:2001/12/30 15:00 PM訪談人:蔡政安、王柏勝、林耀暉整理:林耀暉請林董談談創業的過程。

我從國防醫學院畢業,一畢業就分發到三軍衛材供應處,我們國防醫學院藥學系畢業的學生要在藥房實習,要在藥廠實習,三軍總醫院啦,榮民醫院啦…這是我們學藥的學生一定要經歷的。

所以我們會懂一些GMP啦,藥劑調製跟物流,整個物流的狀況,這也許是學藥學的好處之一,平常在學校可能都不會接觸到這些東西。

這是多久以前的事?這大概是三十五多年前的事,我現在已經將近六十歲了,我們的專業是學藥,以前國防醫學院算是蠻完整的,學生人比較少,一班人都不多,機會也比較多。

為什麼?你在藥房實習可以學習整個配藥的過程,在榮民製藥廠可以學習到GMP的知識,以前榮民製藥廠在以前到底還是一個比較能夠Follow GMP的作業模式,在以前台灣從來沒有其他公司有GMP的process。

什麼時候開始學?學生時就學,我們要實習半年,半年就學習到這些經驗。

我進去後就學,當時在國內是很新的東西,不過不一定要學,有些學生不會去想,我就會去想這件事,可能那時候也沒想,只是後來在用時你就會想。

我一畢業後就分發到三軍衛材供應處,三軍衛才供應處,我分發到接收庫,那個可以說是軍方系統最完善的系統,完全按照美軍的配銷系統,採購配銷系統,這整個是一個SOP,你要學這個SOP很難啦!其實這SOP就是整個公司運作的機制,雖然我在那個時候沒有在意我在做什麼事,不過我所接觸的,三十五年前所接觸的已經是中央電腦化,是軍方相當先進的,我們全部都是電腦作業,一開始就是這樣做,跟進貨的系統還有採購,外購都要,以前叫做外購處,軍品採購…。

這個工作做多久?我當時在那兩個月….後來我到801總醫院,就是現在的三軍總醫院,我在那裡做藥品採購,藥品採購的流程我都學會了,不論是訂約啦…之類的都學會了。

軍醫院有個好處,行政系統完善,簽核啦之類的都很完善,其實我到現在還覺得有用,我現在深深覺得我們現在很多公司的系統其實還沒有軍醫院的系統完善。

智能药箱创新创业项目计划书

智能药箱创新创业项目计划书

智能药箱创新创业项目计划书项目名称:智能药箱创新创业项目一、项目背景及目标随着人口老龄化和慢性病的增加,人们对药物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然而,现在市面上的普通药箱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比如无法提醒用药时间、用药量等。

针对这一问题,我们计划推出一款智能药箱,旨在为人们提供更加方便、快捷和准确的用药方式。

本项目的目标是在未来三年内将智能药箱打造成市场上最受欢迎和最好用的用药工具之一。

二、市场调研和竞争分析1. 市场调研:根据对市场的调研,我们发现尽管市面上已经有一些智能药箱产品,但大多数产品的功能和体验还有待提升。

同时,拥有智能药箱的人群需求在不断增加,意欲投资此类产品的潜在顾客也在增加。

2. 竞争分析:目前市场上的主要竞争对手包括A公司、B公司和C公司等。

A公司的产品功能比较全面,但价格较高,不适合普通消费者;B公司的产品在品质上存在问题,用户评价较差;C公司的产品定位较为准确,但在功能和用户体验方面还有待改进。

通过分析竞争对手的优势和不足,我们可以更好地定位自己的产品和市场定位。

三、产品定位和特点1. 产品定位:我们的智能药箱将会成为一款功能齐全、易用便捷、价格合理的用药工具。

定位于满足家庭和个人用药需求市场,并具备一定的安全性、可靠性和智能化程度。

2. 产品特点:- 提供用药提醒功能:通过智能芯片和云计算技术,智能药箱能够准确判断用药时间,并通过手机App、声音提示等方式提醒用户按时用药,避免漏吃或过量用药的情况发生。

- 自动记录用药数据:智能药箱能够自动记录用户的用药时间、用药量等信息,方便用户查看和管理用药记录。

- 安全保障措施:智能药箱将会配备有溢药检测、儿童安全锁等功能,确保用户用药的安全性。

- 良好的用户体验:智能药箱的操作界面简洁直观,易于上手,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习惯进行个性化设置。

