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版)高一物理研究性课题
高一三班物理研究性学习论文

高一三班物理研究性学习论文第一篇:高一三班物理研究性学习论文自行车与物理知识课题的研究高一三班课题小组成员:彭思瑾董哲颖夏雪易鑫炜日常生活中有许多事物看似非常简单,但却涉及了许多深刻的物理问题,需要运用物理学原理去解释。
通过对这些事物的分析研究,能够将物理学融入到实际生活中,拉近我们学生与物理的距离,提高我们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有助于培养我们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形成科学的思维方法。
自行车是我们学生非常熟悉的一种交通工具,其中却蕴含了很多物理问题。
下面通过探讨自行车中的几个物理问题,说明如何将物理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用物理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自行车主要由支撑架构、车轮、传动装置、转动装置和制动装置五个部分组成。
它的每一个部分都包含着许多不同的物理问题。
一、活动过程与规划(1):确定要调查的课题,制定计划及主要任务;分析课题的可行性及研究范围;明确将要调查的对象。
我们小组共同制定了一系列有序可行的计划。
期待着能完美地完成这次任务。
(2):研究实物,外出采访自行车摊的师傅,拍照并记录,调查自行车流行现状。
全面搜索第一手资料。
利用周末,任务给组里每一个同学。
有的人把自己的自行车搬出来,供大家观察;有的人走访了自行车专卖店,拍下了各式各样的自行车;有的人去了修自行车的摊铺一趟,采访了修车的师傅,了解到自行车上的内部结构,问了他自行车爆胎和脱链的原因。
还有的人专门做了调查问卷,对全班同学进行了一番有关自行车的调查报告。
周末的实地考察让我们小组收获了很多,也让大家对自行车的兴趣愈发变浓,感觉才这是真正得了解自行车的开始。
(3):查找相关的资料,进一步的试验探究,整理资料及数据。
(4):小组成员互相交流,成果汇总。
得出调查报告,提出合理建议。
二、变速齿轮中的物理原理的初步探究自行车的运动主要是将人脚交替对脚踏板的压力转化为车轮与地面的磨擦力,转化的重要部分是自行车的传动部分。
自行车的传动部分主要是由脚蹬“飞轮”、链条及后轮四部分组成。
高一物理实验课题研究报告

高一物理实验课题研究报告
高一物理实验课题研究报告
摘要:
本报告旨在探讨高一物理实验课题,包括牛顿运动定律实验、万有引力定律实验、波动实验等。
通过实验探究,深入理解物理实验的本质和原理,提高实验能力和科学素养。
正文:
一、牛顿运动定律实验
本实验旨在探究物体的运动规律,通过实验验证牛顿第二定律和第三定律。
实验中,使用轻质弹簧测力计测量物体受到的力大小和方向,并使用牛顿环测量
物体的速度和加速度。
实验结果符合牛顿运动定律的基本原理,表明实验结果可以验证物理定律。
二、万有引力定律实验
本实验旨在探究天体运动规律和引力作用原理,通过实验验证万有引力定律。
实验中,使用牛顿摆轮和行星计测量天体的周期和运动速度,并使用测力计测量
天体受到的引力大小。
实验结果符合万有引力定律的基本原理,表明实验结果可以验证物理定律。
三、波动实验
本实验旨在探究波动现象和波的传播规律,通过实验验证波动方程。
实验中,使用光学干涉仪测量光的干涉现象,并使用激光笔测量激光束的传播速度。
实验结果符合波动方程的基本原理,表明实验结果可以验证物理定律。
拓展:
实验探究是科学方法的核心,通过实验探究,深入理解物理实验的本质和原理,提高实验能力和科学素养。
同时,实验探究也有助于培养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帮助学生更好地应对未来的学习和科学研究。
2-1实验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高一物理人教版必修第一册导学案Word版含解析

