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词语研究
《2024年汉语派生词新词语研究》范文

《汉语派生词新词语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语言的演变,汉语中不断涌现出新的词语。
这些新词语中,派生词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派生词是指通过在词根基础上添加前缀、后缀等方式形成的新词语。
本文旨在研究汉语派生词新词语的特点、来源、构成及其影响。
二、汉语派生词新词语的特点1. 构成方式多样:汉语派生词新词语的构成方式多种多样,可以通过添加前缀、后缀、内部形态变化等方式形成新词语。
2. 语义丰富:派生词通常具有丰富的语义信息,能够表达更加具体、细致的概念。
3. 表达能力强:派生词具有较强的表达能力,能够更准确地表达人们的思维和情感。
三、汉语派生词新词语的来源1. 社会变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革,新的概念和事物不断涌现,需要新的词语来描述和表达。
2. 文化交流:文化交流促进了不同语言之间的融合,也带来了新的词汇和表达方式。
3. 网络语言:网络语言的快速发展为派生词的产生提供了丰富的素材,许多网络用语通过派生方式成为新的词语。
四、汉语派生词新词语的构成1. 前缀加词根:前缀加词根是构成派生词的一种常见方式,如“超”、“反”、“互”等前缀加上其他词根形成新词语。
2. 后缀加词根:后缀加词根也是构成派生词的一种常见方式,如“化”、“性”、“感”等后缀加上其他词根形成新词语。
3. 内部形态变化:除了前缀和后缀,一些词语通过内部形态变化形成新的意义和用法,如“好玩”、“不管”等词语的演变。
五、汉语派生词新词语的影响1. 丰富语言表达:派生词的出现丰富了语言表达,使得人们能够更加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2. 促进语言发展:派生词的产生和发展是语言发展的必然趋势,它促进了语言的不断演变和发展。
3. 影响社会文化:派生词作为语言的一部分,也反映了社会文化的变化和发展,对人们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产生着影响。
六、结论汉语派生词新词语的研究对于深入了解汉语语言的特点、演变及其与社会文化的互动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对派生词的构成方式、来源及其影响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语言的发展和变化,同时也可以更好地掌握和应用新的词汇和表达方式。
《2024年当代汉语新词语研究》范文

《当代汉语新词语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科技的日新月异,语言作为文化和社会交流的重要工具,也在不断地演变和更新。
当代汉语新词语的研究,正是对这一现象的深入探讨和记录。
新词语的产生、发展和消亡,都反映了社会的变迁和文化的传承。
本文旨在通过对当代汉语新词语的研究,揭示其背后的社会文化内涵和语言发展规律。
二、新词语的定义与分类新词语是指在现代社会中出现并广泛传播,被社会普遍接受的新词汇。
这些新词语的来源广泛,可能是源自网络、影视剧、新闻媒体、日常生活等各个领域。
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新词语可以划分为多种类型,如网络新词语、流行语、方言词汇等。
三、当代汉语新词语的来源与产生当代汉语新词语的来源主要包括网络、影视剧、新闻媒体等。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网络语言成为新词语产生的重要来源。
此外,影视剧、新闻媒体等也是新词语传播的重要渠道。
新词语的产生往往与时代背景、社会热点、文化潮流等因素密切相关。
例如,“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催生了许多与网络相关的新词语,如“网红”、“直播”等。