- 扩展功能:智能药箱将提供扩展功能,如与其他健康设备的连接、生成报告分析用户服药情况等。

四、商业模式和盈利方式1. 商业模式:我们的商业模式主要依靠产品销售和产品售后服务来实现盈利,同时探索与药店、医院合作等合作方式。

医疗器械设计案例

医疗器械设计案例

医疗器械设计案例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医疗器械设计案例:智能静脉穿刺仪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飞速发展,医疗器械设计领域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革新。

在临床医疗中,静脉穿刺是一项常见的操作,但是由于操作难度较大和对医护人员的技术要求较高,很多医护人员往往需要多次尝试才能成功穿刺。

为了解决这一难题,一家医疗器械公司设计并推出了一款智能静脉穿刺仪,让静脉穿刺变得更加简单和安全。

智能静脉穿刺仪采用了先进的光学影像技术和人工智能算法,可以快速准确地定位出血管位置。

在进行静脉穿刺时,医护人员只需要将仪器贴近皮肤,系统会自动显示出静脉的位置和深度,大大减少了操作者的试错次数。

智能静脉穿刺仪还配备了照明灯和放大镜功能,帮助操作者更清晰地观察皮肤表面的细微变化,确保穿刺的准确性。

在外观设计上,智能静脉穿刺仪采用了简洁流畅的曲线和人性化的按键布局,符合人体工程学原理,使操作更加方便和舒适。

仪器的材质选用了医用级别的高强度塑料和不锈钢材质,具有防水防菌的特性,易于清洁和消毒,确保使用的安全性和卫生性。

除了在设计上的创新,智能静脉穿刺仪还具备了多项智能功能,如自动记录静脉穿刺时的数据和图片,方便医生和患者后期查看和分析。

仪器还具备了无线连接功能,可以方便地与医疗信息系统进行数据交换和共享,提高了医疗工作的效率和准确性。

智能静脉穿刺仪的设计是医疗器械设计领域的一次巨大突破,不仅提高了静脉穿刺的成功率和准确性,还提升了医疗工作的效率和便利性。

相信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类似的智能医疗器械设计案例会越来越多,为医疗行业带来更多的便利和创新。

第二篇示例:医疗器械设计是一门医学与工程技术相结合的学科,它通过对医疗器械的研究和设计,为医疗行业提供了更为先进、便捷和安全的医疗设备。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人们对健康的不断重视,医疗器械设计变得越来越重要。

在医疗器械设计过程中,设计师需要考虑到众多因素,比如医疗器械的功能、安全、舒适性、易于使用和清洁等。

国家获奖创新创业计划书

国家获奖创新创业计划书

国家获奖创新创业计划书项目名称:智能医疗大数据平台一、项目概述智能医疗大数据平台是一项结合人工智能技术和医疗行业的创新项目。

通过搭建一个集医疗数据采集、分析、诊断、预测和智能推荐于一体的平台,为医生提供更精准、高效的医疗决策支持,为患者提供更个性化、全面的医疗服务。

该平台将整合各类医疗数据,包括患者病历、生理参数、医学影像、基因组学数据等,通过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算法,实现数据的快速处理和智能分析,为医生提供更全面、准确的诊断结果,为患者提供更个性化、全面的治疗方案。

二、市场分析1. 市场规模中国目前医疗行业市场规模庞大,据统计,中国医疗信息化市场规模已超过500亿元人民币,且保持着每年15%以上的增长率。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医疗大数据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各大医院和医疗机构纷纷投入大量资源开展相关项目。

智能医疗大数据平台将能够满足医生和患者的需求,有望在未来成为医疗行业的主流产品。

2. 市场需求目前,医疗行业存在诸多问题,如医生诊断资源不足、患者医疗体验降低、医疗质量难以保证等。

智能医疗大数据平台将能够帮助医生提高诊断精准度、减轻工作压力,为患者提供更个性化、全面的医疗服务,满足市场需求。

3. 竞争分析当前,国内外已有不少公司涉足医疗大数据行业,如IBM、亚马逊、阿里巴巴等,它们在医疗大数据领域已取得一定成绩。

因此,智能医疗大数据平台需要具备更加优越的技术和服务,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三、项目计划1. 研发阶段第一年:搭建医疗数据采集平台,整合各类医疗数据,建立数据清洗、预处理、存储等流程,基础算法研发。

第二年:开发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算法,实现数据的快速处理和智能分析,为医生提供更全面、准确的诊断结果。