2.1 实验: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基础知识导学(一)实验思路(自学教材“实验思路”部分)1.实验目的:研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测量小车在不同时刻的瞬时速度.2.实验器材打点计时器、一端附有定滑轮的长木板、小车、纸带、细绳、钩码、刻度尺、导线、交流电源.3.实验思路:如图所示,把一端带有滑轮的长铝板平放在实验桌上,铝板上放一个可以左右移动的小车,小车一端连接穿过打点计时器的纸带,另一端连接绕过滑轮系有槽码的细绳.小车在槽码的牵引下运动,通过研究纸带上的信息,就可以知道小车运动的速度是怎样随时间变化的.(二)进行实验(自学教材“进行实验”部分)1.按照图固定好实验器材,并连接好电路.2.把小车停在靠近打点计时器的位置.3.启动计时器,然后放开小车,让它拖着纸带运动.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下一行小点.4.关闭电源,取下纸带5.增减所挂的槽码(或在小车上放置重物),更换纸带,再做两次实验.(三)数据记录及数据分析(自学教材“数据记录及数据分析”部分)1.数据测量(1)舍掉开始一些比较密集的点,在后面便于测量的地方找一个点,作为计数始点,以后依次每五个点取一个计数点,并标明0、1、2、3、4、…,如图所示.(2)依次测出01x3、x4、…,填入表中.(3)1、2、3、4、…各点的瞬时速度分别为:v 1=x 22T 、v 2=x 3-x 12T 、v 3=x 4-x 22T 、v 4=x 5-x 32T 、….将计算得出的各点的速度填入表中.2.数据分析(1)以速度v 为纵轴、时间t 为横轴建立直角坐标系.根据表中的v 、t 数据,在坐标系中描点作出v t 图像.(2)观察所得到的直线,分析小车的速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3.实验结论:小车速度随时间均匀增加.(四)实验操作与注意事项知识链接:控制实验条件的原因① 细线、纸带保持水平状态:保证小车运动的加速度不变.① 小车要靠近打点计时器:保证纸带上打出足够多的点.① 槽码个数适当:便于分析实验数据和作图.① 先打点后释放小车:保证纸带上有足够多的点.1.实验步骤可简化为放置→固定→连接→先接后放.开始实验→重复实验→数据分析.2.注意事项(1)开始释放小车时,应使小车靠近打点计时器.(2)先接通电源,等打点稳定后,再释放小车.(3)打点完毕,应立即断开电源.(4)要防止钩码落地,避免小车跟滑轮相碰,在小车到达滑轮前及时用手按住.(5)牵引小车的钩码个数要适当,以免加速度过大而使纸带上的点太少,或者加速度太小,而使各段位移差别不大,误差增大.(6)要区分打点计时器打出的计时点和人为选取的计数点,一般在纸带上每隔四个计时点取一个计数点,即时间间隔t =0.1s .(7)在坐标纸上画v t 图像时,注意坐标轴单位长度的选取,应使图像尽量分布在较大的坐标平面内.重难问题探究1、在选择点迹清晰的纸带后,要“避开点迹密集部分,从距打点的开始端几厘米处选择一个点记为点O ”。
【最新】高中物理研究性学习报告-优秀word范文 (9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高中物理研究性学习报告篇一:高中物理研究性学习结题报告家用电器中的物理现象结题报告(一)摘要:物理学是一门基础科学,它的研究领域已几乎涉及所有的自然科学和许多社会领域,已成为各类科学发展的原动力。
物理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一门科学,它既有科学的思维,数学的方法,又有实际动手能力的训练,因此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科学方法,科学素质,已成为物理教学的一项主要任务,不再是单纯的传授知识,而是要让学生会发现问题,会提出问题,会用科学的实验方法和实践的方法去探究这个问题,去解决这个问题,从科学的探究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所以我们物理教学的方法和方式必须进行大规模的变革。
但就初中学生而言他们刚接触物理这门学科,抽象思维的能力较差,个人学习的能力不强,更缺乏实际的动手能力,个人难以持续的去探讨一个问题。
所以我校物理教研组根据初中学生好奇、好问、好动的特点,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为切人点,采用“以学带玩,以玩促学”的方法确定了《初中物理探究性学习》的教学模式的研究。