四、当代汉语新词语的特点与趋势当代汉语新词语的特点主要表现为:更新速度快、语义丰富、使用范围广泛等。
这些新词语的出现,反映了社会的快速发展和文化多元的趋势。
同时,新词语的流行也受到社会热点、文化潮流等因素的影响。
例如,“小鲜肉”、“佛系”等流行语的出现,都与当时的社会热点和文化潮流密切相关。
当代汉语新词语的趋势表现为:网络化、口语化、情感化等。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越来越多的新词语开始在网络上传播和流行。
同时,口语化趋势明显,许多新词语都是从口语中产生并逐渐普及的。
此外,情感化趋势也日益明显,许多新词语都带有一定的情感色彩,如“治愈”、“萌”等。
五、当代汉语新词语的社会文化内涵当代汉语新词语的社会文化内涵丰富多样,反映了社会的变迁和文化的传承。
例如,“共享经济”、“绿色发展”等新词语,体现了社会的进步和人们对环保、可持续发展的关注;而“佛系”、“宅”等新词语,则反映了现代人的生活态度和价值观的变化。
《2024年汉语派生词新词语研究》范文

《汉语派生词新词语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社会的进步和语言的发展,汉语中的新词语不断涌现,这些新词语大多来源于汉语派生词。
派生词指的是通过添加前缀、后缀或变换词根的方式从原有词汇中派生出来的新的词语。
本文将对汉语派生词新词语进行深入的研究,探究其发展背景、构词特点以及社会文化影响等方面。
二、汉语派生词新词语的发展背景随着经济、文化等多方面的发展,社会不断产生新的概念和现象,新词语也应运而生。
这些新词语的来源广泛,其中大部分来自于汉语派生词。
由于汉语词汇的丰富性和灵活性,使得派生词成为新词语产生的主要途径之一。
三、汉语派生词的构词特点1. 前缀、后缀的丰富性:汉语派生词大多通过添加前缀、后缀等方式形成。
例如,“网络”、“互”、“微”等前缀在派生新词语中广泛应用。
同时,如“子”、“性”、“化”等后缀也常被用于构成新词语。
2. 词根的多样性:汉语派生词的词根丰富多样,可以来自古汉语、外来语等各个领域。
这些词根经过不同的组合和变化,形成了大量的新词语。
3. 语义的扩展性:派生词在形成过程中,往往能够扩展原有词汇的语义范围,从而产生新的含义和用法。
例如,“微信”、“网购”等词语的出现,使得“微信”和“网络”的语义得到了扩展和深化。
四、汉语派生词新词语的分类与实例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可以将汉语派生词新词语分为以下几类:1. 行业类新词语:如“云计算”、“人工智能”、“社交媒体”等,反映了现代科技发展的趋势。
2. 社会现象类新词语:如“网红”、“直播带货”、“饭圈文化”等,反映了当代社会热点和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
3. 文化类新词语:如“禅意”、“茶文化”、“传统手艺”等,体现了人们对传统文化的关注和保护。
以“网络”为例,它作为前缀在派生新词语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如“网络购物”、“网络游戏”、“网络安全”等,都体现了“网络”这一概念在当代社会的普及和影响。
五、汉语派生词新词语的社会文化影响汉语派生词新词语的广泛使用对语言和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现代汉语新词语研究【浅谈现代汉语中的新词语】

《现代汉语新词语研究【浅谈现代汉语中的新词语】》摘要:即利用汉语中已有的词、语素,按照现代汉语构词规律,创造新词,如“秀”原为英语单词“show”的音译词,意为“表演、展示”,当其含义被人们广泛了解接受后,逐渐与其它语素结合,衍生出许多新词,如“脱口秀、时装秀、选秀”等,门:“艳照门、泼墨门、街头门、电话门” 狂:“变态狂、结婚狂、工作狂、受虐狂” 族:“上班族、追星族、啃老族、月光族” (四)口语化、形象化新词语的产生源于对新生事物和新现象的描述,很多都来自于流行语,特别是在学生群体和年轻人中本文通过日常生活中常用语言的一系列实例,分析探讨了现代汉语新词语的界定、产生途径以及在语音、构语等方面的特征,提出了认识和对待语言新现象的正确态度。