第三年:建立智能推荐系统,针对不同患者提供个性化、全面的治疗方案,实现智能医疗大数据平台的全面上线。

2. 推广阶段第四年:与各大医院、医疗机构合作推广智能医疗大数据平台,为医生提供免费试用,收集用户反馈并不断完善平台。

医疗器械行业发展史

医疗器械行业发展史
行业分析师
liqs@ S1450210070003
Ø 我国医疗器械企业迅速崛起,从进口替代到行业整合。随着技术进步,我国医 疗器械企业逐步实现进口替代,从中低端市场向高端市场突破。同时各国降低 医疗卫生费用的大背景下,我国医疗器械企业产品出口将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 机遇。医疗器械行业涉及多学科交叉技术,行业呈现出多、小、散、跨度大的
1926年被美国ge电气收购在伦琴发现ge医疗1816听诊器的发明1852活塞式注射器的发明1895伦琴发现射线用于医学影像应用1901第一台心电图仪问世1943第一台用于放射治疗的直线加速器问世1945第一台血液透析仪问世1953人工心肺机首次应用在人体手术中1958第一例心脏起搏器的应用1972第一台ct计算机断层扫描诞生1976第一台商业化pet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仪问世1977第一台mri核磁共振仪诞生1985心脏去纤颤器通过fda审批2003用于动脉堵塞的药物洗脱支架通过fda审批2000第一台商用petct成像套件生产200464ct计算机层析扫描仪通过fda审批第一台商用petmri成像套件生产2008行业深度分析敬请参阅报告结尾处免责申明光机主要供应商
2
敬请参阅报告结尾处免责申明
行业深度分析
图目录
图 1 世界医疗器械市场规模 ............................................................... 6 图 2 全球医疗器械市场份额 ............................................................... 7 图 3 全球医疗器械技术发展历史 ........................................................... 8 图 4 1995-20

林林总总的智能医疗器械

林林总总的智能医疗器械

林林总总的智能医疗器械杨志勇 陈海荣 樊庆福上海医学情报研究所 (上海200031)智能技术在医学诊断中的应用是在20世纪50年代后期才开始出现的,应用在一些常规的医学诊断上。

但由于研究任务的复杂性,缩小了其研究范围,临床应用也凤毛麟角。

直到20世纪90年代以后,由于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特别是计算机的广泛应用,才出现众多的智能医疗器械。

智能手术刀最近,美国能源部桑迪亚国家实验室的科学家成功地发明了一种神奇的手术刀,称之为智能手术刀,它能把癌细胞与健康细胞区别开来。

新型手术刀将很快用于肿瘤手术,肿瘤外科医生将有把握地切除每一个病变细胞。

细胞通过手术刀刀刃进入安装在刀柄上的微型分析装置,微型激光器以每秒10万个细胞的速度进行扫描。

由于癌细胞的化学性能非常特殊,因此利用激光来识别癌细胞并不困难,同时外科医生可以从显示屏上看到分析结果。

目前,新型手术刀正在对大脑恶性肿瘤细胞培养物做试验,即在实验条件下进行试验。

发明者相信,智能手术刀不久将受到外科医生和各大公司的青睐,很快会大批量生产。

智能医用材料由美国和德国科学家开发出的一种能够自动成形的塑料可用作手术缝合线和医疗植入物。

这种 智能塑料由热塑性塑料聚合物制成,可被人体吸收,经设计后能够记忆一种特定的形状,当加热到体温时,它就会自动转化成所需的形状。

这种塑料可用来制作植入物或骨钉,植入人体时略粗一点,加热之后就会变成所需的植入物形状。

由于该材料具有记忆功能,它能以一个松散线团的形式穿过切口。

当被加热到体温时,材料 记起了它设计好的形状和大小,然后收缩拉紧切口。

等伤口愈合后,材料自动分解,并能无害地为人体吸收。

智能药片不久前,美国推出一种智能药片。

一年愈七旬的资深宇航员在登上 发现号航天飞机前事吞服了这种药片。

该药片可以测量体温和其它重要生理迹象。

美国还将采用类似技术,研制出使先天畸形婴儿受益良多的药片。

医生将开始在胎儿矫正手术期间把一种1.3英寸长的 药片传感器植入孕妇子宫。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央醫療器材CASE STUDY受訪人:林智一董事長時間:2001/12/30 15:00 PM訪談人:蔡政安、王柏勝、林耀暉整理:林耀暉請林董談談創業的過程。