(二)研究背景:纵观科学的发展,任何一个科学的发现都离不开科学家对自然现象的质疑,离不开科学家对自然现象的辛勤的探索;任何一个技术上的创新也都是劳动者对生产实践的探究和再创造的结果。
德国文化教育家斯普郎格说:“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传授已有的东西,而是把人的创造力诱导出来,将生命的价值感唤醒。
”而传统的物理教学是以传授物理学的知识为主,即向学生传授一般的物理规律,把大量的知识灌输给学生,用这种方法培养的学生能应付各种考试,在考试中游刃有余,出类拔粹。
但让它们去解决一个具体的问题,或独立地去完成一个研究性的课题,就会困难重重,甚至束手无策。
参考书目及资料:《大气压强原理》、《高中实验大全》、《物理与生活》、《摩托车中物理知识探究》、《密闭液体对外加压强的传递》、《有效进行探究性教学须注意的问题》、《白炽灯炮漫谈18问》、《电与热探究教学的反思》、《利用《物理与社会生活》(三)目的和意义:1.让学生通过实验活动感受物理学之美,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感受成功的喜悦,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高一物理研究性学习课题

高一物理研究性学习课题第一篇:高一物理研究性学习课题高一物理研究性学习课题(1)桥梁的研究;(2)各种汽车加速性能的对比研究;(3)拔河比赛取胜的力学因素;(4)自行车上的力学知识;(5)体育运动中的力学分析;(6)生活用品中的力学;(7)高一物理常用的数学知识归纳。
第二篇:物理研究性学习课题物理研究性学习参考课题1、3、5、7、9、温度对水的折射率的影响2、各种汽车加速性能的对比研究观察分析自行车上增加和减少摩擦的做法4、刹车时车轮被抱死的利与弊影响拔河胜负的因素6、调查灶具的演变刀中的力学知识8、玻璃幕墙的光污染与预防运用物理知识研究影响推铅球成绩的因素10、弹性材料的弹性研究11、估测高压锅内的水温12、研究弹簧环子的周期和小球质量的关系13、古代中国的物理学贡献14、生活中的电磁辐射15、物体从不同高度下落,所受空气阻力的大小关系16、水流速度研究17、研究泊松亮斑18、电阻的测量19、电动机转动中的物理量研究20、液体流速对电阻的影响21、注水肉与电阻率的关系22、污水的霍尔效应研究23、本地地磁场强度的测定24、本地重力加速度的测定25、探究接触力与非接触力的内在联系及形成电与磁的本质联系26、探究各种家用电器铭牌的含义27、电动自行车行驶安全隐患的研究28、电热灭蚁器29、节能台灯与生活空间30、风力发电31、制作小水气压计测山高32、双联开关的多种接法33、钢筋分布中的力学知识34、开关的升级换代35、土壤的力学结构36、手机幅射的调研37、物理问题与模型38、中学物理实验中的打点计时器的原理与制作39、魔术表演中物理知识40、研究影响滑动摩擦的因素41、研究弹簧环子的周期和小球质量的关系42、菜刀上的力学知识43、调查研究:灶具的演变44、高中物理学习困难调查45、男女生对高中物理的学习差异46、浅议物理作业在物理学习中的作用47、浅谈可再生能源48、调查研究:家用电器的发展带来的安全问题49、小论文:从电球箱到臭氧层50、小论文:温泉效应51、用激光笔做光学实验52、小论文:从伽利略望远镜到哈勃太空望远镜——人类对宇宙的认识史53、用激光笔做光学实验54、摄影技术(相机自备)55、太阳能的利用56、从“石油文明”到“核文明”57、万有引力与天体运动58、古代中国的物理学贡献59、时代呼唤纳米科技60、生活中的电磁辐射第三篇:如何确定物理研究性学习课题如何确定物理研究性学习课题【摘要】研究性学习与接受学习并不是对立的,而是相互补充,互相渗透的,在学科中开展研究性学习不仅必要而且可行。
高一物理课题研究

重力加速度的测定虢镇中学高一物理备课组付博 赵智强 杜少妮 张维莉1 引言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对实验的多方位多角度的探究思考能全面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物理实验中,有时一个小小的改进,往往能显著地改善实验结果,大大地提高精确度。