人类社会是发展变化的,人类思想以及对外界的认知也随之变化发展,作为人类沟通交流的重要载体――语言,更是时刻体现着这种变化更新,其中尤以词语最为突出。
层出不穷的新词语的出现,一方面反映出社会日新月异的变化,另一方面也不断丰富着中华民族的语言文化。
一、新词语的定义对于“新词语”的界定,目前国内外语言学界有许多不同的看法。
刘叔新先生认为:“一个词语不仅从无到有地出现,而且得到人们普遍认可,广泛地使用开来,在语言词汇中立稳了脚跟,就可以认为是新的。
”符淮青先生认为:“新词就是新创造的词。
它或者指示的对象是新的, 或者代表的概念是新的,同时它的形式也是新的……有些词代表新概念, 在形式上同历史上曾出现的词相同,但意义毫无联系,这种词应算新词。
” 从上面的叙述可以看出,对新词语的定义,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考虑。
(一)产生时间“新”的认定世界上的事物“新”与“旧”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
“新词语”亦如是。
如汉唐时期很多反映外国新事物的如“葡萄、狮子、世界、菩萨、轮回”等,随着时间流逝, 与其相关的事物或现象逐渐被人们所熟悉、接受, 而融入基本词汇。
再如“五四”时期很多反映西方新科学、新文化、新思想的“新词语”,如“民主、科学、主义”等更是在今天日常生活中被广泛运用。
《2024年汉语派生词新词语研究》范文

《汉语派生词新词语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语言的不断演变,汉语派生词新词语在日常生活和各种文化交流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这些新词语不仅反映了社会现象、文化变迁和科技进步,还丰富了汉语的词汇系统。
本文旨在探讨汉语派生词新词语的来源、特点、形成机制及其在社会文化中的影响。
二、汉语派生词新词语的来源1. 社会现象与文化变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文化的变迁,新的事物、现象和观念不断涌现,为了满足表达需求,汉语派生词新词语应运而生。
例如,“互联网+”时代催生了“网购”、“直播”、“智能家居”等新词语。
2. 科技进步与行业创新科技的进步和行业的创新也推动了汉语派生词新词语的产生。
如“人工智能”、“区块链”、“5G”等词汇,反映了科技领域的发展和进步。
3. 外来词汇的吸收与融合随着国际交流的增多,许多外来词汇逐渐被汉语吸收并融入其词汇系统。
如“咖啡”、“沙发”、“派对”等词汇,都是从外来语言中引入并逐渐被广泛使用的。
三、汉语派生词新词语的特点1. 形式多样性汉语派生词新词语的形式多样,包括单纯词、合成词、短语词等。
这些新词语通过不同的构词方式,形成了丰富的词汇系统。
2. 语义丰富性新词语的语义丰富,能够准确、生动地表达各种新的概念和事物。
同时,它们还具有形象性、生动性和情感色彩等特点。
3. 时代性新词语具有鲜明的时代性,能够反映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现象和文化变迁。
随着时代的变迁,一些新词语会逐渐被淘汰,而新的词汇则会不断涌现。
四、汉语派生词新词语的形成机制1. 语音变异与词汇创新语音变异是汉语派生词新词语形成的重要机制之一。
在语言交流中,语音的变异可能导致新的词汇形式的出现。
同时,词汇创新也是新词语产生的重要途径,通过创新词汇形式和意义来满足表达需求。
2. 语法化与词汇化语法化是指将语法结构转化为词汇的过程,而词汇化则是将独立的词汇单位组合成新的词汇形式。
这两种机制在汉语派生词新词语的形成中起着重要作用。
汉语派生词新词语研究

汉语派生词新词语研究汉语派生词新词语研究汉语作为世界上最为庞大和复杂的语言之一,其词汇量之多令人叹为观止。
其中,派生词是构成汉语词汇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已有词语的派生、衍生和组合形成了大量的新词语。
这些新词语不断涌现,丰富了汉语的表达方式,反映了时代的变化和社会的发展。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什么是派生词。