我從國防醫學院畢業,一畢業就分發到三軍衛材供應處,我們國防醫學院藥學系畢業的學生要在藥房實習,要在藥廠實習,三軍總醫院啦,榮民醫院啦…這是我們學藥的學生一定要經歷的。

所以我們會懂一些GMP啦,藥劑調製跟物流,整個物流的狀況,這也許是學藥學的好處之一,平常在學校可能都不會接觸到這些東西。

這是多久以前的事?這大概是三十五多年前的事,我現在已經將近六十歲了,我們的專業是學藥,以前國防醫學院算是蠻完整的,學生人比較少,一班人都不多,機會也比較多。

為什麼?你在藥房實習可以學習整個配藥的過程,在榮民製藥廠可以學習到GMP的知識,以前榮民製藥廠在以前到底還是一個比較能夠Follow GMP的作業模式,在以前台灣從來沒有其他公司有GMP的process。

什麼時候開始學?學生時就學,我們要實習半年,半年就學習到這些經驗。

我進去後就學,當時在國內是很新的東西,不過不一定要學,有些學生不會去想,我就會去想這件事,可能那時候也沒想,只是後來在用時你就會想。

我一畢業後就分發到三軍衛材供應處,三軍衛才供應處,我分發到接收庫,那個可以說是軍方系統最完善的系統,完全按照美軍的配銷系統,採購配銷系統,這整個是一個SOP,你要學這個SOP很難啦!其實這SOP就是整個公司運作的機制,雖然我在那個時候沒有在意我在做什麼事,不過我所接觸的,三十五年前所接觸的已經是中央電腦化,是軍方相當先進的,我們全部都是電腦作業,一開始就是這樣做,跟進貨的系統還有採購,外購都要,以前叫做外購處,軍品採購…。

這個工作做多久?我當時在那兩個月….後來我到801總醫院,就是現在的三軍總醫院,我在那裡做藥品採購,藥品採購的流程我都學會了,不論是訂約啦…之類的都學會了。

軍醫院有個好處,行政系統完善,簽核啦之類的都很完善,其實我到現在還覺得有用,我現在深深覺得我們現在很多公司的系統其實還沒有軍醫院的系統完善。

後來我就調去藥房,因為我們大約一兩年就要輪調,去藥房我就學會配藥,以前我們最多配的藥是治香港腳的藥,一直一直給,配不完。

這個工作做個兩三年。

接下來去做倉庫管理,三軍總醫院的倉庫有大概八九千種藥,包括衛材跟藥品。

那個地方比較屬於小單位,除了軍官,其他都是一些士官,那個地方就沒電腦,整個SOP系統憑單領藥,要不然就是去基隆報關,報關我也學會,這個工作大概作個兩三年。

後來被院長叫去做醫療採購計畫,去審核各科、門診各科系的採購計畫,器材採購五年計畫,這個也就….後來要計畫蓋中興診所,忠孝東路那個中興診所。

三軍總醫院、榮民總醫院這些跟台大不一樣………………….三總六七十個醫生集結,每人出大概七十萬。

我是藥科不能參與,因為我是做器材的,所以有參與過程….後來因為只有四千多萬不夠錢,因為我父親剛好在彰化銀行,我就請這六七十個人申請擔保貸款,然後就把這間醫院給蓋起來,雖然現在已經比較落寞了(中興診所)。

你有沒有投資?我沒有投資,因為藥學系的不可以參與,只有醫學系的可以。

很可惜如果我投資就好了,那時候七十萬就很多錢了,這是三十多年的事了。

之後我就一直做在這個位置,十年後要退伍,當時的院長就不讓我退伍,一直要我幫忙…那時候我就一直想出來做生意,那時候我就想這麼多衛材我做一樣就可以呀!當時我也會報關,也會做什麼,整個過程我都會呀!怎樣導入我也都知道,跟國外接洽之類的都懂,市場部分因為跟軍醫院都很熟,同學很多。

出來後我就馬上創業,我就自己當老闆,我沒有當過伙計,就創立了濟美,中央醫療我是後來再改的,我創立兩個,一個濟美企業,一個濟美有限。

創立這個公司時我只做一個產品,塑膠空針,由美國代理,我是認為說應該要這樣做(使用空針),但是那時很辛苦,大家都用玻璃,但我進一塊賣一塊六,我就想說可以賺(就去做了)。