利用“单摆测重力加速度”实验是普通物理实验、中学物理实验中不可缺少的经典性实验,它所用器材简单,但却能有效地培养和提高学生测量长度和时间这两个最基本最重要的物理量的能力,该实验的原理虽简单,但准备工作较复杂,操作技巧也要求较高,学生实验数值误差大。
本文针对原实验几方面的不足,提出了若干探究式的改进意见。
1 对新改进方法的探究1.1原方法的局限性“单摆测重力加速度”实验一直是根据单摆在微小摆角下的周期公式的导出公式: 224T L g π=来进行的.为了提高测量的精确度,人们对该实验进行过不断的改进,但都是对周期测量的改进,而摆线长度的测量依然只能使用米尺,这就限制了测量精确度的提高:用224T L g π=来测的g 相对误差为: T T L L g ∆+∆=2δ......(1)其中T T ∆2很小,以电子秒表为例,理论上讲,绝对误差可以小到0.01S 。
若测100T 则相对误差T T ∆可以小到约0.005% (T 以2S 计)。
但是L 的测量误差却不可能很小。
这是由于摆线长约几十厘米,精密量具无法利用,只能用最小分度为毫米的米尺测量,其相对误差L L ∆约为0.05%,是T T ∆2的5倍。
它便成为g δ的主要部分。
可见,不得不用米尺测量摆线长度L 是限制测g 精确度提高的主要原因。
这就是利用224T L g π=测g 的缺点之所在;在“单摆测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先测量出单摆的摆长L 和振动周期T 后,再由224T L g π=求出重力加速度,数据计算量比较大,往往学生在计算时容易出错。
1.2新方法的探究1.2.1探究一摆线:实验要求摆线要轻、细且不易拉伸,用黑色(或红色)缝纫机线绕成二股和三股作为一根单摆摆线,既符合实验要求,又易穿过小球孔,且易观察摆动情况,线不易断;摆角:实验要求单摆做简谐振动的摆角不超过010 .学生对角度的感性认识较差,我利用010 以内的正弦值乘以摆长得到振幅,用振幅的长度来估计角度的选取;防止锥摆:实验要求单摆在同一竖直平面内摆动。
广东高州中学高一(23)物理课题研究报告

表一:课题研究方案课题名称足球场上的力学知识班级高一(23)课题组成员吴钦敏,陈帅君,丁恩婷,张静,周聪明,潘俊宏,郑旭辉组长梁美满指导教师卢飞燕课题的背景和目的意义背景:同学们对足球运动很感兴趣,因此我们对此进行深入的研究,加深对足球运动的理解,对力学的认识,研究力学在足球运动中的应用。
目的:把所学的物理知识应用到足球运动中,使所学的知识与实践结合起来,增加我们对物理的兴趣。
意义:足球场上隐藏着很多的力学知识,在实践活动中了解自己,学会评价自己。
学生凭着自己的直觉和猜想,对问题发表意见,增强实践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研究内容和步骤足球运动的哪些行为与力学有关? 1,初期讨论2,实地实践3,网上信息查询预论文期调研的报告成模型果等(1)初期讨论:①足球运动的哪些行为与力有关;②足球运动员状态发生改变有哪几种表现形式;③足球场的草是增大了摩擦还是减小摩擦。
(2)足球技术分析:①运球及运球过人;②运动足球的沾滞性;③“香蕉球”的探讨。
结题时间2010--12--28表二:开题报告表总课题名称足球场上的力学知识支课题名称课题组成员吴钦敏,陈帅君,丁恩婷,张静,周聪明,潘俊宏,郑旭辉组长:梁美满指导教师:卢飞燕主导课题足球技术分析相关课程简要说明:对足球的各种技术分析课题研究目的、意义:对足球技术,如运球,踢球,接球等技术的分析和研究,全面而整体地把握当中的力学知识。
课题研究目标:发现足球与力学的联系,提高学习物理的兴趣。
活动计划:一,小组讨论;二,查询资料,请教老师;三“实战”体验。
预期成果(论文、调查报告、制作模型、实验报告等)论文表达形式(文字、图表、实物、音像资料等)文字表三:研究成果表课题题目足球场上的力学知识课题组成员吴钦敏,陈帅君,丁恩婷,张静,周聪明,潘俊宏,郑旭辉报告执笔人梁美满课题预计成果足球运动的相关力学知识课题实验成果主要成果要点足球技术分析:1,运球2,运动足球的沾滞性3,“香蕉球”的探讨支撑成果的主要依据力不但可以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表,还可以控制物体怎样发生改变。
物理高中探究性实验教案

物理高中探究性实验教案
实验目的:通过实验探究电极间电压和电流的关系,加深学生对电学知识的理解。
实验材料:
1. 直流电源