派生词是指通过词根、前缀、后缀等方式,通过对已有词语进行增减、改变形态或语义等操作,构造出新的词语。
派生词可以是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等各类词性,在沟通和表达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举个例子,以“快乐”一词为例,通过添加后缀“-性”,就可以派生出“快乐性”,表达出“拥有快乐的性质或特点”的意思。
而通过添加前缀“不-”,就可以构成“不快乐”,表示否定或相反的含义。
通过这种方式,我们可以不断巩固和扩充词汇,满足日常沟通表达的需求。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也在不断改变。
这种变化带来了全新的词汇需求,进而催生了大量的派生词。
诸如“网红”、“互联网+”、“共享经济”等新词语,都是通过对已有的词语和概念进行派生而成的。
它们不仅可以准确表达当下社会的现象和趋势,还可以让年轻人更好地理解和回应时代的变革。
在汉语的语法体系中,常用的派生方式包括前缀、后缀、词根相结合等多种形式。
前缀是在词语的开头添加的字母或音节,如“不-”、“非-”等,使词语产生相反、否定、相互关系等含义。
后缀是添加在词语末尾的字母或音节,可以改变词性或增加特定含义。
而词根则是构成词语的基础部分,在派生过程中可以保留或改变。
派生词的研究在现代语言学领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通过对派生规则、语义变化和文化背景的研究,可以更好地理解汉语词汇的形成和演变规律。
同时,派生词也可以为外语学习者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源,帮助他们更好地了解和掌握汉语的丰富表达方式。
然而,派生词的研究也面临一些挑战和难点。
由于派生词的多样性和创新性,其词义变化常常具有一定的随机性和不确定性。
《2024年汉语派生词新词语研究》范文

《汉语派生词新词语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文化的不断交流,汉语语言也在不断演变和更新。
派生词作为汉语词汇中的一种重要形式,其发展速度非常快,尤其是新词语的涌现,不仅丰富了汉语词汇的内涵,也为我们的语言交流提供了更多选择。
本文将就汉语派生词新词语展开研究,探究其形成原因、发展现状以及应用场景等。
二、汉语派生词的形成与特点派生词是通过词根加词缀的方式构成的词语。
在汉语中,派生词的特点主要体现在词根和词缀的组合上。
其中,词根是词语的核心部分,决定了词语的基本含义;而词缀则用来改变词根的语法功能或语义含义。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文化的交流,汉语派生词的数量不断增加。
这些新词语往往与时代背景、社会现象、文化潮流等密切相关,具有很强的时效性和动态性。
同时,由于汉字的多样性和灵活性,汉语派生词的构成方式也具有独特性,为新词语的创造提供了更多可能性。
三、汉语新词语的研究对象和范围本研究以近几年来汉语中出现的新词语为研究对象,关注其在社交媒体、网络、出版物等各个领域的运用。
研究对象涵盖了网络流行语、热门话题相关的词语、科技词汇等各类新词语。
通过对这些新词语的研究,探究其产生原因、语义特征以及传播路径等。
四、汉语新词语的成因和传播路径1. 成因:汉语新词语的涌现与时代背景、社会现象、文化潮流等因素密切相关。
如近年来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产生了大量与科技相关的词汇;而随着社会的发展,一些新兴事物和现象也催生了新的词语。
此外,随着中外文化交流的加深,一些外来词汇也被引入并融入到了汉语词汇体系中。
2. 传播路径:新词语的传播路径主要通过网络、社交媒体、出版物等媒介。
其中,网络和社交媒体在新词语的传播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方面,网络和社交媒体为新词语的诞生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土壤;另一方面,它们也为新词语的传播提供了广阔的平台。