創業前你有沒有考慮?本來代理商我跟他老闆有認識,出來創業時我沒有考慮那麼多,想到就去做,因為以前那個時代沒有信用受損之類(臭掉)的問題,因此我就做代理,我就作經銷商…當時也不是一開始就有得賺了,因為需要倉庫,產品一進來那麼多我要放哪裡?市場的量我有跟代理商有一起研究,這個生意的可行性,當我還在三軍總醫院的時候我就在研究了,一般….那時候台灣也是有鋼釘,….我們當時進口的塑膠空針是硬殼,事實上是跟玻璃有點類似,有很多醫院REUSE,原則是要用一次,不過他們都用很多次,我當初想說一只賣一塊五或一塊二毛利也不錯,需要的人手也不多,薪水也不高(聘員),一次賣大約都一百到五百支,還是有回饋,當初沒有考慮那麼多…當初法律也沒有規定,全部都沒有,所以我一向都是做最新的。

那我在做這個生意時就是這樣賣,請幾個sales去打,就這樣打,做的也沒有什麼賠本,也沒賺錢。

我做事向來沒有想得很周全!在怎個過程中沒有遇到什麼困難,就想說進貨來,就做…沒遇到什麼困難。

呀!最大的困難是中央標準局是最大的困難,檢驗什麼CC,當時政府的法令都定得很死,當時他們說兩CC,三五CC,10CC,偏偏那加公司就是3cc 6cc 12cc ,他就找麻煩,很麻煩,我跟軍方做事也沒這麼麻煩,跟民間卻這麼麻煩。

怎麼解決?後來就由公文往來慢慢才解決,大約花了兩三個月才解決這個問題,常常做生意就是因為這些芝麻蒜皮的小事造成的困擾,我是認為政府有一些不必要的法令,不必要給民間企業一些限制?資金怎麼來?資金就從家裡自己投資,我老子(父親)自己在銀行,也沒有多少錢啦!當時大概是34、5歲,當時算起來還算晚,所以我們國防醫學院的缺點跟台北醫學院比起來是我們在軍方(要服役退伍後才能創業)。

之前的工作經驗對於創業很有幫助,我認為創業前還是要有一些經驗,要學一些東西,比如說,學一些標準公司的流程,事後我覺得這個很重要,不過我覺得最大的困難還是缺乏財金的背景,怎麼辦?那時候就是找個會計,因為是買賣業,也沒什麼,只是一個經銷商,不用用到很多什麼學問…找個業務,報流水帳…人才來源?業務也只是應徵的方式…,找經銷,我是總經銷,找地方的經銷…就這樣做。

在找經銷商時有沒有特別的方式?我是透過朋友,由朋友介紹,又不需要多少人,一區一人就好了。

這樣的生意作了多久?大約做了五年左右,包括OralB(牙刷) 也是我最早開始引進台灣來賣,現在已經很多人在賣了,當初我每支賣40元,沒什麼人買,我都做最早的,OralB牙刷也是我最早賣的。

我是做經銷。

後來作骨科,是因為我知道三軍總醫院有需要一個外科骨釘,都沒人進口,我從瑞士進口。

這是因為有一種新的方式,新的治療方式要用到這樣的產品,不過國內都沒有這種貨,大概預算有一百多萬台幣,朋友就說那你把這生意接了嘛!去跟他往來,寫信…就把他買進來,這樣的市場也是過去的人脈得到的,後來引進後發覺這個生意蠻好做的,不過我一想就不是要這麼做(代理進口),而是想到乾脆我自己來做。

為什麼要自己做?因為這東西看起來很簡單,而且很貴,當時要六萬塊,一百多萬買沒多少組,就自己做幾組來租給別人,做也不會很困難,因為台灣的加工很厲害,車床…之類的,而且那產品也沒專利,專利已經過期了,我就買那個插進去的固定器,夾具…很簡單,因為沒有專利,所以自己做。