2. 电阻器
3. 示波器
4. 电压表
5. 电流表
6. 连接导线
7. 连接器
8. 毫米纸
实验步骤:
1. 将直流电源接通,调节电阻器使电流稳定。
2. 将示波器连接到电阻器的两端,电压表和电流表分别连接到电阻器的两端。
3. 施加不同的电压,记录电极间的电压和电流值。
4. 利用毫米纸绘制电极间电压和电流的示波图。
5. 分析实验数据,探究电极间电压和电流的关系。
实验要点及问题:
1. 实验时需要注意电压和电流的测量方法,确保数据的准确性。
2. 实验中要注意安全,避免触电等意外情况的发生。
3. 实验结束后要认真整理数据,透彻分析实验结果,得出合理结论。
4. 实验过程中遇到问题要及时记录并解决,保证实验的顺利进行。
实验预期结果:实验数据显示,电极间的电压随电流的增大呈线性关系,符合欧姆定律的基本规律。
实验评价及延伸:通过本实验,学生可以更深入地理解电学知识,掌握电压和电流的关系。
可以进一步引导学生探究其他电学知识,并拓展实验内容,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和思维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一物理研究性课题
2、菜刀上的力学知识
8,用惯性离心力"晒"衣服
(1)仙桃城区桥梁的研究
(2)各种汽车加速性能的对比研究
(3)观察和分析自行车上增大和减少摩擦的做法
(4)宇航生活与航天飞机
(5)学校周围噪声的防治
1.我身边的物理知识
2.体育运动中的力学原理
3.铁路弯道中的力学知
汽车行驶安全问题
生活中的摩擦力
高一研究性学习指导教师和备选课题
高一物理研究性学习课题
一、可供选择的课题
(1)仙桃城区桥梁的研究
(2)各种汽车加速性能的对比研究
(3)观察和分析自行车上增大和减少摩擦的做法
(4)宇航生活与航天飞机
(5)学校周围噪声的防治
二、研究性学习课题报告写些什么
①做了什么事情(研究的题目)。
②是谁做的(课题组成员--课题负责人、组员是谁?)。
③为什么要做(课题的目的、意义、来源及背景)。
④怎样做的(课题研究的过程)。
⑤做得怎样(课题研究的结果)。
⑥讨论或体会(有哪些尚待解决的问题需要和同行探讨;有哪些感受向同行交流)。
⑦参考文献(要注明参考文章的作者、名称、著作或刊物的名称、出版社名称、期刊号及发表或再版时间以及文章所在页码,如果是网上查寻的,还应注明网址)。
三、申请开题的范文
课题:
中学生与研究性学习
课题组的构成
组长:宋敏
组员:李明发、李阮飞、任婕、唐健才、羊明魏、黄小武、王海琼
导师:薛英杰
课题选择的缘由
研究性学习是我们新课程中重要的一门课程,学分占的比率也很大,那么这门课会对我们的学习产生怎样的影响?对我们的成长有什么帮助?是在浪费我们的时间,谋害我们的年华,还是有益于我们?因此,我们选择此课程进行研究。
课题研究的目的
了解研究性学习的作用,让学校更好的开展关于研究性学习的有关工作,同时让中学生对研究性学习有一个良好的认识。
且更能深入地了解研究性学习对我们学习和生活中的种种行为、语言表达等方面的影响。
最后,让大家都知道研究性学习对我们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以及在开展中还存在什么问题。
课题研究涉及的内容范围
一、对中学生的作用和影响
二、怎样正确认识对待研究性学习
三、研究性学习的实用性
四、研究性学习开展存在的问题
五、中学生心目中的研究性学习
课题研究
拟使用的方法:问卷调查、校园师生采访、资料收集、校外有关部门走访
课题研究所需的场地、设施、器材条件、校园、教育局、自行车、照相机、图书馆、问卷
计划采访人员
校内:主任、各班主任、各指导老师、学生(抽样)
校外:各家长和相关的教育部门的工作人员
课题研究的计划
活动安排
活动时间、活动内容、活动方式
一周:了解研究性学习、图书查找、报刊、网络
一周:写阅读体验、小组讨论交流
三周:校内采访调查、采访、问卷调查
两周:分析整理调查结果、小组分工合作
三周:社会联系、采访
三周:论文草成、汇总
两周:确定论文框架、小组讨论
三周:成果汇总、小组合作
小组分工
姓名、主要负责任务
黄小武、羊明魏:资料管理、分析整理
全体组员:校外采访
唐健才:经费管理
王海琼:考勤
任婕、唐健才:网络、电脑
全体组员:论文撰写,论文设计,问卷分析、统计
导师意见:同意开题薛英杰
四、研究性学习研究报告的范文
环境与光污染