此外,出版物如报纸、杂志等也是新词语传播的重要途径。
五、汉语新词语的应用与发展趋势1. 应用场景:新词语在各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2024年汉语派生词新词语研究》范文

《汉语派生词新词语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语言的演变,汉语中不断涌现出新的词语。
这些新词语的来源多种多样,其中之一便是通过派生词的方式产生。
派生词是指通过添加前缀、后缀或词根等方式,从已有的词汇中衍生出新的词语。
本文旨在研究汉语派生词新词语的构成、特点及其在语言中的应用,以期为汉语词汇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二、汉语派生词新词语的构成1. 前缀派生词前缀派生词是指在原有词汇前加上一个或多个前缀,形成新的词语。
例如,“超”字前加上不同的词根,可以形成“超市”、“超人”、“超车”等新词语。
这些前缀往往具有特定的语义或语法功能,能够改变原有词汇的意义或词性。
2. 后缀派生词后缀派生词是指在原有词汇后加上一个或多个后缀,形成新的词语。
例如,“-帝”作为后缀,可以构成“网瘾帝”、“表情帝”等新词语。
后缀通常表示某种概念或情感色彩,能够使原有词汇的意义更加丰富或生动。
3. 复合词复合词是指由两个或多个词根组成的词语。
例如,“网络”与“购物”组合成“网络购物”,“微信”与“红包”组合成“微信红包”。
复合词在汉语中占据重要地位,具有表达能力强、意义明确等特点。
三、汉语派生词新词语的特点1. 更新迅速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新的概念和事物不断涌现,汉语派生词新词语的更新速度也日益加快。
这些新词语往往能够迅速反映社会现象和人们的思想感情。
2. 表达力强汉语派生词新词语具有表达力强的特点。
通过添加前缀、后缀或组合词根,可以衍生出许多具有特定含义的词语,使表达更加准确、生动。
3. 多样性汉语派生词新词语的多样性表现在多个方面。
首先,前缀、后缀和词根的组合方式多种多样,可以衍生出大量的新词语。
其次,新词语涉及的领域广泛,包括科技、文化、社会等多个方面。
此外,新词语的语体风格也具有多样性,既有书面语体风格的词语,也有口语语体风格的词语。
四、汉语派生词新词语在语言中的应用1. 社交媒体中的应用随着社交媒体的普及,许多新的派生词在社交媒体中广泛传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号 1212080213科研论文2010—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2006—2010年新词语研究院系名称:文法学院专业名称:对外汉语学生姓名:茹长淑指导老师:李会新新词语研究内容摘要:新词语是指一个新创造的或从其他语言中新借过来的词语,也指一个产生了新语义的固有词语。
新词语是观察社会的晴雨表,是反映现实生活的一面镜子。
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每当社会生活发生变化时,它都会随着社会现象以及新生事物的产生而产生,随着旧事物的消亡而消亡,这不仅表现为词汇对社会的依附作用,更表现了词汇对客观环境的应变能力。
本文主要从新词语的界定,构成方式,特征以及新词语所反映的社会、文化和民族心里等角度来阐释一下新词语,以期更加深入全面的反映现代汉语新词语的特征。
关键词:新词语;特征;词性;构成方式;社会文化;民族心理在新的社会环境下,新词大量涌现,但汉语并没有变坏。
新词语反映了我国社会生活发展变化的状况,也反映了社会文化科技进步的速度。
研究和记录新词语不仅对语言学界有着重大的意义,同时也对我国的新生活建设作出了一定的贡献。
现摘录最近五年出现的新词语系统分析一下。
⒈新词语的界定及范围新词语是指一个新创造的或从其他语言中新借过来的词语,也指一个产生了新语义的固有词语。
这里的新是一个相对概念,有一定的时限性在起作用,其中“新创造的”既包括代表新事物新概念的词或短语,也包括不表示新事物新概念的词语的新构成。