你怎麼知道沒有專利?那時候我已經結婚了,孩子出生時我就發明了一樣東西,本身對發明的事物很有興趣,這是將近三十年前的事情。

那時候請「勝島」幫我寫,寫得不夠好,後來也就沒人用。

看到有市場我就覺得很簡單,作來租人家,沒有賣,純粹是用租的,當初也沒什麼健保,我賣Ping,架子租的,直接跟病人收錢,收得很辛苦,因為大部分都是車禍,沒錢,後來決定,如果是貧戶,有里長證明,就免費…還做一項,隆乳、隆鼻,這東西是新的,我就拿來試,台北市有十間整型外科,我就組成一個team,怎麼做,整型醫師、護士….愛漂亮的才會去開刀,所以現在的整型外科是我當初的麻醉醫師,三軍總醫院的麻醉醫師…那些都是訓練,骨科我學會整個系統,整個education,service的系統,所以我們就去國外學,當時開骨關節、膝關節國內沒有醫生會開,好我們就去學,學會了教醫生開,這個醫生再教第二個醫生,當時骨科醫師也需要這樣的技術,他們也會去找資料給我們看,就這樣一直延伸….還有就是過去合作那家公司,我們還是一直跟他買東西,跟他買ping,別的東西沒有買,就買ping。

一個產品八九萬,成本只要兩三萬(買ping),這個生意可以做,就這樣一直坐下去…所以這整個過程中都是不斷學習?當然!這整個過程都是用trial的,不像現在整個計畫都做好,才去動手…先做再說!至於timing董事長整麼判斷?要跟國外做事,要跟他們學…他們也會要求你學習相關的東西,才讓你做。

參展….以前的骨科展覽會都很大,台灣當時也沒有什麼展覽,有醫學會,不過醫學會也沒有什麼展覽。

所以你都是到國外看最新的?對對…在談論的過程中(跟參展廠商),我看到脊椎…脊椎又是一個機會….我的興趣很多,同時還進行別的事情,其中還有跟現在的伙伴,現在的總經理….當初我們打交道的對象是軍方。

防彈背心,當時國軍有一個換裝計畫,防彈鋼盔...我們就自己想、自己做…有一群研發人員?沒有…,安全帽台灣做這麼多,看看能不能…有一個朋有跟官方關係比較好,我們又喜歡跟軍方打交道…跟幾個人就合作做安全帽,可是這個換裝計畫一直沒有做成功,後來我們就跑去做中正機場的櫃臺,玻璃纖維…也接國軍戰車部隊的東西….這是不同的公司作的,我同時做兩個公司…。

我們剛開始沒有那麼多錢去開模,就想到用籃球的球模….氣壓量一下,加壓到多少….等於自己在做研發,做完還要做測試…也接台灣的防爆坦,還有防彈背心。

不過這個計畫很快就爆掉了,因為新光集團送給軍方….可是我們也送,送給憲兵….研發是持續的,自己在做….我這個人興趣特別廣,同時做很多事,我大學的同學,印尼僑生,建議我從印尼進口原木進來,因為我的人脈,我父親在銀行…我就做呀!開始作中間人,派人去印尼,做了很多船的木頭,後來設計尺寸,加工…賣半成品。

我同時做三個事業…後來輸在哪裡,人不夠好…我最後不做是因為那邊的品質….人不夠好,讓我們賣得不好,不是專業能力不夠。

不賺錢,後來我就收掉….市場也夠,沒有掌握來源,印尼政令的問題,搞得一頭兩大…,像以前斐濟群島的原木…我也去做,石頭也做,一直在做,唯獨骨科一直沒停過,因為骨科我最有興趣。

研發方面,一直在做,1985做出產品,1989到國際的展覽去發表,當時包括電腦業也沒有什麼參展…投入spine這個產品我是覺得這個也沒什麼了不起,我就去找資料….研究,為什麼這個骨釘會賣這麼貴,就決定下去做了…研究多久後決定要做?也沒多久,我在做事情都不考慮太多的,先做再說,個性就是這樣…後來想說先拿給別人來試,拿給廠商車床…結果台灣沒人會做,做出來就是不對…研究出來的產品都給國外做,沒有辦法,國內沒有人會做,都外包…外國廠商怎麼找?很簡單呀!就參展時廠商,介紹來介紹去..認識了,其實這個東西,你有心想看就看得到…第一次展覽是1989年在加拿大,但是spine是85年就投入了,這中間有在做其他的銷售,是由sale去做….那時是自己投入研發,沒有其他的研發人員,87年十第一次申請專利,剛開始請「勝島」寫claim,不過寫得不好,後來朋友介紹….請他寫,從此林政夫就開始幫我寫專利,他的背景是中央標準局…這四年中有做很多事,花多少錢我也沒有去算,不過現在看來是錯誤的,應該開始就定預算,現在看來是錯誤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