指导老师:杨云
组长:曹隽羽
组员:郑华、郦雪琪、金炯民、钟思远、罗斌、戚佳斌
报告执笔人:郑华
一、课题背景:
随着现代都市的发展,出现了一种新的污染——光污染,它已成为现在都市的环境公害,影响人们的身心健康。
而这种光污染是由反光、反热的建筑材料造成的,如一些大厦的玻璃幕墙。
在下午约2~4时折射的太阳光正好对着公路,司机们的视线受到干扰,存在安全隐患。
在深圳也存在此种问题,特别是繁华地段的高层反光反热的玻璃幕墙,因此,本小组在我市的繁华地段进行调查研究,开展了“光污染”的课题研究。
二、课题目的:
1.认识和了解光污染的有关知识。
2.调查城市光污染,并提出有关建议。
3.学会团结合作,学会对知识的探讨与研究。
三、课题研究过程与方法:
1.查找资料:上网查找,翻阅书报。
收集资料。
(1)光污染分为人造光与自然光,这些光照对人体有害处。
(2)人对光的色彩有何反应。
(3)光污染对各种人群的危害。
2.实地调查
(1)对行人、司机的采访。
(2)采用拍照,进行实情记录。
3.总结整理
(1)整理资料,分析内容。
(2)制作网页。
四、研究结果和分析:
1.光污染及其危害
根据环境科学的解释,光污染是指过量的光辐射,紫外线辐射和红外线辐射对人体健康,人类生活和工作环境造成不良影响的现象。
(1)眩光
造成光污染的光辐射中常见的是眩光。
眩光是指在视野内有光亮度范围不适宜,在空间或时间上存在着极端的光亮度对比,以致引起不舒服或降低可见度的视觉现象,玻璃幕墙的光污染就是由于其反射太阳光、灯光等光线过强造成眩光。
眩光使人的视力下降并迅速疲劳,日常生活中的眩光污
染有很多,如夜间迎面而来的汽车前灯的眩光会使受到光刺激的司机和行人控制力降低,很容易发生危险等。
(2)自然光
自然光主要来源太阳辐射。
太阳光主要有紫外线、红外线、可见光等。
而光污染是指过量的光的辐射,紫外光的辐射,能对人体健康、人类生活和工作环境造成不良影响。
如:受日光中的紫外线过度的照射,便会引起日光性皮肤炎,会使人身体暴露部位红肿,严重者起水疱,患部有灼热,刺痒或疼痛感;病情严重时,可伴随身体不适、发烧、恶心及心跳加速,长期日晒过量会造成慢性损害,长期照射阳光,紫外线能诱发皮肤癌。
但适量的阳光照射是必要的。
(3)反射太阳光
反射太阳光,这种光污染是城市中最为严重的。
例如,我市的建筑,虽然以玻璃幕墙为主,是很美观,但在美丽的背后却潜藏着杀机,它给周围的人带来了很多危险,如:使正常细胞衰亡,出现血压升高,心急燥热等不良症状,还可以使人的视力下降尤其是眩光。
(4)人造光
人造光就是指我们日常使用的电灯,舞厅用的彩灯等。
在舞厅里,我们看到的灯光五光十色,美丽万分,可你对它的危害又认识多少呢?各式各样的彩灯是光污染的来源之一。
彩灯虽然能够强烈的刺激感官,同时刺激也能病发细胞,使人的眼睛不适,影响人的中枢神经,令人产生头晕目眩,站立不稳的感觉,长期处于这种灯光下会引起头痛,失明,食欲不振。
此外经科学研究表明,彩光能给人产生心理压力,不同的颜色有不同程度的心理压力。
(5)彩光心理压力指数
灯光颜色白光黄光绿光蓝光紫光红光黑光
压力指数 100 113 133 152 155 158 187
(6)光污染如何导致近视
作为学生的我们受到光污染的危害就更严重了,现代学生的近视眼有不断上升的趋势,其中必不可少原因是光污染。
学生所用的台灯,光质分为红外光、紫外光。
红外光易被水分吸收,而人的眼球80%左右是水分,长期吸收红外光会使眼组织变异;紫外光有穿透力,杀伤力强,长期受紫外光辐射,眼细胞受到伤害。
台灯的光污染会对眼睛造成疲劳,损伤,从而使视力下降。
2.光污染的防治与建议
(1)在光污染比较严重的地区,可以多植树,树木可以减少光污染的强度,从而减少光污染对人体的影响和危害。
(2)在交通繁忙地区的建筑物应少用或不用反光、反热的建筑材料,最好使用不
反光、不反热的建筑材料。
(3)住宅区不用反光、反热性强的建筑材料,因为它会直接危害到人们的健康,生活习惯。
(4)若使用反光的建筑材料做外墙,应有自动转向反光系统。
如:两栋楼隔着一定的距离而对立,若太阳光从对面大楼方向射过来,那么这栋大楼的反光外墙通过自动反光系统调节一定的角度,射向另一栋大楼再经过自动反光系统,把光反射到天空去,这种设想的可行性是可以的,但依现在的科技水平要完成这一系统是不可能的,它需要高新的科技与高能量的消耗,因此这种想法只有在未来实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