1.1新词语的基本特征⑴是否具有普遍性,如新创造的但还没有被普遍接受的新的词或短语。
⑵是否具有新鲜感,新词语的个性就是新鲜性。
⑶词语所指称的事物或概念是否新,如为表示新事物或新概念而创造的词。
⑷词典是否收录,所谓新词新义是指现有的语义词典未收录的词目或义项。
1.2新词语的范围新词语不应该仅仅局限于新词形,也应该包括旧词形所包括的新意义。
新词语一般指反映新事物、新现象、新概念的新词、新语和新义,固有词语赋新义新用法,虽然没有增加汉语词汇量,但是却使词汇的质上发生了变异,其价值并不亚于新创造的词语。
1.3 广义与狭义的区分对于新词语的界定需要站在语言的基点上,通过挖掘它们在语言方面的表现出来的种种性质来确定,新词语的界定具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新词语是指反映新事物、新现象、新概念的新词、新语和新义。
而狭义的新词语是指进入民族共同语、的具有稳定性、规范性,能准确地表达新思想或新概念的词语。
2新词语产生的原因和背景2.1新事物需要得到及时的反应和表现新词语是观察社会的晴雨表,是反映现实生活的一面镜子。
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每当社会生活发生变化时,它都会随着社会现象以及新生事物的产生而产生,随着旧事物的消亡而消亡,这不仅表现为词汇对社会的依附作用,更表现了词汇对客观环境的应变能力。
2.2趋时求新、表露个性的社会心态需要得到及时的体现和满足新词语的大量涌现刻有明显的社会心态的印记,社会的飞速发展导致了人们思想观念的更新,刺激了人们的求新心态,人们再也不愿意囿于旧有的程序中了。
反映在词汇是人们不愿意使用一些用久了、用烂了的词汇了,而喜欢别出心裁的构造出一些“人无我有”的新词语,来表达思想,进行交流。
3新词语词性的分布通过搜集、分析最近几年出现的新词语,对新词语词性的分布做进一步的研究。
现将最近出现的新词语分类举例如下:3,1新词词性的分布3.1.1名词例如白奴拼客雷人晒客规卡饭替压洲穴头车奴考霸断背印客奔奔族诺亚规则灰色技能世界e家O型线条高薪跳蚤半糖夫妻写二代3.1.2动词例如炒汇承租雷跑酷养廉晕挂博斗转轨顶闪潜水劈腿秒杀发飙投保挖潜汗给力3.1.3形容词例如闷骚明艳不爽媚俗媚世新潮靓丽坚挺酷明秀掉价3.1.4区别词例如编外迷彩高倍生猛伪劣一次性3.1.5量词例如车公里3.2新义词性分布3.2.1名词金刚钻指每次考试都名列前茅的人。
寄托GRE和托福。
留学生指留过级的学生。
铁托指铁了心考托福的人冻容指20岁左右希望将青春冻结,提早开始抗衰老的女孩子。
内存泛指知识水平。
3.2.2动词宰比喻向买东西或接受服务服务的人索取高价。
蹭就着某种机会不出代价而跟着得到好处;揩油:坐蹭车看蹭戏蹭吃蹭喝下课泛指停止某人的工作。
3.2.3形容词嗲好、优异:味道嗲。
3.2.4区别词两栖比喻工作或活动在两种领域: 影视两栖明星两栖兵种3.3新词新义词性分布差异分析新词中名词数量最多,占三分之二,这是与时代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涌现大量的新生事物或新生现象,必须创造新的词语来满足交际的需要,表人或事物的名词便应运而生。
动作行为的变化比较缓慢,因此动词的比重远远低于名词,约占三分之一。
三大实词中形容词的发展最为缓慢。
新义中名词与动词的数量基本平衡,动词还略高一点,说明在词的使用方面动词和名词一样都比较灵活,此外形容词在新义中所占的比重明显低于在新词中所占的比重。
新义中有词的兼类问题,而且比重较大,新词中绝大部分是单义词尚未发现兼类词的存在。
4新词语音节分布特点4.1新词音节分布特点4.1.1双音词斑竹狂顶哈皮棒针抓狂呕像幼齿猫扑菜鸟网恋人妖菌男海投姑狗面霸防爆狼族绿商型男4.1.2三音词炒楼花草莓男人兽羊发烧友伊妹儿啃椅族保健菜孔雀女暴走族她经济4.1.3四音词一网情深爱老虎油白金唱片超级恐龙4.2新义音节分布特点4.2.1单音词倒对某种现象很惊异。
顶一般论坛里的帖子有人回复,就到主题列表的最上面了,此动作叫顶。
寒对某贴某人或某种现象感到浑身发冷。
汗表示惭愧无可奈何之意。
4.2.2双音词杯具悲剧的谐音,含有戏谑色彩。
丁忧指既想生育孩子,又想维持丁克状态,因此内心充满忧郁的人。
动姐指动车上的年轻女列员4.2.3三音词艾滋门与艾滋病有关的事件。
被慈善处于外部压力被迫参与慈善活动。
4.3新词新义音节分布差异新词新义在音节方面的分布既有相同的部分又有不同之处。
其共同点是都以双音词为主,双音词在新词新义所占的比重都在三分之二以上。
其不同点在于新词中三音词四音词所占比重较大,二者合计占新词三分之一,新义中单音词占有一定比例,三音词数量较小。
5新词语的生命力及漫衍范畴就最近五年出现的新词语分析得出,基本上每年三成新词语“隐退”,就2006—2008年出现的新词语来看,至少三成新词语的生命力只有一年。
例如,2006年出现的171条新词语,到2009年呈现1000次以上的只有仅剩下google、博文、弄怪、剩女等12条;不再呈现的有二奶专家、吊瓶族等47条;2007年出现的254条新词语仍呈现千次以上的有9条,包含动车、次贷、定投等;不在呈现的有89条,如炒基团、血奴等。
2008年出现的444条新词语呈现千次以上的有盗窟、雷人等26条;不再呈现的有134条,如心碎假,丁克、朝朝对决等。
通过分析最近五年的新词语发现,新词语漫衍范畴侧重不一,大致可以分成如下几类:糊口范畴117条,占近30%,如蚁族、裸婚、孩奴、乙男、婚活、经适男、杠杆女等;时政类86条,占22%,如E两会、垂钓法律、根本四国、中美国、民生博客;经济范畴65条,占16%,如秒杀、保8、竞彩、种票等;文化范畴48条,占12%,如写二代、星二代、蜜糖体等;科技范畴35条,占约9%,如院仕、e云;教育范畴28条,占7%,如占坑班、牛孩、考奴、学租族;环保类15条,占约4%,如气候门、绿碳、气候债、碳强度;体育类2个,听奥会、养狼打算。
6新词语的构成方式综合和新词语的词性分布情况、音节分布情况以等可以大致归纳出新词语的过构成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⑴新词语仍以句法构词为构词的主要手段,其中偏正、动宾、联合型的合成词最多。
⑵新外来词有音译、半音译半意译两大类,并有从香港传入按广东音读的新外来词。
⑶出现有广泛构词潜力的新的词缀化现象。
⑷新词语的语音形式双音化仍占优势,三音化日益增多。
7新词语与社会文化、民族心理用美国学者布莱特提出的“语言和社会结构的共变”理论来分析社会和新词语的关系,这是新词语研究的重要内容。
任何新语条的生成都必须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无论是社会因素的变化,例如社会结构、经济基础、生产关系、上层建筑、风俗习惯呢等,还是科技因素的变化(科学技术和技术发展中的新发现、新发明、新工艺、新突破等)都必须反映到作为交际信息系统的语言,特别是最敏感地反映到语条中。
例如“专业新词”它从科技部门或某种职业的特殊用语中借用词语,充实一般词汇,是存在于各种语言之中的普遍现象,但借用哪些词则跟这种语言使用的社会环境有关。
例如近年来风沙比以前大了,河里的鱼虾比以前少了,人口却增加了不少,于是一些专业词语如“生态”、“植被”、“绿化带”、“优生”、“噪音”、“分贝”一般人也用起来了。
另外当代中国的社会文化正处在一种稳定因素和动态因素交织的状态之中。
国家制度、文化传统、民族自信心构成了文化环境的稳定因素;中西文化交流、南北文化融合构成了整个文化环境的动态因素。
这两者也对新词新语的产生及其特点的形成起了重要作用。
8新词语的规范新词语和生造词都以“新”的面貌出现,这使得生造出的词语可能鱼目混珠。
所以新词语的规范应引起人们的关注。
新词语的判定应该以社会是否确实需要作为衡量的第一条也是最重要的一条准则,而这种需要表现在或语义的需要或经济的需要或修辞的需要,词语自身如何表义明析准确、构词合乎规律、语音上没有混淆的可能则是第二条新词语的判定标准。
新词语是结合社会发展而提出来的,其规范性应遵守必要性、明确性、高效性原则。
参考文献:[1]周荐.20世纪中国词汇学[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27-37.[2]张斌. 新编现代汉语[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242-243.[3]张博.汉语语言学文萃[M].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4:251-260.指导老师评语:成绩:签名:年月日。